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治阳痿经验

合集下载

王琦教授主病主方论

王琦教授主病主方论

王琦教授主病主方论王琦教授临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方剂的使用颇有心得,跟师学习,往往有恍然大悟之感,观其用方,往往由源及流,发微道隐,不断启迪和拓展我们的临床思路,提高我们的临床技能,跟师3年,颇有感触。

用方思想经方论众所周知,王琦教授推崇和重视经方的使用,临床治疗常以经方为基础加减化裁,如用寒温并用、安蛔止痛的乌梅丸治疗久痢、慢性结肠炎,皆多历验不爽;用滋阴清热、淡渗利水的猪苓汤治疗尿路结石、血尿亦用之恒效;用和胃补虚、清热消痞的甘草泻心汤治疗湿热内郁的复发性口疮疗效颇佳;用和解少阳、和胃降逆的小柴胡汤治疗便秘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正如他本人在《方药活用论》中所说“张仲景之学,实实在在运用于临床,乃是根本;张仲景之方,若灵活应用于今病,乃见生命。

张仲景方如何灵活运用,关系到学者自身的思维技巧。

张仲景之方,一方可以治多病,而不是因经定方。

经方应用,当以病机为核心,抓住了病机,就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王琦教授灵活应用经方,拓展经方的适用病证,使用经方往往根据方证病机而不拘泥于句下,其用经方治疗的病症涉及面很广。

活方论王琦教授临证不仅使用经方,也使用名方、专方、小方、自拟方,明其理而活其法,临证既能执守,又能圆通,如三子养亲汤原治老人痰壅气滞,咳嗽气喘等症,因其有理气化痰之功,故常用于痰湿之人肥胖、高血脂等症;千金苇茎汤原治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因此方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作用,故治疗多种皮肤科疾病,尤其是治疗皮肤红肿有脓疱的痤疮效果很好。

王琦教授在《方药活用论》提出:“经方时方各擅其长,无需各立门户;辨证用方专病专方,无需形同水火;复方单方择善而从,无需厚此薄彼;活方活法活用,全在领悟贯通。

”主病主方论王琦教授临证也主张主病主方,他推崇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兰台轨范·序》中所云:“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之名而后求病之所由生,原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症所由异,然后考虑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

王琦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的临证模式与思路

王琦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的临证模式与思路
最后 按 照 组 病证 时常 用主病 主 方 的 临证 思路 。 书 以病 名篇 , 以病统 证 , 病 施 方 , 据 治法 选择 专效 药 物 , 据 对 针 初 步确 立 了辨 病 论 治 体 系 。辨 病 方原 则 合 理 制 方 。如 王 琦 教 授 对 例 如 : 于 阴 茎 勃 起 功 能 障 碍 , 肝 宗 的主 就是 辨疾 病 的 主要病 机 , 疑难 病 证 顽 固性 失眠 , 多年揣 摩 , 为 “ 经 认 肝 对 “ 脉气 血失 和 , 筋失 充 ”
无论多“ 疑难 ” 总能摸 索 出主要 病 魂不 藏 , 阳失 和” , 阴 为其 主要 病机 , 要病机 , 四逆散 加 丁 香 、 蚣 、 用 蜈 白 对 机, 抓住 主要 病机 组 方 用药 才 能 治 以“ 调肝 安魂 , 通 阴 阳” 治法 自 交 为 蒺藜 等 为 主 方 治 疗 ; 于 男 性 不
体 一辨 病 一辨 证 的 临 证 模 式 相 互 温病 , 当治 疗反 复不 愈 的低 热 和热 西 医虽然理 论 中 主 病 主 方 的 临证 思路 与 辨 人 营血证 时 , 温病 医家 的方 子 多 对象 都 是人 体 疾 病 , 用
丁散合 沙参 麦 冬 汤加 减 治疗 ; 属 它生殖 系 统炎症 ; 是 指 各种 生 殖 不 效 , 其 脉 知 为 阴 阳违 和 , 气 证 瘀 诊 二 脾 胃湿 热者 , 半夏 泻 心 汤 加减 治 系统 的慢性 病变 形 成 的血 瘀 、 瘀 不 交 , 用 痰 以半 夏 三 钱 、 枯 草 三 钱 浓 夏
品改 善气 郁体 质 ; 血瘀 体 质 者 酌 加 害 ; 虫是 指性 传播 疾 病及 各 种 微 生 与之相 配 , 更相得 益 彰 。盖 苏 叶辛
理 气 活血 化瘀 之 品改 善 血 瘀体 质 ; 物感 染 , 包括 梅毒 螺 旋体 、 淋球 菌 、 温气 薄 , 理气 和 营 , 阳人 阴 ; 引 百合

