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6.1《北方地区》教案(新版)粤教版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北方地区》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北方地区》的内容主要包括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方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北方地区跨度较大,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北方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区域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2.难点: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北方地区的特点。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北方地区城市或区域为例,讲解其发展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促进学生互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教具:投影仪、电脑、地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3.资料:北方地区的相关案例、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方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
提问:“你们对北方地区有什么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认知。
2.呈现(10分钟)展示北方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寒冷、干燥等。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特点。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的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八年级地理下册 北方地区教案 粤教版 教案

谁能描述北方地区的大体位置?请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X围回答:北方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某某高原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谁能说出北方地区的大致X围?回答:北方地区大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和大部分,以及某某、某某的东南部和某某、某某两省北部。
根据图片谁能说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思考判断并回答:满族、朝鲜族、回族等。
电脑显示北方地区轮廊图和少数民族特色景观图片。
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东部地区,开发历史长,经济发达,面积虽仅占全国的20%,人口却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
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聚居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聚居在某某、某某等地的回族等。
显示各种作物生长习性相关资料。
根据下列作物的生长习性,分组判断哪些适于大面积种植在北方地区?小麦、青稞、棉花、甘蔗、甜菜、油菜、玉米。
学生分组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小麦、棉花、甜菜、玉米。
本区的种植业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一方面是以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为代表的黄土地,一方面是以东北平原为代表的黑土地。
请判断下列作物哪些分布在黑土地上?哪些分布在黄土地上?电脑显示:回答:黄土地——冬小麦、棉花、花生。
黑土地——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高粱。
前面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平原地区发展的种植业,那在北方广大的山区和丘陵地区农业以什么为主呢?请看两段录像观看完后思考:东北林区和某某半岛的林业有什么不同?(红松、落叶松、柴椴、白桦目前主要是人工林还是原始森林?而苹果树呢?)从可持续发燕尾服的角度考虑,请你对东北林业的发燕尾服提点建议?(提示:(1)重采轻育。
(2)重原木出口轻原木加工。
(3)东北三宝的人工养殖已普遍推广。
(4)森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学生通过录像资料可获得直观结论:山区以林业为主。
通过分析,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在地势较高、交通不便、人类活动干涉较少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区,林业仍以采伐天然林为主,而在地势较低、交通较为便利的某某丘陵等地,林业则以人工林种植为主。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北方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北方地区》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概况,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北方地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部分学生可能对北方地区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运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方地区的生活环境。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北方地区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北方地区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地理观察、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源的课件,以便于教学展示。
2.教学资源:准备一些关于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便于教学过程中使用。
3.练习题: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我国北方地区了解多少?”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北方地区课程教学设计

大湾中学八年级地理学科课时备课设计授课人:课题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课型新授课主备成员课标分析课时目标: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分析:北方地区是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在第五章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在第五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范围,界线气候状况,耕作制度等。
在本节最后部分,分别讲述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情况。
知识梳理:资源挖掘: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学情分析通过三个学期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北方地区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活动方式为主,让学生充分利用地图,合作探究掌握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1.读图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学习,掌握北方地区地理特征。
教学重难点重点:北方地区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难点: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突破措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课件、黑板、图片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评价活动预设与补救导入新课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及地理区域相关知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对四大地理学生谈谈自己对北方地检查学生对北方地区了解有预设:由于我们生活在南方,大部分学生对北单元进行详细地学习。
在上一章中,学过秦岭—淮河分界线,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
首先,学习第一节北方地区。
区的了解多少方地区了解不多补救:播放些北方地区的图片让学生多了解讲授新课一、北方地区的范围活动1:图片展示北方地区图,要求学生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描述一下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 教案

6.1 北方地区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为明显的差异。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欣赏风景图观看四个地区示意图2.你能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描述一下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吗?一、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在图中找出:1. 主要山脉:大兴安岭、秦岭2.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3.主要河流:黄河、淮河4.主要海域:渤海、黄海查阅资料:北方地区的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国的20 %、 40 %。
二、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三、北方地区的气候(读图总结气候类型和特点)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我国温度带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四、北方地区的农业1.主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2.农业特点:耕地类型:旱地。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3.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大豆、棉花、甜菜4.合作探究:结合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分析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利于发展大型耕作业,有面积广大的黑土,土质肥沃,养分充足。
气候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条件:受夏季风的影响易出现旱涝灾害,部分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容易发生荒漠化现象。
5.出示图片认一认五、北方地区的工业六、北方地区的资七、课堂小结。
北方地区 同步教案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1 北方地区课题 6.1北方地区单元第六章学科地理年级八年级教材分析北方地区是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在第五章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在第五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状况,耕作制度等。
在本节最后部分,分别讲述了三个主要地理区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情况。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特点。
2.掌握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阅读北方地区的资料和地图,培养学生学会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及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地制宜的观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特点。
2.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境创设】展示北国风光,集体朗诵《沁园春·雪》引入本节课。
欣赏图片,朗诵《沁园春·雪》。
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
(PPT播放组图:北方印象。
)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北方地区。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新课讲授一、区域概况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中描出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明确:北方地区主要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2、自主学习。
读图6.1,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2)说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6.1 北方地区 教案

