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后路减压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害的胸椎结核
脊柱结核

三、最常见分型以初起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 而将脊柱结核分为四型
• 1.椎体中心型 病变起于椎体中心松质 骨,椎体破坏后塌陷呈楔形,小儿多见因 此又称幼儿型,椎体周围软骨成份多,中 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 间隙尚在。此型应与椎体肿瘤特别是转移 癌鉴别。
• 2.椎体边缘型 又称骨骺型或成人型, 最常见,发生在较大儿童或成人,起于椎 体上缘或下缘的骨骺,往往相邻椎体骺部 同时受累,早期 x 线摄片 显示间盘狭窄, 病变常迅速破坏椎间软组织,使椎间隙狭 窄或消失,约占脊柱结核75%。
临床表现
• 脊柱结核为慢性骨关节病变,起病缓,进 展慢,早期可无症状常常被忽视。有的被 误诊为慢性劳损、风湿症等而长期对症治 疗。极少数起病急骤,易和急性化脓性炎 症混淆。
多发群体
• 脊柱结核约占所有骨关节结核患者的50%~ 75%,以前认为脊柱结核的发病年龄基本趋势 是年龄越高,发病越少,现在随人民身体素质 的提高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发现脊柱结核发 病人群也发生变化,主要发病为一些边缘地区、 老年营养及免疫功能较差人群,脊柱结核以10 岁以下儿童最少,约占2%,10-29岁青年约占 24%,30-49岁中年约占31%,50岁以上老年约 占43%,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平均年龄 47±17.5岁,其中多发性身体负重较大的腰椎、 胸椎、胸腰椎、腰骶椎和颈椎等。有两处椎体 病灶者3%~7%,而其间为无病的椎体所隔开, 称之跳跃型脊柱结核。
• (6)寒性脓肿和窦道形成 常为患者就诊的最早体征, 就诊时70%~80%脊柱结核并发有寒性脓肿,常有将脓肿 误认为肿瘤。位于深处的脊椎椎旁脓肿需通过X线摄片CT 或MRI可显示出。环枢椎病变可有咽后壁脓肿引起吞咽困 难或呼吸障碍;中、下颈椎脓肿出现颈前或颈后三角;胸 椎结核椎体侧方呈现张力性梭形或柱状脓肿,可沿肋间神 经血管束流注至胸背部,偶可穿入肺脏、胸腔、罕见的穿 破食道和胸主动脉;胸腰椎、腰椎的脓肿可沿一侧或两侧 髂腰肌筋膜或其实质间向下流注于腹膜后,偶穿入结肠等 固定的脏器,向下不求上进至髂窝、腹股沟、臀部或腿部; 骶椎脓液常汇集在骶骨前方或沿梨状肌经坐骨大孔到股骨 大转子附近。脓肿可沿肌肉筋膜间隙或神经血管束流注至 体表。经治疗可自行吸收,或自行破溃形成窦道。窦道继 发感染时,病情将加重,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应尽量避 免。
侧前路双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

[ ] Ac kS M m nM,r ctR ,t . y t s n u oa n tn 1 l c M, a u Pe o Je a Sm o dpl nr f c o o s t 1 m a m yu i i atm [ ] R si Me ,98,2 6)8 9—87 n s a J . epr d 19 9 ( :4 h 5. [ ] B r s JP dr nS B s 2 a e P ,e e e ,us ww. fec n f y fn a dc tot n s e E i y g a t o i l o i s — a a s e h e rc e
[ ] Sc ee H,a po A. . od aeg. lryCil u o,0 6, 8 ihrr S Sm snH 9 F o l y jAl g l mm nl2 0 lr e n
1 7 2 S p Mii r r :4 0— . 1 ( u p n —P me ) 5 7 5 i
wi ho i btu t ep l n r ies .n lnP a mclT o o — t c rnco srci umo aydsae It C i h m h v J o h rT x
i o , 98 c l 1 9.
