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合集下载

胸椎结核经胸腔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椎结核经胸腔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椎结核经胸腔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5-10-26T14:30:44.6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作者:王靖武士科[导读] 保定市第三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全面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避免患者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保定市第三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目的总结胸椎结核经胸腔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方法针对我院自2005年-2011年的32例经胸腔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的胸椎结核患者,制定全面的术前后护理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无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18个月(12-24个月)结核无复发。

结论全面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避免患者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胸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32例胸椎结核患者实施经胸腔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

胸椎结核容易导致患者截瘫,另外经胸腔手术术式复杂,手术风险较大,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顺利康复尤为关键。

现将我们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9-73岁,平均41岁。

单节段胸椎结核6例,双节段24例,连续性3节段2例。

术前神经损伤情况ASIA分级B级2例,C级2,D级5例,E级23例。

所有患者术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纳差、消瘦、胸背部疼痛等症。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确诊后均予以常规4联药物抗结核治疗3周。

异烟肼0.4g、每日1次,利福平0.45g、每日1次,吡嗪酰胺0.5g、一日3次,链霉素0.75g、一日1次。

经抗结核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结核中毒症状减轻,血沉<30mm/h,采取经胸腔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手术。

29例采用肋骨植骨,3例采用肋骨+自体髂骨植骨。

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

经胸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经胸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经胸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经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

方法采用该术式治疗胸椎结核的手术配合。

结果实施手术40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该术式治疗胸椎结核安全有效,手术风险大,难度高,要求手术室护士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准备,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熟悉掌握特殊器械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成功关键。

【关键词】胸椎结核植骨内固定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521.8【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33-02胸椎结核是脊柱结核中较为常见,致残率较高。

目前临床上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达到了彻底清除病灶、解除压迫、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的目[1、2]。

但此项手术技术要求高,危险性大。

我院自2001年1月-2009年12月以来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4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6~59岁,平均37岁。

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临床体征以及x线、ct或mri检查诊断为胸椎结核,术后经病理检查进一步确诊。

本组病例病变部位在胸5-12,共累及椎节56个,所有病例存在程度不等的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29.8度,有13例伴脊髓不全损伤。

全部病例均采用经胸一期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术。

2 术前准备2.1术前访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手术前一日看望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与手术有关的一些常识,并列举已经治愈的患者,解除其顾虑及恐惧心理。

嘱患者早休息,禁食水,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

护士还应了解病人各项化验检查结果、药物过敏试验、输血申请单等,病人如有特殊要求在随访单上及交班本上做详细记录。

指导患者术中体位的训练,以取得患者在术中的主动配合。

2.2 环境、物品准备常规脊柱手术器械包,脊柱前路手术特殊器械,各种型号及角度刮匙和内固定工具盒1套,开胸器械,手术器械采用高压灭菌。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同期行植骨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同期行植骨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

脊 柱结 核 是 一 种 继 发性 病 变 , 一 般 继 发于 肺 结 核 。在 全 身 3 - 3负压 引 流 的 护 理 , 由于 手 术 创 面大 , 为 防止 切 口积 血 形 成 血 骨关 节 结 核 中发 病 率最 高 , 且 近年 有 上 升趋 势 。 其 中 以腰 椎最 常 肿 , 术 中常 留置 负 压 引 流管 , 在 护理 上 要 注 意 保 持 引 流管 通 畅 , 见, 胸椎 次 之 。 治 疗 方法 以 病灶 清 除 内 固定术 为 主 。 为 使 患者 很 避免 受压 、 扭 曲、 打折 ; 滑脱 切 忌 引流 物逆 流 于体 内 , 准确 记 录 引 好地配合手术 , 确 保手 术 的成 功 , 减少术后复发症 , 提 高 患 者 的 流的 性质 和量 , 引流 的 多少 直 接反 应 术后 的 出血 量 , 同时 也 为 术 生 活 质 量 。 围手 术 期 的 护理 尤 为 重要 ,通 过 回顾 性 分 析 我 科 后 7 2 小 时拔 出引 流管 提 供证 据 。 2 0 0 8年 1月 ~ 2 0 1 0年 1 2月共 2 0例 脊 柱 结 核 手 术 病 人 的 护 理 , 3 . 4 切 口的护理 : 术后 保持 切 口敷料 清 洁 干燥 , 防 止 污染 及 脱 落 , 总 结 出脊 柱 结 核 病人 围手 术 期 的护 理 要点 。现 报告 如 下 。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同期行植骨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
陈 星
关键 词 : 胸 椎 结核 ; 腰 椎 结核 ; 植 骨 内 固定 ; 围手 术 期护 理
中图 分类 号 : R 4 7 3 . 6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1 3 一 暗2 一 O l

