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教学文稿
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资料

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准备活动其实就是让学生实现相对的静态到动态的转换;放松活动就是让学生从动态向相对静态转化。
今天我主要想同大家一起来探讨课的准备活动。
我们都知道整堂课的教案设计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准备活动,足以证明课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有时只作为一种形式走过场,存在着公式化和教条化现象;有时缺乏认真准备,不能与授课教材有机结合,形式与内容缺乏新意,形式死板,有时以专项准备活动替代一般性准备活动,更有甚者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活动,随便玩玩。
这些现象都达不到准备活动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这样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心趣,对营造课堂气氛都十分不利,同时也降低了准备活动的效果,不利于提高上课的质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准备活动的意义准备活动是教学的正式内容,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课的质量和效果。
1.它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活动肢体、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
2.它能活跃课堂气氛,全面发展身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学习。
3.它使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使身体得到一般发展。
二.准备活动的任务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增强学生的体质。
2.为学习基本部分的教材做好思想上与心理上的准备,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
3.掌握准备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从事课外体育活动时,懂得如何做准备活动。
4.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三.准备活动的特点统一性——准备活动教学过程的统一性,突出地表现为学生练习的全部过程完全有赖于教师的统一指挥。
尽管课的类型、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但准备活动大多采用集体的形式进行。
初中教研体育课准备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节课将围绕“准备活动”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运动状态,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课堂效率。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准备活动,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准备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准备活动的常见形式和设计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 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准备活动。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准备活动概述(1)准备活动的定义: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运动前,通过一系列的身体练习,使身体各器官系统、运动系统逐渐适应运动负荷,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果的过程。
(2)准备活动的作用:提高运动效果、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2. 准备活动的形式(1)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
(2)专项性准备活动:针对某一运动项目,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3)心理性准备活动:通过心理暗示、呼吸调整等方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运动效果。
3. 准备活动的教学方法(1)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准备活动。
(2)多样化:结合多种准备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3)针对性:针对不同运动项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4. 案例分析以初中体育课“篮球基本技术”为例,设计准备活动。
(1)一般性准备活动:慢跑800米,关节活动(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肌肉拉伸。
(2)专项性准备活动: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上篮练习。
(3)心理性准备活动:进行心理暗示,如“我行”、“我能行”等,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5. 教师反思与改进(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调整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强度。
体育课课前放松动作教案

体育课课前放松动作教案教案标题:体育课课前放松动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课前放松动作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习并掌握几种适合体育课课前放松的动作。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2. 音乐播放器。
3. 适合课前放松的音乐。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体育课前放松的重要性,例如减少受伤风险、提高身体柔韧性等。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前放松动作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示范与解释(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适合课前放松的动作,例如颈部转动、肩部放松、手臂摆动等。
