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下科学(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本习题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本习题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本习题答案1 什么是能量1.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答:风筝是靠风飞上天的。

现在的高铁等电力机车,是直接通过电网输入的高压电带动发动机工作,驱动机车。

热气球是靠加热空气作为动力飞上天空的。

吉他弹唱、踢足球利用了人体的化学能,化学能的一部分在人体活动时能转换成机械能,其余转换为势能。

2.这些事物具有的动能分别表现在哪里?答:泥石流的动能主要表现在泥沙、石块的滑落过程。

龙卷风的动能主要表现在旋涡的转动及移动。

撞击保龄球的动能主要表现在球与瓶之间的碰撞,及瓶与瓶之间的碰撞。

钱塘江大潮的动能主要表现在潮流的速度及冲击力上。

3.这些物体的势能分别表现在哪里?答:拉长的橡皮筋的势能表现在:手受到向内的拉力,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

准备跳水的跳板运动员的势能表现在:运动员弹起后会向下坠落,同时跳板恢复原状。

拉开的弓的势能表现在:手受到向内的拉力,松开持箭的手后箭会射出去,同时弓恢复原状。

压缩的弹簧的势能表现在:手受到向外的推力,松手后弹簧恢复原状。

3.描述事物具有的能量表现。

4.运用学过的知识填空。

1.李白曾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描述庐山瀑布的壮观。

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动))能。

2.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在拉弓的过程中蕴藏着(势)能。

2 各种各样的能量1.热能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向周围传递?答:热能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向周围传递。

2.电能可以干什么?答:电灯、电风扇、电视机、电饭煲、CD机等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

3.图中的热能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传递?用红线标出来。

4.选择题。

(ABCE)中均储存着化学能。

A.食物B.植物C.汽油等化石燃料D.瀑布等流动的水E.电池F.钟摆3 能量的转换“快乐背记”课本习题解答1.用烤箱烤面包,能量是如何转换的?答:用烤箱烤面包时,电能转换为烤箱内部加热棒的热能,释放光和热;热能促进面包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新物质),使面包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烤熟的面包。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超全版)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超全版)

最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⒈了解我们的住房课堂练习:⒈其他都勾选,只有防雷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选可不选⒉D⒉认识工程课堂练习:⒈A ⒉B ⒊A⒊建造塔台科学阅读:⒈D⒋设计塔台模型课堂练习:⒈D ⒉D科学阅读:⒈B⒌制作塔台模型科学阅读:⒈C⒍测试塔台模型课堂练习:l.A ⒉C科学阅读:⒈B⒎评估改进塔台模习科学阅读:⒈D单元练习l.B ⒉B ⒊C ⒋D ⒌A⒍A ⒎B ⒏C ⒐D ⒑D ⒒C ⒓B ⒔⑴全选:⑵第一项不选,其余全选:⑶D ⒕略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⒈校园生物大搜索课堂练习:⒈D ⒉C科学阅读:⒈A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课堂练习:⒈D ⒉C⒊形形色色的植物课堂练习:l.C ⒉B科学阅读l.C⒋多种多样的动物课堂练习:⒈C ⒉B ⒊A科学阅读:⒈D⒌相貌各异的我们课堂练习:⒈A ⒉B ⒊D ⒋B科学阅读l.B⒍古代生物的多样性课堂练习:⒈D ⒉A ⒊连线示意图:“×”⒎保护生物多样性课堂练习:⒈自然保护区⒉C ⒊除第三顶外,都打勾单元练习⒈C ⒉B ⒊B ⒋C ⒌C ⒍C ⒎C ⒏B ⒐B ⒑B⒒⑴6:2:头、胸、腹:3 ⑵B ⑶生物的形态结构:是否有脊柱⑷警戒:变异⑸D⒓⑴鳄:蜥蜴⑵B ⑶三叶虫:始祖鸟:学习科学知识⑷A⑸不同之处是:现代鸟类:嘴里没有牙齿,翅膀上没有指爪,掌骨和距骨不分离,没有尾巴。

