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楼

高校教学楼
高校教学楼

目录

1 绪论 (1)

2建筑设计 (1)

2.1基本设计资料 (1)

2.1.1 设计的内容 (1)

2.1.2 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

2.2 工程概况 (1)

2.3建筑设计说明 (3)

2.3.1 总体设计 (3)

2.3.2 平面图设计 (3)

2.3.3 立面设计 (5)

2.3.4 剖面设计 (5)

2.3.5 屋面设计 (5)

2.3.6 门窗: (5)

2.3.7墙体 (5)

2.4 建筑细部构造具体做法 (6)

3 结构设计 (7)

3.1设计资料 (7)

3.2柱网布置 (7)

3.3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的确定 (8)

3.3.1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8)

3.3.2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8)

3.4 楼面板和屋面板的设计 (8)

3.4.1楼面板的设计 (8)

3.4.2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 (9)

3.4.3双向板的设计 (9)

3.4.4屋面板设计 (12)

3.4.5屋面板的结构平面布置 (13)

3.4.6双向板的设计 (13)

3.5 框架结构计算 (16)

3.5.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16)

3.5.2 计算框架梁柱的线刚度 (17)

3.5.3 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18)

3.5.4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7)

3.5.5 内力组合 (47)

3.5.6 截面设计 (55)

3.6 楼梯设计 (75)

3.6.1 楼梯斜板设计 (75)

3.6.2 平台板设计 (76)

3.6.3 平台梁设计 (77)

3.7 基础设计 (78)

3.7.1 边柱独立基础设计 (78)

3.7.2中柱独立基础设计 (81)

结论 (86)

致谢 (87)

参考文献 (88)

1 绪论

2建筑设计

2.1基本设计资料

2.1.1 设计的内容

工程名称:徐州某高校教学楼设计

2.1.2 设计的要求与内容

(1)设计要求

本建筑的总建筑面积6000±10%平方米,层数6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3.9米,室内外高差0.45米。

(2)设计内容

因为此建筑隶属高校的一部分,因此其它行政办公、生活福利建筑、部分教学建筑及设施如电化教室、语言教室、学院办公室、运动场等均可使用学校的相应建筑与设施。本建筑主要是普通教室、办公室。数量自定。

2.2工程概况

(1)气象资料

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 14.2℃

最热月份平均温度 31.6℃

最高气温 40.6℃

最冷月份平均温度 -4.1℃

最低气温 -22.6℃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240mm

年平均降雨量 869.9mm

日最大降雨量 213.0mm

相对湿度平均71%(冬季61%,夏季70%)

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

平均风速 3s

m

平均风速 19.3s

m

基本风压值 0.352

KN

m

夏季平均风速折算成距地面2m处数值 2.1s

m

积雪最大厚度 24cm

基本雪压 0.352

KN

m

(2)地质资料

地形地貌及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按土层沉积时代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可分为14个工程地质层,可用到的为8个工

程地质层,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

①素填土:灰黄色,松软。含植物根茎,局部夹有少量砖石碎块。该层场地内均有分

布,层厚0.50-2.50m,层底标高0.90-2.60m。该土层土质不均,压缩性中高,工程性能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素填土重度为18kN/m3。

②粘土:黄褐色,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青灰色条纹。刀切面光滑有光泽,无

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2.00-4.00m,层底标高-1.84—-0.50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良好。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30KPa,粘土重度为20kN/m3。

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夹青灰色条纹。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③

1

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20-2.40m,层底标高-3.67

—-2.34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中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40KPa,粉质粘土重度为

24.7kN/m3。

粉质粘土:灰黄-灰色,可软塑。局部夹少量薄层粉土,夹粉土较多时呈流塑状。

2

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00

—3.70m,层底标高-6.74—-3.67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中等。

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层状,夹少量薄层粉土。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2

粉土曾较厚部位缺失,层厚1.50—6.90m,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多有分布,④

1

层底标高-11.98—-8.07m。压缩性中等偏高,工程性能一般。

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为主。粉质含量较高,夹粉土薄层,夹粉土较多时呈3

流塑状。刀切面稍有光泽,摇振反应缓慢,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中等偏低。该层场地内

均有分布,层厚1.60—10.20m,层底标高-19.91—-12.86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一般。

⑤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少量薄层粉土。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

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 1.50—12.50m,层底标高-30.42—

-17.95m。压缩性中等,局部中等偏高,工程性能一般。

⑧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塑为主,含铁锰质斑点,局部粉质含量较高,呈流塑状。

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60

—6.60m,层底标高-39.90—-35.66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中等。

水文地质资料

在本场地内采集三组地下水位以上土壤样品进行易溶盐分析,结果详见附件“土壤易溶盐试验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判定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表1-1 各土层渗透系数

土层代号及名称

室内试验现场抽水

试验

渗透系数

K(cm/s)

渗透系数

建议值

K(cm/s)

透水性垂直渗透

系数

KV(cm/s)

水平渗透系

KH(cm/s)

②粘土9.0×10-7 1.4×10-8 2.0×10-7 不透水

③1粉质粘土 4.1×10-7 6.1×10-7 2.0×10-6 微透水

③2粉质粘土 1.5×10-7 4.1×10-7 5.0×10-6 微透水

④1粉土 1.1×10-4 1.2×10-4 5.0×10-4 弱透水

④2粉质粘土 3.6×10-7 6.8×10-6

1.8×10-4 1.8×10-4 弱透水

④3粉质粘土

夹粉土 2.3×10-6 2.8×10-6

⑤粉质粘土 3.5×10-7 4.4×10-7 5.0×10-6 微透水

注:由于室内渗透试验边界条件与实际有差别,故室内渗透试验值小于实际情况,建议实际使用时采用建议值。透水性判别依据为《工程地质手册》(第3版)。

场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2.0米,受降水影响明显,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第12.2节,判定场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2.3建筑设计说明

2.3.1 总体设计

本设计为大学教学楼属于公共建筑,因此,主体结构形状设计成较为普遍的“一”字型。这样可以使整个教学楼内部结构较为统一简单,容易进行教学办公。而且由于结构形式比较简单规整,在满足其建筑功能的同时,利于抗震和设计,符合大多数的建筑模式。利于建筑过程的机械化。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普通砖等,易于取材,有利于降低建筑成本。

2.3.2 平面图设计

整个教学楼是采用的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为六千平方米,共六层,平均每层面积在一千平方米左右。主要采用内廊式平面组合方式,柱网布置为纵向4.8m,横向为7.8m、

3.3m、7.8m;纵向总长为57.9m,横向总长为18.9m,横向:纵向<1:6,满足构造要求。L略大于55m,根据规范在施工时可采用后浇带的方法而不需要设置伸缩缝。又由于其建筑总高度小于24m,可不设置防震缝。

(1)各层教室房间的布局

因为教室窗地比较大,采光效果较好,房间时可以灵活布置。而因学校公寓区位于本建筑北侧,为方便师生通行,故将大厅置于北侧。卫生间主要考虑到使用方便,且卫生间需要有较好的通风条件,故将其设置在可以直接通风的端部部位。考虑到使用方便和出现紧急情况为快速疏散人群,在另一端部单设一楼梯。

(2)走道有关参数的选择

根据规范规定,对于民用建筑:

当走道长度L≤40m时,若为单侧布置房间,则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为1.3m,

若为双侧布置房间,则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为1.4m;

当走道长度L>40m时,若为单侧布置房间,则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为1.5m,

