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精神病护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精神病护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精神病护理学一、课程简介精神病护理学是应用护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护理以及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保持精神健康和预防精神疾病的一门护理应用学科。

精神科护理学是以护理学的理论原则为基础,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研究和帮助精神障碍病人,促进全人类的身心健康。

精神科护理不仅与精神病学和护理学有关,还广泛与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医学以及相关的伦理、宗教和法学等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精神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对人类异常精神活动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医院、社区和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精神活动的正确和客观的认识,并能应用护理程序,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病人的个体、家庭、社区及社会情况,运用治疗性关系和治疗性技术,对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以帮助病人形成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增进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促进社会、社区及个体的精神状况至最佳境界的目的。

精神科护理学的知识概念、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等也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1.绪论及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内容:精神症状的概念;常见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意义。

了解内容: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2.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掌握内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共同的主要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了解内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的概念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3.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掌握内容: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

了解内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治疗与预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价。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前言为适应我国城乡的医疗卫生工作对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同时也为了适应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吸取当前护理学科和精神病学发展的新内容,其目的是使传统护理教育中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新型护理课程的系统化。

本大纲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思想作用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习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护士在临床、社区、社会中遇到异常精神活动的个人或群体时,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并能初步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进行整体护理,维护其利益与尊严。

教学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能关注和参与维持个人、社区、社会的精神卫生工作。

2.熟悉精神疾病、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

【教学内容】1.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精神疾病、精神卫生。

2.精神科护理的简史与发展趋势和任务。

3.精神科护士应具备的条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正常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症状的概念。

2.熟悉引起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精神症状的特点和异常精神活动的典型症状。

【教学内容】1.引起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对精神疾病的影响。

2.正常精神活动的特性,异常精神活动的典型症状。

3.认识和认识障碍。

4.情感和情感障碍。

5.意志行为和意志行为障碍。

6.意识和意识障碍。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讨论、见习。

第三章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目的要求】1.掌握沟通的技巧、对精神疾病观察的方法、精神科基础护理内容。

2.熟悉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及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熟悉护理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精神疾病患者接触和护患关系建立的要求、技巧及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

2.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ptx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ptx

3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4噎食及吞食异物的防范与护理 5木僵患者的护理 6精神科安全护理 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澹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熟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程与预后、诊断、治疗。 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解谑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了解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掇痫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澹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难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三)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3学时(理论) (四)教学主要内容 .概述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
1.2常见综合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一一阿尔茨海默病 2.2血管性痴呆 2.3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2.4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一一麻痹性痴呆 2.5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 2.6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7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8脑器质性精神隙碍的护理 IE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概述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

它是精神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精神疾病急危状态防范与护理、治疗过程护理、家庭与社区防治。

常见的精神病,包括它们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应用护理程序对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根据本教学大纲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处理常见的精神疾病,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各种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本科护理学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目标。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自学39学时,理论面授教学33学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学会与精神障碍病人进行护患沟通,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识别常见精神疾病;学会精神障碍病人急危状态的防范与处理;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各种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进度学时分配表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吕春明编著.《精神科护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二)参考书[1]刘哲宁,杨芳宇编著.《精神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2]郝伟,于欣编著.《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1、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包括学生考勤和课堂听课情况、平时作业等两部分内容,共占课程总成绩的50%。

(1)考勤和课堂听课情况:占课程总成绩的20%。

(2)平时作业: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如心理测评报告等),占课程总成绩的30%。

2、课终成绩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50%。

(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六、课外学习要求1.完成课本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工作,特别是精神疾病症状学的学习。

2.完成作业:案例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作业内容如下:患者,男,25岁,未婚,大学生。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系精神科教研室制订2019年2月20日《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1027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程适用专业:护理助产总学时:36。

总学分:2开课学期:4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精神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程转归、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等。

2、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严谨求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勤奋学习的态度、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善于交流、尊重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目标:熟悉精神专科相关知识;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防治和整体护理知识。

