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补充作业答案

第一章补充作业答案
第一章补充作业答案

一.什么叫热塑性?什么叫热固性?试举例说明。

答:热塑性一般是指加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能如此反复进行这种受热行为的性质,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具有热塑性。

热固性是指体型缩聚中形成的线型和支链型预聚物在加热或外加交联剂存在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经固化反应形成不溶不熔聚合物的性质。如环氧树脂,碱催化酚醛树脂,橡胶等均属于热固性聚合物。

二.高分子链的形状有几种?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不同?

答:高分子链的形状主要有线形,支链形和网状(体形)三种,其次还有星形,梳形,梯形等(它们可视为支链形或体形的特例)。

线形和支链形高分子靠范德华力聚集在一起,分子间力较弱。宏观物理性质表现为密度小,强度低。聚合物具有热塑性,加热可熔化,在溶剂中科溶解。其中支链形高分子由于支链的存在使分子间距离较线形的大,故各项指标如结晶度,密度,强度等比线形的低,而溶解性能更好,其中对结晶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网状体形高分子分子链间形成化学键,其硬度,力学强度大为提高。其中交联程度低的具有韧性和弹性,加热可软化但不熔融,在溶剂中可溶胀但不溶解。交联程度高的,加热不软化,在溶剂中不溶解。

三. 什么叫玻璃化温度?橡胶和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有何区别?聚合物的熔点有什么特征?答:玻璃化温度及熔点是最重要的热转变温度。

玻璃化温度是聚合物从玻璃态到高弹态的热转变温度。受外力作用,玻璃态时的形变较小,而高弹态时的形变较大,其转折点就是玻璃化温度,可用膨胀计或热机械曲线仪进行测定。玻璃化温度是非晶态塑料(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的使用上限温度,是橡胶(如顺丁橡胶、天然橡胶等)的使用下限温度。引入极性基团、位阻较大的芳杂环和交联是提高玻璃化温度的三大途径。

熔点是晶态转变成熔体的热转变温度。高分子结构复杂,一般聚合物很难结晶完全,因此往往有一熔融范围。熔点是晶态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规整的微结构、适当极性基团的引入都有利于结晶,如低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酰胺-66等。

在聚合物合成阶段,除平均分子量和分布外,玻璃化温度和熔点往往是需要表征的重要参数。

四. 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中文名称,单体和合成反应式。

答:

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式为

2.聚乙烯醇,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反应式为

+ 水解或醇解

3.尼龙810,单体为辛二胺和癸二酸,反应式为

4.聚异戊二烯,单体为异戊二烯,反应式为

5.聚己内酰胺(或尼龙6),单体为己内酰胺或氨基己酸,反应式为

6.聚碳酸酯,单体为双酚A和光气,反应式为

C语言第七、八章补充作业-答案

第七章数组补充作业 【1】在C语言中,引用数组元素时,其数组下标的数据类型允许是 C 。 A)整型常量B)整型表达式 C)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D)任何类型的表达式 【2】以下对一维整型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D 。 A)int a(10); B)int n=10,a[n]; C)int n; D)#define SIZE 10 scanf(“%d”,&n); int a[SIZE]; int a[n]; 【3】若有说明:int a[10];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D 。 A)a[10] B)a[] C)a(5) D)a[10-10] 【4】以下能对一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 C 。 A)int a[10]=(0,0,0,0,0); B)int a[10]={}; C)int a[]={0}; D)int a[10]={10*1}; 【5】以下对二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B 。 A)int a[3][]; B)double a[1][4]; C)float a(3,4); D)float a(3)(4); 【6】若有说明:int a[3][4];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D 。 A)a[2][4] B)a[1,3] C)a(2)(1) D)a[1+1][0] 【7】以下不能对二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 C 。 A) int a[2][3]={0}; B) int a[][3]={{1,2},{0}}; C) int a[2][3]={{1,2},{3,4},{5,6}}; D) int a[][3]={1,2,3,4,5,6}; 【8】指出下面各说明语句中哪些是合法的:(多选) A. int abcd[0x80]; B. char 9ab[10]; C. char chi[-200]; D. int aaa[5]={3,4,5}; E. float key[]={,,1,0}; F. char disk[]; G. int n,floppy[n]; H. int cash[4]={1,2,3,4,5,6}; 答案: ADE 【9】下面程序中有错误的行是 D (每行程序前面的数字表示行号)。 1 main()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第一章课后练习

