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本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

部编本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

《变色龙》教学设计课堂纵横《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选取社会生活片段,表现尖锐重大社会问题,也即以小见大,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独特之处。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充裕的思考、交流、积累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以读悟意,以读悟情,以读悟理。

如朗读、默读、精读等,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学生在每一次阅读过程中都会有所感悟、思考,这样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

从文题人手,紧紧抓住“变”这个文眼围绕“变”的外在表现及“变”的内在原因,深入探究人物形象的特点,步步深入,理解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

切合篇目特点,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同时发挥集体的智慧,在交流合作中补充完善提高。

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构建,通过感悟、理解、想像、交流、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成为知识构建的主人,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宗旨。

分角色朗读或编演课本剧的活动形式,可以为学生深透理解文意并进行个性化创作提供平台。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2.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品的社会意义人手,初步学会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3.了解本文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法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活泼的分角色朗读形式,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本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开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抓住文眼激疑探究,对话文本,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变色龙”这一欺下媚上、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认识沙俄专制制度的腐朽。

2.感受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所表现出来的对沙皇走狗的讽刺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对话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

部编版初中语文变色龙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语文变色龙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语文《变色龙》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变色龙》的基本内容,把握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征。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变色龙》的基本内容,把握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征。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特点。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主人公形象。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情节、人物关系和写作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变色龙》,总结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征。

2.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变色龙》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变色龙》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变色龙》教案设计
一、课题:《变色龙》
二、教材分析:
1.《变色龙》是一篇讽刺文,内容比较简单,可以激发学生的
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文章比较短,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
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故事,理解变色龙的意义。

2.通过阅读变色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
独立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变色龙的故事,理解变色龙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难点:
1.理解变色龙的故事,理解变色龙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a) 用图片引出变色龙的故事,让学生猜测变色龙的故事;
b) 通过讨论变色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思维;
2. 讲授:
a) 让学生仔细阅读变色龙,了解变色龙的故事;
b) 让学生分析变色龙的故事,理解变色龙的意义;
3. 活动:
a) 小组讨论变色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思维;
b) 小组活动,培养。

《变色龙》教学设计(优秀9篇)

《变色龙》教学设计(优秀9篇)

《变色龙》教学设计(优秀9篇)《变色龙》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有关变色龙的图片及资料做成的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境导入同学们,通过学习第二组课文,我们随课本走进了绿色大自然。

那儿有会唱歌的纺织娘,有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有各式的美丽贝壳,还有涂了油彩般的蝉儿……小动物们那么可爱,大自然那么美丽、神奇!今天,让我们随刘梦熊先生一起远去非洲,去认识另一位大自然的宠儿变色龙。

让我们一起写下它的名字。

(师生一起板书)二、交流资料1、你认识它吗?(师指课件中的变色龙图片发问)2、除了认识它,你还了解那些关于它的知识?请用自己的话简练的说说。

(像它的食物?生息地?它如何繁殖?所属科目?其种类、数量?……老师适时将搜集到的变色龙不同种类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3、小结:你课前广泛地阅读让你增长了许多知识,也让老师大开眼界,谢谢你们!三、检查预习1、接下来,我们要透过文字随作者去非洲见见那只变色龙了。

但有几个拦路虎我们得先解决掉。

一起来看:(出示课件)绿莹莹指手画脚凶相毕露绘声绘色刹那间名副其实迅雷不及掩耳之势2、你会读这些词语吗?谁来和这些拦路虎较量?指读(纠错)强调多音字、以及字形易错的字。

(课件中用红色显示的字)齐读3、现在我们可以去见变色龙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课后提示我们清楚知道,刘梦熊先生以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记叙了他们发现、端详并放回变色龙的过程。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哪些段落分别介绍了这三部分内容?发现(1—8)端详(9—15)放回(16)2、再浏览9—15自然段,看作者要引领我们从哪些方面去端详变色龙?外形、捕食、变色3、小结过渡:我们对这次观察行动已经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让我们先随作者找到变色龙。

变色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变色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变色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2.理解《变色龙》这篇文章的主题;3.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答案推理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变色龙的图片和生物学知识,让学生们对变色龙有初步认识,并且进行讨论。

