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目的总结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
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窦道形成、结核病灶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及结核病灶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道形成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无一例窦道形成。
结论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围术期护理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球每年约有800万例新增病例[1]。
脊柱结核属常见病,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居首位。
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较多,但随着内固定术的不断发展和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内固定有利于降低脊柱结核的复发率及提高植骨融合率[2]。
本院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
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18~59岁,平均(34.7±1.2)岁,病程4~16个月,平均(12.1±1.1)个月;病变位置:颈椎3例,胸椎6例,腰椎16例;临床表现为颈胸腰背部疼痛,6例有贫血和低蛋白血症,10例有胸部束带感或肋间神经痛或下肢痛,4例并发截瘫,5例有后凸畸形,2例Ⅰ~Ⅱ度压疮,3例尿路感染,3例肺部感染。
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17~59岁,平均(34.4±1.5)岁,病程5~16个月,平均(12.7±1.1)个月;病变位置:颈椎2例,胸椎6例,腰椎17例;临床表现为颈胸腰背部疼痛,5例有贫血和低蛋白血症,8例有胸部束带感或肋间神经痛或下肢痛,3例并发截瘫,6例有后凸畸形,2例Ⅰ~Ⅱ度压疮,1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护理体会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1月30例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椎体结核病例,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所有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7.12±6.25)月减压彻底,内固定位置满意,畸形全部矫正,植骨全部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胸背痛症状消失,3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半年均恢复。
结论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可行的安全有效,切实可行,其中围手术区护理不可忽视,为手术成功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关键词】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脊柱结核;护理胸腰段椎体结核系常见病,占骨结核的50%,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主张对椎体破坏严重、进行性后凸加重及脊髓受压患者采用积极的外科治疗[1]。
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前路病灶彻底清除、取髂骨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l8例,女12例,年龄l2-57岁,平均(32.12±4.81)岁,病史最长为l2年,最短为6个月,平均(9.14±3.08)月;其中T6-104例,Tll-l21O例,L1-28例,L3-45例,L5-S13例;伴椎旁脓肿21例,L5-S13例中2例因肉芽组织压迫硬膜造成双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合并病灶区脊柱继发性例弯4例;Cobb氏角5°~l8°,平均(9.56±2.51)°,后凸畸形10例,矢状面Cobb氏角5°-28°,平均(14.45±3.78)°。
全部病例均有胸背痛,所有患者均经X线摄片、CT和MRI检查示:椎体严重破坏、塌陷,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或伴有椎旁脓肿、后凸畸形、脊髓压遗。
2手术方法术前常规术前拍X线胸片,排除肺结核,并于术前用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
I期后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1 9 1 7・
节 活动 丧 失 使 生 活质 量 明 显 下 降 , 多存在焦虑 紧张 , 对 能 恢 复
生 活 自理 能 力 失 去信 心 , 故 而 要 对 患 者 进 行 健 康 宣 教 和 心 理
[ 3 ] 孔晓海 , 王睿, 陈其义 , 等 .难治性 骨与关节结 核的治 疗问题探
[ J ] .中国 热 带 医 学 , 2 0 0 9 , 9 ( 7) : 1 3 0 9
[ 2 ] 周丽, 周琳 .骨 关 节 结 核 术 后 护 理 及 康 复 指 导 [ J ] .中 国 社 区 医
师, 2 0 0 7 , 9 ( 1 7 7 ) : 2 2 1
I 期 后 路 脊柱 结核 病 灶 清 除 、 内固定术 的 围手术 期 护 理
讨[ J ] .颈 腰 痛 杂 志 , 2 0 0 9 , 3 0 ( 3 ) : 2 6 2— 2 6 4
护理 , 减轻其心理压力 , 从 而能 够 积 极 主 动 地 配 合 治 疗 。
而 围手 术 期 护理 , 除 了做 好 充 分 的术 前 准 备 外 , 术 后 应 严 密 观 察 病 情 变化 , 正确摆放肢体位置 , 预 防 感 染 。 同 时 4 6 ( 3 ) : 2 2 1— 2 2 4
[ 6 ] 侯芳妮 , 赵摇花 , 张红英 , 等 .锚 钉 治疗 髌 韧 带 起 止 点 损 伤 围 手
的康 复方 案 , 鼓 励 患 者 早 期 进 行 功 能 锻 炼 。并 对 患 者 进 行 全
严晓云, 李 玉伟 ( 河 南省 漯 河市 中心 医院 , 河南 漯河 4 6 2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总结 I 期 后 外侧 入 路 脊 柱 结 核 病 灶 清 除 、 内固 定 术 的 围手 术 期 护 理 经 验 。 方 法 对 8 6例 行 后
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围术期的护理

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围术期的护理脊柱结核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是疾病治愈的关键。
随着外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对脊柱结核认识的深入,在联合化疗基础上的积极外科治疗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识。
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一期前侧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7病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1-73岁,平均42岁。
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背部疼痛,经x线检查、CT/MRI检查诊断为腰椎结核,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术前患者均常规摄胸片排除粟粒性结核,术前痰涂片及培养排除开放性结核,常规接受2-3周的抗结核药物化疗。
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
手术方式:采取前侧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2 结果本组17例均获随访,时间5-53个月,平均26个月,按Chen [1]标准评定,优:无背痛和活动受限;良:背痛明显改善或轻微背痛,活动轻度受限;中:中度背痛和活动受限;差:背痛无改善或加重,活动严重受限。
本组优16例,良1例,优良率94%。
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结核症状消失,病灶全部治愈。
3 护理3.1 术前护理3.1.1 心理护理患者因病程长,发病后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往往对疾病的现实感到悲观、绝望,缺乏治疗的信心。