参考 文 献
[2 S i rm U, ahME, t . f cs f i 1 ] hv a C s Ma oF E eto hg a e h—ds r r im rmd oei ao u b ie p tp o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老年脊柱结核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老年脊柱结核(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谢克恭【摘要】目的观察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在老年人脊柱结核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24例60岁以上高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取髂骨椎体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配合支具外固定治疗。
结果随访6~46个月,平均26个月,24例脊柱后凸角由术前平均17.6°矫正至术后平均7.1°,术后4~8周植骨融合,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老年人脊柱结核可在直视下清除病灶,有利于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促进椎体间融合,但术后仍需支具固定。
【关键词】结核,脊柱/治疗;老年人;骨移植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其致残率高。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老龄脊柱结核患者也逐渐增多。
在化疗的基础上积极的外科治疗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老年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成为脊柱结核治疗的趋势[1]。
我院对1999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24例60岁以上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60~73岁;平均66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6个月。
病变部位:颈椎4例,胸椎4例,胸腰段7例,腰椎9例。
病变累及2个椎体14例(58.33%),3个椎体10例(41.67%),有脊髓神经损伤者5例(20.83%),伴有寒性脓肿者19例(79.17%),术前后凸畸形成角为10~40°,平均17.60°。
实验室检查:血沉19~96mm/h,平均48mm/h。
合并Ⅲ型肺结核5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7例。
2 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采用四联药物行化学治疗,考虑为老年患者故适当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以减少毒副作用。
复查血沉有明显下降者,一般30mm/h即可,体质差者给予支持治疗。
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小于14周岁患者术式选择论文

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小于14周岁患者的术式选择中图分类号:r529.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68-02小儿胸椎结核并发截瘫多是晚期重症病例,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如果术式选择不当,可能使症状加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
为了提高疗效,掌握手术操作要点是治疗的关键。
本文仅就我院1990年至2005年收治的26例小儿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病例的手术治疗方式作一讨论分析。
l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6例,男性14例,女性l2例,男女之比约为1:1。
年龄从2周岁—14周岁,其中2—5岁4例(15%),6—10岁l0例(38%),11—14岁12例(46%)。
胸椎受累节段:单一椎体1例,两个节段17例,3—4个节段8例。
误诊误治11例。
病程一年以下21例,一年以上5例。
瘫痪时间:6个月以下l9例,超过6个月少于一年6例,一年以上l例。
不全瘫18例,全瘫8例。
实施术式:前方病清减压术l5例(58%),开窗减压术6例(37%),侧前方减压术2例(7%),半侧四分之一椎板减压加侧前方减压术1例(15%),全椎板减压术l例(3%),脊柱后路植骨融合术1例(3%)。
术中病理所见:死骨17例;坏死间盘ll例:脓肿22例;肉芽组织l8例;椎管内肉芽及纤维性病变4例;后凸骨嵴压迫6例。
术后双下肢肌力恢复至 m4-s者16例;术后一个月内下肢肌力恢复至m3-s者8例;平均住院46天,出院时截瘫症状完全或大部分恢复者达25例。
截瘫恢复率达96.1%。
术后卧床6个月至l年,系统抗结核治疗1年半至2年。
2 讨论2.1 小儿胸椎结核并发截瘫的临床特点:2.1.1 病程短,70%病程在半年以内。
破坏重,小儿椎体尚未完全骨化,主要以软骨为主,血液供应也与成人不同,且儿童免疫力低,因此,一旦感染,破坏较重。
畸形大,基础体质差。
患儿多为体弱多病、免疫力差者,患病后由于疾病消耗,更加加重病情发展,体重多低于标准体重,本组低于标准体重l8.6%。
经胸膜外病灶清除带蒂肋骨椎间植骨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临床研究