后路胸椎肿瘤360度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后路胸椎肿瘤360度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后路胸椎肿瘤360度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前言后路胸椎肿瘤360度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手术,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手术前、中、后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护理配合措施也有所不同。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为大家详细介绍后路胸椎肿瘤360度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手术前的护理配合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护理配合工作:1. 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在手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流程,告诉他们手术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并且了解患者及家属的精神、经济等情况,做好相关安排。

2. 评估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等。

同时,还需要向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评估,并进行必要的评估和护理措施。

3. 准备手术器械和耗材手术前,护理人员还需悉心准备手术器械和耗材。

需要做好手术器械的消毒、包装和储存工作,并且检查手术器械和耗材是否完备。

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下面,我们来看看后路胸椎肿瘤360度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1. 做好麻醉控制在手术中,护理人员需要与麻醉医师配合,做好麻醉控制工作。

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麻醉深度、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指标的稳定。

2. 给予足够的镇静和止痛药物在手术中,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护理人员需要给予足够的镇静和止痛药物。

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药物管理。

3. 控制手术区域出血在手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手术区域的出血情况,及时进行血管压迫、止血等措施,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4. 确保手术器械和耗材的安全在手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手术器械和耗材的安全,确保手术过程的卫生、无菌和安全。

手术后的护理配合在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护理配合工作:1. 监测生命体征在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跳、呼吸、血压、体温等,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稳定。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加TSRH内固定围术期的护理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加TSRH内固定围术期的护理
及 时告诉 医护人员 ,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
22 术 后 护 理 .
行了心理疏导 , 使病 人能安心接受治 疗 : 耐心讲解手 术的安 ①
全性及必要性 , 介绍科 内技术力量 , 介绍成功病例 , 并安排恢复 较好的同病种病人同住一室 , 让其介绍 自己的治疗过程 。②现
221 密 切观察生命体 征 ..
21 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护理 . 21 心理护 理 .1 . 由于本病 为一种消耗性疾病 ,病程 较
菜, 以促 进肠蠕动 , 防止大便秘结。 有些经济条件差 的病人对饮 食治疗不理解 , 为治疗 主要靠打针吃药 , 认 饮食 只是次要 的, 从 而在饮食方面节省 , 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 。 通过耐心 、 细致地解
手术 , 确保手术 的成功 , 注重围术期 的护理是非常必要 的。 现总
结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7 6例 , 3 男 6例 , 4 女 0例 , 龄 1 年 9
岁 ~ 0岁 , 7 平均年 龄 3 5岁, 1 岁 ~ 5岁 ; 5例 1 1 胸椎 结核 3 7例 ,
始训练床上大小便 , 为术后长时 间卧床做适应性准备。本组病 人都能认识到卧床 是必 不可少 的治疗手段 , 从此安心在床上度 过术前准备期 , 学会卧床的 日常生活方式。呼吸功能训练 : 指导
病人进行 有效 的深呼吸及咳嗽 , 以增加肺 通气量 , 利于痰液排 出。同时 , 督促吸烟者戒 烟。 21 饮食 护理 由于结核病人体质差 , .3 . 并发脓肿后使机 体消耗量 增大 , 出现低 蛋 白血症而面 黄消瘦 , 常 如不能及 时摄
2 护理
求 。根据病人不 同情况 , 制定合理的饮食方 案。多食高蛋 白、 高 热量 、 高维生素食物 , 同时要 注意饮食 的多样化及其色 、 、 、 香 味 形等 , 以促进消化液 的分泌 , 增加食 欲 , 保证充足 营养的摄入 。 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慢 ,应 多食 新鲜水果及 含纤维素 多的蔬