若为双侧布置房间,则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为1.8m。

本设计为教学楼,属于公共建筑,且采用内廊式布置形式,走道长度大于40m,因此,选用走道宽度为3.3m,其净宽为2.7m>1.8m,符合建筑规范要求。

(3)楼梯数量、位置的选择

对于耐火等级为二级的教学楼,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5m,而位于袋形过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最大距离为20m。又对于一般公共建筑,二至三层的公共建筑面积超过200㎡或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三级耐火房屋楼层人数超过50人时,都需要布置两个或以上的楼梯,以满足安全疏散要求。针对本建筑,其总长度为58.3m,考虑到上下通行方便,故设置其正对大门,主要楼梯放在中间,则距离两侧均不大于35m,由于西侧门使用比较经常,故也在入口处设一上下楼梯。符合建筑规范和实际要求。楼梯间大小选择,楼梯的宽度是根据通行的人数的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决定的。梯段的宽度,和过道一样,主要楼梯考虑三人相对通过,通常不小于1500~1650 mm,一般为1650~2100mm;而辅助楼梯则考虑两人相对通过,通常不小于1100~1200mm。至于楼梯形式,由于两跑楼梯面积紧凑,使用方便,故本工程中采用两跑楼梯,而公共建筑中楼梯井的宽度一般为150mm。所以,根据以上这些条件,主要楼梯间的开间为4.8m,梯间宽度为4800-240=4560mm,梯段宽度为(3900-240-60)/2=2250mm>1500mm,符合规范和建筑要求。

楼梯踏步尺寸的确定

假设楼梯踏步的踏面宽及踢面高度分别为b和h,则由经验公式b+2h=600~630

又根据规范规定,对于教学楼,踢面高(h)在280~340mm,则令b=300mm,h=150mm,b+2h=300+2×150=600,符合下限值。

梯段长度的选择

梯段长度取决于该段的踏步数及其每一步的踏面宽,l=b×(n-1),3≤n≤18。需要

计算梯段的长度必须先决定踏步的数目。本设计中,采用双跑楼梯,则每跑为0.5×3900=1950高,n=1950/150=13步,所以l=300×(13-1)=3600mm

楼梯间进深尺寸的选择:先按平台深度等于梯段宽度(规范要求平台的深度不应该小于梯段的宽度)计算。

(4)卫生间的布置

规范规定:对于一般大学教学楼,男小便器为25人/个,男大便器为50人/个,女大便器为25人/个,洗手盆为90人/个。

而人数的计算一般则规定如下:普通教学楼合班教室为1.00㎡/人,教员休息室面积不小于12㎡。

普通班按60人计算,大班按90人计算。

2.3.3 立面设计

(1)设计思路:该建筑在立面上线条明显,层次分明。

(2)外墙细部处理:刷两遍801浅蓝色涂料。

(3)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采用大尺度的铝合金窗。

2.3.4 剖面设计

(1)教室窗台高度为1.0m。

(2)单间窗地比>1/6满足要求。对于通风,利用走到两侧的门窗正对设置形成穿堂风,解决自然通风的问题。

2.3.5 屋面设计

(1)排水与防水:屋面排水取有组织排水,材料找坡,设雨落管。防水采用高分子防水。

(2)保温与隔热:120厚水泥焦渣找坡保温层。

2.3.6 门窗:

(1)门:采用木门。

(2)窗:均采用铝合金窗。

2.3.7墙体

内外墙均采用240厚蒸压粉煤灰砖墙。

2.4 建筑细部构造具体做法

表1-2 建筑做法表

建筑做法名称适用范围

散水6 C10混凝土水泥60厚宽900

垫层2 地瓜石垫层

地面8 混凝土防潮地面

楼面27 25厚水泥花砖地面用于各教室楼面

屋面34 120厚水泥焦渣找坡保温层

内墙13 油漆墙面

裙10 面砖墙裙用于各卫生间高1400

裙14 油漆墙裙高1000

顶棚17 装饰石膏板吊顶

油漆9 木制面乳白色

油漆21 金属面乳白色

粉刷内墙刷两遍801白色涂料外墙刷JH80-1高分子无机浅蓝色涂料

3 结构设计

3.1设计资料

(1)根据房屋使用要求,层高为3.9m,室内外高差0.45m。

(2)工程地质条件:场区地势平坦,填土层0.5m,粉土1.5-6m,地基承载力fk=200kpa;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6m;地下水位为地表以下8m 。

(3)屋面做法(自上而下):三毡四油防水法、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120厚水泥焦渣找坡保温层,铝合金龙骨吊顶。

(4)楼面(自上而下):25厚水泥花砖地面(包括找平),120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铝合金龙骨吊顶。

(5)墙:外墙面磨光花岗石板,内墙面厚粉刷。

(6)地震烈度:设防烈度为7度,II类场地,第一地震分组。

(7)风荷载:主导风向为冬季北偏东风;基本风压W0=0.65kN/㎡。

(8)雪荷载:雪荷载标准值S0=0.45kN/㎡。

(9)活荷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教室、厕所为2.0kN/㎡,走廊、楼梯间、阳台为2.5kN/㎡;不上人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3-0.7kN/㎡,上人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休息厅人数较多,其活荷载标准值为3.5 kN/㎡。

3.2柱网布置

柱网布置如图2-1所示:

图2-1 柱网布置图 1:100

3.3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的确定

3.3.1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边跨横梁(AB跨和CD跨)

梁高h =(1/8~1/12)L =(1/8~1/12)×7800=(650~975)mm,取h =700mm

梁宽b =(1/2~1/3)h =(1/2~1/3)×700 =(233~350)mm,取b =250 mm

故取b*h=250*700mm

中跨横梁(BC跨)

梁高h =(1/8~1/12)L =(1/8~1/12)×3300 =(275~412)mm,取h =400 mm

梁宽b =250 mm

故取b*h=250*400mm

连系梁

为了减少计算工作量和施工方便以及偏于安全考虑,连系梁的截面尺寸一律按最大柱距L =5100 mm来确定。

梁高h =(1/8~1/12)L =(1/8~1/12)×5100=(425~638)mm,取h =500 mm

梁宽b =(1/2~1/3)h =(1/2~1/3)×500 =(166.7~250)mm,取b =250 mm 故取b*h=250*500mm

3.3.2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底层框架柱的高度H=3.9+0.6+0.45=4.95 m,由于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则其计算高度为h1 =1.0H =1.0×4.95 =4.95 m,同样为现浇楼盖条件下的其他柱计算高度h2 =1.25H=1.25×3.9=4.875 m

柱宽b ≥ h2/30 =4950/30 =165 mm,取b =400 mm

柱高h ≥ h2/25 =4950/25 =195mm,取h =600 mm

3.4 楼面板和屋面板的设计

3.4.1楼面板的设计

1) 楼面做法: 楼面(自上而下):25厚水泥花砖地面(包括找平层),120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铝合金龙骨吊顶

2) 楼面荷载:教室、教师休息室及卫生间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kN/㎡,走廊及楼梯间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5kN/㎡,休息平台荷载标准值3.5kN/㎡.