从胡希恕医学思想浅析阳痿_遗精_早泄

从胡希恕医学思想浅析阳痿_遗精_早泄

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第7卷第12期-3-从胡希恕医学思想浅析阳痿、遗精、早泄Study of Hu Xishu’s Medical Thoughts on Impotence, Emission And Prospermia任伟明1 谭映辉1 刘文琛1 张 熙2※ 贺菊乔3 谢明霞4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7;4.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湖南 长沙,410208)中图分类号:R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5)12-0003-02证型:AGB【摘 要】阳痿、遗精、早泄是临床上男科常见疾病,胡希恕善用经方治疗。

笔者根据伤寒原文结合先生医案及自身临床经验分析,先生辨遗精、早泄多由下焦虚寒、虚阳上亢所致,故临症常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熟附子、白薇治疗;而阳痿则主因阳气虚于下,气虚郁结血水停滞,阳气不达所致,故常以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为基础治之,疗效显著。

【关键词】胡希恕;阳痿;早泄;遗精【Abstract】Hu Xishu is experienced with classical prescription medication for treating Impotence, emission and prospermia that are common in andrology. And the writer analyzed Hu’s clinical thoughts based on original text of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Hu’s case records and the writer’s own clinical experiences. For emission and prospermia, Professor Hu differentiated the syndromes as lower-jiao deficiency cold and hyperactivity of deficient yang, and medicated Guizhi Jia Longgu Muli Decoction added with prepared aconite root and cynanchum atratum for treatment; while impotence was differentiated as lower-jiao deficiency of yang, deficiency and stagnation of qi, retention of blood and water leading to yang-qi no reaching and medicated Sini Powder combined with Danggui Shaoyao Powder, with significant effects.【Keywords】Hu Xishu;Impotence;Emission;Prospermia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5.12.002遗精、阳痿、早泄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疾病,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夫妻感情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王琦教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男科疾病的经验探讨

王琦教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男科疾病的经验探讨
关键 词 : 王 琦教授 ; 桂枝 茯苓 丸 ; 男科 疾病 中图分 类号 : R 6 9 7 文 献标 识码 : A
1 改善 前 列腺 增 生 的尿 路 症状 , 缩 小前 列腺 的体 积
前列腺增 生是 中老 年男 性常见 疾病之 一 。该 病是 呈慢性发展 的过程 , 症 状 会逐 渐 加 重 。因前 列腺 腺 体 良l 生 增生 , 压迫尿道, 常表现为: 排 尿 困难 , 尿不畅, 小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0 1 3 年第 3 4 卷第 7 期
吴生元运 用桂枝汤治疗痹证 的经验
陈艳林 ,赵 常 国 ,彭江云 ,杨会 军。 ,吴生元 △ ( 1 .云 南省 中医 医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0 2 1 ;2 .云南 中 医学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5 0 0 )
标本兼顾 , 使三焦气化 , 水道通调。
2 治 疗前 列腺 痛 , 改善局 部症 状 。
前 列腺 痛又 称慢 性盆 腔疼 痛综合 征 , 按 照美 国 国
立 卫生 院 ( NI H) 分类 法 中的 Ⅲ型前 列 腺 炎 的标 准 进
行 诊断 。前 列腺 痛 的患 者具 有 慢 性 前列 腺 炎 主观 症 状, 以生殖器 的疼 痛 为 主要 表 现 , 但 前列 腺按 摩 液 细
菌培养阴性 , 前列腺按摩液和按摩后尿液镜检 白细胞
数 正常 。根 据其 临床表 现 , 中医将 该病 归 纳在 淋 、 浊、 精 病三 大范 畴 , 还有 的将 其 归 属 在癃 闭 、 痛 证 的范 围 内 。中医认 为本 病 的病 机持 点是 湿热 之邪 久郁 不 清 ,
滞, 致使经气不利 , 出现 以疼痛或者排尿异常或者器

