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心说是谁提出来的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同步练习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同步练习试题)

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一、单选题1.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

A. 太阳B. 地球C. 月球2.“日心说”是( )提出来的。

A. 托勒密B. 哥白尼C. 伽利略3.下图的模拟实验中,当船模在球面上行驶,李华( )。

A. 先看到船身,再看到帆顶B. 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C. 同时看到船身和帆顶4.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共同特点是()。

A. 太阳不动,其他围绕太阳转B. 地球不动,其他围绕地球转C. 地球是球体5.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环球航海,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A. 郑和B. 麦哲伦C. 哥伦布6.我国最近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的首辆火星车名称是( )A. 嫦娥号B. 祝融号C. 神舟号7.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者的共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B. 两者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C. “日心说”的核心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8.优优还知道,关于昼夜交替的现象,曾经有“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都认同(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地球是球形的C.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9.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因为北极星处在()。

A. 地球的正上方B. 地轴的延长线上C. 地球的正下方10.()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A. 托勒密B. 哥白尼C. 傅科11.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 )的理论。

A. 地心说B. 日心说C. 月心说12.傅科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 )。

A. 公转B. 自转13.科学家们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然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发现宇宙正处于( )之中。

A. 膨胀B. 收缩C. 毁灭14.托勒密提出了()。

A. “地心说”B. “日心说”C. 恒星的周年视差15.“地心说”理论认为()是宇宙的中心。

A. 太阳B. 地球C. 月球16.弟弟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日心说、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提出

日心说、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提出

38.日心说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的结构一直进行着思考。

古希腊时代,就曾有哲学家曾提到过地球在运动的主张,然而却因缺乏依据,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在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所主张的“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处于统治地位。

“日心说”提出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行星之一的新主张,它在天文学上掀起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

“日心说”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启蒙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神学基础,而且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从此,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开始了飞跃性的发展。

可以说:“日心说”是人类在探求客观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

1.谁才是首先提出“日心说”的人?通常人们都认为日心说是由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但实际上在更早的古希腊时,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约前310—前230)就提出过地球是围绕太阳运动的观点,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希腊的哥白尼”。

但他的观点并未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直到1700多年之后,哥白尼才更好地发展完善了他的理论。

虽然阿里斯塔克斯的理论比哥白尼的日心说早,但人们都认为日心说实际上是由哥白尼提出的。

因为阿里斯塔克斯的日心说只是一个猜想,并没有加以详细的讨论和证实。

在古代的欧洲,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并且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运转。

因为“地心说”符合基督教上帝创世和造人的教义,因此得到了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的支持,并被人们奉为经典。

随着社会与科学的不断发展,天文观测的精确度也渐渐提高,人们逐渐发现总有几颗星星并不像托勒密在地心学说里所说的那样围绕着地球运转,而是时快时慢,有时向前跑而有时向后跑。

这几颗星星就是我们后来称之为五大行星的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和土星。

托勒密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某些天体在围绕地球做均衡运转的同时,它们自身还要做小的圆周运动。

他把天体环绕地球的轨道称为“均轮”,较小的圆周运动称为“本轮”。

2.哥白尼与日心说的创立

2.哥白尼与日心说的创立

1 亚里士多德及其地心说
地心说是亚里士多德的首创,他 认为宇宙的运动是由上帝推动的 。他说,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 ,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 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 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 9个等距天层,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 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 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空无一物。各个天层 自己不会动,上帝推动了恒星天层,恒星天层才带 动了所有的天层运动。人居住的地球,静静地屹立 在宇宙的中心。
2 托勒密对地心说的发展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 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 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 、金星、太阳、火星、木 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 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 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 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地球的那个圆叫 “均轮”,每个小圆叫“本轮”。在太阳、月球行 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 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
2 托勒密对地心说的发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托勒密 提出的行星体系学说,是具有 进步意义的。托勒密这个不反 映宇宙实际结构的数学图景, 却较为完满的解释了当时观测 到的行星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上的实用价值, 从而被人们广为信奉。通过本轮和均轮的复合,也 可以解释一些现象。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 地预测天象,如可以预测日食月食,因而在生产实 践中也起过一定的作用。所以一直被作为正统思想 所接受。
一、哥白尼生平
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东 部的托伦。他的父亲是一位曾经当 过市长的商人,母亲是一位富商的 女儿。哥白尼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姊 姊,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在他10岁时,父亲染上瘟疫死亡。全家由舅父务卡施 接济。哥白尼在文化名城沃茨瓦维克读了中学,18岁 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 文学产生了兴趣。

