科学技术常识

科学技术常识

科学技术是任何社会形态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人类迁移到新的

发展阶段的催化剂。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工程,它以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种要素相联系,以全球化、信

息化、智能化为特征,是服务于各种行业发展,全面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的基础工作之一。

科学技术常识包括:

一、基本领域

1.物理学:包括力学、光学、声学、机械学、热学、电磁学、电

子学、核物理学等。

2.化学:包括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子

生物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

3.生物学: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发育生

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人体结构与功能等。

4.数学:包括代数、几何、微积分、统计学、概率论、数值分析、计算数学等。

5.地质学:包括构造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沉积学、古地理学等。

6.信息科学:包括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网络科学、图形图像

处理等。

二、交叉学科

1.材料科学: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

料等。

2.能源科学与技术:包括核能、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3.机械工程:包括设备设计、设备制造、设备控制、机械制造等。

4.电子技术: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元件、电路设计、微系统等。

5.自动控制技术: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应用信号处理、传感、

决策、检测等技术对系统进行控制,使其自动跟踪参考输入或目标输出。

6.航空航天技术:是指研究、设计、制造和操纵地面机械、船舶、飞机和其他太空飞行器及其相关装置的技术。

7.环境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及改善不良环境

条件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学科,以及

工程科学、自然资源管理及社会发展技术,研究环境问题的发生、发

展与影响的机理,以及保护环境、改善不良环境的技术措施。

8.农业科技:包括种植生产、动物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等,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合成、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微生物的进化、育种、

林业栽植、农村土地利用、农田水利、农药、肥料、农业机械技术等

方面进行研究。

科技常识

科技常识 (一) 一、汉朝科技文化 1、张衡: (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 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 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现存最早,唐868年的《金刚经》。 2、火药:唐朝中期有了火药配方,唐末用于军事。 3、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测定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 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 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李时珍,《本草纲目》 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 3、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六、清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二) 1、中国五大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国际大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

科技常识知识要点

科技常识知识要点 一、自然知识 1.地球 地球是一个北极稍凸,南极略凹,外部地形起伏多变的球体。长半轴6378.245千米,短半轴6356.863千米,平均半径6371.118千米的梨状体。地球上29%是陆地,71%是海洋。 2.地理现象 (1)地震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又称为地动。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震级为8.0的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2)台风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中国南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3)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的剧烈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4)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5)洪水 大雨、暴雨引起洪水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自然灾害中,洪水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自然灾害的75%,经济损失占全部经济损失的40%。中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水灾最频繁的地方。 3.太阳系 太阳系由太阳、八颗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以

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行星由太阳起依次往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银河系 银河系是地球和太阳所属的星系。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带被称为银河。银河系约有2000多亿个恒星。其中90%是恒星,10%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际物质。银河系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整个圆盘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位于据银河中心3.3万光年处。 5.光年 光年,长度单位,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即约94600亿公里。 二、促进人类进步的自然科技发明 1.X射线的发现 X射线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伦琴在试验中发现,真空放电管放出的射线不仅能使某些物质发出荧光,而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1895年12月伦琴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公布了X射线照出的手骨照片。 2.原子核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是以原子核的物质结构、性质及其内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是20世纪20年代建立起来的。 1919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用a粒子作炮弹轰击原子核时,首次发现了质子。由于核内所含质子的总质量与原子量差别很大,促使人们去探索组成原子核的其他基本粒子。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这才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核子在原子核中的结合能远大于电子在原子中的结合能。 4.电子的发现 19世纪末,电学兴起,这提供了破坏原子的方法。在低压气体下放电,原子被分为带电的两部分。1897年,美国的汤姆逊在研究该两部分电荷时,发现其一带负电(称为电子),而另一个较重要的部分则带正电。这一事实说明原子不再是不可分割的。这是科学史上里程碑的伟大发现。 5.相对论

