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建筑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如何做教学楼 建筑方案设计

如何做教学楼 建筑方案设计

教学楼建筑方案设计一、建筑整体规划1. 教学楼的整体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整体建筑风格和布局,与周围的建筑物相协调,形成一个和谐的校园景观。

2. 教学楼的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和建筑总体布局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能够满足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和管理需要。

3. 在建筑规划中应该考虑到教学楼的功能分区,包括教室区、实验室区、办公区等,保证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连通和协调。

二、建筑外观设计1. 教学楼的外观设计应该简洁、现代,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围,同时注重建筑的美学性和时代感。

2. 在建筑外观设计中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新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玻璃幕墙、创意立面设计等,增加建筑的视觉吸引力和现代感。

3. 教学楼的建筑外立面应设计有足够的通风和采光窗,保证室内教室的环境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三、建筑内部空间设计1. 教学楼的内部空间设计应该注重教室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满足学生和教师的教学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教室的布局应合理科学,确保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顺畅,同时考虑到教室的安全性和逃生通道设计。

3. 在内部装饰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一些温馨舒适的装饰材料和色彩,增加教室的温馨感和亲和力。

四、教学楼绿化设计1. 在教学楼周边的绿化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一些适宜校园环境的植物,营造一个清新宜人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力。

2. 教学楼的屋顶和立面可以设计为绿色花园或绿色墙面,增加建筑的绿色度和环保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合理设置座椅、休息区和活动空间,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的建设。

五、教学楼设施设备设计1. 教学楼的设施设备设计应该符合教学和学生生活的需求,包括教室设施、实验室设备、办公设备等,确保能够满足教学和管理要求。

2. 教学楼的设施设备应该考虑到可持续性和节能性,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在设施设备设计中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等,提高教学楼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教学楼平面初步设计方案

教学楼平面初步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需要新建或扩建教学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本方案旨在为某中学教学楼提供一个初步的平面设计方案,以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提高教学环境质量。

二、设计原则1. 功能性:充分考虑教学、办公、活动等不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2.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3. 安全性:充分考虑消防安全、抗震、防水等安全因素,确保教学楼的安全使用。

4. 美观性:注重建筑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体现现代教育建筑的特点。

三、设计内容1. 教学楼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

2. 楼层数:地上5层,地下1层。

3. 功能分区:(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共计50间。

(2)办公区:包括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等,共计20间。

(3)活动区:包括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等,共计10间。

(4)辅助区:包括卫生间、饮水间、储藏室等,共计30间。

4. 平面布局:(1)教学区:位于教学楼主体部分,南北向布置,教室之间采用走廊连接,方便学生通行。

(2)办公区:位于教学楼一层,靠近大门,便于领导和教职工出入。

(3)活动区:位于教学楼二层,与教学区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

(4)辅助区:位于教学楼三层,靠近卫生间和饮水间,方便使用。

5. 交通组织:(1)楼梯:设置两部楼梯,一部位于教学楼入口,一部位于教学楼内部。

(2)电梯:设置两部电梯,一部服务于教学区,一部服务于办公区和活动区。

(3)走廊:设置环形走廊,方便学生和教职工通行。

四、设计亮点1. 绿色环保:采用节能建筑材料,降低能耗,提高环保性能。

2. 智能化:设置智能安防系统、监控系统、空调系统等,提高教学环境质量。

3. 人性化:充分考虑学生和教职工的身心需求,设置舒适的休息区、交流区等。

五、结论本方案充分考虑了教学需求、安全、经济、美观等因素,旨在为学校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可靠的教学楼。

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

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

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引言:教学楼是一所高校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不仅要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还承载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的要求与气候特点、文化背景等有密切关系,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需要兼顾教学楼的舒适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的气候要求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冬季长且寒冷,夏季短暂但高温多雨。

因此,在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保温性能和节能性能。

保温材料的选择、建筑外墙的绝热处理等都需要仔细考虑,以确保教学楼在冬季保持室内温暖,在夏季保持室内凉爽。

同时,采光和通风也是关键因素,合理的采光和通风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自然光和新鲜空气,改善教室的室内环境。

二、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的功能要求教学楼作为学校的核心教育设施,需要满足多种功能的需求。

首先,教学楼需要提供足够的教室空间,以容纳大量学生和教学活动。

其次,还需要配备多功能的教室,如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以满足不同学科教学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休息和社交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活动空间和休息区域。

三、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的安全要求教学楼作为大量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等问题。

合理的消防通道和灭火设备的设置,以及安全排烟系统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地震安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确保教学楼能够承受外部力量的影响。

