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常见疾病
肉鸡几种常见病的治疗

用, 养殖户管理及环境因素等 。
1雏鸡 常见 病
雏鸡建议用 5 %葡萄糖或补液盐 ( 把盐取 出以防 盐中毒 ) 和 电解多维 , 连续用 2 4 小时。接雏 2 4 小时 后用氟喹诺酮类 ( 以左旋 氧氟沙星为佳 ) 及其复合 制剂按说明拌料或饮水 , 每天 1 次, 连用 3 天, 注射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4 . 3
酉 己 伍 禁忌 乱 搭 乱 配 ,达不 到疗程 ,原 料 药 的过 度 滥
气囊炎 ,首先应正确判断是 由支原体还是大肠 杆菌造成的。病鸡外观呆立 、 腹泻 , 解剖见气囊浑浊
或有干酪样渗出物 、 肠粘连 , 此可诊断为大肠杆菌病 引起 。如甩鼻、 呼噜 , 气囊浑浊或有渗出物, 腹腔有气 泡, 是支原体造成 的。无论是 由那种病原体造成 的, 病初 阶段使用相应药物治疗均有一定效果 ,但病情 严重时效果不理想或没有效果 ,这是 因为气囊没有 血管、 神经 、 淋巴, 没有药物通过的途径 , 也无法添加 渗透剂 , 但可以通过喷雾疗法达到治疗 目的。大肠杆
兽 医 临 床 勘 肉 鸡 几 种 常 见 Fra bibliotek 的 治 疗
丁 海 滨 ( 辽宁省朝阳市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 中心 1 2 2 0 0 0 )
现在 肉鸡 病越 来越 多 、越来 越 难 治 是 大家 的共
识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综合分析主要有 以下几点 , 菌毒株 的变异 , 抗药菌株的增 加 , 用药不合理 , 不顾
菌病引发的疾病可用庆大霉素加入渗透剂喷雾 。支 原体引起的疾病可用泰乐菌素加入渗透剂治疗 , 喷 雾时酌量配合地塞米松 , 效果显著而且药物用量小 、
价格 低廉 。
疫苗 1 个 星期 内,疫苗期 间饮水 中添加多种维生素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是现代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产品。
在肉鸡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影响肉鸡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效益。
了解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对于肉鸡养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雏鸡期
1. 疾病名称:新生雏鸡传染性鼻炎
新生雏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哈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鼻腔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防控措施:
(1)定期清洁饮水器和饲料盆,保持饮水卫生;
(2)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鸡舍空气流通;
(3)提高饲料和水的卫生质量,加强对雏鸡的营养和抵抗力的管理。
二、生长期
2. 疾病名称:肉鸡脂肪肝病
肉鸡脂肪肝病是由于饲料过多和运动不足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脂肪肝和肝脏病变。
防控措施:
(1)合理控制饲料摄入量,避免过度肥胖和脂肪沉积;
(2)加强运动管理,增加肉鸡的运动量;
(3)饲料添加辅酶Q10、赖氨酸等营养成分,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三、成熟期
1. 疾病名称:肉鸡大肠杆菌病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感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厌食和死亡等症状。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疾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加强对肉鸡饲养环境的管理、提高肉鸡的抗病能力和定期清洁消毒等措施,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肉鸡的健康
生长和生产效益。
