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蛋白质和核酸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1 1-3第3节 蛋白质与核酸

生物必修1 1-3第3节 蛋白质与核酸

必修1 第3节蛋白质与核酸知识点一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功能整合【例1】 (2010年绍兴质量调测)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7个B.C原子减少12个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减少8个解析:据图分析可知,4个丙氨酸在三十九肽中的位置是8、18、27、39。

去掉8、18、27这3个位置中的丙氨酸各需要破坏2个肽键,去掉39号位置中的丙氨酸需要破坏1个肽键,故该过程肽键数目共减少7个,故A正确。

水解7个肽键需要7分子水参与,O原子数目增加7个,而每个丙氨酸含有2个O原子,脱去4个丙氨酸,共减少8个O原子,故在该过程中,O原子数目减少1个,故D错误。

去掉4个丙氨酸,每个丙氨酸含有3个C原子,故C 原子数目减少12个,故B正确。

去掉的丙氨酸的R基中不含氨基和羧基,每条肽链中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故由1条肽链水解为4条肽链,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故C正确。

答案:D。

知识点二核酸及其与蛋白质的关系【例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构成的碱基相同解析: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

构成DNA和RNA的碱基分别为A、T、C、G和A、U、C、G。

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之间均以磷酸二酯键连接。

细胞中的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或拟核中,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答案:B。

知识点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例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将盛有盐酸和载玻片的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保温5 min。

(1)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温时间过短____ _____,过长则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选修5化学4.3:蛋白质和核酸(共46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选修5化学4.3:蛋白质和核酸(共46张PPT)
NH2
R CH COOH NH3+Cl-
R CH COONa+ H2O
NH2
新 人 教 版 高 中选修 5化学4 .3:蛋 白质和 核酸(共 46张P PT)
与碱反 应,体 现酸性
新 人 教 版 高 中选修 5化学4 .3:蛋 白质和 核酸(共 46张P PT)
(2)成肽反应(缩合反应)
举例:
O
NH2-CH-C +
CH2
肽键 OH
CONH2
五肽
新 人 教 版 高 中选修 5化学4 .3:蛋 白质和 核酸(共 46张P PT)
由于这两种官能团的相互影响,又显示 出一些特殊性质。如:两性。
新 人 教 版 高 中选修 5化学4 .3:蛋 白质和 核酸(共 46张P PT)
新 人 教 版 高 中选修 5化学4 .3:蛋 白质和 核酸(共 46张P PT)
(1)氨基酸的两性
与酸反应, 体现碱性
R
CH NH2
COOH
+
HCl
R CH COOH + NaOH
新 人 教 版 高 中选修 5化学4 .3:蛋 白质和 核酸(共 46张P PT)
第一课时
新 人 教 版 高 中选修 5化学4 .3:蛋 白质和 核酸(共 46张P PT)
新 人 教 版 高 中选修 5化学4 .3:蛋 白质和 核酸(共 46张P PT)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结构, 了解核酸和酶的基本知识。 2. 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这些是什么?
病毒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3节 蛋白质和核酸知识点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3节 蛋白质和核酸知识点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青海一中李清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极为重要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它不仅是细胞、组织、肌肉、毛发等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一、氨基酸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氨基酸是羧酸分子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后的产物。

氨基酸的命名是以羧基为母体,氨基为取代基,碳原子的编号通常把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离羧基次近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2、氨基酸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状态:无色晶体;熔、沸点:较高;溶解性:能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3、氨基酸的化学性质(1)甘氨酸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甘氨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基中—COOH为酸性基团,—NH2为碱性基团。

(3)成肽反应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酸或碱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分子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1、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显著特征是: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结构。

蛋白质的特殊功能和活性与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特定空间结构相关。

2、蛋白质的性质(1)水解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类化合物,最终水解得到各种氨基酸。

(2)盐析少量的盐能促进蛋白质溶解。

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的盐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而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称为盐析。

