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作文专题训练——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语文复习专题之作文训练一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

语文复习专题之作文训练一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或者说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加以具体描写。
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例文:《儒林外史》中“两个指头”的片段: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妇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了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头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2、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服,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
“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激动,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例文: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如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三中 周春梅

生活因细节而感动,文章因细节而精彩——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中考作文专项训练三)桐乡三中周春梅【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2.学习怎样进行细节描写【教学重点】:学习怎样进行细节描写【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展示。
这些图片都是生活中的细节。
摄影师用镜头将这些细节永久的定格在我们眼前。
而我们将用笔将这些细节放大。
让我们了解一下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二、知识介绍1、什么是细节?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2、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3、细节描写的作用:a、刻画人物性格;b、深化主题;c、推动情节的发展;d、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
三、写法指导1、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例: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
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2,、几种常用的方法(运用演示)a、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例: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中考作文指导细节描写(5篇)

中考作文指导细节描写(5篇)第一篇:中考作文指导细节描写中考作文指导:细节描写一、感知细节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细节即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换句话说,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
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事物细节描写等。
二、找一找,他是谁(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感悟:你能成功找到此人得益于什么?细节描写三、辩一辩:下列语段包括哪几种细节描写?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
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
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四、感悟细节描写(一)紫藤萝瀑布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细节描写

三、寻找细节踪迹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 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 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 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用词准确精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 地捕鸟的整个过程,读来让人如临其境。
三、寻找细节踪迹
人
界 节
生
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能增强作品的
真实感、 生动感、 深刻感。
运用细节描写,能感动阅卷老师, 容易得到高分。
一、感受细节魅力
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 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 跳。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感受细节魅力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 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 粼粼的鱼塘。 莫怀戚 《散步》
2、肖像细节描写
如《孔乙己》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 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 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评: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 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 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 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 我们眼前。
一、感受细节魅力
孔乙己便 涨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 条条绽出, 争辩道: “窃书不能 偷„„”
鲁迅《孔乙己》
