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例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210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210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we e 1 6 c s so ae n 4 a e ff mae a e r m 2 t 3 y as, v r g l 4 e r l . r 3 a e fm l sa d 7 c s s o e ls, g d fo 1 o 8 e r a e a ey 3 y a so d The hg ih i cd n e o h s a ewa n No e b ra d De e e 0 Them an ci ia ni sainswe e ifu n— n ie c ft edie s s i v m e n c mb r20 9. i lnc lma f tto r n e e l z a— lk y i e s mptms,n ldi e e s r h o ta O g The oh r s mp o a x coa in, a a s o i cu ngf v r,o e t r a nd C U h. te y t ms h d e pe t rto n s ldi— c re, a a bsr c in, e d c e, e e a s r n s ,ec ha g n s lo tu to h a a h g n r l oe e s t .Th p y ia sg s e h sc l in we e ph r g a c n e to r ayn e l o g sin,
HOU JA —p n , I i g YUAN Xio—b n。 IXi a i L u—y n S a —l g u , UN K i i n
( hnogQndoH i dcl ru , iga hn og 60 3 Sadn iga a i c Mei op QndoSadn 6 3 ) aG 2
【 关键词 】 甲型 Hl1流感 ; N 病毒 ; 流行病学特征 ; 临床表现

2023年病毒流行病例分析总结 - 副本

2023年病毒流行病例分析总结 - 副本

2023年病毒流行病例分析总结 - 副本
本文是对2023年病毒流行病例的分析总结,旨在提供对该年病毒流行病情况的简要概述。

1. 引言
2023年病毒流行病例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该年的病毒流行病情况进行分析。

2. 病毒类型
2023年有多种病毒导致流行病,包括但不限于:、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等。

3. 病毒传播途径
不同病毒有着不同的传播途径,2023年的病毒流行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等方式传播。

4. 病毒流行病情况
2023年的病毒流行病情况较为严重,不同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某些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疫情,导致社会紧急状态的宣布和
各种应对措施的实施。

5. 防控措施
针对2023年病毒流行病的情况,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例如:加强疫情监测、全面推行防护措施、大规模疫苗接种等。

6. 结论
2023年的病毒流行病案例分析表明,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带来了重大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未来的病毒流
行病,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和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7. 参考文献
- 引用1
- 引用2
- 引用3
- ...
以上为2023年病毒流行病例分析总结的简要概述,旨在提供对该年病毒流行病情况的综合了解。

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文献。

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72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72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72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甲型H1N1流感是由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引起的一种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内地于2009年5月11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宁波市也于7月上旬出现疫情。

我院2009年7月—12月共收治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102例,其中72例确诊为重症患者,为能让临床及早发现重型病例,能够及时对症处理以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现对我院2009年7月—12月收治的72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对象为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收治住院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共72例,其中男37例,女35例。

1.2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全部病例均符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三版)》确诊标准。

1.3病原学检测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集部位为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标本采集后置于密封的带螺旋盖的塑料管,塑料袋密封,由运输箱冷藏(4℃)24 h内送检。

宁波市CDC实验室采用RT—PCR方法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1.4统计分析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流行病学特征2.1.1 地区分布72例患者中,宁波地区户籍患者63例,占87.5%,外地户籍9例,占12.5%;居住在城市人口为主的老三区患者45例,占62.50%,鄞州区患者11例,占15.28%,其它县区16例,占22.22%。

2.1.2人群分布所有发病患者中。

年龄最小者为10个月,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26.14±20.24)岁。

发病以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为主,占44.44%(32/72),18~40岁青壮年亦较多,占34.72%(25/72)。

7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学生占发病总数的27.78%(20/72),公务员及公司员工占31.94%(23/72),退休老年人15.28%(11/72)。

苏州市古城区226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苏州市古城区226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中 国初级卫 生保健 2 1 年 1 月第 2 01 1 5卷第 l 1期( 总第 3 1 l 期)
苏州市古城区26 2 例甲型 H N 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1
丁 蕾① ,褚 兆洪① , 云鹏② ,顾卫 林③
摘 要 目的 了解 苏 州 市 古城 区 20 0 9年 甲 型 H1 1流 感 病 例 的 流 行 病 学特 征 ,为 甲 型 H1 N N1流 感 预 防控 制 提 供 科 学依 据 。
的 防控 工作 ;流 动 人 口的 流 感 防 控 工 作也 不容 忽视 。
关 键 词 甲型 H1 1流 感 ;流行 病 学特 征 ; 苏 州市 N
【 中图分类号]R 1 [ 5 文献标 识码】B [ 文章编号】10 — 6 X2 1)1 0 7 - 2 0 15 8 ( 1l- 0 0 0 0
在 02 — 9岁年 龄 段 ;从 职 业 构 成 看 ,学 生 发 病 数 明 显 较 多 , 占总 病 例 数 的 3 .% ;甲 型 H1 流 感 流 行 高峰 出现 在 9月初 和 1 41 N1 1 月 中下 旬 :人 口 密集 地 区 发 病 率相 对较 高 。结 论 学生 是 甲型 H1 1流 感 的 危 险人 群 ,应 当注 重 学 校 等 场 所 的 甲型 H1 1流 感 N N
方 法 根 据 国 家 疾 病 监 测 信 息 网络 直 报 系统 的 资 料 .应 用 描 述 性 流 行 病 学 方 法 对 苏 州 市 古城 区 2 0 O 9年 诊 断 的 26例 甲 型 2
H1 流 感 病 例 的 流 行病 学特 征 进 行 描 述 。结 果 N1
古 城 区 甲型 H1 1流 感 病 例 男性 占 5 . ,女 性 占 4 .% ;6 .%的 病 例 集 中 N 1% 8 8 2 46

