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调拨文物清单【模板】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制度

目录第一部分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制度汇编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制度 (1)一、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管理办法 (1)二、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征集单一来源采购谈判工作实施细则 . 14三、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标准与举例 (17)四、广东省博物馆文物资料和自然标本捐赠管理办法 (25)第二部分广东省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制度汇编广东省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制度 (29)一、藏品库房管理规定 (29)二、藏品保管规定 (32)三、藏品安全操作规定 (34)四、提用藏品规定 (36)五、藏品保管奖惩规定 (38)六、文物资料管理规定 (39)七、藏品保管工作程序 (40)八、藏品拍摄管理办法 (41)九、藏品登记定名条例 (42)十、藏品管理部岗位说明 (51)十一、藏品档案填写说明 (56)十二、藏品帐册、档案管理制度 (65)十三、总帐档案室管理规定 (66)十四、藏品号与书写规定 (67)十五、藏品鉴赏要求 (68)十六、藏品数据采集要求 (68)第三部分广东省博物馆财务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广东省博物馆财务管理制度 (70)广东省博物馆资产管理制度 (81)广东省博物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88)第四部分广东省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 (93)安全防范制度 (121)一、安全会议制度 (121)二、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 (122)三、综合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23)四、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123)五、文物藏品提取出入库制度 (125)六、文物外出展览安全规定 (126)七、文物馆内布展安全规定 (127)八、文物运输安全保卫制度 (129)九、物品出入检查登记制度 (130)十、重点部位钥匙管理制度 (131)十一、报警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132)十二、安防设备器材管理及检测制度 (132)十三、开馆期间报警设备使用规定 (134)十四、重要接待安全保卫规定 (135)十五、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135)十六、展馆施工、加班安全管理规定 (137)十七、安全总值班制度 (138)十八、保卫干部安全值班制度 (139)十九、外来临时施工人员管理制度 (139)二十、安全教育及培训制度 (140)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42)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42)二、消防委员会工作制度 (146)三、义务消防队组织制度 (147)四、防火巡查制度 (148)五、火灾报警制度 (149)六、消防设备器材管理及检测制度 (150)七、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151)八、安全用火审批制度 (153)九、水电焊施工管理制度 (153)十、内部装修改造申请审批验收程序 (154)十一、馆内禁止吸烟规定 (155)十二、消防档案管理制度 (156)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158)一、展厅安全管理制度 (158)二、藏品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159)三、监控室安全管理制度 (161)四、古籍书库管理制度 (162)五、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 (164)六、文物修复室安全管理制度 (164)七、广东省博物馆停车场管理规定 (165)八、摄像室安全管理制度 (166)九、财会室安全管理制度 (166)十、物品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167)十一、收发室安全管理制度 (167)十二、配电室安全管理制度 (167)十三、食堂安全管理制度 (168)十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69)应急预案 (171)一、开馆时间消防灭火应急预案 (171)二、夜间消防灭火应急预案 (176)三、突发治安案件应急预案 (181)四、夜间突发治安案件应急预案 (187)五、文物库区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192)六、大型活动突发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196)七、安全保卫工作机构设置 (197)第五部分广东省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修复工作管理办法广东省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修复工作管理办法 (200)第一部分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制度汇编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制度(经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馆务会议研究通过试行)我馆藏品管理部承担着征集收藏、科学管理和妥善保护藏品的重要任务。
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

