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松浦大桥施工设计完整版
松浦大桥

谢谢观看
在松浦大桥工程桩中首次采用自平衡法进行大孔径工程单桩承载力试验,该方法既节省试验费用,又不占用 场地,试验桩可做工程桩使用,该项试验对指导哈尔滨市今后大孔径灌注桩工程桩基检测具有突出的作用。
2、大口径大承载力桩基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技术
在松浦大桥南引桥采用静载法对大口径大承载力桩基进行极限承载力试验,这是哈尔滨市工程界首次进行的 试验项目,其试验结果对指导哈尔滨市沿江地区工程建设采用大口径大承载力桩基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采用技术
建设时期的哈尔滨松浦大桥松浦大桥是由江中主塔斜拉叠合梁、滩岛移动模架连续梁和北汊悬浇变截面连续 梁等多种结构形式组成的超大型跨江大桥,也是位于严寒地区的哈尔滨市首次自行组织建设的大桥。为搞好大桥 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将在工程建设中采用多项新技术并开展课题研究
1、自平衡法工程桩承载力检测技术
松浦大桥·安全极端大风中照常通车
哈尔滨松浦大桥虽然哈尔滨市不是经常刮大风的地区,但大桥在建设时,也考虑了抗极端大风的承受力。此 前,有关部门曾做过抗风试验,结果显示,钻石形独塔斜拉桥要比门式塔桥抗风力更好。松浦大桥即使在极端风 速下也毫无问题,保证桥梁稳定。
这么高的桥肯定会“晃”,这是正常的,但晃动过大也不安全,有时重载汽车通过大桥,也会对大桥产生影 响。相比较而言,松浦大桥的设计要比国内其他斜拉桥的晃动小得多。为了减少晃动,在斜拉钢缆索的两端还要 加装阻尼器,以减小震动对大桥的影响,人在桥上不会有任何晃动的感觉。
3、大孔径变截面超长桩技术
大桥的主塔基础采用了大孔径变截面超长桩,桩长95米,上桩径2.5米,下桩径2米。既满足冰体撞力、水流 推力和桩身强度要求,又可节约工程造价,提高基础承载力。
专家点评
松浦大桥·合龙深秋凌晨斜拉索合龙
松浦桥主塔C50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

松 浦桥 主塔 C 0混 凝 土 冬 期 施 工 技 术 5
江 守恒 , 李 宝成 , 朱 卫 中
( 黑龙 江省寒地 建筑 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 10 8 ) 5 00
【 摘
要】 结合哈尔滨市松浦大桥主塔的冬期施工 , 阐述 C0负温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过程、 5 负温泵送混凝
土 暖棚法冬期施 工与养 护 , 以及混凝土冬期施工过 程 中的温度监 控 , C 0负 温混凝 土在 10 对 5 6 m高塔 严寒条 件下
计量 后 , 搅拌 、 经 浇筑 成 型 , 在 负 温条 件 下 进行 硬 能
化 , 规定 的龄 期 内达 到 给定 的技术 指标 , 在 在负 温条 件下混凝土强度持 续增长 , 且转正 温后混 凝土 的物理 力学 性能 、 耐久 性 能不 降低 的一类 混 凝土 , 在规 定 的 硬化温度 中可分为 一5 一1 、 5 、 0 一l ℃三种温度 段 , 此时 的 一 、 0 一l ℃指的是混凝土 内部硬化温度 , 5 一1 、 5 当负 温混凝土养护 中采取一定 的保 温措施。 本研究 旨在保 证 工程 中所 用 混凝 土在 负 温 下不 受冻 害 , 强度 持续 增 长 , 正温 后混 凝土 各项 物理 且 转 力学性能 不受 影 响。天 气 温度 目标 最低 极 限温 度 为
1 %之 间 , 混凝 土强度几乎不增长 , 0 水泥 而且在不采
取措施时 , 新拌混凝 土就必然 会 由于水 的结 冰而受 冻 害。混凝 土受 冻 害 之 后 , 于 混 凝 土 的 物理 力 学 性 对
完成 3 段 浇筑 , 时 哈尔滨 地 区处 于冬 期 施 工 时 2节 此
节 , 部位 混凝 土 的施工 为 混凝 土冬期 施 工 , 此 如此苛 刻条 件下的高塔泵送混凝 土施 工尚属于首 次。 冬期施工 过程中 , 工程存 在如 下技 术难题 亟待 解 决 : 混凝 土 浇筑 早期 , ① 由于外界 气 温处 于负 温条 件
松浦大桥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松浦大桥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1、工程概况车亭公路松浦大桥建于xxxx年,为公路铁路两用桥,桥梁跨径组合为22×31.7m(引桥+96m+112m+112m+96m+22×31.7m(引桥),全长1810.8。
桥梁横断面布置为:0.25m(栏杆)+1.5m(人行道)+9m(行车道)+1.5m(人行道)+0.25m(栏杆),桥面总宽12.5m。
