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归纳(水质监测指标)
水质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质监测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水质状况,本实验针对不同水质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和分析,旨在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并应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3. 了解水质污染的成因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水质指标:1. 化学需氧量(COD)2. 悬浮物(SS)3. 氨氮(NH3-N)4. 总磷(TP)5. pH值6. 溶解氧(DO)四、实验方法1. 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通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计算消耗的氧化剂量,从而确定COD值。
2. SS测定:采用过滤法,将水样通过0.45μm滤膜,烘干后称重,得到悬浮物含量。
3. 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利用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氨氮浓度。
4. 总磷测定: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利用钼酸铵与正磷酸根反应生成黄色磷钼杂多酸,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磷含量。
5. pH值测定:采用pH计直接测定水样的pH值。
6. 溶解氧测定:采用溶解氧仪直接测定水样的溶解氧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COD:实验结果显示,水样COD值为(mg/L),表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水污染。
2. SS:实验结果显示,水样SS含量为(mg/L),表明水样中悬浮物含量较高,可能存在悬浮颗粒物污染。
3. 氨氮:实验结果显示,水样氨氮浓度为(mg/L),表明水样中氨氮含量较高,可能存在氮污染。
4. 总磷:实验结果显示,水样总磷含量为(mg/L),表明水样中总磷含量较高,可能存在磷污染。
5. pH值:实验结果显示,水样pH值为(pH),表明水样酸碱度适中。
6. 溶解氧:实验结果显示,水样溶解氧含量为(mg/L),表明水样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存在缺氧现象。
水体中五种指标的测定实验专项方案

试验一:pH 测定采取pH 计直接测量。
试验二 溶解氧测定(碘量法)【试验目标】了解水环境中溶解氧含量及其改变规律,掌握溶解氧测定方法。
【试验原理】在一定量水样中,加入适量氯化锰和碱性碘化钾试剂后,生成氢氧化锰被水中溶解氧氧化为褐色沉淀,关键是Mn(OH)2,加硫酸酸化后,沉淀溶解。
在碘化物存在下,被氧化锰又被还原为二价态,同时析出和溶解氧等摩尔数碘,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淀粉指示终点。
各步反应以下:本法适合于海、淡水测定,检出限:0.042毫克/升【测定方法】一、试剂及其配制1.氯化锰溶液(可用硫酸锰替换)将7.2克氯化锰(MnCl 2.4H 2O )溶于水,并稀释至150ml 。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22.5克碘化钾(KI )溶于15毫升水中,另取75克氢氧化钠(NaOH )于90毫升水中,冷却后二者混合并稀释至150毫升,盛于具橡皮塞棕色试剂瓶中。
3.淀粉-丙三醇(甘油)指示剂:3%在100毫升甘油 [C3H5(OH)3] 中加入3克可溶性淀粉 [(C6H10O5)n] ,加热至190℃,至淀粉完全溶解。
此溶液在常温下可保留1年。
364232222223222222342)()()(21)()()(2---++--++→+++→++↓↓→+↓↓→+O S I O S I OH I Mn H I OH MnO OH Mn O OH Mn OH Mn OH Mn 褐色沉淀白色沉淀4.硫酸溶液:1+1将75毫升硫酸(H2SO4,d=1.84)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到75毫升水中。
冷却后备用。
5.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2.5克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用少许溶解后,稀释至1升,加0.2克无水碳酸钠(Na2CO3),混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此溶液浓度为0.01摩尔/升溶液,两周后再标定。
(5升左右)6.碘酸钾标准溶:0.0100摩尔/升取少许碘酸钾(KIO3)于120℃加热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正确称取0.3567克溶于水中,移入1升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备用。
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一、溶解氧(DO)可用DO仪直接测----------------------------------------------------------------------------------------------------------------------二、亚硝酸盐氮(NO2-N)试剂:1.无亚硝酸盐的水2.磷酸(1.70g/ml)3.显色剂:于500ml烧杯内,置于250ml水和50ml磷酸,加入20.0g对氨基苯磺酰胺。
再将1.00g 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溶于上述溶液中,转移至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此溶液贮于棕色瓶中,保存在2—5℃,至少可以稳定一个月。
4.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液:称取1.232g亚硝酸钠(NaNO2),溶于150ml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样至标线。
每毫升含约0.25mg亚硝酸盐氮。
本溶液贮于棕色瓶中,加入1ml三氯甲烷,保存2—5℃,至少稳定一个月。
5.亚硝酸盐氮标准中间液:分取适量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液(使含12.5mg亚硝酸盐氮),置于25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50ug的亚硝酸盐氮。
中间液贮于棕色瓶内,保存在2—5℃,可稳定一周。