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

因此可用盐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氧乙酸、乙醇、丙酮等。

变性是一个不可逆(填“可逆”或“不可逆”)的过程,变性后的蛋白质生理活性也时失去。

(4颜色反应颜色反应一般是指浓硝酸与含有苯基的蛋白质反应,这属于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第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第1课时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1
蛋白质和核酸
学习目标
1.掌握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2.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学习重点 1.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1
蛋白质
COOH
பைடு நூலகம்
H2N
三级结构
22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蛋白质
【资料卡片】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23
蛋白质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24
蛋白质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25
蛋白质
各个品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以某 合格牛奶蛋白质含量为2.8%计算,含氮 量为0.44%,某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 18%计算,含氮量为2.88%。而三聚氰胺 含氮量为66.7%,是牛奶的151倍,是奶 粉的23倍。每100g牛奶中添加0.1克三聚 氰胺,就能提高0.4%蛋白质!
(2)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CH3—CH—COOH NH2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11
氨基酸
(3) 谷氨酸 (α-氨基戊二酸)
HOOC—(CH2)2—CH—COOH NH2 (4) 苯丙氨酸 (α-氨基-β-苯基丙酸)
-CH2-CH-COOH
NH2 ●结 构:含有一个-NH2及-COOH
●性 质: 具有两性:碱性和酸性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羧酸分 子里烃 基上的 氢原子 被氨基 取代后 的生成 物叫氨 基酸。

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和核酸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认识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的形成,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认识;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首先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事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强烈兴趣。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实验探究,交流归纳,联系实际教学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设疑引入夏日临近,优雅、舒适、透气亲肤的真丝连衣裙成为许多爱美女士的首选,那么真丝的成分是什么?【学生回答】蛋白质【板书】[板书]蛋白质【屏幕展示】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提问】日常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我们自身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2、蛋白质的定义、组成与结构、性质【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蛋白质的定义、组成和性质方面的知识【板书】1、定义2、组成与结构【提问】结构决定性质,由P88教材上蛋白质的结构可以推测出蛋白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回答】------【板书】3、性质➀水解➁两性【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其他性质通过分组实验探究。

将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套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所有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探究结论和相关解释都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组内讨论完成,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化学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验探究1】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鸡蛋清溶液2ml,分别缓慢地加入约2ml饱和的(NH4)2SO4和Na2SO4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第4章-第3节蛋白质和核酸

第4章-第3节蛋白质和核酸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肽键。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1.组成和结构 (1)组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蛋白质是由C、H、 O 、 N 、S等元素组成的结构复杂 的化合物。 (2)结构 一级结构 卷曲盘旋和折叠 盘曲折叠 ――→ 二级结构 ――→ 三级结构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A.仅②④ C.仅①②③
【解析】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质有: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弱酸弱碱盐[如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如何鉴别棉麻织品与丝织品的布料?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提示】
棉麻织品的成分是纤维素,丝织品成分是
蛋白质。分别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的布料为 丝织品。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答案】
C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1.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 ③(NH4)2S、④HN2—CH2COOH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都能反应的是( ) B.仅①② D.①②③④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亚基的立体排布 (三维) ――→ 四级结构 亚基间相互作用与布局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选修五 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选修五 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解析:此分子中既含—NH2,又含—COOH,且—NH2 连在 α 位上,属于 α­氨基酸,故 A 项正确;结构中含酚羟 基,遇到 Fe3+发生显色反应,B 项正确;两分子间发生缩 合反应,可形成环状有机物:
答案:D
蛋白质的性质
[典例 2]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包括美籍华裔科学家 钱永健在内的 3 名科学家获得 2008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帮 助他们获奖的是能发出鲜艳绿光的绿色荧光蛋白 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英文名称的缩写)。下列对 GFP 结构和性质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氨基酸结构的推断
[典例 3] 某有机物 A 含 C 54.8%, H 5.58%, N 7.11%, 其余含 O,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 300。 A 是 α-氨基酸, 分子中不存在甲基(-CH3),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 mol A 最多能与 3 mol NaOH 完全反应。
②成肽反应
酸或碱 的存在下加热,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一个分子 在________ —NH2 和另一个分子的_________ —COOH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 的_______
成含有肽键(
)的化合物。例如:
• 2.多肽分子与其所含肽键数目有什么关系? • 提示:n个氨基酸分子能脱去(n-1)个H2O 分子,形成n肽,n肽中含有(n-1)个肽键。
2.核酸 (1)核酸的概念 核酸是一类含磷的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可达 十几万至几百万。因最早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得到,且具有 酸性,因此称为核酸。
(2)核酸分类和分布 ①核酸的分类:根据核酸的化学组成,分为两类:核 糖核酸(简写为 RNA);脱氧核糖核酸(简写为 DNA)。 ②核酸的主要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 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为两性化合物。
返回
4.脱水缩合(成肽反应) 氨基酸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 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 的化合物,叫做成肽反应。其原理类似于酯化反应,可 以归纳为“酸脱羟基,氨脱氢”。其过程可表示如下:
返回
图中虚线,脱水生成的
,称为肽键。
返回
1.根据最近的美国《农业研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 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 对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已知半胱氨酸的 结构简式为 则下列说法不 .
返回
4.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钱永健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
光蛋白(GFP)如何发光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
对GFP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GFP在硫酸铜或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发生盐析,盐 析是可逆过程
返回
B.GFP在酸、碱、酶作用下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
物氨基酸只能与碱反应
C.GFP在乙醇中会凝结、变性,变性为不可逆过程
答案:B
返回
返回
[例3]
近年来克隆技术快速发展,各国先后克隆出了
羊、牛、猪、猴等多种动物。克隆技术的关键是找到一些
特殊的酶,这些酶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能像生殖细胞 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 D.酶只有在强酸或强碱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
有 催化 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多数是 蛋白质 。 (2)催化特点: ① 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 ②具有高度的 专一性 。
③具有 高效 催化作用。
返回
2.核酸
(1)概念: 核酸是一类含 磷 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水 加水
不再溶解 不再溶解
乙酸铅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甲醛、酒精、紫 ●结论: 外线等作用下,蛋白质失去原有的可溶性而凝结, 同时丧失了生理活性。这种过程是不可逆的。
●应用:消毒原理