主桥上部结构为钢桁架桥,上面铺设混凝土行车道板,引桥上部结构为5根预应力T型梁。
在主桥两端与引桥连接处及跨钢板中(112m与112m连接处)各设一条梳形钢板伸缩缝,其余伸缩缝均采用型钢伸缩缝,共56条。
近年来桥上交通量和载重量大幅增长,造成桥梁损害严重。
(见图一)1.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车亭公路松浦大桥南接金山北连上海,是上海通往金山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大桥两侧属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沿线多为农田,南北引桥两侧均有地面道路通往南北桥头堡,北侧为守桥部队驻军营房,南侧为已荒废的花园。
桥头堡处自然地面距主桥面约30m。
黄浦江河道宽约410m。
1.2原主、引桥桥面结构主桥桥面搁置在7根工字型钢梁上,桥面行车道由下向上各层结构分别为:横向行车道板、混凝土整浇层、沥青路面铺装层,桥面行车道两侧人行道由下向上各层结构分别为:人行道板、混凝土整浇层、栏杆扶手。
引桥桥面搁置在5根预应力T型梁上,桥面行车道由下向上各层结构分别为:横向行车道板、混凝土整浇层、沥青路面铺装层,桥面行车道两侧人行道由下向上各层结构分别为:人行道板、混凝土整浇层、栏杆扶手。
1.3新主、引桥桥面结构主桥原桥面搁置在7根工字型钢梁上的所有结构层全部拆除,新安装钢桥面结构层,在钢桥面上铺设沥青混凝土,新做人行道、栏杆扶手及其他配套设施。
引桥原桥面行车道由上向下沥青路面铺装层、混凝土整浇层、横向行车道板均拆除,新做C40铣削式钢纤维混凝土,桥面行车道两侧人行道、栏杆扶手主要结构不变,对损坏部分进行维修。
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土建初稿

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B1-07 A1松浦大桥01号地回迁安置项目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松浦大桥01号地回迁安置项目建设单位:哈尔滨市城投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黑龙江省中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大庆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年 5 月20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配电系统施工布置 (4)四、供电系统参考N系统示意图 (4)五、配电室设备 (4)六、电缆、电线敷设 (4)七、室内配线 (5)八、室外配电箱设置 (5)九、漏电保护器的设置 (6)十、施工用电设备的安装 (6)十一、工地照明 (6)十二、现场施工安全用电 (7)十三、临时用电的使用说明 (7)十四、用电防火措施 (7)十五、特殊施工管理措施 (8)十六、检查制度 (8)十七、施工机具设备明细表 (9)十八、用电量计算.......................................................................................................9. 十九、临时用电现场平面布置图 (22)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松浦大桥01号地块回迁安置项目工程建设地点:道外区松浦大桥、北十九道街、江畔路、规划路围合区域建设单位:哈尔滨市城投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黑龙江省中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大庆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松浦大桥01号地块回迁安置项目工程总面积39474平方米,用地面积5253.51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31269.7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117.93平方米。
地上33层,地下一层。
建筑总高度99.65米,室内外高差0.15米。
其中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上一层局部为老少活动中心、警务室,其余为住宅,二-三十三层为单元式住宅,住宅总户数349户。
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