孔子鸟:嘴巴里有牙齿,翅膀上长着三个指爪,掌骨和距骨分离,有尾巴。

相同之处是:都有翅膀、羽毛和喙状的嘴。

第三单元《宇宙》⒈太阳系大家庭课堂练习:l.B ⒉C ⒊A科学阅读:l.D⒉八颗行星课堂练习:⒈B ⒉B ⒊B科学阅读:⒈D⒊日食课堂练习:l.D ⒉B ⒊B科学阅读:⒈A⒋认识星座课堂练习:l.D ⒉B ⒊A ⒋D⒌夏季星空课堂练习:l.D ⒉A ⒊D ⒋D科学阅读:⒈A⒍浩翰的宇宙课堂练习:l.D ⒉B ⒊C⒎探索宇宙课堂练习⒈B ⒉B ⒊D科学阅读:⒈C单元练习l.C ⒉B ⒊C ⒋A ⒌C ⒍B ⒎C ⒏D ⒐B ⒑C ⒒A ⒓B ⒔D ⒕A ⒖C⒗⑴8:⑧:水:①;海王⑵⑦;金;⑤;火⑶④:木⑷D⒘⑴初一⑵略⑶西;东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⒈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课堂练习:⒈化学变化⒉D ⒊B ⒋B科学阅读:⒈B⒉产生气体的变化课党练习:⒈B ⒉A ⒊B ⒋A科学阅读:⒈物理⒉ABCD⒊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课堂练习:⒈B ⒉A ⒊B实践拓展:有益的例子:粮食发酵、金属冶炼等有害的例子:铁生锈、食物腐烂等⒋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课堂练习:⒉C ⒊B⒌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课堂练习:⒈化学:AD ⒉B ⒊ABCD科学阅读:l.BCD⒍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课堂练习⒈长高:长胖:变美:能量⒉B ⒊C科学阅读:⒈A⒎美丽的化学变化课堂练习:⒈B ⒉D ⒊C单元练习l.AD;BCE 2.B 3.C 4.A ⒌D ⒍B ⒎C ⒏C ⒐B⒑(l)①③⑥⑦;②④⑥⑦⑵AB ⑶熄灭:重⑷二氧化碳⒒⑴成分:不是;化学⑵①纸巾的湿度:②略:③铁钉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综合练习⒈B ⒉C ⒊A ⒋A ⒌C ⒍D ⒎A ⒏D ⒐A ⒑D ⒒B ⒓C ⒔C ⒕D ⒖⑴C ⑵ACD ⑶A⒗⑴CD ⑵A ⑶积极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答案合理即可)⒘⑴有大量气泡产生,瓶于变鼓⑵会⑶①小苏打的质量:白酌的量,②"火箭”发射高度与小苏打的质量有关③3;42.7《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赠品)【教材简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7课。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引言】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科学的学习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入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磁铁和指南针】1. 什么是磁铁?磁铁是具有磁性的物体,能吸引铁、镍和钴等物质。

2. 磁铁有哪些特性?磁铁有两个磁性极,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

相同磁极之间互相排斥,不同磁极之间互相吸引。

3. 什么是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地理方位的仪器。

4.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把指南针放平稳后,指针会指向地理北方。

通过观察指针的方向,我们可以判断出其他方向。

【第二单元水的运动与变化】1. 水的三态是什么?水的三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2. 请描述水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

当水的温度降低到0℃以下,水分子的热运动减慢,逐渐凝结成固体,形成冰。

3. 请描述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过程。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以上,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快,变得很热,逐渐转化为水蒸气。

4. 请描述水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

当冰的温度升高到0℃以上,冰分子的热运动加快,逐渐融化成液体,变成水。

【第三单元光的传播与视觉】1. 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是以直线传播的。

2. 什么是反射?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一部分光线会被物体表面弹回,这种现象称为反射。

3. 光是怎样进入人眼的?光线从物体上折射出来,进入眼睛的角膜,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物。

4. 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物体?当光线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物,再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大脑解读这些信息后,我们才能看到物体。

【第四单元电路与导电】1. 什么是电路?电路是指电流在导线中流动的路径。

2. 导体和绝缘体有什么区别?导体是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如金属;绝缘体是不能传导电流的物质,如塑料。

3. 请描述简单电路的组成元素。

简单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练习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杭州西湖的断桥,是一座拱形石桥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蕨类植物不会开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位于杭州西湖的断桥,是一座拱形石桥,这种说法正确。

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种说法正确。

C,蕨类植物不会开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无叶绿体,但膜上有叶绿素,所以可进行光合作用。

故选:C。

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雪花C.玻璃D.白糖答案:根据对晶体结构的认识,食盐、雪花、白糖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玻璃不是晶体。

故选:C。

3.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答案:以上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故选:C。

4.下面的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A.磨碎小麦B.把石块砸碎C.鸡蛋放进醋中D.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答案:把鸡蛋放进醋里,可以观察到产生气泡现象,这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故选:C。

5.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A.行星B.恒星C.卫星答案: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故选:C。

6.为了环保,小区里放置了垃圾分类箱,小明在其中一个垃圾箱上看到标志,它表示的是()A.可回收物B.厨余垃圾C.有害垃圾答案: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不同的废旧物资用不同的符号标注,这个形成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就是在这几年在全世界变得十分流行起来的循环再生标志,有人把它简称为回收标志。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2小题共1分)7.(3分)蝴蝶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卵几个阶段。

答案:蝴蝶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卵几个阶段。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参考)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参考)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脚迹向人类的祖先“提咨询”一、填空:1、我们的祖先日子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备敌害,挑选了(群居)日子。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奇,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奇。

5、科学研究的办法普通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推断1、类人猿是经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错)2、人类的祖先独居日子,相互之间并别联系。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错)三、挑选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日子习性C、祖先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A、打铁B、打猎C、治病3、(B)的假设是科学探索的办法。

A、没有依照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A、都能讲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关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咨询题?关于这些咨询题,你的猜想是啥?请简单讲一讲。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样日子的?针对上述的咨询题,我的猜想是:(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

直立行走。

2、你懂怎么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举行打算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预备工作。

