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赤藓糖醇发酵菌种选育及其功能研究进展_柴明艳

赤藓糖醇发酵菌种选育及其功能研究进展_柴明艳

Yarrowia lipolytica 发酵 7 d,赤藓糖醇的产量为 170 g/L, 异构化为 6-磷酸果糖,然后在磷酸酮醇酶作用下,裂
产 率 为 1 g(/ L·h)[16]。 采 用 诱 变 方 法 可 使 假 丝 酵 母 解为 4-磷酸赤藓糖,再经 4-磷酸赤藓糖醇脱氢酶将
(Candida magnoliae)产赤藓糖醇的量达到 87.8 g/L 。 [17] 其还原为 4-磷酸赤藓糖醇,最后该物质由磷酸酶水解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GSF12108) 作者简介:柴明艳(1983—),女(汉),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生物发酵 方面的教研工作。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1 赤藓糖醇发酵生产的菌种选育 微生物学中,高产菌株选育的常用方法有自然筛
选、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自然筛选是获得赤藓糖醇 产生菌的常用途径之一,主要是从泥土、蜂巢、蜂蜜、花 粉或高糖食品中分离到。微生物诱变育种的常用方法 有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生物诱变与复合诱变等几种, 有关以生物诱变方法获得赤藓糖醇产生菌的研究鲜 有报道。基因工程育种主要是利用控制基因改造技术 来完成,鉴于微生物中赤藓糖醇的合成途径及其关键 酶等问题尚在研究中,故利用基因技术以获得赤藓糖 醇高产菌株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
现今,国际上已通用微生物发酵法大批量生产赤 藓糖醇。然而,赤藓糖醇发酵生产的理想菌选育、消除 终产物抑制现象、提高产率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仍然是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工业化需要解决的主要 难题。可见,深入展开赤藓糖醇发酵法生产的技术研 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科学意义。 为此,本文主要就赤藓糖醇发酵生产过程中菌种选 育、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功能的文献报道作一概述,
赤藓糖醇(Erythritol),又称赤兔草醇、原藻醇,呈 白色结晶状粉末,是一种国际新型营养性功能甜味 剂,广泛存在于果蔬、真菌及各类发酵食品中,并在人 和动物的机体中多有分布[1]。赤藓糖醇具有无副作用、 口感佳、防龋齿、对高血糖病人安全,对肠胃道无不良 刺 激 ,一 般 食 品 加 工 中 无 分 解 和 褐 变 等 多 种 优 良 特 性 [2],已被应用到多 个行业领域,如医药 、食品 、化 工 、 保健与化妆品等[3]。

赤藓糖醇的发展前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赤藓糖醇的发展前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赤藓糖醇在食品中的应用

由于赤藓糖醇以上的生物特性,使其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应用 十分广泛。特别是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低热量甜味剂和高甜度 甜味剂的稀释剂,广泛应用于糖果(包括克力食品)、乳类 饮料、焙烤制品、软饮料等,最大使用量为3 %。
1.在糖果生产中的应用:
赤藓糖醇具有吸湿性低、 有清凉、结晶性良好以及低热值、 非致龋性等特性, 加热不会引起美 拉德反应。因此在一般食品加 工条件下, 几乎不会出现褐变或分 解现象, 十分适合应用于口香糖、 糖果等忌湿食品中。
赤藓糖醇发展需解决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菌种是发酵工业的关键因素。 目前影响赤藓糖醇发酵生产的主要问题是菌种的筛选; 培 养基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尚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从介质传递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发酵体系内的溶氧能力;构 建基因工程菌, 提高关键酶的表达能力, 促进赤藓糖醇的 转化, 抑制副产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赤藓糖醇的产量和转化 率, 也简化后续的纯化工作, 降低成本。 对于乳酸等来讲, 赤藓糖醇的产生造成代谢流的漂移, 应 该尽量抑制这种现象。 在传统食品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加工、品质改善等领域的应 用, 充分发挥赤藓糖醇的优良特性。
赤藓糖醇的性质
熔 解 热 高