我们针对患者的心态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安慰患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向患者耐心讲解,使之充分的了解疾病的转归,明白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简要介绍手术方法和成功例数,解除患者顾虑。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在情感及经济上的支持,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加信心,配合治疗。
3.1.2 营养支持结核属慢性消耗性疾病,为补偿疾病引起的消耗,增强抵抗力,术前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蛋类、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必要时予以少量多次输血,纠正贫血,增加手术的耐受性。
3.1.3 用药护理术前充分抗结核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

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脊柱结核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评分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依然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增病理达一千万左右[1]。
脊柱结核为常见性疾病,全身骨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居第一[2]。
脊柱结核临床治疗大多选择手术治疗,目前,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开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能提高植骨融合率与降低脊柱结核复发率。
本组研究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脊柱结核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6.4±6.30)岁,病程3~17个月,平均病程(8.21±4.21)个月。
所有患者均由程度不同的后凸畸形。
排除标准:严重肾、肝、心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出凝血障碍者,身体其他部位严重感染者。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廖恒;赵萍;杨燕;陆涛;邓海涛【摘要】目的:探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采用I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应用I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植骨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针对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正规抗结核治疗、呼吸及大小便功能训练等,术后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消化道、切口引流管等护理,个体化制定康复锻炼计划,做好出院指导。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结核治愈,2例患者随访复查肝肾功见肝功能损伤经保肝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经调整药物后好转,1例患者出院后伤口出现窦道,经换药及调整抗结核药物后2月窦道愈合。
无复发病例,无压疮、坠积性肺炎、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8.1%。
结论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十分重要,应加强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心理护理以确保患者临床疗效性的提高和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10【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作者】廖恒;赵萍;杨燕;陆涛;邓海涛【作者单位】四川 615000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615000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615000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615000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四川615000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脊柱结核为慢性破坏性疾病之一,其病程一般较长,以慢性消耗性、高致残率为主要特点,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痛苦,从根本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受到临床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
脊柱结核作为全身骨和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结核病危害更大,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2],那么如何通过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现将脊柱结核病例采用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休会

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休会摘要】目的: 探究在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前后的护理内容。
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并且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对患者手术前后相关观察指标和护理内容做归纳分析。
结果: 88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并且患者均未出现植骨的塌陷、脱出以及不愈病症,其病症转归优良率为100.0%。
结论: 在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其实用性高,科学性强,值得在脊柱结核的固定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脊柱结核;护理腰部和脊柱结核是一种临床危害公共健康较多的疾病,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同时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做好病灶部位的固定治疗从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非常重要[1]。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归纳分析,取得了如下结果,现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27例,其年龄在22~64岁,平均年龄为45.5岁,其病灶累及椎体,其病灶分布中胸腰椎部位34例、腰椎部位26例、胸椎部位22例、颈椎部位5例。
在患者的临床病症中59例患者均为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胸椎以及腰椎疼痛,另外2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
方法患者均接受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然后取患者的仰卧体位,并且将颈前路的病椎暴露出来,然后进行病灶清除后并进行植骨融合治疗,患者以右侧卧位为主,将病灶显露出来后进行相应的固定入路[2],然后结合相应的减压治疗,将病灶显露出来后进行死骨的去除,并且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钢板、植骨的选择,然后进行钉棒系统的选择并进行内固定治疗,手术后进行引流设备的配置,然后将切口关闭,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对患者手术前后相关观察指标和护理内容做归纳分析[3]。
