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讲课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课件全套PPT

大学物理课件全套PPT

轨迹和位能
在动力学中,我们还关注物 体的轨迹和位能变化,它们 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作用力 起着重要作用。
力学中的平衡与运动
1
动力学平衡
2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且这些力产
生了一个非零的合力时,物体将会产生
加速度,即动力学平衡。
3
静力平衡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且这些力平 衡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恒定速度的直 线运动。
宇宙学
宇宙学是研究宇宙大规模结构、 演化和宇宙学重要参数的一门学 科。它在探索宇宙中的未知世界 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核聚变和未来能源
核聚变技术是人类未来能源发展 的重要方向,它有望成为最为可 靠、清洁的能源供应方式。
热泵和制冷
2
念,可以用来找出热流的最大效率、为 其他热机提供理论基础。
热泵和制冷是热力学的一大应用领域,
它们在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起到了
重要作用。
3
熵和热力学基本方程
熵在热力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 将了解如何计算熵值和熵变,并利用热 力学基本方程去解释一些实际现象。
物态方程和相变
物态方程
物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状态的 基本关系式,我们将会学习 一些重要的物态方程及其应 用。
热机原理
热机是利用热量转化为其他形式 能量的机器。坎诺特循环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 热机的基本原理。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是热学中的一个基本模 型,我们将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 方程、理想气体的工作循环、以 及理想气体的相变等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和热容
内能和热容是研究物体温度 变化和热量传递的重要物理 量,它们是定义热力学第一 定律所必须的。
均衡力和运动状态

大学物理力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力学ppt课件

应用实例
天体运动中行星绕太阳的角动量守恒,刚体定点转动的 角动量守恒等。
06
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能原理内容解释
功能原理定义
系统所受外力的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变化量。
公式表示
$W\_{ext}=\Delta E\_k$
物理意义
外力做功导致物体动能改变,是能量转化和 传递的基本规律之一。
机械能定义及分类
大学物理力学ppt课件

CONTENCT

• 力学基本概念 • 运动学基础 • 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 角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 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01
力学基本概念
质点与刚体
质点
具有一定质量,但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理想化物理模型。质点模型 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只考虑其质量,便于研究物体的运动 规律。
动量定理表述及证明过程
动量定理表述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量。
动量定理证明过程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得出。
动量守恒条件及应用实例
动量守恒条件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不受外 力作用。
动量守恒应用实例
碰撞问题、爆炸问题等。在这 些问题中,可以通过动量守恒 定律求解物体的速度、位移等 物理量。
、位移等物理量。
注意事项
当存在非保守力(如摩擦力 )做功时,机械能不守恒, 需要考虑能量损失和转化。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3
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牛顿三定律内容
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 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 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 的方向相同。

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系统动能不守恒,部分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损失了机械能。如 湿纸或橡皮泥的碰撞等。
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两物体粘在一起运动,动能 损失最大,机械能损失也最大。
能量守恒定律
定律表述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既不能创 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 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 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大学物理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注重实验和实践
学习大学物理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 规律,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
大学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 解,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培养物理思维
拓宽知识面
学习大学物理要注重培养物理思维,即运 用物理学的方法和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实质
表述
实质
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其 中最著名的是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 表述。开尔文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 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 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克劳修斯表述 指出,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 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揭示了自然 界中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 具有方向性,即不可逆性。这种方向 性是由系统内部的微观状态数目的变 化所决定的,也就是由系统的熵增原 理所决定的。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01
02
定义
工作原理
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循环,由 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它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出发点,也是 热机效率的理论极限。
卡诺循环通过高温热源吸收热量,在 低温热源放出热量,并对外作功。其 效率只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 有关,而与工作物质无关。

大学物理课件

大学物理课件

•物质的电结构–单个原子的电结构内层电子价电子原子内部壳层的电子受外层电子的屏蔽一般都填满每一个壳层在原子中结合得比较紧填充在最外层的电子与核的结合较弱,容易摆脱原子核的束缚——称为价电子——自由电子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虽然所有固体都包含大量电子,但导电性能差异很大–导体:•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电子数密度很大,约为1022个/cm3–绝缘体•基本上没有参与导电的自由电子–半导体•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数密度较小,•约为1012~1019个/cm3§6-1静电场中的导体一导体的静电平衡状态静电感应:+++++++在外电场影响下,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

+o E --++-+E ′E=0----+++++00=+='E E E —导体内电场强度E 静电平衡:--+--+—感应电荷电场强度'E —外电场强度0E 导体内部和表面没有电荷的宏观定向运动。