希望广大肉鸡养殖户能够重视疾病防控工作,做好肉鸡的健康养殖工作。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肉鸡是我国畜牧业中极为重要的家禽养殖项目之一,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在肉鸡的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恶劣等原因,常会出现各种疾病,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因此,肉鸡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我们将介绍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
一、育雏期1.新生鸡腹泻病症状:新生鸡主要表现为食欲不良、精神不振、腹部发红、肛门周围羽毛沾粪,严重的可有腹泻和死亡。
防治措施:保持圆灯温度注意通风换气。
饮水中可加入甜菜碱、糖、氧化锌等预防性药物。
2. 炎症性腹泻症状:鸡群腹泻、死亡率较高,腹部明显肿胀坚硬,肛门明显增大(水泡状)或黄白色液体排出,严重的可有瘫痪症状。
防治措施:科学饲养、保持圆灯温度,白天18-20℃,晚上16℃左右。
饮水中可加入止泻产品。
集中养殖场因易感加强,可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注重环境卫生、隔离、无菌作业等。
3. 小鸡链球菌病症状:小鸡出现全身慢性感染症状,成活鸡可成为持菌者和转归。
出现荧光反应,可与肠炎病毒、支原体混合感染。
防治措施:定时疫苗接种,饮用高温消毒或白醋清洗消毒后的饮水,及时清理干净饲料和垫料。
二、生长期1. 禽流感症状: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较高,严重的可有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防治措施:定时接种疫苗。
如发现疑似禽流感症状,立即对鸡群进行隔离,采取防范措施。
2. 大肠杆菌病症状:鸡群腹泻、死亡率较高,黄色粪便,翻身群死。
防治措施:科学饲养,保持清洁卫生。
饮水中可加入甜菜碱、肠道保护剂等预防性药物。
在潜在感染群中,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
3. 传染性法氏囊炎症状:年龄在2-10周的鸡成群发病,死亡率较高。
肠道内含有红色膏状物,肝脏贡献较重,病情严重的可有目瞪口呆、弯脖子等症状。
防治措施:加强疫苗接种,科学饲养和管理。
定期进行卫生清洁,避免传染源的接触和感染。
三、屠宰期1. 鸡痘症状:鸟群颈部、眼周、脚掌、尾巴等处出现斑丘疹和水疱,严重时可有牛乳状分泌物,呼吸道有受感染鸣声,紧接着就会出现死亡。
肉鸡常见病的病因分析及对症防治

肉 鸡 常 见 病 的 病 因 分 析 及 对 症 防 治
张学明 ( 重庆市万盛区南酮镇农业中心 400 ) 083
目前 国内的肉鸡养殖业 已逐渐形 成规模 化的格 局 。最 近几 年在 工 作 中走访 了很多 规模 大 小 不 等 的 鸡场 , 不同日龄的鸡群发生疫病的现象增多。好多养 鸡专业户反映 ,现在的鸡越来越难养 ,越来越不会 对于鸡呼吸道综合征的治疗 ,首先要搞清原发 病原及继发病原 。 原发病原主要是支原体 , 病鸡主要 表现咳嗽 , 眼鼻肿胀 , 眼流泪 , 结膜发红。气管黏膜发 红, 内有粘稠分泌物 。该病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 , 也 可经呼吸道水平传播。单发时传播较慢 , 在环境空气 污浊、 接种疫苗等应激下加快流行 。继发病原主要为 大肠杆菌和传染性支管炎病毒。因原发病原支原体 存在 , 呼吸道黏膜防御机能下降 , 大肠杆菌便 由呼吸 道乘虚而入 , 出现咳嗽 、 打呼噜等症状。而传染性支 气管炎病毒引发疾病快 , 病初看不到症状 , 病鸡突然 出现呼吸道症状 , 迅速波及全群 ,导致疾病难以控 制。在临床治疗时要非常重视首次选药的重要性 , 首
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 ,抗病能力相对较 弱, 容易发生慢性 呼吸道病 、 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
性疾病 , 一旦发病不易治愈。肉鸡的快速生长也使机 体各部分负担沉重 , 特别是 3星期内的快速增长 , 使 机体 内部始终处于应激状态 ,因而很容易发生肉鸡
次选药不当极易诱发其他疾病 , 造成混合感染 , 使情 况加重。所以, 首次用药最好选用信誉度高且知名厂 家 的药 。
按单一慢性呼吸道病进行投药 ,结果投药几天不见 好转 , 又采用抗病毒药及抗大肠杆菌药。而有些兽医 虽然知道有多病 因存在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用药程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肉鸡养殖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疾病的防控工作。
针对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分别介绍肉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肉鸡孵化阶段1.1 新生脐炎新生脐炎是肉鸡孵化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卵壳坏死菌感染引起的。
