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合集下载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交流 加强与流求的接 触,曾三次派人 抵达流求
3.唐朝的边疆民族和民族交融
唐朝与边疆地区的 突厥、回纥、吐蕃、 南诏、渤海等保持 密切联系,边疆、 内地各民族呈现出 前所未有的大交融 局面。
三、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 兼收并 蓄。”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 的传统,一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 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 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 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
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都 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 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 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三、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隋唐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
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
鸿
礼部 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
胪 寺

鸿胪寺 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罗高 民
马丽 族
使使 使
节节 节
含光门,使节进入长安必经之地, 鸿胪寺与鸿胪客馆位于门东侧
《礼宾图》
唐朝——羁縻统治
“羁”——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 “縻”——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从太宗开始,在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了羁縻府 州。以部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县令,子孙相袭,不列入 “编户齐民”,不承担赋役,仍沿用当地民族原有统治方式 和生活习俗。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和对外关系一、隋唐和两宋少数民族分布1.隋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和对外关系一、隋唐和两宋少数民族分布1.隋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和对外关系一、隋唐和两宋少数民族分布1.隋唐时期:(1)突厥——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

隋朝分裂为东西突厥。

贞观初期,唐大败东突厥,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开明政策,被东突厥尊为“天可汗”。

(2)回纥——原住在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改名回鹘。

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

有的西迁至中亚。

(3)——活动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

7世纪中叶后,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

(4)南诏——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

(5)吐蕃——青藏高原。

2.两宋时期:(1)辽——原居辽河上游一带。

(2)西夏——唐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和陕西地区。

(3)大理——控制云南。

(4)金——原居松花江、黑龙江一带;灭辽后,进入黄河流域;1141年宋金议和,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线以北属金。

二、少数民族杰出首领及活动1.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2.松赞干布:7世纪中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大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与唐朝文成公主通婚,加强唐蕃关系。

3.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业;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4.元昊:建立大夏国;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

5.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宋金和议后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实行猛安谋克制。

1114年举兵抗辽,这是解除民族压迫的正义事业,符合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愿望。

6.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的大会上,被推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发动对外战争,蒙古军队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度河流域,还不断向南进攻西夏和金。

7.努尔哈赤:他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经营30多年,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52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了对于明朝的攻势。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巩固基础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

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

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唐朝的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何发展?多,远,畅。
返回
; / 兰州私家侦探 ; 2019年01想保住自身の性命.“投靠宁得城?呵呵,你实历虽然强,但你の心性,却是俺宁得城不能容の!”鞠言没有将攻击收回.阎尪宫の黑衣杀月,都是魔头の心性,他们杀人无数、残忍冷酷,对待无关の修道者生命都视若草芥.呐种人,实历再强,鞠言也不会将其收归麾 下.罔默怗,终究还是死在了鞠言の手中.“呐东西,真是不错!”鞠言查看善路事空梭.善路事空梭算不上王兵,但它蕴含很琛の至高道韵,对鞠言来说,能够让他更琛一步の了解至高规则.鞠言の身体轻轻一个闪烁,便是消失在了天际之上.下一刻,他回到了宁得城城主府,直接出现在大总管白 寒の身前.城主大人突然出现,白寒又被吓了一跳,同事更为疑惑起来.城主大人之前不是离开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从先前鞠言离开宁得城到回来,整个过程也就半盏茶左右の事间.“城主大人,刚才你去了哪里?”白寒下意识の问道.“去解决麻烦,现在,那三个黑衣杀月没法子再破坏雷域城市 了.”鞠言笑了笑.他手掌一动,一个影像晶球出现.“呐个东西,你好好利用一下,应该能够扭转俺们の舆论劣势.”鞠言将影像晶球递给白寒.“呐是哪个?”白寒接过影像晶球,自然の观看起来.呐一看,他顿事目瞪口呆,整个人都懵了.城主大人离开宁得城不到半盏茶の事间,便将三个黑衣杀 月全部干掉了?先是杀死了赵一君,而后是陈锋和罔默怗.呐……呐……呐到底是真の还是假の?看过影像晶球の画面后,白寒震惊の眼申看向鞠言.“城主大人,三个黑衣杀月都死了?”白寒有些口干舌燥の道.“嗯,他们三个都已被俺诛杀!阎尪宫失去三个黑衣杀月,整体实历也将下降很多.” 鞠言点了点头:“白寒,怎么操作,你自身拿主意吧!”鞠言说完后,便离开了呐间大厅.……徐一名,带着拾个高级雷战士,向雷域边缘赶去.一路上,也要经过不少城市,穿过漫长の地域.“那是宁得城魂修徐一名,他带着の是雷

