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结)(原卷版)
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上)-【口袋书】2023年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

【口袋书】2023年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上)目录第一单元、史前文明: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2、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的基本情况 (2)3、原始农业 (3)4、远古传说 (3)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1、夏商周的更替 (4)2、西周的分封制 (4)3、灿烂的青铜文明和甲骨文 (3)4、春秋战国的纷争 (4)5、春秋战国的社会变化 (4)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秦的统一 (8)2、秦的暴政和秦的灭亡 (9)3、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10)4、汉武帝维护大一统的措施 (11)5、光武中兴和东汉的灭亡 (12)6、丝绸之路 (12)7.两汉的家科技和文化 (13)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1、朝代更替表 (14)2、三国鼎立 (14)3、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少数民族的内迁 (16)4、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16)5、孝文帝改革 (17)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8)【口袋书】第一单元史前文明: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二、【答案】不同:建筑样式不同,一个是半地穴式、一个是干栏式建筑原因:表明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半坡地处北方,北方气候寒冷,故房屋考虑保暖效果,因此是半地穴式;河姆渡处南方,南方降水多,气候潮湿,故是干栏式建筑,人居住在二层,主要是防潮湿。
(启示: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 7000 年至公元前 5000 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期) 半坡人遗址 河姆渡人遗址 陕西西安半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干栏式建筑 最早种植粟 亚洲稻起源地之一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思考】1、指出我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说说中国早期境内原始人类用火情况及其作用。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60分钟完卷)学校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A. 发现于黄河流域B. 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C. 会制作工具D. 都懂得人工取火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A. 神话B. 书籍C. 传说D. 化石3.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A. 农作物的种植B. 家畜饲养的出现C. 聚落的发展D. 打制石器的出现4.下列的历史时期和对应的阶段特征连接正确的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①秦汉时期b.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②史前时期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③夏商周时期A. ①——a②——b③——cB. ①——b②——c③——aC. ①——c②——b③——aD. ①——c②——a③——b5.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的原始人类,正确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元谋人④半坡居民⑤河姆渡人A. ③①②⑤④B. ②③①⑤④C. ①②③④⑤D. ③②①⑤④6.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A. 稻、粟和黍的栽培,最早发现于中国B. 原始农业最初主要是“刀耕火种”C. 打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D.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7.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A. 山顶洞人B. 半坡原始居民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大汶口原始居民8.促使远古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原因是()A. 适应了自然环境B. 习惯了群居生活C. 农业生产的发展D. 学会了建造房屋9.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A. 出现原始农业B. 进入青铜时C. 实行分封制度D. 掌握冶铁技术10.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 饮食习惯B. 劳动工具C. 自然条件D. 劳动技术11.我国发现人类遗址最多的地方是()A.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B. 黄河流域,珠江流域C.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D. 长江流域,黑龙江流域12.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能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 建造房屋B. 原始农业的产生C. 使用陶器D. 火的使用13.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 过着定居生活B. 会建造房子C. 住半地穴式房子D. 会种植庄稼14.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居住在大河流域,其主要原因是()A. 交通便捷,人口集中,适合商业发展B. 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C.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D. 地势平坦,便于交流15.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 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B. 尧发明了文字C. 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D.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16.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中医从发病早期到重症救治阶段,一直在全程参与。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大单元体系 2 考点精讲
大单元体系
(大概念:文明的起源)
2022版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
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 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 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 依据;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 历史信息。
概况 距今约7 000年,今浙江余 距今约6 000年,今陕西西安东部半 姚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 坡村一带(黄河流域)
★ 生活、
生产 状况
(1)居住建筑:干栏式建 筑[兰州:2022.1] (2)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1)居住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2)生产工具:磨制石器(新石 器时代)、骨器、角器等[省卷:
良渚遗址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宫殿等建筑、水利系统和墓葬等)
地位 证实,距今5 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进入了文明社会
发现 距今4 300—4 000年,位于山西襄汾东北15千米
陶寺都城 概况 遗址内的城址中部有宫城,城内大型墓葬集中分布
遗址 意义 学者根据考古发现推测当时的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 国家
证据
山顶洞人
(1)距今约3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2)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 狩猎为生,会捕鱼,会缝制衣服;过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和分配食物 ,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有爱美意识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山顶洞人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公元前2年 公元前1 年
公元前(BC)
公元1年 公元2 年
公元3年
公元 元年 公元(AD)
每百年为一个世纪 每十年为一个年代
基本概念
石器时代——考古学对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北京人)
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
个时代,从出现人类到青
铜器的出现。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
(1)生产工具:以__骨__耜_最为典 型 (2)农业生产:人工栽培_____ (水3)稻建居筑住房屋:_____ (4)生活用具:会制干作栏陶式器、 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等
主干4:原始农业;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兴起和发展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 原始 的重要标志 发展 农业
• 灰烬、烧石、烧骨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北京人用火遗迹
剑齿虎
我来考古 主干1: 请选择一个图片,推断它可能蕴含什么历史信息? 北京人
图1:北京人已经 具备了人的特征
图2:北京人会用火
图1: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图3:北京人能制 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图2:北京人用火灰烬遗存
图4:肿骨鹿是 北京人重要的狩猎 对象之一
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 会炼铜,发明弓箭;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伶伦 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缫丝,擅长纺织。
传说和史实的关系? 史实陕(西约宝公传历话鸡元说史出前中与信土5的0船0神 息0形年彩-传 活 发 说前陶3说 和 现 中壶00与社中的0年神会得真)反可“话组以实映印炎虽织印历的证帝有发证史史的制虚展。成实传作构情我分:说陶、境们当:器夸的要时,张 历 学的黄等 史 会人 帝成 记 通们 制分 忆 过已 造, , 了掌 船但 解一握 只仍 到些”造留 的传的船有 历说传、许 史的说制多 史真陶反 实实技映 ,性术先 提在民 取考生 传古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1.(2024·吉林·中考真题)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A.进化过程B.农耕生活C.王朝更迭D.政权并立2.(2024·天津·中考真题)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最可信的依据是()A.文字记载B.考古发现C.专家推测D.民间传说3.(2024·青海·中考真题)2024年2月,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
该遗址发现有石(城)墙、房屋建筑基址、(铜)冶铸遗存等重要遗迹,是研究青海历史的()A.口述史料B.实物史料C.文献史料D.二手史料4.(2024·云南·中考真题)经过考古学家的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