科学技术常识

科学技术常识 科学技术是任何社会形态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人类迁移到新的 发展阶段的催化剂。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工程,它以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种要素相联系,以全球化、信 息化、智能化为特征,是服务于各种行业发展,全面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的基础工作之一。 科学技术常识包括: 一、基本领域 1.物理学:包括力学、光学、声学、机械学、热学、电磁学、电 子学、核物理学等。 2.化学:包括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子 生物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 3.生物学: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发育生 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人体结构与功能等。 4.数学:包括代数、几何、微积分、统计学、概率论、数值分析、计算数学等。 5.地质学:包括构造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沉积学、古地理学等。 6.信息科学:包括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网络科学、图形图像 处理等。 二、交叉学科 1.材料科学: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 料等。 2.能源科学与技术:包括核能、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3.机械工程:包括设备设计、设备制造、设备控制、机械制造等。 4.电子技术: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元件、电路设计、微系统等。 5.自动控制技术: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应用信号处理、传感、 决策、检测等技术对系统进行控制,使其自动跟踪参考输入或目标输出。 6.航空航天技术:是指研究、设计、制造和操纵地面机械、船舶、飞机和其他太空飞行器及其相关装置的技术。 7.环境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及改善不良环境 条件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学科,以及 工程科学、自然资源管理及社会发展技术,研究环境问题的发生、发 展与影响的机理,以及保护环境、改善不良环境的技术措施。 8.农业科技:包括种植生产、动物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等,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合成、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微生物的进化、育种、 林业栽植、农村土地利用、农田水利、农药、肥料、农业机械技术等 方面进行研究。

科学常识100例

科学常识100例 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 2. 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3. 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使物体朝向地心运动。 4. 太阳是一个恒星,它是太阳系的中心,提供了地球所需的光和热能。 5.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6. DNA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7.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生命形式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8. 进化是生物种群随时间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9.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每秒约30万公里。 10. 声音是通过物质的震动传播的机械波。 11. 地球的大气层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 12.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重新排列的过程。 13. 静电是由带电粒子引起的电荷积累和静止的现象。 14.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单位为安培(A)。 15. 岩石是由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 16. 粒子加速器是用于加速和研究微观粒子的大型科学设备。 17.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丰富和多样化的类群之一。 18. 银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其中包含数百亿颗星星。 19. 镜子可以通过反射光线产生镜像,镜像与实物左右对称。 20. 大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负责思维、感知和控制身体活动。 21. 全息照相技术可以记录并再现物体的三维图像。 22. 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23. 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24. 大气压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因为大气层在不同高度的密度不同。 25. 常见的化学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存在于自然界,其他是人工合成的。 26. 霍金辐射是由黑洞边缘产生的辐射,使黑洞逐渐失去能量。 27. 火焰是可燃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可见光和热能。 28. 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在圆上的线段的长度,它的两端点是圆的切点。 29.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和天体的科学领域。 30. 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可以穿透物体并被用于医学影像学 31. 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特征和性状。 32. 高尔夫球是一项运动,目标是将球打入尽可能少的杆数进入小洞。 33.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和它们所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单位。 34.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35. 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它们具有不同的分子间距和运动方式。 36. 氧气是一种气体,是生物进行呼吸和燃烧的必需品。 37. 核能是一种通过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形式,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 38. 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有机化合物,用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9. 雷电是大气中产生的强电放电现象,伴随着闪电和雷声。 40. 地震是地壳内部的地质断裂和震动,常常由板块运动引起。 41.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从海洋、湖泊和河流蒸发、降雨和再次回到水体的过程。 42. 直流电是电荷在电路中单一方向上的流动,而交流电是周期性反向流动的电荷。 43. 蓝天和彩虹是由太阳光在大气中的折射和散射产生的自然现象。

科技小知识大全

科技小知识大全 太阳光是由哪三部分组成: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 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五岳之首是泰山 自转是绕着穿过南北极的地轴进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离两极越远的地方转速越大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 哪个城市被称为世界雾都伦敦 21世纪的主要能源是什么太阳能 被称为风车发电王国的是丹麦 哪种污染被称为世界头好杀手水污染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格林泥治天文台在哪个国家英国 中国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板印刷 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我国陆地幅员辽阔,大陆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共计32000多公里;岛屿有6500多个;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海域广阔,资源丰富,所以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 太空垃圾为何危害巨大 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站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如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上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极小的太空垃圾由于数量多,能严重改变航天器的表面性能;稍大的太空垃圾会损坏航天器表面材料,造成撞击坑,对表面器件造成损伤;高速撞击的太空垃圾会使自身及被撞击的航天器表面材料气化为等离子体云团,最终会形成航天器故障... 科技趣事 有一次,牛顿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做实验,连吃饭的时间也忘了。他的助手便拿了几个鸡蛋,送到实验 室去,对牛顿说:“这里有几个鸡蛋,你自己煮来吃吧。”牛顿说:“好,谢谢你,请你把鸡蛋放在那里吧。”说完,他又埋头做实验。过了很长的时间,牛顿的肚子饿了,才想起还没吃午餐。于是,他随手拿了一个小锅,把鸡蛋放在锅里,往炉子上一放,又开始做起实验来。过了半个小时,牛顿做完了实验。这时,他才想起锅里的鸡蛋。他打开锅盖一看,里面没有蛋,只有一个怀表。牛顿大吃一惊,抬头一看,鸡蛋还在桌子上,可是桌上的怀表却不见了。原来牛顿太过专心做实验,结果把怀表当成鸡蛋来煮。 1,谁知道大海是怎样结冰的大家都认为海水有盐分,不会结冰。其实,在温度降低之后,水的溶解度也会降低,也就是说,盐分会析出。这样,水就结冰了。