2. 阅读及理解(20分钟)1.学生先自己阅读《变色龙》这篇文章,了解其大意;2.然后分小组讨论文章中出现的专业术语和难点,并解释彼此不理解的地方;3.最后再整体课堂探讨。

3. 练习环节(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老师出示相关题目进行答题。

4. 讲解及评析(15分钟)1.老师讲解班级中出现错误的答案,并指出其中的问题;2.老师提供更为准确的答案,形成对孩子的引导和补充;3.教师和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5. 反思及总结(5分钟)1.指出本节课中出现的难点;2.发掘学生存在的问题;3.促进学生思考并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变色龙》这篇文章的主题;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答案推理能力。

2.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专业术语的理解;2.促进学生思考,并提出学生不理解的问题。

四、板书设计主题:变色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2.理解《变色龙》这篇文章的主题;3.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答案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2.阅读及理解3.练习环节4.讲解及评析5.反思及总结教学重点:1. 理解《变色龙》这篇文章的主题;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答案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专业术语的理解;2. 促进学生思考,并提出学生不理解的问题。

人教版新版部编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6变色龙

人教版新版部编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6变色龙

人教版新版部编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6变色龙课程概述本优质课教案以《人教版新版部编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中的第6课“变色龙”为基础,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有关自然界中变色龙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描述。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其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变色龙的基本知识,如外形、特征和性。

- 能够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新版部编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第6课-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材料准备:课件、图片、卡片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变色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其对变色龙的好奇心。

2. 介绍变色龙(10分钟)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变色龙的外形、特征和性,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基本知识。

3. 研究课文(15分钟)使用教材中的相关课文内容,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和研究,重点讲解生词和重要句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和结构。

4. 交流与实践(20分钟)分小组或配对进行交流和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并展示自己对变色龙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语言应用和表达方面的进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主动参与、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 收集学生完成的课堂活动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变色龙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动物生态的英语资料,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研究更多不同种类的变色龙。

以上是《人教版新版部编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6变色龙》的大致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变色龙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变色龙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变色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小说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圈划批注等方法,感知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品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对话描写中领会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系统总结俄国小说家高尔基奥斯特诺夫斯基列夫。

托尔斯泰同学们,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感觉有些丑陋、可怕的小生物,它是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听写字词(1)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上反复判了几次?都是怎么判的?三、感知人物形象1、奥楚蔑洛夫的六次判定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作出的?这样的判定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默读课文,圈划描写奥楚蔑洛夫的语句,写上旁批。

2、班级交流,要求抓住关键语句简要分析。

3、朗读对话描写,再次体会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可分角色朗读四、解读小说主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1、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

请摘抄你认为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点的句子(至少三句),并揣摩它的表达效果。

2、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否再举出其他文学作品或者生活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呢?请你用100左右的文字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小结:《变色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讽刺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但主题非常深刻。

这课书,我带动学生自主探讨,精心设计了教师的引导方法。

通过找提示性的句子探讨主题,学生分析了人物形象,但学习小说绝不能停留在“典型人物”的层面上,而是深入探讨作品的社会生活。

人物都是根植于当时的特定生活土壤的。

学习小组通过找寻,发现了多处这样的提示,并进行了分析。

《变色龙》课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变色龙》课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2)变色龙很可爱,它们有自己的家园,有适应自己生长的地方。
第三板块:回顾全文,拓展练习
(2分钟)
学生齐读名言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变色龙是一个变色高手,它能随着周围的环境变色,把自己伪装起来,使人不易察觉。那“我们”是怎么发现变色龙的呢?发现它容易吗?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1至8自然段。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清风雅韵施教时期2013年月日
教学内容
6.变色龙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弥漫”“端详”“凶相毕露”“指手画脚”“窥探”“伺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刘梦熊:长期从事农业科技工作,曾率领一个农业专家组,前往中非共和国执行援外任务。中非地处非洲大陆腹地。这里,没有风和日丽的春光,没有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也没有银装素裹的冬景,长年如夏。还有那莽莽的原始森林,没有污染,非常适宜动物的生长、繁衍。几年生活,目睹中非风物,写下了《赤道之国的动物奇闻》。
预习
1.作者观察细致
外形似蛇非蛇
嘴、眼睛、背、脚、尾巴……
捕食——眼睛、舌头
变色——香蕉叶色、棕色、浅灰色
2.作者描写的角度:
外形——惊险地发现、仔细地端详
捕食——绘声绘色地介绍、亲眼所见
变色——眼见为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细读文本,理情节,晓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体验,看人物,知性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析环境,认社会。