王琦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验案3则

王琦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验案3则

2014年总第46卷第1期王琦教授是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提出“阳痿从肝论治”[1],“早泄以安志固肾为第一法”[2],“遗精宜‘清’、‘镇’、‘固’”[3]等学术观点,治疗男科疾病效如桴鼓。

笔者在参加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期间,有幸跟师侍诊,耳闻目睹王教授精湛之医术,颇有学用恨晚之感。

现将王教授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验案3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阳痿案梁某,男,39岁。

2011年6月1日初诊。

患者阴茎勃起硬度不够3月余伴失眠。

5年前患前列腺炎,经治疗后,炎症得以控制。

3年前出现早泄,每次房事不到1min ,伴有失眠。

近3个多月来出现阴茎勃起硬度不够,不能成功插入阴道。

晨勃正常,诱发勃起(-)。

已经西医检查,前列腺液常规及性激素水平均正常。

服用万艾可及补肾中成药,疗效不佳。

故来求治。

刻下:举而不坚,无法房事,夜眠困难,神情焦虑,小便黄,大便不成形,1~2次/d ,纳可,舌偏暗、苔薄白,脉弦;前列腺液常规检查、血清性激素检查均正常。

此乃肝郁血瘀、宗筋失充之阳痿。

法当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通络兴阳,兼以安神。

拟血府逐瘀汤加味。

处方:柴胡12g ,枳壳10g ,桔梗10g ,川牛膝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5g ,川芎20g ,赤白芍(各)15g ,干地黄10g ,紫石英30g ,珍珠母30g ,炙甘草6g 。

21剂。

水煎温服,1日2次。

6月22日复诊:服上方10剂,阴茎勃起功能改善,可以成功插入,每周1次,每次1分钟,有晨勃。

睡眠由原来的2~3h 延长至5~6h ,舌偏暗、苔薄白,脉弦。

予上方加仙鹤草30g 、刺猬皮10g 、鸡内金10g 。

21剂。

7月13日三诊:晨勃有,可以成功插入。

每周性生活1次,每次2~3min 。

入睡不困难,每晚可睡5~6h 。

刻诊:性欲要求低下,舌偏暗。

予上方去珍珠母、炙甘草、仙鹤草、刺猬皮、鸡内金,加仙灵脾10g 、仙茅10g 、锁阳20g 、肉苁蓉20g 、香白芷15g 。

王琦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经验

王琦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经验

王琦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经验文章标题:王琦谈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的经验目录1. 介绍王琦2. 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的基本原理3. 王琦的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经验分享3.1 病因辨析3.2 用药方案3.3 临床案例分享4. 个人观点与总结1. 介绍王琦王琦,中医师,擅长男科疾病的诊疗与研究。

在中医临床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尤其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成果。

2. 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的基本原理四逆散加味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有着温肾壮阳、祛寒散结的作用,是治疗男科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温补肾阳、祛除寒湿等作用,来调整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男科病的目的。

3. 王琦的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经验分享3.1 病因辨析王琦在治疗男科病时非常重视病因的辨析,他深入研究各种男科疾病的病因,善于从中医的角度去分析和辨别病因,找出病变的根源。

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使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

3.2 用药方案王琦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时,根据病情及患者体质的不同,灵活地运用四逆散加味的药物配伍,个性化地调配药方。