2. 解释每个动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幅度。
练习与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领导者。
2. 领导者向小组成员示范一个动作,其他成员跟随练习。
3. 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机会示范和练习不同的动作。
4. 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前放松动作练习中的感受和体会。
2. 强调课前放松动作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进行类似的放松活动。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其他时间继续进行课前放松动作的练习,并记录他们的进展。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家中或其他场合中练习的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中的示范和指导。
2. 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课前放松动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练习和反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案还提供了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进行类似的放松活动,以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体育准备活动教案模板(共8篇)

体育准备活动教案模板(共8篇)第1篇:准备活动教案准备活动教案首先,全体集合,然后,围绕场地慢跑两圈.期间,做一下后踢腿、前踢腿、高抬腿以及跨步跳等动作练习。
然后在集合,排成广播操队形。
并开始以下热身活动。
一、伸展运动第一拍双手前平举同时左腿前踢第二拍左手往后,左右手成一直线与水平成45度,同时左腿后摆第三拍左腿前踢,同时双手斜上举,第四拍还原成直立。
第五拍左腿左迈一步,同时双手侧平举,第六拍双手上举,第七拍双手后摆,身体微屈,第八拍还原成直立。
第3、4个8拍同1、2个8拍,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二、体侧运动第一拍左腿左迈一步,同时双手体前交叉,第二拍双手向上屈纣侧举第三拍身体向右弯曲,同时双手上举,第四拍还原成直立。
第五拍左腿左迈一步,同时双手上举交叉第六拍双手向下屈纣侧举,第七拍身体向左弯曲,同时双手上举,第八拍还原成直立。
第3、4个8拍同1、2个8拍,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三、踢腿运动第一拍左腿左迈一步,同时双手上举,第二拍左手屈纣挂肩右手侧平举,第三拍右手屈纣挂肩左手侧平举,第四拍还原成直立。
第五拍双手上举,同时右腿后踢,第六拍双手屈纣握拳于体前,同时右腿屈膝于体前第七拍同第五拍,第八拍还原成直立。
第3、4个8拍同1、2个8拍,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四、腹背运动第一拍左腿左迈一步,同时双手侧平举,第二拍双手上举交叉,第三拍体前屈双手交叉碰脚,第四拍还原成直立。
第五拍左腿左迈一步,同时双手上举第六拍在左腿后击掌,第七拍在右腿后击掌,第八拍还原成直立。
第3、4个8拍同1、2个8拍,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五、全身运动第一拍左腿前迈成弓步,同时双手由体侧上举,第二拍体前屈双手由前向后摆,第三拍同第一拍,第四拍还原成直立。
第五拍左腿前迈成弓步,同时双手成一直线与地面成45度,第六拍双手体前屈双拳相对,第七拍右腿前迈成弓步,同时双手成一直线与地面成45度,第八拍还原成直立。
第3、4个8拍同1、2个8拍,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体育课准备活动教案3篇

体育课准备活动教案篇一:热身活动一、活动准备1.场地选择:室内或室外均可,视气温和气候而定。
2.器材准备:发令枪或手铃、小球、拉伸带等。
3.人员安排:根据班级人数决定分几组进行活动,每组10-12人为宜。
二、活动过程1.打招呼:老师向学生问好,提醒大家做好身体准备。
2.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分组。
3.热身操:老师带领大家做热身操,热身操时长15分钟左右。
4.球类活动:将球分发给每组学生,进行传球练习,要求传球不掉落,传球顺序也不可打乱。
传球结束后,以最快结束时间为胜。
5.拉伸:球类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活动。
三、活动要求1.活动时间:活动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
2.注意安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安全,不可搔扰、冲撞和攀爬。
3.活动强度:活动难度要适宜,既不能过于轻松,也不能过于强度大。
篇二:集体活动一、活动准备1.场地选择:运动场或球场。
2.器材准备:足球、发令枪。
3.人员安排:分组进行活动,每组12人为宜。
二、活动过程1.组建队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组长。
2.发令:教师用发令枪发令,每个小组的组长将会听到发令枪声,以此作为触发点开展集体活动。
3.团队协作:教师根据活动主题和课程目标选定相关任务,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4.表彰:按照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及任务完成质量等情况综合评估,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并组织颁发奖牌。
三、活动要求1.活动时间:活动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
2.注意安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安全,不可搔扰、冲撞和攀爬。
3.活动强度:活动难度要适宜,既不能过于轻松,也不能过于强度大。
篇三:项目比赛一、活动准备1.场地选择:运动场或体育馆。
2.器材准备:各种运动器材和比赛工具。
3.人员安排:分小组进行比赛,每组12人为宜。
二、活动过程1.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组长,团队之间互相竞争,奋力拼搏。
2.比赛:根据预算时间安排比赛项目和比赛规则,其中包括各种体育和游戏项目。
体育课准备活动及放松活动

体肓课准备话动与放松活动准备活动是体肓散学的愛要环节之一,*备活动其矣就是让学生宾现相对的静态到动杰的转换;枚松活动就是让学生从动杰向相对普态转化。
今天我宝要怨同大彖一起JL採讨课的准备活动。
我们却知道整壹课的敘余役计中有s分之一的对间是准备活动,足以证明课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处要的。