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举行分类与整理。

追寻人类祖先的脚迹一、填空1、科学家研究发觉,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

2、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觉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3、(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节《探索宇宙》课后题及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节《探索宇宙》课后题及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节《探索宇宙》课后题教材要点全解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见教材第56页)解答: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用肉眼观测天体、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和航天时代三个阶段,随着人类的科学考察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

2.在太空探索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见教材第56页)解答:“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都顺利实施。

一、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太空的是()。

A.哈勃B.伽利略C.牛顿2.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是()。

①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②航天时代③用肉眼观测天体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宇宙B.天文台是古代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登封观星台C.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已经观测到宇宙的边缘了二、简答题1.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三位航天员首次在轨驻留时间长达6个月。

(1)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你至少再写出三个。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解析:目前人们用天文望远镜以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所以“中国天眼”观测到宇宙边缘的说法错误。

二、简单题1.(1)“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建设“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大人辅导延展“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你了解射电望远镜的特点吗?一起读读下面的资料了解一下吧。

2024年六年级(下)期末考试科学试卷(附答案)

2024年六年级(下)期末考试科学试卷(附答案)

2024年六年级(下)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题2分,共60分)1.在斯芬克司之谜中,把人的一生分为了三个阶段,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

你知道早中晚分别对应人生的哪个阶段吗?()A.幼年成年老年B.幼年老年成年C.成年老年幼年D.成年幼年老年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保存有化石的岩石是变质岩。

B.在地层岩石中发现的化石都是灭绝的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恐龙化石。

C.在地层岩石中发现的恐龙粪便也可以称为化石。

D.只有生物的遗体才能形成化石。

3.小孩在买新鞋时家长总是买稍大一点的原因是()。

A.因为好留着B. 因为小孩脚长得快C. 因为好看D.因为小孩穿着舒服4.2019新冠肺炎最初被确认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患者的痰液传播。

随地吐痰之所以容易传播疾病主要是因为痰液里有()。

A.死亡的白细胞B.呼吸道粘膜细胞C.细菌或病毒D. 黏液5.许多女生小时候都有偷穿妈妈高跟鞋的经历,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不建议大家穿高鞋的原因不包括()。

A、引起脚趾外翻B、加重骨盆负担C、促进长个子D、影响心脏发育6. 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连接情况,检测一次发现小灯泡不亮,根据现象正确的判断是()。

A.可能是灯泡B. 可能是电池C.一定无连接D. 可能是导线7.下列谚语和其他三项描述不同的一项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虎父无犬子。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8.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显眼的白色绵羊。

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什么颜色的,这种属于()A. 白色自然选择B. 黑色自然选择C.白色人工选择D.黑色人工选择9.小云同学了解到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我国实现载人航天任务的是()。

六年级下册科学报告单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报告单及答案

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1
实验一: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2
实验二: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体验味觉与嗅觉的相互影响 3
实验三:体验味觉与嗅觉的相互影响
实验四:测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测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4
实验名称:大雨过后,蚯蚓行为变化的原因5
实验五:大雨过后,蚯蚓行为变化的原因蚯蚓怕水的实验
实验七:摩擦生热小实验
实验七:摩擦生热小实验
实验八:能量转化小实验
实验八:能量转化小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调研卷
一、填空:34%
1.改变生活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计算机屏幕和电视机屏幕的原理都是应用光的混合色道理,如果用放大镜观察看到屏幕上的点状物是由红、蓝、绿三色组成的。

3.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4.列文·虎克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5.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6.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标本移动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移动方向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7.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心。

8.大熊座上的七颗亮星叫北斗七星,小熊座有颗著名的星星北极星。

9.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0.在米饭里滴上几滴碘酒会变成蓝色,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遇到碘酒发生了化学变化。

二、判断:28%
1.使用显微镜时应首先选用高倍物镜对准物体。

(X)
2.发生日食现象时,太阳、月球、地球不一定要处在一条直线上。

(X)
3.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是地球。

(X)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迅速,铁生锈的速度比较缓慢。

...............(√)5.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样坚硬,很容易脱落。

.........(√)6.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7.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

(X)
8.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是地球。

(X)
9.我们的宇宙是正在膨胀、充满活力的宇宙。

....................................(√)10.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建筑房屋。

(X)
11.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15天。

(X)
12.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13.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X)
14.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X)
三、选择:20%
1、充分燃烧的蜡烛生成的是水和(B)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2、过年时燃放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B)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没有变化
3、人类利用(B)发面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这种方法可以使制成的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A、细胞
B、酵母菌
C、霉菌
4、夏天星空,有一条闪亮的银河光带,它是(B)。

A.北极星 B.银河系 C.太阳系
5、科学家一般选择(B)来观察SARS病毒。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6、植物是靠叶表皮中的(A)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

A、气孔
B、叶绿体
C、细胞
7、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是(A)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8、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C)、硫磺、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均匀混合物。

A碘酒 B 小苏打 C 硝石
9、科学上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B)。

A、千米
B、光年
C、米
10、蝇眼是属于(B)
A、单眼
B、复眼
C、单眼和复眼
四、实验操作题:18%
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
于石子的一半。

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再慢慢地往上面喷水。

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并填写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