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肺真菌病精彩病例

合集下载

肺真菌病病例汇报PPT

肺真菌病病例汇报PPT
⑤治疗:三唑类(氟康唑、伏立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 多烯类(脂质体两性霉素B); 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
⑥该患者按“侵袭性曲霉菌病”选择伏立康唑(一线用药)治疗。 ⑦伏立康唑:费用较高,沟通很必要;治疗疗程时间较长。
感谢欣赏
伏立康唑片200mg q12h ×15天
经治疗后,患者无再咯血,无咳嗽咳痰等不适,故予完善胸 部CT检查。
治疗前
治疗后
总结:
① 咯血:查找病因(真菌、结核、支扩...); ② 本病例未能区分真菌种类:霉菌(曲霉菌、毛霉菌)、酵母菌
(念珠菌、隐球菌等)、双相型真菌(组织包浆菌、球孢子 菌);
③检验:G试验、GM试验;隐球菌抗体(未查); ④影像学:“晕征”、“新月充气征”;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4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05mmHg,间断服用利血平控 制血压,平素未监测血压。无过敏史及手术史。
间断吸烟15余年,偶吸烟1支;否认饮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T:36.6℃ P:105次/分 R:21次/分 BP:203/99 mmHg
常。
抗核抗体ANA <1:100 风湿七项 阴性(抗U1RNP、抗Sm、抗SSA、抗SSB、抗SC1-70、抗J0-1、
抗核糖体P蛋白、抗双链DNA抗体) 抗中性粒包浆抗体(ANCA二项)阴性。
真菌G试验:<37.5pg/ml,(正常值:0-69.99)。 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阴性。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肺真菌病病例汇报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患者,男,45岁,职业:司机。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93例临床分析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93例临床分析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93例临床分析刘神幼杨波张禁周天玖摘要目的:分析侵袭性肺部真茵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93例侵袭性肺部真茵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后诊断分为确诊病例9例、临床诊断病例79例及拟诊病例5例。

其中男61例,女32例,年龄26~86岁。

平均65岁。

结果:93例病例中有肺部感染症状者79例(85%),共培养出真茵157株。

大多数为念珠茵属感染(93.6%),其中念珠茵属中白色念珠茵仍居首位(45.9%)。

均有基础疾病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剂量使用激素、机械通气和各种有创导管等高危因素。

本组93例肺部真茵感染患者,痊愈l5例(16%),显效27例(29%),有效18例(19%),无效14例(15%),死亡19例(20%)。

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茵感染发病率逐步增加,重视消除或避免侵袭性肺部真茵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助于降低临床病死率。

关键词感染真茵肺高危因素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肿瘤化疗、器官移植等免疫缺陷患者增多,以及广谱抗生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1-3].真菌感染已经逐步成为世界范围问题[41。

现对解放军第195医院2003年5月至2007年1月诊断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诊断标准的93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最后诊断分为确诊病例9例、临床诊断病例79例及拟诊病例5例。

其中男61例,女32例;年龄26~86岁。

平均65岁。

主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46例(49%),高血压病44例(4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1例(33%),糖尿病27例(29%),恶性肿瘤14例(15%),脑血管疾病13例(14%),肺结核7例(8%),支气管哮喘5例(5%),细菌性肺炎5例(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4%),原发性免疫功能缺乏2例(2%),胫骨骨折1例(1%),无基础疾病2例(2%)。

一例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一、病例简介病例:邹某ID(177461),男,67岁,因“右肺腺癌术后2月余,脑转移瘤综合治疗后20余天,活动后心慌、呼吸困难”入院。

患者自述于2020年3月5日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血丝痰,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见一偏心性空洞影,为进一步诊治于2020.03.23在我院胸瘤外科住院,确诊右肺下叶癌。

2020.04.10在全麻下行右胸后外侧切口行右肺中下叶癌根治+胸膜粘连烙断+肺修补+胸腔闭式引流术。

术后恢复良好后出院。

出院后患者逐渐出现右下肢活动障碍,行走呈拖曳步态,无吐词不清、饮水呛咳、口角歪斜,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麻木、肢体抽搐、昏迷等不适,2020.04.28在外院院行头部MRI提示左侧额叶占位:瘤卒中并出血?于2020.04.30至我院住院治疗,复查CT:1.右肺癌术后改变,右侧少量胸水、积气并胸膜增厚;2.左侧额叶占位,考虑转移瘤;3.两肺肺气肿;右肺及左肺下叶炎症;4.心包少量积液;纵隔淋巴结大致同前,考虑反应性增生可能性大,复查;5.肝多发小囊肿;6.前列腺多发钙化灶;请结合临床助诊。

头部CTA所及头颈部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排除治疗禁忌症,予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及培美曲塞单药化疗2周期,过程顺利。

期间转入我院放疗二区开始姑息性放疗,治疗后患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较前明显好转2020.06.08出院。