松浦大桥大修工程方案汇报PPT课件

16
第16页/共18页
汇报完毕
谢谢大家!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松浦大桥段平面布置图
第5页/共18页
1.2工程范围
上层桥梁:原宽度为12米双向两车道 ,改造 后为24.5米双 向六车 道。 下层桥梁:原宽度为10米铁路,改造 后为13米的非 机动车 道和人 行道。
6
改建前
改建后
第6页/共18页
1.3项目总投资及参建单位
7
1、工程总投资:
工程批复总投资57882万元,其中建 安费39929万元 。其他 建设费 用5791万元, 预备费 2231万 元,前 期工程 费9931万元。
01
目录页
PAGE DIRECTORY
工程概况
02
现阶段完成情况
03
工程总体计划
04
工程推进中的问题
第1页/共18页
01
工程概况
➢
1.1项目背景
➢
1.2工程范围
➢
1.3项目总投资及参建单位
第2页/共18页
1.1项目背景
3
松浦大桥1974年4月 兴建,1976年6月建 成通车,位于松江区 车墩镇、叶榭镇一带, 为沿车亭公路,跨黄 浦江双层公铁两用桥 梁。下层为铁路,上 层为公路。
第3页/共18页松浦大桥地理位置
1.1项目背景
•
近年车亭公路交通压力不断增加, 交通拥 堵时有 发生。
• 2012年,铁路金山支线复线建设完 成,既 有松浦 大桥下 层不再 承担铁 路交通 运营的 职责。
4
松第浦大4页桥/现共场18情页况图
1.2工程范围
5
上层桥梁实施范围:南北岸引桥起终点,实施长度为1.858km,其中主桥长419.6m,引 桥长1438.947m。 下层实施范围:北岸引水路至南岸横向村道,实施长度为1.72km,其中主桥长419.6m, 引桥长1047.194m。
松浦大桥大修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方案

松浦大桥大修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方案一、工程背景松浦大桥位于省市境内,为一座重要的公路大桥,连接市区的两个交通要道。
经过多年的使用,该桥梁已经出现了一些结构病害,需要进行大修工程。
二、工程目标1.保障桥梁的正常使用,提高交通安全性;2.加强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以适应未来交通需求;3.优化桥梁设计,提升桥梁的整体美观性。
三、施工内容1.桥梁面层修复:对桥梁面层进行清理、打磨和修补,以减少表面裂缝和破损。
2.主梁加固:主要对桥梁主梁进行加固处理,强化梁体的承载能力。
3.桥墩修复:对桥墩进行检查,修复裂缝和鼓包等病害。
4.支座检修:对桥梁支座进行检查,并进行润滑和更换。
5.桥面防水层更换:更换桥面防水层,提高桥梁的防水性。
6.桥面涂装:对桥梁桥面进行重新涂装,增加美观性和耐久性。
7.桥梁照明设施更新:更新桥梁的照明设施,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
四、施工计划1.施工时间:预计工程施工时间为6个月,从年初开始,至年底完成。
2.施工方案:(1)工程前期准备:包括调查桥梁病害,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申请必要的施工许可证。
(2)施工准备:组织施工人员,调配施工设备和材料,制定施工计划。
(3)桥梁面层修复:首先对桥梁的面层进行清理和打磨,修复表面裂缝和破损。
(4)主梁加固:对桥梁的主梁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承载能力。
(5)桥墩修复:对桥墩进行检查,修复裂缝和鼓包。
(6)支座检修:对桥梁的支座进行检查,并进行润滑和更换。
(7)桥面防水层更换:更换桥面防水层,提高桥梁的防水性。
(8)桥面涂装:对桥梁的桥面进行重新涂装,增加美观性和耐久性。
(9)桥梁照明设施更新:更新桥梁的照明设施,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
(10)施工总结:对工程施工进行总结,记录工程成果和经验教训。
五、施工组织1.管理人员:设立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计划,调度合适的施工人员,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3.施工设备:根据工程需要,采购和调配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机械。
松浦大桥江南引桥满堂红支架结构设计

( )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为 20 P 。 5 . k a ( ) 其它荷载忽略。 6 2 3 作用集度 组合口 .
