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花药培养
草莓的植物组织培养

谢 谢
观察几个视野,若多数花粉只有一个核并被挤向一侧,
即为单核靠边期,表明此时花药适合作外植体。
通常花粉单核靠边期的草莓花蕾形态是:未开放,
花萼略长于花冠或花冠刚露白,花冠白色或淡绿色且不
松动,花药微黄而充实。
(二)材料预处理
将从田间采集的花蕾,用 湿纱布包好放塑料袋中,扎 好袋口,置4℃左右冷藏箱
中放置24~48小时。
草莓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
任务1
采集草莓花蕾、检查花粉的发育时期
配制草莓花药培养的培养基
任务3
任务2
花蕾表面消毒、花药培养
任务4 任务5
诱导试管苗、鉴定并增殖培养 试管苗移栽和管理
采集草莓花蕾、检查花粉的发育时期 一、检查花粉的发育时期(材料选择)
单核靠边期的花药。 方法:从田间采集花蕾数个,从每花蕾1~2枚花药于 载玻片上,加醋酸洋红1~2滴,用玻棒或镊子将花药 压碎,剔除碎片,加盖盖玻片镜检(压片染色法)。
草莓的》的学习,我们已经 了解到大多绿色开花植物都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 有没有不用种子来培育植物的方法呢? 扦插
营养繁殖
嫁接
压条
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简介
植物组织培养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近三十年来由于组织培养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 ,发展极为迅速,发表的文献浩如烟海,几 乎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在广 泛进行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组织培养 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
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 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 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思考: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什么?
草莓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草莓脱毒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彭芳芳魏召新洪林杨蕾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9年第09期摘 ; 要 ;草莓味道甜美、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草莓病害较多,生产用药较为频繁,严重影响了果实食用安全性。
随着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对草莓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脱毒苗的应用满足了绿色农业及草莓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对产业兴旺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从组织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超低温脱毒等方面综述草莓脱毒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 ; 草莓;组织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超低温脱毒中图分类号:S668.4 ; ;文献标志码:C ;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25.009近年来,在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政策的引导下,草莓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青睐和重视,草莓种植面积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病害发生日渐频繁,植株矮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负面效应接踵而至[1]。
目前,已报道的草莓病害有25种之多,造成草莓大幅减产,经济损失巨大[2],其中已查明的4种病毒病严重威胁着草莓产业的发展:草莓斑驳病毒病、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病、草莓镶脉病毒病、草莓皱缩病毒病[3],植株一旦染病,很难防治。
目前,草莓脱毒苗的增产效应日益凸显,与常规苗相比,脱毒苗的抗病性强、苗株高、长势强、产量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4],因此,培养和推广脱毒苗是提高草莓产业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
本文围绕草莓的这4种主要病毒病,从组织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及低温处理脱毒等技术展开综述。
1 草莓组织培养脱毒组织培养脱毒是获取无毒苗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对患病草莓有效脱毒的同时,还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提高繁育能力,该技术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选取茎尖或花粉进行培养。