结 晶 性 好

稳 定 性 高

甜 味 纯 正

赤藓糖醇的生物学特性


低能量值:赤藓糖醇的实际能量值仅为0.84KJ/g,是所有多元糖醇 甜昧剂中能量最低的一种,也被称为“零”热值配料。 高耐受性、无毒副作用:赤藓糖醇在人体内的最大耐受量为50g/d。 这是因为绝大部分赤藓糖醇能被小肠吸收,避免了高浓度碳水化合物 不吸收引起的肠道内高渗现象,防止腹泻出现,也避免了不吸收物质 在肠道细菌发酵中产生大量挥发性物质使肠胃胀气的副作用。实验还 表明,赤藓糖醇无致畸毒性,不影响生殖和发育,不引起染色体变异, 不致癌变,也不刺激肿瘤生长。 抗龋齿性:赤藓糖醇不被人口腔中变形链球菌利用同时还对口腔病原 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能起到护齿作用,具有抗龋齿性。

赤藓糖醇抗龋齿功能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赤藓糖醇抗龋齿功能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脱氢酶 的活性及 变异链球菌表面的形态 变化 来了解赤藓糖 醇对变异链球菌细胞
壁 的影 响 。
实验 结果显 示 : 在赤 藓 糖醇 组 ( 见 图3 ) 中. 变异 链球菌所在的溶液培养基
内乳 酸 脱 氢 酶 的含 量 和 蔗糖 组 ( 见 图2 ) 有差别 , 但 是 差 别 甚 微 在 赤 藓 糖 醇 组
赤 藓 糖 醇 防 龋 齿 性 硬
醇 的 试 管 中培 养 变 异 链 球 菌 实 验 结 果
的组织及体液中也含有赤藓糖醇成分。
赤藓糖醇其中一个特性就是降低龋 表 明蔗 糖 引起 酸 化 而 赤 藓 糖 醇 在 2 5 / J ' ,
赤 藓 糖 醇 像 其他 多元醇 一 样 作 为 功 齿 的风 险, 此特性 已经经过体 外研究证 时内 没有 引起 乳 酸 的产 生 同 时 , 赤 藓 糖 能 性 甜 味 剂 适 合 糖 尿 病 人食 用 并 且 能 实 。 赤藓 糖醇不能被 I Z ! 腔中的细菌发酵 醇还有效抑制了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活性
康的3 大 非传 染 性 疾 病 之一 。 随 着生 活 水 饥 理 研
图 1在 5 7 ~、 含有 1 7 0 m r n o ; / L的蔗 糖 和 赤藓 糖醇培 养基 中变异链 球 菌的乳 酸 产量
姚军等研究了 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
平的提高 , 人们 的饮食和 习惯 发生了很 大变化 儿童龋齿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够抑制 口腔 细菌的代谢 防止 龋齿病的 利用 尤其是变异链球菌。 Mu h l e ma n n )  ̄ 0
发生。 与 其他 糖 醇 的 不 同之 处 在 于, 赤 藓 试验证 了用蔗糖和赤藓糖 糖 醇 无 热 量并 且容 易 消 化 其 应 用范 围 醇 冲 洗 牙 齿 后 的 区 别 与 主 要 是糖 果 , 口香 糖 、 饮 料及 糕 饼 产 品 。

赤藓糖醇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赤藓糖醇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赤藓糖醇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张译尹;邢晓蕊;王茹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24(50)3
【摘要】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甜味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行业。