要点。
四、巩固提升(2016益阳)16.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等。
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全国政治中心B.国际交往中心C.全国旅游中心 D.全国文化中心(2015益阳)23.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冬冷夏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B为解决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工业C.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D.“鸟巢”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2018益阳)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种植业和共同特点是A、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分布在平原地区C、作物生长期长D、产量高、商品粮多五、学后反思本章知识点归纳: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华北平原因为(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造成春旱严重,应采取(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来解决。
人们用(山水环绕)、(沃野千里)来形容的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东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春秋季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但现在(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有(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之称,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但存在(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黄土高原地表具有(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征,(窑洞)是其特有的民居形式,(信天游)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形成原因中(风成说)得到广泛认同。
黄土地貌景观有(塬)、(粱)、(峁)、(川)等多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危害有(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
粤人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1北方地区学案设计

1、北方地区___面积广阔,耕地多为______,易于______,耕作制度___或___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等粮食作物,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作物。
2、___是我国主要的黑土分布区。
黑土土壤肥力 _。
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作物为______、_______。
3、华北平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积而成。
本区地势________,土壤________,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和_______。
4、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土质______易受到______的侵蚀,大部分地区降水______且集中在______,主要农作物______、______等。
二、探究与展示(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集体!)1.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观察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位于:F C 以东G 以南A B 以北东临D E2.3.假如你是一名农民,给你1000亩田地,可以选择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实地考察下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后请选择其中一个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农业。
完成下列表格: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粮食作物小提示:注意结合北方地区地形图进行分析哦!提示:结合北方地区地形图分析!三、巩固与提升(试试你的身手,挑战无处不在)1.关于北方地区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黄土高原以南B.东临渤海和东海C.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西D.秦岭—淮河以北2. 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盆地和山地B.高原和平原C.丘陵和平原D.高原和盆地3.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被称为黑土地的是(填名称),被称为黄土地的是(填名称)。
(2)山脉:D岭,E岭;河流:F河。
(3)临海:M海,N海。
(4)北方地区位于(山脉)、(河流)以北,该处的是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地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
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范围,界线气候状况,耕作制度等。
在本节最后部分,分别讲述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北方地区的范围和界线以及地形特点;
2、学习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地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分析北方地区的范围、界线、气候、河流和山脉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北方地区的讲解,总结北方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总结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北方地区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2、掌握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
1、掌握北方地区的工农业特点。
1、这种类型的地图和教学挂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
2、准备一些典型地区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及地理区域相关知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对四大地理单元进行详细地学习。
在上一章中,学过秦岭—淮河分界线,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
首先,学习第一节北方地区。
板书:第一节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复习提问上一章的相关内容,重点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及其地理区域,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师:秦岭—淮河分界线将我国划分为哪些主要区域?
生:学生讨论回答。
师:秦岭—淮河线主要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结合课件说一下,北方地区的范围,东南西北方向的分界线各是什么呢?
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课件展示)读图6.1及《地理地图册》等相关资料,(1)找出北方地区主要包含的省级行政区。
(2)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3)说一说本区的
平原分别由那些河流冲积而成。
生:学生边看边讨论。
师:北方地区包括黑、吉、辽、冀、晋、鲁、豫、京、津,还包括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的一部分。
主要山脉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秦岭、太行山和长白山。
主要包括三大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师:接下来探讨北方地区的气候,工农业状况,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探讨一下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农作物和矿产资源。
生:学生抢答,并相互补充。
师:在学习了北方地区的整体状况后,接下来我们自北向南首先探讨东北平原的相关知识。
东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黑土分布区。
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是肥沃的土壤。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产区和大豆、甜菜产区。
请同学们结合图6.2和图6.3,说一下对东北平原的相关认识。
生:分组讨论总结。
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
然后,引导同学们接着探讨华北平原的相关知识。
生:讨论回答。
师:最后引导同学们讨论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
生:讨论回答。
师: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
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小麦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居民以面食为主食,喜欢滑雪等冬季活动。
师:运用地图和其他图文资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北方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生:讨论回答。
师:阅读“案例”,说说案例中采取了哪些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生:讨论回答。
师:(结论)地理区域的思维导图。
板书: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北方地区的气候、耕作制度、工农业各有哪些特点?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地形区各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