不影响过往车辆的通 行 , 采用 满堂红 支架施 工方法 对 其进行整体现浇施 工。根据现 场材料 情况 , 满堂红 支 架现浇箱梁底模 面板拟 采用 15m厚 红松木模板 , .c 面 模板横肋断面采用 lc 6 m的木方 , Om× c 木方 沿桥 的横 向每隔 2 c 0 m设置 一 道 ; 其下 面沿 纵 桥 向放 置断 面 在 为2c 0 m×1e 的木方 , 5r a 每隔 6 c 0 m设置一道 。纵 向木
。
跨 中弯矩 : : :
图 1 江南 引 桥排 架 立 面 图
=0 1k m, .2 N・
q p b 2 .5 k / 刚度计算时采用 ) = : 0 9 2 N m( 。
2 引桥 P 3 一 M 2孔 大跨 径 箱 梁支 架 作用 集 度计 算 M1 P 3
截面惯性矩 : -b3 I h
- .m 05 m
纵 肋 支 承 在 钢 管立 柱 上 , 肋 承 受 横 肋 传 来 的 集 中 荷 纵
载 。为简化计算 , 常把集 中荷载简化为均布荷载 , 见图
由计算结果可知 , 面模板刚度满足要求。 经验算 15r 厚红松 木模 板 的强 度和 刚度 都满 .e a
用 8× m 3 m的钢 管 , 钢管水 平 向为 6 c 0 m×6 c 布 0m 设。 M 1 P 3 P 3 一 M 2孔大跨径现 浇箱梁 满堂红 临时支架 总体布置 如图 1 所示 。
3 1 大跨径箱梁底模板计算 .
现 浇箱梁底模 面板采用 15 m厚红 松木模 板 , .c 面
由计算结果可知 , 面模板强度满足要求。
松浦大桥大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松浦大桥大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1I总工期安排及工期承诺根据合同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于2017年3月25日开工,具体开工日期以开工令为准,施工总工期900日历天,封交时间约16个月。
我方在细化安排施工工期、节点工期及竣工工期时,充分考虑了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不利因素,除合同规定的特殊情况外,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均不延误工期施工工期关键节点控制计划本工程关键节点控制计划如下: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3月2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9年9月11Bo2017年5月20日前完成大临设施搭设,包括办公用房、生活用房。
2018年5月15日前完成桥梁下层施工,具备人非通车条件。
2018年5月16日封闭交通开始桥梁上层施工。
2019年9月11日完成交工验收,全线具备通车条件。
1.2工程总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图33:松浦大桥大修工程总进度计划横道图1.31.1.1保证进度的组织措施挑选本单位优秀的管理及技术人才,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精心组织施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及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室、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保证进度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进度。
施工中坚持:加强组织,以组织保进度;加强调度指挥控制,以节点进度保总体进度;加强资金投入、机械设备配置和材料管理,以资金保进度;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保进度;建立施工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信息上传下达,以信息保进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保进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以安全保进度;依靠地方政府,协调各方关系,以“人和”保进度。
112保证进度的管理措施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树立以节点进度保证总体进度的管理思想。
(1)现场科学组织,加强工序衔接根据网络计划设置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间的控制点,按照关键线路控制施工进度。
建立定期的生产例会制度、现场协调会制度,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工作,加强各业务部室、工区的工作协作配合,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力的经济、技术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哈尔滨市松浦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哈尔滨市松浦大桥工程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二十道街至松北区永胜路轴线上。
桥位处有江心岛(狗岛)将河道分为南北两汊,北汊河为主要泄洪江道。
我部施工范围53#—71#,总长824m:其中江心岛为40m跨径连续箱梁(两联,每联6孔,共计480m),北岸辅航道三跨连续变截面箱梁,长度344m(45+50+77×2+50+45m)。
53#—65#在中心岛,66#—69#在水中,70#、71#位于江堤两侧陆地。
1.2、技术标准:1.2.1、公路等级:城市快速路标准1.2.2、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1.2.3、荷载等级:1.2.3.1、桥梁结构荷载标准:采用城-A级1.2.3.2、道路设计荷载标准:BZZ-100型标准车1.2.4、桥梁宽度:36.5米,双向八车道。
1.2.5、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19.53米(黄海高程)1.2.6、设计洪水频率:主桥:1300;引桥及路基:1100。
1.2.7、地震烈度:Ⅵ度,按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防。
1.2.8、通航标准:通航净空满足三级航道通航要求,净宽70米,净高10米,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19.53米。
(黄海高程)1.2.9、船舶撞击力:纵桥向:5695kN,横桥向:11385kN。