四、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的文化融合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在教学楼建筑设计中,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建筑元素和文化符号,以增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和整体美感。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学校的特色和形象,打造具有独特韵味的建筑。

结论:北方教学楼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气候要求、功能需求、安全要求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因素。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精确把握各项要求,并充分参考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以保证教学楼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大楼建筑设计方案

教学大楼建筑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对教学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决定新建一栋教学大楼。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大楼。

二、设计理念1. 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关注师生需求,创造舒适、便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2. 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注重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创新性设计: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4. 艺术性设计:注重建筑美学,营造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设计内容1. 建筑布局教学大楼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一层为入口大厅、接待室、教务处等办公区域;二层至五层为教室、实验室、学术报告厅等教学区域;地下一层为车库、设备间等辅助设施。

2. 功能分区(1)教学区:设置多个教室,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教室内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2)实验室:设置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3)学术报告厅: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用于举办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

(4)办公区:设置教务处、教研组、教师办公室等,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5)辅助设施:设置车库、设备间、卫生间等,满足教学大楼的日常运行需求。

3. 建筑造型教学大楼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立面简洁大方。

屋顶采用绿色坡面,寓意生机勃勃。

外墙采用玻璃幕墙,使建筑更加通透,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4. 环境设计(1)绿化:在教学大楼周围设置绿化带,提高校园绿化率,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2)景观:设置景观水池、休息亭等,为学生提供休闲场所。

(3)照明:采用节能照明,保证教学大楼的照明需求。

四、设计特点1. 功能分区合理,满足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需求。

2. 建筑造型简洁大方,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3. 环境优美,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4. 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本教学大楼建筑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绿色环保、创新性和艺术性等特点,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教学楼建筑设计要求

教学楼建筑设计要求

教学楼建筑设计要求背景介绍教学楼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学生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

因此,教学楼的设计必须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创造出充满灵感、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教学楼的功能要求1.多功能教室:教学楼需要拥有一些大型、通用的教室,可以容纳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

这些教室还要可调节的,方便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使用。

同时,室内空调、采光也必须满足教学需求。

2.课程陈列和交流:为协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楼建议安排以学科为主题的展览,应提供匹配的信息和社交区域,也可以提供组队学习空间。

3.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应当配置较好的设备,如饮水机和拟备替代机器等供教师们使用。

教师办公室同样应该与校园其余地区产生双向流动。

4.清洁区域:公共区域和教室要提供有效的垃圾箱、清洁设备装置等清理设施,以确保教学楼的干净与卫生,有助于学生保持健康。

教学楼环境设计1.具有正式感:教学楼是学校中权威性最大的场所之一,因此,建筑外观、内部环境都需要体现正式感。

要求能够体现学校的历史、文化。

2.舒适的空气质量:由于教学楼内人员使用频繁,通风、空调保障安装必须与度日的生活相关。

公共区域和教室必需触及当前相关的安全标准,如烟雾探测器、火灾报警器等。

3.科技化设计:在教学楼建造过程中,电力设备、网络设备以及传输设备与建筑结合相当重要。

出于绿色环保考虑,需尽可能使用节能设备。

4.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学楼应具有清晰明晰,方便人流通行,供应走道等基础语言环境,各式公共区域和教室之间流通环保畅通。

教学楼安全设计1.消防安全:教学楼的各楼层必须配备多种消防设施,如火警探测器、灭火器等。

防火门要合理设计。

2.疏散安全:在教学楼内设置安全通道和紧急疏散通道,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疏散人员。

3.电梯安全:教学楼内电梯安全必须得到重视,要有专业管理团队,并严格按照国家电梯安全标准进行检查与维护。

教学楼建筑的设计要求高度注意环境建设、科技化设计、空间布局等方面,以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全、优美的学习环境,也要符合某一学校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校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

学校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

学校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学校教学楼是学生接受教育、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校园文化的塑造。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的学校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至关重要。

一、选址与布局1、选址学校教学楼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要选择环境安静、无污染、无噪音干扰的区域,以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

其次,要考虑交通便利性,便于学生和教职工的出行。

同时,还要避开自然灾害多发区和地质不稳定区域,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2、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应遵循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的原则。

教学区、办公区、实验区等应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

同时,要合理规划交通流线,包括人行流线和车行流线,确保师生在校园内的通行安全和便捷。

此外,还应考虑到教学楼与其他校园建筑(如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的关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建筑规模与面积1、班级规模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和学校的实际需求,确定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

一般来说,小学每班 45 人左右,中学每班 50 人左右。

2、建筑面积教学楼的建筑面积应根据班级数量、教学功能需求以及相关标准来确定。

除了教室面积外,还应包括教师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功能厅、卫生间等辅助用房的面积。