3)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板内受力纵筋及其它钢筋采用 HRB235钢筋。

3.4.2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

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4800/50=96mm,对于教学楼建筑的楼板,要求160mm≥h≥80mm,取板厚h=120mm。

根据边界支撑情况和荷载大小将楼板划分为B1、B2、B3、B4、B5、B6和 B7七种区格板如图2-2所示:

图2-2 现浇楼板类型划分图 1:100

3.4.3双向板的设计

(1) 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得:

对于B1、B2、B3: g = 1.2×3.72 =4.464kN/㎡

q= 1.4×2.00 =2.80kN/㎡

q/2 = 1.4kN/㎡

q/2 = 5.864kN/㎡

g

+

g + q = 7.264kN/㎡

对于B4、B5、B6: g = 1.2×3.72 =4.464kN/㎡

q= 1.4×2.5 =3.50kN/㎡

q/2 =1.75kN/㎡

q/2 = 6.214kN/㎡

g

+

g + q = 7.964kN/㎡

对于B7: g = 1.2×3.72 =4.464kN/㎡

q= 1.4×3.5=4.90kN/㎡

q/2 =2.45kN/㎡

g

+

q/2 = 6.914kN/㎡

g + q = 9.364kN/㎡

(2) 计算跨度

由于板在各个分格(包括边跨)均与梁整体浇筑,故:中跨l0 =l n梁间轴线间距离,边跨l0=l n+(h/2和a/2中较小值)(h—板的厚度,a—板边的搁置长度)

(3) 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为g+q/2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跨中弯矩值与q/2作用下(内支座铰支)的跨中弯矩值之和。混凝土的泊松比为0.2;支座最大负弯矩为g+q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支座弯矩。M=(a+Vb)(g+q/2)l02+ (c+Vd)q/2l02 (a,b,c,d查表得,V是泊松比) 现将各区格板的计算跨度及跨中,支座的弯矩列于表2-1,

表2-1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值

板区格B1 B2 B3

l01(m) 4.815 5.115 4.8

l02(m) 7.8 7.8 7.8

l01/l020.617 0.663 0.615

m1 (kN·m) (0.04785+0.2×

0.014)×5.864×

4.8152+(0.0785+0.

2×0.02565)×1.4×

4.8152= 9.692

(0.04519+0.2×

0.01565)×5.684×

5.1152+(0.07326+0

.2×0.02775)×1.4

×5.1152=10.383

(0.03604+0.2×

0.00817)×5.864×

4.82+(0.0799+0.2

×0.02507)×1.75×

4.82=7.721

m2 (kN·m) (0.014+0.2×

0.04785)×5.864×

4.8152+(0.02565+0

.2×0.0785)×1.4×

4.8152= 4.591

(0.01565+0.2×

0.04519)×5.684×

5.1152+(0.02775+0

.2×0.07326)×1.4

×5.1152= 5.384

(0.00817+0.2×

0.03604)×5.864×

4.82+(0.02507+0.2

×0.0799)×1.75×

4.82=3.358

m1’ (kN·m) 0 0 -0.08086×7.264×

4.82=-13.302

m1’’(kN·m) -0.10185×7.264×

4.8152=-17.283 -0.10312×7.264×

5.1152=-19.718

-13.302

m2’ (kN·m) -0.07735×7.264×

4.8152=-13.125 -0.07752×7.264×

5.1152=-14.823

-0.05713×7.264×

4.82=-9.398

m2’’(kN·m) 0 0 0

续表2-1

板区格

B4 B5 B6 B7 l 01

(m) 3.65 3.65 3.65 4.815 l 02

(m) 4.815 5.115 4.8 7.8 l 01/l 02

0.617 0.714

0.760

0.617 m 1

(kN ·m)

(0.04204+0.2×0.01747)×6.214

×

3.652

+(0.06729+0.2×0.02994)×1.75×3.652

= 4.825 (0.04491+0.2×0.01581)×6.214×

3.652

+(0.07272+0.2×0.02795)×1.75×3.652

=5.116

(0.03115+0.2×

0.01195×6.214×3.652

+(0.06591+0.2×0.03040)×1.75×3.652=3.930

(0.04875+0.2×0.014×6.914×4.8152

+(0.0785+0.2×0.02526)×2.45×

4.8752=13.042

m

2

(kN ·m)

(0.01747+0.2×0.04204)×6.214

×

3.652

+(0.02994+0.2×0.06729)×1.75×3.652=2.780

(0.01581+0.2×0.04491)×6.214×

3.652

+(0.02795+0.2×0.07272)×1.75×3.652

=2.682

(0.01195+0.2×0.

03115)×6.214×3.652

+(0.03040+0.2×0.06591)×1.75×3.652=2.226

(0.014+0.2×0.04875)×6.914×

4.8152

+(0.02526+0.2×0.0785)×2.45×4.8752=6.211

m 1

(kN ·m)

-0.09834×7.964×3.652

=-9.176 0

-0.07221×7.964×3.652

=-6.738 0

m 1

’’(k

N ·m)

-0.10270×7.964×3.652

=-9.583 -6.738

-0.10185×9.364×4.8152

=-22.366

m

2

(kN ·m)

-0.07684×7.964×3.652=-7.2 -0.07746×7.964×3.652=-7.228 -0.05675×7.964×3.652

=-5.295 -0.07735×9.364×4.815=-16.9862

m

2

’’(k

N ·m)

-5.295

(4) 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假定选用φ10钢筋l 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100mm,l 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100-10=90mm ,支座截面的h0=100mm ,由于周边跨的跨度较大,未设圈梁,即四边铰支这里仅考虑中间跨的内拱作用,取中间跨的跨中弯钜折减系数为0.8。

相邻区格的支座弯矩取绝对值较大者,配筋计算时近似取 ,y f =2102/mm kN .截面配

筋计算如表2-2所示。

y

S f h m A 0,90.0γγ=

=

表2-2 按弹性理论设计的楼面板截面配筋

截面

区格 方向

h (mm) M (kN ·m) S

A (mm) 配筋 实际

S

A (mm)

跨中

B1

l 01

100 9.692 512.8 φ10@150 523 l 02 90 4.951 269.9 φ8@180 279 B2

l 01 100 10.383 549.4 φ10@140 561 l 02

90 5.384 316.5 φ8/10@180 358 B3

l 01 100 7.721 408.5 φ10@180 436 l 02

90 3.358 197.4 φ8@250 201 B4

l 01 100 4.825 255.3 φ8@180 279 l 02 90 2.78 163.4 φ8@250 201 B5

l 01 100 5.116 270.7 φ8@180 279 l 02

90 2.682 157.7 φ8@250 201 B6

l

01

100

3.93×0.8 =3.144 166.3

φ8@250

201

l

02

90 2.226×0.8 =1.781 104.7 φ8@250 201 B7

l 01 100 13.042 690.1 φ10@110 714 l

02

90 6.211 365.1 φ8@130 387 支座

B1-B3 100 -17.283 914.4 φ10@85 924 B1-B6 100 -17.283 694.4 φ8@70 719 B2-B3

100 -19.718 1043.3 φ10@75 1047 B3-B3 100 -13.302 703.8 φ8@70 719 B3-B6 100 -9.398 497.2 φ8@100 503 B3-B7 100 -22.366 1183.4 φ10/12@80 1198 B4-B6 100 -7.2 381.0 φ8@130 387 B5-B2 100 -14.823 784.3 φ10@100 785 支座

B5-B6

100 -7.228 382.4 φ8@130 387 B6-B6 100 -5.295 280.2 φ8@170 296 B6-B7

100

-16.986

898.7

φ10@85

924

3.4.4屋面板设计

1) 屋面做法:屋面(自上而下):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防水层,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120厚水泥焦渣找坡保温层,120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铝合金龙骨吊顶

2) 屋面荷载:该屋面为不上人屋面,其活荷载标准值取0.5+0.2=0.7KN/m 2。当地雪

荷载标准值为0.4 KN/m2,两者应同时考虑,应取其中较大值0.7 KN/m2.