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流行病学课件)

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流行病学课件)

流行特征
1.时间分布 (1)季节性 (2)周期性 (3)长期变异
2. 人群分布 (1)男女之间发病率没有差异 (2)儿童感染率最高 (3)年龄与发病率相关 3.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均可发生,各地的发病率差异较大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
流行、托幼机构和 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一项全球研究显示,成年人的感染率为10.7%、患病率为4.4%, 65岁以上人群为7.2%。
流行特征
自二十世纪起,世界范围内共出现过5次流感大流行,包括: •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 • 1957年的“亚洲流感” • 1968年“香港流感” • 1977年“俄罗斯流感” • “2009年H1N1流感病毒疫情”
流行特征
2.我国流感流行概况 (1)不可预见性,大流行间隔无规律可循,流行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病毒 变异和人群的相应免疫状态。 (2)新亚型出现后,人群普遍易感,波及范围广,但各年龄组发病率不同。
(3)季节性流感,南方可出现夏季和秋冬季两个流行高峰,北方有明显的 冬春季流行高峰。 (4)国内、外流行的病毒抗原性基本一致。

黑龙江地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黑龙江地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黑龙江地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黑龙江地区2018~2020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全国流感监测网络收集2018~2020年黑龙江地区流感病例资料,分析病原学监测资料并分析。

结果2018~2020年流感发病总人数为10613例,2018年总计发病人数3456例,2019年为3512例,2020年为3645例;2018~2020年黑龙江地区中不同年龄段病毒分布情况分析中,0~4岁为流感好发人群,且呈现逐年提升趋势;2018~2020年流感病毒检测结果中,HINI总计检出181例,H2N3为119例。

结论黑龙江地区流行人群多见于0~4岁,且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需加强健康宣教并提高疫苗接种率。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原学;分析;监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因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每年均会发生不同规模流行,甚至每隔10~15年发生一次全球大流行[1]。

世界卫生组织推测全球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2]。

随着近些年来人口持续增长、流动性增加及动物家禽密切接触增多,导致流感大流行在安全球范围内风险性增加[3]。

为进一步了解及掌握黑龙江地区近些年来流感发病及优势病株变化特点,本次研究就本地区流感流行学及病原学特征如下分析,为后续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合理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黑龙江地区2018~2020年流行性感冒病例数据及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由黑龙江地区各个哨点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等监测点报告,并由黑龙江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及数据录入。

1.2方法流行性感冒监测:各个哨点医院及服务中心每天对各科门诊、发热门诊各个年龄组流感人数(患者符合以下几点:体温≥38℃、伴咳嗽或咽部疼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门急诊就诊病例综述统计,计算流感样病例的就诊百分比。

2244例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分析

2244例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分析

2244例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分析刘业成;韩阳;徐军;刘继海;王仲;于学忠;朱华栋【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年(卷),期】2010(030)002【摘要】目的分析到目前为止我院发热门诊筛查的甲型H1N1阳性与阴性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有何差异.方法 2009-05-01~2009-11-30经我院发热门诊筛查的流感样病例2244例,其中甲型H1N1阳性患者337例,从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两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2009年5~11月间甲型H1N1流感阳性患者在流感样病例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尤其到2009年11月其比例上升到将近当月流感样病例总数的1/3.流行病学方面,甲型H1N1阳性流感患者的接触史比例较甲型H1N1阴性流感患者略多.临床上,在伴随症状和体征方面两组基本相同,在病程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胸片改变、白细胞计数改变、重症和危重病例数及死亡例数方面,甲型H1N1阳性流感患者较甲型H1N1阴性流感患者比例明显增多.结论我国已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甲型H1N1阳性流感病例在症状学和一般情况上与阴性病例很难鉴别,甲型H1N1阳性流感不论是从传染性还是毒力上看,其仍较甲型H1N1阴性流感为强,但其总体病死率仍较低.【总页数】3页(P105-107)【作者】刘业成;韩阳;徐军;刘继海;王仲;于学忠;朱华栋【作者单位】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006~2015监测年度中国大陆监狱及看守所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2.高校聚集性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与临床研究3.广州地区5613例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4.广州地区5613例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5.2015—2018年某校流感样病例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周晓飞;周凤先;徐蓉;黄勃;杨铭;潘真真【摘要】目的:进一步熟悉、掌握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某定点医院收治的2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相关资料.结果:输入性病例74例,其中境外输入57例;周边地区转诊病例15例,本土病例131例;男109例,女111例;平均年龄19.4±9.3岁;学生183例,占83.2%,以在校集中居住的初高中学生及大学生为多的聚集性群体发病为主,84.1%的患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人接触及感冒病人有明确接触史,潜伏期2.22±0.92 d.结论: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环节控制难度大.【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0(036)001【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流行病学【作者】周晓飞;周凤先;徐蓉;黄勃;杨铭;潘真真【作者单位】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四川,成都,610061;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四川,成都,610061;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四川,成都,610061;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四川,成都,610061;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四川,成都,610061;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四川,成都,6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7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截至2009年10月25日,全球疫情报告病例数超过44万例[1],死亡不少于5712例。