他善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四逆散加味进行加减,使之更符合患者的实际需要,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3 临床案例分享王琦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他治愈了许多男性患者的男科疾病,这些案例都充分展示了他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也证明了四逆散加味在治疗男科疾病上的有效性和独特性。

4. 个人观点与总结个人观点:在治疗男科疾病时,四逆散加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它对于温补肾阳、祛除寒湿、调整男性生殖系统功能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王琦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他的治疗方法和丰富的临床案例证明了四逆散加味在男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总结:通过对王琦在四逆散加味治疗男科病方面的经验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疾病病因的深入分析和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对于治疗男科病的重要性。

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学术精华二、中医男科学的构建

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学术精华二、中医男科学的构建

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学术精华二、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中医男科学确立于80年代,而其历史形成则要比现代医学早2000多年,但由于历史原因,有关男科病的认识零散在各种医籍中,从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更无完善的专著问世。

有鉴于此,王氏开始从临床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着手构建中医男科学的工作。

1985年,他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首次开设男科专家门诊,为中医男科学的构建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档案,并一反历代“从肾治阳痿”旧说,提出“从肝论治阳痿”。

1988年主编《中医男科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

王氏认为,《中医男科学》的出版,虽然标志着男科理论体系的形成,但中医男科学在未来实践的长河中,只有不断进行理论思维的研究,才能加速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主张从现代临床实际出发,结合西医男科学认识,突破原有理论框架,转变诊断与辨证模式,丰富治则治法,有助于拓宽本学科的临床研究思路和整体水平,不断完善中医男科学体系。

(一)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临床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机理的认识,对其认识的清晰度和深度决定着治疗的方向和成败。

今天的中医男科临床依其新的实践依据对不少病症的病因病机提出了新的观念,从而突破了原有的理论框架,产生了新局面。

中医男科既往对许多男性疾病多责之于肾,并有“肾无实证”之说,《金匮要略》专列有“男子虚劳篇”。

故男子非肾阳式微、命门火衰即肾阴不足、肾精亏损。

有人从汉唐至明清的39部名著中列出400余首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滑精、不孕不育、早衰健忘、腰膝酸软的方剂,皆多从温补下元、补暖肾经立意,其中温阳药占82%以上,可见壮阳补肾占有主导地位。

现代中医男科研究表明:精瘀、痰瘀、血瘀、湿浊、热毒是构成多种男性病的主要病机。

阳痿、阳强、淋浊、死精、射精不能、液化不能、液化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精索静脉曲张等病证常与上述因素有关,若固守补肾一说,则将导致临床的困惑。

历史的发展,使阳痿病因病机发生变化。

国医大师男科泰斗王琦,治疗“早谢”秘方

国医大师男科泰斗王琦,治疗“早谢”秘方

国医大师男科泰斗王琦,治疗“早谢”秘方
国医大师男科泰斗王琦,治疗“早谢”秘方——三才封髓丹
肾失封藏、肾精不固。

中医男科科学创始人王琦认为,现代人患有这个病几率高多与精神压力太大,情志失调有关。

所以,治疗这个病养心安神,清泄相火,补肾固精是治疗的一大法门。

对于治疗心肾不交型的,有个非常有名的方子,叫三才封髓丹加减。

引起早“谢”的原因很多,此方仅仅适合肝肾阴虚,相火偏亢者,容易亢奋,平时熬夜多,口干舌燥,工作压力大,而且无前列腺炎等湿热表现。

组成:天冬、党参、生地、黄柏、砂仁、炙甘草、龙骨、牡蛎、茯神、远志、五味子、百合、合欢花、石菖蒲、乌梅、地骨皮。

能够滋养心神,防治肝肾虚火上扰心神造成精关不固。

关注我,让你少走弯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琦,男,汉族,1943年生,江苏高邮人。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中医药报》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康乐世界》杂志社社长,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男性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传统生命科学学会副会长,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王氏是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中医男科理论及临床的研究并多有建树。

