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简介
《人民解 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雄师横渡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雄师横渡江“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 年 4 月 20 日晚,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渡长江,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渡江战役。
那是一个注定被铭刻在历史长河中的夜晚。
江面上,波涛汹涌,狂风呼啸,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住人民解放军前进的步伐。
百万大军集结在长江北岸,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他们心中燃烧着解放全中国的炽热火焰。
在渡江的前夕,各级指挥员精心部署,战士们认真准备。
他们仔细检查着武器装备,确保每一支枪、每一门炮都处于最佳状态。
后勤保障人员也在紧张忙碌着,为战士们准备充足的粮食和弹药。
随着一声令下,渡江战役正式打响。
一时间,江面上千帆竞发,炮声隆隆。
先头部队的战士们乘坐着各式各样的船只,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向前。
他们有的驾驶着木船,有的操纵着冲锋舟,还有的乘坐着简易的竹筏。
江面上,炮弹爆炸掀起的水柱此起彼伏,子弹在夜空中划过一道道火光。
但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在渡江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
有一位年轻的战士,在船只被敌人炮弹击中后,依然抱着木板坚持游向对岸;还有一位排长,在冲锋的过程中,身中数弹,但他依然高呼着“前进!前进!”直至壮烈牺牲。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经过激烈的战斗,人民解放军迅速突破了敌人的长江防线。
敌人精心构筑的工事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
他们所谓的“固若金汤”的防线,在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面前不堪一击。
渡江成功后,人民解放军迅速向江南挺进。
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放了一座又一座城市。
战士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护。
在解放的城市中,人民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他们纷纷拿出自己家中的粮食和衣物,送给人民解放军。
孩子们围绕在战士们身边,唱着欢快的歌曲;老人们则眼中含着泪花,感谢人民解放军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
渡江战役概述相关内容

渡江战役概述相关内容渡江战役是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渡江战役概述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渡江战役概述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1949年6月2日结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解放战争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
国民党军以70万兵力组织长江防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
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
渡江战役背景国民党军的部署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正规军还有71个军227个师的番号约115万人,加上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为204万人,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为146万人。
这些部队,多是新建或被歼后重建的,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已无法组织有效防御。
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一方面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隐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提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总揽军政大权,积极扩军备战。
将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和江西省东部的军事,会同华中“剿匪”总司令部(4月改称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总司令白崇禧指挥的部队组织长江防御。
渡江战役

主讲教师
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
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
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渡江战役
北平和谈
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
名。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
解放军占领南京
渡江战役
历 时 50 天的 渡 江 战 役 , 共 歼 敌 40 余 万 , 解放武汉、南京、上 海、南昌、杭州等城 市 120 座,为解放华南、 西南创造了有利 条件。
解放军渡江战役示意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期盼已久 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
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 的士气。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
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再见
到底。但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 了和平谈判的条件。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
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
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渡江战役
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 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 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23 日南京解放,统治中 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渡江战役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
3月4日,在渡江战役中被誉为“渡江第一船”的“京电 号”拖轮,在气囊和挖土机的协助下,“驶”进即将竣 工的南京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新馆。据记载,在渡江战 役中,该轮总共运送了6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渡江。
新兴建的纪念广场及49根巨型钢构帆船雕塑,其 中最长的一根长度为49.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 日渡江战役顺利解放南京的日子。
当我们这些幸福的孩子在和平的土地上茁壮 成长时,我们不会忘记是那些无畏的革命前 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 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敬爱,不负 厚望。 我们的心震撼着,我们要感谢党,感谢带给 我们改革开放的烈士们。 这次的学习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为的口中得知,当年选定渡江地点是指战 员们经行了周密的部署,以确保渡江的胜利。 大部分的船只其实都是老百姓捐赠的,很多的 战略补给工作也是老百姓自发承担下来的。我 们从这些老人的口中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军民 鱼水情,军民一家人。
抢修铁路、公路、桥梁。皖北各地动员数以万计民工,组成抢修 大队,配合解放军工兵部队抢修津浦铁路蚌埠至宿县段和蚌埠淮 河铁桥。为了“修好铁路过长江,大军过江捉老蒋”,抢修大队 民工们积极性空前高涨,日夜奋战,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就修 复了210公里的铁路线。淮河铁桥一时无法修复,民工们就用蚌 埠群众支援的600余艘木帆船和部分驳船,在淮河上架起7座浮桥。 寿县正阳关集中了2500只民船,在淮河上架起了10余座浮桥,3 个月时间内,在浮桥上通过的汽车就有3300多辆、炮车2000多 辆、马车2.4万余辆。淮南地区组成两个常备担架团,常备民工 1.5万人、干部813人,配合解放军行动,恢复地区内交通。江淮 四分区的民工修筑了蚌(埠)滁(县)和合(肥)浦(口)两条 简易公路,抢修好池河和古河两座大桥,保证渡江部队及时到达 作战地段。无为县(含当时的无南、湖东、临江3县)在三野第 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军渡江的集结地,修建了无为至巢县公 路,开辟了襄安至开城、襄安至庐江、襄安至无南的公路,所有 路段的路面都拓宽到4米,以保证重型卡车、炮车通过;霍邱县 在支前期间修路225公里,建汽车站10多个,修桥25座,架桥4 座,组织民船400多只。
渡江战役的发生地点介绍