一般情况+++++++E=0S +++++++++++++(2)带电空心导体,腔内无电荷电荷分布在导体外表面,导体内部和内表面无净荷。

E=0S ++++++++++++++++++++0E=0S 空腔内处处E=0,空腔内处处电势相等。

(3)带电Q的空心导体,腔内有电荷q +q --------电荷分布在导体内外两个表面,内表面带电-q ,++++++++++++++++++++Q+q带电导体尖端附近电场最强带电导体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四尖端放电现象↑↑E σ别大,可使尖端附近的空气发生电离而成为导体产生放电现象,即尖端放电.雷击对地面上突出物体(尖端)的破坏性;高压设备尖端放电漏电损耗电能;还会干扰精密测量和对通讯产生危害。

尖端放电现象的利与弊++-+•应用实例:•避雷针•高压输电中,把电极做成光滑球状•静电复印机:利用加高压的针尖产生电晕使硒鼓和复印纸产生静电感应,从而使复印纸获得与原稿一样的图象。

-+++++++++五静电屏蔽1.屏蔽外电场E E外电场空腔导体可以屏蔽外电场,使空腔内物体不受外电场影响.这时,整个空腔导体和腔内的电势也必处处相等.空腔导体屏蔽外电场接地空腔导体将使外部空间不受空腔内的电场影响。

大学物理ppt课件

大学物理ppt课件
静电场中的电势
在静电场中,电势是一个相对量,它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在同一个静电场中,不 同位置的电势不同,但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是一定的。
磁场与电流
01 02 03
磁场
磁场是由磁体或电流所产生的物理场,可以用磁感应强度 和磁场强度来描述。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小磁针 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相同,其大小可以用磁通密度来衡 量。磁场强度也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垂直。
几何光学的历史
几何光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当 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 反射性质。
光速与相对论
光速的定义
光速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每秒299,792,458米。
光速的测量
光速的测量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测量光速 。
光速与相对论的关系
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它解释了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以 及光速对时间的影响。
大学物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力学部分 • 电磁学部分 • 光学部分 • 量子物理部分 • 实验物理部分
01
力学部分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
经典实验重现及解析
经典实验选择
选择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进行重现及解析,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等,需要了解 这些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实验装置与操作
根据选择的经典实验,准备相应的实验装置和器材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和数据采集方法。
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理解实验原理 和结论,并与理论进行比较和验证。

大学物理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学ppt课件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
电磁感应定律
阐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 次定律的内容,分析感应电动
势的产生条件和计算方计算方法,分析它们在电路 中的作用。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阐述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 特点,探讨电磁波在真空和介 质中的传播规律。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介绍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分析天线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 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 的变化,即Ft=mv2-mv1。
动量守恒
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 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恒定电流和恒定磁场
电流与电源
欧姆定律
介绍电流的定义、方向和单位,电源的电 动势和内阻等概念。
阐述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分 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问题。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
安培环路定律与磁场中的物质
定义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探讨磁场 线的分布特点,以及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 法。
介绍安培环路定律的表达式及其意义,分析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以及磁场中的磁介质 问题。
03
电磁学
静电场
电荷与电场
介绍电荷的基本性质,电场的定义和性 质,以及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概念。
电场强度与电势
定义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分析它 们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探讨电场
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库仑定律
阐述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 ,通过实例分析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介绍导体在静电场中的平衡条件,电 介质的极化现象,以及静电场中的能 量问题。

《大学物理第一章-》课件

《大学物理第一章-》课件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 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
总结词
描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这是对力的相互作用的客观描述,适用于任何相互作用力的情况。
CHAPTER
04
动量与角动量
动量
动量定义
动量的矢量性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在 物理学中,常用符号p表示动量,单 位为千克·米/秒(kg·m/s)。
动量是一个矢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需要明确 动量的方向。
动量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封闭系统 中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是动量守恒 定律的表述,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 一。
CHAPTER
03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会保持其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这是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客观描述,不受其他 物体的影响。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线性关系。
势能分类
根据产生的原因,势能可 以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 能、电势能等。
势能定理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 于物体势能的减少量,即 $W = - Delta E_{p}$。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W = Delta E_{k}$。

