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

金融控股集团的产生是基于对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的追求。金融控股集团的核心要义是赋予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子公司要服从来自于母公司的外部力量的控制或统一管理。母子公司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将导致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各公司之间合作与冲突等博弈行为的出现,并最终导致母公司的控制与金融子公司的背离行为的发生,产生子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冲突、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诚信义务、以及子公司法人格虚化等问题。进一步地,金融风险的外部性特征,使得各金融子公司间存在风险传染的可能性。

这样,如何保证金融控股集团的债权人等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如何实现母公司对整个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控制与子公司内部控制的均衡、实现母公司控制权与控制权对价的平衡,是金融控股集团发展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集团公司是基于治理与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我国现有的金融控股集团遇到了母公司无法有效地把握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问题,实践也表明多数金融控股集团所采用的治理结构形式及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最有效率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率、范围经济效率受到限制。同时,政府金融监管当局,也因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殊组织形式而担心无法对其实现有效监控。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而展开讨论的,即研究金融控股集团中母子公司权力博弈关系与行为,探索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模式及其深层次管理运作机制问题,准确把握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的尺度,搭建起有效率的管理控制体系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控制并有效制衡。讨论了金融控股集团的基本概念及核心特征。一般地,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自身并不直接从事任何业务经营活动,但至少控制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中的两类或两类以上机构子公司,并且金融子公司的资产占整个公司的绝对主体,即以控股公司形式组成的金融经营集团。金融控股集团具有一些核心特征,如:凸显统一控制权,综合经营金融业务,整个金融控股集团合并财务报表,金融业务占主导地位但集团综合、子公司分业,各子公司之间相互制衡、相互依存,等等。

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反映了世界金融业融合、分立、再融合的发展历程,并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有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也经历了从产生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但总体上还处在较低层次的水平上。金融控股公司的综

合效应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以及分散风险效应四个方面来体现,并具有多种明显的体制优势和实践经营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特殊的风险结构,金融控股集团的规模和全能本身并不能保证产生效益。分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治理难题。各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存在差异;大股东在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中需要正确的功能定位。

源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博弈关系可能导致母公司的控制与子公司的背离等的行为发生,产生了子公司董事或高管忠实义务的冲突和困境,也带来了子公司法人格虚化的问题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诚信义务问题;同时,还带来了金融控股集团重要利益相关者—存款人、保险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保护问题。所有这些,都是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难题。重点探索了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与构造问题。金融控股集团治理机制是对集团与母公司高管人员以及集团与子公司高管人员的利益协调机制及其与集团的

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兼容问题;从利益协调机制的角度,金融控股集团的治理问题既包括经理层的激励控制,也包括公司的社会责任;特别地,金融控股集团运作进程中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市场前景等的不确定性,导致金融控股集团控制权上的更多不完备性,金融控股集团应根据金融子公司的实际发展绩效、运营状况以及子公司经营者的能力是否适应金融机构的发展要求而动态地配置控制权,这时,金融控股集团的控制权配置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管是相机的监管;基于相机的控制权配置模式,提出了金融控股母公司实现控制权动态配

置的事实体制路径,界定了金融控股母公司的相机监管功能定位和监管权利边界。

另外,金融控股集团各种强大的能力和效率,都是由卓越的管理来实现的,当然,有效的管理取决于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一个控制中心和一个管制中

心承担金融控股集团的治理结构的任务,整个体系是把委员会制的治理机制和集中的技术控制两个方面联在一起,控制中心是集中的技术和程序控制,委员会是

利益主体的对立、均衡、沟通、交流和最终的利益决策。改进了金融控股集团组织管理框架。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还未建立起符合国际要求的管理控制框架。金融控股集团的管理控制框架应与公司战略动态适应。

另外,组建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首先要形成金融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应该创造并提供这样一种制度环境,既能够充分发挥出微观金融主体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同时政府在市场主导作用下适度介入,增强金融业产业集群区域的承载力。中国光大集团等几个案例研究结论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和基本观点。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金融控股集团母公司控制权的行使可能采取多种方式达成;需要建立金融控股集团统一管理关系或外部力量控制合法化机制;有效率、有效果的清偿框架和有效的债权执行机制是对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补充和对股东权利的有效保护,等等。