1.2.10、设计冰压力:100年一遇40650kN;20年一遇:23500 kN。
1.2.11、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1.3、主要工程数量:1.3.1、钻孔桩共计194根,其中1.2m直径110根,1.5m直径84根。
1.3.2、承台共计28座1.3.3、墩身共计34座1.3.4、连续现浇箱梁两联480m,悬浇箱梁344m。
1.4、自然地理概况:1.4.1、地形、地貌:哈尔滨市道外二十道街跨松花江特大桥工程位于哈尔滨市,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冲击而成的低平原,自中生代断裂沉陷以来,始终处于以下沉为主的间歇性沉降运动。
地形地貌的特点是地势低,虽然山地起伏,但海拔高度并不高。
平原地势低平,坡度较小。
低平原高差较小,平均海拔34m。
1.4.2、自然条件:哈尔滨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无霜期130天左右,年有效积温平均值为2521℃,年平均降水量510毫米左右,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
由于气候,蒸发量小,地势低平,海拔为34-60米,坡降为11000-31000之间,地表径流缓慢,排泄不畅,地表下又有渗透性很差的粘土或亚粘土层,地表常有不同程度的积水,因而形成了大面积非地带性的草甸、沼泽化草甸、沼泽等各类天然草地。
第二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2.1、编制依据:2.1.1、哈尔滨市道外二十道街跨松花江特大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遗书及其它相关资料。
2.1.2、《施工设计图纸》《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黑龙江省市政及园林绿化工程消耗定额》2.1.3、现场实地考察结果2.1.4、国家及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2.1.5、松花江气候、水文、地质、汛情等资料。
2.1.6、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力量、设备能力等因素。
2.2 编制原则:发挥企业施工管理优势,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配备较为先进的施工设备,制定先进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实现优质、安全、按期或提前完工的目标。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分布情况及结构特点,结合业主对工期、质量、环境、交通等方面的要求,以我项目部现有的技术力量和历年来在各类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的丰富经验为依据,以业主的控制总工期和阶段性控制工期作为目标,统筹考虑桥梁、环境保护及其相关工程的总体部署,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为手段,抢前、优质地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
2.2.2、根据业主的有关要求和工程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将为本工程的施工组建一套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采用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调遣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实施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做到统筹兼顾、经济合理。
2.2.3、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狠抓工程质量,确保本工程获得部级优质工程,争创国优。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肃安全生产防范措施,杜绝一切安全事故。
信守合同承诺,在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前完成本合同工程的施工。
2.3 指导思想和目标:2.3.1、工程质量目标:跨松花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的单项工程质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达到优良标准,跨松花江特大桥工程经检测达到设计要求。
2.3.2、进度目标:跨松花江特大桥工程的进度目标为保证合同工期,按期交付使用。
2.3.3、安全目标:安全目标为“重大火灾事故为零,重大机械事故为零,重大生产责任事故为零”。
第三章设备和人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3.1 劳动力供应计划:主要施工人员即08年施工人员,人员进场以满足工程施工实际需要为原则,并随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人员进场计划具体安排详见《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劳动力使用计划表3.2 施工主要材料进场计划及进场途径:材料的质量是制约工程质量的关键,选择优质料场是保证主体工程质量的前提,我部决定采用“就近采购,择优选用”的原则。
综合考虑标段内桥位处的交通状况,料场位置,决定采用汽车运输形式进行材料运输;并根据总工期的要求,我们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按每月所拟定完成的工程量,作好主要材料的调配计划,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进度,随时调整材料的进场计划,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机械设备进场计划测量、试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或按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随时加强设备、人员的数量,以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3.4、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3.4.1、人员运输方法:本工程施工人员均由项目部统一调集,主要管理人员和部分施工技术人员乘坐火车或汽车进入工地。