然而盛故学实戒过程中往往秋忽视,有对只作为一种形式走过场,存准.着心或化和就条化现集;有对缺乏认真单备,不能与授课教材有机建合,形或与彖缺乏祈意,形式死板,有对以专项浪备活动暮代一般性浪备活动,更有專舟社学己进行准备活动,随便航珈。
这些现余却达不列准备活动的要求, 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虑到枯爆、主至*生庆烦心理,这样对询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堆养学生对体肓课的心趣,对時世课莹处餐却十分不利,同对也阶低了准务活动的败果,不利子提宮/课的廣量,彩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 浪备活动的盘义准备活动是敘学的止戎歩,是上好体育课的受要俎成部分,关索到课的质量和败糸。
1. 它具有為中学生注总力、丸分活动肢体、预陆运动箍務的作用。
2. 它能活跃课壹纶髭,全面发爰扌体,谒动学生学习的积憑性,使他们妬种报各、惜绪饱満地学习。
3. 乞使人体各屋含余規功能迢速地进入工作状东,一方面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丸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使*体得列一般发畏。
二、准备活动的任务1. 促进学生糸体正帝发育和素质的全面发畏,培养正确的身体姜势,增務学生的体质。
2•为学习基卷部分的教材做好息怨上与心理乂的浪务,防止运动履伤,提宮运动成绩。
3. 拿握准备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农从事標外体肓活动时,橫得如何做准备活动。
4. 报春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饭圮律性和集体全义的精种。
三. 准备港动的特点统一性——准备活动菽学过程的统一性,突出地表现为学生條习的全祁过程克全有赖于散师的统一指挥。
尽管课的类宴、教学对象、教学宋各不相同,但准务活动交多采用集体的形或进_行。
这一特点埒明地反訣了我国蛊体肓课教学中比較注愛俎饭圮律性,要求学生衣有俎饭有免律的规中遗行统一條习o规走性——准备活动的规定性主要反腆农败学求除了帝规和基本体操外,就是潞戏或一些集中运总力的條号,而淮.散学程序•!则形或了“队列條习——徒芋体操”,或青“队列队形——游戏——决孚操” 等囲走栈式。
体育有趣放松操教案

体育有趣放松操教案体育课是学生们最期待的一堂课,因为它能够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活力、锻炼身体,并享受运动的乐趣。
然而,有时候体育课可能会让学生感到疲惫或压力过大,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放松操来帮助学生调整身心,恢复活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放松操,使学生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增强体力和耐力。
二、教学内容1. 轻松拉伸操:学生站立,双臂自然垂放,慢慢抬起双臂,同时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放下双臂,呼气。
重复5次。
2. 活力摇摆操:学生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垂放。
然后,身体保持直立,上半身向左摆动,同时右臂自然向右摆动,重复10次,然后换方向重复。
3. 快乐扭动操:学生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垂放。
然后,上半身向左扭动,同时右臂自然向右扭动,重复10次,然后换方向重复。
4. 欢乐踏步操:学生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垂放。
然后,左腿向前踏出一步,同时双臂自然向上抬起。
然后恢复原位,换右腿重复。
重复10次。
5. 欢快跳跃操:学生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垂放。
然后,双腿同时弯曲,然后用力跳起,同时双臂自然向上抬起。
重复10次。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告诉学生通过放松操可以让他们恢复精力和活力。
2. 示范:教师示范每个放松操的动作,同时解释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跟着做每个放松操的动作。
4. 反馈:教师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5. 巩固:学生在体育课结束前,每天进行一次放松操的练习,以保持身心健康。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准确、流畅,并考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能够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恢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放松操教学,学生们得到了身心的放松和恢复。
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放松操的学习,享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
体育有趣放松操教案的设计不仅仅。
体育课整理活动放松操教案

体育课整理活动放松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放松操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掌握几种简单的放松操动作。
3.通过放松操活动,使学生在体育课后能够得到身心放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放松操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掌握几种简单的放松操动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放松操动作。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放松操的基本知识,掌握几种简单的放松操动作。
2.学生准备: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准备好参与放松操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放松操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放松操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2.活动一:颈部放松操(10分钟)教师示范颈部放松操动作,引导学生跟随一起进行。
动作包括:缓慢转头、左右摇头、颈部按摩等。
3.活动二:肩部放松操(10分钟)教师示范肩部放松操动作,引导学生跟随一起进行。
动作包括:肩部转动、肩部提拉、肩部按摩等。
4.活动三:背部放松操(10分钟)教师示范背部放松操动作,引导学生跟随一起进行。
动作包括:扭动腰部、伸展背部、按摩背部等。
5.活动四:全身放松操(15分钟)教师示范全身放松操动作,引导学生跟随一起进行。
