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与坦克的较量——榴弹对装甲目标毁伤效果初探

合集下载

榴弹打目标

榴弹打目标

榴弹打目标榴弹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主要用于打击敌方目标。

其弹头内部装填着高爆炸药,当弹头接触目标时,炸药会引发剧烈爆炸,产生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

榴弹的打击范围非常广泛,可以针对地面、水面和空中目标进行攻击。

在战场上,榴弹可以有效地摧毁敌方装甲车辆、坦克和工事堡垒,对敌人的火力点构成威胁。

此外,榴弹还可用于进行火力支援,为自己的部队创造有利的条件。

当敌军占据有利的阵地时,我方可以通过发射榴弹来削弱敌军的防守力量,为我方的进攻创造有利的机会。

榴弹的威力主要体现在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杀伤上。

当榴弹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冲击波可以摧毁敌方装甲和建筑物,将目标炸毁或击碎。

此外,榴弹还会造成大量的碎片,这些碎片在爆炸时呈放射状散开,能够对周围的敌人造成严重伤害。

榴弹的爆炸杀伤范围通常较大,能够对广泛的目标进行打击。

以地面目标为例,一枚榴弹的爆炸半径通常在几十米至上百米之间,可以同时消灭多个敌人或摧毁一辆装甲车辆。

对于小规模目标,如敌军的火力点或掩体,榴弹也能够通过碎片杀伤有效地进行打击,使敌方火力点损失人员或无法继续提供火力支援。

为了提高榴弹的精确度和命中率,现代榴弹通常配备了精密的引信和导引装置。

引信能够根据目标距离和种类选择合适的引爆时间,并确保榴弹在适当的高度和位置爆炸。

导引装置则可以通过卫星导航和雷达等技术,对榴弹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引导,以确保榴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

总结起来,榴弹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能够对敌军目标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杀伤。

其广泛的打击范围和精确的命中能力,使其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

通过使用榴弹,我方可以有效地削弱敌人的火力和战斗力,为自己的部队争取胜利提供强大的支持。

杀爆战斗部对坦克目标毁伤研究的开题报告

杀爆战斗部对坦克目标毁伤研究的开题报告

杀爆战斗部对坦克目标毁伤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杀爆战斗部对坦克目标毁伤研究摘要: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坦克成为现代作战中的重要武器。

为了提高杀伤力和毁伤效果,杀爆战斗部作为坦克炮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通过对杀爆战斗部的原理、结构以及毁伤效果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对坦克目标进行毁伤的成因和机理,为优化设计、研制和使用杀爆战斗部提供参考。

关键词:杀爆战斗部,坦克,毁伤效果,原理分析,机理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现代战争中,坦克已成为主要的战斗武器之一。

随着坦克的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杀伤力和毁伤效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杀爆战斗部是坦克炮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坦克目标的毁伤效果直接关系到坦克炮弹的杀伤能力。

因此,对杀爆战斗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杀爆战斗部的原理、结构以及毁伤效果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其毁伤机理的认识,为设计和优化杀爆战斗部提供依据,从而使其在实际使用时具有更高的毁伤效果。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杀爆战斗部的原理、结构以及毁伤效果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对坦克目标的毁伤机理,为优化设计、研制和使用杀爆战斗部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对杀爆战斗部的原理、结构和毁伤效果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同时通过实验验证,进一步探讨其毁伤机理的成因和机制。

四、论文结构本文主要由引言、杀爆战斗部的原理分析、杀爆战斗部的毁伤效果研究、毁伤机理分析和结论等五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研究目的和方法,明确文章的研究重点和结构。

杀爆战斗部的原理分析部分主要介绍杀爆战斗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物理学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毁伤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杀爆战斗部的毁伤效果研究部分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杀爆战斗部对坦克目标的毁伤效果,分析其与角度、距离、坦克装甲结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榴弹

