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意识的重要环节,而乡土地理课程作为其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就此进行浅谈。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特点乡土地理课程是以学生身边的乡土资源为依托,强调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结合。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接地气的特点,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还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深度性,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本土地理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够增加地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再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地方文化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具体的策略包括:一是要积极探索乡土地理的资源,寻找可利用的素材和材料;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地理教学活动;三是要加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使之更好地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四是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最后,还要加强与地方社区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以说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地理教学的意义和效果。
某高中地理教师发现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兴趣不高,接触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后,决定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教学活动。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摘要】地理教育在高中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目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现状,探讨了资源开发模式,并评价了资源利用效果。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研究认为,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深化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教学效果。
提出了研究成果的启示和建议,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研究,可以促进地理教学的创新,提高学生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重要性、现状分析、开发模式、利用效果评价、策略研究、促进作用、发展趋势、启示、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土地理课程在高中地理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乡土地理教育旨在通过学习乡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农村发展、乡村建设和地理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对乡土地理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乡土地理内容较为单一,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存在教材过时、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
有必要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各种乡土地理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分析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现状、探讨资源开发模式和利用效果评价,以及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创新教育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意义乡土地理教学,作为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乡土情感、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地理教育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和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资源和策略,促进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兴趣和理解,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第一篇: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摘要:乡土地理课程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十年国内期刊、学术论文中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文献进行梳理。
通过乡土地理相关概念的界定、地理课程资源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情况、条件性的课程资源的设施配备进行论述。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一、概念界定及分类早期国外研究突出方面在于理论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乡土地理这个概念进行探究,并对其进行详细分类。
此期间的课程资源体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生活化等特点。
17世纪,教育理论始祖夸美纽斯亲自讲授乡土地理课程,他认为:“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应该从身边的乡土地理开始。
”德国柏林大学教师赫特纳也提出:“地理课程必须从乡土地理开始。
”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视。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泰勒在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概念,他认为课程目标是对学习者和周边生活的研究,不仅明确课程资源的概念,还引导国外乡土地理研究方向。
托斯顿?胡森和纳维尔?博斯特尔斯威特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课程资源的类别进行了详尽区分,分为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教学活动组织资源、制定评估资源。
国内最早出现“乡土地理”一词是在《辞海》中,“乡土地理指的是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其内容包括本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及改造,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情况、交通运输、人文条件和人民的生活情况等”。
二、地理课程资源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一再强调乡土教学,强调青年学生加强国情、省情和乡情教育的必要性。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校本课程备受关注,乡土教学成为我国整体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地理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手段。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教材支撑,乡土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资源开发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加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乡土地理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乡土地理资源是指那些与特定地区、特定民族、特定历史文化等紧密相关的地理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以自然地理环境、土地利用、人文地理等形式存在,还包括方言、民俗、传说、历史遗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深入地理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挖掘和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地理资源。
同时,还需要广泛借鉴相关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研究成果,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二、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是指将开发出来的地理资源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实地考察、实验观察、故事讲解等。
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实地,亲身感受地理环境的特点,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在实验观察中,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设计和开展适合高中学生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在故事讲解中,教师可以根据乡土地理资源的特点,讲述有关的历史事件、传说和民俗,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乡土地理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和地域认同感。
在乡土地理课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培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其次,乡土地理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69707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2001年全国新课改以来,课程改革热潮一丈高过一丈,而课程资源的认识、了解、开发和利用也是伴随着进行的,因此,教育界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工作也是进行的如火如荼,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对于乡土课程的开发工作还是研究甚少,尤其是对农村乡土课程开发的研究更是欠缺,因此,本文针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个简要的研究,希望能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深入研究做一个参考。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由于个人思想、理念不同,因而教育界人士对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黄浩森(2009)认为:乡土课程资源是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宋林飞(20xx年阶层,缺乏年轻有活力、有热情的教师,这部分中年阶层的教师由于还要兼顾家庭的事务,往往抽不开身去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这就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举步维艰。