6.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液:取10.00ml亚硝酸盐氮标准中间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每毫升含1.00ug的亚硝酸盐氮。
此溶液使用时,当天配置。
显色步骤:1.校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5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0、1.00、3.00、5.00、7.00、10.0ml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加水至50ml。
2.显色:向比色管中加入1ml显色剂,充分混匀,放置20min。
3.测量:2h内,于340nm波长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三、硝酸盐氮(NO3-N)试剂:1.1mol/L盐酸2.0.8%氨基磺酸溶液:避光保存于冰箱中。
实验方法汇总水质监测指标

实验方法汇总水质监测指标水质监测是评估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护水资源和公众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
为了准确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实验方法来测试不同的水质监测指标。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及其相关实验方法进行汇总,旨在提供一个综合了解水质监测方法的概览。
一、总悬浮物(TSS)和悬浮颗粒物(SS)的监测方法总悬浮物(TSS)和悬浮颗粒物(SS)通常被用来评估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含量。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1.重力沉降法:将水样放置在沉降管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颗粒物的沉降速度来计算固体颗粒物的含量。
2.滤膜法:将水样过滤,使用预先称量好的滤膜将颗粒物捕捉下来,然后将滤膜干燥并称重,计算出固体颗粒物的质量。
二、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的监测方法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相关的监测方法:1. 化学需氧量(COD)的监测方法:采用高温、高压和酸性条件下,利用氧化剂氧化有机物,再通过测定氧化剂的消耗量来计算COD值。
2. 生化需氧量(BOD)的监测方法:将水样接入生物反应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测定在一定时间内耗氧量的变化来计算BOD值。
三、氨氮(NH3-N)和硝酸盐氮(NO3-N)的监测方法氨氮(NH3-N)和硝酸盐氮(NO3-N)是评估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相关的监测方法:1. 氨氮(NH3-N)的监测方法:利用碱性试剂将氨氮转化为氨气,再通过蒸馏等步骤将氨气收集起来,最后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氨气的含量。
2. 硝酸盐氮(NO3-N)的监测方法:使用硫化亚铁溶液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通过滴定法测定亚硝酸盐的浓度从而得到硝酸盐氮的含量。
四、总磷(TP)和总氮(TN)的监测方法总磷(TP)和总氮(TN)是评估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另一组重要指标。
以下是相关的监测方法:1. 总磷(TP)的监测方法:将水样中的磷酸盐与硫酸反应生成气态磷酸盐,再通过蒸发和重量测定等步骤计算总磷的含量。
水质检测内容及方法

水质检测内容及方法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来说,拥有安全、干净的水源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水质检测成为了保障人们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水质检测的内容与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水质检测。
二、水质检测的内容水质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测:通过观察水的外观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正常的水应该是清澈透明的,无悬浮物和杂质。
如果水呈现浑浊、混浊或有色,很可能存在污染物。
2. pH值检测:pH值是衡量水中酸碱程度的指标。
一般来说,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3. 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它对维持水中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通过检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富含氧气。
4. 总大肠菌群检测:总大肠菌群是一类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细菌群体。
通过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含量,可以判断水质是否受到了粪便污染。
5. 重金属检测:重金属是指密度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这些重金属在水中的超标含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检测。
三、水质检测的方法水质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传统检测方法:传统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目测法、滴定法、比色法等。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有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