它不仅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近期研究揭示其也是一种内源性代谢物。

赤藓糖醇在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胃肠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疾病生物标志物,预测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该文系统梳理了赤藓糖醇的相关研究,在介绍其基本特征和代谢途径的基础上,综述其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赤藓糖醇在不同健康或疾病状态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9页(P357-365)
【作者】张译尹;邢晓蕊;王茹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分子生物学功能及其抗体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非协调-5同源物家族成员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3.胸
腺素β10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4.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5.乳酸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犬猫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藓糖醇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赤藓糖醇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0 2"# 。但当它和其他糖类, 特别是强化甜味 剂如阿斯巴甜和甜菊糖等混合使用时, 配伍作用使 得其实际甜度远远超出预期, 从而获得最佳的甜味 协调。此外, 溶液中 D# 0 .# 的赤藓醇就能有效地 掩饰刺激性口味, 很好地改善溶液的口感和风味。
.9 赤藓醇的生产
目前, 国际上均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赤藓 醇, 即由小麦、 玉米等淀粉经安全、 适当的食用级嗜 、 解脂假 高渗酵母如丛梗孢酵母 ( EFGHDHIDDJ :DDHGH> ) 丝酵母 ( 8JGKHKJ DH:FDLMHNJ ) 或类丝孢酵母 ( OPHNCF 在高浓度下 ( Q @," * ) R ) >:FPFGFHKI> =I*JNCHDIG>H>) 进行酶解发酵后, 发酵醪液经加热杀菌并过滤, 然 洗涤和干燥而得, 一般得率约 ,糖醇, 外观为白色结晶, 有清凉 发热量 感, 味微甜, 相对甜度为蔗糖的% & X Y % & , ,
! ! 作者简介:陆正清 ( )Z*X 年 + ) , 男, 江苏淮安人, 东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发表论文 )% 余篇。研 究方向: 食品添加剂与发酵食品。
’ ’ ’ 表 "’ 冰红茶饮料参考配方 ( 按 $ %%% -. 计) -. 原料 红茶 柠檬酸 赤藓醇 配比 &! & %! , $ ) "% 原料 /0 阿斯巴甜 红茶香味料 配比 %! , 适量 %! ,
肠, 有极少数被微生物发酵, 大部分从粪便中排出。 后经离子交换树脂、 活性炭和超滤纯化, 再经结晶、
@9 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因为赤藓醇的热量低、 无龋齿性、 无吸湿性、 稳 定性高和耐消化性等功能特点, 它在食品工业上有

赤藓糖醇的发展前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赤藓糖醇的发展前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赤藓糖醇的发展前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文笔规范,有专业术语
摘要
赤藓糖醇是一种可替代糖的天然糖类物质,最近成为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的新宠。

赤藓糖醇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许多研究工作表明,它对血糖水平的调节和糖尿病防治具有明显的作用。

同时,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消费者首选的无糖替代品,用于制作各种无糖食品,如无糖饮料、面包、糖果等。

本文综述了赤藓糖醇的营养特性、分类、以及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关键词:赤藓糖醇,血糖水平,糖尿病,无糖替代品
Introduction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的无糖糖类物质,是一种亚糖,又称亚糖糖。

它是一种植物提取物,主要存在于木瓜、葡萄、苦瓜、芦笋等植物中。

赤藓糖醇具有令人惊奇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最近,它已经成为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的基础产品,受到广泛的关注。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rehalose
赤藓糖醇是一种不可混溶性柔软糖,其化学结构为C12H22O11,具有柔软的口感,低甜度,低热量,无臭无味,溶解性好等特点,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营养选择。