即使已经进行课程资源研究和开发的,其研究成果总的来说还是肤浅的,缺乏深入的探究。
四、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一)加强培养教师、领导的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就是要让教师、领导者对它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且要把这种认识上升到一种坚定的意识的高度。
教师和领导是这项开发工作的关键人物,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了解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明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在价值,从而把这种认识发展为一种行动的信念和意识。
因此,当地要尽可能多地举行一些关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会议和培训,让领导者们明确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学校领导举办具有特色的学校;让教师明确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认识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认识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开发。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乡土文化也日益受到关注。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推广乡土地理课程,以提高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
此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也让教育工作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受益,从而为乡土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乡土文化教育以及乡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了乡土文化建设的内容,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乡土文化的历史、文化特征及其新发展。
其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还为乡土文化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从而为他们更好地实施乡土文化教育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尽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乡土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效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还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调研和整理,利用数字技术等手段,以便更好地收集、整理和完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其次,促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科学利用,保护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给予学校、教育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相应的支持,让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乡土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推动乡土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乡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要想更好地发展乡土文化,不仅需要政府重视,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以把乡土文化建设推向更高的水平。
综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推动乡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发展和利用,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理,另一方面要帮助学校、教育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开发并有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推动乡土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乡土地理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发掘自己身处的乡村环境,拓宽地理知识面,增强地理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讨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出相关研究。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根据乡村地理环境的特点,选取适宜的教材和教具,并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
1.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
教材应该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乡村地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土壤水质、生物种类等。
教材还应该能够反映当地的特色,如本地的乡村产业、农田水利工程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教具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教具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表、图表、卫星影像等。
例如,可以利用农具、农田水利设施模型等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村环境和农业生产方式。
同时,通过图表、图表和卫星影像等教具,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环境有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3.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地理知识水平,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讲解方式,使之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发挥乡土地理课程的特色。
例如,可以在设计中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乡村地理环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利用实物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展示实物,如农具、农田水利设施模型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地理知识。
同时,还可以利用实物资源,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知识。
2.利用图片、图表和卫星影像等多媒体资源是十分有效的。
通过图片、图表和卫星影像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将乡村地理环境具体而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多媒体资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乡土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和关注自己所生活的乡村地理环境。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乡土地理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对乡土地理环境的关注和了解:乡土地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对乡村地理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连结与认同感,培养对乡村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
2.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乡村地理景观和资源,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乡土地理特色、乡村发展与变迁等,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3.促进地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将地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亲身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策略1.挖掘本地资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步是挖掘本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资源,如地貌、气候、水系、历史文化遗址、乡村产业等。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与乡村组织和社区合作等方式,收集相关的乡土地理资源。
2.整理与创新:整理与创新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整理、筛选和创新,提炼出适用于地理教学的资源,制作教学课件、资料包等,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3.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知地理资源,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GIS等,对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资源缺乏问题:部分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资源缺乏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摘要:乡土地理课程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十年国内期刊、学术论文中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文献进行梳理。