3)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板内受力纵筋及其它钢筋采用 HRB235钢筋。

3.4.5屋面板的结构平面布置

屋面板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4800/50=96mm,对于教学楼建筑的楼板,要求160mm≥h≥80mm,取板厚h=120mm。

根据边界支撑情况和荷载大小将楼板划分为B1、B2、B3、B4、B5和B6六种区格板如图2-3所示:

图2-3 现浇楼板类型划分图 1:100

3.4.6双向板的设计

(1)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35,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组合值系数为0.7,得:

对于B1、B2、B3、B4、B5: g = 1.35×4.71 =6.358kN/㎡

q

1

= 0.7×1.4×0.7 =0.686kN/㎡

q

1

/2 = 0.343kN/㎡

g

+ q

1

/2 = 6.701kN/㎡

g + q

1

=7.044kN/㎡

(2)计算跨度

由于板在各个分格(包括边跨)均与梁整体浇筑,故:l0 = 梁间轴线间距离。(3)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为g+q/2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跨中弯矩值,与q/2作用下(内支座铰

支)的跨中弯矩值之和。混凝土的波松比去0.2;支座最大负弯矩为g+q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支座弯矩。

现将各区格板的计算跨度及跨中,支座的弯矩列于表2-3

表2-3 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值

板区格B1 B2 B3

l01(m) 4.815 5.115 3.65

l02(m) 7.8 7.8 4.815

l01/l020.617 0.663 0.617

m1 (kN·m) (0.04785+0.2×

0.014)×6.701×

4.8152+(0.0785+0.

2×0.02565)×0.343

×4.8152= 8.524

(0.04519+0.2×

0.01565)×6.701×

5.1152+(0.07326+0

.2×0.02775)×

0.343×

5.1152=9.188

(0.04204+0.2×

0.01747)×6.701×

3.652+(0.06729+0.

2×0.02994)×0.343

×3.652= 4.398

m2 (kN·m) (0.014+0.2×

0.04785)×6.701×

4.8152+(0.02565+0

.2×0.0785)×0.343

×4.8152= 3.954

(0.01565+0.2×

0.04519)×6.701×

5.1152+(0.02775+0

.2×0.07326)×

0.343×5.1152=

4.709

(0.01747+0.2×

0.04204)×6.701×

3.652+(0.02994+0.

2×0.06729)×0.343

×3.652=2.509

m1’ (kN·m) 0 0 -0.09834×7.044×

3.652=-9.229

m1’’(kN·m) -0.10185×7.044×

4.8152=-16.633 -0.10312×7.044×

5.1152=-19.004

m2’ (kN·m) -0.07735×7.044×

4.8152=-12.632 -0.07752×7.044×

5.1152=-14.286

-0.07684×7.044×

3.652=-7.211

m2’’(kN·m) 0 0 0

续表2-3

板区格

B4 B5 B6 l 01

(m) 3.65 4.8 3.65 l 02

(m) 4.8 7.8 5.115 l 01/l 02

0.760

0.615

0.714

m 1

(kN ·m)

(0.03115+0.2×0.01195×6.701×

3.652

+(0.06591+0.2×0.03040)×0. 343×3.652

=3.323 (0.03604+0.2×0.00817)×6.701×4.82

+(0.0799+0.2×0.02507)×0.343×4.82=6.488 (0.04491+0.2×0.01581)×6.701×3.652

+(0.07272+0.2×0.02795)×0.343×3.652=4.649 m

2

(kN ·m) (0.01195+0.2×0.03115)×6.701×

3.652

+(0.03040+0.2×0.06591)×0.343×3.652

=1.922

(0.00817+0.2×0.03604)×6.701×4.82

+(0.02507+0.2×0.0799)×0.343×4.82=2.699 (0.01581+0.2×0.04491)×6.701×3.652

+(0.02795+0.2×0.07272)×0.343×3.652=2.408 m 1

’ (kN ·m)

-0.07221×7.044×3.652

=-6.776 -0.08086×7.044× 4.82=-13.123 0

m 1

’’(kN ·m)

-6.776

-13.123

-0.10270×7.044×3.652

=-9.638 m 2

’ (kN ·m)

-0.05675×7.044×3.652

=-5.327 -0.05713×7.044×4.82=-9.272 -0.07746×7.044×3.652=-7.269 m

2

’’(kN ·m)

-5.327

(4) 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l 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100mm,l 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90mm ,支座截面的h0=100mm ,由于周边跨的跨度较大,这里仅考虑中间跨的内拱作用,取中间跨的跨中弯钜折减系数为0.8。

相邻区格的支座弯矩取绝对值较大者,配筋计算时近似取 ,y f =2102/mm kN .截面配

筋计算如表2-4所示。

y

S f h m

A 0,90.0γγ=

=

表2-4按弹性理论设计的楼面板截面配筋

截面

区格 方向

h (mm) M (kN ·m) S

A (mm) 配筋 实际

S

A (mm)

跨中

B1

l 01

100 8.524 451

φ8/10@140 460 l 02 90 3.954 232.4 φ8@200 251 B2

l 01 100 9.188 486.1 φ8/10@130 495 l 02

90 4.709 276.8 φ8@200 251 B3

l 01 100 4.398 232.7 φ8@180 279 l 02

90 2.509 147.6 φ8@250 201 B4

l 01 100 3.323 175.8 φ8@200 251 l 02 90 1.922 113 φ8@250 201 B5

l

01

100 6.488 343.3 φ10@180 358 l

02

90 2.699 158.7 φ8@200 251 B6

l

01

100 4.649 246 φ8@200 251 l

02

90 2.408 141.6 φ8@250 201 支座

B1-B3 100 -12.632 668.3 φ10@110 714 B1-B4 100 -12.632 668.3 φ10@110 714 B1-B5 100 -16.633 880 φ10/12@100 958 B2-B3 100 -14.286 755.9 φ10@100 785 B2-B5

100 -19.004 1005.6 φ10/12@95 1008 B3-B4 100 -7.211 381.6 φ8/10@150 429 B4-B4 100 -6.776 358.6 φ10@180 358 B4-B5 100 -9.272 490.6 φ8@100 503 B5-B5 100 -13.123 694.3 φ10@110 714 B6-B4 100 -9.638 509.9 φ10@150 523 B6-B2

100

-14.286

755.9

φ10@100

785

3.5 框架结构计算

3.5.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轴线间的距离。底层柱高为4950mm ,其它楼层均为3900 mm ,由此可绘如下计算简图图2-4

图2-4 柱布置图 1:100

图2-5 框架计算简图 1:50 图2-6 梁柱相对线刚度图 1:50

3.5.2 计算框架梁柱的线刚度

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梁柱均采用C25 (Ec = 28.0 × 10^6 KN/㎡)

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对于本次设计采用的是现浇楼盖,边跨梁的截面惯性矩I扩大为原来的1.5倍,中跨梁的截面惯性矩I扩大为原来的2.0倍,计算过程如下:

AB跨或CD跨梁:i

=2.0EI/H =2.0×E×1/12×0.25×0.73/7.8 =18.32×10-4E(m3)

1

BC跨梁:i

= 2.0×E×1/12×0.25×0.43/3.3 = 8.08×10-4E(m3)

2

上部各层柱:i

= E×1/12×0.4×0.63/3.9 = 18.64×10-4E(m3)

3

底层柱:i

4= E×1/12×0.4×0.63/4.95 = 14.55×10-4E(m3)令i

1

= 1.0,则各杆

的相对线刚度为:

i

1

= 1.0 ;

i

2

=8.08/18.32 = 0.441 ;

i

3

= 18.64 / 18.32= 1.01 ;

i

4

= 14.55/ 18.32 = 0.794;

框架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如图所示,作为计算各节点杆端弯矩分配系数的依据。

3.5.3 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1)恒荷载标准值G

k

的计算

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材料及有关建筑做法的取法,分层分部计算出有关恒荷载标准值。

(1)屋面框架线荷载标准值

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防水层:0.35 KN/m2

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0.02×20 = 0.4 KN/m2

120厚水泥焦渣找坡保温层 0.12×7 = 0.84KN/m2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2×25 = 3.0 KN/m2