渡江战役的发生地点介绍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那么你了解渡江战役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渡江战役的发生地点,希望能帮到你。
渡江战役的地点渡江战役是在国共两党战争中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的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动力,渡江战役顾名思义是要渡过长江进行的一系列战役。
长江是中国最主要的一条江,因此渡江战役地点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绕长江中下游地区参加渡江战役的战士们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生死搏斗,期间江渡江战役地点一直在转移。
渡江战役的起点是在现在的江苏省结束的时候是在现在的江西省,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环境条件不太好,部分北方士兵会不习惯南方的梅雨季节,但是这并没有成为阻碍他们前行的绊脚石,在负责人下达命令之后他们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在一九四九年的四月份国民党军队在湖北宜昌到上海的长江山建立了一千八百多公里的长江防线,兵力达到七十多万人。
除了国民党的军队之外还有部分美国和英国的军队驻扎在此想要阻止解放军的一系列战役,但是这并没有打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的念头,在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之后解放军们用木头做的帆船一步一步度过了长江拿下了南京武汉上海等重要的城市,所以由此可见渡江战役的主要作战地点都是围绕着长江展开的,其中包括了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等重要的省市,解放了非常多重要的城市。
从江苏江阴到江西的湖口解放军们越战越勇,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渡江战役的伤亡情况渡江战役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以横渡长江为主要路线的战役,这一场战役是中国的战争史上第四次比较大规模的横渡长江的战争,既然渡江战役的规模如此之大,那么渡江战役伤亡情况是怎样的呢?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渡江战役一共持续了四十二天,参加这一场战争的人数相当多,根据战后伤亡人员统计,在渡江战役中解放军伤亡人数达到了六万人,期间一共歼灭了国民党的军队十一个军部,四十六个师总人数达到四十三万八千八百四十人,其中作为战俘的存在有三十四万多人,被击毙或者杀伤的有两万多人,联名起义的有三万多人,这是国民党军队在渡江战役中的伤亡,由此可见国民党的军队在这次战役之后损失是非常大的。
解放战争-渡江战役

渡 江 胜 利
位 于 南 京 市 下 关 热 河 路 广 场 中 心
1979 , 建
纪 念 碑
--------
The End
小组组长:刘坤元 小组组长 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陈睿峰 尹相涛 张申 冯跃
参加渡江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于3月初~4月初先后进抵长江北 岸,开展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形势任务和新区城市政策纪律教育; 侦察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长江水情、两岸地形;在地方党和政府 的帮助下筹集、修理船只,到渡江前夕,共筹集各型木船9400余只,培训 了数千名部队选调的水手;开展以强渡江河和水网稻田地作战为主要内容 的战术、技术训练等。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原局的统一部署下,地方各 级党政机关竭尽全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支前工作,仅随军参战 的船工即达1万余名,临时民工达300万人,山东、苏北解放区还组建了16 个民工团随军服务。与此同时,各兵团还以一部兵力拔除了枞阳、土桥、 仪征、三江营等长江北岸国民党军据点10余处,从北岸控制了长江航道, 为主力渡江开辟了道路。
○
过程: 过程: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 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人民 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 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 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 挥,准备在5月汛期到来之前,由安庆、芜湖、南京、江阴之线发起渡江作 战,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江苏、安徽、浙江省 广大地区,并随时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渡江战役故事100字