根据研究表明,在体内,赤藓糖醇可以被有效分解成单糖醇,对血糖水平的调节和糖尿病防治具有明显的作用。

Classification of trehalose。

低热值甜味剂赤藓糖醇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低热值甜味剂赤藓糖醇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发酵法是以淀粉水解葡萄糖为原料,经耐高渗酵 母菌株发酵产生赤藓糖醇及少量的核糖醇、丙三醇等 副产物,经分离、提取、精制获得高纯度的赤藓糖醇产 品,其得率大约50%。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具有条件温和、 易于控制、环境污染少、产品安全、原料来源丰富、成本 低等优点,更易于实现规模生产。
据 文 献 报 道 ,酵 母 菌 可 以 产 生 赤 藓 糖 醇 是 由 Bink ey和Wolfrom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3]。1956年加拿大 spencer J.F.T等研究高渗酵母产生甘油时,也发现了高 渗酵母可以发酵糖类产生赤藓糖醇[11]。后来日本、韩国、 比利时等国均开展了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技术的研究。 日本学者从土壤、发酵食品、果实、花粉等样品中分离、 筛选、诱变育种,得到了1株产赤藓糖醇的耐高渗酵母 菌Aureoasidium sp. SN-115,以葡萄糖为原料,赤藓糖 醇得率达50%[12]。韩国Jinb.park等筛选到1株耐高渗假丝 酵母菌Trichosporon sp.以葡萄糖为原料,35℃发酵可产 生141g/L的赤藓糖醇,赤藓糖醇得率为47%[13]。我国台 湾学者Shie-Jea lin等筛选到28株赤藓糖醇产生菌,其中 166-2 菌 株 可 以 发 酵 30% 的 葡 萄 糖 产 生 赤 藓 糖 醇 111.0g/L[14]。江南大学[15]、江苏省微生物所[16]等单位也开 展了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工作,多数仍处于研 究阶段,应用于生产的报道很少。
赤藓糖醇经过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等动物 试验以及人体试验确认安全无毒、食用安全性较好, 允许添加量较高,不易引起腹泻或胃肠等不适感。1990 年日本食品法规批准赤藓糖醇可直接作为食品配料; 1997年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获美 国FDA安全食品配料(GRAS)认证和允许在标签上标 注“有益于牙齿健康”;1999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和 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组成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 会(JECFA)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无需规定 ADI值;1999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监督局(AN 、A) 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配料[17],我国在GB 2760-86标准 中也允许其在食品中应用。

赤藓糖醇的功能研究及应用分析

赤藓糖醇的功能研究及应用分析

FOOD INGREDIENTS添加剂·配料赤藓糖醇的功能研究及应用分析□ 庞明利 杨海军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赤藓糖醇(Erythritol),又名原藻醇,属于多元醇类甜味剂。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真菌类、水果以及各类发酵食品中,在动物的组织及体液,如血液、精液、尿液中也存在赤藓糖醇成分。

赤藓糖醇是由葡萄糖经发酵而得到的一种白色晶体,具有甜味,甜度为蔗糖的70%。

它具有热值低、吸湿性低、无致龋齿性、对糖尿病人安全、对酸和热十分稳定和不发酵等特性,在常规性食品加工中不会出现褐变和分解现象等优点,与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能够掩盖不良味感。

日本Mitsubishi公司于1990年完成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目前约占世界市场的60%份额,其余被欧洲的Cerestar、美国的Cargill以及韩国、巴西和中国生产商等占有。

1999年6月,由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组成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 ECFA)批准赤藓糖醇可作为食用甜味剂,无需规定ADI值。

我国在G B2760-2007国标中规定,赤藓糖醇可用于可可制品、巧克力制品、糕点和饮料中,并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赤藓糖醇研究现状毒理学试验表明赤藓糖醇对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耐受性都很好,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只是在摄入量过高时有轻微的排尿量增加,电解质排除和少量射入水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赤藓糖醇轻微的利尿性质,是生理学反应,而非毒理学反应。

这种现象是由于摄入高剂量的赤藓糖醇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并不是赤藓糖醇摄入后的病理反应。

同时,临床证明赤藓糖醇用于食品是安全的,赤藓糖醇已经作为一种低热量、抗龋齿的甜味剂大量生产使用。

赤藓糖醇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没有影响,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和实用的食品成分。

实验研究表明,赤藓糖醇为一种良好的抗氧化甜味剂,对OH清除效果明显。

大量实验证明糖尿病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中风、失明等是有氧化应激引起的,高血糖症会引起氧自由基的生成和低的抗氧化防御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藓糖醇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摘要:赤藓糖醇是一种低热量甜味剂,具有热值低、结晶性好、口感好、无致龋性、对糖尿病人安全等特点,
其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本文主要论述了赤藓糖醇的性质、特性、生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赤藓糖醇;性质;特性;应用;生产
赤藓糖醇是一种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新型发酵型低热量甜味剂,1999年6月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且无需规定ADI值。

目前,赤藓糖醇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墨西哥等国已用于食品生产。

2007年6月19日我国卫生部公告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应用于口香糖、固体饮料、调制乳等食品中。