论金融控股公司界定及其法律风险2000字

论金融控股公司界定及其法律风险2000字 摘要: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而金融控股公司由于是多种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的聚合体,一般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业务经营,在金融市场上同时担任多种角色,如发行中价、交易中价、投资者、融资者、信息提供者等,加上由母、子公司形成的这种“集团控股”式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使其成为了金融风险的高度聚合处和汇集点。旨在分析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新生的经济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集团控股 1 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 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制度的实际情形,参照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关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做出如下界定: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持有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控制性股份,或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直接、间接指任或选派过半数之董事,并且其主要资产显著分布在银行、保险、证券等两个以上金融领域的公司。通常以一个集团的形式出现,以一个金融企业为控股母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专门从事某些具体业务(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的各个子公司:这些子公司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都有相关的营业执照,都可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集团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或影响其子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任免决定和重大决策。通过内部的资源配置,集团实际上可以从事多元化经营,经营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而且很多的金融控股公司在金融业之外,还兼营其他的产业,如网络通讯、房地产、贸易、建筑和机械等实业和其他的服务行业如酒店等。 2 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 2.1 不正当交易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关联交易,使得集团内各子公司法人经营状况互相影响,这就增大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的风险,集团内的关联交易包括资金和商品的互相划拨,互相担保、抵押以及为了避税和逃避监管而互相转移利润。由于集团内子公司的利益相互影响,所以就可能出现子公司之间进行内幕交易、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尤其我国现在还没有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规范的法律,对金融产品的消费者投资人没有明确的保护措施。此外,消费者协会所能提供的保障太小了,与我国个人金融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相比显得微乎其微。 2.2 信息披露风险 从独立公司法人的角度看,金融控股公司个体的透明度与其他金融企业具有一致性。但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错综复杂的内部交易,特别是逃避监管的不良内部交易,导致金融控股公司公开的信息占应当公开信息的比例通常要低于非集团化的金融企业,使监管机关、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难以做出真实、完整、及时和准确的判断。同样,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大量内部交易的存在,以及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金融控股公司母、子公司适用的会计准则、会计年度存在重大差别,金融控股公司可能会利用这些差异制造虚假信息来谋取不当利益。如金融控股公司可能会通过内部交易夸大一个子公司的报告

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完善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毕业论文 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完善 院别金融学院 专业班级金融1165 学生姓名张飞敏 学号20204110212 指导教师吕超 职称讲师 2015年4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摘要 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极其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平台,遵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整合金融和产业资源。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结合我国的情况来看,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本文首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特点及功能做了简单的介绍,随后描述了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类型,之后简单介绍了下国外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然后在下个部分着重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相关的法律制度及内控机制等,最后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内控机制

Abstract The party put forward to“deepen reform comprehensively,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odern market system”in the eighteen plenary session.The present China economic situation,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stained and steady economic growth,extremely need to establish a unified financial platform,follow the financial service entity economic requirements,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and industrial resources.Firmly grasp the essence of financial services to the real economy requirements,adhere to the market in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reform oriented,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and regulatory https://www.360docs.net/doc/6a2346076.html,prehensive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s the best choice.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oncept,characteristic and function of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to do a simple introduction,then described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n China's development status,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n China type,after the next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n our coun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including the relevant the legal system,management ability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perfect. Key words: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Management ability Supervision system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与对策 雷士照明案例分析

从雷士照明管理控制权之争反思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一、案例背景 中国最大照明品牌之一的雷士照明,再次陷入了内斗的狗血剧。 8月8日,雷士发布公告称ceo吴长江因为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被董事会罢免,公司董事长兼大股东德豪润达负责人王冬雷任临时ceo;同时下课的还有其他3名吴系高管。 当天下午,王冬雷带领数十人员到吴长江办公室发生打斗事件。8月11日下午,吴长江和王冬雷分别坐镇重庆和北京,分别召开“雷士照明媒体见面会”,隔空叫阵,相互指责。 这一系列风波将雷士内乱再次曝光。对雷士而言,这不是吴长江与资本方的第一次争斗。事实上,自引入资本以来,如何处理股东之间、创始人之间、创始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之争,一直困扰着雷士,它亦因此堪称近年来少有的公司治理典型教案。 二、影响与评析 雷士风波,表面上看是一场创始人与投资人的内部之争,其本质是公司治理结构求取平衡,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经理人角色错位 在公司治理中, 股东与职业经理人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但职业