经胸膜外病灶清除带蒂肋骨椎间植骨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临床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观察经胸廓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带血管蒂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02年3月~2007年4月采用经胸廓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带血管蒂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病人40例,经术后9个月至3年随访,并与传统方法治疗该病的40例病人分别在术后截瘫恢复情况、卧床时间、抗痨时间、病灶治愈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病人的综合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种方法的综合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经胸廓胸膜外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带血管蒂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具有不入胸腔即能充分显露和清除病灶、有效减压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优点,是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手术治疗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胸椎结核截瘫减压植骨融合术2002年以来,作者根据国内外专家提出的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理想手术应达到彻底清除病灶、有效减压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三项要求,研究开展了经胸廓胸膜外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带血管蒂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
现已成功完成42例,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为进一步研究观察该新手术方法的疗效,将其中40例与传统方法治疗该病40例用统计学方法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7~61岁,平均38.6岁。
术前截瘫时间最短15 d,最长95 d,平均55.5 d。
截瘫指数平均4。
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12例,D级18例,E 级5例。
病变椎体数平均2.5个,术前脊柱后凸成角平均31.5°。
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5~56岁,平均39岁。
术前截瘫时间最短7 d,最长90 d,平均45 d。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治疗多发下胸椎结核

atro e r e n , pn od d cmp es n,r at n nen l xt nb ce rdsse ,f m Jn 2 0 oA r 0 8T ee ne rd bi me t s ia c r eo rsi i d l o i g fa d itr a f ai ysrw—o ytm r a 0 3t p 0 .h r br i o o 2
外行病灶清除 、 椎管减压 , 肋骨植骨和单钉棒 系统 内固定治疗 4 5例多发下胸椎结核 ; 3 例 , 1 男 1 女 4例 ; 年龄 3 一 7岁 , O6 平均 4. 1 3岁。2 3 - 个椎体破坏 3 例 , 4个椎体 1 ;2例合并脊髓损伤 Fak 1 l > / 4例 1 r e分级 : n c级 5 , 例 D级 7例 ; obs 1。 3。平 C b 角 5~ 6 , 均 2. 。 45 术前抗结核治疗 4 6周 , 。 术中彻底清除病灶 、 矫正后凸畸形 , 行肋骨植骨前路单钉棒系统内固定 ; 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 15 2年。结果:5例患者随访 l 6 .- 4 8 3 个月 , 平均 2 8个月。完全缓解 2 8例 , 治愈率 6 .2 部分改善 l 例 , 22 %; 3 好转率 2 .9 合 8 %, 8 计恢复率为 9 . %。术后 1 Fak1 12 2 2月 rn e分级 : B级 1 , 例 D级 3例 , E级 8例 ; 术后 C b 角 0 1o平均 5 。与术前 比较差异 obs ~2, ., 9 有统计学意义( <00 )术后后凸角度平均矫正 l . , P . ; 5 8 。最终 1 6 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矫正 1. , 67 后凸角度平均丢失 1 。所有植 。 .; 9 骨骨性融合。结论 : 前路单钉棒 系统内固定治疗多发下胸椎结 核 , 既能彻底清除病灶 防止复发 , 又能矫正畸形 、 重建脊柱稳定 性; 由于术后抗扭转力学性能较差 , 应注意病人选择并需使用胸腰支具到植骨融合为止。
经胸腔内固定与非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回顾分析

第 5卷第 4期
20 07年 1 0月
延安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Junl f a a n esy Me c) ora o nnU i r t( dSi Y v i
Vo _ . i5 No 4 O L2 0 c O r 7
12 1 术前准备 ..
的抗结核 药物治疗 。辅助维生 素类 、 肝药物等治疗 。每 5 护
~
7 d复查 E R。注意矫正低蛋 白血症 , S 保护肝功能 。术前 1
周开始肌注维生素 K等。排除活动性 结核 、 膜炎 , 胸 患者 结 核 中毒症状改善及 E R呈现下降趋势后 进行 手术 治疗 。 S 12 2 手术方法 ..