他主编的《中医男科学》填补了中医男科的空白,奠定了该学科的理论和临床基础。

他首次在中医学术界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对“体质的定义”、“体质分型”等中医体质学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诠释和论述。

在《伤寒论》的研究中,他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多年运用经方的临床实践,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的“不独为寒论”、“提纲非纲论”、“六经非经论”、“无分经腑论”,令人耳目一新,将仲景学说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

王氏的腹诊研究同样取得丰硕成果,他在腹诊的文献整理、科研设计、诊断规范、腹诊仪的研究、腹诊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弥补了国内腹诊研究的空白,使腹诊发展成一门系统的腹诊学,推动了腹诊的临床运用。

王氏不仅是一位中医理论学者,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临床家。

他治疗阳痿,不仅注重体质,辨病与辨证结合,注重心理咨询及性行为的指导,还提出“阳痿从肝论治”的观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出“热毒蕴结论”、“瘀血论”、“瘀浊阻滞论”等病机三论,并采用分期论治的措施,临床疗效卓著。

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中医男科学确立于80年代,而其历史形成则要比现代医学早2000多年,但由于历史原因,有关男科病的认识零散在各种医籍中,从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更无完善的专著问世。

有鉴于此,王氏开始从临床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着手构建中医男科学的工作。

1985年,他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首次开设男科专家门诊,为中医男科学的构建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档案,并一反历代“从肾治阳痿”旧说,提出“从肝论治阳痿”。

1988年主编《中医男科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

王氏认为,《中医男科学》的出版,虽然标志着男科理论体系的形成,但中医男科学在未来实践的长河中,只有不断进行理论思维的研究,才能加速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主张从现代临床实际出发,结合西医男科学认识,突破原有理论框架,转变诊断与辨证模式,丰富治则治法,有助于拓宽本学科的临床研究思路和整体水平,不断完善中医男科学体系。

(一)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临床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机理的认识,对其认识的清晰度和深度决定着治疗的方向和成败。

今天的中医男科临床依其新的实践依据对不少病症的病因病机提出了新的观念,从而突破了原有的理论框架,产生了新局面。

中医男科既往对许多男性疾病多责之于肾,并有“肾无实证”之说,《金匮要略》专列有“男子虚劳篇”。

故男子非肾阳式微、命门火衰即肾阴不足、肾精亏损。

有人从汉唐至明清的39部名著中列出400余首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滑精、不孕不育、早衰健忘、腰膝酸软的方剂,皆多从温补下元、补暖肾经立意,其中温阳药占82%以上,可见壮阳补肾占有主导地位。

现代中医男科研究表明:精瘀、痰瘀、血瘀、湿浊、热毒是构成多种男性病的主要病机。

阳痿、阳强、淋浊、死精、射精不能、液化不能、液化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精索静脉曲张等病证常与上述因素有关,若固守补肾一说,则将导致临床的困惑。

历史的发展,使阳痿病因病机发生变化。

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肾虚证逐渐减少;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民众竞争意识强烈,情志致病增多;由于环境污染,以及部分人膏粱厚味,嗜好烟酒,往往变生湿热瘀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肾药治疗阳痿的取效机制,主要着眼于性激素水平的提高,而随着阳痿诊断水平的提高,人们已认识到由于荷尔蒙减少在阳痿患者中所占比例很小。

有人通过对410例阳痿患者病因分析,结果表明,精神性阳痿占6756%,血管性阳痿占2903%,神经性阳痿占195%,而内分泌性阳痿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46%。

现代男性学针对改善性激素治疗阳痿的方法也已相应居于从属地位。

王氏据现代社会阳痿发病的实际情况,于1985年首次明确提出阳痿发病因于肝者居多,临床应以从肝论治为主的学术观点,突破了以补肾为主治疗阳痿的定式,这一观点,得到男科学术界的广泛响应。