榴弹

3.1 概述榴弹是弹丸内装有猛炸药,主要利用爆炸时产生的破片和炸药爆炸的能量以形成杀伤和爆破作用的弹药的总称。

“榴弹”只是一种传统的说法,过去常将杀伤弹、爆破弹和杀伤爆破弹统称为榴弹。

榴弹,是弹药家族中普通平凡又神通广大的元老级成员,属于战术进攻型压制武器。

发射后,弹上引信适时控制弹丸爆炸,用以压制、毁灭敌方的集群有生力量、坦克装甲车辆、炮兵阵地、机场设施、指挥通讯系统、雷达阵地、地下防御工事、水面舰艇群等目标。

通过对这些面积较大的目标实施中远程打击,使其永久或暂时丧使作战功能,达到消灭敌人或延缓敌方作战行动的目的。

3.1.1 榴弹的发展史榴弹的发展尤以杀伤爆破榴弹(简称杀爆弹)最为典型突出,下面以旋转飞行稳定杀爆弹为例,说明杀爆弹的发展演变过程。

杀爆弹是弹药家族中最为活跃的弹种之一。

自19世纪中叶发明线膛炮发射长圆柱形杀爆弹以来,为追求“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的弹药三大发展目标,杀爆弹经历了几方面的演变。

1.弹体外形的演变弹体外形的演变以提高弹药射程为目标,其演变过程为从平底远程型弹形、底凹远程型弹形、枣核弹形、底排弹、最终发展到复合增程弹,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2.增程方式的演变增程方式的演变以扩大增程效果为目标。

仅通过弹形的改变提高杀爆弹的射程,增程效果是有限的。

实际上弹形的演变是与相应的增程技术同步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底排减阻增程技术火箭助推增程技术底排—火箭复合增程技术3.破片形式的演变破片形式的演变以提高杀伤威力为目标。

杀爆弹弹体爆炸后自然形成大量破片,其飞散速度可达900~1200m/s左右。

早期的杀爆弹主要是利用破片动能实现侵彻性杀伤。

由于自然破片形状与质量的无规律性,破片速度衰减得相当快,限制了杀爆弹的有效杀伤范围。

将预定形状与质量的钢珠、钢箭、钨球、钨柱等预制破片装入套体,安装在杀爆弹弹体的外(或内)表面。

杀爆弹爆炸后,预制破片与自然破片共同构成破片杀伤场。

根据爆炸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在弹体外(或内)表面上按照预先设计刻出槽沟,从而在杀爆弹弹体爆炸后产生形状与质量可控的破片。

榴弹对行进中炮兵连射击的毁伤概率研究

榴弹对行进中炮兵连射击的毁伤概率研究

mo et a 0 m/ fs l— r p l d atl r o a y a d 3 k h o o d a tl r o a y i o sa t r h n 4 k h o efp o el ri e y c mp n n 5 m/ ft we ri ey c mp n n c n tn e l l
i a c igo o dt no g —x lsV r jci nM rh n n C n i o fHih e p 0 ieP o e t e i l
Z HANG n —i,Z Qig j e HE NG n,Z Bi HAO i Jn,Z HOU e Li
( tl r a e f PLA ,He  ̄ 3 0 1 h n ) Ari ey Ac d my o l f i2 0 3 ,C ia
Th a g r b bl y o ri e y c mp n n ma e v ro h o dt n o ih e po ie p o e t e i e d ma ep o a i t fa t lr o a y i n u e n t ec n ii fh g —x lsv r jci s i l o l
ai zmut o s h ofc ur e,t a ge p ob bi t S de r a e r ng s s o d he d ma r a l y’ c e s a e i l w own. i
smult d on t i t g n t a e .An hec ncuso r it d he e.The d ma e p o b lt s s l i a e h s s a e i he p p r d t o l i ns a els e r a g r ba iiy i ma l wih a i u h o o s e st a 。 nd no mor h n 6 。 he e s sbi t zm t fc ur e l s h n 15a e t a 0 。t le i g.And wih t r hi pe d I t he ma c ng s e 1 0

