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杨烈妇传

合集下载

杨烈妇传

杨烈妇传

《杨烈妇传》知识点1.解释加横线的字: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不知所为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侃率之以乘城亟去有蜚箭集于侃之手力不足,死焉,职也。

贼气吞焉,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厥自兵兴项城为叛军困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杨氏当之矣赞曰凡人之情与古人不殊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则人谁肯固矣( ) 其必济( )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辨行列和于姊姒,于卑幼有慈爱虽古烈女,其何加焉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如逃,则谁守虽然,岁满则罢去B、府库皆其财也夺贼之财而食其食C、重赏以令死士有以弱弓射贼者D、与之千钱使侃与贼言曰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我)岁满则罢去B、(杨氏)使侃与贼言曰C、(你们)徒失利,无益也D、中其帅,(帅)坠马死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县令,寇至当守——您是县令,敌人来到应该守卫B、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守卫自己的县城C、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项城的父老乡亲,坚持正义不被叛贼吓倒D、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如其死在城上,不是比死在家中还要好吗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答案:4分。

(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细解:“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选自唐代李翱的《杨烈妇传》,稍有删改,《新唐书·列女·杨烈妇传》。

“固”出现于“君子固穷”(《论语七则》),“相与”出现于“飞鸟相与还”(《饮酒》)等。

都颇为常见、常用。

“济”(成功)、“乘”(防守,登)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来推测。

实际上,熟悉古文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两个字及其所考查的用法实属常见。

“济”的“渡河”义大多同学都应该知道,这里不过是引申一下;而“乘”的“登”义原本就是其本义,“乘城”(登城、守城)也是古代史传文中常见的词语。

它提醒我们在指导学生备考时对一些重要的词语(如史传文中常用的词语)其课本出现过的义项之外的解释也要关注。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项城为叛军困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D.为君翻作《琵琶行》答案:2分。

B细解:问的是用法,即词性。

B为动词,其余为介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建中四,项城为叛军困”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建中四,项城为叛军困”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建中四,项城为叛军困”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第172l题。

(16分)建中四,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阅读下文,完成第十七—2l题。

(16分)建中四,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因此,小官员和人民被传唤到法庭。

杨说:“县长应该对主诚实,但是,如果他年事已高,他应该去。

这不是官员和人民的事。

官员、人民和城里人也有坟墓。

为了保卫自己的城市,承受自己的身体损失,成为一个盗贼,应该一起死吗?”大家都哭了。

吸引数百人,充分利用这座城市。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十七.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谁愿意变得坚强矣()(2)其必济()(3)易香玉致死以守其邑()(4)侃率之以乘城市()答复:4要点。

(1)坚持(2)成功(3)一起(4)国防部,邓细解:第一个语段选自唐代李翱的《杨烈妇传》,稍有删改,《新唐书·列女·杨烈妇传》。

“固体”出现在“绅士的贫穷”中(《<论语>七条规则)“香玉”出现在《鸟香玉》中(饮酒)等待都很常见,也很常用。

“Ji”(成功)和“Cheng”(防守、登机)要求应聘者结合上面和下面的内容进行推测。

事实上,熟悉古代汉语的学生应该知道这两个词及其用法是很常见的。

大多数学生应该知道“吉”中“过河”的意思。

这只是一个延伸;“乘”的“登”是它的本义,“乘城”(登城护城)也是古代历史文献中的一个常用词。

它提醒我们,在指导学生备考时,除了课本上的意思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对一些重要词汇(如历史传记中常用的词汇)的解释。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李翱《杨烈妇传》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将盗[2]陈州,分其兵数千人...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guji/185875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古诗杨烈妇传翻译赏析

古诗杨烈妇传翻译赏析

古诗杨烈妇传翻译赏析文言文《杨烈妇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

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7]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皆笑。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

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

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

”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

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若高愍女、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杨烈妇传__分析