出现新生脐炎的肉鸡在体型和生长速度上都会受到影响。
防控措施:① 消毒蛋壳:在孵化前,进行蛋壳的消毒处理,以杀灭卵壳表面的细菌;② 孵化环境的卫生:保持孵化场所的卫生,避免细菌感染;③ 用药预防:可以通过给予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提高幼鸡的免疫力。
1.2 鸡胚发育不良在孵化期间,经常会遇到鸡胚发育不良的情况,包括早期死、跛脚、形态不良等症状。
防控措施:① 优质的孵化蛋:提高孵化蛋的质量,降低发育不良的概率;② 控制环境温度:保持孵化环境的适宜温度,提高孵化率和幼鸡的生存力;③ 检查孵化设备:定期检查孵化设备,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肉鸡育雏阶段2.1 鸡冠水肿在育雏期间,常常会出现鸡冠水肿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
鸡冠水肿会导致鸡群生长缓慢,影响养殖效益。
防控措施:① 清洁饮水器具:保持饮水器具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② 饮水消毒:定期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③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育雏舍的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2.2 感冒在育雏期间,肉鸡常常会出现感冒的情况,引起咳嗽、打喷嚏等症状,严重影响了育雏期的健康状况。
防控措施:① 保持适宜温度:育雏舍的温度应该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避免感冒的发生;②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育雏舍的空气流通,降低细菌滋生;③ 给予抗生素治疗:一旦发生感冒,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提高肉鸡的免疫力。
三、肉鸡生长期3.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生长期间,肉鸡常常会出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情况,引起呼吸系统感染,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
3.2 传染性贫血症传染性贫血症是肉鸡生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是腹部肿胀、贫血等。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肉鸡养殖是一项实践经验丰富和科学指导的工作,其中对于疾病的防控尤为重要。
下面将列举肉鸡养殖各阶段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1. 一日龄到7日龄:此阶段的肉鸡幼雏较为脆弱,容易出现以下疾病:- 新生鸡浆膜炎: 产蛋母鸡感染沙门氏菌,通过卵传染给后代,出现腹泻、休克等症状。
防控措施是消毒鸡舍、早期症状隔离治疗等。
- 新生鸡产前后粘连性关节炎: 母鸡感染大肠杆菌,从而感染幼雏关节,导致发育不良和死亡。
防控措施是保持鸡舍卫生、及时投喂抗生素等。
- 新城疫(指数病):由于母鸡感染新城疫病毒,导致幼雏出现呼吸困难、呛哽、呈现短暂湿毛等症状。
防控措施是进行疫苗预防和及时治疗。
2. 7日龄到30日龄:这一阶段的肉鸡生长迅速,疾病防控更加重要。
- 大肠杆菌性腹泻: 鸡群发生腹泻、不良发育、死亡等症状,可以通过加入抗生素、调整饲料配方来进行防治。
- 土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群出现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防控措施是进行合理的免疫和隔离治疗。
- 鸡蛋死胚: 母鸡或公鸡出现生殖系统疾病,导致蛋内胚胎过早死亡或发育不良。
防控措施是加强饮水消毒、合理饲养管理等。
3. 30日龄到出栏:这一阶段的肉鸡生长最为关键,需要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
- 传染性鼻炎: 鸡群出现鼻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主要通过改善饲养条件、消毒鸡舍来进行防治。
- 传染性法氏囊炎: 鸡群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主要通过注射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来进行防治。
- 禽弓形体病: 鸡群出现抖动、肢体无力等症状,主要通过合理消毒、去弓形虫感染源和改善环境卫生来进行防控。