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儿1例护理

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儿1例护理

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儿1例护理浦静燕;蔡敏【期刊名称】《上海护理》【年(卷),期】2018(018)005【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胸椎结核;植骨内固定术;护理【作者】浦静燕;蔡敏【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上海 20162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上海 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骨关节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中约50%累及脊柱[1]。

少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成人结核菌更容易感染脊柱等肺外脏器;脊柱结核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大,会造成脊柱畸形、身材矮小甚至瘫痪等严重后遗症,同时也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2]。

我科于2017年3月8日成功为1例2岁9个月胸椎结核的患儿实施了胸椎病灶清除术+胸椎后路减压术+内固定术。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儿男,2岁9个月,体重10 kg,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行走异常,拒站,驼背6个月余,出现背部肿块5个月余,并呈进行性增大,外院检查MRI示:胸10、11椎体压缩及周围变化,压迫硬膜囊及脊髓,胸椎向后成角畸形,T-spot检查阳性,血沉增快,予以抗痨治疗,为行手术治疗于2017年3月6日收入我院,经检查确诊为:胸椎结核。

入科后予胸椎支具外固定,完善各项检查,于2017年3月8日在全麻下行胸椎病灶清除术+胸椎后路减压术+内固定术。

术后继续抗炎、抗痨治疗,住院10 d后患儿康复出院。

随访3个月,肢体活动无受限,患儿已恢复正常生活。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儿家属有明显焦虑、恐惧心理。

手术前应向家属讲解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意义,使患儿及家属对治疗有所了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情绪,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对患儿进行详细的评估和了解,与其多接触交流,参与患儿生活护理,尊重患儿,进行抚触等肢体语言的交流,呼唤其昵称,根据喜好,准备一些小玩具等,多陪伴,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并对其每个进步予以鼓励,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一、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多见男性青壮年。

大多由间接外力引起,如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

其中70%以上发生于胸、腰段(以第10胸椎至第2腰椎为最多)。

二、脊柱外科手术常见手术入路1、颈椎入路:前路颈椎病灶清除术、颈椎前固定术、治疗颈神经或椎动脉受压病变、后路颈椎后融合术及椎板切除术2、胸椎入路:后外侧入路适用于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前侧入路适用于显露T4到T11的椎体3、胸腰椎入路:胸腹联合切口适用于胸腰段脊柱侧弯病人的前路松解,脊柱后凸病人的前路支撑植骨。

后侧切口适用于脊柱后融全,后路椎间盘切除等手术三、物品准备仪器:C臂机、电刀器械:骨科一组包、院外器械钉棒内固定器械包敷料:中单包、大衣包、清创单子包一次性物品:吸引管、电刀笔、 23号刀片、 11号刀片、手术贴膜、2%碘酒、75%酒精、骨蜡、1号可吸收线、1/4/7号丝线特殊用物:铅板、铅衣四、俯卧位的摆放术前依照患者不同体型调整支架的高度,宽度,使腹部静脉受压,减少椎管内外静脉的充血,从而达到减少创面出血。

俯卧时,患者两侧肋骨,髂前上棘,膝等处为主要受力点,应在这些部位铺垫软垫,缓冲局部压力,避免形成压疮。

对气管内麻的患者,应涂上眼膏,并贴上胶布,防止结膜的损伤。

女性患者保护会阴部乳房,男性患者保护阴囊,阴茎受压五、手术步骤1、常规消毒皮肤,铺巾。

2、根据术前X线片情况确定手术切口,切口应该包括固定的上下椎体在内。

切开皮肤后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用剥离器剥离椎旁肌肉,充分显露上下各一脊柱节段。