2020.06.13患者出现活动后心慌、呼吸困难,当时自测心率122次/分,血压172/86mmHg,未特殊处理,后心慌、呼吸困难反复发作。

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院。

末次出院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较前无明显减轻。

吸烟40余年,约10支/天,偶饮酒。

入院诊断:1、右肺下叶腺癌术后脑转移综合治疗后2、双侧肺气肿3、双侧肾上腺增生可能性大4、椎间盘炎性病变5、右侧声带息肉。

出院诊断:1、右肺下叶腺癌术后脑转移综合治疗;2、双肺炎症(细菌+真菌);3、双侧肺气肿;4、糖尿病分型待定;5、双侧肾上腺增生可能性大;6、椎间盘炎性病变;7、右侧声带息肉。

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分析

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分析

抗真1菌2月治9疗日前复后查影胸像部学C改T 变 11月27日胸部CT
抗真菌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 11月27日胸部CT 12月9日复查胸部CT
抗真菌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
11月27日胸部CT
12月9日复查胸部CT
治疗转归
伏立康唑治疗6周 CHOP-21化疗8疗程,现干扰素维持 2009年3月12胸部CT:炎症、胸水完
等待实验室真菌培养结果阳性确诊后再进行治疗将使 治疗满意率降低23%!
Greene R,et al.ECCMID.2019
IPFI的CT 表现与临床特点
多发斑片状影
散在性小结节
IPFI的CT 表现与临床特点
肿块表现
大片实变
IPFI的CT 表现与临床特点
间质毛玻璃样改变
预防治疗
存在危险因素 无侵袭性真菌感
全吸收
2009年3月12复查胸部CT
2009年3月12复查胸部CT
诊治后的思考 与文献复习
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存在的问题
发病率明显上升 非白念、曲霉菌增多 对氟康唑、二性霉素B的耐药菌有增加的趋势 早期诊断困难 现有抗真菌药:品种少,疗效不满意,毒性大
病死率高(念珠菌40%,侵袭性曲菌病50-100%)
IPFI的分层诊断标准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 组织病理学
确诊(definite) +
+
+
+
临床诊断(probable) +
+
+
-
拟诊(possible) +
±
±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19
目前试验室检查手段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任何一项即可确诊.
2.临床诊断 若病人存在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和影像表现 典型,抗曲霉菌治疗有效,可临床诊断。
精选2021版课件
26
精选2021版课件
27
精选2021版课件
28
精选2021版课件
29
精选2021版课件
30
诊断过程中的要点
(1)考虑到本病的诊断:在无论免疫功能异常 或正常者临床和影像学出现肺炎, 用其他肺炎 或结核病不能解释时,考虑到肺曲霉病的可能。
5
我们收治的12例侵袭性肺部曲霉菌病 患儿,有2例急性者、4例慢性者病前无 基础疾病史者、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正 常。
2 例患白血病、1例患慢性肉芽肿病、 1例中性粒细胞减低,3月后诊断为恶性 淋巴瘤、2例患肺结核,已愈。
精选2021版课件
6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咯血, 病变 广泛或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可 出现湿性罗音。
染色镜检:痰液等标本,PAS染色后曲霉菌菌丝 更清楚。 肺组织HE或PAS染色可发现菌丝。
培养:
正常人上呼吸道可有曲霉菌的一过性定植, 一次痰液培养阳性不能诊断,多种途径或多次 分离出同一菌种,才有诊断意义。
精选2021版课件
25
诊断
我们目前初步制定的诊断标准如下: 1. 确诊 (1) 肺组织中发现曲霉菌成分,组织培养有曲霉菌生长; (2)2次以上痰液培养发现曲霉菌生长或痰液、BALF或其 他部位标本同时培养均有曲霉菌生长。
精选2021版课件
15
精选2021版课件
16
精选2021版课件
17
精选2021版课件
18
精选2021版课件
19
精选2021版课件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用糖皮质激素者常无发热〕

轻度胸痛胸膜摩擦音、咯血、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弥漫病变者〕
➢胸片表现多样、病程早期可无变化

特征性改变: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病变伴空洞

结节状阴影伴或不伴空洞,下叶弥漫性炎症影
➢高分辨 CT 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
➢ 肺结节样病变围以密度变淡的晕圈〔halo sig〕
➢ 肺结节样变边缘局部新月状透亮区
浙医二院 2006 年常见真菌检测排名
菌 名
百分比(%)
白色念珠菌
53.56%
热带念珠菌
29.36%
光滑念珠菌
4.22%

2.85(1.5%)