1 赤藓糖醇的物理及甜味特性
赤藓糖醇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海藻、蘑菇以及甜瓜、葡萄、桃等水果类中均含有赤藓糖醇。

由于细菌、真菌和酵母也能产生赤藓糖醇,所以在发酵食品果酒、啤酒、酱油中也存在,另外还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体液中。

Ergthritol化学名称为1, 2, 3, 4- 丁四醇, 英文名称为1, 2, 3, 4- Butanetetrol, 分子式为C4H10O4,分子量为122.12, 熔点118~122℃沸点329~331℃, 赤藓糖醇的结晶性好, 吸湿性低, 易于粉碎制得粉状产品。

在相对湿度90%以上环境中也不吸湿; 赤藓糖醇对热和酸十分稳定, 在一般食品加工条件下, 几乎不会出现褐变或分解现象, 能耐硬糖生产时的高温煎煮而不褐变。

赤藓糖醇属于填充型甜味剂, 溶于水时会吸收较多的能量, 溶解热- 97.4J/g, 使用时有一种凉爽的口感特性。

其甜味纯正, 甜味特性良好, 与庶糖的甜味特性十分接近, 无不良后苦味。

与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共用时的甜味特性也很好, 可掩盖强力甜味剂通常带有不良味感或风味。

如赤藓糖醇与甜菊苷以1000: ( 1~7) 混合使用, 可掩盖甜菊苷的苦后味。

2 赤藓糖醇的代谢特性
虽然从结构上看赤藓糖醇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 但它的分子量很小, 所以在
人体内及哺乳动物体内消化系统中的代谢方式与其它多元醇类不一样, 它主要有以下特点:低能量值( 0. 84kJ/ g) ; 高耐受量, 无副作用。

2.1 赤藓糖醇的代谢
赤藓糖醇是小分子物质, 通过被动扩散很容易被小肠吸收, 大部分都能进入血液循环中, 只有少量直接进入大肠中作为碳源发酵。

然而, 进入血液的赤藓糖醇又不能被机体内的酶系统所消化, 而只能透过肾从血液中滤去, 经尿排出体外。

它独特的代谢特性, 决定了它的极低能量值。

进入机体内的赤藓糖醇中有80% 通过尿排出, 这部分显然不提供能量。

另有20% 进入大肠中, 假设其中有半数( 已是最大估计量) 被肠道细菌发酵成不饱和脂肪酸, 并被重新吸收和代谢。

这样分析得知, 被摄入的赤藓糖醇中最多只有10% 的有能量价值, 为人体提供能量来源。

赤藓糖醇的能量值仅为0. 84KJ/ g 是所有多元糖醇甜味剂中能量值最低的一种。

2.2 赤藓糖醇的高耐受量
由于进入机体内的赤藓糖醇中有80% 会迅速彻底地被小肠所吸收, 避免了不吸收物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小肠内壁高度的不吸收碳水化合物会产生很高的渗透压, 这样导致小肠壁粘膜表面产生水流,故引起了腹泻。

而不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进入大肠中, 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挥发性物质, 超出了能通过血液重新吸收和随粪便排出的数量极限, 故而产生了肠胃胀气。

这两种副影响的程度大小还与摄取者个人的具体身体素质有关, 严重者有时还会出现腹部痉挛和肠内翻滚现象。

对于赤藓糖醇来说, 由于大多能被小肠所吸收, 故其耐受量很高, 副作用很小。

3 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赤藓糖醇上述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低热量甜味剂和高甜度甜味剂的稀释剂,广泛应用于糖果(包括巧克力食品)、乳类饮料、焙烤制品、软饮料等,最大使用量为3 %。

3.1 糖果、巧克力类食品
赤藓糖醇在糖果配方中用以替代砂糖,除可明显降低热量外,还可改善低热量糖果的消化耐受性,改善产品的风味、组织形态及贮存稳定性;在无糖糖果的
制造中替代传统甜味剂,使热量降低约85%,用于巧克力中,可降低热量约30%;通过与阿斯巴甜、安赛蜜强力甜味剂混合使用,可以赋予食品类似砂糖的风味;高溶解热可制成有清凉感的糖果,易粉碎而不吸湿的特性,便于各种糖果的忌湿贮存;稳定性好,可以防止一般食品加工中出现褐变或分解现象,特别是硬糖生产时的高温熬煮下的褐变。

