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重点知识表格

合集下载

专题6 光合作用(讲解部分)

专题6 光合作用(讲解部分)

2.实验方法及原理
项目 提取
分离
方法 用④ 无水乙醇 或丙酮提取 纸层析法
栏目索引
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溶于 有机溶剂 叶绿体色素在⑤ 层析液 中 的溶解度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 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3.实验流程
步骤






过 滤
栏目索引
操作要点
说明
(1)无水乙醇:作为 ⑥ 提取 液,可溶解绿 叶中的色素 (2)二氧化硅:有助于研 磨得更充分 (3)碳酸钙:⑦ 防止研 磨中叶绿素被破坏
通过影响④ 酶 的 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 用(主要制约暗反应)
栏目索引
a.大田中适时播种; b.温室中,增加昼夜温 差,保证植物有机物的 积累
2.多因子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图像
栏目索引
含义 应用
P点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 率不断提高;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影响因素为坐 标图中所标示出的其他因子
二、叶绿体 1.结构:
栏目索引
2.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② 类囊体薄膜 上;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③ 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中。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过程图解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2.过程分析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① [H]和ATP ,其转移方向是从② 类囊体 膜 到③ 叶绿体基质 。 (2)能量变化: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若环境中的CO2含量减少,则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④ 降低 ,C5的含量 将⑤ 升高 ,[H]和ATP的含量将⑥ 升高 。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详解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详解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详解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高一的生物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一生物关于光合作用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其过程1.概念及其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2.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 C3+[H]+ATP(CH2O)+ C5复习光合作用过程,应注意:一是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否需要光能;二是应理清两个反应阶段在场所、条件、原料、结果、本质上的区别与联系(下表)。

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区别条件需要叶绿素、光、酶和水需要酶、ATP、[H](NADPH)、CO2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在叶绿体基质中物质转化1.水的光解:2H2O4[H]+O2 2.ATP形成:ADP+Pi+能量ATP 1.CO2的固定:CO2+C52 C3 2.C3的还原:C3C5+(CH2O)+H2O能量转化光能电能储存于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实质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并生成O2 同化CO2形成(CH2O)、储存能量联系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 ⑵光反应为暗反应准备了物质和能量,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是形成有机物,并最终储存能量的过程,没有暗反应,有机物不能合成;因此,二者是一个整体,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光合,呼吸作用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光合,呼吸作用知识点,推荐文档

生物光合作用记忆口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两反应,(光反应、暗反应)光暗交替同步行;(光反应为暗反应基础,同时进行)光暗各分两不走,(光反应、暗反应都包括两步)光为暗还供氢能;(光反应为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提供氢和厶匕曰、\冃匕量)色素吸光两用途,(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解水释氧暗供氢;(分解水释放氧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氢)ADP变AT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能转变成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在光反应的基础上进行暗反应,先固定C02再还原C3)二氧化碳由孔入,C5结合C3生;(C02由气孔进入,与C5 化合物结合生成C3化合物)C3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又需氢;(C3化合物的还原需要酶、能量、还原剂氢,经历多步反应)还原产生有机物,能量储存在其中;(C3化合物被还原生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C5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不曾停。

(C3化合物被还原,分离出C5化合物,继续固定C02)ATP例子:ATP的上耍来源——细胞呼吸X相关攜加u细胞呼吸:fit有机物在細胞内经过•系列的氧化分解.怎终生廳二氧化碳城其它严断澤放川能呈莽生成ATP的过程’扭標总斷仃氣驗与询为’肴氧呼吸和尢氧呼吸—交一2、召氧呼毗乜捋綢胞在召氧的倉与口遇过雾种阳的偉化作用H把甸荀雜等有机翎韧底强优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禅放川大金離屋,生成AIP的过程。

3、龙牡呼欣:般咼折细应在无猊的糸井■週过胡的傣优作用,把葡苟商尊冇机物力辭为不初底的氧化严物〔池托* C(h或虬樓),同W释放幽少屋匪呈馆过程.4.垃酵上徽生舸<^;酵址菌、汛战葡)的无捱呼吸。

二、右辄呼吸的忌反械式:CgHnOft + 6D汁6H3O^^ 6CO:+ J2H1O +能呈三*无氧呼艇的忌应屁式tc h n12o, 2cji s on (酒粘}+2co’ + 少星或GH.iOe圭2QHM言1乳酸)4少虽能虽四、•仃氧呼吸过程五、仔氣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六、形响呼吸遠率的外界因索: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仃关的酶的活性来彫响细胞的呼吸作用.温度过低戒过高鄙会形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2、氣r;氣气充足,则尢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冇氧呼吸将会减弱戒受抑制:3、水分:•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杵用将增强。

