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退市上市公司名单

合集下载

A 股退市提速

A 股退市提速

44最近以来,素有“退市难”的A股明显加快了退市节奏。

5月10日,深交所决定,自2019年5月13日起暂停乐视网、凯迪生态、龙力生物、金亚科技、德奥通航、千山药机、皇台酒业等7家公司股票上市。

5月17日,上交所决定,依法依规对*ST海润和*ST上普两家公司的股票实施终止上市;对*ST保千做出暂停上市决定。

同日,深交所做出对*ST华泽、*ST众和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算上已于3月15日起被暂停上市的*ST长生,截至目前沪深两市今年已有13家公司被交易所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

而2018年,A股仅有外运发展、中弘退、烯碳退、退市昆机、退市吉恩等5家公司退市。

分析人士称,监管层严格执行退市制度,退市工作渐趋常态化,有利于促进“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及时出清,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市场化优胜劣汰。

与此同时,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有助于削弱短期投资者的投机情绪,促进市场投资风格逐步回归价值投资。

哪些原因被退市?《中国民商》记者梳理上述13家公司后发现,虽然今年退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但具体原因却是各不相同。

*ST长生是因为触及深交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第二条、第五条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被交易所暂停上市。

因疫苗相关问题,长生生物主要子公司被认为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

分析人士称,从监管政策走向看,*ST长生最终退市并被摘牌将是大概率事件。

乐视网、皇台酒业以及金亚科技被暂停上市是因为均在过去3年连续亏损;而龙力生物、德奥通航、凯迪生态以及千山药机,是因为连续2年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报告而被暂停上市。

*ST海润是因为触及净资产、净利润和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等3项强制退市标准,被交易所终止上市。

*ST海润19名高管在信息披露方面职务履行存在违规事项,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ST上普则是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后,A股第二家申请主动退市的公司。

*ST上普虽然5天12家,素有“退市难”的A股加快了退市节奏,这对中国资本市场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哪些公司面临较大退市风险?/《中国民商》记者 姜懿翀A股退市提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民商2019年第06期/总第78期45申请主动退市,但这种“主动退市”也是一种“被动退市”,是在公司退市不可避免情况下的一种选择。

A股历年上市退市公司数量统计

A股历年上市退市公司数量统计

A 股上市/退市公司数量年度汇总截至2022年12月近期一段时间很多大V 都在讨论A 股市场常年横躺三千点,并试图寻找不能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资本市场指数同步上升创造新高的解释,突然有了个想法:想找一找中国股票市100200300400500600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A 股上市&退市公司堆积图上市公司数退市公司数表2: 截至22年底A股市场历年上市公司数量统计A股30多年上市公司分为多个阶段,在初期1993年1994年达到第一个上市发行小高峰,两年上市245多家,1995年发行上市较少1996年1997年重新快速发行两年发行414家,此后到2004年发行平缓年度平均增量100家上下,2005年发行低峰,2006年-2012年达到第二个高峰,14年-17年第三个高峰期,18年到现在是第四个阶段,期间有2007年全面牛市15年全面牛市等两个大繁荣阶段。

表3: A股市场历年退市公司数量统计A股自开业以来总共有220家上市公司退市,年平均退市不足6家,这其中91年到2001年十年间仅有1家公司退市,退市制度实施形同摆设,2001年到2008年这期间有一段退市高峰有64家公司退市,2009年-2018年这段时间有事退市制度执行低峰期,仅有51家公司出发退市机制,大A股在这一期间存量上市达到一个小高潮,2019年以后退市公司加数显著增加,截止2022年底共计有104家公司退市。

附:源数据。

A 股 30 年十大典型退市公司警示未来

A 股 30 年十大典型退市公司警示未来

股票STOCKA 股30年十大典型退市公司警示未来股市“不死鸟”长期存在,不光给市场带来巨大危害,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财投资INVESTMENT财投资INVESTMENT15日,公司股票收盘价首次低于1元面值。

2018年9月13日至10月18日,中弘股份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于10月19日开市起停牌。

中弘股份的退市,充分显示了“1元退市制度”赋予了投资者话语权、表决权和“用脚投票”的权利。

这也对市场中多次高送转、经营业绩较差、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等原因导致的低价股公司,起到了极强的警示作用。

6.曾经电影市场小黑马印纪传媒退市经营管理千疮百孔 终被投资者抛弃摘牌时间:2019年11月29日印纪传媒2014年借壳高金食品完成上市后,市值在2017年时曾创下465亿元的高峰,将华谊、光线等一众影视娱乐公司甩在身后。