世界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世界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3、 望远镜:1609 年,伽利略制造出放大 32 倍的望远镜。1650 年,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 进行观察。1671 年,牛顿制作出反射式显微镜。
4、 血液循环学说:1628 年,哈维在《心血运动论》中用大量的实验材料论证了血液循环 学说。
5、 牛顿力学:1687 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和牛顿运动三定律,建立起一座经典力学大厦。
13、 元素周期律:1869 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奠定了现代无机化学的基础。 14、 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的建立对解剖学、胚胎学和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促进作用。 15、 进化论:1859 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完成。它与
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根源。 16、 蒸汽机:瓦特从 1763 年开始改进蒸汽机,使得这种“万能动力机”很快应用到各
9、 海王星:1846 年,勒维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海王星(笔尖下发现的行星)的位 置,从而找到这颗行星。
10、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学由于天文研究的需要在近代发展很快,由于发现光的折射、 衍射、干涉、色散等现象,人们对于光的本性提出两种看法:微粒说和波动说。直到 1909 年,爱因斯坦明确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学习科技史可以更加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1、 地理大发现:15 世纪末由哥伦布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人类不断探索、发现和创新的 一种表现,对于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日心说:1543 年,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揭示了天体运动的真面目, 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11、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47 年,焦耳通过科学实验确立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成为自然科学中关于物质运动的最重要的普遍规律之一。

日心说

日心说

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日心说的观点是
1.地球是球形的。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2.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是不可想象。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1]
当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1968年由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提出。

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构造带——海岭、岛弧、平移大断层等所割裂的若干板块。

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但该学说对板块活动具体作用过程和细节,对板块动力的确定,对板块内部构造与板块俯冲消亡及伴随的岩浆活动研究等,还不能圆满地解释大陆岩石圈的成因和演化,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任务型学习设计】3.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课后任务答案及解析

【任务型学习设计】3.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课后任务答案及解析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3章广袤浩瀚的宇宙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课后任务一、基础性作业1.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C.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D.日心说是由开普勒提出来的【答案】A【解答】解: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以地球为参考系,A正确。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以太阳为参考系,B错误。

与地心说相比,日心说具有更高的价值,C错误。

日心说是由哥白尼提出的,D错误。

故选:A。

2.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A.伽利略 B.哈雷 C.哥白尼 D.布鲁诺【答案】C【解答】解: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故选:C。

3.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区别在于()A.地心说认为地球绕太阳转,日心说认为太阳绕地球转B.地心说认为太阳绕地球转,日心说认为地球绕太阳转C.地心说因为不符合科学观测的结果所以与教会的观点不合D.日心说一提出来就被广大人民接受,因为它是符合科学的【答案】B【解答】解:地心说认为太阳及其它天体围绕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地球绕太阳转,因此A错误,B正确。

由于古代入缺乏足够的宇宙观测数据,以及怀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因此他们误认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体都是绕着她而运行的。

天主教教会接纳此为世界观的“正统理论”,故C错误。

日心说一提出来就受到人们及教会的抵触,认为他是邪说,故D错误。

故选:B。

4.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是()A.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B.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C.古代上帝创造的D,气球充气后不断膨胀,气球上各个小圆点间的距离不断变大【答案】B【解析】根据宇由的概论,进行分析解答。