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尊敬的读者,你好!在本文中,我将以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一重要话题,并为你提供全面的信息和相关观点。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的意义和实践。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想先给你解释一下“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的含义。
所谓法人,是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组织或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
而馆藏文物,则是指这些机构所收藏的各类文物和艺术品。
而当一个法人机构要离任或解散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定和程序,将其馆藏文物移交给其他机构,以确保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而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这一过程,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应运而生。
一、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的意义1. 保护文物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一个法人机构离任或解散时,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其馆藏文物,很容易导致文物的散失和破坏。
而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的建立,能够确保文物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清单,可以清楚地记录文物的数量、种类、保存状态等信息,便于后续的移交和管理工作。
2. 确保公众利益和文化传承馆藏文物不仅仅属于一个法人机构,更是属于整个社会和公众。
在法人机构离任时,需要确保文物能够得到妥善管理和保护,以保障公众的利益和文化的传承。
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的建立,能够提高移交和管理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确保文物不会因离任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二、法人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的实践1. 清单的制定和审核在法人机构要离任或解散之前,应当制定离任馆藏文物移交清单。
这个清单应该详细列出馆藏文物的名称、编号、数量、状况等信息,并经过相关专家或机构的审核。
通过清单的制定和审核,可以确保文物的信息准确无误,方便后续的移交和管理。
2. 文物的移交和接收根据清单的内容,移交方应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将文物移交给接收方。
移交方应当提供详细的文物清单,包括文物的基本信息、保存状态、所属分类等。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
为了准确鉴别藏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加强藏品的保护管理,确保藏品的安全,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条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博物馆应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搜集藏品。
藏品必须具有历史的或艺术的或科学的价值。
藏品必须区分等级,一般分为一、二、三级。
其中,一级藏品必须重点保管。
第三条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和提供使用(对社会主要是提供藏品资料、研究成果)的责任。
保管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第四条藏品保管是博物馆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业务工作,应由馆长分工负责领导。
必须设立专门保管部门或配备专职保管人员。
保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五条保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刻苦钻研业务,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对于接触有毒药品、尘埃的保管工作人员,应比照当地有关工种享受相应的劳动保护福利待遇。
第六条为保证藏品安全、进行科学研究或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文化部文物局可以调拨或借用全国文物系统所属各博物馆的藏品;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调拨或借用本行政区域内文物系统所属各博物馆的藏品,其中一级藏品的调拨、交换,须经文化部文物局批准。
第二章藏品的接收、鉴定、登帐、编目和建档第七条征集文物、标本时,必须注意搜集原始资料,认真做好科学记录,及时办理入馆手续,逐件填写入馆凭证或清册,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鉴定,确定真伪、年代、是否入藏并分类、定名、定级。
鉴定记录应包括鉴定意见及重要分歧意见。
凡符合入藏标准的,应连同有关原始资料一并入藏。
各种凭证每年装订成册,集中保存。
第八条登帐(一)藏品总登记帐是国家科学、文化财产帐,设专人负责管理,永久保存。