除了以上列举的疾病,肉鸡养殖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疾病,如鸡传感器官病、鸡传染性贫血等,针对这些疾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等。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疾病防控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等措施,以保障肉鸡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肉鸡饲养常见疾病及疫苗免疫

3.及时掌握免疫后抗体动态 对种鸡的要求新城疫抗体水平应在9log2最为 理想,特别是5log2以下的鸡群要考虑加强免疫, 使种鸡产生坚强的免疫抗 体, 才能保证种鸡群的健康发展, 孵化出健壮的雏鸡;对普通成年鸡群抵 抗强毒新城疫的攻击的抗体效价不应小于6log2。
2021/10/10
21
病理变化:
气管粘膜潮红、充血、出血, 气囊浑浊、增厚、透明 度降低, 肺炎性充血, 继发大肠杆菌严重者可见明显 的心包炎、肝周炎病变。
2021/10/10
22
防制:
首先应引进MG阴性或阳性率低的种鸡场生产的雏鸡, 从根本 上杜绝或防止雏鸡发生慢呼。 进鸡前就要做好鸡舍内外环境的清扫、清洗和消毒工作。 保持舍内合适的温、湿度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降低舍内氨气浓 度, 管理好饮水器, 防止漏水; 首免疫最好选择能突破母源抗体且对雏鸡没有病原性的新城疫 和传支二联苗,在7日龄前进行免疫。 第2次免疫可用新支二联苗在首免后的14天进行, 用以加强免 疫, 这样保护力可延续至出栏。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一、临床症状
病鸡一般无前驱症状,雏鸡突然出现呼吸症状,并迅速传播全 群。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咳嗽,气管啰音、打喷嚏、 流鼻水;6月龄以上鸡症状不明显。
肾脏型传支呼吸道症状会很快消失,且多发生于15-50日龄。 主要表现为拉米汤样白色粪便。病鸡沉郁、脱水,羽毛松乱, 多取死亡转归。
肾脏肿大
26
防治:
目前对肉鸡腹水综合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1、抑制肠道中氨的水平。在饲料中添加125毫升的尿 素酶抑制剂 2、添加碳酸氢钠 3、早期限饲 4、改善饲养环境 5、孵化补氧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疾病威胁。
以下是肉鸡养殖各个阶段中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1. 肉雏期:
常见疾病:新城疫、鸡伤寒、鸡腺病、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等。
防控措施:
a. 加强育雏环境整理,保持温度、湿度和通风的适宜状态,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b. 为肉雏提供合理的饲料,增强其免疫能力。
c. 注射适当的疫苗,如新城疫疫苗、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等。
2. 育成期:
常见疾病:鸡传染性发肠炎、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
防控措施:
a. 定期排便和清洁鸡舍,保持鸡舍的卫生。
b. 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增强鸡的免疫力。
c. 给予适当的药物预防,例如使用消化道抗菌药物防止细菌感染。
3. 准产期:
常见疾病:卵巢囊肿、卵黄崩溃、卵泡膜炎等。
防控措施:
a. 合理饲养和管理,保持鸡舍的清洁和温度适宜。
b. 平衡营养,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c. 在卵巢囊肿早期进行治疗,并及时调整饲料组成,以减少卵黄崩溃。
肉鸡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养殖者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卫生、合理饲料和适当的疫苗接种,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常见疾病
(一)胸囊肿胸囊肿就是肉鸡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肉用仔鸡最常见的疾病。
它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影响屠体的商品价值和等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胸囊肿的产生是由于龙骨外皮层受到长时间的磨擦和压迫等刺激,造成皮质硬化,形成囊状组织,里面逐渐积蓄一些粘稠的渗出液,成为水泡状囊肿。