铝合金龙骨吊顶 0.12 KN/m2

屋面恒荷载: 4.71 KN/m2

框架梁自重:边跨梁:0.25 ×(0.7-0.12)×25 =3.825KN/m

中跨梁:0.25×(0.4-0.12)×25 =1.95 KN/m 粉刷层自重:边跨梁:0.02 ×(0.7-0.12)×2×17 = 0.494 KN/m

中跨梁:0.02×(0.4-0.12)×2×17 = 0.294 KN/m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如下:

边跨梁自重产生的线荷载:g

6边

=3.825+0.494 = 4.319 KN/m

中跨梁自重产生的线荷载:g

6中

= 1.95+0.294= 2.244 KN/m

屋面板传给框架梁的均布线荷载:g

61

=4.71×4.8= 22.61KN/m

g

62

=4.71×3.3=15.54 KN/m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25厚水泥花砖地面(包括找平):0.6 KN/m2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2×25 = 3.0 KN/m2

铝合金龙骨吊顶0.12KN/m2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3.72 KN/m2

框架梁自重:边跨梁:0.25 ×(0.7-0.12)×25 =3.825KN/m

某市xx中学xx楼教学楼设计毕业论文

某市xx中学xx楼教学楼设计毕业论文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某市xx中学xx楼教学楼设计 1.2 建筑面积 该建筑约3600m2,层高3.6m,5层。每层需设教室休息室、普通教室6~10间及男女卫生间,底层设值班室 1.3 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4 地质条件 场地平坦,土质均匀,无不良地质发育;地基土为厚度较大的粘性土层,地基土承载力f ak =240 kP a,地下水埋藏较深,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1.5 气象资料 主导风向:南、东南;基本风压w0=0.4kN/m2,基本雪压s0=0.45kN/m2。 1.6 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Ⅲ类,该建筑属乙级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因为该建筑是教学楼,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1.7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1.8 材料供应 各种材料均能保证供应;施工技术条上:各种机具均能满足要求。 1.9、设备条件 电力、供水、排水系统已准备好。

2 结构平面布置图2.1 结构选型 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不上人防水屋面。 楼面结构: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楼梯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 天沟做法:现浇挑檐沟。 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3 板、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 板 21/l l 取板最大值 ()21max / 6.9/3 2.3l l == 因为2<2.3<3, 所以板按双向板进行计算。 L h )50/1~40/1(min = (L 为短向跨度),取较大的短向跨度L=4500mm 所以mm mm h 5.112~90min =,且h ≧80mm 。取h=100mm 2 主梁 ① 横向主梁的跨度为mm L 6900= mm h mm mm L h b b 500.5.862~383)18/1~8/1(===取 . 250~125)4/1~2/1(mm mm h b b == 取 mm b b 250= ∴横向主梁的初选截面尺寸:mm mm h b 500250?=? ② 纵向主梁的跨度为mm mm L 60004500或= mm b mm mm h b mm h mm mm L h 250,250~125)4/1~2/1(500,750~333)18/1~8/1(======取取 ∴纵向主梁的截面尺寸:mm mm h b 500250?=? 3 次梁 取次梁的最大计算跨度,∴mm L 6900= mm mm h b mm b mm mm h b mm h mm mm L h b 400200200.200~100)4/1~2/1(400.5.862~383)18/1~8/1(?=?∴======次梁的截面尺寸:取取 4 柱 取第③榀框架进行计算: 根据公式 c v c f u N A N ?= ,其中 N u 取0.75。(因为抗震等级为二级) 各层的重力代表值近似取2 /13mm kN 。由结构平面布置可得柱的负荷面积是: 4.5?(3.45+1.5)=22.2752m ∴竖向荷载的轴压力估计值: 2 2 23162000250000500500162000)75.03.14/(51013275.222.1)/(2.1mm mm mm mm h b mm u f N A N c V c >=?=?=?????=?≥则初选截面

某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本科设计

某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本科设计

13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档编号 本科毕业设计 某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第1页共 92 页

目录 前言 (2) 摘要 (3) 1.1设计依据 (6) 1.2设计资料 (6) 1.3工程地质资料 (7) 1.4水文地质资料 (7) 1.5抗震设防要求 (7) 2.建筑设计 (7) 2.1平面设计 (7) 2.2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8) 2.2.1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8) 2.2.2 窗的大小和位置 (8) 2.2.3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8) 2.3立面设计 (9) 2.4建筑剖面设计 (9) 2.5其他部分详细做法和说明 (10) 2.5.1屋面做法 (10) 2.5.2楼面做法 (10) 2.5.3墙身做法 (10) 3.结构设计 (11)

3.1构件截面粗估 (11) 3.1.1梁尺寸确定 (11) 3.1.2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12) 3.2计算简图的确定(见图2) (12) 3.2.1三个假设 (12) 3.2.2计算简图 (12) 3.3荷载统计 (13) 3.3.1恒荷载计算 (13) 3.3.2楼面活荷载计算 (17) 3.3.3风荷载计算 (18) 4.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19) 4.1竖向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9) 4.1.1荷载简化 (20) 4.1.2弯矩分配 (21) 4.1.3梁的剪力以及柱的轴力计算 (25) 4.1.4弯矩调幅 (26) 4.2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8) 4.2.1荷载简化 (28) 4.2.2弯矩分配 (29) 4.2.3弯矩调幅 (31) 4.2.4梁端剪力,柱的轴力计算 (32) 4.3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3)

某大学综合教学楼设计

某大学综合教学楼设计 摘 要 :本工程为某师范大学综合教学楼, 总建筑面积5122m 2,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高度16.65m ,各层层高均为3.9m 。按使用功能设有双班教室、办公室、准备室以及值班室等。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结构体系选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六度,本工程按抗震设防烈度为四级框架,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ak f kpa =,其基础形式采用现 浇锥形基础。在标准荷载计算中,风荷载200.40/K N m ω =,雪荷载20/35.0m KN s =,对于活荷载,屋面按不上人屋面考虑,活荷载取2/5.0m KN ,楼面活荷载主要为2/0.2m KN 。框架梁中主梁截面主要选用了300mm ×700mm 及 300mm ×500mm 截面尺寸,联系梁截面主要为250mm ×600mm ,框架柱内柱、外柱均选用450mm ×450mm 。框架荷载计算中,统计了恒载、活载、及风载,在内力计算中活载及恒载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而风载内力计算采用反弯点法、D 值法。对框架梁恒荷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弯矩进行调幅,乘以0.9的系数,调幅后再进行内力组合。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框架梁、柱各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内力组合形式选取1.2×恒载+ 1.4×活载;1.35×恒载+0.7×1.4×活载; 1.2×恒载+1.4风载;1.2×恒载+0.9×1.4×(活载+风载)四种组合中的最不利组合,以进行配筋计算。在选取控制截面方面,梁的控制截面有三个,分别为梁左右两端柱边及跨中,柱的控制截面每层有两个,取各层柱的上下端截面。框架各基本构件的配筋均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构造要求及实际计算要求。施工图纸的绘制严格执行结构制图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分层法;内力计算;内力组合 The problem of shear in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laminates Abstr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externally bonded reinforcement of a strengthened