1-01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服务?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04为什么说互联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在存储和交换信息领域中的最大变革? 1-05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1-06简述互联网标准指定的几个阶段。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的区别? 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1-09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it/s)。在电路交换 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 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 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 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 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3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由哪几部分组 成。) 1-12互联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A.日本B.俄国C.德国D.英国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洋务派D.义利团 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 C.《四洲志》D.《瀛环志略》 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8.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 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9.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制度的腐败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西方列强的强大 D. 经济力量的薄弱 10.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A.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 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 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 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11.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12.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1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 A、40至50年代 B、50至60年代 C、60至70年代 D、70至80年代 14.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的事件是() A.签订《天津条约》 B.签订《北京条约》 C.北京政变 D.签订《辛丑条约》 15.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B.签订《马关条约》 C.三国干涉还辽 D.签订《辛丑条约》 16.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模电补充作业及答案2

【4-1】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β=100,U BE=V,饱和管压降U CES=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4V,正向导通电压U D=V,稳定电流I Z=5 mA,最大稳定电流I ZM=25 mA。试问: (1)当u I为0 V、V、V时u O各为多少 (2)若R c短路,将产生什么现象 【相关知识】 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稳压管是否工作在稳压状态的判断以及限流电阻的作用。 【解题思路】 (1)根据u I的值判断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2)根据稳压管的工作状态判断u O的值。 【解题过程】 (1)当u I=0时,晶体管截止;稳压管的电流 在I Z和I ZM之间,故u O=U Z=4 V。 当u I=时,晶体管导通,基极电流

假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则集电极电流 由于u O>U CES=V,说明假设成立,即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当u I为0 V和V时u O均为4 V,但是原因不同;前者因晶体管截止、稳压管工作在稳压区,且稳定电压为4 V,使u O=4 V;后者因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使u O=4 V,此时稳压管因电流为零而截止。 当u I=V时,晶体管导通,基极电流 假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则集电极电流

在正电源供电的情况下,u O不可能小于零,故假设不成立,说明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实际上,也可以假设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求出临界饱和时的基极电流为 I B= mA>I BS,说明假设成立,即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2)若R c短路,电源电压将加在稳压管两端,使稳压管损坏。若稳压管烧断,则u O=V CC=12 V。 若稳压管烧成短路,则将电源短路;如果电源没有短路保护措施,则也将因输出电流过大而损坏 【方法总结】 (1)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对于NPN型管,若u BE>U on(开启电压),则处于导通状态;若同 时满足U C≥U B>U E,则处于放大状态,I C=βI B;若此时基极电流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MATLAB第一章作业答案