2. 仪器检测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水质检测仪器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pH计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的pH值;溶解氧仪可以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这些仪器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3. 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体对特定物质的选择性敏感性来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例如,利用酶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测水中的微生物DNA或RNA来判断水质。
例如,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来检测水中的细菌含量。
水质指标测定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目录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1)溶解氧DO (3)化学需氧量(COD) (5)BOD5 (7)氮 (9)磷 (10)校准曲线 (11)氮、磷测定简略步骤 (12)叶绿素Chl-a (13)悬浮物 (15)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精密度控制:对均匀样品,凡能做平行双样的分析项目,分析每批水样时均须做l0% 的平行双样,样品较少时,每批样品应至少做一份样品的平行双样。
测定的平行双样允许差符合规定质控指标的样品,最终结果以双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报出。
平行双样测试结果超出规定允许偏差时,在样品允许保存期内,再加测一次,取相对偏差符合规定质控指标的两个测定值报出。
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建议)项目样品含量范围(mg/L)精密度%总氮0.025~1.0 ≤10>1.0 ≤5氨氮0.02~0.1 ≤20 0.1~1.0 ≤15 >1.0 ≤10硝氮<0.5 ≤25 0.5~4 ≤20 >4 ≤15总磷<0.025 ≤25 0.025~0.6 ≤10>0.6 ≤5高锰酸钾指数<2.0 ≤25 >2.0 ≤20准确度控制:例行地表水质监测中,采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作为控制手段,每批样品带一个已知浓度的质控样品。
如果实验室自行配制质控样,要注意与国家标准样品比对,但不得使用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的标准溶液,必须另行配制。
质控样品的测试结果应控制在90%~110%范围,标准样品测试结果应控制在95%~1 05%范围。
准确度:常用以度量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1、标准样品分析:通过分析标准样品,由所得结果了解分析的准确度2、回收率测定: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其回收率,这是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确定准确度的方法。
水质检测指标全解

二、仪器
1、锥形瓶(250ml) 2、棕色酸式滴定管(50ml) 3、移液管
三、试剂
1、氯化钠标准溶液 ( 0.0141M) 2、硝酸银标准溶液 (≈0.0141M) 3、铬酸钾指示剂溶液
水质分析
Ⅲ、氯离子的测定
水质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Ⅱ、硬度的测定
一、方法原理
在PH10的条件下,用EDTA溶液络合滴定钙和镁离子。铬黑T作指 示剂,与钙和镁生成紫红色或紫色溶液。滴定中,游离的钙和镁离子首 先与EDTA反应,与指示剂络合的钙和镁离子随后与EDTA反应,到达终 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天蓝色。
二、仪器
1、 锥形瓶(250ml) 2、滴定管(25ml) 3、移液管等
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3滴甲基橙指示剂,摇匀。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 滴定至溶液由桔黄色刚刚变为桔红色为止。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
式中: 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50.0MP5———总用用碳酚甲酸碱酞基钙度作橙摩(指作尔以示指质C剂示量aC时剂;O,时3计所,,耗所m氢耗g氧氢/ 化氧L)钠化标钠C准标(溶准P 液溶 M的液V)体的积体50(积.0m(5l)m1l;)00;0
比例常数ρ称为电阻率。其倒数1/ρ称为电导率,以K表示。 S=1/R=1/ρQ
S表示电导度,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所以,K=QS或K=Q/R。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二、仪器
YSI 3200型电导率仪
三、试剂
标准校正溶液
水质分析
Ⅵ、电导率的测定
四、校正与测量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检测,评估水体的质量,了解水质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1. pH值检测: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一般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行测试。
2. 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衡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溶解氧检测仪进行测量。
3. 总氮检测:总氮是水体中各种态氮的总和,可以通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4. 总磷检测:总磷是水体中各种态磷的总和,可以通过酸性高温消解和酶法测定总磷含量。
5. 氨氮检测:氨氮是水体中氨离子和氨基酸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纳氏试剂法进行检测。
三、实验步骤1. 收集水样:从测试水体中取得适量的水样,并尽快进行检测以保证准确性。
2. pH值测定:将检测水样取出,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或使用pH计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3. 溶解氧测定:将水样倒入硝化瓶中,并按照仪器说明操作溶解氧检测仪,记录测得的溶解氧浓度。
4. 总氮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氮的浓度。
5. 总磷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酶法和酸性高温消解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磷的浓度。