侧方充分显露到横突,并用深部撑开器撑开,纱布填塞,压迫止血。

3、椎弓钉螺钉的植入:(1)用咬骨钳咬掉进针点皮质,开口器准备螺钉进针点,用探针检查螺钉孔道在椎弓根内的走势,插入克氏针。

(2)用C臂机透视确认无误,植入标准螺钉,同法植入其余螺钉。

(3)再次透视确认螺钉的位置及长度4、安置固定系统:(1)用持棒器将所需长度及弯度适中的棒植入。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体会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体会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2017年6月-2019年3月本院接诊且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病患3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15)。

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护理,同时对A组加用综合护理法。

分析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比B组的40.00%低,P<0.05。

结论:通过对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病患施以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植骨块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病灶清除;综合护理;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内固定在全身结核疾病当中,脊柱结核所占的比例在50%左右的范围之内[1]。

而胸腰椎结核则是骨科常见病之一,能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双重损害。

目前,临床可采取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来对胸腰椎结核病患进行治疗[2],虽能取得显著疗效,但若患者在术后不能得到精心的护理,将会极容易发生植骨块移位等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本院接诊且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病患30例,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根据数字抽签原理分成A组和B组,每组15例。

A组患者年龄为34-68岁,平均(48.21±3.69)岁。

B组患者年龄为33-68岁,平均(48.53±3.82)岁。

患者病历信息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在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进行,比较两组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情况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都进行常规护理,内容有用药指导、环境护理和病情观察等,A组加用综合护理法,详细如下:(1)术前,准确评估患者心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之探讨手术相关问题,了解患者对手术的主观感受,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术中注意事项和预期疗效等,使患者能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手术共 2 2例 。现将术前及术 中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 1 一 般 资 料 .
间盘 突出疾病 , 为胸 腔镜下 治疗胸椎 结核 开辟 了微 创途径 。国
内外 研究 普 遍 认 为 电 视 胸 腔 镜 辅 助 下 前 路 治 疗 胸 椎 疾 病 是 一 种
安全 、 有效的微 创途 径 。手术 以其创 伤小 、 苦轻 、 中出 痛 术 血少 、 术后 恢复快等优点而广受患者青 睐。本 院于 20 0 6年 8月
的 准 备 , 中体 位 、 术 器械 护 士 和 巡 回 护 士 的 护 理 配 合 , 术后 管 道 的 护 理 和 胸 腔 镜 器械 的 终 末 处 理 。认 为 术 前 充 分 的 护 理 准 备 和 术 中
娴 熟 的 护 理 配合 为 手 术 顺 利 进 行提 供 重 要 保 证 。

度 、 源 亮 度 、 示 器 清 晰 度 、 注 泵 的 压 力 与 流 量 。巡 回护 士 光 显 灌
温, 使灌 洗液温度 达到 3  ̄ 0C~3 ℃ , 洗液 的温 度过 高易使 术 6 灌
中出 血 增 加 。 3 5 灌 注 液 的压 力 和 速 度 , 量 和 压 力 大 小 , 量 低 于 20 / . 流 流 0 ml a , r n压 力低 于 1 .k a 常 会 造 成 肾 镜 视 野 不 清 , 响 操 作 。 而 i 35P , 影 流 量 和 压 力 过 大 , 量 超 过 40 / i, 力 超 过 2 .k a 又会 流 0 mlm n 压 70 P ,
223 术后护 理 ..
瘘管 , 严防脱 出 , 注意观察 造瘘管及 导尿管引 流液的量及 颜色 ,
如 有 异 常 及 时 报 告 手术 医 生 , 与 病 房 护 士 做 好 交 接 班 。 并 3 护 理 体 会 经 皮 肾镜 手 术 是 近 几 年来 广 泛应 用 于 泌 尿 外 科 的一 种 全 新 的 肾 、 尿 管 上 段 结 石 的 微 创 手 术 。它 具 有 创 伤 小 , 肤 仅 需 切 输 皮 开 约 0 5 m, . c 肾实 质 穿 刺 孑 仅 1 L 6~1 F 大 大 减 少 了术 中 、 后 出 8, 术 血 的 可 能 性 。 手 术 对 肾 功 能 无 影 响 , 后 不 引 起 肾 皮 质 瘢 术 痕 J输 尿 管 镜 纤 细 , 以达 到 肾 盂 , 至 可 以 通 过 狭 小 的 肾 盏 , 可 甚
束, 用高压气枪将各关节管腔中的水 分吹干 , 更有利于用过氧化
氢 低 温 等离 子 灭 菌机 灭 菌 处 理 。 3 7 仪 器 的 维护 和保 养 , 皮 肾镜 气 压 弹 道 碎 石 器 械 属 精 密 仪 . 经
器, 使用时应 轻拿轻放 , 防止碰撞 。正确使用 、 管 、 养清 洁 、 保 保 消毒灭菌该手术器械 , 以延 长使用 寿命 , 使其获得更好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 。
造成结 石被冲洗液冲击 , 使其位 置不 宜固定 , 不利 于取石 , 而
手 术 结 束 和 护 送 患 者 途 中 应 妥 善保 护 肾造 且 过 高 的 压 力会 对 肾 脏 产 生 较 大 的 损 伤 。 3 6 术 后 器 械 彻 底 清 洗 是 灭 菌 成 功 的关 键 , 是 手 术 成 功 的关 . 也 键 , 洗 时要 加 酶 超 声 清 洗 , 压 水 枪 冲洗 各 管 腔 器 械 , 洗 结 清 高 清