在此之后短短数年中,从肝论治阳痿的治疗体会和成功的临床报道已达百余篇。

从肝论治的辨证用方日趋丰富,如肝气郁结者,用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妙散、越鞠丸之属;肝经湿热者,用龙胆泻肝汤类;因酒毒致湿热者,用刘完素清震汤;肝血瘀阻者用血府逐瘀汤、化精赞育汤、通窍活血汤之类;肝阴血亏虚者,用一贯煎等;寒滞肝脉者,用暖肝煎、天台乌药散加减。

此外出现了许多专方专药,如有人以蜈蚣作为专药治疗阳痿,谓之可通达肝脉,开血脉闭塞,使输入阴茎的血量增加。

为了探讨当今社会条件下阳痿病的证型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因素对阳痿证型的影响,验证阳痿从肝论治观点在临床上的适用性,王氏等对340例阳痿患者进行了临床证型分布的调研。

阳痿病证型分布规律提示,阳痿因于肝者,有肝经自病、邪客肝脉、肝与他脏相病和其他证候4类证型,本组340例阳痿病患者,其病机与肝有关系者为298例,占总病例数的8765%,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阳痿从肝论治的临床适用性。

肝经湿热、肝气郁结是本组阳痿患者最常见的证型(各占20%以上),瘀血阻络、命门火衰、肝郁脾虚、肝气横逆亦较为常见(6%~10%之间),其他所占比例均小于6%。

340例阳痿患者病因病机分析,情志刺激144例,占4235%,湿热浸淫78例,占2294%,瘀血阻络53例,占1559%,提示情志刺激、湿热浸淫、瘀血阻络是阳痿病最常见的病因病机。

将340例患者分为44岁以下年龄组和45岁以上年龄组,比较青壮年阳痿患者和老年前期、老年期阳痿患者肝病证候的发生率,P<001,说明肝病证候的发生率,青壮年患者明显高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患者,可见这一病机的认识有重要的实践性。

治疗阳痿的经验阳痿是男性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王氏对阳痿诊治颇多研究,疗效显著。

(一)寻求病因辨病与辨证结合阳痿既可独立出现,又可因原发性疾病而继发。

其病因可涉及精神心理因素、血管病变、药物因素、神经系、内分泌系、局部炎症以及吸烟、饮酒等多方面,故全面分析成因,系统地结合辨证和辨病,进行针对性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首要一环。

临床所见,若情绪悲伤、忧郁、恐惧、紧张、初次性生活失败等精神因素所致,则多为精神心理性阳痿,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不舒,治当重在调肝、畅达气机。

血管性阳痿,多缘于动脉、静脉血管病变引起,常有瘀血证征象,宗王清任“气血通治,何患不除”之旨,运用活血化瘀之法,或于通络兴阳药中加入活血之品。

甲状腺机能减退等所致内分泌性阳痿,往往病情发展缓慢,可见畏寒、身疲倦怠、少汗等症状,其证多属命门火衰,治则重在温肾壮阳。

至于前列腺及泌尿系感染后局灶炎症所致的阳痿,常以阴囊潮湿、甚则肿痛、肢体困倦、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苔黄腻等为主症,当属肝胆湿热,治在清利湿热为要。

