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

《古诗》整体介绍《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下面是关于《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的内容,欢迎阅读!以前我曾提到,汉初的诗歌有几种不同的体式,有四言体、楚歌体、杂言体,还有新兴的五言体,也就是五言的乐府诗。
现在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古诗十九首》不是乐府诗。
严格地说,它是受五言乐府诗的影响而形成的我国最早的五言古诗。
《昭明文选》最早把这十九首诗编辑在一起,并为它们加了一个总的题目——“古诗十九首”。
许多人认为,《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
因为,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的诗歌就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七言体式。
在中国的旧诗里,人们写得最多的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
直到今天,写旧诗的人仍以五言和七言为主。
而《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
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然而奇怪的是,如此杰出、如此重要的一组诗,我们大家却始终不知道谁是它们的作者!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组非常美丽的诗——《燕台四首》。
有一次,他的一个叔伯兄弟吟诵他写的这四首诗,被一个叫作柳枝的女孩子听到了,就十分惊奇地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这两句话里充满了内心受到感动之后的惊喜和爱慕,意思是什么人的内心竟有如此幽微窈眇的感情,而且竟有这么好的写作才能把它们表现出来?我之所以提到这个故事,是因为每当我读古诗十九首的时候,内心之中也常常萦绕着同样的感情和同样的问题。
这十九首诗写得真是好,它有非常丰厚的内涵,外表却很平淡。
后来的诗人也能写很好的诗,但总是不如十九首这样温厚缠绵。
比如卢照邻有两句诗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写得当然也很好,可是你要知道,这两句太逞才使气。
也就是说,他有意地要把话说得漂亮,说得有力量,结果在感情上反而太浅露了。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阅读理解及译文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词今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来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他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深度鉴赏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
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
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
于是一个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
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此诗即《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
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
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
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
“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
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兰泽有很多美女。
这与《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
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
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汉乐府·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
东汉文人五言诗

东汉文人五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诗歌形式、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有《古诗十九首》,它是一组由无名氏创作的五言古诗,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这些诗歌内容广泛,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也有对爱情、离别、自然等主题的描绘,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
此外,东汉文人五言诗还有一些其他的代表作品,如班固的《咏史》、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等。
这些诗歌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有所创新,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东汉文人五言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也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诗十九首》全文

《古诗十九首》全文《古诗十九首》全文《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
一起来看看《古诗十九首》全文,仅供大家参考!《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五言诗。
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行行重行行》之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也可写作“行行复行行”。
)《青青河畔草》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今日良宴会》之四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西北有高楼》之五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古诗十九首《汉·汉无名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古诗十九首《汉·汉无名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十九首《汉·汉无名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汉]汉无名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注释:【1】青青:本意为蓝色,引申为深绿色,这里的“青青”,犹言长青青,是说草木茂盛的意思。
【2】陵: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此处指大的土山或墓地。
【3】柏:四季常青的树木,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
【4】磊:众石也,即石头多。
会意字,从三石。
【5】生:生长,生活。
【6】忽:本义为不重视、忽略,此处指快的意思。
【7】远行客:在此有比喻人生的短暂如寄于天地的过客的意思。
客,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本义为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此句言人在世上,为时短暂,犹如远道作客,不久得回去。
【8】斗酒:指少量的酒。
【9】薄:指酒味淡而少。
【10】驽马:本义为劣马,走不快的马。
亦作形容词,比喻才能低劣。
【11】宛: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西南部,与湖北、陕西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
【12】洛:洛阳的简称。
【13】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盛热闹的气象。
【14】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
冠带是官爵的标志,用以区别于平民。
【15】索:求访。
【16】衢:四达之道,即大街。
【17】夹巷:央在长衢两旁的小巷。
【18】第:本写作“弟”。
本义为次第、次序,此指大官的住宅。
【19】两宫:指洛阳城内的南北两宫。
【20】阙: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
亦为宫门的代称。
【21】极宴:穷极宴会。
《古诗十九首》原文和翻译解释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1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1。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2;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4。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5;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6。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7。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8!行行重行行:白话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快快回头。
只因为想你使我心情忧伤,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2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9。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10。
娥娥红粉妆11,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12。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河畔草:白话译文河边的草地青青,园里的柳树茂盛。
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
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的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屋里空荡荡的,真是难以独自忍受寂寞。
3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13。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14。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15。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16。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17。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秦汉文学:东汉文人诗《古诗十九首》

秦代文学
东汉文人诗和《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人诗
❖ 项羽《垓gāi下歌》 ❖ 刘邦《大风歌》 ❖ 刘彻《秋风辞》 ❖ 张衡《四愁诗》《同声歌》 ❖ 秦嘉《赠妇诗》 ❖ 古诗十九首
❖ 汉五年(前202),项羽被刘邦的各路大军围困 于垓下,对着美人虞姬慷慨悲歌: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 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这是一首以新婚女子口吻表现情爱题材的五言诗。 其中“思为苑蒻席”以下四句,想象奇特,为人们 所喜爱。诗中男尊女卑的意识很强,但《乐府解题》 认为这诗是“喻臣子之事君也”,乃是迂阔之见。
❖ 东汉后期秦嘉夫妇之间相互赠答的诗篇,也是值得 注意的作品。下面是秦嘉三首五言体《赠妇诗》的 第一首。据自序说:“嘉为郡上掾(yuàn),其妻 徐淑,寝瘳还家,不获面辞,赠诗云尔。”可见这 是别妻之作:
❖ 武帝坐稳了江山,他的感慨与生活于历史剧变中的 项羽、刘邦不同,但作为一个强大帝国的至高无上、 功业煊赫的专制君主,在沉湎于神仙方术的同时, 他深知自己难以逃脱老与死的威胁,从根本上说, 这也是人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意识。
❖ 在汉代文人文学中一向并不显得重要的诗歌创作, 到了东汉中后期,由于乐府民歌的长期影响与时代、 生活的需要,开始出现初步兴盛的局面。尤其是五 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已经达到相当高 的水平。虽然这个时期的文人诗歌依然不足以取代 辞赋的主流地位,但至少已经显示了这样的趋势, 因而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
❖ 虽然我们不能说在此以前已失传的作品中绝没有这 样的诗篇,而且《四愁诗》的个别句子尚有脱胎于 楚歌的痕迹,但它在七言诗型发展史上的意义,仍 然是非常重要的。
❖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路远莫致倚逍 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