经理人和股东之间本身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利益和目标,由于信息不对称, 使委托人无法掌握代理人的所有行动, 职业经理人就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股东利益,从而与大股东产生严重分歧和矛盾。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委托代理关系上移现象 2、权力制衡机制不足 从王冬雷反映吴长江被罢免CEO主要原因是在未告知董事会成员情况下,将雷士照明品牌权利私自授予给了另外三家与吴长江有深度关联企业一案来看,内部的制衡机制形同虚设。 三、启发与思考 反思雷士照明的公司治理问题,对完善中国的公司治理有益。 1、创始人地位是否承认? 要承认创始企业家的独特地位。在建立企业的过程中,创始人留下了自己的深刻烙印,联想、华为等优秀企业莫不如此。吴长江最大的筹码,如同当年娃哈哈的宗庆后,是公司独立而庞大的经销商网络。 2、董事会究竟应该如何监控管理层? 1)每年要对CEO进行正式的评估。2)要有CEO的继任计划。3)对于管理层自身发展的问题,每年CEO都应向董事会递交一份关于公司管理层发展项目的报告。 四、解决方案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 公司设立是指在公司成立以前以取得公司法人资格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出资人订阅出资协议、草拟公司章程、旅行审批手续等 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达成协议,依法定程序变成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按其所持股份享有的股东地位和股东权利的可流通的有价证券格式合同又称定式合同、标准合同、附和合同等,是指合同条款由一方当事人事先拟定,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不可以进行协商的合同票据变造是 指以行使票据 权利义务为目 的,没有变更 权限之人变更 票据上除签章 之外的其他记 录事项的违法 行为 简述破产债权 的概念及特 征?答:破产 债权是指破产 宣告前成立 的,通过破产 程序才能得到 公平清偿的债 权。具有如下 特征:(1)破 产债权属于财 产请求权,但 只是对人请求 权,是相对权, 没有接支配物 的效力(2)破产债权成 立于破产宣告前(3)破 产债权属于无优先受偿 权的债权(4)破产债权 必须是可强制执行的债 权(5)破产债权是只能 通过破产强制程序才能 得到清偿的权利 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特 征?答:(1)有限责任 公司的股东仅以其出资 额为限对公司负责(2) 人资两合性(3)封闭性 即非公开性(4)设立程 序简单(5)股东对公司 活动的积极参与(6)组 织机构灵活(7)规模具 有伸缩性、可大可小 简述可转换公司债券发 行的积极条件?答:上 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 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 件:(1)最近3年连续 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

产利润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于7%(2)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3)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4)募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存款的利率水平(6)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1亿元(7)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简述要约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答: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希望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条件:(1)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2)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 同的意图并表 明一经承诺即 受此意思表示 的约束(3)要 约必须向受要 约人发出(4) 要约的内容必 须确定和完整 (5)要约必须 送达受要约人 试述董事会权 力扩张的具体 表现以及现代 公司法如何实 现对董事会权 力的制衡? 答:(1)董事 会权力得到扩 张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赋予董事 对公司章程规 定以外事项的 不受限制的管理权;懂 事越权有效原则的确 立;董事法律责任免除 途径的增加(2)对董事 会权力的制衡及中小股 东利益的保护:加强对 董事会的监督;累积投 票制;小股东的派生诉 讼权;强调董事的义务 试述公司债券和股票的 联系和区别?答:公司 债券和股票都是公司长 期融资最常用的手段, 都是表示投资者权利的 可以流通转让的证券。 两者有着一定的趋向趋 势,股份公司的出现导 致所有和控制的分离, 鼓动与公司之间产生利 益对立,无表决权股、 非参与优先股,名为股 份,其股东与债权人已 并无实质区别,有学者 称为“股份债券化”,债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分析

目录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 (2) 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热点 (11) 国际 (14)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花旗银行 (14) 美国最大的金融控股公司 (15) 日本成立全球最大金融集团 (15) 国内 (17) 我国第一家以收购形式组建的金融公司 (17) 中信模式和光大模式 (17) 中信金融控股集团将成立 (18) 招商局案例 (19)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 随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日益临近,我国券商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巨大竞争压力,而以目前我国券商的规模和实力,要想与国外的大牌投资银行一争天下,无异于舢板对航母,以卵击石。国际购并潮的风起云涌已反复证明,要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非大无以言强。审时度势,国内那些志存高远,胸怀鸿鹄之志的大券商已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战略,将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HoldingCompany)作为自己的远期发展目标。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无疑对它们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是有所帮助的。 何为金融控股公司 1998年5月13日,美国众议院以214:213的一票之差,通过了《1998年金融服务业法案》。该法案长达318页,共600多项条款,而正是在这个法案中,创造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法律范畴,而在此之前,美国只有银行控股公司的立法。该法案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可以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并可以从事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在此之前,美国的法律禁止这3类性质不同的金融机构交叉持股。 在我国通常而言,所谓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以金融为主导行业并通过控股兼营工业、服务业的控股公司,它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高级形态和有效形式。根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 《公司治理》 案例分析 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级信计1202班~ 姓名杜帅 学号 0226 成绩