同时,要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以适应未来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教学需求的变化。

三、建筑功能与空间设计1、教室设计教室是教学楼的核心空间,其设计应满足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教室的面积要适中,采光和通风良好。

黑板的位置和尺寸要合理,便于教师书写和学生观看。

课桌椅的布置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学生的舒适和健康。

此外,还要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电源插座等设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2、走廊与楼梯走廊是连接各个教室的通道,其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并设置防护栏杆,确保学生的安全。

楼梯的数量、位置和宽度也要根据建筑的层数和人数进行合理设计,楼梯踏步的高度和宽度要符合规范,便于行走。

3、卫生间卫生间应设置在方便学生使用的位置,男女卫生间要分开。

教学楼平面设计方案

教学楼平面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教学楼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某学校提供一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美观实用的教学楼,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等需求。

二、设计原则1.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需求,注重师生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2. 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划分教学区、办公区、科研区、活动区等,提高空间利用率。

3. 环境友好:采用环保材料,注重节能减排,创造绿色、舒适的校园环境。

4. 经济实用: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三、设计内容1. 建筑布局教学楼采用矩形布局,分为教学区、办公区、科研区、活动区四个区域。

(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位于教学楼中心位置,方便师生使用。

(2)办公区: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教务处、保卫处等,位于教学楼南侧,便于管理与协调。

(3)科研区:包括科研实验室、图书馆等,位于教学楼北侧,便于科研工作。

(4)活动区:包括健身房、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位于教学楼东侧,丰富师生课余生活。

2. 功能分区(1)教学区:教室采用大空间设计,满足不同学科需求;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科研教学需求。

(2)办公区:办公室宽敞明亮,配备现代化办公设施,提高工作效率。

(3)科研区:科研实验室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4)活动区:活动室功能多样,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

3. 交通组织教学楼内部采用环形走廊设计,方便师生通行。

同时,设置电梯和楼梯,满足不同需求。

4. 绿化景观在教学楼周围设置绿化带,种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环境。

四、设计亮点1. 智能化设计:教学楼内配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照明、安防等自动化控制。

2. 节能环保: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创造绿色校园。

3. 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师生需求,提供舒适、便捷的使用环境。

五、总结本教学楼平面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学校实际需求,力求实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美观实用的目标。

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

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

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教学楼建筑设计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第二章总平面布局1.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2.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4.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5.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

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6.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7. 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

第三章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第一节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1 . 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

风雨操场应根据件和情况设置。

2 . 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 . 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第二节普通教室1.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