炮兵武器毁伤效能的后验计算方法研究 (2)

炮兵武器毁伤效能的后验计算方法研究 (2)

炮兵武器毁伤效能的后验计算方法研究作者:郑津生, 王民田, 王红, 甘泉, ZHENG Jin-sheng, WANG Min-tian, WANG Hong,GAN Quan作者单位: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江苏,南京,211132刊名:指挥控制与仿真英文刊名:COMMAND CONTROL & SIMULATION年,卷(期):2007,29(1)1.郑津生联合战役陆军火力毁伤理论 20052.唐雪梅武器装备小子样试验分析与评估 20013.董树军作战效率分析 20024.汪世想炮兵武器系统效能分析 19991.沙兆军.杨伯忠.刘怡昕.Sha Zhaojun.Yang Bozhong.Liu Yixin方体毁伤规律模型及在空炸射击效率评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5(2)2.耿振余.毕义明.GENG Zhen-yu.BI Yi-ming弹炮结合武器效能仿真的毁伤模型[期刊论文]-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32(5)3.杨建兵.彭亚霖.刘焕章仿真技术在坦克武器效能分析软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火力与指挥控制2003,28(z1)4.赵迎红.韩国柱.罗学深.ZHAO Ying-hong.HAN Guo-zhu.LUO Xue-shen自行火炮机动过程中毁伤和失效模拟初探[期刊论文]-系统仿真学报2000,12(1)5.周晓滨.方洋旺.王亚飞武器效能分析系统数据库开发策略研究[会议论文]-20066.常二莉.韩亮高炮对巡航导弹拦阻射击毁伤计算模型[会议论文]-20067.高明山.文云峰.雷兴明.Gao Mingshan.Wen Yunfeng.Lei Xingming弹炮结合武器射击效能仿真研究[期刊论文]-舰船电子工程2011,31(7)8.杨伯忠.刘怡昕地炮对目标毁伤效率模糊评定[期刊论文]-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z1)9.李建明.赵富全.张志勇蒙特卡洛法在部件毁伤概率计算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3(z1)10.花文健.刘宁.刘作良基于模糊数排序的武器效能评估方法[期刊论文]-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5(5)本文链接:/Periodical_qbzhkzxtyfzjs200701003.aspx。

爆炸冲击波对装甲车辆的毁伤效能

爆炸冲击波对装甲车辆的毁伤效能

收稿日期:2016-10-15修回日期:2016-12-23作者简介:赵旭东(1994-),男,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弹药保障与安全技术。

摘要:针对弹药爆炸对装甲车辆毁伤这一复杂问题进行了合理的简化,研究冲击波对靶板的作用过程。

利用AUTODYN 软件对爆炸冲击波对靶板的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靶板前后空气压力的变化情况,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下靶板中心的挠度值,并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对比,二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下一步冲击波的毁伤效能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爆炸冲击波,毁伤,挠度中图分类号:O383.3;TJ81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17.12.023爆炸冲击波对装甲车辆的毁伤效能赵旭东,刘国庆,高兴勇(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Study on Damage Efficiency of Blast Wave to Armored VehicleZHAO Xu-dong ,LIU Guo-qing ,GAO Xing-yong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03,China )Abstract :The complex problem about damage to the armored vehicle by ammunition explosion issimplified reasonably.The effect of shock wave on the target is researched.Deformation of the plateunder impulsive loading of blast wave is simulated by AUTODUN software.The change of air pressure around the plate is analyzed.Deflection of plate under blast wave is obtained.The simulated datacomplys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ing study on thedamage efficiency of shock wave.Key words :blast wave ,damage ,deflection 0引言冲击波毁伤是战斗部对目标毁伤的重要形式。

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研究的开题报告

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研究的开题报告

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研究摘要: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装甲材料的防护性能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为了有效打击敌方装甲目标,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从聚能材料、随进技术以及温压制备方案三个方面,对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的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背景在现代军事作战中,装甲防护力量一直是各国军队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