1.1 草莓茎尖培养脱毒茎尖培养脱毒是在无菌环境下切取适当茎尖生长点接种于最佳诱导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无毒苗的一种方法,茎尖的大小选取直接关系着培养及脱毒效果,因为病毒在没有植物维管束的分生区域内,需依靠胞间连丝进行传递,但由于分生区域的细胞分裂、生长速度较快,病毒的传递速度远不及其活跃程度,所以生长点带病毒含量极低[5]。
草莓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直到 8 O年代 ,国 内外 仅 有 两 例 经 花 药 培养 获 得 单
倍体植株的报道 ,即国内薛光荣等通过改变培养基 成 分等 措施 ,培养 东 方草 莓的 花药 ,首 次成功 得到 单倍 体植 株 ;Nc iwc zzt等 利 用 激 动 素代 替 i r i Scy mo a t B A,从八 倍 体 “ egu tt 品种 获 得 了 l R dan e” l 5个 单
呈 黄 白色或 红 色 ( 量 为 黄 绿 色 ) 少 ,而 丰香 的 大 部 分 愈 伤组 织 是 褐 色 的 。 即使 在 同 一 种 内 ,同 一 方
织 阶段 。西 ・ 大泽 等 由花 药 愈 伤组 织 分 化 出不定 芽 形 成植株 ,认 为发 现 了育成 单倍 体植 株 的途径 ,但
草 莓 ( rgr n 。,D c) 是 蔷 薇 科 草 Faai 。 a uh 莓 属多年生 草 本植 物 ,是世界 上 七大水 果 之一 。我
国草莓 生 产 近 年 来 发 展 很 快 ,栽 培 面 积 也 不 断 扩
织 形成 的研 究 中 ,获 得 15个 无性 系植 株 中 ,其 中 0 有9 2株 为 八 倍 体 ,2株 为 七 倍 体 ,7株 为 十 六 倍 体 ,4株 为混 倍体 ,未获 得 希 望 的单 倍 体 ,同时 他 还 指 出不能从 动 态上 区分 愈伤 组 织是起 源 于体 细胞
是 所得植 株仍 为 八倍 体 。R st由凤 梨 草 莓 4个 品 oa i
种 的花药培 养 出植 株 ,但 染 色 体 仍 为 5 。庄 子 孝 6
一
法 ,不同 的材料 间也 有很 大差 别 。有 的材料 对某 些
培 养基 根本 无 反应 。有关 控制 草 莓花 药培养 胚 发生
草莓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草莓组织培养[摘要] 从草莓组织培养类型(草莓茎尖组织培养、草莓花药培养、草莓叶片、叶柄组织培养)开始,介绍了近几十年国内外草莓组培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草莓;组织培养;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七大水果之一,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
草莓果实色泽艳丽,芳香多汁,酸甜适度,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每百克果实内含有蛋白质1g,脂肪0.6g,糖4~12g,酸0.8~2g,无机盐0.6g,粗纤维1.5g,Vc45~120mg,比苹果和葡萄高10多倍,并含有丰富的磷、钙、铁、锌等矿物质,其中锌的含量是香蕉的4倍以上,比柑橘高6倍以上,比苹果高40倍以上。
另外食用草莓对肠胃病和贫血病有一定的疗效,对促进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草莓作为一种栽培周期短、结果早、见效快的经济作物,近15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2003年底,我国草莓总面积和总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在浆果中,草莓的总产量和总面积仅次于葡萄,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
随着草莓在国内栽培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草莓的病毒病严重影响草莓的生产。
作为高级浆果的草莓,在我国目前的生产栽培上多沿用无性繁殖种苗:主要方法是匍匐茎繁殖和分株繁殖,但这两种方法效率低、种苗易退化、易造成病毒蔓延。
王国平(1988)等调查,我国栽培草莓带病毒植株率过80%以上,戴子林(1995)等调查,我国长江流域感染大面积植株感染率在50%以上;感染了病毒病的草莓果子一年比一年小、畸形、品质差、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0%,并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草莓的长势、品质和产量,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
通过草莓组织培养扩繁草莓脱毒苗,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近年来在草莓种苗生产中,有关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备受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草莓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一、常见草莓组织培养类型目前,国内外在草莓品种快速繁殖上已有不少报道:常用的外植体主要有:茎尖(Adam,1972;庆子孝,1972;谭兰英等,1981)、腋芽(Boxus,1974、1977;杨乃博,1981)、叶片、叶柄、茎段,花药(Quak,1977;大泽,1972)。
组织培养脱毒

组织培养脱毒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是目前广泛应用和正在继续发展的主要脱毒方法。
依据的原理是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不均匀及细胞全能型,如在植物茎尖等分裂旺盛、生长迅速的组织细胞往往检测不到病毒的存在。