登记时要严格按照文化部文物局规定的格式,逐件、逐项用不褪色墨水填写,字迹力求工整清晰。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18.11.19•【字号】苏文旅规〔2018〕1号•【施行日期】2018.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试行)》的通知苏文旅规〔2018〕1号各设区市文广新局、扬州市文物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文广新局,南京博物院:为加强全省博物馆藏品征集规范化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制定了《江苏省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2018年11月19日江苏省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博物馆藏品征集规范化建设,促进文博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利用或主要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国有博物馆开展的藏品征集活动适用本规程。
第三条博物馆藏品是指博物馆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性质、任务和发展需要,履行特定工作程序收藏、管理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见证物。
第四条藏品征集遵循科学、透明、合理的原则,着眼于现有藏品的系统构成和文博事业的发展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不得征集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的藏品。
第五条博物馆应当根据本馆定位和藏品实际确定征集方向、范围,制定藏品征集规划。
第六条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应当遵守《国际博协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及《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符合博物馆伦理道德要求。
第二章工作机构第七条博物馆应当成立征集部门或征集小组,负责制定藏品征集规划和年度征集计划,开展日常藏品征集业务。
第八条征集部门或征集小组应当制定藏品征集工作管理办法,征集人员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
国有馆藏文物如何合理流动--调拨、借用

国有馆藏⽂物如何合理流动--调拨、借⽤国有馆藏⽂物如何合理流动:调拨?交换?借⽤?作者:丁敏京周静博物馆藏⽂物是国家科学⽂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据资料显⽰:2001年底,全国⽂物系统拥有国有⽂物收藏单位和收藏国有⽂物的单位(统称馆藏⽂物保护管理单位)共计3528个,馆藏⽂物总数为12,598,808件。
其中,三级以上珍贵⽂物3,392,297件,⼀级⽂物52,991件。
作为⼀个举世公认、历史悠久的⽂物⼤国,此般规模的国家收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对国有馆藏⽂物的合理利⽤和加强管理成为⼀项长期的、不断推进的重要⼯作。
国有馆藏⽂物的调拨、交换和借⽤是⽂物在国家收藏体系内合理流动的主要途径,也是馆藏⽂物保护管理单位丰富和完善馆藏⽂物体系、盘活⽂物资源、实现⽂物的优化配置并最⼤限度地发挥⽂物功⽤和满⾜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段。
1982年11⽉五届⼈⼤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第⼆⼗三条对调拨、交换馆藏⽂物做了规定;1986年6⽉中华⼈民共和国⽂化部颁布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第六条、第⼗⼋条、第⼗九条对调拨、交换、借⽤馆藏⽂物做了规定。
随着改⾰开放的不断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馆藏⽂物在调拨、交换、借⽅⾯的管理中逐步显露出许多新问题、新要求。
这些问题与要求,⽂物法中有的没有规定、有的尚未强化、有的虽具原则但缺乏可操作性。
2002年10⽉九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标志着我国馆藏⽂物保护管理⼯作进⼊了更⾼的发展阶段。
新《⽂物保护法》对国有馆藏⽂物调拨、交换、借⽤的作⽤范围、运作⽅式、注意事项、法律责任等给予了较为明确的回答,并⾸次提出“合作补偿”的全新理念。
2003年5⽉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三⼗条、第三⼗⼀条;2005年12⽉中华⼈民共和国⽂化部发布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条、第⼆⼗三条⼜对上述做了细化规定。
试论新时期中小型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以无锡博物院为例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文物鉴定与鉴赏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07年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指出,博物馆是为实现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的藏品。
从上述可以看出,文物征集工作居于博物馆各项工作的首位,是博物馆开展多项业务工作的基础,是增加藏品数量、提高藏品质量的关键。
随着博物馆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文物征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决定着博物馆的生存及发展。
1 无锡博物院文物征集工作现状1.1 制订文物征集计划无锡地处太湖之滨,历史悠久,人文彬蔚,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书画艺术大师,人文书画底蕴深厚。
无锡也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民国时期一大批无锡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涌现出众多民族工业资本集团。
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则是无锡手工艺发展的代表,是无锡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海内外。