传统的火炮、导弹等武器对于装甲攻击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轻型、中型装甲目标,传统武器攻击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因此,随进温压弹丸作为一种新型反装甲工具,备受军方重视。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的核心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动力系统与弹道预测方案。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全面评估聚能材料、随进技术以及温压制备方案三个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的击穿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现手段。

三、研究内容1. 聚能材料研究本文将重点关注高分子材料在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中的应用。

探究高分子材料对弹丸温压制备的影响,分析如何优化材料性能,在保证弹丸强度的同时提高激波挤压效果和堆积密度。

2. 随进技术研究随进技术是现代反装甲武器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将研究随进技术在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中的应用,探究随进技术对弹丸击穿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随进角和高度等参数。

3. 温压制备方案研究温压制备技术是制备聚能弹丸的重要工艺环节。

本文将研究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在温度、压力等制备工艺参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制备过程中的可控制度问题。

四、预期成果通过三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将厘清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的制备关键技术。

期望实现以下成果:1. 探究聚能材料、随进技术以及温压制备方案三个方面对反装甲高效毁伤聚能随进温压弹丸制备和击穿性能的影响。

弹药毁伤标准

弹药毁伤标准
2. 数据分析方法
除了实验研究方法外,还可以收集和分析实际战争或训练中的数据,来评估弹药对人体的毁伤效果。通过分析大量实际数据,可以得出不同类型弹药对目标的平均毁伤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毁伤标准。
3. 专家评估方法
在制定弹药毁伤标准时,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估。专家可以根据其经验判断不同弹药对目标的毁伤效果,并针对特定情况提出建议。
四、弹药毁准可以帮助训练人员了解不同类型弹药的毁伤效果,提高其对于弹药的使用技巧。同时,标准还可以用于评估训练效果,指导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2. 战场决策
在战争中,了解弹药毁伤标准可以帮助指挥官做出合理的战场决策。例如,在选择攻击目标时,可以根据目标性质和战术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弹药进行攻击,以达到最佳的毁伤效果。
•穿甲弹:穿甲弹具备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目标的装甲,对敌方装甲目标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破甲弹:破甲弹是一种用于破坏装甲目标的弹药,其目的是在击中目标后产生内部爆炸,破坏敌方目标的装甲。
•杀伤弹:杀伤弹主要用于对敌方人员造成伤害,其设计目标是在爆炸时释放杀伤物,例如钢珠、碎片等。
•燃烧弹:燃烧弹用于对敌方目标进行烧毁,其设计目标是在爆炸时释放燃烧材料,引发目标的燃烧。
五、结论
弹药毁伤标准是军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标准。准确评估不同弹药对目标的毁伤效果,对于军事训练、战场决策、武器研发和人员保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合理的制定与评估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弹药毁伤标准,将有助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效能。
3. 武器研发
弹药毁伤标准对于武器研发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弹药对目标的毁伤程度,可以指导新型武器的设计和改进,提高武器的杀伤效果和作战性能。
4. 人员保护
弹药毁伤标准还可以用于人员保护方面的工作。通过评估弹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可以研发出更加安全的防护装备和战术防护措施,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炮兵与坦克的较量——榴弹对装甲目标毁伤效果初探《炮兵与坦克的较量——榴弹对装甲目标毁伤效果初探(修订版)》文:普鲁士掷弹兵前言“装甲战斗车辆,特别是主战坦克,是战场上最必须也最难摧毁的重要集群目标。