【大纲版】2012高考历史(名师一号)课件3.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

【大纲版】2012高考历史(名师一号)课件3.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

吐蕃
2.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表现
国家地 区 新罗 人员往来 贸易交流 文化交流
从唐朝引入茶种 [28]崔致远等留 、[29]雕版印刷 立国参用唐制, 术和[30]制瓷、 设国学,教儒学 学生 制铜等技艺 贸易往来频繁, 遣唐使,吉备真 日本出土大量 仿效唐朝,大化 备和中国的[31] “[32]开元通宝 改新 鉴真 ”,中国出土了 日本的银币
(2)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
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氛围。内外 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 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
(3)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术和 火药,僧一行始创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 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
(4)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 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 化发展与世界文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时期 初唐 人物 [50]陈子昂 成就 唐诗革新的先驱, 为诗歌的发展开辟 道路 影响
[51]孟浩然、[52]王 李白《望庐山瀑布 维、[53]高适、[54] 》、《[55]蜀道难》 盛唐 岑参、李白(诗仙)、 。杜甫的“[56]三吏 中国古诗歌的黄金 时代 杜甫(诗圣) ”“[57]三别”等
中唐 晚唐 [58]白居易 [60]杜牧、李商隐( 小李杜)
)
B.普遍使用指南针 D.对外政策开明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A项 发生于汉代,B项发生于宋代,C项中的“乡”表达不准,另外畅销海 外货物属于繁华景象的表现而非原因,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即时巩固2](2010· 四川文综)隋唐时,中印交 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中为 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

第四讲 隋唐五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四讲  隋唐五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济制度

仿照唐之均田制实行丁田制,仿照唐实行 租庸调法和户籍制。
新罗国学:‚教授之法,以《周易》、《春秋左氏
传》、《文选》,分而为之业,博士若助教一人,或以 《礼记》、《周易》、《论语》、《孝经》;或以《春 秋左氏传》、《毛诗》、《论语》、《孝经》;或以 《尚书》、《论语》、《孝经》、《文选》授之。诸生 读书以三品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 《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为上;读 《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 《孝经》者为下。若能兼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 超擢用之‛。 ——《三国史记》卷三八
中国的东北方,为安、史以来长期的藩镇割据所 隔绝,久不与中国中央相通。此一部分人遂与异 部族武力相结合,而形成一个新国家。这一个国 家,遂还为中国本部之强敌。这又是此下历史上 一个重要的变端。 ——钱穆
吉林大学电脑复原契丹人骨颅像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 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 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 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 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 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日本遣唐使表
公元 太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武周 630 653 654 659 665 667 669 702 1 2 2 121 船数 人数 玄宗 玄宗 玄宗 肃宗 代宗 代宗 德宗 文宗 公元 717 733 752 759 777 779 804 838 船数 4 4 4 1 4 2 4 3 人数 557 594 500 99 778 781 805 500
契丹作为一个古代民族共同体,在 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吸纳其他部族而 逐渐壮大起来。 唐初形成部落联盟,以大贺氏为联 盟长;唐中期以后,遥辇氏取而代 之,称可汗。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PPT课件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PPT课件
开明的民族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南诏
册封、和亲
击败、设管理结构
册封
册封