采用不含病毒的植物组织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的植株。
将组织培养脱毒技术与基因工程、品种改良和植物快繁结合起来,利用工厂化育苗,达到快速获得品性优良的无毒种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3.3.2.1茎尖组织培养脱毒Morel等(1952)从侵染花叶病毒的大丽花的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的植株,从此茎尖培养成为脱毒的一个有效途径,在马铃薯、兰花、百合、鸢尾、苹果等植物中获得了脱毒成功。
利用茎尖脱毒技术,能够将很多不能通过热处理脱除的病毒脱掉,同时茎尖脱毒获得的植株遗传变异小,能够很好的保持品种的特性。
葡萄脱毒与快繁工艺流程图(摘自曹孜义,2001)3.3.2.2茎尖微芽嫁接脱毒茎尖微芽嫁接脱毒是将组织培养与嫁接相结合,来获得无毒植株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将0.1-0.3mm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组织培养获得的无毒实生砧木上,再进行试管培养,愈合成为完整的脱毒植株。
该方法可以解决一些果树茎尖组培成苗的困难。
另外,在柑橘等茎尖培养过程中可能发生芽变,出现返祖现象,而茎尖嫁接则不出现这些想象。
3.3.2.3其他组培脱毒方法植株中除茎尖含病毒较少外,花药、胚、胚珠及珠心等组织器官都几乎不含病毒,以这些组织器官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也可以获得无病毒植株。
3.3.2.3.1花药培养法大泽胜次等(1974)首先发现草毒花药培养可脱除病毒,且草莓花药培养与热处理、茎尖组织培养比较,具有脱毒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其后对枸杞、苹果、葡萄、莴苣、玉米等药用植物、果树及蔬菜、农作物进行花药脱毒取得了成功。
3.3.2.3.2珠心胚培养法柑桔的种子具有多胚性,其中有一个胚是受精后产生的有性胚,其余是珠心细胞形成的无性胚,称为珠心胚。
珠心胚经培养后可以得到无病毒的珠心胚苗。
草莓脱毒步骤

草莓脱毒步骤
给草莓脱毒的方法有茎尖培养、热处理法、花药培养法等,其中花药培养法的步骤非常简单,在花粉到单核期时,就将花蕾剥取花药接种。
先清洗消毒,使用专业化学溶剂培养,草莓原种病毒20%以内的感染率才能算作合格。
1、茎尖培养
茎尖培养脱毒法是在短期内加速繁殖草莓优良品种以供商品化生产,挽救严重感染病毒的草莓,并结合辐射诱变进行草莓品种的改良和选育,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脱毒法。
茎尖越小,脱毒越简单,去掉病毒的几率也就越高。
2、热处理法
热处理法是使病毒不活化、去除母株病毒为目的。
将草莓放在温度38℃环境下的高温中,处理11~13天,基本就能够脱毒。
对于皱缩病毒,则需要50天以上才能够达到脱毒目的。
在叶片喷洒多效唑溶
液可以提升草莓耐热性。
3、花药培养法
花药培养脱毒的有点在于操作简单,可繁殖量较大。
花粉到单核期时,采集花蕾剥取花药接种,经过消毒后使用专业的化学溶液进行培养。
将培养温度稳定在22~28℃,每天光照12~14小时,直到生根后,叶片3~4片时再移植。
4、脱毒生产
栽种出来的脱毒草莓原种,经过定植后,隔离在专门的无菌环境下,继续繁殖脱毒的草莓生产用苗。
这类操作一般会有专业的人工流程,对草莓原种病毒检测,不超过20%感染率才能算是合格。
草莓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及进展

仅2 %。所以花 药培养 脱毒 苗有较 大的生 产价值 。但 从培 0
养时 间和增殖率 来看 ,花药培 养均不 及茎 尖培养 ,若 以增 殖快繁为 目的仍 以茎尖培 养较 好。
何欢 乐等恻 现草莓 茎尖的成 活率与 剥取 的茎尖大 小有 关 , 发 在 相同的 培养基上 ,剥 取茎尖越 大 ,成 活率越 高 ,通 常茎
对丰 富和 繁荣水 果 市场 、发展 食 品工业 均 有深 远 的意 义 。
近 年来 ,现代生物 技术广 泛应用 在草莓 育种 研究 中。如 已 开展 了茎尖脱毒培 养 、花 药脱毒 培养 、离体 胚培 养 、原 生 质体培 养与融合等 方面 的研究 ,在生物 育种 方面 的研究 及 分 子水平方面研究也取得 了突破性 进展。
中国园艺文摘 2 年第1期 01 1 0
草莓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及进展
韦持 章 王文林 邱文武
( 广西南亚热 带农业科 学研 究所 ,广西 龙 州 521) 545
摘 要 :综述草莓 茎尖脱毒 培 养、花药脱毒培 养、快速繁殖等 方 面的脱毒快繁培 养研 究,生物 育种 方 面的单倍体
行这方面的研究 。侯喜林 究不 同品种和激素对草莓花药培 研
养的影响,发现不同品种草莓花药培养可经愈伤组织直接形成 不定芽 ,所获得的再 生植株有9 %脱 除草莓病毒。杨振英等目 4 以 ‘ 美香莎 ’ ‘ 、 鬼怒甘 ’ ‘ 、 五丰二号 ’ ‘ 、 幸香 ’ ‘ 、 西班牙 1号 ’ ‘ 1 、 吐德拉 ’6 - 4 草莓品种采用花药大规模培养无菌病毒
尖 取材在0 5 mm以上成 活率可达 9 %。覃兰 英[ . 8 4 1 认为 用于 快繁可 取较大茎尖 ,若用于脱毒苗则应 小于0 5 In 。苟桂 . n l
影响草莓花药培养因素的分析

影响草莓花药培养因素的分析查中萍1,2,柳俊13,刘定富2 (1.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 以草莓“丰香”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花序花药的培养效果,预处理温度、培养温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不同激素配比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草莓第1花序的花药具有较好的培养效果;4℃低温预处理花蕾有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20℃条件下培养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状态好,有利于芽分化。