……坦克有三个主要特征,机动性、火力和防护性能。

从攻击者角度看,其防护性能是摧毁它最主要的困难。

”——《战场与武器系统第二卷》第8章 P98 以上是《战场与武器系统》一书中对坦克的描述。

坦克诞生在一战僵持不下的堑壕战中,由于本身诞生的意义便是穿过纵横交错火力网,因此防护性是其一个主要特在。

由于这个特征,伴随着坦克一同的出现概念的便是反坦克战。

由于坦克难以摧毁,在反坦克战中,其主要武器往往是专门为了对抗坦克而开发出了的各种专业反坦克武器。

但是,被誉为“战争之神”的传统炮兵[1]在反坦克战中其实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炮兵与反坦克战史可以这么说,在坦克出现时,最初担任反坦克武器的就是炮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许比其大名鼎鼎的K型子弹,他们才是对协约国坦克最大的威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英国坦克所形成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德军的野战炮……在英国皇家坦克团战史上,充满着关于英军坦克遭到德军野战炮袭击的记述……野战炮挫败坦克进攻最著名的战例,也许要算是1917年11月20日,英军在坎布里埃的首次战斗中,对福莱斯可威斯所发动的进攻了。

当时英国皇家坦克团第5坦克营与伴随步兵切断了联系,而当他们越过一座位于一个村庄旁边的小山时,遭到了德军为执行反坦克任务而专门配属在一旁的数个野战炮连猛烈而准确的射击。

英军有16辆坦克被迅速击毁……只要野战炮出现,坦克肯定会被消灭。

”——《反坦克战史》第1章 P14-16无论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野战炮都是重要的反坦克武器。

以至于当时的人们在预测未来战争中,认为野战间瞄火炮任然可以阻止绝大多数坦克的进攻。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论是坦克的防护还是反坦克兵器威力都发展迅速,传统炮兵在整个战争已经不是反坦克战的主角。

不过在早期反坦克武器发展停泄的状态下,炮兵很多时候依然要搭任反坦克任务。

在纳粹德国闪击法国的作战中,德国过时的反坦克武器无法克服英国的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的防护力。

因此反坦克任务又交给了榴弹。

以下是道格拉斯普拉特将军描述1940年5月20日在阿拉斯附近所发生的情况。

“……他们的反坦克手在发射几发炮弹之后,就丢弃火炮落荒而逃……他们所装备的反坦克武器没有任何一件能穿透我们的“玛蒂尔达”I型和II型坦克,甚至他们发射的榴弹的野战炮也不例外。

……对于我军的主要威胁是敌军的野战炮,其中有些野战炮竟是占领暴露阵地进行直接瞄准射击。

同时敌机也在步兵头上俯冲轰炸,但这并没有给我军坦克造成多大麻烦。

仅有一、两枚炸弹在一辆“玛蒂尔达”坦克旁边爆炸,将这辆坦克炸翻,并使车长受伤身亡。

另有一枚炸弹在爆炸后曾将一辆轻型坦克上抛到大约4.6M的空中!”———《反坦克战史》第3章 P46 这里可以看出,传统炮兵是反坦克武器性能不足的应急之举,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被认为是主要的威胁,但是也开始暴露不足。

在坦克装甲日益发展的趋势下,榴弹对坦克的效果已经大不如前。

下面一个例子更能说明坦克装甲发展后对传统榴弹的防护效果。

“一门德军的150毫米榴炮在KV坦克开到距离其不到100米时开炮轰击,重达40公斤的炮弹直接命中了这辆坦克,巨大的爆炸使40多吨重的坦克车体剧烈摇晃,整个车身仿佛就要散架。

可令当时在场的德军第41摩托化军军长莱因哈特将军感到大为震惊的是,这辆KV坦克在停了数秒钟后,竟然奇迹般的再次开动起来,并将刚才射击它的火炮碾了个粉碎。

“———朱世巍《东线——国境交战十八天》在第四次中东战役中,泪谷战斗中叙利亚军的密集的炮火准备被认为对坦克部队效果有限:“叙军炮兵尽管高度集中并实施了最密集并且非常精确的射击,但这也只是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以军战斗力,并没有达到毁灭的程度,也未能阻止以军战车在远距离上就开始射击冲击中的已方战车。