《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摘要:《古诗十九首》写出了文人对于生命的普遍感受,表现出强烈的忧生之嗟,其生命意识的萌发是汉末社会现实状况和文人生存境况外化的结果。
这种生命意识具体表现为因理想失落而致的对原有生命价值范式和意义模式的质疑与否定;对生命本体意义的深切体悟与追寻;哀叹生命的短促,以“向死而生”的态度直面现实。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充满了深沉的悲剧意味,具有强烈的悲剧美。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悲剧美《古诗十九首》是一组出于东汉末年文人之手的五言古诗,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文选》中,非一人一时所为,《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五言诗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其最高成就,古往今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钟嵘誉其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明代王世贞称之为“千古五言之祖”(《艺苑卮言》卷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古诗十九首》内容复杂,不仅写出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普遍感受,表现出强烈的忧生之嗟,而且艺术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现实境况与文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产生了感人的魅力,成为让诸多接受者产生共鸣的生命之歌。
一、汉末文人心态与《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的萌发首先,汉末社会的现实状况直接影响着文人对自身生命的认知。
时代是各种好作品产生的土壤,作家好的作品总是与那个时代特定的环境和氛围密切关联。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社会黑暗、政治混乱和下层文人漂泊蹉跎的东汉末年。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连绵,混乱不堪,阶级矛盾尖锐,钩心斗角,争权夺利,党同伐异,群生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乱离中的民众生命如芥草。
《三国志・魏书・董卓》载董卓“尝遣军到阳城,适值二月社,民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
而在桓帝和灵帝当政时期,朝廷卖官鬻爵事件不断,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统治阶级日益腐败,国家政治机器已被全面腐烛,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这首诗写失意之士怨同门友新贵后忘却 遗弃旧友之情,有世态炎凉之感。
(三)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情绪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一、游子之歌
(一)追求功名富贵、立身荣名之志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这首诗借阐明曲中真意,抒发人生短促, 应当速求富贵,莫守贫贱。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思妇将丈夫远方捎 来的绮裁为合欢被的细节,展现了思妇内 心的喜悦,表现游子思妇坚贞不渝的爱情 。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相思→采芳草→望旧乡→相思,回环曲折的抒 情中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因常年游历仕途不得归 家的相思难遣、苦闷忧伤的情绪。
二、思妇之辞
↓
相思 别怨 痴情 忠贞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表现一位思妇对离家远行、久 别不归的游子的刻骨思念与怨情。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官僚相互倾轧,卖官 鬻爵,贿赂公行,政治腐化堕落,下层文 人彷徨苦闷,常年寒窗苦读,漂泊游历, 却看不到功名富贵的希望,看不到人生的 出路,更看不到朝廷的未来,更多地表现 出失意沉沦的无可奈何之苦闷与悲哀,以 及追求功名富贵的热望和及时行乐的消极 情绪。
第二节《古诗十九首》导读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这首诗表现一位出身倡家的思妇对久行 不归的游子的思念和寂寞之情。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这首诗写一位新婚女子对久别丈夫的思 念、怨情与坚贞。
第四章
末世的忧 关于《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 成就; 2、五言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新 诗体; 3、最早收录于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九,题 名为 《古诗十九首》; 4、《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 约创作于东汉末年,作者多为下层文人, 姓名无可考。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这首诗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事物新故变化,陡 生万物盛衰有时之感,从而想到人生短暂,立身 荣名要早,以荣名为宝之慨。
(二)伤时失意、无可奈何之悲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这首诗写流浪洛阳的游子因看到北邙山 的坟墓而触发人生感慨:人生如寄,圣贤 同归一死,神仙虚幻,长生不可求,吃丹 药只能伤身,不如饮美酒,服纨素,满足 口服之欲,图个眼前快活,表现出颓废的 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其中蕴含着无可奈 何的悲哀之情。
《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 游子
↓
思妇
↓
羁旅情怀:
追求功名 伤时失意 思念家乡 悲叹人生 及时行乐
闺愁之怨:
刻骨相思 由思而怨 由怨而疑 宽慰自己 坚贞不渝
《古诗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妇 ,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 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覆言 。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 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 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 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 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 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 。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 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妇与 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 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 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这首诗通过思妇的细节动作展示了思妇 闺中望夫思夫之情。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抒情委婉曲折,深挚感人。 婉转附物,惆怅切情。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
2、比兴寄托、意境深远 。 3、语言淳朴,天真自然。 格高调远,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 自然过人矣。
——谢榛《四溟诗话》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誉为“五言之冠冕” ; 钟嵘《诗品》誉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 字千金”。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这首诗表现出人生短促,不如及时行乐 之情绪。
(四)游子思念家乡,想念妻子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写游子怀念远在家乡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