6. 氨氮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氨氮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pH值:根据测定结果,水样的pH值为7.2,属于中性范围。
2. 溶解氧: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为8.2 mg/L,处于较好的水质范围。
3. 总氮:实验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总氮含量为0.11 mg/L,符合水质标准。
4. 总磷: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总磷含量为0.02 mg/L,低于水质标准。
5. 氨氮:实验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氨氮含量为0.08 mg/L,符合水质标准。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水体的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和氨氮等指标均符合水质标准要求,水质达到了规定的合格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法汇总第一部分水样的采集和储存第一节进水取样用烧杯从进水箱中取样,根据不同指标的测定频率确定取样量的大小,从中取约20mL水样过0.45um滤膜后存于聚乙烯瓶中,标明取样日期后4℃储存于冰箱中用于硝氮、亚硝氮的测定;另取约10mL水样过玻璃纤维膜后用硫酸调pH 至小于2,存于玻璃试管中,标明取样日期后4℃储存于冰箱中用于TOC的测定。
其余水样用于COD、氨氮、色度、pH、总铁、蛋白质和多糖指标的测定,测定BOD的当天取样量约300mL。
第二节出水取样用烧杯从出水口接取一定量水样,其它同进水。
第三节上清液取样将适量混合液用定性滤纸过滤,取滤液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具体同进水取样,将过滤后余下的污泥倒回反应器内(整个实验中,除测定MLVSS外,其它指标测定完毕后都要将污泥倒回反应器内)。
第二部分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第一节 DO、水温的测定采用溶解氧仪进行DO和水温的测定:将溶氧仪的电极与仪器连接并将电极浸没入反应器内混合液液面以下(每次的测定位置都固定在同一死角处并保证温度感应部分也没入水面以下),打开溶解氧仪,调至显示mg/L单位的状态下,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下DO和水温。
测试完毕后关掉溶氧仪,拔下电极依次用清水和蒸馏水清洗后,用滤纸小心擦干电极后将溶氧仪放回固定位置处。
第二节 pH的测定1.仪器:pH计 10mL小烧杯2.试剂用于校准仪器的标准缓冲液,按《pH标准溶液的配制》中规定的数量称取试剂,溶于25 ºC水中,在容量瓶内定容至1000ml、水的电导率应低于2μS/cm,临用前煮沸数分钟,赶走二氧化碳,冷却。
取50ml冷却的蒸馏水,加1滴饱和氯化钾溶液,测量pH值,如pH在6~7之间即可用于配制各种标准缓冲液。
pH标准液的配制标准物质pH(25 ºC)每1000ml水溶液中所含试剂的质量(25 ºC)基本标准酒石酸氢钾(25 ºC饱和) 3.557 6.4gKHC4H4O6①柠檬酸二氢钾 3.776 11.41gKH2C6H5O7邻苯二甲酸氢钾 4.008 10.12gKHC8H4O4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 6.865 3.388gKH2PO4②+3.533gNa2HPO4(2, 3)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7.413 1.179gKH2PO4②+4.302gNa2HPO4(2, 3)四硼酸钠9.180 3.80gNa2B4O7∙10H2O(3)碳酸氢钠+碳酸钠10.012 2.92gNaHCO3+2.64gNa2CO3辅助标准二水合四草酸钾 1.679 12.61gKH3C4O8∙2H2O(4)氢氧化钙(25 ºC饱和)12.454 1.5gCa(OH)2①注: ①近似溶解度②在100~130ºC烘干2h (3)用新煮过并冷却的无二氧化碳水 (4)烘干温度不可超过60ºC。
3.步骤3.1打开pH计,预热30分钟,将标准缓冲液和待测水样分别倒入小烧杯内,将仪器温度补偿旋钮调至待测水样温度处,选用与水样pH值相差不超过2个pH单位的标准溶液校准仪器。
从第一个标准溶液中取出电极,彻底冲洗,并用滤纸吸干。
再浸入第二个标准溶液中,其pH值约与第一个相差3个pH 单位,如测定值与第二个标准溶液pH值之差大于0.1pH单位时,就要检查仪器、电极或标准溶液是否有问题。
当三者均无异常时方可测定水样。
3.2水样的测定:先用蒸馏水仔细冲洗电极,再用待测样清洗,然后将电极浸入水样中,小心搅拌或摇动,待读数稳定后记录pH值。
使用完毕后关掉仪器。
第三节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1.仪器:50mL具塞比色管2.步骤:取约100mL澄清水样于烧杯中,以白色瓷板为背景,观察并描述其颜色种类。
2.2比色管底部衬一白瓷板,取澄清的水样1mL至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此时的稀释倍数为50倍,以蒸馏水做对照,由上至下观察其颜色,若为无色,则减小稀释倍数;若仍有颜色则继续稀释,直至刚好看不出颜色,记录此时的稀释倍数。
第四节 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1.仪器:具密封塞的消解管恒温定时加热装置分光光度计2.试剂硫酸汞1mol/L重铬酸钾溶液:准确称取120 o C烘干2小时的重铬酸钾24.515g,用少量水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硫酸-硫酸银溶液:称取5g硫酸银溶于500mL硫酸中。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储备液(5000mg/L):将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级或优级纯)在105o C下干燥至恒重后,称取2.127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250mL水中,将此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4o C保存。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系列使用液:量程分别为100mg/L、200mg/L、400mg/L、600mg/L、800mg/L、1000mg/L。
分别取5mL、10mL、20mL、30mL、40mL、50mL的标准储备液加入到相应的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4o C保存。