[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一、前言 近几年,被称为“年报补丁”的财务重述现象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许多学者认为财务重述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缺陷,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把财务重述作为一种盈余管理,甚至是操纵利润的手段。有鉴于此,本文以华锐风电自曝会计差错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分析华锐风电的财务重述问题,深入研究了影响财务重述发生的公司内部治理缺陷,以期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加强政府机构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华锐风电财务重述案例 华锐风电公司是风电领域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06年成立,2011 年1月成功上市。以90元超高价发行的华锐风电一上市就被二级市场投资者抛弃,开盘即跌破发行价,随后一直下跌。当年的风电行业冠军,如今却迅速衰落、面临退市风险。2013 年3月6日,华锐风电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经自查发现,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账务处理存在会计差错,涵盖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净利润等四个方面。从披露的差异比例来看,净利润差异比例已经达到了%,也就是说,由于“会计差错”,该公司 2011 年年报披露的净利润数据虚增了亿元。而对于此次会计差错,公司将其归咎于 2011 年度确认收入的项目中部分项目设备未到项目现场完成吊装,导致 2011 年度的销售收入及成本结转存在差错,应调减公司 2011 年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 929 026 元、营业成本657 113 元及净利润 176 923 元,同时对公司 2011 年度其他相关财务数据进行调整。 2013 年 5 月 29 日,华锐风电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根据公司自查和媒体曝光,华锐公司主要存在虚报收入、虚增利润的问题。华锐风电的收入确认需要同时满足签订销售合同、签署设备验收手续、完成吊装并取得双方认可这三个条件。相比前两个确认条件,完成吊装是完成难度最低的条件。而事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2009年07月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9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则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必须是不低于工资的() A.100% B.150% C.200% D.300% 2.有权行使无效劳动合同确认权的是()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人民法院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工会 3.公司承担环境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是缴付罚金,但有时公司内部应对犯罪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会被判处刑罚,承担刑事责任,这被称为() A.单罚制 B.双罚制 C.附加刑 D.环境犯罪从重处罚 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请求赔偿的主体是() A.只能是产品的生产者 B.只能是产品的销售者 C.既可以是产品的生产者又可以是产品的销售者

D.产品质量的监管部门 5.“售出商品概不退换”侵犯了消费者的() A.公平交易权 B.自主选择权 C.依法求偿权 D.受尊重权 6.经营者通过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责任等内容的,其内容() A.无效 B.有效 C.部分有效 D.经消费者承认后有效 7.联合限制竞争行为与经济优势滥用的首要区别是() A.经营者是否共同行为 B.“经营者”范畴中是否包括自然人 C.经营者各方是否还保有独立主体资格 D.经营者是否具有经济优势 8.经营者在购买商品时,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回扣的,以() A.行贿论处 B.受贿论处 C.贪污论处 D.挪用公款论处 9.保险代理人属于保险合同的() A.投保人 B.关系人 C.保险辅助人 D.保险人 10.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 A.10% B.20%

金融控股公司有哪些

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控股公司有哪些 理财知识: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实现综合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追求资本投资最优化、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资本运作形式。在金控集团中,控股公司可视为集团公司,其它金融企业可视为成员企业。 根据1999年2月国际上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联合发布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金融控股公司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概念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实现综合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追求资本投资最优化、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资本运作形式。在金控集团中,控股公司可视为集团公司,其它金融企业可视为成员企业。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间通过产权关系或管理关系相互联系。各成员企业虽受集团公司的控制和影响,但要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 金融控股公司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在美国《金融服务业法案》有关银行控股公司组织结构的条款中首次提出了“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HoldingCompany﹚这一法律术语,但是并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我国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法”