描写粗汉的吃相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 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 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 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 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提炼动词
二、了解细节类型
外貌、语言、 人物细节描写: 动作、心理 自然环境、 景物细节描写: 社会环境、
记叙文训练之细节描写

记叙文训练之细节描写记叙文是考试作文常用的一种文体。
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要做到“感情真挚”,有赖于“生动感人”的典型细节。
许多同学也明了这个道理,但是一到写作文时,还是“想到写不来”。
“细节”虽说是“细微末节”,但也决不简单等同于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神态等。
细节描写应当是最典型的最精练的最有表现力的细部刻画。
先来看孙犁《亡人逸事》末尾的一处细节描写。
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这处细节描写真切传神,人物如现眼前。
它将一对老夫妻间深厚的爱情十分“轻巧”地渲染出来,尤其是妻子临终时呈现出来的满足与幸福感,跃然纸上,散发着浓郁的动人气息。
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细加揣摩,我们可以发现这段细节描写是“立体”呈现的。
其结构形式是这样的:(个性化的)语言+(典型的)动作+(瞬间捕捉的)神态。
这就给同学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这样才能把人物的精神面貌集中传神地展现出来。
构成细节描写的要素主要有这样一些:人物典型化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情态、服饰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景等。
教材选用的课文中有大量精典的细节描写,稍作分析,便会发现,尽管刻画人物不一样,但在写法上有共同点,都是选择两三个角度精雕细刻的。
下面结合几例高考满分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探究细节描写的几种灵活变化,体会细节描写的“立体”效果。
1、神情+动作+心理学校包的车停满了校园。
我找到应该坐的位子,走过去,坐好。
喝一口?谢了,我有。
“红牛”缩了回去。
我这瓶怎么样,要不,来一口?是“丫丫”的罐装露露。
我浅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对她摇摇。
透明的塑料瓶里是沉淀了一层水垢的开水,经我一摇,都兴奋起来,四处游曳,恰似我们奋争了十二年的心,今天都不失时机地亢奋起来。
2007年江苏考生《厚重的心》这段细节描写将自己敦实的个性、淡然的心态以及临上考场奋发向上的斗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

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相信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在写作中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的样式有消息、通讯、游记、人物特写、回忆录等。
那么你有了解过记叙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欢迎阅读与收藏。
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1在温哥华,喧闹的大街上。
“妈妈,我要买小鸭子!”小女孩巴娜又开始向她妈妈撒娇了。
“好了,给你买。
”她妈妈本打算不买的,可巴娜撒娇的功夫实在是太高了,就连自己的妈妈都拿她没办法。
这鸭仔是到手了,可拿什么喂它们呢?巴娜想起书上说鸭仔是吃蚯蚓长大的。
于是,才七岁大的她赶忙跑下楼去,弄了几条来。
就这样,每天她都给鸭仔们喂食,带它们散步,渐渐的,三年过去了,鸭仔也长大了,巴娜也十岁了。
一天放学回家,当她正准备打开宠物室的门和宠物问好时,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鸭妈妈孵出幼仔了……“这是个问题,我哪有时间养这么多宠物啊!”巴娜决定把它们送回去。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巴娜带着这群“小可爱”来到街上,准备“退货”。
可谁知,还没到商店,那群只会勉强走路的鸭仔到处乱跑,不小心一头栽进了了旁边的小河沟里,巴娜没注意,继续走了下去。
鸭妈妈可没有那么粗心,它一见状,急速拍打翅膀,“嘎嘎”地大叫,好像在求救。
在一旁巡警的凯利叔叔看见了,便过来帮忙。
只见他两三下捞起在拼命扑救的鸭仔,用纸巾擦干净。
鸭妈妈不停的蹭孩子的头,带它们走到马路中间,鸭妈妈张开翅膀,拦截了一辆出租车,它兴奋地又蹦又跳,好像在说:“送我回家,送我回家!”可是人怎么能懂鸭的语言呢?就在司机束手无策的时候,巴娜来了。
“去河滨公园5号街!”原来,巴娜走到半路,发现“小跟班”不见了,才又回来找,而且她改变了想法——不把鸭子送走了。
回到家,巴娜给它们安了一个新家,连食物也升了级别,由喂蚯蚓改成了喂米。
巴娜亲自见过,鸭妈妈把自己食物的四分之三给了孩子,自己只吃一点儿。
这一举动感动了巴娜,她知道鸭子听不懂人话,但却还是说:“妈妈对孩子的.爱始终都是一样的,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只要有这种爱的维护,它们一定会茁壮成长的!”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2妈妈,小学六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缕缕白发,我的离不开您的心血.看着眼角上的皱纹与乌发里透出的缕缕白丝,我的眼眶不禁又一次湿润了。
2013年中考作文专题训练——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 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 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 脚 穿一双草鞋。
几种常用的方法
综合运用演示
她骂他混蛋。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 容充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 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 景等。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原稿:《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 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修改稿:
(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 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摘自朱自清《背影》
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例: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 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 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 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 爸爸把我打哭了
注意二:
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用 自已的慧眼去观察,用自 己的头脑去挑选,用自己 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 妙笔去描绘。
雪夜中,一对环卫老夫妻伫立街头, 老大爷用冰冷的颤抖着的双手,用力握紧 老奶奶同样已经冻成红紫色的手,低下头, 心疼地使劲哈着热气。这热气从老奶奶的 指尖慢慢地传遍全身,最后直抵心窝。
• 《难忘那双眼睛》修改稿片断 • 有一次,他的眼睛令我永生难忘。课间,我刚买来一本新 《读者》。几次想看,但都被老师精彩的讲课和炯炯有神的 眼睛吸引着。很难瞅到一个机会,瞥一眼心爱的《读者》。 就在老师转身向黑板上写下一句送给全班同学的话的时候, 我开始了“地下工作”。突然,我周身有一种触电似的感觉, 偷偷抬眼一瞄,发现老师瞪大着双眼,两束箭似的目光从两 只大眼中射出,聚焦、锁定……我满脸绯红,赶紧放下手中 心爱的《读者》,正襟危坐,正眼看着老师,看着老师在黑 板上写下的:“一臣不事二主,一心不能二用”。霎时,眼 前金光四射,火花迸出,脑袋一阵嗡响。因为我与老师的目 光相遇了,交战了。继而,在我的周围似乎万剑聚集,我似 乎成了一个贼。原来同学们也从不同方位把目光都聚到我这 个点上来了,直到我挂出了“免战牌”,用我的眼神、表情、 行动写上“我知错了!因为‘一心不能二用’;我会专注听 课,积极思考”,老师才收起他的两束“利箭”,带走了同 学们的目光,又继续他的课堂上的师生活动。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示例
•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 定,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 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 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树顶像刚 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夏天,我常常在树 下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 下来的碎汞。 ——改编自《那树》
思考
• 这个例子给你怎样的启发? • 一、描写物体时,不能只见“森林” ,不 见“树木”。既要表现事物的整体形态, 也要刻画事物的局部细节。 • 二、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可以使事物 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
课堂练笔
• 写一段 话描述 图中的 情景, 表现姐 弟二人 的亲情。
写作训练
• 以“聆听青春的呐喊”为题目,以正在进 行的跑操活动为题材,写一写自己参加跑 操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附录: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不同状态
• 高兴时——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 伤心时——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 说不出来。 • 愤怒时——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 哭泣时——亮晶晶的泪珠在他是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 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 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 以“母爱”为主题,写一段话: • 夜深了,我还在房间“挑灯夜战”,妈妈 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来,让我赶紧喝了,还 叮嘱我早点睡觉,我觉得真幸福。 • 这一段话不具体,缺少细节,如何选点? • 提示: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入手。
例一
• 夜深了,我还在房间“挑灯夜战”,门口 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我一听就知道是 妈妈进来了。回头一看,妈妈端着一杯还 冒着热气的牛奶走过来,对我说:“没吵 着你吧?来,趁热,赶紧喝了。” 我接过 杯子,妈妈伸手摸了摸我的脑袋,说: “学习很累吧?还得悠着点哪,做完作业 就去睡吧!” 双手捧着暖暖的杯子,我觉 得心里也是暖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名篇一得】张抗抗《 地下森林断想 》 • 我为寻你爬上了高高的岭,原只是因为好奇,却想不 到你如此强烈地震动了我的心怀。我不愿离去了。我望见 涧底泉水闪烁,我明白那是你含泪的微笑。 • 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 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 缤纷。瞧!阳光现在多么喜爱它们,好像它从来就是这么慷 慨。 • 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愉悦而又深 沉的低吟。你的歌是唱给曾在困难中真诚地帮助过你的伙 伴们听的吗?它们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 • 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 我注意它。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 意的小草儿。然而我却想攀着古藤下去,下到深深的谷底 去。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 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 啊,我听见了,听见了那莽莽群峰和高高天庭上震荡 的回声:我是森林!
把握外貌描写的方法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 穿得也很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 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 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 脚 穿一双草鞋。
几种常用的方法
综合运用演示
她骂他混蛋。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 容充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 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 景等。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 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 几两银 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 口里说道:“……”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 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 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 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 阳与小草的交谈!
