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教育大事记

合集下载

【最新】教育50年大事记(1960年至1969年)

【最新】教育50年大事记(1960年至1969年)

教育50年大事记(1960年至1969年)一九六零年3月、5月,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召开省、市委文教书记会议。

会议提出教学改革方针、原则和文教部门大办生产企业、学术批判、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等问题的具体政策。

3月8日,北京电视大学开学。

这是我国的第一所电视学校。

4月9日,陆定一在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提出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应“适应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

此后,全国各地开始较大规模的学制改革试验。

4月10日,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要大力提倡群众办学、集体办学,在十二年内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6月1日-11日,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中,教育工作者占65.4%。

11月24日-12月12日,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召开全国文教工作会议。

会后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196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

次年2月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批示提出,当前文教工作必须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由此,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教育事业和教育政策的调整、整顿。

一九六一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材问题。

决定由中宣部、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理工农医各科教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教材编写工作。

7月、12月,教育部两次召开全国高、中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高、中等学校要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通过调整工作集中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并讨论调整教育事业的具体计划。

7月30日,毛泽东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写信,赞成和支持该校实行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希望各省也应该有这样的学校。

从此,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成为全国探索半工半读办学道路的样板之一。

9月15日,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批准试行《全是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中国教育大事记(1949——2008)

中国教育大事记(1949——2008)

中国教育大事记(1949——2008)中国教育大事记(1949——2008)1、1949年新中国教育建设起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宣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在知识分子中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有计划、有步聚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新中国教育建设起步。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举行成立典礼。

2、1950年颁布中学教学计划1950年8月1日,教育部颁布新中国第一个《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

195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3、1951年颁布第一个学制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公布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

它以法令形式确立和充分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明确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在学制中的适当地位。

4、1952年教职工公费医疗1952年6月27日,政务院发出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的指示。

指示规定,从本年季起,全国各级学校的教职员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从1953年春季起,高等学校的学生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

1952年7月8日,政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高、中等学校学生中实行人民助学金制。

此前该制度已在一些地区公立学校实行。

5、1954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掀起第一次高潮1954年5月24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为此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

此后,许多城镇高小、初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形成知识分子青年上山下乡第一高潮。

南昌市2008年7月-9月教育大事记

南昌市2008年7月-9月教育大事记



7 月
1
日 市教育局 成立 省级普通 重 点高中 普通重 点建设 高中考核评估领导小组 熊晓武任组 长 喻水保 王 安娅 邵梅珍 黄小华







全 李春明任副组长 ; 请15 位专家学者参加考评工 作 ; 市3 1 所 中学 申请参加考评 聘
2 日

市教育局表彰南昌市中小学生艺术团1 0 名优秀团员
E D U C A T l o N
2008
10
【3 l
务教育协调发展
30 N

西 山国际学校代表江西省中小学参加在南京市举行的全 国体育阳光伙伴第三 季东部赛区 总决赛 荣获第 名 夺得8 月



份在武汉市参加全 国总决赛资格

8月 1日
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主席张志鸿致函感谢市教育局熊晓武局长 市教育局 市建委印发《 于做好我市中小学校校舍抗震 关
出市级指导奖2 3 2 个 获奖作品3 18 个 ;获省级奖2 0 9 个 优秀指导奖8 4 个



市教育局公布中小学机 器人竞赛结果 :2 5 名师生
获省级奖
7 日

市教育局局长熊晓武陪同市领导深入 东湖区接访 为民排忧解难 市教育局纪委书记李春职深入 市直学校督查奥运期间


维稳工 作 市教育局 印发通 报 评定曼海幼儿园 龙泉实验幼儿园为市 级
训 引领广大教师走新的专业发展道路 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18 日
市政府副市长罗慧芬和市教育局局长熊晓武在新疆 克州与当地领导商讨举办江西莲塘