大学普通物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大学普通物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冲量(矢量) I
t2
Fdt
t1
冲量旳方向——速度增量旳方向.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I
t2 t1
Fdt
mv2
mv1
p矢2 量关系I
动量定理 在给定旳时间间隔内,外力作用在质 p1
点上旳冲量,等于质点在此时间内动量旳增量.
分量表达
I x
t2 t1
Fx
dt
mv2 x
mv1 x
解: F yg d(yv)
dt
F yg d(yv)
dt
yg y d v v d y
dt
dt
y F
y
yg ya v2
O
v 2 2ay
F y(g a) 2a y y(g 3a)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2) 以恒定速度v竖直向上提绳,当提起旳高度为y
时,作用在绳端旳力又为多少?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为1 kg旳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
面之间旳静摩擦系数m0=0.20,滑动摩擦系数m=0.16,
现对物体施一水平拉力F=t+0.96(SI),则2秒末物体旳 速度大小v=___0_.8_9__m_/_s_____.
参照解:在01 s内, F<m0mg ,未拉动物体.
起旳高度为y时,作用在绳端旳力为多少?(2)以恒定速
度v竖直向上提绳,当提起旳高度为y时,作用在绳端旳
力又为多少?(3)以恒定旳力F竖直向上提绳,当提起旳
高度为y时, 绳端旳速度为多少? y
F
y
O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1) 以恒定加速度a从静止竖直向上提绳,当提起旳 高度为y时,作用在绳端旳力为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1
W
Q2

三、致冷机 —通过逆循环 外界对系统作功,把热量从低 温传到高温的机器
高温热源
W
P
Q1
Q1
致冷机
低温热源
Q,W 取正值
Q2
Q2
Q1 高温放热 Q2 低温吸热
V
致冷机希望作功少,提取热量多。故定义:
致冷系数
Q2 Q2 e W Q1 Q2

四、卡诺循环 为研究提高热机效率而提出的一种理想循环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
Q2
V
卡=50 ,
实际 =20 。

卡诺逆循环 (致冷机)
P
A(P1V1T1)
Q1
高温热源
B(P2V2T1)
W
Q1
致冷机
D(P4V4T2)
Q2
其致冷系数
C(P3V3T2)
V
低温热源
Q2
Q2 Q2 T2 e W Q1 Q2 T1 T2
T2越小,致冷系数低.
即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消耗的功就越多.

四)
卡诺定理
1) 在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一切可逆机
,不论用什么工作物质,都具有相同的效率 .
T2 1 T1
2) 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一切不可逆机
的效率都不可能高于(实际上是小于)可逆机的效率 .
T1 T2 T1
( 不可逆机 ) (可逆机)

提高热机效率的两条途径:
Q2 Qbc Qca =850J
Q2 =1=11% Q1

例5. mol氦气,经图示循环。 ab 、cd为 等压过程, bc、da为等体过程。求:=?
( CV , m 3 R ) 2
2 1 0
p(105Pa)
a
d 1
b
c
V(10–3m3)
解: ab 吸热, bc cd 放热, da
A
B
不产生其他任何影响
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在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不能使逆
过程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或者虽能 重 复但必然会引起其他变化, A A B B 伴有其他影响
不可逆过程

(1)不计阻力的单摆运动 单纯的无耗散的机械运动是可逆过程。 (2)准静态过程
无摩擦准静态过程为可逆过程
(3)非准静态过程 不可逆过程 . (4)功、热转换 (5)热传递 结论: 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是理想化的过程。 不可逆过程
TV
1
c
1
P
A(P1V1T1)
BC过程 T1V2 T2V3 1 DA过程 T V 1 T V 1 D(P4V4T2) 1 1 2 4
Q1
B(P2V2T1) C(P3V3T2)
V2 V3 V1 V4 V3 T2 ln T2 V4 1 1 V2 T1 T1 ln V1 讨论: 1) 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温度有关 2)卡诺循环的效率小于1; 3)指出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向 提高温度差;(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 例如: 水蒸气T1=600K, 冷凝水T2=300K;
12-3 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
主讲教师:刘秀英
作业:习题册P88, 63-66题

12-3 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
一、循环过程
1.定义: 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变化过程又回到初始状态 的过程。 2. 工作物质: 循环工作的物质系统,简称工质。 循环过程的特点: E=0 若循环的每一阶段都是准静态过 程,则此循环可用p-V 图上的一 条闭合曲线表示。
p a b
d
c
V
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正循环。
沿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逆循环。

循环过程AcBdA---正循环 特征 热一律 过程AcB 过程BdA
p
A
E 0 Q W
对外做功 外界做功
c
W
d
B
o
p
VA
VB V
循环过程
对外做净功 =循环所包围面积
A
循环过程AdBcA---逆循环
过程AdB
1. 使循环尽可能接近于可逆循环 可通过减少摩擦、阻力等不可逆因素来实现 2. 尽量提高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差 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