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例: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 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 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 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 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爸爸左看 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 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 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 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 合着我的哭声。
例三: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 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 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 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 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 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 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 丐也没有。
--------摘自契诃夫《变色龙》
• 《难忘那双眼睛》修改稿片断 • 有一次,他的眼睛令我永生难忘。课间,我刚买来一本新 《读者》。几次想看,但都被老师精彩的讲课和炯炯有神的 眼睛吸引着。很难瞅到一个机会,瞥一眼心爱的《读者》。 就在老师转身向黑板上写下一句送给全班同学的话的时候, 我开始了“地下工作”。突然,我周身有一种触电似的感觉, 偷偷抬眼一瞄,发现老师瞪大着双眼,两束箭似的目光从两 只大眼中射出,聚焦、锁定……我满脸绯红,赶紧放下手中 心爱的《读者》,正襟危坐,正眼看着老师,看着老师在黑 板上写下的:“一臣不事二主,一心不能二用”。霎时,眼 前金光四射,火花迸出,脑袋一阵嗡响。因为我与老师的目 光相遇了,交战了。继而,在我的周围似乎万剑聚集,我似 乎成了一个贼。原来同学们也从不同方位把目光都聚到我这 个点上来了,直到我挂出了“免战牌”,用我的眼神、表情、 行动写上“我知错了!因为‘一心不能二用’;我会专注听 课,积极思考”,老师才收起他的两束“利箭”,带走了同 学们的目光,又继续他的课堂上的师生活动。
四、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 处
例一:
(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 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摘自朱自清《背影》
人物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
情态、心理
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动物、静物 的分类
生活细节描写: 情节、事件的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 的画面描写)
三、细节描写的作用: 1、刻人物性格; 2、深化主题; 3、推动情节的发展; 4、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
注意一:
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 当细则 细,当简则简;
或用 墨如泼,或惜墨如 金。
• 《难忘那双眼睛》初稿片断 • 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使我忘不了的就是那双眼睛, 他的眼睛好像有着魔力似的,大家都比较喜欢上 他的课。在课上,他的眼睛好像探测器一样,观 察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无论你在思想开小差还 是搞桌下工作,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比如在课 上他正在讲一篇短文,忽然中断,他那双炯炯有 神的眼睛正在注视哪位同学,目光很凶,只见他 眉头一皱,我们就知道哪位同学在做与学习无关 的事情。如果同学们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的时候, 他那双眼睛就变得严肃起来,然后就滔滔不绝地 教育起来,如果他是在开玩笑,那双眼睛就好看 多了,这样,我们大家也会变得开心,相反,就 会害怕。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 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 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 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 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 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 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 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 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 血的艺术品。……
例二:“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
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 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 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 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 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 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 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 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 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 想。 -----------摘自《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段
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
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描写
秭归县梅家河初级中学 颜克琼
一、什么是细节?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二、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 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 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 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 物、 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 一特征、某一 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 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在对 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包括: 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 细节描写。
• 【名篇一得】老舍《济南的冬天》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 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 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 些小山太秀气。
1
2 细节描述某一次,已评分的试 卷发下来后,同学们各种各样的 表现,写成完整的情景。
作业练习
要求:
把课堂训练片段整理在作文本上。
• 分析: • 1、集中写好一种情况下的眼睛,集中铺写 某一次的眼光,才能造成强刺激,从而收到 “难忘”的效果。 • 2、如何集中笔墨去写呢?老舍先生的经验 可以借鉴,他说,“叙述不怕细致,而怕不 生动;在细致处,要显出才华;文笔如放风 筝,要飞起来,不可爬伏在地上;要有自己 的想象,而且使读者的想象也活跃起来。” 画眼睛就是要“画”,需要时必须细描细画,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画,善用调动各种 技巧和方法去画。 • 3、这“难忘”的“眼睛”也必须有一定的 意义。
注意二:
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用 自已的慧眼去观察,用自 己的头脑去挑选,用自己 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 妙笔去描绘。
• 细节描写要领: • 抓住特征绘肖像 • 锤炼动词绘造型 • 吻合个性绘语言 • 烘托渲染绘环境
(选择一题) 就某一位任课老师从教室门 外走进课堂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 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进行细致 描写,写成完整的情景。
添加“场景描写”
• 真是冤家路窄,刚好在操场上俩人不期而遇, 由于上次她发现他抄别人的作业,便报告了 老师,结果他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今 天,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他竟然嬉皮笑脸 地拦住她,一个劲地说她是:小报告、克格 勃、小内奸……她对他的挖苦、讽刺装作漫 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 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 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 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 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180)
添加“语言描写”
•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11)
添加“动作描写”
•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 混蛋!”(18)
添加“肖像描写”
•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 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 真是一个混蛋!”(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