2008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2008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2008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2008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社会发展的时候才会被消除。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对高校 至关 重要 , 评估结 果分 为优 秀 、 良好 、 格 、 合
不合格 等级别 , 接影 响到一所 高校 的社 会声誉 , 直
对 今后 的招 生 、 就业 都有 影 响。所 以 , 我认 为教 学 评估应该 存在 。 2 林 盟初 : 或许 有一些 形式 主义 的地方 , 、 评估
●讨 论 :
1 3
培养专 门人才 、 服务 社会 的 功能 。
3王 国亮 :0年 来 , 国 高 等 教 育事 业 取 得 、 3 我 了举世 瞩 目的成就 , 累了极 其宝 贵 的经验 , 我 积 使 们今 天能 够站 在一 个 新 的历 史 起 点 上 , 始 建设 开
1刘魁 : 、 存在 的必有 其存 在 的意义 , 只有 阻碍
向高等教育强 国迈进 , 其核心是在高等教育规模
扩 大的 同时 , 强质 量 的提 高 。我 国在 提高 质量 加 方面做 了许 多 工 作 , 比如 ,1 程 ,8 程 等 2 1工 95工 等 , 大 了对 高等教育 的投资 , 分发挥 高等教育 加 充
[ 收稿 日期] 2 0 —0 —0 09 3 6 [ 作者简介] 贺祖斌 (95 )男, 16 一 , 广西师 范学院副院长 , , 教投 教育 学博 士 , 士生导 师, 硕 从事 高等 教育 管理研
震惊 , 么让人难 忘 。当然 , 那 高等 教育 的发展也不
2 %。我 国普 通 高 等 教 育 在 学 人 数 位 居 世 界 第 3


为加快 我 国高水 平 大学 的建设 , 后 实施 了 先
“ 1 工 程” “ 8 程” “ 等学校本科 教学 质量 21 、9 5工 、高

中国教育报2008

中国教育报2008

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3日/第004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足迹中国高等教育的宏图大业本报记者唐景莉毛帽【关键字】“211工程”和“985工程”【背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重点建设。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大100周年校庆大会上宣告,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内容】“211工程”是我国政府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和学校整体条件建设3部分,其中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建设的核心。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其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5个部分。

【意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同时也必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其中包括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只能走“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之路。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对提高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影响】“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通过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高;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少数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了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高水平大学在不断提升其办学水平的同时,对其他高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教育大事记(1949——2008)

中国教育大事记(1949——2008)

中国教育大事记(1949——2008)1、1949年新中国教育建设起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宣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在知识分子中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有计划、有步聚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新中国教育建设起步。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举行成立典礼。

2、1950年颁布中学教学计划1950年8月1日,教育部颁布新中国第一个《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

195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3、1951年颁布第一个学制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公布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

它以法令形式确立和充分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明确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在学制中的适当地位。

4、1952年教职工公费医疗1952年6月27日,政务院发出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的指示。

指示规定,从本年季起,全国各级学校的教职员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从1953年春季起,高等学校的学生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

1952年7月8日,政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高、中等学校学生中实行人民助学金制。

此前该制度已在一些地区公立学校实行。

5、1954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掀起第一次高潮1954年5月24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为此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

此后,许多城镇高小、初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形成知识分子青年上山下乡第一高潮。

教育技术大事年表1988-2008

教育技术大事年表1988-2008
1989年
中央电化教育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技术词典》编译的《英汉教育技术词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Museum central audio-visual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UNESCO's "Education Technology Dictionary" compiler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89年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局改为电化教育司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to audio-visual education changed to Secretary of audio-visual education.
1990年
北方地区开设电化教育专业的14所高等院校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并建立了“北方地区部分高等学校电化教育学科协作组”。这次会议上,在电教司的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及课程体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hina's audio-visu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held 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and 1995 will. The meet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ese audio-visual education with the new situation facing the new task," and that the discussions on the definition of AECT1994 certainly played a role with the publicity.