1、为什么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照射紫外线、喷洒苯 酚溶液、在伤口处涂抹酒精溶液等方法来消毒杀菌? 2、为什么生物实验室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保存 动物标本?
-CH2-CH-COOH
NH2
●结 构:含有一个-NH2及-COOH
●性 质: 具有两性:碱性和酸性
2、氨基酸的性质
性质1:显酸、碱两性
CH2-COOH + OH●酸性 NH2 CH2-COO- + H2O NH2
NH2CH2COOH+NaOH→NH2CH2●碱性 CH2-COOH + H+ NH2 CH2-COOH NH3+
3、为什么在农业上用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 和水制成)来消灭病虫害?
4、钡盐也属于重金属盐,医院在做胃透视时要服用 “钡餐”BaSO4为何不会中毒?能否改服BaCO3?
概念对比
盐析 变性
变化条件 浓的无机盐溶液 受热、紫外线、酸、碱、 重金属盐和某些有机物
物理变化 变化性质 (溶解度降低) 化学变化 (蛋白质性质改变)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具有一 定空间结构的多肽叫蛋白质
•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 C、O、H、N、S 等元素。1965年 我国科技工作者成 功合成了具有生物 活性的——结晶牛 胰岛素。这是科学 史上的一大成就, 可以说是科学史上 又一“丰碑”。
阅读与交流(P.88)
1、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哪些?人体内的蛋白 质有多少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即氨 基在羧基的α位上 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H2N- CH- COOH
R
一、氨基酸
α-氨基酸是构建蛋白质的基石物质,首先来 学习氨基酸。 赖氨酸的结构简式 β α
O
氨基 什么叫氨基酸?
H2N CH2 CH2 CH2 CH2 CH C OH NH2
羧基
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 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四、核酸
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一切生物机体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
核酸是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重要 基础之一。
【自主学习】P92-93
1、核酸的概念? 2、核酸的分类和分布? 3、核酸的功能? 4、核酸的化学组成和水解的产物?
1、核酸的概念
• 核酸是一类含 磷的高分子化 合物,是由其
结构单体核苷酸 通过3′, 5′- 磷酸 二酯键聚合而成 的长链,继而形 成具有复杂三维 结构的大分子化 合物。
D-核糖
D-2-脱氧核糖
磷酸 核苷 → 戊糖
碱基
核酸水解
核酸在烯盐酸中可以逐步 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磷 酸、戊糖和碱基。所以核 酸是由磷酸、戊糖和碱基 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
4、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 其中P在各种核酸中的含量比较恒定: RNA平均含磷量8.9% DNA平均含磷量9.1%
HOCH2 H H OH O H H OH H OH H OH HOCH2 H O H H OH
核酸的组成:
核酸 → 核苷酸 →
核酸的基本单元,核苷酸一个接一 个形成的聚核苷酸链就是核酸
4、酶的应用?
1、酶的概念
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 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理解:
(1)酶的来源:
活细胞产生的 (2)酶的功能: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反应结束后,酶本身保持不变 (3)酶的类别: 是蛋白质
2、酶的催化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3、下图表示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 图中A、B、C、D标出了分子中不同的键, 当蛋白质发生水解时,断裂的键是( C )
R1 NH CH A B O C C R2 NH CH R3 C D O
4、蛋白质、淀粉、脂肪是三种重要的营养 脂肪 物质,其中______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这 三种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氨基酸 葡萄糖 蛋白质→________淀粉→_________;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_________ ;在蛋白质水解的最 氨基和羧基 终产物分子中,含有_________官能团。
NH2CH2COOH+HCl→Cl-+NH3CH2COOH
性质2.成肽反应
2NH2CH2COOH→
O
O
H2N
CH2 C NH CH2 C OH+ H2O
肽键
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 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 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成为成肽反应。
一、氨基酸
1、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1) 甘氨酸(α-氨基乙酸)
CH2—COOH NH2 羧酸分 子里烃 基上的 氢原子 被氨基 取代后 的生成 物叫氨 基酸。
(2)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CH3—CH—COOH NH2
(3) 谷氨酸 (α-氨基戊二酸)
HOOC—(CH2)2—CH—COOH NH2 (4) 苯丙氨酸 (α-氨基-β-苯基丙酸)
变化过程
用 途
可逆 分离提纯
不可逆
杀菌消毒
性质5: 颜色反应
●实验:鸡蛋白溶液 浓硝酸 变成黄色
●结论: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特殊的颜色
反应。如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产生黄色,
称“黄蛋白反应” ●应用:用于鉴别蛋白质的存在
性质6: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用于区别合成纤维与蛋白质(如真丝、 蚕丝、纯毛、毛线等)
(3)脂肪酶应用于脂肪水解、羊毛脱脂等;
(1)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课堂练习】 1、酶的正确表述是( C )
A.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物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活性的蛋白质
2、一份唾液淀粉酶能催化100万份淀粉水解, 说明酶具有( B ) A.专一性 C.多样性 B.高效性 D.稳定性
SARS病毒的电子图片
SARS病的凶手——冠状病毒, 有自 己的核酸和蛋白质。它进入人体后, 借助人体内的原料合成病毒。当我们 人体发病时,就是它的蛋白质对我们 起了作用。
第三节
蛋白质的存在
主要的存在于生物体内,肌肉,发,皮
肤,角蹄,酶,激素,抗体,病毒;在 植物中也很丰富,比如大豆,花生,谷 物。 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1)A的结构简式为
H2N-CH2-COOCH3