在第4条第1项第2款,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对一银行、保险公司或证券商所持有的股份具有控制性,并依照金融控股公司法设立的公司。 特点 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金融企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如下特点: 集团控股,联合经营 集团控股是指存在一个控股公司作为集团的母体,控股公司既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投资机构,也可能是以一项金融业务为载体的经营机构,前者如金融控股公司,后者如银行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等。 法人分业,规避风险 法人分业是金融控股集团的第二个重要特性,指不同金融业务分别由不同法人经营。它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并对内部交易起到遏制作用。 财务并表,各负盈亏 根据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控股公司对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在会计核算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的意义是防止各子公司资本金以及财务损益的重复计算,避免过高的财务杠杆。另一方面,在控股公司构架下,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责任,仅限于出资额,而不是由控股公司统负盈亏,这就防止了个

IBM公司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案例研讨个人分析报告 工商管理(本)____________ 第_2______组 学生姓名学号 本次案例题目:美国IBM公司的兴衰 本人承担的具体学习研讨主题:问题四:请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在IBM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问题五:对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何启发? 案例概要: 美国IBM公司从1984年左右开始由兴到衰,由年盈利66亿美元到1992年亏损达49.7亿美元。在此8年期间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埃克斯被迫下台。新上任的格斯特纳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更换2/3的高层经理人员,将公司原来的分权管理改为强调各部门资源、技能和思想的更大程度的共享。公司开始出现转机,并由亏损到1996年盈利约60亿美元。 问题四:请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在IBM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 1.公司董事会的监督与被监督角色。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对内掌管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IBM公司前任董事长的罢免和新董事长的产生,主要靠的就是董事会约束这股力量。董事会行使的职权主要包括:执行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审查、批准公司的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年度财务决算,盈利分配方案;选举、监督和罢公司正、副总经理(经理)等公司的高级职员;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这些职责能否得到有效行使,自然与董事会的组成是否合理有关。在IBM公司,其原来的董事会中3/4成员基本上只起装饰作用,董事会议已沦为形式,董事会只能依靠其常设的执行委员会来行使职责。然而公司执行委员也没有行使好执行董事的有力监督权。 2.资本市场约束。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尤其是股票上市的公众公司,随时都在对公司经营者发挥一种鞭策和牵制的力量。在股票市场上,股价的涨跌与企业的金利能力和资产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司经营状况看好,股价就会上涨,经营状况不良时股价就会下跌。这种关系在IBM公司“三起两落”发展历程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正是从切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复习资料汇总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章公司和公司法概述 第一节公司概述 (一)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1.公司的概念:公司是依照公司法设立的,由股东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 2.公司的特性:(1)公司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公司以盈利为目的 (3)公司是独立的法人 (4)公司是由股东投资成立的 (二)公司的沿革和发展 公司萌芽于中世纪。最早出现的公司形式是无限公司,继之而起的是两合公司。无限公司来源于 中世纪时意大利及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城市中出现的家族经营团体;隐名合伙和两合公司则来源于 这一时期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的以海运为主的康孟达组织。直到20世纪以来,公司制度,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才进入了黄金时代年。 (三)公司的分类 (1)、按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方式的不同,分为: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 公司、股份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2)、按公司的信用基础不同,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人资兼合公司; (3)、按公司的国籍不同,分为: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多国公司(跨国公司); (4)、按公司间的控制和依附关系不同,分为:母公司、子公司; (5)、本公司与分公司; (6)、一人公司。 第二节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法的概念与特征 1.公司法的概念: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及股东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定 的总成。 2.公司法的特征:(1)公司法是确定公司法律地位和资格的组织法 (2)公司法是规范公司经营活动的行为法 (3)公司法是以强制性规范为主的法律 (4)公司法是串通的商法,属于司法范畴,但也包含了许多法律规范 (5)公司法主要采取成文形式 (6)公司法具有国际性 (二)公司法的立法例及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 1.公司法的立法例 公司法的立法例有三种模式:其一是编入民法,其二是编入商法,其三是制定单行法。 2.公司法与民法的关系 通说认为,民法为公司法的一般法,是公司法的基础。民法中的一些基本制度均适用于公司法; 公司的有些行为本质上属于民事行为,应当适用有关民事行为的规定。公司法为民法的特别法, 只是在一些只吨上坚持不同与明暗的原则的精神。 3.公司法与证券法的关系 公司法与证券法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公司是最主要的证券发行主体。证券发行作为公司筹集资本的方式,即使公司法调整的范围,也是证券法调整的对象,二者在这里出现了交叉重复。 (三)公司法的作用