教育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教育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教育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年初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奥运梦想和航天人出舱行走这一历史性突破,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振奋精神,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新进展。

义务教育到2008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38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7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1%,“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3%。

由于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小学校数、学生数继续减少,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不断提高。

2008年,全国共有小学30.09万所,比上年减少1.92万所;招生1695.72万人,比上年减少40.35万人;在校生10331.51万人,比上年减少232.49万人;小学毕业生数1864.95万人,比上年减少5.22万人。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54%;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50%和99.58%,女童高于男童0.08个百分点。

小学教职工略有减少,专任教师有所增加,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继续提高。

全国小学教职工613.29万人,比上年减少0.0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62.19万人,比上年增加0.93万人。

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27%,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小学生师比18.38:1,比上年的18.82∶1有所降低。

由于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初中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略有减少,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继续提高。

2008年,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79万所(其中职业初中0.02万所),比上年减少0.15万所。

招生1859.60万人,比上年减少8.9万人;在校生5584.97万人,比上年减少151.22万人;毕业生1867.95万人,比上年减少95.76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中国教育大事记1月1月4日据《广州日报》,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在课堂上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与一名女学生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此事件被称“杨帆门”,由此引发社会关于当代师生关系的大讨论。

1月10日据《南方日报》,民进广东省委向广东省政协大会提交一份有关改革现行高考模式的提案。

提案提出:广东省2007年颁发的《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方案实施办法》,把综合素质评价列为高校录取新生的依据,但高考科目设置和赋分方式的设计仍然不够科学,建议从现行的“3+文/理科基础+X”的考试模式中取消X科。

1月30日据《人民政协报》, 在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一次大会上,中小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受到了委员们的广泛关注并提交了相关的提案。

提案中的数据显示,城市少年儿童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高的问题非常突出,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23%以上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六成以上的中小学生早晨不是自然醒来,而是被人叫醒或被闹钟叫醒,还有2.1%的中小学生需要借助药物入睡。

2月2月21日据新华社电, 教育部网站公布2008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提出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具体措施包括颁布《中小学德育规程》,推动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颁布新修订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月25日新华社电,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合作建设的伦敦中医孔子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

2月26日据《人民日报》,教育部宣布将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

每个试点省市将遴选10所小学和10所中学作为试点校,试点后将逐步在全国推开。

2月26日据新浪网,昆明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了两份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和加快民办教育发展两个文件的通知》和《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两份文件的精神可简单概括为“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

3月3月1日据新华网,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的“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根据各项指标的教育满意度得分排序,高校的学费标准、政府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成效、中小学校“择校热”改善情况排在倒数前三位。

3月5日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温家宝表示,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温家宝指出,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制度。

三要加大教育事业投入。

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地方财政也都要增加投入。

3月7日据人民网,教育部公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于4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规定,高校独立学院必须自授学士学位。

独立学院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以独立学院名称具印,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

3月9日据《天府早报》,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已在成都市新津县试点。

成都市首先考虑的,是将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由政府来修建,办老百姓上得起的幼儿园。

3月21日据教育部网站, 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对高校校长实行经济责任审计——校长“经济管理职责履行情况、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等情况均列入审计内容,审计结果成为校长考核任免的重要依据。

3月26日据《重庆商报》,重庆市交管局、教委、运管局等多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春季道路交通安全的通知》。

通知明确要求,市内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教师集体出游。

同时,严禁校车用于春游和跨区县运行。

4月4月3日据新华社北京电,我国将推出针对大中小学的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

据介绍,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语言课程标准已对汉字书写提出要求,但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

进一步推广这项工作,有助于青少年书写规范优美汉字,提升文化底蕴。

4月7日据《光明日报》,苏州及其所辖五市七区均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专家组评估,这标志着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

4月10日据南方网,广西师范大学论坛流传一篇帖子——《广西师范大学六位校级领导接见一位美女秘书》,其中转载广西师范大学领导为教学评估集体迎接教育部评估组女秘书,并在官网上以新闻形式发布,并配发学校校长、副校长等6位校领导迎接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秘书的合影。

此新闻引发围绕高校评估利弊的社会大讨论。

4月18日据《北京青年报》,2008年北京“小升初”政策出台,一些热点初中在接收就近入学的划片学生后,将余下的大部分名额按比例分配给各小学,由小学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向中学推荐。