动作包括:伸展四肢、扭动腰部、深呼吸等。
6.总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强调放松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放松操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放松操活动,学生们在体育课后得到了身心放松,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放松操动作,避免受伤。
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音乐、气氛营造等方式,使放松操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准备活动其实就是让学生实现相对的静态到动态的转换;放松活动就是让学生从动态向相对静态转化。
今天我主要想同大家一起来探讨课的准备活动。
我们都知道整堂课的教案设计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准备活动,足以证明课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有时只作为一种形式走过场,存在着公式化和教条化现象;有时缺乏认真准备,不能与授课教材有机结合,形式与内容缺乏新意,形式死板,有时以专项准备活动替代一般性准备活动,更有甚者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活动,随便玩玩。
这些现象都达不到准备活动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这样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心趣,对营造课堂气氛都十分不利,同时也降低了准备活动的效果,不利于提高上课的质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准备活动的意义准备活动是教学的正式内容,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课的质量和效果。
1.它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活动肢体、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
2.它能活跃课堂气氛,全面发展身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学习。
3.它使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使身体得到一般发展。
二.准备活动的任务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增强学生的体质。
2.为学习基本部分的教材做好思想上与心理上的准备,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
3.掌握准备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从事课外体育活动时,懂得如何做准备活动。
4.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三.准备活动的特点统一性——准备活动教学过程的统一性,突出地表现为学生练习的全部过程完全有赖于教师的统一指挥。
尽管课的类型、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但准备活动大多采用集体的形式进行。
这一特点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体育课教学中比较注重组织纪律性,要求学生在有组织有纪律的规范中进行统一练习。
规定性——准备活动的规定性主要反映在教学内容除了常规和基本体操外,就是游戏或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而在教学程序上则形式了“队列练习——徒手体操”,或者“队列队形——游戏——徒手操”等固定模式。
附属性——准备活动练习从编排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围绕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来设计的,是为基本部分教学服务的。
因为传统教学理论认为,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依靠基本部分来完成的。
准备活动的任务主要是使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学习做好了准备。
随着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特别是课堂结构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体育课中准备部分的教学,不再单纯地为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服务,而是其自身同样具有教育、教学和教养的因素。
因此现代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智能的培养、个性品质的发展以及实施具体课的任务等,应该从课的一开始就得到比较好的体现。
现实的准备活动教学有如下的新特点。
技能化——长期以来,在实践教学中人们思想上形式了“基本部分重要,准备活动次要,整理活动可要可不要”这样一种片面的认识,大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
而今准备活动练习与基本教材的结合更加紧密,一些模仿性练习、诱导性练习以及辅助性练习,甚至基本教材的部分练习或分解练习,大量地充实到准备活动中来,不仅提高了准备活动教学的容量,而且也使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使整个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准备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
这样就可以摆脱一些单调的如跑步、做操之类的束缚,而选择和安排了一些与发展该项技能相关的基本练习。
如篮球教学中的折线跑、后退跑,或篮球代替实心球做各种传接球练习等,既活动了身体、又熟悉了球性。
个性化——培养具有优良个性品质的合格人材,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基本要求的约束下,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充分的表现。
过去准备活动的教学形式比较简单,活动的组织、量的安排等都比较呆板、保守,忽视乃至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主动性,难以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
而目前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已经逐步改变了单一的有教师统一指挥的状况,出现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动愿望,运用自己获得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进行准备活动的做法。