吐蕃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3.唐蕃和亲与会盟
《步辇图》
名画中看历史
思考: ①文成公主入藏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②她为西藏带去了什么?
布达拉宫
文成公主是何时入藏的?她入藏同松赞干布成亲有何历史意义?
①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增强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友好关系。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
唐玄宗时唐蕃“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
“患难相恤,暴虐不作”
1.唐朝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
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天竺取经,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精通、弘扬佛法。
翻译天竺佛经、将《老子》翻译为梵文。
撰写《大唐西域记》。
探险家:
翻译家:
佛学家:
玄奘架起中印友谊的桥梁,在世界文化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烂陀寺遗址
参加佛学辩论会誉满天竺
《礼宾图》
使节、留学生来唐
鉴真和尚的事迹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他的到来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⑴开放的对外政策;⑵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⑶对外交通发达。
观察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谈谈唐对外交通可以到达哪些国家和地区。
1986年央视版
2013年香港版
2012年张纪中版
影视剧中的唐三藏
2.玄奘西行
唐三藏?唐僧?玄奘?你知道他吗?
玄奘负经西行图(壁画)
神话、小说、影视作品都有许多虚构的成分,但当中也有史实依据的部分。
遣唐使印

人教版古代史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PPT课件

人教版古代史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PPT课件

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②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③与松赞干布和亲
④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⑤设安西都护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一试身手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
方地位的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A.突厥
B.回纥
C.南诏
D.吐蕃
一试身手
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作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首领
突厥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①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分裂为东西突
厥。 ②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强大起来,不断向
南进扰。
突厥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①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东突厥灭亡。
②在东突厥地区设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 将军。
③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 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 第四单元 封建经济的繁荣----隋唐
第3讲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江西泰和二中李文华整制
第3讲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考点1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突厥 三、靺鞨
二、回纥蕃
一试身手
考点2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和新罗的交往
一试身手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 的重大举措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
术书籍
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
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
诏 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巩固基础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

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

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3)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唐朝的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1)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2)天竺: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玄奘西游天竺,义净从海路到天竺。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1)波斯:隋朝时互遣使节;唐朝时其国王居长安;许多波斯商人在唐开设“波斯店”;波斯舞蹈传入中国。

(2)大食:唐高宗时通使交好,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

(3)东罗马:有使节往来,进行技术交流。

把握要点考点一: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唐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①设置行政机构:唐初,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地区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8世纪前期唐建立黑水都督府。

②战争:唐初大败东突厥,俘其首领,维护了北部边境的安定;为与吐蕃争夺西域而开展长期战争。

③册封:唐玄宗先后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

④和亲: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可汗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

⑤会盟:8世纪末,南诏与唐会盟,重新归附唐朝;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考点二: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形式和原因(1)主要特点:①广泛对外开放,与各国交流。

②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

③兼容并蓄,吸收和容纳外国先进事物。

④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2)主要形式: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

(3)原因:①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也吸引了各国人前来学习和贸易。

②唐朝开辟了四通八达的海陆对外交通线,便于发展对外关系。

③唐朝有辽阔的疆域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

④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兼收并蓄,虚心学习,又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链接·提示唐朝采取开明的外交政策,既是唐帝国强大的表现,也是进一步促进唐帝国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政策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有天壤之别。

因此,要从纵向上分析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成效,也要从微观上分析与周边国家的交往。

难点一: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①经济繁荣,国力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唐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灵活,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

难点二: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和启示(1)影响:①促进了唐朝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及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③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启示: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前所未有,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

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③唐朝统治者对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

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训练思维【例1】(2004天津高考文综)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作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大祚荣 B.皮罗阁 C.元昊 D.骨力裴罗解析:大祚荣被唐玄宗封为渤海郡王,对开发我国东北作出了贡献。

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对开发西南地区作出了贡献。

元昊是西夏族的首领,属今宁夏地区。

骨力裴罗是回纥族首领,在北部地区。

答案:A讲评:本题的立意是考查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涉及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除了本题所示的考查方式外,还要注意少数民族首领在促进历史发展方面的举措,也可以分类分析。

链接·思考民族大团结是重要的时政问题,历史上各民族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华民族是和睦的大家庭,这是学习民族关系史的根本所在。

近几年不断有对少数民族发展内容的考查,今后要特别注意的是各少数民族对祖国发展所作的贡献,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时还要注意对少数民族首领的评价方法。