1.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1) 可逆过程一定是平衡过程. (2) 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 不可逆过程发生后一定找不到另一过程使系统和外界同 时复原.
Eab m i R(Tb Ta ) 3 ( PV b b PV a a) M 2 2
P(105Pa) 3 a 1
b
1
c 2
0
V(10–3m3)
750 J
Qab Eab Wab =950J
bc
Wbc=0 m i 3 600 J Qbc Ebc R(Tc Tb ) ( PV c c PV b b) M 2 2 c a Wca=Pa(Va-Vc) =-100J

二、热机 通过正循环不断把热量转换为功的机器。
水在锅炉内加热,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吸热过程),进入气缸推动 活塞对外作功(内能减少),之后进入冷凝器向低温热源放热,水 入锅炉,进入第二循环…...。

二、热机 通过正循环不断把热量转换为功的机器。
水在锅炉内加热,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吸热过程),进入气缸推动 活塞对外作功(内能减少),之后进入冷凝器向低温热源放热,水 入锅炉,进入第二循环…...。
QAB
D(P4V4T2)
Q2
V
m V4 QCD RT2 ln 0 C----D:等温压缩放热 M V3 V3 m RT2 ln Q1 QAB Q2 QCD QCD M V4 V3 T ln 2 Q1 Q2 Q2 V4 1 1 Q1 V2 Q1 T1 ln V
卡诺正循环 (热机)
P
A(P1V1T1)
Q1
B(P2V2T1)
D(P4V4T2)
Q2
效率:
W Q1 Q2 Q1 Q1
C(P3V3T2)
V
效率:
Q1 Q2 Q1
m V2 RT1 ln M V1
P
A(P1V1T1)
Q1
B(P2V2T1) C(P3V3T2)
A----B:等温膨胀吸热
(4) 非平衡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1)、(2)、(3). (B) (2)、(3)、(4). (4). (D) (1)、(2)、(3) 、(4). (C) (1)、(3)、
答案:C

2.有人设计一台卡诺热机(可逆的).每循环 一次可从 400 K的高温热源吸热1800 J, 向 300 K的低温热源放热 800 J.同时对外 作功1000 J,这样的设计是
热机必须有
工作物质、 高温热源(锅炉) 低温热源(冷凝器)
高温热源
Q1
热机
P
Q1 高温吸热 Q2 低温放热
Q1
W
Q2
低温热源
热机的效率 大量事实证明
W,Q 取正值
Q2
V
Q2 W Q1 Q2 1 Q1 Q1 Q1 1
三、致冷机 —通过逆循环 外界对系统作功,把热量从低 温传到高温的机器

2)克劳修斯表述 高温热源(T1)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 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
低温热源(T2) 3)两种表述的等价性 证法:违反了开尔文表述也就违反了克劳修斯表述 违反了克劳修斯表述也就违反了开尔文表述。 高温热源(T1) 高温热源(T1) Q1+Q2 致冷机 Q2 低温热源(T2) Q2 低温热源(T2)
W Q1 Q2 W Q1
§12—4 热力学第二定律
引言:凡符合热一律的过程是否都能实现呢? 一)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
功热转换的方向性
功 功 自 动
热传导的方向性
高温
低温

热 气体自由膨胀的方向性
自动

二)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 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重复 正 过程的每一状态, 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A)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B)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C) 不行的,卡诺循环所作的功不能大于向低温热源 放出的热量. (D) 不行的,这个热机的效率超过理论值.
答案:D

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 温物体.
T2 300 30 解: (1) 制冷系数: e T1 T2 310 300 Q2 2000t 2000 e P 66.7 W Pt 30 T2 270 e T1 T2 300 270 9 每秒从室外吸热 Q2 eW eP 600 J
(2)
Q1
热机
W
Q2
高温热源(T1) Q1 Q2 W 热机 Q2
Q2
高温热源(T1) Q1-Q2 W=Q1-Q2 热机
开尔文说法与克劳修 斯说法具有等效性 .
低温热源(T2)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有多种说法,每一种说法都反映 了自然界过程进行的方向性 .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大量实验和经验的总结.
(C) ′, Q < Q′. (D) ′, Q > Q′.
p a' b' b d d' O c&#示:
T 1 2 T1
a
W Q1

例:3.(1) 夏天室外37 ℃ ,为保持室内凉爽(27 ℃), 须将热量以2000 J/s排出室外,求卡诺致冷机的最小 功率P。 (2) 冬天室外3 ℃,为保持室内温暖(27 ℃),将致冷机 改变方向(功率同上),则每秒传给室内的热量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