3.4.2、设备运输方法:本工程所需的工程机械设备从我单位通过公路运输到达现场。
3.4.3、主要材料运输方法:3.4.3.1本项目所需的外购材料,由厂家运到哈尔滨火车站,再由汽车运输至现场。
3.4.3.1其它材料通过材料试验,在当地就近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然后由供应商通过社会运力经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4.1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我项目部针对本工程特点,经研究决定,抽调有多年路桥施工管理经验,特别是具有大型桥梁作业经验,并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管理人员组成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施工、管理各项事宜由经理部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下设工程部、质检部、综合部、设备部、物资部、行政部、财务部等职能部,协调、管理整个合同段的工程施工。
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具体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及《项目经理部和各业务部门人员配备》。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4.2、项目经理部和各业务部门人员配备:4.2施工力量配置及施工任务的划分:根据总体施工部署,以及本工程的特点,本着高质、高速圆满完成跨松花江特大桥工程的施工任务,拟安排我项目部具有较强施工能力和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承担跨松花江特大桥工程的施工任务。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数量详见《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表》。
施工力量配置及施工任务的划分:见下表第五章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平面布置5.1施工总体部署的原则: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如下:5.1.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节约施工用地。
5.1.2、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减少临时建设投资。
5.1.3、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5.1.4、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设计要求和防火规范。
5.2、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合理布置加工场地、仓库、材料堆场、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厕所等施工及办公生活设施等。
5.2.1、便道:施工现场修建便道600m,沿桥位下游与五处便道连通,北端通过便桥连接永胜路。
便道路面净宽为7m,标高控制为118.5米,顶面横向双坡,坡度为1.5%,达到Ⅲ级砂石路的标准,以确保材料及施工设备顺利进入场地。
在便道迎水坡用草袋护坡,坡度为1:0.5。
5.2.2、筑岛、围堰:水流速0.3ms,流速较慢拟采用吹砂筑岛,草(麻)袋围堰,迎水面设钢板桩围挡,采用人工码草袋围堰,然后喷水泥浆防护。
岛面尺寸40×80m,岛面标高拟定119.0m 现水面标高115m,以保证水头高度2m以上。
考虑施工现场环境、混凝土拌和站位置及过水面积等因素,筑岛顺序:65#、66#、69#筑岛施工结束,拆除筑岛后。
67#、、68#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
5.2.3、便桥:便桥设一座,连接北岸与江心岛,便桥桥面净宽4.5m,桥面标高拟为119m,便桥全长255m。
基础为钢管桩基础,选用直径377mm钢管;上部为双排单层贝雷式桁架片;分配梁为I32工字钢,桥面横梁为I27工字钢,纵梁为I10工字钢,桥面铺设7cm木板。
5.2.4、码头:码头共设2座,江北岸在桥位上游80米设置一座码头,江心岛在桥位上游80米设置一座码头。
5.2.5、经理部及生活区建设:经理部及生活区建在中心岛北岸,经理部占地4220m2 ,建筑面积1108.8m2;生活区占地1875 m2,建筑面积1080 m2。
5.2.6、施工区设置:设置混凝土主、副拌合站各一座,占地6300m2。
供应仓库3000m2,钢筋、木工场地1500m2。
(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5.3、施工平面布置图:1819第六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6.1、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安排的原则:6.1.1、根据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各分项工程的分布特点及施工的先后顺序,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科学安排计划,精心组织施工,按业主的控制工期提前优质地完成标段内所有工程的施工。
6.1.2、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采取先进、合理、成熟的技术、工艺、设备,保证工期。
6.1.3、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均衡生产,提高设备、器材的利用率,确保分项工程工期及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6.2、分项工程施工周期:各分项工程施工周期如下:钻孔桩施工:2008年5月21日---2008年10月8日PM54-PM65承台施工:2008年6月19日---2008年8月18日PM66-PM70承台施工:2008年8月25日---2008年10月20日PM64-PM58墩柱(半幅)施工:2008年8月13日---2008年9月28日现浇箱梁PM65-PM59左幅第一孔48m:2008年8月10日---2008年9月25日悬浇段施工PM67-PM69左幅施工:2009年3月15日---2009年7月10日6.3、施工总体进度计划:依据施工条件的要求,开工日期拟定为2008年5月21日,交工日期为201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