第一章 M A T L A B 概况与基本操作 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最初的MATLAB 核心程序是采用D 语言编写的。 A.PASCAL B.C C.BASIC D.FORTRAN (2)即将于2011年9月发布的MATLAB 新版本的编号为C 。 A.MATLAB 2011Ra B.MATLAB 2011Rb C.MATLAB R2011b D.MATLAB R2011a (3)在默认设置中,MATLAB 中的注释语句显示的颜色是B 。 A.黑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4)如果要以科学计数法显示15位有效数字,使用的命令是A 。 A.format long e B.format long C.format long g D.format long d (5)在命令窗口新建变量a 、b ,如果只查看变量a 的详细信息,使用的命令为A 。 A.whos a B.who a C.who D.whos (6)如果要清除工作空间的所有变量,使用的命令为C 。 A.clear B.clear all C.两者都可 D.两者都不可 (7)在创建变量时,如果不想立即在命令窗口中输出结果,可以在命令后加上B 。 A.冒号 B.分号 C.空格 D.逗号 (8)如果要重新执行以前输入的命令,可以使用D 键。 A.下箭头↓ B.右箭头→ C.左箭头← D.上箭头↑ (9)如果要查询函数det 的功能和用法,并显示在命令窗口,应使用命令C 。 A.doc B.lookfor C.help D.三者均可 (10)如果要启动Notebook 文档,下列D 操作是可行的。 A.在命令窗口输入notebook 命令 B.在命令窗口输入notebook filename 命令 C.在Word 中启动M-book 文档 D.三者均可 2.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MATLAB 是matrix 和laboratory 两个单词前三个字母的组合,意为“矩阵实验室”,它的创始人是Cleve Moler 和Jack Little 。 (2)在MATLAB 的默认设置中,关键字显示的字体为蓝色,命令、表达式、计算结果显示的字体为黑色,字符串显示的字体为褐红色,注释显示的字体为绿色,错误信息显示的字体为红色。 (3)在命令窗口中,输出结果显示为各行之间添加空行的命令为format loose ,各行之间不添加空行的命令为format compact 。 (4)在MATLAB 中,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空格的作用是分隔数组每行各个元素,逗号的作用是分隔数组每行各个元素或函数的各个输入参数,分号的作用是作为不显示命令结果的命令行的结尾或分隔数组各列,冒号的作用是生成一维数组或表示数组全部元素,百分号的作用是引导一行注释,…的作用是连接相邻两行,感叹号的作用是调用操作系统命令。 3.程序设计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以25m/s 的初速度向正上方投球(g=9.8m/s 2),计算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p 以及球从出发点到 最高点的距离hp 。 解:根据物理学知识,物体上抛运动的速度与经过的时间之间的关系为0p p v v gt =-,因此所需要的时间为0p p v v t g -=。而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0p v =,因此可根据此公式求出tp : v0=25;g=9.8;vp=0; tp=(v0-vp)/g tp = 2.5510

第1章作业及答案

电磁场与电磁兼容习题答案与详解 第一章 1.1. 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矢量(),,A x y z ,方向从()0,2,4-指向()3,4,5-,单位为m 。求(a )矢量(),,A x y z 的表达式,(b)两点之间的距离,(c)矢量(),,A x y z 方向上的单位矢量。 解: (a) A=(3-0)a x +(-4-2) a y +(5+4) a z =3a x -6 a y +9a z (b) 126963||222=++=A (c) 126 z y x A 9a a 6- 3a |A |A a +== 1.2.给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矢量A ,B 和C 如下: 23A a a a x y z =+- 2B a a a x y z =+- 3C a a a x y z =-+ 求A+B ,B C -,32A B C +-,A ,A B ?,B A ?,B C ?,C B ?,A B C ??, 解: z y x a a a 343-+=+B A z y x a a a 322-+-=-C B z y x z y x a a a a a a 98)261()233()632(23-+-=---++++-+=-+C B A 14132||222=++=A 7232=++=?=?A B B A z y x z y x a a a a a a 4711 13211---=--=?-=? B C C B 194212)471(-=+--=---?=??z y x a a a A C B A

1.3.如果23A a a a x y z =+-和2B a a a x y z =-+,求(a )B 在A 上的投影或分量的大小,(b )A 和B 之间的夹角(最小),(c )A 投影在B 上的失量,(d )与包含A 和B 的平面相垂直的单位矢量。 解: (a) 141439 41322||-=++--=?=?A A B A a B (b) )1421arccos()arccos(-=?=AB B A θ (c) B B B a a a a a 2121)(-+ -=?y x A (d) B a a a B A B A a 3 31537153||-+-=??=y x k 1.8.如果作用于一个物体的力为234F a a a x y z x z =++,求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物体沿一直线从()10,0,0P 移动到()21 ,1,2P 时所需作的功。 解: 路径C 的方程为:02=++z y x , 投影到yoz 平面的方程为y z 2= J z y x dz dy y dx x dz dy z dx x l d F z y x z y x C 12831434624322 010******** 1020 1010=++=++=++=++=????????====== 1.9.求矢量234F a a a x y z x z =++在直角坐标系中沿下列路径从()10,0,2P 到()23,2,0P 的线积分,(a )沿两点之间的直线路径;(b )路径由两段构成:第一段从()10,0,2P 到原点,第二段从原点到()23,2,0P 。 解: (a) 解法同1.8题 路径C 的方程为:0223=-+z y x , 投影到yoz 平面的方程为y z = 7 8694234324320220 23020220 30022030 =-+=++=++=++=????????======z y x dz dy y dx x dz dy z dx x l d F z y x z y x C