草莓分化需要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在MS+NAA0.2m g/L+BA0.5m g/L+ZT2.0m g/L分化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率为9.47%。
关键词 草莓;花药培养;因素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6)01-0024-01 草莓花药培养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学者西・大泽等首先报道了草莓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形成植株,此后国内外有许多关于草莓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报道[1]。
目前草莓花药的研究多集中在花药植株的倍性鉴定、激素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等方面[2],对于其他影响因素则报道较少。
笔者针对草莓不同花序的花蕾和预处理及培养温度对花药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提高草莓花药培养效率提供技术基础。
1 材料与方法以湖北省大面积栽培的草莓品种“丰香”为试验材料,取花药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约4~6mm)的花蕾,置于4℃低温条件下预处理3、5d或不经低温预处理后,用70%的乙醇表面消毒10~15s,再经2%的“84”消毒液灭菌15min,无菌水清洗3~4次,每次4~5min,用无菌试纸吸干花蕾表面水分后,剥取花药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
诱导培养基为MS+BA 0.5mg/L+NAA2.0mg/L+K T0.1mg/L;分化培养基为MS添加不同配比的NAA、BA、ZT。
所有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均为30 g/L,灭菌前pH值调至5.8。
2 结果与分析2.1 预处理温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在花药接种前,将花蕾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能提高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是植物花药培养广泛采用的方法,但不同植物的适宜处理时间和低温条件有一定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药培养定义
花药培养是将花粉发育至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 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形成花粉胚或愈伤组 生长过程
草莓花药培养过程
第一步:材料的选择(采集草莓花蕾、检查花粉发育周期) 第二步:材料预处理 第三步:材料消毒(花蕾表面消毒) 第四步:接种 第五步:培养 第六步:生根与加倍(诱导试管苗、鉴定并增殖培养) 第七步:驯化和移栽(试管苗移栽和管理)
二、材料预处理
将从田间采集的花蕾,用湿纱布包好 放塑料袋中,扎好袋口,置4℃左右冷 藏箱中放置24~48小时。
三、材料消毒
1、将接种材料用自来水洗干净,用纱布轻轻擦干。 2、然后将材料放入已消毒过的广口瓶内,加入70%~75% 酒精浸泡30s, 3、倒去酒精,再倒入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20min, 4、倒去消毒液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
四、接种
用消毒过的镊子或接种环将花药接种于愈伤诱导培养基 (MS+6BA0.5mg/L+NAA0.2mg/L)上,接种密度宜高。
五、培养
接种后将材料放置培养室内进行培养,温度为25度,光照 度1000~3000lx,每日光照12h,培养15~20d后,花药开始 产生愈伤组织,待愈伤组织长至2~4mm时,转入芽分化培 养基(MS+6-BA0.5mg/L+KT0.5mg/L)
草莓花药培养
12园艺3班第二组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12园艺技术3班 王海燕
草莓介绍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果 实鲜艳美丽、芳香浓郁、柔软多汁。且富 含糖、蛋白质、磷、钙、铁及大量维生素 和有机酸。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桨、 果汁、果酒及各种冷饮和速冻食品,深受 广大消费者欢迎。
一、材料选择
采用单核靠边期的花药。
方法:从田间采集花蕾数个,从每花蕾取1~2枚花药于载玻片上,加醋
酸洋红1~2滴,用玻璃棒或镊子将花药压碎,剔除碎片,加盖盖玻片 镜检(压片染色法)。观察几个视野,若多数花粉只有一个核并被挤 向一侧,即为单核靠边期,表明此时花药适合作外植体。通常花粉单 核靠边期的草莓花蕾形态是:未开放,花萼略长于花冠或花冠刚露白, 花冠白色或淡绿色且不松动,花药微黄而充实。
七、驯化和移栽
将高2~3cm,根系发达的小植株移入温室,打开瓶盖炼苗3d。 然后洗去培养基,即可移栽。 疏松通气、适宜的保水性、清洁卫生是组培苗对基质的基本要 求。
六、生根与加倍
绿苗与不定根不能同时发生,因此待绿苗增至一定数量,苗高3cm时 应转入增殖培养基(MS+6-BA0.5mg/L+GA30.1mg/L)增殖培养或生根 培养基(1/2MS+IBA0.1~0.2mg/L)诱导生根。草莓花药自然加倍频率 很高,尤其是继代培养的材料,因而可不进行人工加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