练习的内容不仅仅有教师规定的练习,也可以在规定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练习。
这样既能弥补在集体练习中的不足,也能在准备活动运动量的安排上体现出区别对待的原则,使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在一定的阶段上满足其运动欲望。
韵律化——准备活动教学过程的韵律化使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个新特点。
它首先表现为音乐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在准备活动中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不仅替代了枯燥呆板的1━2━3━4的口令,而且能使学生从过去机械的形同木偶的广播体操中解脱出来,使练习过程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听觉上也是一种享受,让学生在愉快的乐曲欣赏中完成准备活动,何乐而不为。
所以,音乐是准备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将会有效地提高准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使学生能更协调准确地表现动作,提高练习的节奏感和动作运用的实际价值以及健康效果。
与此同时,准备性练习节奏也更加明快强烈,各种练习的艺术性得到了加强,美育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多样化——鉴于以上特点,准备活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变得更加多样。
它随着课的类型、教材的性质及课的任务等的变化。
使教学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了准备部分教学的实效性。
四、提高准备活动的有效性1、准备活动要具有科学性。
根据小学生身体发育及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再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要从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出发,不可以强度太大或动作过繁,以免影响基本部分的学习或降低学习兴趣。
准备部分占用的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影响基本部分的讲解和练习。
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做到内容和方法由易到难,动作速度和节奏由慢到快,动作连接及组合由简到繁。
2、准备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
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
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
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3、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合。
准备活动不只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
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
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
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
专门性练习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
因此上课时必需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
放松活动放松活动是体育课结束部分的主要内容。
其目的在于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放松肌肉,使肌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放松整理活动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运动水平、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反馈,以及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放松活动不够重视,存在着不做放松活动的、即使做,则走过场,不讲科学,不求实效。
随意性很大,不根据教材内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对学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不利,也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下节文化课的学习效率。
内容与形式:放松活动一般在缓和性练习、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
放松活动的强度应根据课的主教材的练习强度而定,强则大,弱则小。
内容要根据主教材性质选择,多劳部位多放松,全身活动全身放松。
主要采取的放松形式,一种是肌体疲劳的放松(缓慢牵位、积极休息、游戏、意念),另一种是心理放松,对运动激烈、紧张的练习,除了对学生进行肌肉放松,也可采用逗趣法(小幽默、小笑话)。
通过逗趣法使学生在情不自禁的笑声中调节和放松紧张精神,转移他们的肌肉感,消除心理疲劳。
总之,让我们从教书育人的观点出发,关心爱护学生,充分重视课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
托盘堆码方式托盘堆码托盘堆码即将货物码在托盘上,货物在托盘上码放方式可采用自身堆码采用的码放形式,然后用叉车将托盘货一层层堆码起来。
对于一些怕挤压或形状不规则的货物,可将货物装在货箱内或带立柱的托盘上。
由于货箱堆码时,是由货箱或托盘立柱承受货垛的重量,故这种托盘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采用托盘堆码时,其堆码和出入库作业常采用叉车或其它堆垛机械完成,采用桥式堆垛机时,堆垛高度可达8m以上,故其仓库容积利用率和机械化程度比自身堆码有较大的提高(1)重叠式即各层码放方式相同,上下对应。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工人操作速度快,包装货物的四个角和边重叠垂直,承载能力大。
缺点是各层之间缺少咬合作用,容易发生塌垛。
在货物低面积较大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式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如果再配上相应的紧固方式,则不但能保持稳定,还可以保留装卸操作省力的优点。
(2)纵横交错式相邻摆放旋转90度,一层横向放置,另一层纵向放置。
每层间有一定的咬合效果,但咬合强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