模电补充作业及答案

【4-1】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β=100,U BE = V,饱和管压降U CES = V;稳压 管的稳定电压U Z =4V,正向导通电压U D = V,稳定电流I Z =5 mA,最大稳定电流 I ZM =25 mA。试问: (1)当u I 为0 V、 V、 V时u O 各为多少? (2)若R c 短路,将产生什么现象? 【相关知识】 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稳压管是否工作在稳压状态的判断以及限流电阻的作用。 【解题思路】 (1)根据u I 的值判断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2)根据稳压管的工作状态判断u O 的值。 【解题过程】 (1)当u I =0时,晶体管截止;稳压管的电流 在I Z 和I ZM 之间,故u O =U Z =4 V。 当u I =时,晶体管导通,基极电流 假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则集电极电流 由于u O >U CES = V,说明假设成立,即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当u I 为0 V和 V时u O 均为4 V,但是原因不同;前 者因晶体管截止、稳压管工作在稳压区,且稳定电压为4 V,使u O =4 V;后者 因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使u O =4 V,此时稳压管因电流为零而截止。 当u I = V时,晶体管导通,基极电流 假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则集电极电流 在正电源供电的情况下,u O 不可能小于零,故假设不成立,说明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实际上,也可以假设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求出临界饱和时的基极电流为 I B = mA>I BS ,说明假设成立,即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2)若R c 短路,电源电压将加在稳压管两端,使稳压管损坏。若稳压 管烧断,则u O =V CC =12 V。 若稳压管烧成短路,则将电源短路;如果电源没有短路保护措施,则也将因输出电流过大而损坏 【方法总结】 (1)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对于NPN型管,若u BE >U on (开启电压),则处 于导通状态;若同 时满足U C ≥U B >U E ,则处于放大状态,I C =βI B ;若此时基极电流

中级经济法·课后作业·第一章1带分析答案

第一章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是()。 A.预算法 B.税收体制法 C.计划调控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是()。 A.反垄断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金融法 D.消费者保护法 3.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制定主体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务院的各部、委、行、署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5.下列各项,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经济法主体只能是组织,不能是个人 B.经济法主体只能是立法机关或执法机关,不能是各类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C.同一主体可以因其参加不同的法律关系,成为多个法律领域的主体 D.外国人不可能成为我国经济法的主体 6.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不可以成为经济法的主体 B.经济法主体可以分为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 C.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是重要的调控主体D.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是重要的规制主体 7.下列经济法主体的行为中,不属于宏观调控行为的是()。 A.金融调控行为 B.财税调控行为

C.金融市场规制行为 D.计划调控行为 8.从经济法主体行为效果角度出发,可以将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分为()。 A.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 B.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 C.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D.自为行为和代理行为 9.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主体的职权可以放弃 B.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可以放弃 C.职权和权利都要依法行使 D.职责和义务都要依法履行 10.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制行为可以分为宏观调控行为和市场规制行为 B.对策行为可以分为横向对策行为和纵向对策行为 C.调制行为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D.对策行为一定是合法的 11.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责任分为()。 A.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B.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 C.财产性责任和非财产性责任 D.调制主体的责任和受调制主体的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征纳法的有()。 A.所得税法 B.财产税法 C.营业税法 D.税收征纳程序法 2.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有()。 A.反垄断法 B.银行、证券等领域的监管法律规范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财税调控法 3.纵向对策行为是市场主体针对国家的调制行为所实施的博弈行为。下列各项中,属于纵向对策行为的有()。 A.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1章作业答案