本组患者 2 2例。其 中男 9例 , 1 ; 女 3例 年龄 2 5 3— 4岁 , 平均 3 6岁 ; 病灶分布在 T ~T 3 4 2例 ,4 5 ,6 7例 , ~ q T ~T 例 T 一 T 2
21 00年 1 O月实施胸腔 镜辅 助下胸椎结 核病灶 清除植 骨 内固
应 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的变化 , 同时应集 中精力 注意 电视 屏幕 , 观察手术进展情况 ,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 的器械及 时、 敏捷 、 准确地传递 。同时及时添加灌注液 , 保持连 续冲洗 , 避免气泡 灌 入而影响窥镜视野 , 并根据 环境温 度和 患者体 温调节灌 注液 的
温度 。
例 ,7 T ,q T。 T~8 3例 T ~ 。3例 ; 术前有神经缺失症 状者 1 5例, 均在
胸 腔 镜 辅 助 下行 胸 椎 结 核 病 灶 清 除 植 骨 内 固定 手 术 。术 前 均 行 x 线 、 T及 MR 检 查 明 确 诊 断 , C I 同时 行 肺 部 x 线 片 及 肺 功 能 检 查 , 价 肺 功 能及 了解 是 否 能够 耐 受 单肺 通 气 及 胸腔 镜 手 术 。 评 12 手 术方 法 .
当代 护 士 2 1 0 2年 8月 中旬 刊
・ 3・ 9
胸 腔 镜 下 胸 椎 结 核 病 灶 清 除 植 骨 内 固 定 手 术 的 护 理 配 合
何 小敏 罗 平
摘要


总结 了 2 2例 胸 腔 镜 辅 助 下胸 椎 结 核 病 灶 清 除植 骨 内 固定 手 术 的 护 理 配 合 经验 。主 要 包 括 : 术前 访视 、 术 器械 物 品 和人 员 手

工 作 单 位 :10 2 株 洲 湖 南 省 株 洲 市 三 三 一 医院 手 术 室 4 20
何 小 敏 : , 科 , 管 护 理 女 本 主
收 稿 日期 :0 2—0 —1 21 1 3
t tp 、 0 p ≯ P
≯ 、
Hale Waihona Puke p t ≯ p

\ p
关键词 : 椎 结核 ; 腔镜检 查 ; 胸 胸 围手 术 期 ; 理 护
中图分类号 :436 1 7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6— 4 1 2 1 )8— 0 3— 3 10 6 1 (0 2 0 0 9 0
M c … 于 19 ak 9 3年 首 次 应 用 胸 腔 镜 辅 助 脊 柱 前 路 治 疗 胸 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