杨烈妇传__分析
李翱(772~841),唐德宗贞元12年(796 年)认识韩愈,结为至友,从韩愈学古文,是 古文运动的参与者。。贞元14年(798年)中进 士。历任国子博士、国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 庐州刺史、终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户部尚书。 死后谥文。李翱与韩愈相交29年,又娶韩愈的 侄女为妻,文章受其影响,而吸收了韩文较为 平易近人的部份,文章平正达畅,曾被清人列 入唐宋十大家。著作《李文公集》。
本文记述的是: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98年),地方军阀 (藩镇)李希烈作乱,“陷汴州”、“盗陈州”、“抵项城县”、 “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无恶不作。项城县危在旦夕。其时 县令李侃无能,“不知所为”。其妻杨氏力主抵抗,死守县城。 她亲自动员胥吏百姓,“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 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登城防守,杨氏亲自为之烧饭, “无长少皆均匀”。项城系小县,“无长戟劲弓、高城深沟之 固”,作乱之人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 城而下。”然而守城者众志成城,决死守之。也许是贼人命中注 定有此一败,守城者“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 势,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项城县得以保存。事后,刺 史上侃(李侃,项城县令,杨氏之夫)之功,得“诏迁”(得到 皇上提升)。杨氏“至兹犹存。”
陷:攻陷 盗:侵略 累,通“缧”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侵袭 状语后置句
于此
名作动
判断句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 贼到了,就应当守卫,(虽然)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 件事上,也是应尽的职责。您如果逃跑了,那么谁来守城?” 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 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 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杨氏说:“假如您不守城,县城就会被叛贼得到 ,粮仓 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食:给。。。吃 ( 音同四),名做动 判断句 被动句 里的粮食都成为他们积聚的了,库房里的财物都成为他们 的了,百姓都成为他们的士兵,俘虏,国家还有什么呢?夺 取贼寇的财物,吃(夺得的)他们的粮食,用优厚的奖赏 济:成功。 来使令不怕牺牲的勇士,看来一定会成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 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 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 即使这样 状语后置句 耶?”众皆泣,许之。 于是他把官府中的差使、小吏和百姓召集到房厅里。 致死:冒死。 杨氏说:“县官当然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职的年 限满了就要离开,不像官吏百姓那样。官吏百姓是本地 人,祖先坟墓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在这个县城, 怎能忍心丧失忠义品格而充当贼寇的人呢?”众人都流泪 答应了她拼死守城。

杨烈妇传

杨烈妇传
杨烈妇传
李翱
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 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 史官修撰,死后谥号文。 史官修撰,死后谥号文。曾从韩语学古 是古文运动的参与者。 李文公集》 文,是古文运动的参与者。《李文公集》
解释下列文言实词
其必济 仓廪皆其积 仓廪皆其积也。 其必济。 侃率之以乘 则人谁肯固 侃率之以乘城。 则人谁肯固矣。 刺史上侃之功。 杨氏至兹犹存。 刺史上侃之功。 杨氏至兹犹存。 杨氏当之矣。 储蓄山 杨氏当之矣。 储蓄山积。 朝廷宠旌守御之臣。 朝廷宠旌守御之臣。 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致死以守其邑。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翻译句子
1、力不足,死焉,职也。 、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 、虽然,岁满则罢去, 姓然。 姓然。 3、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 、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 卿大臣之所难。 卿大臣之所难。
判断下列文言词的用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3、力不足,死焉。 、力不足, 4、坟墓存焉。 、坟墓存焉 5、重赏以令死士。 、重赏以令死士。 6、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忍失其身而为
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君县令 、 2、力不足,死焉,职也 、力不足,死焉, 3、国家何有? 、国家何有? 4、县为贼所得矣。 、县为贼所得矣。 5、项城,小邑也。 、项城,小邑也。 6、和于娣姒。 、和于娣姒。