临床中由药物引起的阳痿亦不少见,如西药镇静剂的安定、利眠宁等,抗高血压的胍乙啶、利血平等,抗溃疡药甲氰咪呱等。

若不加分析,但见阳痿则予参附、鹿茸、阳起石等燥烈之剂,久则火愈盛而水益涸,危害甚多。

临床亦有些特殊病例有辨证不及者,王氏曾治一阳痿病人,久治不愈,后经造影检查,诊断为“阴茎动静脉瘘”,建议手术治疗,可见不是所有阳痿都是依靠药物获愈的。

总之,寻求病因,结合证候,细审病情,始可心中有数,切中肯綮。

(二)注重体质因人制宜人之形体有肥瘦、气血有多寡、性格有刚柔、脏腑有强弱、阴阳有厚薄,虽是性功能减退,亦有着体质的差异。

正如《类证治裁》云:“或先天禀弱,或后天食少,亦有湿热下注,宗筋弛纵,而致阳痿者……伤色欲者须辨水衰,水衰者真阴亏乏……火衰精气虚冷……”。

王氏临证治痿与改善体质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互用,如此常可收到满意效果。

如面生痤疮、阴囊潮湿、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临床发病较多,治疗常以萆 、地龙之属,渗湿清热,同时辅以冬瓜粥饮食调养;体型肥胖、口中粘腻、目胞微浮、肢体沉重懒动、舌淡体胖大的痰湿体质者,当以茯苓、苍术、荷叶、蒲黄为主药的轻健胶囊(自制)化痰消脂,配以食薏米粥、茯苓饼健脾祛痰;如面颊红丝赤缕、肤色暗滞或见斑点、舌质紫络隐现的瘀血质者,又当以四物汤通血流,加牛膝、水蛭活血通络,并宜常食桃仁泥;阴虚体质的阳痿患者,多有烦热、面目潮红、目睛干涩、口燥舌红少苔,乃由阴不涵阳所致,阳无阴充,阴茎亦可痿而不举,治之可用天门冬、麦门冬、生地、女贞子、枸杞子等滋阴润燥,平时,可选食银耳羹、虫草炖水鸭、龟肉等,收养阴之功。

宁夏王某患阳痿20余年,叠治不效,每日面部烘热、烦躁,王氏嘱日服羚羊散2支(每支05克),2周后不料亢热诸症得除,且阳痿竟得痊愈。

不同年龄体质特性的阳痿,调治亦有区别。

王氏指出:年轻的阳痿患者体质多偏湿热、阴虚,治当侧重祛湿热或养阴润燥。

年高之人性欲减退,阴茎勃起无力,多源于肾气或肾精亏虚,当滋补肝肾,可用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蛇床子、肉苁蓉、巴戟天;食疗常服何首乌粉、苁蓉泡茶、虾米海味等。

(三)治重调肝以疏泄为主阳痿论治既往多偏重于肾,临床虽有湿热、情志所伤之因,但有人因守前人“命门火衰”之说,竟施人参、马鞭、海狗肾温阳之品,致使不少患者内火上炎、口干舌燥、鼻衄龈肿,阳痿依然。

王氏在临床中,从调肝、疏肝、泻肝、养肝入手,使不少患者雄风重振,故提出“阳痿从肝论治”的观点。

阳痿从肝论治,缘由前阴与肝筋关系密切。

足厥阴肝经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足厥阴经上结于阴器,若经脉为病,阴器不用。

其次阴茎勃起依赖肝血。

《养生方》谓阴茎勃起的怒、大、坚、热表现是肝血充盈的结果。

《素女经》亦谓“玉茎不怒……怒而不大……大而不坚……坚而不热”乃是肝血不充。

肝病又可使性欲淡漠、阴茎勃起无力。

王氏临证从调肝活血或清肝经湿热等着手,基本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性功能恢复的用药规律。

1肝气郁结案:王某,25岁。

身体素壮,已婚3年,初次性生活失败而受女方冷落,肝失疏泄,阴茎不起,性欲随之低下,女方提出离婚,极度悲观。

舌质淡红,脉细弦。

证属肝郁不解,宗筋弛缓。

治宜疏肝解郁,四逆散加味:柴胡15克、枳实10克、赤芍20克、蜈蚣2条、露蜂房10克、九香虫6克、远志10克、白蒺藜20克。

服药7剂,性欲明显增强,阴茎勃起2~3分钟,再进7剂,同房可持续3~5分钟,出现婚后未曾有过的性生活满足。

随访半年,性生活协调。

2肝经湿热案:杨某,35岁。

婚后一年阳事日衰,举而无力,平时嗜酒,阴囊潮湿,曾服温肾壮阳药后,口舌生疮、口苦、面生痤疮,脉弦滑,舌苔黄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