3)能力目标:具备精神科病人的病情观察、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疗反应并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访视康复指导;具有一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学时 2教学内容: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和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基本要求: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和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教学重点: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 精神障碍的病因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多媒体讲授、演示第二章精神疾病基本知识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精神障碍概念、异常精神活动的判断标准、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本要求:掌握精神障碍概念、异常精神活动的判断标准、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解析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解析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

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通过这本书的 学习旨在使学生学习了解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因素对精神活动的影响,能熟悉常见精神 疾病的护理,掌握精神科护理常用的知识和技能。

、总述(一)教学目的1. 了解精神病护理学的发展简史,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2. 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熟悉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3. 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4. 熟悉精神科常见的危机状态出现的原因,掌握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的防 范,熟悉噎食和木僵患者的护理。

5. 掌握治疗过程的护理;熟悉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及工娱和康复治疗的基本过程。

6. 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熟悉社区精神卫生的护理程序。

7. 熟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掌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 护理(二)内容及学时分配(三) 总学时:理论讲授,18小时(四) 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 CAI 课件等(五) 教学效果评价:I 、理论考试。

第一早 第二早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早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绪论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 精神疾病患者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1 2 1 1 2 1 2 1 1 2 1 1 1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护理效果评价、精神科护理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了解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2.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3.掌握国外精神医学发展的四次革新运动二、教学内容:1.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和主要任务2.精神医学发展简史3.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4.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的1.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一:精神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2. 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基本原则、目标和历史。

2.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精神科护理学的理解和经验。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章节二: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 熟悉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教学内容:1. 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2. 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精神疾病案例,加深学生对精神疾病理解。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个精神疾病案例,并提出护理措施。

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章节三:精神科护理评估教学目标:1. 掌握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 了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熟悉精神科护理评估的记录和报告。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记录和报告。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内容和重点。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精神科护理评估过程。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评估能力。

章节四:精神科护理技能教学目标:1. 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和操作。

2. 了解精神科护理技能的重要性和应用。

3. 熟悉精神科护理技能的实践和培训。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JSKHLX0000【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Psychiatric Nursing【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36学时【实验/上机学时】6学时【考核方式】理论考【开课单位】大健康学院【授课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病人实施护理的一门医学分支学科。

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它主要介绍精神科护理的特点,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器质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和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等知识,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所必需的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

本学科内容以临床各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的与精神科有关的问题为主,让学生掌握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等知识内容,具备收集精神疾病史, 精神状况检查的相关技能,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2.熟悉精神病学发展史,精神科护理学发展史;3.了解心理护理的内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2学时1.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2.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

3.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4.展望。

重点:精神科护理学的相关概念难点: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4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精神障碍的大体病因,常见精神症状的概念及其常见于哪些疾病,如何区分正常和异常精神活动。

2.熟悉精神障碍的两大分类系统,ICD-10及DSM-5。

3.了解精神疾病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精神科护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sychiatric Nursing课程编号:08100208学时: 30 学分:1.5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课程地位《精神科护理学》是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精神疾病的防治和护理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制度的一门学科。

学习和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知识,能帮助护生系统全面地认识精神疾病,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整个病人”,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学习和掌握护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精神疾病护理的开展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其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尊重、关心和体谅患者;使学生了解包括精神因素在内的社会、心理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了解心理治疗的知识,能初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通过见习,使学生学会如何收集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史,掌握常见精神疾病患者的整体护理,了解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治原则,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三)基本要求通过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工作内容及精神科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了解精神科各种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及临床表现;掌握精神科护理工作实用技术,如精神科安全护理、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护理等;具备精神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能力,能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不同的健康指导,并能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1.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

2.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了解:1.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难点:1.精神医学及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第一节精神医学发展简史第二节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第三节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第四节展望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1.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并学会对症状进行评估。

2.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熟悉:1.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了解:1.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并学会对症状进行评估。

2.精神障碍的分类。

3.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难点:1.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