好景不长,仅仅两年多时间里,公司市值就已经从最高时约500亿元缩水至退市时约10亿元,成为A股市场首只“面值退市”的影视股。

印纪传媒曾是电影市场小黑马,参与发行、投资了《军师联盟》《长安十二时辰》《北平无战事》《克拉恋人》《小时代》等一系列知名影视剧作品,如今却黯淡退市,留下一连串的大问号。

印纪传媒从2017年底开始,便陷入了资金链严重紧绷之中,在2018年年报里,“业务几近停滞”“整体流动资金紧张”“公司人员流失率超过60%”等描述便已出现。

2019年1月份-9月份,印纪传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3亿元,同比减少83.19%。

在公司最困难时期,实控人肖文革疯狂套现24亿元,还将6600万元房产卖给公司,大批董事随之辞职。

在经营方式上,*ST印纪也人为盲目投资、盲目扩张所累,尽管在影视行业最火热的前几年收入非常之高,但之后几年,*ST印纪投资的影片包括《极盗者》《极速之巅》甚至《脱单告急》等,没有一部作品票房大卖。

实际控制人大额减持套现、大股东股份被轮候冻结、人才团队不断流失、影视行业景气走低……一系列情况,把印纪传媒推向退市。

港股退市案例

港股退市案例

港股退市案例:长生生物1. 案例背景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生物”)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长春的生物制药公司,成立于1992年。

长生生物主要从事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长生生物在2018年因疫苗质量问题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被证监会处罚,并最终退市。

2. 案例过程2.1 疫苗质量问题曝光2018年7月,中国媒体报道称,长生生物生产的百白破疫苗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包括疫苗效力不达标、生产记录造假等。

这一消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

2.2 监管部门介入调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和证券监管部门迅速介入调查。

国家药监局对长生生物展开了全面的质量调查,并对其疫苗生产许可证进行了暂停。

2.3 公司股价暴跌长生生物的股价在疫苗质量问题曝光后迅速下跌,市值蒸发数百亿。

投资者纷纷抛售长生生物的股票,导致公司股价持续暴跌。

2.4 证监会处罚2018年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对长生生物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超过90亿元人民币,并对相关责任人采取了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措施。

2.5 港交所启动退市程序2019年1月,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宣布将启动对长生生物的退市程序,理由是长生生物严重违反了港交所的上市规则,不再适合在港交所上市。

2.6 港股退市2019年7月15日,长生生物在港交所正式退市。

这是自港交所设立以来,首次因严重违反上市规则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

3. 案例结果长生生物的退市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对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 公众信任危机长生生物疫苗质量问题的曝光,严重损害了公众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信任。

公众对疫苗质量和安全问题更加关注,对生物制药公司的监管要求也更加严格。

3.2 港股市场监管加强长生生物的退市案例使得港交所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提高了退市门槛。

发布了退市风险的ST公司情况一览

发布了退市风险的ST公司情况一览
2007 年 11 月 26 日 2 0 0 7 年 10 月 2 7 日 2008 年 2 月 20 目 2 0 07 年 12 月 2 7 日 2007 年 11 月 9 日
0 03 .
一 0 10 5 .
0 02 . 0 33 .
一 O 0 85 .
2007 年 5 月 29 目
- 0 01 .
公 司本期亏损 的主要 原 因
按 照 公 司减 值准 备管 理 规 定 2 0 0 7 .
年 增 提 的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较 2 I }0 6

有所减


以及

司进
入破产




银行
借款挂






币升



f
fE' ~ 务 费 用 有 所 减
少以 ,
I-
原 因 是 亏 损 额 较 上 年 同 期 减 少 的 主 要 原 因 ,、
600 77 3 600844 600 892
ST 北 巴 ST 石岘 ST 迪康 SST 新智
ST 一 投
北 泵 公 共 父 逋 控 歧 (柴 幽 )百 限 公 司
国家 开发银行 、 吉林省人 民政府 和 延边 州人 民政 府 四 川I 蓝 光 实 业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股 东大 会通 过重大 资产重组 议案 债务重组 沟通 重组方案
拟债务重组
筹划 重大 资产重 组 资产剥 离 拟 资产置 换
青海省金星矿业有限 公司 中国耀 华玻璃 集 团公 司
债 务熏组 资产剥 离
农 六 师 国 有 资 产 经 营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北 京 昌鑫 国 有 资 产 投 资经 营公 司 、 新疆 八 一 钢 铁 集 团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华 夏 证 券 有 限 公 司 新 、 疆 生 产 建 设 兵 团 国 有 资 产 经 营 公 司 、新疆生 产建 设 兵团农业 建设 第六师一 0 二 团

历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

历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

历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
近年来,A股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退市公司是指被A股交易所撤销上市资格或者因破产清算、重组等原因而不再在A股市场进行交易的公司。