现代金融业务作业1 94分

现代金融业务作业1 94分, 单选题:(共20道试题,每题2分) 1.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在 IMF 中的储备头寸 2.我国的下列金融市场自律性监管机构中影响最大的是()。 A.中国银行业协会 B.中国证券业协会 C.中国保险业协会 D.中国投资协会 3.LOF是()。 A.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B.上市型封闭式基金 C.未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D.未上市型封闭式基金

4.由发票人签发的载有一定金额,承诺于指定到期日由自己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执票人的票据是( )。 A.支票 B.汇票 C.信用证 D.本票 5.()是信托部门产生的交易和服务收入。 A.信托业务收入 B.投资银行和交易收入 C.存款账户服务费 D.手续费收入 6.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总资产净回报率的平均水准为()左右 A. 1.5% B. 1% C. 2% D. 2.5% 7.()期货的出现,标志着金融期货三大类的结构初步形成。

A.外汇期货 B.利率期货 C.股指期货 D.黄金期货 8.《巴塞尔协议》中规定银行的最低的资本充足比率是()。 A. 8% B. 8.5% C. 7% D. 7.5% 9.投保人指定或变更受益人须经过()同意。 A.保险人 B.被保险人 C.原先指定的受益人 D.变更的受益人 10.在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中,如果要规避期货标的物价格上涨所可能造成的风险,一般应进行()。 A.买入套期保值

B.卖出套期保值 C.买入与卖出套期保值同时进行 D.无法操作 11.人身保险的创始人应首推() A.洛伦佐?佟蒂 B.乔治?勒克维伦 C.辛浦逊 D.道森 12. 以投保时保险标的实际价值或估计价值作为保险价值,其保险金额按保险价值来确定,这种 保险被称之为()。 A.不定值保险 B.定值保险 C.定额保险 D.超额保险 13.银监会于2006年下发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对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财务重组完成次年度的不良贷款比例要求持续控制在()以下: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1-2

2006404030 丁纲意 2006404031 邱达超 2006404032 陈明春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一:安然事件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几点启示 安然事件使我们看到,不论多么有实力的公司,一旦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最终将葬送企业的发展前程,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安然公司破产并非偶然,其公司治理外部和内部机制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暴露出美国在公司制度建设,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模式以及会计准则制订效率和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一、安然事件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中的缺陷 公司造假不仅危害投资者利益,还严重是投资者信心。安然事件反映的问题有制度方面因素,但更多的是执行方面因素,暴露了美国公司治理缺陷为: 1. 独立董事不“独立”、不“懂事”。美国的公司治理秉承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基本模式,实行单一董事制,把执行经营职能的董事和执行监督职能的董事组合在一个董事会中,不设监事会。为了防止股东大会成了“鼓掌大会”,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并要求独立董事主导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工作。然而安然事件却表明,独立董事行同虚设! 安然公司17 名董事会成员中,有15 名为独立董事,并且都是社会各界的知名人物,就是这些德高望众的人,要么正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赢利性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孰视无睹,根本没有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关。 2. 股票期权计划并不完美。股票期权指公司根据股票期权计划的规定,授予

其高层管理人员在某一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的价格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可将公司经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鼓励经理人员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财务指标上,从而有助于克服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经理人员的行为短期化倾向,使经理人员从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出发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最终使公司经营效率和利润获得大幅度提高。90 年代,这一计划得到很大发展,美国现在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报酬制度已取代了传统报酬制度。但安然事件表明,这一计划并不完美,安然公司不断利用重组、资产置换、财务制度作出较好的业绩,以维持其过高的股价,而股票期权制就像免费的午餐一样,使经理人员可以大胆加以利用而无须担心支付任何的“利息”,成了单纯性的奖赏。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业绩严重脱节,导致股票期权激励作用弱化。 3. 金融中介机构参与公司治理力度不够。金融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属于市场导向型,银行被禁止持有公司股票,使银行难以真正参与公司治理。另外,美国公司股权非常分散,企业的大股东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等) ,但根据美国和1934 年通过的《证券交易法》规定,机构投资者不能对被持股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造成内部约束机制不强。虽然美国的资本市场非常成熟,但在对股东和董事的监管上仍显出其脆弱的一面。在安然破产案中,J . P 摩根集团、花旗集团和不少退休基金都损失惨重,最终落得“财”、“誉”两空。 二、安然事件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几点启示 不可否认,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仍是比较先进的,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方面