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是: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推动力

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推动力

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推动力初阳学院综合理科111 钱照怀 11990111摘要:文艺复兴以后,科学观点的第一次重要改变,是尼古拉·哥白尼完成的———即提出日心说。

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立的学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日心说认为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固定不动,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座圆周运动。

关键字:日心说、文艺复兴、简单化、质疑、探索一.日心说的艰难提出1.日心说提出的背景日心说普遍认为有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

当时的人们普遍信奉天主教,坚信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另一方面,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难以接受的。

事实上,直到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以此发现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说的新的天文现象后,日心说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些天文现象主要是指:木卫体系的发现直接说明了地球不是唯一中心,金星满盈的发现也暴露了托勒密体系的错误。

然而,由于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得的数据和托勒密体系的数据都不能与第谷的观测相吻合,因此日心说此时仍不具优势。

直至开普勒以椭圆轨道取代圆形轨道修正了日心说之后,日心说在于地心说的竞争中才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2.日心说的观点哥白尼为阐述自己关于天体运动学说的基本思想撰写题为《短论》的论文。

他规定地球有三种运动:一种是在地轴上的周日自转运动;一种是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一种是用以解释二分岁差的地轴的回转运动。

人们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后运动,是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

地球的运动足以解释人们在空中见到的各种现象;哥白尼用以支持他的学说的论据,主要属于数学性质。

他认为一个科学学说是从某些假说引伸出来的一组观念。

他认为真正的假说或者定理必须能够做到下面两件事情:它们必须能够说明天体所观测到的运动。

它们必须不能违背毕达哥拉斯关于天体运动是圆周的和均匀的论断。

当时有许多反对的观点,但是用当时的知识进行了反驳。

简介哥白尼的“日心说”

简介哥白尼的“日心说”

简介哥白尼的“日心说”“地心说”在15世纪之前占据着天文学的绝对统治地位,但也难以遮掩日心说的曙光。

跟“地心说”一样,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并不是家喻户晓的哥白尼,而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阿里斯塔克斯。

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公元前320—前250)就提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地球则围绕着太阳旋转”。

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前212)也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并给出相应论证。

阿里斯塔克斯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首位提倡日心说的天文学者。

他将太阳而不是地球放置在整个已知宇宙的中心,认为太阳与固定的恒星不会运动,而地球绕着太阳运动。

不幸的是,由于阿里斯塔克斯的宇宙观和日心说理论远远超出了当时人类的认知理念,因而在当时并未得到公众的承认,甚至还险些被人以亵渎神明罪起诉。

直到1800多年后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伟大转折应归功于哥白尼,其《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天文学序幕,极大推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

1473年,哥白尼出生在当时属波兰王国普鲁士行省的小城托伦。

虽然任职于教会,并到意大利学习神学,但哥白尼自幼对天空充满了好奇,曾私下学习天文学。

据记载其第一次天文观测是在1497年3月9日。

最初他试图通过天文观察来理解和诠释托勒密地心说理论。

1513年3月31日,他在所任职教堂建成了一座小型天文观测台,并设计出3架较为精密的天文仪器。

突破主观直觉臆想,用观察数据和科学事实来说话,这是揭示真理的第一步。

在当时,天文学采用的是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由于托勒密提出了本轮和均轮的复合,因此它可以预测日食、月食,也可以解释一些现象。

但是,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通过大量天文观察数据和一些天文现象,哥白尼开始质疑亚里士多德宇宙论,而据托勒密宇宙模型也无法对一些天文现象给出合理解释。

人们发现在托勒密的宇宙模型中,需要在行星轨道上附加太多本轮来调整轨道的周期,以适应观测的结果(在文艺复兴时期,托勒密提出的本轮和均轮数目就达到了一百多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心说是谁提出来的?
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来的。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文: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

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

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

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

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2013年2月19日是天文学家哥白尼诞辰540周年,波兰全国各地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位曾经改变了人类宇宙观的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