学校教学楼介绍

教学楼介绍 亲爱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欢迎您来到我们华科大附小参观、指导,现在,我代表学校向您先做个我们学校的自我介绍,相信听过我的介绍,您一定会喜欢上我们的学校。 视频机: 当您来到我们华科大附小的教学楼,抬眼望去,您绝对不会错过那闪耀着红光的、醒目的视频栏。那是一台辛勤工作的视频机,每天早上、中午上学时间,课间,视频机都在滚动播出关于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学校里的各项活动,我们应当遵守的各项文明礼仪,以及学校各项工作安排,在这里,您都可以一目了然。 试听机: 当您走进我们学校的走廊,当下课铃声响起,您一定会发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围聚在墙壁旁边,那里有什么秘密呢?原来,墙壁上挂着一个个试听机,里面播放的内容非常丰富,爱好科学的同学可以在这里找到《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科学童话等;爱好音乐的同学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儿歌,中国古典音乐,国外经典音乐等;爱好文学的同学可以尽情地享受童话、名著系列带来的愉悦感觉,这里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四大名著等等,让人应接不暇;而爱好英语的同学则会欣喜地发现,这里还有大量的英文儿歌,歌曲,日常用语对话等,让人受益匪浅。试听机的内容由大队委每月更换一次,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 电脑: 学校里,最受欢迎的成员之一就是电脑,而我们学校的电脑里还可以搜索到其它任何地方都搜索不到的独一无二的资料。其一是“光辉岁月”,是我们华科大附小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经历展现,大量翔实的老照片记载着华科大附小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辉煌历史,让校外的人能够更系统地了解我们学校,也让每一个回到学校的校友倍感亲切;其二是“喻芽文集”,这份于2010年改版的新校刊,带着蓬勃的朝气迎接着大家的检阅,学校各年级同学的优秀作文在这里得到展示,同学们尽情地在文字中秀出自我,秀出风采。同时,我们学校的电脑里还有金山画王,电子图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班牌: 学校教学楼的走廊里,每个班级的门口都挂着一块醒目的班牌,这是各班级风采的展示,上面有班级名称,班训,还有每年更换一次的班级集体照。想知道我们班级的特色吗,到班牌上去寻找吧,肯定不会叫您失望。 教室: 教室,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我们的学习成果也在教室里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板报两块,一块为班级特色文化展示,另一块每个月按照大队部的主题进行更换。教室两旁的墙壁上,更是五颜六色、眼花缭乱的,那里是每个班级同学的杰作,是我们每学期开学布置,体现班级特色和班级文化的重要阵地。 亲爱的领导,老师们,现在,您是不是爱上了我们的学校,舍不得离开了?

形容学校的教学楼

---------------------------------------------------------------最新资料推荐------------------------------------------------------ 形容学校的教学楼 形容学校的教学楼篇一: 描写校园的优美句子周围是那么宁静,薄薄的晨雾,如轻纱笼罩着校园,雄伟壮观的教学楼,隐没在淡淡的晨雾中,整个校园的黎明是那么温馨而美丽。 周围是那么宁静,薄薄的晨雾,如轻纱笼罩着校园,雄伟壮观的教学楼,隐没在淡淡的晨雾中,整个校园的黎明是那么温馨而美丽。 深秋的黄昏,我漫步在静静的校园,只见花儿凋谢了,树叶干枯了,光秃秃的树丫没精打采地垂在树干上,昔日绿茸茸的草地如今只是一片枯黄。 深秋的黄昏,我漫步在静静的校园,只见花儿凋谢了,树叶干枯了,光秃秃的树丫没精打采地垂在树干上,昔日绿茸茸的草地如今只是一片枯黄。 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春天给学校满园春色,春天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催我们奋发向上。 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春天给学校满园春色,春天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催我们奋发向上。 操场中间有一块绿色的草坪,同学们都愿意三五成群地到草坪上去读书、玩耍,那琅琅的读书声,常常吸引着操场外面的行人。 操场中间有一块绿色的草坪,同学们都愿意三五成群地到草坪上去读书、玩耍,那琅琅的读书声,常常吸引着操场外面的行人。 1 / 10

仲夏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经过教学楼旁那一排挺拔葱郁的水杉枝叶筛滤过后,照进教室的玻璃窗来,分外的亮丽。 仲夏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经过教学楼旁那一排挺拔葱郁的水杉枝叶筛滤过后,照进教室的玻璃窗来,分外的亮丽。 校园里开始热闹起来,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前来报名的学生喜气洋洋,向老师询问着开学事宜;而老师们有的校园里开始热闹起来,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前来报名的学生喜气洋洋,向老师询问着开学事宜;而老师们有的准备新学年的教材及教学用具,有的则在清扫、布置教室,以优雅清新的学习环境迎接新生的到来。 准备新学年的教材及教学用具,有的则在清扫、布置教室,以优雅清新的学习环境迎接新生的到来。 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 桃红柳绿的春天,花繁叶茂的夏天,枫红菊香的秋天,松青雪白的冬天。 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 桃红柳绿的春天,花繁叶茂的夏天,枫红菊香的秋天,松青雪白的冬天。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我们就像是一只只小鸟,在这片天空下飞翔;我们也像是一朵朵小花,在这片花园里开放;我们也像是一只只小鱼,在这片海洋里翱翔。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我们就像是一只只小鸟,在这片天空下

毕业设计---南宁市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

广州彩虹办公楼结构设计 Guangzhou rainbow offic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摘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2、3、7、8轴框架的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 2、3、7、8.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Keywords : frames, structural design, anti-seismic design

学校介绍解说词

习酒镇中学学校介绍路线图 校门——→教学楼——→综合楼——→景观——→学生公寓——→教师公租房——→运动场——→食堂 习酒镇中学学校介绍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习酒镇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现在,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习酒镇中学的基本情况。习酒镇中学成立于1996年,位于距离此地约3千米的黄金坪村吕狮岩,于2005年异地新建后整体搬迁至此,取名学生经开区中学。目前,我校共有教职工54人,拥有教学班16个,学生856人。学校占地面积80040㎡,建筑面积12456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幢、实验楼一幢、教师公租房一幢、学生食堂一个、学生宿舍楼两幢,各项设施达城镇一类学校标准。 (校门)各位领导,习酒镇中学是习水经济开发区成立后着力打造的第一个教育基础项目工程,除教师公租房、学生食堂及宿舍为县教育局立项修建外,其余均为经开区垫资修建,修建费用超过5000万元,请看,这是我们习酒镇中学的校徽,基本图案为学校标志加中英文校名。校徽由前后两只展翅翱翔的蓝色大雁组成,寓指生活和学习在“四渡赤水”之二郎滩渡口的习酒中学萃萃学子展望未来、奋勇拼搏之意。红色数字表示学校创办时间为1996年,与远方红色星形图案通过蓝色图案形成的“2”型,寓指习酒中学师生通过辛勤的努力,乘风破浪,必定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教学楼)习酒镇中学教学楼成直角结合,按24个班级规模设计修建,建筑面积4344㎡,除四楼外每楼有6间普通教室、2间教师办公室、2间洗手间,四楼为行政及处室办公室,建筑面积280㎡。教学楼主楼“修德、做人、求知、成才”为习酒镇中学校训,侧楼外墙“德育导航、人格引领、艺体助长、文化熏陶”为习酒镇中学教育策略。 (综合楼)习酒镇中学综合楼建筑面积1744㎡,有理化生实验室、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1引言 本毕业设计题目为《某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的设计》。进行建筑方案设计之前,我温习了《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专业课程,并阅读了《荷载规范》、《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等相关规范。在设计中,我尽量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还有基本技能以及实习时的积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并且绘制施工图纸。尤其是在设计期间,得到老师的热情指导及审批和指正,同组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团队精神。在设计后期,主要对设计手稿进行电脑输入,让我圆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由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设计的五个月里,在邵老师的热情帮助下,通过资料查阅、计算说明撰写以及外文翻译,加强了对新规范等相关内容的理解。深深的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更加熟练的掌握了AutoCAD、天正等绘图软件,从而在各个地方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钢混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量非常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但自己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在计算过程中难免有疏忽之处,所以假如有计算错误的地方,望各位老师多多包涵。 2 建筑方案设计 2.1 工程概况 2.1.1 建筑指标 本建筑地点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占地面积为12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500平方米,24间普通教室,每间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10间办公室,每间建筑面积为45平方米;4间教研室,每间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1间语音教室,每间建