【例2】(经典回放)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使B.总税务司C.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解析:总税务司主要管理税务;澎湖巡检司是元朝时所设,管辖当时的澎湖和琉球;理藩院是清朝时设立,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故本题答案为A项。

答案:A讲评:本题的立意是考查唐朝开明的外交政策和成效。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是这几年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细微处看,要关注古代具有相关职能的机构、近代外交的变化、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从宏观看,要特别关注古代、近代、当代外交的现状及其反映出的问题。

状元训练一、选择题复习篇1.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A.颉利可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B2.下图中,生活在①②③处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靺鞨、西突厥、吐蕃B.渤海、回纥、吐蕃C.靺鞨、回纥、吐蕃D.渤海、西突厥、南诏解析:以地图的形式考查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境比较新颖,但题目难度不大,只要把教材中的文字表述与地图结合起来考虑,就能作出准确选择。

答案:A3.唐太宗时期,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B.突厥C.回纥D.吐蕃解析:注意两个限制条件“唐太宗时期”和“蒙古高原一带”,即从存在时间和区域上着手选择。

答案:C4.“映日帆多宝舶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盛况的佳句,这种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是因为()A.唐朝统治开明,重视对外贸易B.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D.唐朝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解析:“从根本上”就不能从表面上看,A、C、D三项可以说都是唐朝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但这一切都以国家的繁盛为基础。

答案:B5.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是因为()A.长安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城市B.唐朝人思想开放、兼收并蓄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C.唐朝科技大大促进了西方文明和经济的发展D.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解析: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封建帝国,其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答案:D6.隋唐时期与印度联系的主要纽带是()A.佛教B.土特产品C.婚姻关系D.科学技术答案:A7.朝鲜与汉唐关系的相同点是()A.派遣大量留学生到中国来留学B.政治制度深受中国影响C.引进中国的造纸术与印刷术D.多次通使于中国,双方交流相当频繁解析:通过比较朝鲜与汉朝、唐朝友好往来的史实,可以排除A、B、C三项。

答案:D8.在政治制度方面深受唐朝影响的是()A.日本、朝鲜B.波斯、大食C.越南、印度D.日本、印度解析:注意“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限制,唐朝与西亚、东南亚等地的往来以民间交流、政府使节互访为主,而与东亚的朝鲜、日本交往密切,在各个方面对它们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A9.为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友人有( )①崔致远②义净③吉备真备④玄奘⑤皮罗阁A.①③⑤B.③⑤C.①②③D.①③解析:注意“外国友人”的限制,排除中国的。

“崔致远”在教材的小字中有介绍。

答案:D加强篇10.与唐朝和东南亚、西亚、欧洲交流相比,唐朝和日本、朝鲜交流内容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政治制度B.生产技术C.宗教信仰D.建筑艺术解析:本题与第8题考查范围、方式接近,角度略有差异,解题方法可参照第8题。

答案:A二、非选择题11.比较图1和图2,分析这两个时期对外关系的不同特征,并说明唐朝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图1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图2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解析:“不同特征”要概括全面,既要联系教材知识,又要结合地图分析。

从路线上看,汉朝《张骞通西域路线图》主要是陆路,《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则是海陆兼有;从交往的范围看,唐朝的范围比汉朝更广阔;从交流看,唐朝不只是物品和技术的交流,还有政治制度的对外传播。

“原因”分析要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政府的政策等方面进行。

参考答案:特征:①交通:西汉的对外交通以陆路为主,唐朝的水陆交通都很发达。

②范围:西汉主要与周边国家交往,特别是东亚国家,形成东亚文化圈;唐朝还和阿拉伯、印度及非洲的一些国家交往,形成中华文化圈。

③交流领域:西汉主要是以经济为主,物品多以丝绸为主;而唐朝除了丝绸外,还有纸张、药物、瓷器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

④西汉多为单向交流,多是周边国家主动前来;唐朝中外交流更为频繁,表现为双向交流,多边关系。

原因: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②经济繁荣。

南方经济赶上北方,造船技术发达,交通发达。

③民族关系融洽。

④文化灿烂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