叙军炮兵主体是122榴弹炮和加榴炮,为数不多的152加榴炮和130加农炮只是补充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122杀伤爆破火箭炮,所有这些火力都不能对坦克造成毁灭性打击。

“———《金戈铁马战戈兰》战场杂志坦克防护水平的完善使炮兵不在是反坦克战的舞台的主角,催生了专业反坦克武器的飞速发展。

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对抗装甲部队过程中炮兵的缺席。

在冷战中,苏军十分重视炮兵的反坦克作用。

“炮兵的用途是歼灭(压制)敌核袭击兵器、炮兵、坦克、反坦克兵器和其他火器以及敌有生力量……”——1984年苏军教材《战术》“移动阻拦射击,在装甲目标(坦克、步兵战斗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运动道路上依次进行。

……当先头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接近阻拦地区时,按上级首长口令(信号)开始射击,并且一直进行到大多数坦克脱离火制区为止,而后向下一道地区转移火力。

”——关于用遮蔽发射阵地射击毁伤运动目标《苏军地面炮兵军官手册》可以发现,虽然二战中传统炮兵在对坦克作战中已经暴露不足,苏联在冷战中却仍然重视炮兵对坦克的作用。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炮兵依旧担任同坦克做斗争的角色呢?榴弹对坦克毁伤效果通常,要毁伤坦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先摧毁坦克的装甲。

最初榴弹本身的威力就能做到,但是随着装甲防护水平的发展,便产生了专门用于穿透装甲的穿甲弹和破甲弹[2],而榴弹本身往往对坦克的装甲无能为力。

那么是否还存在着不摧毁坦克装甲照样毁伤坦克的方法呢?这就先从榴弹的杀伤效能说起。

榴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炮弹,主要杀伤原理是破片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因此又被称为杀伤爆破弹。

研究榴弹对坦克的毁伤效果,就是研究破片和爆炸冲击波对坦克的毁伤效果。

弹体破碎后产生的动能破片,是榴弹的主要杀伤手段.通常可以杀伤人员.一些质量较重,动能较高的破片能够倾彻薄装甲,毁坏武器设备,破坏轻型掩体或车体内的人员。

[3]下面是某次测试中榴弹破片对坦克所产生的效果:“由某部用125MM坦克炮榴弹对某中型主战坦克的射击实验结果来看,坦克炮身管是毁伤最严重的部件之一。

身管中弹部位自露出炮塔一米内的外表损伤深度为:射击目标坦克左部正面反应装甲时,中弹后留下的弹坑深达17MM,射击目标坦克右侧挡泥板上方时,单片的划痕深度为11MM,其他各发身管上的弹坑深度为12MM_17MM。

实验结果表明,125MM坦克榴弹击中目标坦克正面,火炮身管即应报废,从而丧失射击能力。

”——《依据剩余穿深选择坦克射击弹种》通过这次测试我们可以发现,榴弹破片对坦克的外部设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应当可以达到摧毁坦克主要火力和机动能力效果。

榴弹另一个杀伤效能就是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

能够破坏坚固的防御工事,木石防护层的指挥所、通讯枢艇、铁丝网以及布雷区等,用来开辟道路。

[4]下面是关于爆炸冲击对坦克目标毁伤特点的描述:“……爆炸冲击波对坦克的毁伤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车外关键部位的毁伤;二是对车内成员的伤害;三是掀翻或造成坦克结构性损伤……对于常规身管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难以对现装备坦克目标造成结构性破坏;远距离爆炸其冲击波超压传递到坦克时已经很低,不能有效毁伤;但中大口径常规炮弹近距离爆炸是,能造成坦克局部毁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坦克作战效能:对内部关键部件和人员造成毁伤和杀伤时,可大幅度降低坦克作战能力……”——《爆炸冲击波对主战坦克毁伤研究》不过与破坏外部部件不同,破坏内部的部件和人员时有坦克装甲的阻碍,因此还受到坦克密封性的影响。