通过乡土地理相关概念的界定、地理课程资源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情况、条件性的课程资源的设施配备进行论述。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概念界定及分类
早期国外研究突出方面在于理论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乡土地理这个概念进行探究,并对其进行详细分类。
此期间的课程资源体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生活化等特点。
17世纪,教育理论始祖夸美纽斯亲自讲授乡土地理课程,他认为:“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应该从身边的乡土地理开始。
”德国柏林大学教师赫特纳也提出:“地理课程必须从乡土地理开始。
”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视。
美国着名课程专家泰勒在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概念,他认为课程目标是对学习者和周边生活的研究,不仅明确课程资源的概念,还引导国外乡土地理研究方向。
托斯顿胡森和纳维尔博斯特尔斯威特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课程资源的类别进行了详尽区分,分为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教学活动组织资源、制定评估资源。
国内最早出现“乡土地理”一词是在《辞海》中,“乡土地理指的是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其内容包括本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
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及改造,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情况、交通运输、人文条件和人民的生活情况等”。
二、地理课程资源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一再强调乡土教学,强调青年学生加强国情、省情和乡情教育的必要性。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校本课程备受关注,乡土教学成为我国整体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后十余年之中,起先一些学者仅对乡土地理、乡土地理课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概念上的界定。
随之,常华锋、陈传娣、李树民、郭栋梁等学者在地理课程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原则、内容和教学意义等,并提出重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在中学地理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尹耀武等基于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课程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资源的不同分类标准指出澧县地理课程资源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最后实地调查,分析澧县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学校、老师、社会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张碧霞和焦红霞等从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影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各种因素,最后总结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一般原则和基本策略。
三、国内外对乡土地理资源内容研究
澳大利亚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可以说是现代乡土地理课程的雏形。
他们特设“乡土地理”专题:有“土着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环境教育”,并在这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兴起资源运动,许多学校建立和配备了资源中心,后演变为乡土地理资源开发。
从教学内容看,英国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地理既涉及认识和了解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内容,又涉及森林锐减、酸雨、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内容。
通过让学生设计改进当地环境的具体方案,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与主人翁意识。
德国、新加坡都采用主题式结构,在各专题中讲授区域地理。
有重点地选择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和当前主要社会问题结合起来。
如巴伐利亚州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先讲巴伐利亚地理,然后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讲述德国、欧洲和世界。
有关环境地理,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内容,如过多施肥而引起对土地的危害问题,垃圾处理站的地址,以及臭氧层空洞、热带雨林的破坏,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等全球性问题。
新加坡则作为一个花园城市和多民族国家,在课程纲要的主题中,有关新加坡城市地理方面内容占有较大比重。
如新加坡的水库和休闲设施、都市结构等[3]。
日本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内容处理建议模块”从整体到具体内容都对学生地理学习做了本土化处理。
基于其自然灾害频繁的国情同时要求关注环境和能源、人口、食品及居住和城市问题等课题。
台湾翰林版《地理4》第17章“乡土地理研究”分乡土地理、研究问题与方法、报告撰写与呈现三节内容。
第二节和第三节介绍乡土地理研究流程,包括提出乡土地理问题(一般分为生念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三类问题)、搜集资料(乡土地理实察是获得乡土资料的重要过程)、组织资料、分析资料、回答问题和撰写报告等。
中国大陆大学的地理科学专业相应开设了乡土地理课程,同时并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形成了大批乡土地理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了一系列乡土地理研究论着,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四、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设施配备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开展了学校――社区关系的大量研究,内容涉及学校――社区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校与社区有效性交往的要素特点、过程和策略及方式与手段等诸多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交往实践。
俄罗斯所有博物馆的建设无一不考虑到教育实践性原则,尤其是儿童博物馆的建设,把实体、教学大纲和儿童兴趣结合起来。
使儿童和青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行为活动方式和内容。
社区类资源中的其他资源也被广泛利用。
比如:图书馆、歌剧院、电影院、少年宫、科技馆、名人故居、高等院校及教堂,等等。
周顺心通过编写乡土地理的教科书开发地理乡土课程,分析了我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写现状、与教学的关系及教学现状,最后通过实地调查我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网络分类,提出了通过“博客”和网络平台两种非常切实可行的途径进行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再后来中小学已形成了“乡土地理教育热”,各地编着并出版了大批具有时代特征和浓郁乡土特色的区域乡土地理读本,保证了乡土地理教学的足够课时。
五、结语
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笔者发现国内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相对国外滞后。
其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在研究方法上,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或个案分析较少,西北地区此现状尤为突出。
这与国外研究形成强烈反差;二是在研究内容上,研究重点偏于对乡土地理课程
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的论证与宣讲,对我国实施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问题的陈述,以及各省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编写的乡土地理读本或教材。
参考文献:
[1]Sabar(ED)Partnership and Autonomy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and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Israsel and England,Division of Education,universityof Sheffield,1987 :56-57.
[2]C.Marsh,Christopher D.,Lynne H.&Gail M.,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 Farlmer Press,1990,Pix.
[3]NSaber.Partnership and autonomy in School-based Curiiculum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Practiced in Isreal and England,Division of Education[M].Sheffield:University of Sheffield,19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5]廖哲勋.课程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09-111.
[6]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7]韦志榕.新地理教材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地理教育,2002,6.
[8]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9]李崇文.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纲要的特点[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周顺心.我国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06.
[11]郭东莲,李建.新课程背景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J].教育学术月刊,2010(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