美国10月24日宣布全国进入甲型H1N1流感紧急状态[2]。

WHO认为,全球实际发病和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报告数。

我国的防控形势也十分严峻。

我国内地从5月11日起,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斗已经持续了整整6个月。

截至11月2日,已报告48748例确诊病例[3],其中重症118例,死亡7例。

当前,我国流感疫情已经开始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流行规模和强度将明显高于往年[2],其中,有80%多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9例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15-10-28T09:14:15.5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作者:周杭娟于晓楠
[导读]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咳嗽等,与普通感冒难易区分。

周杭娟于晓楠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082)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323-02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咳嗽等,与普通感冒难易区分。

2009年下半年起上海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被纳入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正式启动国家级哨点医院流感监测工作,为流感的确诊及流行趋势的预测提供了条件。

本文对2014年经实验室确诊的虹口区流感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网络直报的虹口区流感病例。

1.2方法
由辖区内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按《上海市门/急诊流感确诊病例随访调查表》对病例进行逐一调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质量控制。

1.3统计学处理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4年虹口区确诊流感病例213例,实际调查209例,失访4例。

调查病例中男性100例,女性109例,男女性别比为0.92:1;年龄最大96岁,最小1岁,平均(35.8±21.6)岁;本市户籍186例,占88.99%,外地户籍23例,占11.01%。

2.2 临床信息
病例发病后当天就诊68例(32.54%),2-3天内就诊92例(44.02%)。

症状持续时间最短2天,最长21天,平均(8.0±3.7)天。

20例(9.57%)病例并发肺炎,其中10例为季节性H3流感,7例为甲型H1N1流感,3例为B型流感。

159例病例能提供治疗用药情况,其中128例(80.50%)使用头孢等抗菌素,仅5例(3.14%)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但其中4人和并使用抗菌素。

2.3 实验室检查
病例中血白细胞〈4×109/L12例(5.74%),〉4 ×109/L56例(26.79 %);中性白细胞〉70%的151例(72.25%);淋巴细胞〉40%的2例(0.96%).
2.4 病原学检测
209例病例经上海市7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100%,其中季节性H3流感115例,占55.02%;B型流感61例,占29.19%;甲型H1N1流感33例,占15.79%。

2.5 流行病学特征
2.5.1 时间分布
病例中发病在12~3月115例,占55.02%,发病在7~8月52例,占24.88%。

2.5.2人群分布
发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公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及中学生,共占77.1%(表1)
表1 流感病例职业构成情况
2.5.3传播途径
14例(6.69%)在发病前一周与家人或同事中的流感样病例有过接触。

2.5.4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病例中仅有2人(0.96%)在1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

3.讨论
流感病毒长期以来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体之一[1]。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流感大流行,给整个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经济及卫生水平的提高,预防流感大流行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流感的局部流行仍时有发生。

本文病例来自社区,年龄跨度大,最
小1岁,最大96岁,显示人们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但从职业分布看,公职人员和离退休老人更易感染,应与公职人员办公场所人员密集、空气流动不畅有关;老年人易感则与免疫力普遍较低有关。

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12-3月冬春季和7-8月夏季,与陈步青等报道的义乌市2012年流感流行季节变化情况一致[2],故应积极做好冬春季及夏季流感预防工作,大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降低流感发病率。

病例中有明确接触史者为6.69%,显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扩散,难预防的特点。

病例中仅0.96%人接种过流感疫苗,反映了该疫苗推广的不利,故建议加强宣传,提高疫苗接种率,扩大人群对流感的免疫屏障,。

另外一半以上病人在发病后2-3天或更长时间就诊,传染源得不到及时隔离治疗,增加了流感流行的危险。

本次调查中有9.57%病例并发肺炎,可见流感虽为自限性疾病,病人一般在1-2周内自愈,但严重时合并肺部感染,对健康的损害不容小觑。

另外,调查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合并肺炎率达21.21%,但因肺炎病例较少及受到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差异的影响,不能就此得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比其它型别的流感病毒更易引起肺炎的结论,但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

病例中有80.50%的人使用抗菌素,可能与大多数病例中性白细胞较高有关,但流感快诊试剂由于多种原因未加以全面推广也应是流感病例抗菌素使用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于晓楠,王斌,杨芸,2012-2013年度上海市虹口区流感监测及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6):562.
[2]陈步青,陈劲华,翁正军.义乌市2012年流感病原监测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8):4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