退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反映了市场的动态调整和监管力度的加强。

首先,A股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全年有34家公司退市,2019年有37家公司退市。

虽然在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退市公司数量有所减少,但在2021年,退市公司数量又呈现出明显增长的势头。

其次,退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与市场的调整和监管力度加强密切相关。

市场调整是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经济体制等原因,导致企业无法继续在A股市场上交易,从而被迫退市。

监管力度的加强是指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从而促使一些公司被迫退市。

此外,退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也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

在经济下行周期或者行业调整期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无法满足交易所的上市要求,从而被决定退市。

同时,一些公司由于财务状况恶化或者经营不善,也可能会主动申请退市。

总的来说,历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反映了市场的动态调整、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

退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是市场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市场清理和优化的过程。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关注退市公司的原因和背后的问题,保持风险意识,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深市历年终止上市公司名单汇总

深市历年终止上市公司名单汇总

终止上市日期 2020-01-07 2020-01-07 2019-11-29 2019-11-27 2019-11-01 2019-10-16 2019-07-09 2019-07-09 2019-06-21 2019-05-27 2018-12-28 2018-07-18 2018-06-15 2017-12-25 2017-08-28 2017-07-07 2017-01-18 2015-12-30 2015-12-11 2015-11-02 2015-07-13 2015-07-13 2015-01-26 2014-06-19 2014-01-10 2013-09-18 2013-08-14 2013-04-26 2013-03-27 2013-02-08 2012-12-14 2011-03-22 2009-12-04 2009-05-06 2009-05-06 2007-05-21 2007-04-27 2007-04-04 2006-06-29 2006-04-21 2006-04-21 2006-04-21 2006-02-20 2006-01-04 2006-01-04 2005-09-21 2005-09-21 2005-09-21 2005-09-21 2005-07-04 2004-09-27 2004-09-24 2004-09-20 2004-09-20 2004-09-13 2004-03-19 2004-01-13
证券代码 000018 200018 002143 002680 002018 002477 000693 002070 000418 200418 000979 000511 200053 000916 300372 000033 000748 000024 200024 300186 000594 200770 000562 200002 200513 000527 000602 000522 000805 000787 200039 000578 200041 000515 000569 000583 000549 000699 000832 000406 000866 000956 000618 000763 000817 000535 000769 000827 200057 000765 000621 000730 000013 200013 000660 000405 000542

近十年上市公司退市统计

近十年上市公司退市统计

近十年上市公司退市统计近十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也日益增多。

然而,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部分公司并没有太长的寿命,他们或由于管理不善,或由于市场风险,最终选择了退市。

下面,我们将按照行业分类,简单统计一下近十年来上市公司的退市情况。

首先是制造行业。

在过去十年中,制造行业是退市量最大的行业之一。

据统计,仅2019年一年,就有超过1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被退市。

其中,一些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资不抵债,无法按时履行债务,进而被强制退市。

而另一些公司,则是由于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的变化,失去了市场优势,最终被退市。

其次是金融行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金融公司涌入市场。

但同时,金融行业的监管也日益严格。

由于诸多的行业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一些金融公司也因此无法达到监管要求,最终退市。

例如,在2017年的“通钢股份事件”中,从此次事件出现到公司退市,仅不到1个月时间。

最后是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主要形式,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上市。

但是,由于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更新速度较快,并且市场需求也非常波动,许多公司难以应对市场变化,导致经营困难,最终退市。

例如,2018年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之间的价格战,导致百度地图的广告收入大幅下降,使得其股价一度暴跌,被退市的风险加大。

综上所述,退市是上市公司面临的一种风险,也是市场竞争中必须面对的一种压力。

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都面临着不同的市场风险和管理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市场和经营管理问题,才能够避免退市的困扰,保持公司经营健康的状态。

希望各行业上市公司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的不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019年已经落下帷幕,成为无法更改的历史,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2019年也是波澜壮阔的一年,这一年中,一共有19家上市公司退出了证券交易。

另有2家公司进入“准退市”状态。

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以来,2019年是退市最为凶猛的一年。

此前,从1990年到2001年4月,一共10年多的时间里,只有一家退市股——PT水仙(600625),而PT水仙之后,直到2018年底,17年的时间里,除开私有化、吸收合并、证券置换等情况,A股市场上真正退市的公司不到70家,平均每年3家退市。

而在2018年底,中国A股上市公司总数为3584家,平均每年新上市公司超过200家。

相对退市的70家上市公司来说,上市与退市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在2019年退市的21家公司中,*ST上普股东大会决议主动退市,小天鹅、云南能投、东方新星以及*ST嘉陵等8家公司则是通过并购重组渠道退市,此外重头戏就是以长生生物、海润、印记为代表的12家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2019年退市上市公司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