(2)F和G的名称分别为 F:氯化氨基乙酸, G:氨基乙酸钠
(3)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练习】
1、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C ) A.蛋白质的盐析 B.酯的水解 C.蛋白质白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2、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 质应加入( C ) A.甲醛溶液 B.CuSO4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 D.浓硫酸
1.当含有下述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中水解时,不 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D )





A. -氨基丙酸 C. 甘氨酸
B. -氨基丁酸 D . -氨基丁酸
2.将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起反应生成各种二肽,可 能的连结方式有多少种?( D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已知有机物A分子中有3个碳原子, 有关它的某些信息 注明在下面的示意图中:
●结论:
1、蛋白质溶液中加浓的无机盐溶液〔如Na2SO4、 (NH4)2SO4等〕,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 而从溶 液中析出----盐析 2、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故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
●应用: 利用多次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性质4:变性
●实验:
加热 鸡蛋白溶液
鸡蛋白溶液 蛋白质凝结 蛋白质凝结
④NH4Cl;⑤H2N-CH2-COOH ; ⑥CH3-COOH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小结】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多元弱酸的酸式盐; (2)弱酸的铵盐;
(3)具两性的物质;
(4)氨基酸和蛋白质;
性质2:能够水解(结构中含有肽键)
水解原理:
H H O O H—N—CH2—C— —N—CH2—C—OH HO H
【资料卡片】
三、酶
• 生物体、植物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化学反应, 并且这些反应在生物体存在的条件下温和地进 行,而且会随着环境、身体的情况而随时自动、 精确的改变,是什么让这些反应可以实现的?
【自主学习】P91-92
1、酶的概念(来源、功能和类别)? 2、酶的催化作用特点? 3、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在
如下各方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 ④
①滴加浓HNO3, ②滴加浓硫酸, ③滴加酒精, ④灼烧 C. ①④ D. ③④
C
)
●归纳:检验蛋白质的方法
(1)燃烧;(2)颜色反应。
概念对比
颜色反应与金属的焰色反应
●颜色反应: 一般指有明显颜色变化的 化学反应,如苯酚与FeCl3溶液呈紫色;碘与 淀粉呈蓝色;某些蛋白质与浓硝酸呈黄色。 ●焰色反应: 是指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 在灼烧时能使火焰体现出一定的颜色。 ●颜色反应和焰色反应都可用于物质的检验
2、核酸分类和分布
(1) 核酸的分类 根据核酸的化学组成,分为两类:
核糖核酸(简写为:RNA)
脱氧核糖核酸(简写为: D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