无锡博物院作为无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是无锡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应当根据无锡地域特色和地方人文历史制订文物征集计划,进一步完善院藏体系。
无锡博物院的征集计划由两部分组成:中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中长期计划主要是为了完善无锡博物院藏品体系、查漏补缺。
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征集:一是征集书画文物。
近年来,无锡博物院陆续征集到了王木东、蔡光甫、刘铁平等众多无锡名家书画作品,补充院藏近现代名家书画文物的缺项。
二是征集民族工商业文物。
在多方努力下,目前无锡博物院已征集到无锡庆丰纺织公司、无锡荣氏家族等大批量民族工商业文物资料,对深入研究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是征集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锡博物院除了征集到邵大亨、江案卿等众多名家作品外,也批量征集了当代年轻工艺师的优秀作品,双管齐下,致力于完整呈现明清到当代无锡手工艺的发展成就。
短期计划主要是为了举办临时展览和记录重大突发事件。
2019年,无锡博物院为举办“我家的相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锡记忆摄影展”,向社会公开征集体现时代特色和社会变化的无锡地区老照片,最终122张老照片成功入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小子父己鼎、戍鼎、作册般甗、利簋、禽簋、公簋

小子父己鼎,传河南安阳出土,1958年由原文化部文物管理局调拨原中鼎,旧称俎子鼎、宜子鼎。
原为李山农旧藏,1959年由故宫博物院务。
“”为人名。
“戍”为作器者,带领军队参加了这次会礼。
铭文中的字,从在中,其旁有匕,金文一般都作,从鼎。
铭文记述商王在丁卯日命令宜子与西方诸侯举行会礼,戍队参加了这次讨伐叛逆的军事征伐。
返祭祀父乙的铜鼎。
戍鼎铭文中关于会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三辑)·小子父己鼎、戍鼎、作册般甗、利簋、禽簋、公簋》封面鼎、作册般甗、利簋、禽簋、公簋.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小子父己鼎”是夷方首领之名,亦见于《无簋》(《殷周金文集成》3664)铭文中。
此外,甲骨卜辞中有“夷方伯集成》5417)铭文中亦有“夷方”从“每”声,与“”。
“咸”有事毕之意。
“作册”是殷代史官的职官名称,即王将夷方首领无册般得到王赏贝,为祭祀父己而作器。
根后期长篇金文的特点,铭文布局采取从句首的族氏名称“亚卬”,在通篇之中所的重视。
又如器铭中“令”字与“宜”字、“眚”字与“唯”字及“父乙”等字,虽间距狭小局促,却保持了铭文通篇之方整。
铭文字体颀长挺拔,笔画古朴典雅,间有肥笔。
书写时首尾出锋,转折处多有波磔。
方笔、圆笔互济成为典型的用笔方法,体现了自然的书写之美。
书风精练严整,书体端正沉稳。
铭文中表示人体、器物的字,在字形上有较浓的象形意味。
取人体形象的文字,多呈侧面透视,生动逼真,形神兼备。
如铭文中的“子”字,头部作粗圆点。
“卬”字、“令”字腿部则作跪跽之形。
此外,书写者经过长时间的书写积累,在书法创作中注入了新的美学意识。
如作册般甗铭文中的“字、“父”字,其右下的捺画线条整体呈拱形,末端形成明显“波磔”,改变了此前铭文中笔画线条单一的形态。
用笔的提、按环节增多,用笔技法更为复杂。
这种用笔意识为后世隶书、楷书创作所继承,从而将书法推向了新的高度。
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规章制度一、前言为了加强对历史博物馆内文物的保护管理,保障文物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展示,维护国家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价值,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文物保护1. 文物鉴定与登记1.1 所有进入历史博物馆的文物都需经过专业鉴定。
1.2 鉴定后的文物需登记入册,并制作详细的文物档案。
1.3 文物入馆前需经过文物保护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入馆展示。
2. 文物陈列与展示2.1 文物陈列需按照专业布展规划进行,注重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展示。
2.2 文物展柜应具备防潮、防尘、防紫外线等功能,确保文物的安全展示。
2.3 文物展示区内禁止触摸文物,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3. 文物保存与修复3.1 文物保留必须遵循尊重原真性原则,原则上不得进行过度修复或人为改造。
3.2 对需要修复的文物,应聘请专业修复人员进行操作,并按照修复标准进行修复工作。
3.3 修复前应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并在修复过程中记录每一步操作。
4. 文物保管4.1 文物保管区域应设立有效的监控系统,确保文物的安全。
4.2 文物保管区域需定期进行防虫、防潮、防火等保管工作。
4.3 文物保管区域内禁止存放有腐蚀性、易燃性或有害的物品。
5. 文物调拨与交流5.1 文物调拨需经过审核部门批准。
5.2 文物调拨、交流需保留详细的调拨记录,并在每次移交后进行文物清点和审核。
6. 文物出借与借展6.1 文物出借需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并签订借出协议。
6.2 借出的文物需制作清单,并在文物归还后进行验收。
7. 文物保险7.1 文物需购买保险,确保文物的安全。
7.2 保险金额应与文物价值相符,并定期评估和调整。
8. 文物管理人员8.1 历史博物馆应设立专职文物保护管理人员,负责文物的保护、保存和管理工作。
8.2 文物保护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结语本文所述的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是为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维护国家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价值所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