3.步骤3.1 打开恒温加热器升温至预设的150o C.3.2水样的测定:向消解管中依次加入0.04g硫酸汞、0.75mL1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2.25mL硫酸-硫酸银溶液和2mL待测样品(若浓度超过1000mg/L 需稀释后取样),密封混匀后放入加热槽中计时加热2h后,取出消解管冷却至室温,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600nm处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测定的COD值由相应的标准曲线查得。
用水代替水样按上述步骤消解后测定吸光度。
3.3 标准曲线的绘制:标准使用溶液COD值对应其测定的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实验测定的吸光度值的差值,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量程为0-1000mg/L.第五节氨氮的测定—水杨酸比色法1.仪器:分光光度计 10mL比色管2.试剂显色液:称取25g水杨酸,加入约50mL水,再加入16mL10mol/L的NaOH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
另取25g酒石酸钾钠溶于水中,与上述溶液合并稀释至500mL,存放于棕色瓶中,可至少稳定一个月,若水杨酸未完全溶解,可再加入数毫升NaOH至完全溶解为止。
NaClO溶液:取0.35mLNaClO、0.72375mL10mol/L的NaOH,定容至10mL,存放于棕色滴瓶中,此溶液有效期为一周。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称取0.1g亚硝基铁氰化钠于10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现用现配。
氨标准储备溶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氨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1.0mg氨氮。
氨标准中间溶液:吸取10.00mL氨标准储备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1mg氨氮。
氨标准使用溶液:吸取10.00mL氨标准中间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ug氨氮。
3.测定步骤3.1水样的测定:取适量经预处理后的水样1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8ug)至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约8mL,加入1mL显色液、2滴亚硝基铁氰化钠,混匀,再滴加2滴NaClO溶液,稀释至标线,充分混匀,放置一小时后,在波长697nm 处,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空白样用蒸馏水按同样步骤做,扣去空白吸光度后代入计算。
3.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0、1.0、2.0、4.0、6.0、8.0mL氨标准使用液于10mL比色管中,按与水样测定相同步骤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第六节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测定—离子色谱法1.仪器离子色谱仪(具有分离柱、抑制柱或抑制膜、抑制器)。
检测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系统。
进样器。
淋洗液及再生液贮罐2.试剂实验用水均为电导率小于0.5µS/cm的二次去离子水,并经0.45µm的微孔滤膜过滤。
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试剂。
①淋洗贮备液:分别称取25.44g碳酸钠和26.04g碳酸氢钠(均已在105℃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解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
贮存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保存。
碳酸钠浓度(Na2CO3)为0.24mol/L;碳酸氢钠(NaHCO3)为0.31mol/L。
②淋洗使用液:取20.00ml淋洗储备液置于2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
此溶液碳酸钠浓度为(Na2CO3)为0.0024mol/L;碳酸氢钠(NaHCO3)为0.0031mol/L。
③氟离子标准贮备液:称2.2100g氟化钠(在105°C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氟离子。
④氯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6484g氯化钠(在105°C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氯离子。
⑤溴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2879g溴化钠(在105°C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溴离子。
⑥亚硝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4998g亚硝酸钠(干燥器中干燥24h)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溴离子。
⑦磷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495g磷酸氢二钠(干燥器中干燥24h)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磷酸根。
⑧硝酸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3703g硝酸钠(干燥器中干燥24h)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硝酸根。
⑨硫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8142g硫酸钾(在105°C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硫酸根。
⑩混合标准使用液:可根据被测样品的浓度范围配制混合标准使用液。
如:吸取F-3.00ml,Cl-4.00ml,Br-10.00ml,NO2-10.00ml,NO3-30.00ml,PO43-50.00ml,SO42- 50.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
F-、Cl-、Br-、NO2-、NO3-、 PO43-、SO42-浓度分别为3mg/L,4mg/L,10mg/L,10mg/L,30mg/L,50mg/L,5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