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问题浅析

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问题浅析 关键词:控股公司防火墙监管 论文摘要: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实现“混业经营”目的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在我国的日益迅速,而我国立法空缺的现状却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金融风险。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1.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定义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集团的一种,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对非金融业务占集团内的比重没有做出严格限制,这是基于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并不严格限制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事实,但在要求金融业务占主体这一点上与美国是一致的。广义的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为子公司的控股公司。其中以银行为子公司的成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其中仅有一个银行子公司的称为单银行控股公司,有多个银行子公司的称为多银行控股公司;以证券公司为子公司的称为证券控股公司;以保险公司为子公司的称为保险控股公司。而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应从狭义的角度定义为,指对一家或数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完全拥有或控制性持股,并至少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营活动,但其所控制的商业银行不得经营非银行业务的金融集团。 2.金融控股公司问题分析 2.1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墙”制度

考察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现存金融控股公司的各类子公司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关联交易十分混乱。而我国的学者对于“防火墙”制度的研究,主要是趋于借鉴国外对这一制度的适用。 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致力指引》对防火墙制度作了指引性规定,如规定商业银行对股东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控股股东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商业银行章程行使出资人的权利,不得利用控股地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损害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东的利益;董事会应当设立关联交易委员会负责审批商业银行重大关联交易,并制定具体审批商业银行重大关联交易,并制定具体审批制度。但是,该《指引》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在未来的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中,应防火墙制度的实践经验,对之做出详细规定。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立法来看,设立适度的防火墙将是各国金融业监管共同的发展趋势。但是,防火墙的宽严程度是相对于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言的,标准就在于能否有效地消除金融控股公司多元化经营可能带来的内部风险的危害。现阶段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监管水平比较低,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在防火墙制度的设立过程应当在保证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比较利益基础上尽可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不应过分强调机构间的资源整合,设置“防火墙”则要把握适度从严的原则。 2.2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监管制度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

————————————————————————————————作者:————————————————————————————————日期: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6a2346076.html,/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目录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 (4) 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热点 (9) 国际 (11)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花旗银行 (11) 美国最大的金融控股公司 (11) 日本成立全球最大金融集团 (12) 国内 (12) 我国第一家以收购形式组建的金融公司 (12) 中信模式和光大模式 (13) 中信金融控股集团将成立 (13) 招商局案例 (13)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 随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日益临近,我国券商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巨大竞争压力,而以目前我国券商的规模和实力,要想与国外的大牌投资银行一争天下,无异于舢板对航母,以卵击石。国际购并潮的风起云涌已反复证明,要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非大无以言强。审时度势,国内那些志存高远,胸怀鸿鹄之志的大券商已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战略,将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HoldingCompany)作为自己的远期发展目标。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无疑对它们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是有所帮助的。 何为金融控股公司 1998年5月13日,美国众议院以214:213的一票之差,通过了《1998年金融服务业法案》。该法案长达318页,共600多项条款,而正是在这个法案中,创造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法律范畴,而在此之前,美国只有银行控股公司的立法。该法案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可以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并可以从事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在此之前,美国的法律禁止这3类性质不同的金融机构交叉持股。 在我国通常而言,所谓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以金融为主导行业并通过控股兼营工业、服务业的控股公司,它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高级形态和有效形式。根据国际惯例,大多数金融集团都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存在。 金融控股公司一般可分为纯粹控股公司(PureHoldingCompany)和经营性控股公司(OperatingHoldingCompany)两种类型。纯粹控股公司的设立目的只是为了掌握子公司的股份,从事股权投资收益活动。经营性控股公司是指既从事股权控制,又从事实际业务经营的母公司。在西方国家,金融控股公司一般都是指这类经营性控股公司,或称混合控股公司(MixedHoldingCompany)。在欧洲,金融集团一般都是混合性的金融集团(MixedFinancialConglomerates),即母公司除了从事一定范围的金融业务之外,还通过控股从事其他非金融业务,如工业、商业、贸易、建筑、运输、不动产等。如英德两国金融集团都是经营性的控股公司,是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 我国尽管目前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我国的法律也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像中信、光大、平安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直接控股金融企