5月5月10日据新华社电,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举办座谈会,基层教师代表和包括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内的知识界人士呼吁,新任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应停止实施“去中国化”的高中语文教学纲要,恢复《论语》《孟子》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5月12日综合消息,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地震中大量校舍倒塌,大批中小学生伤亡。

5月14日据人民网,“高考移民诉讼第一案”开庭审理。

14名西安考生因学籍和户籍不符合陕西省招生政策被取消参加2008年高考资格,家长以学生名义将有关部门告上法庭,据悉,有此遭遇的考生一共有88名,这起罕见的“群体诉讼案”,堪称中国“高考移民诉讼第一案”。

5月22日综合消息,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5•12”地震发生时,弃学生于不顾,第一个跑出了教室,其后他在天涯论坛上发表《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讲述身为教师在地震后的心路历程,其中一些看法和言论具备争议性,引爆全国上下关于师德的大争论。

5月28日据四川新闻网,全国及四川省内一批高校出台在2008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中针对地震灾区高考生的录取照顾政策和关爱计划。

教育部在灾区实行高考计划单列,灾区学生将单独考试,单独填报志愿和单独录取。

对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考生实行特殊照顾政策,包括破格录取、免试。

教育部下发正式文件,要求各有关高校面向四川省的招生计划,在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2%。

6月6月6日据《中国教育报》,教育部在京召开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联席会议。

宣布到2007年秋季,全国共有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宁夏等16个省份实施高中新课程。

至2008年6月,已有316万名毕业生结束高中新课程学习。

今年秋季,还将有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包括兵团)等4省份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6月10日据《中国教育报》,作为200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上海将于年内完成60所农民工子女小学办学设施的改造并将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

这批农民工子女学校转为民办小学后,在其中就读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免交学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并由政府向其实施基本成本补贴。

6月17日据《中国教育报》,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班,不得招收往届生插班复读,支持民办教育机构举办高考补习学校(班)。

作为过渡性措施,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可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教育资源等举办补习学校,但不得抽调公办普通高中教师授课或辅导。

6月21日综合《兰州晨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消息,天水市政府宣布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期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秦州区的高考替考案件告破,认定为一起有计划、有预谋的山东高考移民和山东籍考生替考相交织的严重团伙作弊案件,涉案人员包括政府官员与教师等。

6月27日据新华网,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

7月7月4日据中新网,审计署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披露了对16个省(区、市)的54个县(市、旗)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调查结果。

审计显示,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被审计的54个县中,有46个县的中小学校和教育、财政部门共挤占挪用公用、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经费1.15亿元,占同类专项经费总额的3.8%。

7月9日据《人民日报》,天津市教委颁布《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方案》,高校招生不再只看高考成绩,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也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方案》将于2009年实施。

7月12日据国际在线,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坚持”上课直至下课,杨老师因此被广大网民称为“杨不管”,继“范跑跑”之后,师德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7月14日据中新网,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出席重庆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时强调,要给予民办学校国民待遇。

黄奇帆表示,日前发布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正是希望通过给予民办学校在招生、财政、税收、土地、学历认同、资本运作、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国民待遇,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7月30日据新华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

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8月8月4日据新华网,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建设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合作协议》,教育部将以武汉为试点,探索出推进区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经验。

此外,教育部将对“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高校债务化解专项经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等中央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给予倾斜。

8月5日据新华网济南电,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要求从2008年秋季开学起,高中文理分科时间不得早于二年级末,并且逐步废止高中文理分科。

8月5日据《法制日报》,中关村三小原校长王翠娟等人贪污案一审在海淀法院开庭。

同时受审的,还有原中关村三小其他4名校领导及工作人员。

除了涉嫌贪污外,其他人还被以涉嫌故意销毁会计账簿起诉。

据悉,该案涉及的中关村三小的账外资金已经过亿。

8月12日据新华网,为保证秋季学期开学后,全国农村中小学生能够拿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免费教科书,中央财政下拨秋季学期中央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86.4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