科技常识

科技常识 1.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四个领域。它有两个标志性技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2. 高新技术主要特征:高智力、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渗透、高竞争。 六大高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 其核心是生物技术 3. 信息技术由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组成,是六大高技术的前导,它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4. 当前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技术、激光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了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激光器、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并称为20世纪四大重大发明。 5.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说法,是以高科技产业为表示的产业化经济。 6.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 7. 空间技术是21世纪高技术的外向扩展,它的两个标志是: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 海洋技术是21世纪高技术的内向扩展,其标志性技术包括: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 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材料为标志的新材料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支柱。 保护环境包括:防治污染和保护自然。 8. 我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为“863计划”,其主要倡导者有王大珩、王淦昌、杨嘉樨、陈芳允。 9. “蓝色革命”旨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向海洋乃至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优质水产品。 “绿色革命”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场新技术革命。 10. 邓小平是“科教兴国”的奠基者,他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1. 机器语言有二进制码组成,是计算机唯一能接受和执行的语言。 12. 太阳的能量产生于其核,核内压力很大,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在这种情况下,氢气原子发生融合,形成另一种气体,即氢气,这一过程叫做核聚变。 13.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揭示了物质燃烧的本质。 14. 《时间简史》的作者为史蒂芬·霍金;《大爆炸探秘》的作者是约翰·埃姆斯利; 《自然的终结》的作者是比尔·麦克基本;《物理世界奇遇记》的作者是乔治·伽莫夫。 15. 核动力是利用核燃料铀235原子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作为能源的一种动力。 16. 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调节能力,但这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叫做生态国限。 17. 稀土是一种化学术语,指一组化学性质相似的金属氧化物或这些氧化物的混合物。

常识判断 之科技常识汇总

常识判断科技常识汇总 一、科学常识 (一)太阳系 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它的主要成员,由近及远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二)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庞大天体系统。银河系是我们地球和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拥有一两千亿颗恒星,是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 (三)地球 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中。在一系列演化阶段,保持着一种动力学平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地球及其天然卫星——月球,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即地月系统。 (四)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距离单位,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光年。一光年等于94650亿公里,或63240天文单位,或0.307秒差距。 (五)热力学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其内容: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无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部分物质传递给另一部分物质,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热能只会从热体传向冷体,而不可能从冷体传到热体。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系统的熵在绝对零度时为零,即不存在任何的无序。 (六)电磁理论 电磁理论认为变化着的电场伴随变化着的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伴随变化着的电场。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基础的电学和磁学的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定律,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预言变化着的电磁场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

科技知识

(一) 前沿科技 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3、水电及核电等新能源。 2.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能够无损耗地传输电能。利用材料的超导电性可制作磁体,应用于电机、高能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运输等;可制作电力电缆;可制作通信电缆和天线。 3.酶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酶是最常见的一类蛋白质,酶在大多数与代谢和异化作用以及DNA的复制、修复和RNA合成等相关的反应中发挥作用。 4.四大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1、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 5.4G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6.电容式触摸屏与电阻式触摸屏 (二)生活常识 1.物理常识 听诊器:人的体内有些器官发出的声音,心肺、气管、胃等发生病变时,器官发出的声音在某些特征上会有所变化,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出来,依此来诊断病情。