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楼梯梯段的净宽度大于3000m时宜设中间扶
手。楼梯总踏步数根据层高及踏步高度确定,踏步 高度不得大于160mm,一般取150mm,楼梯梯段
长度根据楼梯踏步数及踏步宽度确定,踏步宽度不 得大于300mm,一般取260mm。每段楼梯的踏步 不得多于18级,并不应少于3级。按上述原则确定 的踏步应满足楼梯坡度的要求,不应大于300。一般
双侧距离≥1.2×2+1.1
第一具洗脸盆或盥洗槽水龙头中心与侧墙面净 距≥0.55m,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龙头中心距 ≥0.7m,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 墙面的净距≥1.25m,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 槽外沿之间的净距离≥1.8m,厕所内应设置污 水池和地漏,应采用水冲式厕所,并应设置 排气管道。
❖ 三、柱网的布置
❖ 根据房间所确定的基本尺寸及位置进行平面组合,并调整 其尺寸,使各房间具有基本相同的进深,以便于柱网的横 向布置。柱网的横向布置应与房间及走廊尺寸相吻合。柱 网的纵向布置应考虑房间及建筑物的长度。柱距太小,影 响房间的使用及并使结构构件增多,柱距太大,造成结构 构件尺寸过大减少使用面积。两者均导致建筑造价增加。 根据房间的布置纵向柱距取3.6~6.6为宜,并应尽量均匀布 置,相邻柱距差别不宜过大。
❖ 4、教室光线应自学生左侧射入,因此教室的采光窗应设置 在学生的左侧,为保证光线均匀,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 1200mm,黑板处窗间墙的尺寸,应考虑避免黑板产生眩光, 一般为1000mm;考虑通风要求,教室可在走廊一侧距地 2m处设高窗。
❖ 5、走廊、楼梯间应直接采光,走廊长度不超过20米时至少 一端有采光口,超过20米时两端应有才光口,超过40米时 中间增加采光口。(可利用高窗及上亮子)
门厅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等。
❖ 5、走廊,是水平交通空间,联系着各个房间,其宽度应考 虑人流通行,安全疏散和空间感受,其净宽度:内廊不小于 2.1m,外廊不小于1.8m,,且根据所要求耐火等级及疏散 人数,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m/100人,两者取大值。
❖ 办公楼规定:
❖ 6、楼梯间,楼梯是用于联系上下层空间及人 流疏散的。
❖ 二、各类房间的门窗布置
❖ 1、门洞的宽度不应小于1000mm,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 不应小于1500mm,根据疏散要求,教室门的数量不应小 于2个,应分散布置设在房间的两端,其最近边缘之间的 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其开启方向采用向外开。超过五 层的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楼梯间的净宽度可按本层疏 散人数不应小于1.00m/100人,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封闭 楼梯间,设置对外的直接出口,门的宽度应按疏散人数最 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不应小于1m/100人,房间最远点到 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22m。当房间门比较集中时,要协调 好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开启方向避免碰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卫生间,包括厕所和盥洗室两部分,厕所和盥洗室应分开设 置,设有前室或有遮挡措施,其面积及尺寸的确定,应考 虑所需卫生器具的数量及其平面布置。
1)卫生器具的尺寸的确定,根据市场确定规格 2)卫生器具的数量,女生厕所按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生
厕所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及小便槽;男女卫生间均按每 90人设一个洗手盆或600mm长盥洗槽。 3)卫生器具的平面布置:各个大便器之间应设置隔断,其高度 为1.5~1.8m,隔断尺寸外开厕所不小于0.9×1.2m,内开 门厕所不小于0.9×1.4m,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 离,双侧厕所隔间之间及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 便槽外沿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1m,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 不应小于0.65m, 即单侧距离≥1.2+1.1+0.2
办公楼规定: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个,每 30人设小便器一个或设小便槽。女厕所每20 人设大便器一个。洗手盘每30人一个。
4、门厅。门厅是主要入口,是连接走道,楼梯, 接纳和疏散人流的交通枢纽,其面积根据出 入学生人数确定,一般为0.06~0.08m2/人, 其开间及进深尺寸根据所需要的面积及相邻 房间尺寸确定。
❖ 2、办公楼房间每人使用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单间房间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小会议室 使用面积宜为30平方米,中会议室宜为60平 方米;大会议室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确定面 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米2/每人。
❖ 根据情况教学楼可设置:教室、教室休息室、 开水间(饮水处)等
❖ 办公楼可设置:办公室、大中小型会议室、 接待室、开水间等
❖ (1)其数量,形式,宽度,长度及坡度的确 定,决定了楼梯间的使用面积和平面尺寸, 确定原则:楼梯数量根据疏散要求确定,一 般情况设两部楼梯。楼梯梯段的净宽应满足 方便及安全疏散的要求,其最小宽度不应小 于1.10m,一般每段每股人流所需要宽度不 应小于700mm,至少应考虑两股人流,且总 宽度按疏散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不应 小于1.00m/100人,两者取大值。
要出入口附近,它们作为房间疏散口,共同
起着疏散人流的作用,因此,他的具体位置
应满足下列要求:所有位于两楼梯之间的房
间,其房门至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封闭楼梯 间为35m,非封闭的楼梯间为30m,位于袋 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房门至楼梯间 的最大距离,封闭楼梯间为22m,且楼梯间 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楼梯的尺寸后,可确定为双跑楼 梯或3跑楼梯。楼梯休息平台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相 应的梯段的净宽度,楼梯井的宽度不应大于200mm。
❖ 7、走廊、楼梯间的位置应考虑疏散要求,并 使其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一般将一部楼梯
作为主要楼梯设置在明显的位置,或靠近门
厅处。另外一部楼梯作为次要楼梯设置在次
教学楼等建筑设计要求
对房间的大小、门窗的设置、楼梯 的设置、卫生间的布置、走廊的宽 度、层高与净高、构造缝的要求等
一、各类房间面积及平面尺寸的确定
❖ 1、单班教室、合班教室:地面可做成平地面, 超过2个班可做成阶梯地面。要求:教室第一 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距离不宜小于2.5米,教 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 于18米
❖ 2、办公楼:办公室的门洞口宽度不小于1米,高度不应小 于2.1米。
❖ 3、窗的尺寸、数量、位置与开启方式根据采光要求,即房 间的窗地比(窗玻璃有效透光面积与室内使用面积之比), 可确定房间所需要的窗洞口最小面积,各类房间的床底壁要 求为:教室、办公室及教师休息室不应小于1/6,门厅、休 息厅、卫生间不应小于1/10、楼梯间、走道不应小于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