19 - 20 -6 我们经胸腔一期病 灶清除 , 纯前路 960 3~ 0 60 , 单
植骨( 内固定 组) 非 和植骨 内固定 ( 内固定组 ) 治疗胸 椎结 核
患者 6 8例。其 中非 内固定组 3 0例 , 年龄 2 6 2~ 2岁( 均 3 平 4
± 5岁 ) 病程 3个月 ~ , 2年 ( 平均 1 4月) 1 0± , 例窦 道形成 ,
一
气 管 内插管全麻 , 取脓 肿侧 或脓肿 大 者
表 2 非内固定组与 内固定组预后的比较
侧进胸腔 , 保护好肺组织 , 缝扎脓肿壁两侧血管 , 彻底吸 除
脓液 , 清除干酪样坏死物及结核肉芽组织。 自椎 管前方取 出 游离的病变椎间盘 、 清除死骨 直达健康椎 体 , 椎管前 方同 时 达到彻底 减压 。植骨 来 源均采 用 自身大块 髂骨 , 用过 氧化 氢、 生理盐水反复 冲洗切 口, 内固定组 , 非 直接 切取合适的 自 体髂骨嵌入椎体 骨缺损处 。内固定 组 , 当撑 开椎体 , 适 矫正 脊柱后 凸畸形 , 切取合 适 的 自体髂骨嵌入 椎体骨 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 , 用 合适 的内固定加压固定 , 下椎体 卡住植 骨块 。放置胸腔 使上
胸椎结核

功能锻练指导注意事项
1.活动量根据病人耐受能力而定,以不感到 疲劳为宜,且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临床疗效评估
脊柱结核治疗方法混乱、临床疗效的
评价、治愈标准的界定标准不统一。 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是“天津医院标 准”,这是三十多年前的标准,随着 治疗方法的改进及临床检查方法的提 高,治愈标准也需与时俱进。
(一)近期疗效评估: 1、持续化疗2个月时症状缓 解,血沉和体温接近正常;
(3)适量:用药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 达不到有效抑菌浓度,疗效不佳,且细菌易产生 继发性耐药。滥用药物或者用药量过大,非但造 成浪费,而且容易产生毒性副作用。
(4)规律和全程用药:结核菌生长缓慢,有些只是 偶尔繁殖,因此应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 度,规律地全程用药,不过早停药和随意改动服 药的间隔、时间及剂量,是化疗成功的重要关键
②流注脓肿:
椎旁脓肿积聚至一定 数量后 压力增高 会 穿破骨膜 沿着肌筋 膜间隙向上方流动 在远离病法的部位出 现脓肿
如:下胸椎及腰椎病变所致的椎旁脓肿穿 破骨膜后 积聚在腰大肌鞘后 形成腰大肌 脓肿 浅层腰大肌脓肿位于腰大肌前方的筋 膜下 它向下流动积聚在髂内 成为髂窝脓 肿 深层的腰大肌脓肿可以穿越腰筋膜到腰 三角 成为腰三角脓肿 腰三角是一个潜在 的间隙 它的边缘是髂嵴后缘 骶棘肌的外 缘与腹内斜肌的后缘 腰大肌脓肿还可沿腰 大肌流窜至股骨小转子处 成为腹股沟处深 部脓肿 ,它还能绕过股骨上端的后方出现 在大腿外侧 甚至沿阔筋下流至膝上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吴启 秋. 柱 结核 的化 学 治疗 [ ] 4 脊 J .结 核病 与胸 部 肿 瘤,
20 , 4 2) 1216 0 5 3 ( :4 -4 .
rd c o nteiia maae e t f lsdi u e fh pn eut ni h n i n gm n oe jr s esie i t l oc n i ot
wt aal i dttpe a [ ] P alg ,16 ,7 3 : i prpe aa r lg .I J . a pe a 9 9 ( ) h g n ea i r i
挽救神经功能和治疗结核病灶是同等重要 的, 因而 采用单纯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 融合 内固定 术, 其具有以下优点 : ①脊髓减压彻底 , 有利 于神经 功能恢 复 ; 避免 了开胸手 术 , ② 时间短 , 创伤 小 , 者 患 恢复较好- ③ 椎 弓根螺钉系统贯 穿脊柱三柱 结 2 ; 构, 重建稳定性好 , 凸畸形矫正满意 ; 后 ④减少 了内 固定和结核病灶的接触 , 有利于降低内固定感染、 失 败 的可能性 ; ⑤后方结构开放 , 有利于术后脓液及坏 死组织 的引流 , 促进病灶愈合 ; ⑥单纯后路手术 适 用 于所 有 胸 椎 节 段 L 。 当然 此 术 式 的缺 点也 不 5 J 容忽视 : ①后路手术病灶清除的能力较前路直视明
的脊柱稳定性较 差_ l 引。前后路联合手术在病灶清 除和稳定性重建上都具有优势 , 但手术创伤较大 , 并 发症多 , 术后恢复慢 , 且术 中需要改变体位或二期手 术, 不适合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 。 目前单纯一期 后路手术治疗胸椎脊柱结核疗效仍存在争议 J 。 文献 [71 ]提出胸椎结核通过单纯后路手术即可 1— 9 达到清除病灶 、 解除脊髓压迫 以及重建脊柱稳定性 的效果。Zvr 等_ 通过后路 经椎 间孔椎体 间融 ae i 2 0
[ ] 金格勒 , 5 姚立东 , 崔泳 , 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分 等.