2.精神障碍的分类。

3.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第一节精神疾病的病因学一、生物学因素二、心理社会因素第二节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第三节精神疾病的症状学一、概述二、认知障碍三、情感障碍四、意志行为障碍第三章精神科护理技能【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1.建立治疗性护患(家属)关系的过程和技巧。

2.精神疾病观察的内容及要求,护理记录的方式、内容及要求。

3.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

熟悉:1.精神疾病的康复步骤、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及措施。

2.建立治疗性护患(家属)关系的要求及影响因素。

了解:1.精神疾病病人的组织与管理、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管理标准。

2.精神科病房相关制度及护理常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建立治疗性护患(家属)关系的过程和建立治疗性沟通的技巧。

2.精神疾病的观察内容及要求,护理记录的方式、内容及记录要求。

3.精神疾病的康复步骤、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

4.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

难点:1.建立治疗性护患(家属)关系的过程。

2.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

3.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

【教学内容】第一节治疗性护患(家属)关系的建立一、建立治疗性护患(家属)关系的要求二、建立治疗性护患(家属)关系的过程三、建立治疗性护患(家属)关系的技巧---治疗性沟通四、影响治疗性护患(家属)关系的相关因素第二节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一、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二、护理记录第三节精神科康复训练护理一、精神疾病各治疗期的康复措施二、精神疾病的康复步骤三、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第四节精神科病人的组织与管理一、开放式管理二、封闭式管理三、精神科的分级护理四、精神科病房相关制度及护理常规第五节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一、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自杀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三、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四、噎食及吞食异物防范与护理五、木僵病人的护理六、精神科安全护理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熟悉:1.器质性精神障碍常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了解:1.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难点:1.器质性精神障碍常见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2.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二、常见综合征第二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一、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二、血管性痴呆三、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四、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麻痹性痴呆五、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六、癫痫性精神障碍七、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第三节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一、概述二、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第五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熟悉: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了解:1.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2.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的相关因素。

3.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

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3.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难点: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3.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三、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的相关因素四、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五、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防治原则第二节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二、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三、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四、氯胺酮所致精神障碍五、镇静催眠药物和抗焦虑药物所致精神障碍六、烟草所致精神障碍第三节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五、护理评价第六章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临床分型。

2.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熟悉:1.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原则。

了解:1.精神分裂症的定义、病因、预后。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临床分型。

2.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难点: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临床分型。

2.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原则。

3.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二、临床分型三、治疗与预后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五、护理评价第七章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1.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

2.心境障碍病人常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

熟悉:1.心境障碍的临床症状、诊断标准。

了解:1.心境障碍的预防。

2.心境障碍的治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心境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

2.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难点:1.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2.心境障碍的治疗与预防。

【教学内容】第一节心境障碍的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二、诊断要点三、治疗与预后第二节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五、护理评价第八章神经症及应激相关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1.神经症各亚型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神经症的护理。

熟悉:1.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点。

2.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措施。

了解:1.神经症的临床分型。

2.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神经症病人的护理。

2.应激相关障碍病人的护理。

难点:1.神经症各亚型的临床特点。

2.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神经症的临床特点一、焦虑症二、恐怖症三、强迫症四、躯体形式障碍五、神经衰弱六、分离(转换)性障碍第二节神经症病人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五、护理评价第三节应激相关障碍及其护理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二、临床特点三、治疗四、护理第九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1.进食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熟悉:1.进食障碍的临床特点、治疗。

2.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

了解: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程及预后。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进食障碍的护理。

2.睡眠障碍的护理。

难点:1.进食障碍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2.各型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教学内容】第一节进食障碍病人的护理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二、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三、病程及预后四、治疗五、进食障碍的护理第二节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一、失眠症二、嗜睡症三、发作性睡病四、异常睡眠五、睡眠障碍的护理第十章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1.儿童孤独症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熟悉:1.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

2.儿童孤独症的概念、临床表现。

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4.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1.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

2.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

2.儿童孤独症病人的护理。

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病人的护理。

4.青少年品行障碍病人的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