囊肿初期颜色较浅,面积较小;后期颜色变深,面积也变大。
肉用仔鸡早期生长快体重大,在胸部羽毛未长或正在长的时候,胸部与地面或硬质网面接触,长期伏卧,不断压迫刺激,很容易产生这种疾病。
肉鸡采食速度快,吃饱就俯卧休息,一天当中有68%~ 72%的时间处于俯卧状态。
俯卧时体重的60%由胸部支撑。
这样,胸部的受压时间长压力大,胸部羽毛又长得晚,由此导致胸部囊肿现象的出现。
在生长速度快体重大的鸡只,胸囊肿发生率相对较高。
各种腿部疾病使鸡的伏卧时间更长,磨擦机会更多,所以凡发生腿部疾病的肉用仔鸡基本上都兼有胸囊肿发生。
在笼养时胸部与硬质金属网面磨擦,往往更为严重。
要减少胸囊肿发生率,必须针对产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1、加强垫料管理,防止垫料潮湿板结,保持松软干燥和一定厚度,避免鸡体直接与地面接触。
2、尽量不采用金属网面饲养。
3、适当促使鸡只活动,减少伏卧时间。
(二)腿部疾病腿部疾病是肉鸡生产中存在的第二个大问题。
随着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民高,腿部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在增加。
在正
常情况下,骨胳的生长速度与整个机体的生长速度保持一致,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白于育种工作的进展,饲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控制的改善,使肉用仔鸡的早期生长速度大幅度提高,这就打破了体组织生长发育的原有平衡性。
肉用仔鸡的腿部疾病主要是由于鸡体肌肉组织和骨胳组织之间生长发育不平衡引起的。
不少试验证明,早期实行适当的限制饲养,可使腿部疾病大为减少,甚至根除。
但是,这在生产上不可能实行,因为肉用仔鸡饲养的技术目标就是加速生长。
肉鸡的腿部疾病与生长速度密切相关,但是引起腿病的直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归纳起来可分为几类。
1、遗传性腿病,如胫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椎滑脱症等。
2、感染性腿病,如化脓性关节炎、鸡脑脊髓炎、病毒性健鞘炎等。
3、营养性腿病,如脱健症、软骨症。
B2缺乏症等。
4、管理性腿病,如风湿性和外伤性腿病等。
预防肉用仔鸡腿部疾病,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主要从营养方面、管理方面及防病方面去努力。
比如,在营养方面肉鸡容易因缺磷或缺锰引起腿部疾病,在饲料中最好采用磷酸氢钙,因磷酸氢钙中的磷比骨粉中的磷吸收利用率高;饲料中锰的含量应在80ppm左右为好。
(三)腹水症肉鸡腹水症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它的发生与环境条件、饲养管理、营养及遗传等都有关系,而且在肉鸡生产中屡有出现。
尽管引起腹水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肉鸡腹水的直接原因都与缺氧密切相关。
通过大量调查和实验,发现腹水症随着海拔的升高与饲料含硒量降低成直线关系,同时腹水症的发生率与鸡体内血红蛋
白浓度高低成正比。
缺氧条件下,红血球增多(1个红血球带4个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液变稠,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性变小,心脏工作压力加大,形成血液从心脏压出与回流不同步。
回流缓慢,血液在腹腔血管中滞留时间变长,血液内压增加,使血浆渗出液也增加,并积蓄在腹腔,形成腹水症。
为什么一些土鸡和野鸡很少发生腹水呢?这与肺泡外层交换氧气的血气屏障膜的厚度有关。
土鸡和野鸡的血气屏障膜较薄,二氧化碳与氧气交换时通透性好;而肉鸡由于遗传育种的原因,血气屏障膜厚,交换气体的通透性差。
硒和维生素E能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发生降解,防止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破坏,保护细胞膜的完整功能,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良好,从而减少腹水症的发生。
另外,饲料中长期过量添加呋喃唑酮,可能造成慢性中毒,也会引起肉鸡腹水症大量发生。
肉鸡腹水最早从2周龄开始发生,4周龄严重,直至死亡。
关于腹水症的病理解剖、诊断等。
控制肉鸡腹水发生的措施:
1、改善环境通气条件,特别是早春育雏密度大的情况下,应充分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
2、肉鸡饲料含硒量不应低于0.2ppm,维生素E也须适量增加。
3、当早期发现肉鸡有轻度腹水症时,除检查并改善以上措施外,还应在饲料中补加维生素C,用量是0.05%。
以控制腹水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