筑面积为90平方米;1间会议室,每间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2间准备室,每间建筑面积为45平方米;4间藏书室,每间建筑面积为40平方米;5间贮藏室,每间建筑面积为40平方米;4间饮水间,每间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卫生间每层2个,男女各一个,总的10个。 (1)建设地点:漳州市 (2)工程名称:漳州市第三中学教学楼设计 (3)工程概况:建筑总高度为19.95m,共5层,地上5层,地下0层。1层层高为4.35m, 2至5层层高为3.9m,室内外高差0.45m,占地面积为12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5500m2。 (4)气候条件: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3℃。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夏季日照数253.5h,冬季日照数75.3h,年总日照数1426.8h。 (5)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6)地面粗糙类型:B类 (7)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1.2 建筑设计思路 综合各工程条件,本教学楼系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明确分工,建筑内外墙之间的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1[。根据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体系可分为横、纵向布置和纵横双向布置三种。本建筑方案在形象上追求现代气息,同时满足建筑方案经济合理性,在结构里面的造型上给人美感,内部结构主要以内廊为中心线,在左右两边布置教室;教学区及辅助教学区分开,在导向上给人明确的方向感,在教学楼内布置三部楼梯,疏散人流更方便快捷。 2.2 建筑构造设计 2.2.1非上人屋面构造设计 (1)改性沥青防水层 (2)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 (3)80mm厚再生聚苯乙烯保温板

某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计算书

3 结构设计说明 3.1 工程概况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要求建筑面积约2000--4000m2,3-4层。经多方论证,初步确定设为四层,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3.2.1 设计依据 a) 国家及江苏省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 b) 本工程各项批文及甲方单位要求。 c) 本工程的活载取值严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 3.2.2 设计资料 1 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 混凝土结构(上、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4 建筑结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5 结构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 地基与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7 工程结构抗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科学出版社 10 实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BG5000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BG50105-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 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3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施工资料集成中国电力出版社

教学楼结构设计的分析

教学楼结构设计的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教学楼结构的具体设计与同行共享。 关键词:结构方案;结构计算;构件截面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cas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design and sharing specific counterparts. Keywords: structure scheme; and Structure calculation; Component section 1教学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教学要求,其主要功能分为教学空间、办公空间和交通空间。其总体特征有以下几点: (1)教学楼一般为多层建筑,多层建筑的防震能力强,它的平面类型较多。 (2)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以满足教学建筑的大开间、大进深要求。材料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以满足承受自重、活荷载以及教学用具荷载,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为减轻结构自重,框架结构填充墙多采用加气砼砌块或者烧结页岩空心砌块。 (4)教学楼为满足学生课间活动要求,一般布置为外廊式,竖向则布置多部楼梯。 (5)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作用也因功能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便于各功能部门的服务要求。 (6)教学楼中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房间,如合班教室,音乐教室等,由于其建筑面积很大,且内部要求空旷,不能布置柱,因此在结构设计中是难点,需要特别重视,重点考虑。 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教室大都采用大屏幕(254~508cm)投影机做为显示设备。教室应选择或建造成阶梯形,前方建一个长6m、宽2.5m、高0.25m 的平台,用于放置讲台及设备;层高为3.8m左右;使用面积为9×12m2;设置100个座位,即能容纳两个班学生上课;窗户安装遮光窗帘。为了延长设备的寿命,并创设舒适的教学环境,教室内要安装空调器。为了确保昂贵设备的安全,教室

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

题目:洛阳市财会中专教学楼建筑 与结构设计

洛阳市财会中专教学楼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A,B,C,D轴框架的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计算了恒载,活载,风载,地震的等效荷载以及各杆端的内力,然后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进行内力分配,然后各层叠加,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内力组合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还进行地基设计。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内力组合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 A,B,C,D,E,F.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某市某中学教学楼建筑毕业设计(完整版)

某市某中学教学楼建筑 毕业设计(完整版)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天津市某中学教学楼,地点位于天津市北辰区。 盖教学楼共五层,每层建筑面积约1200㎡。总建筑面积为5879.2㎡。 1.2建筑功能设计: 1.2.1平面设计: 使用部分共有房间11间,教室共每层8间大小为8.4×7.8,分布在走廊的两侧,办公室两间。作为辅助教学之用,在教学楼东南角处设置专用教室1间,面积为107.64㎡面积较大。楼梯间每层两间,大小为 4.6×7.8,4.2×7.8安排在阴面,并且安排在教学楼的两端,接近门口处,有利于疏散。厕所每层一间,大小为8.4×7.8. 1.2.2剖面设计: 层高:本教室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教学使用,人数较多,人流集中。就此使用性质和卫生要求,应选用较高的层高,综合考虑各方面 因素,并根据国家制定的该类建筑类型主要使用房间的高度指 标,确定本教学楼首层层高为 3.9m 采光:通风要求:采光主要靠窗户的位置和高,宽度来解决。本建筑

中教室的开间,进深,层高均较大,为保证室内光线充裕,采 用内廊式组合的单侧采光。 朝向问题:个使用房屋和辅助房屋均采用南北向。便于采光通风,符合人们的视觉及感觉要求。首层室内外高差0.6m。由四步台阶 联系。 1.2.3 交通联系部分: 走廊:设置带型走廊,由于做教室之用,通行人数较多,故走廊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符合人流通畅和建筑防火要求,以及搬运的通行 要求。同时兼顾学生课间休息活动的功能,过道的宽度和面积 均应增大,综合以上因素,并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走 廊设计净宽度为3m. 楼梯:作为各层房间的垂直联系部分,考虑满足人流疏散,根据通行人数和建筑防火要求,以及行人上时的侧身避让,节约建筑面 积,已采用两跑楼梯,开间采用 4.6m,楼梯宽 1.9m。楼梯间 布置在教学楼两侧部位,使教师道两侧楼梯间的距离减量节 省,提高效率。在教学楼东西两侧设置两个出入口,使最中间 教室到出入口距离小于35m,满足防火要求和紧急疏散要求, 同时作为出入口的内外过渡还在首层设置门厅7.8*8.4m,并 使门厅兼有交通导向,减少来往人流交叉和干扰的功能。1.3 建筑立面设计 正立面:(1~10立面)整体E立面窗户较多,窗户的大小排列既统一又有变化,在满足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整个E立面由 窗户分割墙面,使得E立面及整齐又富有节奏变化,同时也

1、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宜阳县三乡镇小学基本情况简介 三乡风景秀美、历史悠久,地处连昌河冲积谷地,故又名昌谷。境内有光武庙、五花寺塔、竹阁寺等古建筑群落 构成了汉唐、宋金文化为基本内涵的人文型旅游景区,“汉刹云山”、“唐宫烟水”位居宜阳县古八景之列。宜阳县 三乡镇西村小学,位于古镇三乡镇中部靠西,乃唐代诗人 李贺故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一所成建制小学公办 学校。受先贤教育思想的影响,这里尊师重教之风盛行, 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占地面积50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157名学生,10名教师,中级以上教师4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近年来,我校争取上级扶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目前学校仅有教学楼一栋。三---六年级教室安装了班班通电化设备,改造线路,目前学校有县电教馆配置的一个美术室,还无其他功能室。 学校把特色文化建设做为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从细节抓起,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校园外部文化,扩大知识视野,营造出“一草一木皆育人,每时每刻皆育人”的环境文化氛围;建设班级文化,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增强班级活力,凝聚班级向心力;建设办公室文化,提高教师精神追求,明确努力方向,美化办公环境;建设学校制度文化,以规范制度促教学,提高管