渡江战役故事100字1949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位于长江北岸的无为等地区。
老百姓为解放军筹集粮草船只、生活物资、铺路架桥。
从前期送物资,到民工随军作战,老百姓和战士们一起走过最艰苦的时期。
当时在无为的大小村落里,驻扎着20多万准备渡江的解放军。
无为民众挑米担柴、修路挖河,忙着支前工作。
年仅14岁的马毛姐也参与其中,跟着哥哥去听动员会,又报名参加了渡江突击队。
那一年的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正式打响。
当天晚上,马毛姐和哥哥划着船与其他3条船组成渡江突击队,载着30名解放军战士从无为县白茆洲向长江南岸进发。
但由于马毛姐年龄小,她在出发时,被解放军战士拦了下来,不让她上船。
“我会水,不怕死。
我看到自家渔船改成的运输船上坐了二三十个战士,心情十分激动。
”马毛姐回忆,自己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撑着篙,一下就跳上了渔船。
马毛姐的哥哥眼睛不好,就在船桅杆边扯帆;马毛姐则一手掌舵,一手划桨,驾船向南岸前进。
船行途中,炮弹时不时落在江面上。
马毛姐回忆,船快驶到江中心了,突然敌人的照明弹、炮弹、机枪弹一齐向小船打来,同行的4条船被击沉两条。
她心想:早一点到岸,把敌人碉堡消灭了,后头的船就平安了。
她咬紧牙关,一个劲往前划。
一颗子弹击中了马毛姐的右臂,她忍痛继续驾船前行。
约40分钟后,她驾驶的船只抵达长江南岸,成为第一批渡江成功的船只。
那一晚,马毛姐兄妹俩共横渡长江6次,运送了3批解放军到达南岸。
马毛姐的英雄事迹,是渡江战役中无为人民英勇献身的一个缩影。
渡江作战期间,无为地区共有3382名水手与人民解放军一起,冒着炮火抵达长江南岸。
这些水手中,有的负伤仍然英勇奋战,有的将生命献给了解放事业。
同时,在被炮火映红的江面上,还有千千万万支前船工,他们大多正青春。
正是人民无私支持、保障,渡江战役取得伟大胜利。
据统计,渡江战役中,1名解放军指战员身后就有10名老百姓的支援。
渡江战役胜利后,马毛姐被授予“一等渡江功臣”“支前模范”称号。
渡江战役

1.战前局势
1.2国民党现状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总兵力为204万 人,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为146万人。这些 部队,多是新建或被歼后重建的,且分布在 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已无法 组织有效防御。
1.战前局势
1.2国民党现状
蒋介石为了赢得时 间,依托长江以南半壁 山河重整军力,等待时 机卷土重来,一方面于 1949年1月21日宣布隐 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 “代总统”,并出面提 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 平谈判;另一方面仍以 国民党总裁身份总揽军 政大权,积极扩军备战 。
解放战争的胜利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演讲:白雪杨 PPT :吴昊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 毛泽东
三大战役打赢了!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 43 国民党要完蛋了! 虎踞龙盘今胜昔, 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 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 天翻地覆慨而慷。 该给他们最后一击了! 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
蒋 介 石
李 宗 仁
1.战前局势
1.2国民党现状
汤恩伯
白崇禧
蒋介石将京沪警备总 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 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 总司令,统一指挥江苏、 浙江、安徽三省和江西省 东部的军事,会同华中“ 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白 崇禧指挥的部队组织长江 防御。
1.战前局势
1.2国民党现状
到1949年4月,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 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 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 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