观后镜: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变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挂衣钩: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墙面上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挂衣服或书包后,塑料吸盘与墙壁产生的摩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挑选瓷器:用手或其他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坏。因为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当然实际还用辨别音调,观察形态等方法,但主要还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监测灾情:通过监测次声波就可知道地震、台风的信息。因为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音,人类无法听到。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就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 汽车前窗: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避免因平面镜成像而造成事故。 2.化学常识 食品保存: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入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要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雨后天清: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在闪电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空气中的有些氧气变成了臭氧。浓的臭氧很臭,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漂白与杀菌。稀薄的臭氧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雷雨后,空气中会弥漫着少量的臭氧,因此人们会感到空气清新。 陈酒更香: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份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上述反应虽为可逆反应,反应速度较慢,但时间越长,也就有越多的乙酸乙酯生成,因此酒越陈越香。 食物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无机化学防腐剂中很重要的一位成员,它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中,如制造果干、果脯时的熏硫;制成二氧化硫缓释剂,用于葡萄等水果的保鲜贮藏等。二氧化硫在食品中可显示多种技术效果,一般称它为漂白剂,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有色物质作用对食品进行漂白。另一方面二氧化硫具有还原作用,可以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

科技知识常识

科技知识常识 掌握一定科技知识常识,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用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技知识常识,欢迎阅读 科技知识常识 海洋声道 回音壁是圆周形的墙壁,声音沿墙壁传输,声能集中在距墙壁不远的同心圆环之内传播的现象,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声道”效应。声波在海水中传播时也有类似的现象。由于声波在传播中,总是具有向声速比较低的水层弯曲的特性,所以,在在固定跃层与深海等温层这两层中激发的声波不能越出这条声带,而是曲折地沿声道的轴线传播到数千海里之外。 拉格朗日点 指受两大物体引力作用下,能使小物体稳定的点。一个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间中的一点,在该点处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这些点的存在是由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于1772年推导证明的。 间冰期 地球从古到今,气温呈波浪线变化,一段时间温度高,甚至进入至高点;尔后,温度逐渐下滑,甚至陷入至低点。温度在很高的时候,有一个平均范围,在平均值以上的就是“间冰期”。“间冰期”的结束,意味气温的直转急下。 海水中的冷光源 地球上,也有不发热而只发光的光源,这就是生物发光。人们风趣地把这种光称为“冷光”。在能发光的生物中,尤以海洋生物为最佳。生物发光的效率特别高,因为它不产生任何热量,全部化学能都转化为光能,没有丝毫浪费。 臭氧的重要作用 平流层臭氧分子可以吸收太阳的紫外辐射(平流层的主要热源),使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强度降低,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

紫外线的伤害,另一方面,地表附近的臭氧又是一种重要的污染气体。 DNA指纹应用 DNA指纹技术广泛运用于亲权鉴定、遗骸识别及个体识别。在事件现场的蛛丝马迹中取得确凿证据无论在刑事案件还是民事纠纷中都是极其重要的。 湿地——地球之肾 湿地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等,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什么是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经过授权的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生产资料,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 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 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3、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4、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

现代科技常识(全)

一.计算机技术 (一)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数字微波、卫星通信技术等领域。 1、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数字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无线电信息传输和交换。它安装方便,组网迅速,机动性、灵活性、经济效益均好,是无线通信中有强大生命力的领域。它与光纤通信构成了现代通信技术的两大发展趋势。 2、3G 3G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在内的多种信息服务。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其中TD-SCDMA 标准是由我国独自制定的3G标准。 3、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在我国的应用也早已存在,比如商品条形码、RFID等等,都是通过射频技术,通过感应物体上置入的芯片来获知其具体信息。 4、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递各种信息。光纤是用石英玻璃制造的,由两层组成。 光纤通信的优点:(1)通信容量大;(2)传输损耗低;(3)经济、轻便;(4)抗干扰能力强;(5)保密性能好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有:(1)字长。位数越多,字长越长,进行数值计算的精度也就越高;(2)容量。我们通常把8位二进制作为一个单位来计算存储器的容量,取名为字节;把1024个字节称作1K字节。计算机内存储量再上升一个数量级,就以兆(即M,1M=1024K)字节计,兆以上的数量级是G(1G=1024M);(3)运算速度。 1、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也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理设备。它