析[ ] 中国脊柱脊髓杂 志, 0 7, 7 7 :1 -1 . J. 2 0 1 ( ) 5659
[ ] 许建中. 6 对脊柱结核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 的再认识 [ ] 中国 J.
脊柱脊髓 杂志 , 0 6 6 1 )8 9 0 2 0 ,1 ( 2 :8 49 .
1 9 1 2. 7 —9
[ ] 郝定均 , 3 温世 明, 何思敏 ,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 内固定治 等.
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 观察 [ ] 中国脊柱 脊髓 杂志 ,0 3 1 J. 20 ,3
( 1 :5 -5 . 1 )6 26 5
可以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 内固定 的手术 方 法, 对于脓肿大、 中毒症状重 、 甚至存在结核耐药的
・
24・ 0
脊 柱 外 科 杂 志 .0 2年 8月 , 1 21 第 O卷 第 4期
JSia ugA g s2 1 , o 1 , o4 pnlSr ,u ut 0 2 V l 0 N
后 路 内 固定术 ) 以及单 纯后 路 手 术 ( 后路 病 灶 清 除 、
综上 所 述 , 合并 有 神 经损 害 的胸 椎 结 核 的治 疗 方法 目前 尚存 争议 。本研 究采 用一期 后路 减压病 灶 清 除椎 弓根螺 钉 内固定结 合抗 结核药 物治 疗合并 有 神经 损 害的胸椎 结核 , 目前 来看 安全 有效 , 结核病 灶 治愈 及神 经功 能改善 满意 。一 期后路 减压 病灶 清 除 椎 弓根螺 钉 内 固定是 治疗 合并 有神 经损 害 的胸椎 结 核安 全有 效 的方法 。
合 (rnfrmnlu brnebd s n T I) t s a ia lm a t oyf i ,LF 术治 a o i r uo 疗 l 腰椎或 腰 骶椎 结 核 患 者 , 为后 路 T I 5例 认 LF技 术 是治 疗腰 椎 或腰 骶 椎 结 核 简 便 、 全 、 效 的 方 安 有 法 。黄 东 生 等 认 为 对 于 一 般 的 胸 椎 结 核 患 者 ,
植骨融合并 内固定术) 。单纯前路手术是治疗胸椎 结核的传统术式 , 其优点是病灶 显露清楚 、 清除彻 底 ; 点是前 路解 剖 结 构 较 复 杂 , 缺 大血 管 、 要 脏 器 重 较多 , 显露难 度 较 大 , 并 发 症 发 生率 较 高 J而 且 ,
对于存 在后 凸畸形 患 者 畸形 矫 正 效果 较 差 , 建 后 重
d n a rii rr o [] C is e s, 01 2 ( ) r : em n y e  ̄ J . h d N r S t 2 1 , 7 5 : e p l a p l vy
7 nok O H s pG, . h l f ot a 2 r e H , a c , y o e a T e a e s r n cD l t 1 vu op u l
参 考 文 献
[ ] Z a g Q, n X, u F e a n— a o e o f u 1 h n H Wag Y G o , t .O es g ps r r o s C 1 te t c i
d b i e n ,f so e rd me t u i n, a d n tu n ai n i h s c l te t n i sr me tto n t e u a r a — me to e ve t o a i p n lt b r u o i wi y h ss i h l n f c r ioh r ce s i a u e c ls s t k p o i n c i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