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护理

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护理标签:腰椎结核;内固定;护理脊柱结核中的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脊柱结核的发病率约占全身结核的50%,腰椎结核破坏大部分椎体及椎间组织。
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9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腰椎结核43例。
对43例患者给予施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本组43例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41.3岁,伴有寒性脓肿16例,合并肺结核27例,病程均有4、6个月。
术后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无并发症的发生。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腰椎结核病程较长,患者临床治疗时间较长,尤其是青少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悲观,对生活或前途失去信心。
因此,护士应多与患者交流,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手段、目的和效果,并向患者列举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另外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患者一定的支持,使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为手术做好准备。
2.2 术前检查术前应仔细体检,并进行肺部X线、痰涂片抗酸菌染色、结核抗体等多项检查以鉴别结核病灶部位。
对病期长、窦道分泌物多的患者,应检查肝肾功能。
监测血常规,了解贫血程度。
定时复查血沉,了解病变情况,以便进行手术方案。
2.3 服药护理术前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至少2周,有窦道合并感染者应用广谱抗生素至少1周。
主要是防止病变的扩散,使抑制结核杆菌处于稳定期。
结核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应用期间护士应向患者说明药物服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用药后可能发生的反应,监督用药,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情况医生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2.4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贫血是结核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贫血得不到及时纠正给手术带来安全隐患,术前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抵抗力。
在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过程中注意饮食多样化,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
2.5 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各种常规检查及术前准备,术中留置尿管,注意保暖、防寒,避免交叉感染而延误手术期限并控制体内其他感染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 理 研 究 ・
脊 柱结核 一期病灶 清 除植骨 内固定术的护理
彭 继 志
湖南 省 株洲 市 三三 一 医院 骨外科 , 湖 南株 洲
4 1 2 0 0 0
【 摘 要】目 的 总结 脊 柱结 核 一期 病 灶 清 除植 骨 内 固定 术 同术期 的护 理 经 验 。 方 法 选 取本 院收治 的 5 0例 行 一
ir f s t pe r i o d o f s pi n a l t ub e r c u l os i s
P ENG J i - z h i
De p a r t me n t o f Bo n e S u r g e r y , 3 3 1 Ho s p i t a l o f Z h u z h o u Ci t y i n Hu n a n P r o v i n c e , Z h u z h o u 4 1 2 0 0 0 , C h i n a
C U S c l e a r a n c e i n t h e i f r s t p e i r o d o f s p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n = 2 5 ) a n d
r e n c e o f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f 0 c u s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i n b o t h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Re s ul t s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n = 2 5 ) . T h e t a r g e t e d n u r s i n g i n v e n t i o n w 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h i l e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n u mi n g w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h e p r i ma r y h e a l i n g o f i n c i s i o n a f t e r s u r g s i n u s t r a c t , r e c u r —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s u mma r i z e t h e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n u r s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b o n e g r a f t i n g a n d i n t e r n a l i f x a t i o n o f f o c u s
期 病灶 清 除植 骨 内 固定 术 的脊 柱结 核 患者 , 将其 随 机分 为观 察组 与 对照 组 , 每组 各 2 5例 。 观 察组 采用 有 针对 性 的护理 干 预 , 对 照组 采用 常规 护 理 。比较两 组 患者 术后 切 I Z l 一期 愈 合 、 窦 道形 成 、 结 核病 灶复 发及 并发 症 的发 生 情 况 。 结 果 观察 组 并 发症 的发 生 率 明显低 于 对 照组 ( P < O . 0 1 ) , 术后切 E l 一 期 愈 合率 及 结 核病 灶 的复 发 率 与 对 照组 比较 ,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 , 窦道 形 成 的发 生率 与 对 照组 比较 , 差异 无 统 计学 意 义 ( / 9 > 0 . 0 5 ) , 但 观 察 组无 一 例窦 道 形成 结 论 有 针 对 的护理 干 预 可 明显提 高手 术治 疗 脊柱 结核 的成 功率 , 减少并 发 症 的发 生 。 『 关键 词1脊柱 结核 ; 病灶 清 除 ; 内固定 ; 围术期 护 理
c l e a r a n c e i n t h e i f r s t p e r i o d o f s p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Me t h o d s 5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b o n e g r a t f i n g a n d i n t e r n a l ix f a t i o n o f f o
【 中图分 类号 1 R 6 8 1 . 5
【 文献 标识 码1 B
【 文章编 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3 ) 1 0 ( b 卜0 1 3 7 — 0 2
Nu r s i n g o f b o n e g r a f t i n g a n d i n t e r n a l i f x a t i o n o f f o c u s c l e a r a n c e i n t h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