近平滑念珠菌
2.68%
克柔念珠菌
2.13%

5.20%

第六页,共八十六页。
临床常见条件性深部真菌感染
• 念珠菌病: 血培养阳性率 > 5%,居第 4 位
1988 ~ 1997 对 140 例确诊肺真菌感染病例分析——
曲霉菌 57%
隐球菌 21%
第八页,共八十六页。
念珠菌 14%
无选择性尸体解剖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8
其它
念珠菌
6
曲菌
4
2
0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考虑临床资料;痰培养 3 次以上为同一种
真菌有一定意义
组织病理学:标本中找到菌丝和孢子并结合特殊染
色可确诊

侵袭性肺真菌病2例分析

侵袭性肺真菌病2例分析
不同年龄我们制 订不 同的运动方案 , 单纯性糖尿病 , 运动方式可选择跑 步 、 游 泳 、 极拳等全身运动 , 太 每次运动宜在饭后 1 小时进行 , 伴有高血压 的糖尿病
患者可选择较轻松的运动 , 如快步走和交际舞 、 太极拳等 , 网膜病变患者 、 视 胰
岛素严重缺乏 的 1 型糖 尿病病人不宜参加运动 。所有运动应循序渐进 , 持之
时随带糖尿病 治疗情况 卡。
参考文献 : f1 美 云 社 区糖 尿 病 病 人 的 护 理 干 预 及 健 康 教 育 人 民 军 医 出版社 2 0 1秦 09
2 运 动疗法 . 3

运 动疗法是治疗糖 尿病 的一个很好 的方法 , 适当的体育活动有
利于促 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 减少胰岛素 的需要量 , 减轻体重 、 增强体质 , 根据
2 药物治疗 的护理 . 4
教育病人严格按 医嘱使用降糖药物 , 不可随意增量或减
编辑/ 贺丽
量, 注意药物的用法及配伍禁忌 。剂量应随血糖 , 尿糖 浓度多少及病情 轻重 而
侵袭性肺真菌病 2 分析 例
韩俊凤
( 溪 市 中心 医院, 宁 本 溪 17 0) 本 辽 10 0
近年来 , 由于光谱抗生素 、 糖皮质激素 、 细胞毒药物及 免疫 抑制剂 的广泛 应用 , 器官移植 的开展 , 以及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的增多 , 肺真 菌病有增多 的 趋势 。为 了提高对该病 的认识 , 现将本溪市中心医院 2 1 年确诊 的 2例侵袭 01 性肺真菌病诊 治资料 回顾 如下:
恢复有很大作用。
定, 凡初次治疗一般先用正规胰 岛素, 从小剂量开始 , 逐渐增加 , 直至达到控制
高血糖为指标 , 最后得 出一合适 的维持量 。 注意不 良反应。 用胰 岛素者 , 注射时 间要准确 , 部位要 经常更换 , 以防硬结及脂肪萎缩。 旦发现低血糖 , 一 应立即 口 服糖类食物 , 糖水或静脉注射 5 %葡萄糖。 0 2 并发症 的观察 . 5 观察有无食欲减退 、 恶心、 呕吐 、 嗜睡 、 呼吸加快 、 呼气呈烂 苹果味及腹水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 注意有无血管病变 , 即大血管病变和糖尿 病性微血 管病变 ; 注意有无 四肢麻木 、 酸痛 , 皮肤蚁走 感 , 觉过 敏等神经病 感

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病12例临床观察

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病12例临床观察

98  大连大学学报二○○九年第六期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病12例临床观察蒋志宏3,刚 丽,张新莉(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大连116001)摘 要: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的12例侵袭性肺真菌病,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12例患者中有效8例,其中完全反应5例,部分反应3例。

2例出现视力模糊,2例出现转氨酶升高,1例用药时出现轻微的头晕,后自行缓解。

结果表明,伏立康唑是治疗侵袭性肺真菌病高效及安全药物。

关键词:伏立康唑;侵袭性肺真菌病;治疗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09)06-0098-03收稿日期:2009-09-14作者简介:蒋志宏(1972-),女,副主任医师,Email:jiangzhihong977@ 近年来,侵袭性肺真菌病发病率逐步增加,由于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存在分歧,且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并予以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的12例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在61-94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脑血管病后遗症卧床、球麻痹3例,重症哮喘2例,重症肌无力1例。

重症哮喘、重症肌无力患者入住我科前,均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入住我科,予以机械通气;2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在呼吸科治疗无效转入我科,另1例因感染性休克直接收入我科。

1.2诊断标准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参照E ORT C 标准,根据宿主因素、临床标准及微生物标准,均确诊肺部真菌感染。

1.3用药方法12例患者中9例接受伏立康唑针剂治疗,第1天予负荷量6mg/kg,每12小时1次,第2天起维持量4mg /kg,每12小时1次,疗程7-14天,治疗有效者继续口服伏立康唑200mg,日二次序贯治疗。

另外3例开始即口服伏立康唑治疗,第1天予负荷量400mg,每12小时1次,第二天起维持量200mg,每日2次,疗程28~84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