第1章作业答案 15.用压缩空气将密闭容器中的硫酸压送至敞口高位槽,如附图所示。输送量为2m 3/h ,输送管路为φ37×3.5mm 的无缝钢管。两槽中液位恒定。设管路的总压头损失为1m (不包括出口),硫酸的密度为1830 kg/m 3。试计算压缩空气的压力。 解: 以容器中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且以1-1’面为基准,在1-1’~2-2’ 间列柏努力方程: ∑+++=++f h z u g p z u g g p 222212112121ρρ 简化: ∑++=f h z u g g p 222121ρ 其中: m/s 786.003.0785.03600/24222=?=π= d V u s 代入: )21(2221∑++=f h z u g g p ρ )112786.081.921( 81.918302++????= )(kP 234a 表压= 31.黏度为30cP 、密度为900kg/m 3的某油品自容器A 流过内径40mm 的管路进入容器 B 。两容器均为敞口,液面视为不变。管路中有一阀门,阀前管长 50m ,阀后管长20m (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当阀门全 关时,阀前后的压力表读数分别为88.3kPa 和44.2kPa 。现将阀门打 开至1/4开度,阀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30m 。试求: (1)管路中油品的流量; (2)定性分析阀前、阀后压力表读数的变化。 解:(1)阀关闭时流体静止,由静力学基本方程可得: 1081 .9900103.883 1=??=-=g p p z a A ρm 581 .9900102.443 2=??=-=g p p z a B ρ m 题31 附图

补充作业答案

补充作业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表。表Student_course,Student,Course,Tearch_course和Teacher。各个表的具体结构如下: 表1 student表(学生信息表)

1 简单查询操作 对EDUC数据库实现以下查询: (1)求计算机系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IS' (2)求选修C1 课程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的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的升序排列; select sno,scor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no='101' ORDER BY score DESC,sno (3)求选修课程C1 且成绩在80-90 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将成绩乘以系数0.75 输出; select sno,score*0.75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no='101' AND (score<=90 AND score>=80) (4)求计算机系和数学系的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 OR sdept='MS' )AND sname LIKE '张%' (5)求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 SELECT sno,cno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score IS NULL (6)将成绩大于90分的学生成绩存入永久成绩表;将成绩小于90存入临时成绩表中。

1.第一章课后作业(2014.4)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6.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8.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 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 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 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 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 E.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 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 E.织布厂的纺织机 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A.生产工具 B.基础设施

第一章课后作业答案

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液体的表观特征有: (1)类似于液体,液体最显著的性质是具有流动性,即不能够象固体那样承受剪切应力; (2)类似于液体,液体可完全占据容器的空间并取得容器内腔的形状; (3)类似于固体,液体具有自由表面; (4)类似于固体,液体可压缩性很。 2、按液体结构和内部作用力分类,液体可分为原子液体、分子液体及离子液体三类。其中,液态金属属于原子液体,简单及复杂的熔盐通常属于离子液体。 3、偶分布函数g(r)的物理意义是距某一参考粒子r处找到另一个粒子的几率,换言之,表示离开参考原子(处于坐标原点r=0)距离为r位置的数密度ρ(r)对于平均数密度ρo(=N/V)的相对偏差。 4、考察下面右图中表达物质不同状态的偶分布函数g(r)的图(a)、(b)、(c)的特征,然后用连线将分别与左图中对应的结构示意图进行配对。 固体结构(a)的偶分布函数 气体结构(b)的偶分布函数 液体结构(c)的偶分布函数 5、能量起伏:描述液态结构的“综合模型”指出,液态金属中处于热运动的不同原子的能量有高有低,同一原子的能量也在随时间不停地变化,时高时低。这种现象称为能量起伏。