关于科技的科普小知识

关于科技的科普小知识 科学技术是通过研究和利用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达到有效、便捷、低消耗、高产出等特定目的的方法和手段,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科技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科技的知识——学术解释 1、据介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人给科学技术下的定义为世人所公认,把科学技术与实力、进步和贡献组合在一起问题就更复杂。讨论科学技术的涵义本来不是本文的题旨,可是,我们又不能避而不谈。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明确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通常合称为“科学技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这里的科学技术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这里的生产力是指由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综合构成的社会一般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则是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不包含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是指科学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实践领域中的应用。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的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2、科学技术是指关于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手段一般不包括社会科学。同经典的经验模型相比网络模型具有更强的过滤能力在处理带噪声或稀少数据时比经验模型强。 3、科学技术(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而言的。科学技术是要通过运用于生产实践,从而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然而当今在我国有些人认为,科学技术就是指自然科学,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会科学等问题,庄认识上还不尽一致,甚至有人还怀疑社会科学是否是科学,是否是生产力,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其中的科学技术乃是指科学技术整体,就是既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也包括管理科学以及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完整体系 4、科学技术是指人类掌握、认识和应用客观自然规律的实际能力。

科学技术常识

科学技术常识 科学技术常识是指人类在不断探索和利用自然界的规律,运用科 学和技术的方法衍生出的一系列最新成果、思想和技术。它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计算机技术、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 科学技术的总和。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体、现象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化的 学科。它探究物质的组成、形态、状态、变化规律和结构;研究辐射、声音、热、力学、电磁学等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和潜藏的物质特性;它 不仅研究以上物理规律,而且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性质和变化的学科,它离不开物质的分 离和形成、合成、化学反应等现象,它研究物质如何变化,物质如何 组成以及物质本身的性质。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物质之间的关系,为 合成新物质及其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并在社会生产和应用中发挥重要 作用。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过程的学科,它涉及生物相关的物理、 化学、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它探讨着生物如何产生、发展、变化,以及动植物和病毒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生态学和遗传学,还有一些新兴的生命科学例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 物学等等。 数学是通过符号和图形分析和抽象思维来研究形式、结构、变化 和空间关系的学科。它不仅为科学技术所必备,也贯穿于日常生活的 各个领域。它计算物体的空间关系,求解不定方程,分析子空间的概念,以及定义各种多变量问题—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抽象代数、计算机算法、图论和概率论等学科。 计算机技术是指使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和相关软件程序设计、实现、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技术。它包括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处理、编程语言、算法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图像处理 等等。

科学小常识100条

科学小常识100条 1. 雪花是由冰晶聚集而成的。 2. 石头不会发光,但是一些矿石可以发光。 3. 太阳是由氢气聚集而成的,它的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4. 人类的基因组成了DNA分子,它包含了我们的遗传信息。 5. 雷电是由云层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放电所产生的。 6. 香蕉是一种浆果,而草莓却不是。 7. 地球上70%的表面被水覆盖。 8. 鲨鱼是一种软骨鱼,它没有骨骼。 9. 火焰的颜色可以通过燃烧的物质来决定。 10.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没有风。 11. 雷声是由闪电产生的,因为闪电会使周围的空气迅速膨胀和收缩。 12.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帮助身体抵抗自由基的损害。 13. 金属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因为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14. 火山喷发时会喷出熔岩、火山灰和气体。 15. 紫外线可以引起皮肤晒伤和皮肤癌。 16.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17. 鸟类的羽毛可以保持身体的温暖,并帮助它们飞行。 18. 蜜蜂的蜜是由花粉和花蜜混合而成的。 19. 钢是由铁和碳合金化而成的。 20. 鱼是一种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1. 人类的大脑由数百亿个神经元组成。

22. 水的密度最高的温度是4摄氏度。 23. 水是一种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24. 人类的眼睛可以感知到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25. 酒精是一种可以使人醉酒的化学物质。 26. 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它们靠日光来取暖。 27. 火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最接近太阳的行星。 28.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 29. 破碎的镜子不会带来七年的厄运。 30. 气温会影响气压,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低时天气多云或下雨。 31. 火焰需要氧气才能燃烧。 32. 地球自转一圈需要24小时。 33. 蜘蛛丝是世界上最坚韧的自然材料之一。 34. 青蛙的皮肤可以通过呼吸来吸收氧气。 35. 鸡蛋是一种完整的食物,它包含了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36. 火焰是一种氧化反应,它产生了光和热。 37. 雨水是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形成的。 38. 天气预报是通过观测大气状况和气象模型进行预测的。 39. 燕子是一种迁徙鸟类,它们每年都会飞行数千公里。 40.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41. 阳光可以提供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的健康。 42. 蜜蜂通过传粉帮助植物繁殖。 43.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