杨烈妇者文言文阅读

杨烈妇者文言文阅读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

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

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

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

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

”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

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

得数百人。

侃率以乘城,妇身自以享众。

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大笑。

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

”侃遽登城。

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诏迁侃太平令。

【注】: cuàn,烧火做饭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两狼之并驱/如故C.侃/为项城令D.非如/吏民生此土也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李侃面对“城小贼锐”的形势,本想逃走,后来在妻子的劝勉下带领众人奋勇抗敌。

B.李侃的妻子深明大义,她鼓励李侃以忠义为重,恪尽职守,并为守城出谋划策。

C.李侃号召官员百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得到大家的响应。

D.李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督战,他的妻子发动全城妇女烧火做饭,搞赏官兵。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坟墓存焉焉: 项城父老义不下贼义:人谁肯固固: 侃遽登城遽: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2分)译文:(2)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2分)1. (2分)A2. (2分)D3. (4分)焉:在这里义:坚持正义固:坚守遽;立即4. (4分)~(1)(2分)(大家)应当一起拼死守城,怎么能忍心失去操守投降侍奉敌人呢(2)(2分)适逢敌将中箭而死,(敌人)于是退兵离开,项城最终得以保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杨烈妇传
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

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皆笑。

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①。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②,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至于辩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固公卿大臣之所难。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

”杨氏当之矣。

注:①陴:城上的小墙,这里代城墙。

②娣姒:妯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B.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C.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D.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烈妇:封建礼教所提倡所表彰的不失身不改嫁以死殉节的女子。

B.县令:一县之长,掌握所管辖区域的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大权,其同僚下属有县丞、主簿、县尉、典史等。

C.胥吏:旧时指官府的各类办事人员和差役,地位较低,属于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

D.岁满:旧时指官员任职期满,县令三年一个任期,三年后根据政绩可升迁、调任、留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

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

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5分)
(2)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5分)
【参考译文】建中四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进犯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项城县。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才好。

他的妻子杨氏说:“你是县官,叛贼来了,理当守卫;力量不足,死在这里,也是忠于职守。

假如您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缺乏,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仓里的粮食都成了叛军的积蓄,府库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于死战的士兵,就一定能成功!”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

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

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么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

于是杨氏宣布命令:“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

”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顾得周到均匀。

杨氏让李侃对敌人通话:“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不怕牺牲,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失利,没有什么好处。

”叛贼都笑了。

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

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还肯固守阵地!如果死在城上,岂不比死在家里有意义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

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翻越城墙而攻下项城。

此时有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统帅落马而死。

这个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

叛贼士气涣散,就全都逃跑了。

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刺史把李侃的功劳上报了,朝廷下令任命李侃为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到目前还活着。

女人的德行在于侍奉父母和公婆,做到恭敬顺从,与妯娌能和睦相处,对辈份低和年纪小的能慈爱,而又不失掉自己的贞操,就算贤德的了。

至于能懂得军事,明白攻守勇猛的道理的,这本来是公卿大臣们都难以做到的。

从用兵以来,朝廷优待表彰守御的大臣,凭借着高峻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的险固,像山一样堆积的物质,和平时一样多的资财,带着头盔,穿着铠甲,背着弓箭逃跑的,不知有多少人!他们的勇气不足以进攻,他们的智慧不足以防守,他们的忠诚不足以为国而死,放
弃所守的城池逃跑的,大有人在啊!他们是些何等样人?而像杨氏,只是一个妇女啊!孔子说:“讲仁义的人必定勇敢。

”杨氏当得起这话了。

10.(3分)*C.
11.(3分)*A.【也指重义守节的妇女】
12.(3分)*D.【“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错误】
13.(10分)【(1)(5分)夺取叛贼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重奖赏来激励敢于死战的士兵,那就一定能成功!关注点:“食其食”“令”“死士”“济”、句意。

(2)(5分)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无论是年长的年少的,一定照顾周到均匀。

关注点:“爨”“食之”“无长少”“周而均”、句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