6、结构起伏:液态金属是由大量不停“游动”着的原子团簇组成,团簇内为某种有序结构,团簇周围是一些散乱无序的原子。由于“能量起伏”,一部分金属原子(离子)从某个团簇中分化出去,同时又会有另一些原子组合到该团簇中,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着这样的涨落过程,似乎原子团簇本身在“游动”一样,团簇的尺寸及其内部原子数量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着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7、在特定的温度下,虽然“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的存在,但对于某一特定的液体,其团簇的统计平均尺寸是一定的。然而,原子团簇平均尺寸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原子团簇平均尺寸越小。 8、浓度起伏:工业中常用的合金存在着异类组员;即使是“纯”金属,也存在着大量杂质原子。因此,对于实际金属及合金的液态结构,还需考虑不同原子的分布情况。由于同种元素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间结合力存在差别,结合力较强的原子容易聚集在一起,把别的原于排挤到别处,表现为游动原子团簇之间存在着成分差异。这种局域成分的不均匀性随原子热运动在不时发生着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浓度起伏。 9、对于液态合金,若同种元素的原子间结合力大于不同元素的原子间结合力,即F(A-A、B-B) >F(A-B),则形成富A及富B的原子团簇,具有这样的原子团簇的液体仅有“拓扑短程序”;若熔体的异类组元具有负的混合热,往往F(A -B)>F(A-A、B-B),则在液体中形成具有A-B化学键的原子团簇,具有这样的原子团簇的液体同时还有“化学短程序”。具有“化学短程序”的原子团簇,在热运动的作用下,出现时而化合,时而分解的分子,也可称为不稳定化合物,甚至可以形成比较强而稳定化合物,在液体中就出现新的固相。 10、金属熔化潜热?H m比其气化潜热?H b小得多(表1-2),为1/15~1/30,表明熔化时其内部原子结合键只有部分被破坏。 二、判断题(括号中添“√”或“×”) 1、(√) 2、(×),因为Ga, Bi, Sb, Ce, Si, Ge等熔化时体积增大。 3、(×),理想纯金属液体中既有“能量起伏”,也有“结构起伏”。 4、(√) 5、(×),近年,人们发现液态Ga、Cs、Se、I、、Bi 、Te等元素以及石墨熔体的某些物理性质随压力出现异常非连续变化,Katayama等利用对液态磷进行高压X-衍射实验,证实了液态磷中发生压力诱导型非连续液-液结构转变;我国及国外的学者也以多种手段揭示,一些合金熔体的性质与结构随温度发生非连续变化。

补充习题答案

1.《老师,您好!》 茁壮衷心 理想幸福 崇高茁壮 二.省略 三 ①“铺设大道”和“架起金桥”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崇高,因为老师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 ①老师,教学成果,教师的心血,学生 ②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但愿人长久》 一、查字典,完成练习。 H HAO 白 7 洁白洁白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上。 二、扩词。(省略) 三、阅读课文片段,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次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春节元宵节端午节 2、安静弟弟你也在赏月吧,我好思念你。 3、兄弟苏轼苏辙 四、请试着填写下列诗句。 1、登高处少一人 2、一杯酒无故人 3、存知己若比邻 4、江南岸照我还 五、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古诗两首》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1、第一个第一个 2、第二个 3、第二个 4、第一个 5、第二个 二、体会句子思想感情 ①互相和谐铜镜湖面 ②宁静和谐 2、 ①半边月影 ②峨眉山上挂着半边月亮,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里,小船也在平羌江里一起流动。

3、 ①出发驶向思念友人前往 ②思念友人 三、补充阅读。 4.《秋天》 三、 1、 苹果,玉米,葡萄,高粱,他们都成熟了。 桂花,菊花都盛开了,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2、 这边是红色的苹果,那边是黄灿灿稻子,远处是紫红的葡萄挂在树上。 农民伯伯在田野上忙碌的身影。 3、 苹果,葡萄,人。苹果,葡萄成熟了。 紫红的葡萄挂在树上,桔树挂起圆圆的小球,苹果露出美丽的笑容。 5.《我给江主席献花》 一、看拼音,写词语 地毯耻辱秩序井然 队伍步伐欣喜若狂 二、填一填,想一想,写一写。 1、微微地爱抚地亲切地 领袖对孩子的一片慈爱之情。 2、失散多年的母亲的怀抱一股情不自禁吻了一下依偎不愿离开 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对祖国母亲的衷心爱戴和依恋之情。 三、熟读全文,完成填空。 献花前→献花无比激动和欣喜 6 天安门广场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 2、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广场大花园天安门广场热闹的气氛。 3、鲜花彩灯礼花和歌声热闹 7 徐悲鸿励志学画 一、选择解释,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横着数) 二、选字填空。(省略)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他被激怒后。 2、画第一自然段第2句话。把徐悲鸿比作骏马。 3、每逢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4、最后一句话。 5、衬托了徐悲鸿学画的艰难与决心。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第一章作业答案