理上水平;建设学校礼仪文化,通过各种仪式帮助学生树立 远大理想,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 明习惯;建设学校文艺生活文化,丰富师生课外文化生活, 培养学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 学校把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做为学校的核心工 作来抓,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规范教师行为,培养学生行 为习惯,认真落实学校常规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实现 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 责,对照自己分管的工作,依据标准细则,积极思考,认真 完成,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教育教学能够遵循教学规律,能严格执行新课程标 准,教师敬业爱岗,学生积极向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学 校良好的教育品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三乡镇西村小学 全体师生正向着既定目标努力拼搏,不断前进,以创建县级 特色化学校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乡镇西村小学 2017-9-1

某教学楼B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说明

某教学楼B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一、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并妥善解决本设计中建筑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实用性。了解并掌握教学建筑 的设计原则,柱网、层高的确定依据,消防及环保的要求。 2.合理安排平面功能布局,交通空间明确、流畅。灵活运用构图法则,从体型到立 面,从整体到局部完成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3.绘制建筑施工图。熟悉收集和查找有关部门标准构件和规范资料。 4.应用结构基本理论,计算框架结构、梁板结构、楼板结构的内力、配筋。 5.根据所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合理选择基础类型进行基础设计。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某教学楼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室内外高差0.3m,层高3.5m。设计底层室内标高±0.000。本工程±0.000为相对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值为448.8。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其建筑平面布置(见图1所示)。其中第四层只有两间小教室。 图1 平面布置图 2、气象条件:地面风压0.6KN/m2,地面粗糙度B类,风荷载体形系数1.3。 3、抗震设防烈度:拟建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表1.2m内为填土,填土下层为2.0m厚砂质粘土,再下为砾石层。砂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m2,砾石层允许承载力特征为312~400kN/m2。详

见表1-1。无冻胀影响。 5、抗震设防烈度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二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表1-1 工程地质条件 6、材料供应及施工能力均能得到保证。 7、不计上人屋面活荷载。 (三)设计要求 1. 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承重及抗震方面的要求、场地地质条件、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条件等,合理进行结构及其构件(楼面板、屋面板、过梁等)的选型和结构布置,应尽可能使计算简便,统一构件的编号,确定构件的定位尺寸,正确标注构件的结构标高。 2. 进行框架及其柱下基础计算时,应有正确的计算简图,选择合理的构件尺寸。内力计算步骤要完整。内力计算可用手算或计算机计算,手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得计算方法。进行内力组合,确定截面的配筋,并且满足构造要求。施工图中,结构及构件尺寸的标注要齐全,受力钢筋、箍筋及构造钢筋的编号要清楚、正确。受力钢筋的锚固、连接及截断位置要清楚正确;箍筋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的范围要详细准确,配置的数量要正确,横断面的选取位置及数量要合理。 3. 现浇楼梯的设计可采用板式或梁楼梯,要有正确的计算简图,构件的截面尺寸要合理。内力计算及配筋要正确。施工图中,各构件的代号、尺寸的标注要齐全,配筋图要正确,结构标高要标注在相应位置。 4. 现浇板的设计计算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采用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分清楚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板的厚度要合理,受力筋(板底与板面)及非受力筋的配置和标注要正确,并标注板的底部及顶部的结构标高。定位轴线、构件尺寸的标注要齐全。 (四)拟做的工作 在任务书和已给建筑方案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某中学教学楼结构毕业设计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0 目录内容摘要................................................................................................. (3) ABSTRACT ................................................................................. ................................................................... 4 1.结构设计技术条件................................................................................................. ..................................... 5 1.1 工程概况................................................................................................. ............................................. 5 1.1.1工程简介................................................................................................. ...................................... 5 1.1.2 地质勘察报告................................................................................................. .............................. 5 1.2 设计依据................................................................................................. ............................................. 5 1.2.1 国家标准................................................................................................. ..................................... 5 1.2.2 抗震设计参数................................................................................................... .............................. 6 1.3 荷载取值................................................................................................. ............................................. 6 1.3.1风荷载、雪荷载.................................................................................................

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XX市XX区某教学楼 结 构 设 计 计 算 书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 XXXXX大学

目录 引言 (1) 结构设计计算书 (2) 1设计资料 (2) 工程名称 (2) 工程概况 (2) 设计资料 (2) 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3) 结构布置 (3) 计算单元选取 (3) 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4) 板厚的确定 (5) 3恒载计算 (6) 屋面荷载标准值 (6) 楼面荷载标准值 (6) 框架梁柱荷载标准值 (6) 填充墙荷载标准值: (7) 门窗荷载标准值 (7) 4活荷载计算 (7) 5楼层荷载汇总 (7) 顶层荷载 (7) 二~四层荷载 (9) 一层荷载 (9) 6地震作用 (10)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0) 横向框架自振周期计算 (12) 横向框架水平地震作用 (13) 变形验算 (14)

横向框架○9轴柱端弯矩计算 (16)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16) 7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19) 计算单元 (19) 荷载计算 (19) 各层结点弯矩计算 (21) 梁柱线刚度比(弯矩分配系数) (22) 横向框架的弯矩用二次分配法进行弯矩分配 (23) 8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34) 弯矩调幅 (34) 内力组合 (36) 9截面设计 (46) 框架梁 (46) 框架柱 (51) 现浇板 (60) 次梁 (63) 10地基基础设计 (66) 地基变形验算 (66) 柱下基础设计 (66) 结论 (72) 致谢 (73) 参考文献 (74)

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我们在毕业前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过程,是深化、拓宽、综合学习的重要过程,它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对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毕业设计是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的,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我们此次设计的课题为教学楼设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民用公共建筑。我所设计的高校教学楼,五层框架结构,本篇计算书是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所设计的结构做了一些基本计算,包括框架结构设计计算、基础计算、现浇板计算以几个主要部分。由于时间有限,计算中我们只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榀框架以及有代表性的一些构件进行计算,其他的相互参考。 毕业设计的二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由于我的水平、经验有限,其中的问题和不妥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我一定会虚心接受,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某学校设计说明书

路桥区新桥镇中心小学食堂及教学楼扩建工程 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专业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关于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中心小学食堂及教学楼扩建工程建设用地选址的通知》(台规选[2016]40014号) 2. 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电子文件) 3.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管理)的通知》台建规[2012] 187号 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法规及标准。

二、项目概况 新桥小学位于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城区,椒新线和镇南路交叉口,本次工程位于新桥小学现有校园内,原教学楼和综合楼东侧,工程新建一幢食堂,并对原有教学楼进行扩建。其中食堂占地nf,面积nf,新教学楼占地面积nf,建筑面积itf。 台州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市中心处北纬28度,东经122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全年平均气温为度,7、8月份最热,极端最高气温度,日最高气温》37度的日数年平均有15天。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度。夏季常逍受台风影响。 三、方案设计构思及特点 1. 基地环境分析 本次工程位于原校园内,是整体校园东扩工程的一部分,是将原有食堂和教学楼向东的功能延伸。设计应做好流线、功能和建筑造型上的衔接。 2、建筑方案设计特点 基于以上对本项目的分析,本案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做好新教学楼和原有教学楼之间的衔接,因新教学楼布置综合教室,在设计 中尽可能的利用原有教学楼的功能设施和交通疏散楼梯,降低造价。 (2) 建筑形态和色彩上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并寻求新的创新,体现新的校园风 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