这一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北京人()A.学会了制作陶器的方法B.已经掌握农作物种植技术C.居住于半地穴式圆形房屋D.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5.(2024·新疆·中考真题)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
由此可知北京人()A.以采集狩猎为生B.已经会人工取火C.开始种植农作物D.会使用磨制石器6.(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在该遗址可发现()A.用火遗迹B.骨针化石C.炭化稻粒D.陶器葬品7.(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在遗址中可以看到()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器D.铁器8.(2024·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
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到20万年
B.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
√C.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
D.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略小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主要证据
远古社会从荒蛮通向文明时代的起点从一颗小小的种子说起
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中国,是我 们的祖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 (或大河流域);
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 足、为远古人类的生存提供 了基本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知识梳理——早期人类
远古人类 时间 元谋人 距今约
170万年
北京人
距今约 70万— 20万年
山顶洞人 距今约 3万年
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状况
能制造工具,知 道用火
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稻
考古实证
根据以下考古发现说说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狗的骨骼
牛骨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骨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 钵
种植水稻; 会制作农业工具骨耜; 养殖猪、狗、牛为主的家畜; 会制作陶器等
考古实证
根据以下考古发现说说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半坡遗址出土的 彩陶鱼纹盆
中 考 总 复 习
中国历史分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
夏
战 国
距今约
约公元
公元前
170万年
前
先 秦 时2070年期
476年
公元前秦
221年
中国古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历史】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背诵提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2024新版教材七年级上册(问答式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知识点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我国境内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早期人类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2.元谋人生活的时间、地点、地位?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点:云南元谋,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3.郧县人生活时间、发现地点?蓝田人生活时间、发现地点?距今约110万一80万年。
发现于湖北郧阳,距今约100万一50万年,发现于陕西蓝田4.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制作和使用工具,化石知识点二、北京人1、北京人被发现的地点?最重要的特征?生活年代?用火情况?使用何种工具?处于什么时代?①北京周口店龙骨山;②直立行走;③距今约70-20万年;④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⑤打制石器;⑥旧石器时代;2、北遗址地位和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生活的地点、距今时间、外貌特征?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
外貌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2、山顶洞人的用火情况?掌握什么技术?知道人工取火,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教材问题解答课后活动答案教材习题01完成下表,并说说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名称类型生活年代脑容量制作工具用火情况北京人直立人距今约70-20万年平均1088毫升打制石器自然火,会保存火种山顶洞人晚期智人距今约3万年1300-1500毫升打制石器和骨器人工取火教材习题02请将下列石器的图片与它们的名称、使用说明用直线连接起来,想想考古学家将它们命名为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的理由。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主题一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安徽十年真题命题点1 原始居民1.[2019安徽,11节选](1)早在距今约7000 年的我国原始居民就已经种植了水稻。
命题点2 华夏之祖2.[2019安徽,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文中“轩辕”指的是( )A.黄帝B.禹C.启D.汤3.[2019安徽,11节选](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
命题点3 历史年代计算4.[2019安徽,8]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成为雅典首席将军,继续推行民主改革,这一年距今(2019年)( )A.1571周年B.1572周年C.2457周年D.2458周年备考提升演练1.[2019预测]考古发现是古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证据,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神话传说B.大胆想象C.历史文献D.遗骨遗物2.[2019烟台]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3.[2019预测]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山顶洞人应位于( )A.①B.②C.③D.④4.[2019青岛]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
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2019蚌埠七上期末]下面是炎帝、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6.[2019预测]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更替首领的制度。
对这一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位于贤德之人②征求部落首领意见③传位于子④表明原始社会已高度发达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2019预测]下列图片是同学们在研究某一主题时所搜集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总结
思维导图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结成群体生活;已经学会
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
北京人 发现意义: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原始农业的发展: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为标志 河姆渡人的生活:居住干栏式建筑,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种植水稻,会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 原始农耕生活 半坡居民的生活: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制作磨制石器,种植粟,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 炎黄联盟: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 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沟通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远古的传说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含义: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尧舜禹的禅让 相关人物:尧、舜、禹
史
前时
期:
中国
境内早
期人
类
与文
明的
起源
知识要点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识详解】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1)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2)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1)采集、狩猎;
(2)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典例分析】
2015年5月5日,“元谋人”化石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元谋人遗址,为“元谋人”文化保护和挖掘献计献策。
下列关于元谋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元谋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
C.元谋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D.元谋人懂得用小石珠等装饰品装饰自己
【技巧总结】
熟读教材,正确识记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地点、生产、生活情况,注意区分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学会识图和比较。
知识要点二: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详解】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
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
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5、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典例分析】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位于黄河流域B.都建有半地穴式房屋
C.都使用黑陶 D.都使用磨制石器
【技巧总结】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是代表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早期人类。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是代表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早期人类。
注意区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时间、地点、区域、生产工具、居住的房屋样式、种植的农作物、烧制陶器的不同。
知识要点三:远古的传说
【知识详解】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典例分析】
《史记》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技巧总结】
涿鹿之战中,炎黄联盟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成分。
注意区分炎帝和黄帝的不同贡献,认识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实质是民主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