2-3何谓真空度?某点的真空度为0.4×105Pa ,其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分别是多少? 答: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小的那部分数值为真空度。 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0.6×105Pa 相对压力=—真空度=—0.4×105Pa 2-5在图2-12中,液压缸直径150D mm =,活塞直径100d mm =,负载50000F N =。若不计油液自重及活塞或缸体重量,求a) 、b)两种情况下的液压缸内部的油液压力。 解:a) 柱pA F =b) 环pA F +2-6如图, 130q L =解:v 1=2 1 14D v π 3-9 图数)各为多少?(已知图c 中节流阀的压差为Δp ) 答:0=p ;A F p = ;p p ?=;0=p 3-11 某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5MPa ,转速为1450r/min ,排量为40mL/r ,容积效率为0.93,总效率为0.88,求泵的实际输出功率和驱动该泵所用电动机的功率。 解:W pVn pq P V o 449593.0104060 1450 10566=?????===-η

4-8 如图4-15所示,三个液压缸的缸筒和活塞杆直径均为D 和d ,当输入油液的压力和流量 v = 2v = 3v = ,试求: (1(24 4 2)Pa d F p 66 22 1004.110354 1000 4 ?=??= = -π π 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5 P78 : 5-9 如图5-28所示回路,若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为6MPa ,判断在电磁铁断电,负载无穷大或负载压力 为4MPa 时,系统的压力分别是多少?当电磁铁通电,负载压力为4MPa 时,系统的压力又是多少?

《企业会计学》第一章导论(补充内容)作业及答案.docx

A.利润类 B.资产类 7. 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的是( A.主营业务成本 B.其他业务成本 8. 在下列项目中,属于账户的金额要索的是( A.本期借方发生额 B.本期贷方发生额 9.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要在 A. 一个 B.两个 C.三个 10. 目询我国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是( A.收付记账法 B.借贷记账法 11. 1=1前我国会计上采用( )为记账符号。A A.借和贷 B.增和减 C.收和付 12.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适用于C.所冇者权益类 ) D.成木类 o D C.营业外支出 D.劳务成本 0.本期减少发生额 D.借方余额 ( )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D D.两个或两个以上 B C.增减记账法 D.來去记账法 D.加和减 )o C A.单式记账法 B.收付记账法 C.借贷记账法 13.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资产账户的结构特点是( A. 借方登记增加、 B. 借方登记减少、 C. 借方登记增加、 D. 借方登记减少、 D.增减记账法 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 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余额在贷方 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 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 14.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负债账户的结构特点是( A. 借方登记增加、 B. 借方登记减少、 C. 借方登记增加、 D. 借方登记减少、 贷方登记减少, 贷方登记增加, 贷方登记减少, 贷方登记增加, 期末余额在借方 期末余额在贷方 期末一般无余额 期末一般无余额 15. 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贷方 C.借方或贷方 16. 在借贷记账法下,所冇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D. —般无期末余额 第一章导论(补充内容)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对会计要索按英经济内容所做的分类。B A. 会计对象 B.会计科目 C.会计账户 D.会计凭证。 2. 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会计信息的详略程度分类,可以分为()。D A. 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 B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 类 C. 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 D.—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3. 下列关于会计科目分类的说法屮,正确的是()。A A. 会计科冃按反映会计信息的详略程度不同,分为总分类科冃和明细分类科冃 B. 会计科冃按照会计耍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和费用类科H C. “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火”都属于资产类科冃 D. 为了适应企业管理精细化要求,每一个总账科目卜都应设置明细科目 4?按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类,“制造费用”属于()科目。D A.资产类 B.负债类 C.损益类 D.成本类 5?为统一财务会计报告,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总分类科目应由()统一规定。B A. 主管部门 B.国家财政部 C. H 己单位 D.地方财政部 6.下列()不是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的项日。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