20194月公司法律制度研究复习范围

1公司的涵义、特征、种类、类别间区别答:涵义公司是依靠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由法人或者自然人共同投入资本或者人力资源设立的已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特征:(1)公司是一个法人实体(2)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3)公司成立的基础是法人或者自然人共同投入资本或者人力资源,并且有集合性。(4)公司必须依法设立,公司设立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和其他先关法律的规定。类别:(1)一人公司与数人公司(2)人合公司、资本公司、人资谦和公司。(3)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信托(基金信托)公司。 (4)总公司、分公司。(5)单一公司、集团公司;关联公司、控股公司;母公司、子公司。(6)封闭公司和开放公司。(7)其他公司类型。 2公司法的特征。答:公司法是组织法;公司法是行为法。 3公司设立的一般程序。答(1 )公司要约与承诺,(2)确定股东与发起人,(3)缴纳出资(4)订立章程(5)确立公司组织机构(6)注册登记 4公司法的资本三原则(每一个原则的涵义)答:(1)资本确定原则所谓“资本确定原则”是指公司的资本总格必须确定,记载在公司章程上,并在公司成立是募足。(2)资本维持原则是指公司在从事活动期间,应当维持与公司资本总格相当的实有财产。(3)资本不变原则是指除非经过法定程序并更章程,公司的资本总总格不的变动。 5公司资产涵义、公司公积金的涵义、分类、提取比例、用途答:公积金的涵义是公司依法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专用基金,以此弥补公司亏损或用作最佳投资。分类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种类型。提取比例、用途由法律直接规定,后者则由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确定。 6法定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的关系答法定资本制是指公司章程规定的资本必须在公司设立时由股东一次性认足,否者公司就不成立,授权资本制他是指股东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注册规定资本的一定比例(不少于公司最低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就可成立。 7发起人和股东的法律责任答:主要有虚假出资及抽逃出资法律责任。 8公司章程的涵义、性质、记载事项?答:公司章程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所必备的规定其名称、宗旨、资本、组织机构等对内外事物的基本法律文件。性质公司章程是规范公司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在公司储蓄期间对公司、股东懂事、监事和经理具有法律约束力。记载事项(1)公司名称与住处(2)公司经营范围(3)公司注册资本(4)股东的姓名与名称(5)股东的权力和义务(6)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7)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8)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仪事规则(9)公司的法定代表人(10)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11)股东认为需要的规及其他办法。 9有限责任公司的涵义、设立条件、出资方式、解散及原因?答涵义是指股东以及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及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设立条件(1)股东的人数和资格(2)公司资本的最低限额(3)公司章程(4)其他条件出资方式(1)货币出资(2)实物出资(3)工业产权或非专利技术(4)土地使用权出资。解散其原因有限责任公司出因破产或合并而解散,都应当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清算。 10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职权、会议制度(尤其临时股东会议召集)、特别决议表决规则?答(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选举和更换懂事,决定有关懂事的报酬事项(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4)审议批准监事会或监事的报告(5)审议批准懂事会的报告, (6)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8)对公司减少或增加注册资本做出决议(9)对发行公司债务做出决议(10)对象股东意外的的转让出资做出决议(11)对公司合并、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复习范围

金融控股公司的创新发展及案例研究

金融控股公司的创新发展及案例研究 金融控股公司指的是其主要业务是金融业务,并且同时控制或经营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金融子行业,如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的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开展相应的业务和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母公司通过股权对子公司进行控制,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频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随着金融业从业务相互分离的分业经营,逐渐发展成业务相互融合的混业经营的大趋势背景下,金融控股公司成为新兴的组织模式,并在当今世界金融业具有广泛 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 但是实践界还是理论界都注意到,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构架, 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的。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形成协同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和成本支出,促进业务融合创新。但是同时其严峻的内部交易风险、法律监管风险和垄断风险,都使得许多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的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倒闭和政府救助的情况。并且,我国金融业的监管政策目前仍旧以分业监管为主,并且国内的研究大多是讨论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成因和法律监管问题,却对于公司核心业务模式的创新研究较少。 而金融控股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就是在于改进自身的模式。因此,如何以某个成功的案例,分析其关键业务的创新和控制情况,是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研 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因此,本文采用理论指导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六章的内容,来系统阐述金融控股平台的前世今生,并以广东广物金融产业集团公司为研究案例,详细的剖析其金融创新的举措。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系统的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主题,以及已有的研究进展如何。 第二章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详细的介绍了金融行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历史大背景,各国混业发展的情况及著名案例公司,介绍金融控 股公司的定义和业务特点,并对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类别进行划分和案例解释。详细介绍了范围经济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具体回答了为什么会形成金融控股公司。第三章为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创新多元化在业绩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制约因素,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对监管所带来的挑战。第四章为案例分析,分析广物金融产业集团的模式创新,阐述广物金融产业集团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