重难点:
对人物语言的体验式阅读;对社会环境的深入分析。

过程设计:
一、小组互议预习单内容。

二、看漫画,说印象。

(PPT奥楚蔑洛夫的两种面部表情)谁来说说你对这两幅画像的印象?
(肥头大耳、狰狞、善变等)
这个人就是今天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

二、细读文本,整体感知。

1、这个人物是怎么出场的呢?
追问:这一出场的派头你能谈谈你对奥楚蔑洛夫的第二印象吗?
以人物的服装、气派勾画了一个外表严肃、威风凛凛的警官形象。

拿着一大堆没收来的东西,揭示了军警宪兵横行霸道,老百姓的财产得不到保证的现实,这是黑暗的世道。

过渡语:小说的三要素告诉我们,小说人物的塑造往往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开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是如何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白板展示)
追问:这起“案件”中,罪犯是小猎狗,原告是赫留金,处理案件最大的特点是变。

过渡语:奥楚蔑洛夫是如何变来变去地断案的呢?
2、细读课文,观察图片细节,按照本文情节发展,小组互动一下,说说每幅图对应的是那
次断案,并说明理由。

提示:细节一,身体的曲线;细节二,身上的军大衣;细节三,脸部表情。

四、体验朗读,分析人物。

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除了漫画所能展示的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等方面,最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体现的,看这些漫画,将自己想象成漫画里的人物,体会人物语言的魅力。

(一)建议你一快一慢地连续读这六句对话。

把它弄死好了,这多半是条疯狗……
它是那么小……
鬼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完全是个下贱胚子。

狗是娇贵的动物……
它就是野狗,弄死他算了。

好一条小狗……
(二)建议你把精彩的段落改编成剧本,带着动作、揣摩语气地演读。

如:叶尔德林(挠着头,疑惑地)不过也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
……
……
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警官?请你用一个词评价一下。

见风使舵、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媚上欺下……
五、深入文本,感受社会。

1、这么一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出场时是何等的不可一世,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
退场的呢?课文中并没有交代叶尔德林的退场,大家能做出合理地推测吗?
过渡语:一个荒唐的年代,一个善变的警官,一条无辜的小狗,一群无聊的路人,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压抑的故事。

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不只是简单的招人一笑......笑后总会剩下些什么……”
2、暂时收敛我们脸部的笑,一起捡拾笑过以后剩下的。

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要变呢?又为什么敢变呢?在动物界,真有这么一种善变的动物,就是——变色龙。

请根据资料1关于变色龙的定义,完成填空。

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表皮下有多种色素块,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改变皮肤颜色,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奥楚蔑洛夫,随着小猎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断案的结果(说话待人的态度),以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达到溜须拍马的目的。


警察断案本该以法律为依据事实为准绳,而现在却因为狗的主人身份的不同不断丧失人格和尊严,一变再变。

奥楚蔑洛夫为什么敢变呢?如果换成现在的国度,可以吗?再看资料2:
《变色龙》作于1884年,俄国处于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

这时的警察再不是之前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他们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

过渡语:法令仅仅是掩人耳目的道具,是为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的一层面纱而已。

对于在这样国度下生活的子民,我们只能说“呜呼哀哉”了,那对于这条变来变去的变色龙,你又有何感想呢?
3、请同学们试着在小说题目前加一个语气词,说出你的理由,表明你的态度,抒发你的情感。

哈……呸…….哎……切……哼……
读出对变色龙可笑、可怜、可恨、可悲、可叹的情感态度。

六、结束语
奥楚蔑洛夫这个形象真是应了一句中国古话:“可怜之人定有可恨之处”,就让我们和这样的可怜虫,可恨鬼say goodbye,,但愿我们的生活中不再遇见。

七、达标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