“身管常规炮弹的爆炸冲击在坦克密封性良好时难以有效毁伤坦克内部关键部件和人员,当坦克密封不严或者有弹孔时,爆炸冲击造成的毁伤半径将大大增加。

”——《爆炸冲击波对主战坦克毁伤研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榴弹对坦克的主要破坏效果是击伤,而很难击毁。

同时由于榴弹炮本身主要采取间瞄射击以及弹种特性,大部分情况下命中精度也不如专业反坦克武器。

不过还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便是炮击对坦克内乘员士气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无心恋战活着缺乏训练的士兵根本顶不住大量集中炮火攻击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这一结论在海湾战争“沙漠风暴”战役行动中得到佐证,联军大规模的包围伊拉克军队,伊军的战斗意志很快被来自多管火箭发射系统(MLRS)、大规模炮击及空袭火力支援所压垮。

[5]“若被问及任何一种坦克,它的最大弱点是什么?答案将永远是,车内乘员的士气。

”——1940年《国民警卫队讲义》结论“较轻型的炮弹不易粉碎装甲部队的进攻,而重型的152MM和155MM炮弹的集中射击,则完全可以胜任。

155MM炮弹在有良好装甲防护的装甲人员输送车或机械化步兵的战斗车辆附近爆炸时,只要预制破片合理,就可击穿这些车辆的装甲,并对里面的人员造成伤亡。

另一方面,除非直接命中,否则它很难击毁坦克。

但近炸可以破坏坦克的瞄准装置,天线和暴露的器材,还可降低乘员士气。

“——《战场与武器系统第一卷》第2章 P52 一系列的测试和战例表明,榴弹依然能对坦克造成损伤。

只要合适的战术,正确的发射程序,传统炮兵一样能用于对抗装甲部队。

随着坦克防护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制导炮弹、反坦克子母弹[6]出现,传统炮兵将更良好的具备反坦克的能力和更多的弹种选择。

榴弹用于反坦克将更多的是应急和辅助手段。

可以预见,炮兵这一传统兵种将继续在战场上扮演多面手的角色。

“英国、意大利和西德的FH07式新型155MM榴弹炮和美国的M198式155MM榴弹炮使用杀伤爆破弹是射程分别为二十二公里和二十四公里……这两种火炮不仅能以直瞄射击同敌坦克做斗争,还能从遮蔽发射阵地使用子母弹用敌坦克做斗争……”——《装备与技术。

手册(外军部分)》俄文版第66、71页注释[1]指传统压制身管炮兵,即不含反坦克炮,反坦克导弹等作战单位[2]穿甲弹和破甲弹:穿甲弹是对付装甲目标的主要弹种之一,用动能穿透装甲。

破甲弹是使用一种奇特的工作现象,即罗门效应,使用锥形装药时,可以将爆炸能量聚集到一个点上,从而达到穿甲。

前者在坦克和反坦克炮上运用广泛。

后者主要用于步兵和轻型车辆的反坦克武器。

[3]具体见《弹药学》第二章P36[4]同上[5]摘自《被低估的炮兵——榴弹炮与坦克的较量》[6]是将多个小型空心装药的破甲弹装入弹体中,发射到目标上空抛射出去,攻击坦克脆弱的顶部,用于对抗坦克集群。

主要参考资料《战术》[苏]B·I·列兹尼琴科中将解放军出版社《苏军地面炮兵军官手册》解放军出版社《弹药学》赵晓利解放军出版社《反坦克战史》[英]约翰·威克斯兵器工业出版社《战场与武器系统第一卷》[英]杰弗里·李军事科学出版社《战场与武器系统第二卷》[英]杰弗里·李军事科学出版社《爆炸冲击波对主战坦克毁伤研究》弹箭与制导学报沈晓军等《依据剩余穿深选择坦克射击弹种》火力与指挥控制朱英贵等《被低估的炮兵——榴弹炮与坦克的较量》[美]乔治·A·德尔哈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