赤藓糖醇的应用,解决了巧克力制造中大部分功能性甜味剂的吸湿性高造成的巧克力起霜现象。

和其他甜味料并用制成的巧克力在食感、风味、口感等方面更优于蔗糖制品,而热稳定性的特点应用在80℃以上的环境中制造巧克力,能大大缩短加工时间,有益改善巧克力产品风味。

3.2 焙烤类食品
赤藓糖醇熔点低、吸湿性低特点应用于焙烤类食品,可防潮,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

实验表明,煎饼在125℃的赤藓糖醇溶液中浸渍1~2s,室温下冷却,在相对湿度80%,温度30℃下放置5d后,吸水率仅为0.5%,未被覆的吸水率达18%。

蔗糖、油脂对于形成焙烤食品特有的组织结构、口感和风味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高糖、高脂食品不符合现代人崇尚健康的理念,利用赤藓糖醇低能量值、甜味纯正及甜味协调作用替代蔗糖等,不仅有利健康,而且焙烤产品具有更好的结构紧密性和柔软性,且有着不同的口溶性,所以赤藓糖醇可以广泛应用在烘焙食品上。

3.3 保健类食品
赤藓糖醇具有不易被酶降解,不参与糖代谢,不导致血糖变化的特点,适合糖尿病患者保健食品的应用;代替蔗糖制成低能量值的保健食品,适合肥胖人群、高血压病人及心血管病人食用;食用后在肠道中的代谢特点,适合肠胃功能不调人群;利用抗龋齿功能,可制成对口腔健康有益的糖果和口香糖。

3.4 乳制品
赤藓糖醇渗透压降低,抑制了乳酸发酵,控制酸味上升,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及货架期,用脱脂乳10%,水90%进行乳酸发酵,pH值调至4.2,乳酸菌8.8×108的发酵乳,添加10%的赤藓糖醇,10℃保持一个月后,pH值为4.1,乳酸菌数为7.2×108,达到了酸味上升少,乳酸菌数下降也少的效果。

而用蔗糖取得同样效果需添加20%以上,且甜度上升,适口效果也不如前者;单独使用赤藓糖醇的冰淇淋质构坚硬,可生产硬质冰淇淋新产品。

3.5 饮料类
赤藓糖醇对饮料主要感官特征的影响体现在提高甜度、厚重感和滑润感,降低苦涩感,掩饰异味,改善饮料的整体风味,如赤藓糖醇应用于茶饮料中可以明显减少其后苦味;利用赤藓糖醇溶解时吸热大的特点制成清凉性固体饮料;利用赤藓糖醇生产新型的低热量饮料中,添加赤藓糖醇的果汁饮料,可降低热量75%~80%;稳定特性可以应用在需要巴氏、高温短时和超高温等杀菌工艺的饮料中。

赤藓糖醇促进溶液中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可降低酒类饮料中酒精的异味和感官刺激,有益于改善蒸馏酒和葡萄酒的质量。

4 应用前景
赤藓糖醇除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外,还可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化工等许多方面,其可部分替代甘油的作用生产化妆品,延缓化妆品变质;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用于制造油漆、炸药和医药等产品的原料;作为药品的矫味剂和片剂的赋形剂,有效改善药品的口感;作为高分子聚合物的组份和添加剂,生产聚醚多羟基化合物。

目前,赤藓糖醇的用量逐年递增,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提高,赤藓糖醇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赵祥颖,田延军.低热值甜味剂赤藓糖醇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中国酿造,2006年
[2] 杨海军.赤藓糖醇在食品工业不同领域应用情况概论[J].发酵科技通讯,36卷
[3] 徐莹,李景军,何国庆.赤藓糖醇研究进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
[4] 杨海军.赤藓糖醇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年
[5] 肖素荣,李京东.赤藓糖醇的特性及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