(word完整版)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光合作用相关考点总结知识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方法步骤:①提取绿叶中色素:称取菠菜叶2g→剪碎置于研钵→放入少许_______和_______→加入5mL______→迅速研磨→过滤→收集滤液(试管口用______塞严)②制备滤纸条:③画滤液细线:④分离色素:滤纸条轻轻插入盛有层析液的小烧杯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到,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3)结果分析:●无水乙醇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析液的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纸条上的细线要求画得细而直,目的是保证层析后分离的色素带;便于观察分析;●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析装置要加盖的原因是_;●是否可以用滤纸代替尼龙布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绿素主要吸收和利用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基粒和类囊体增大了受光面积。

(2)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酶和色素,利于光反应的顺利进行。

(3)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2.色素的分布与作用(1)分布: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2)作用:色素可吸收、传递光能3.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

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

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

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光合作用知识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

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

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

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

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全面总结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一)叶绿体的结构模型.(二)相关知识1、.叶绿体是真核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叶绿体由两层膜(内膜和外膜)包围而成,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

3、每个基粒都有许多个类囊体构成,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以及光反应所需的酶,是光反应的场所。

4、基质中含有暗反应所需的酶,是进行暗反应的场所。

5、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

(1)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3/4)叶绿素b叶绿体色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1/4)叶黄素(2)叶绿体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3)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4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量的叶绿素a把光能转为电能)(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①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例如韭黄,蒜黄)②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秋末)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③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

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变黄。

(5)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①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②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

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经过色素吸收后,光谱出现两条黑带。

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6)叶绿体色素的性质:易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叶绿素的性质不稳定,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性质相对稳定。

(7)植物叶片的颜色与所含色素的关系:正常绿色正常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约为3∶1,且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正常叶片总是呈现绿色叶色变黄寒冷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较稳定,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叶子变黄叶色变红 秋天降温时,植物体为适应寒冷,体内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青素,而叶绿素因寒冷逐渐降解,叶子呈现红色6、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2篇)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2篇)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名词: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____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____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

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

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____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____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

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

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其他一些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下面是光合作用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
归纳:
1.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光合作用: 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这个反应方程式显示了光合作用中产生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光合单位
光合单位是光合作用中最小的功能单元,由叶绿体组成。

叶绿
体内含有光合色素,可以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3. 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
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物质。

其中最重要的光
合色素是叶绿素。

叶绿素能够吸收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4. 光合作用的光合过程
光合作用分为光能捕获和碳合成两个阶段。

光能捕获阶段主要包括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能和电子传递过程。

碳合成阶段主要包括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过程。

5.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供应等。

合理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6.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

它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能量和氧气,并且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调节地球上的碳循环。

以上是对光合作用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进行的简要归纳。

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CO2+ H2O (CH2O)+ O2
组成要素
内涵
场所
叶绿体
条件
光照
反应物
CO2和H2O
产物
有机物和O2
能量
光能转变化学能
主要影响因素
CO2、光能等
2.叶绿体中的色素
色素种类
颜色
定性滤纸条上显现的色素层析图谱
联系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了ADP和Pi;
②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的准备阶段,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完成阶段。两者是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
(2)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分析
条件
条件
只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物质变化
无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无机物
能量变化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代谢类型
同化作用(或合成作用)
异化作用(或分解作用)
范围
绿色植物细胞
几乎所有活细胞
吸收光谱
主要功能
化学性质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①橙黄色
蓝紫光
吸收、传递光能
①四种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中,
②叶绿素的化学性质没有类胡萝卜素稳定,其合成易受温度、光照和Mg等的影响
叶黄素
黄色
②黄色
吸收、传递光能

绿

叶绿素a
蓝绿色
③蓝绿色
蓝紫光
红橙光
少数吸收、转化光能;大多数吸收、传递光能
联系
(2)[H]、ATP来源、去路的比较
来源
去路
[H]
光合作用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作为暗反应阶段中的还原剂,用于还原C3成有机物等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产生
用于第三阶段还原氧气,产生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ATP
光合作用
在光反应阶段合成ATP,其合成所需能量来自于色素吸收转换的太阳能
用于暗反应阶段C3还原时的能量之需,以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叶绿素b
黄绿色
④黄绿色
吸收、传递光能
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实验
变量分析
结论或结果
自变量
因变量
普利斯特利实验
植物具有更新空气的能力
英格豪斯实验
普利斯特利实验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成立
萨克斯实验
光照
颜色变化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了淀粉
恩格பைடு நூலகம்曼实验
光照
好氧性细菌的分布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H2O)等
物质转化
①水的光解
2H2O 4[H] + O2
②ATP的生成
ADP + Pi ATP
①CO2的固定
CO2+ C5 2C3
②CO2的还原
2C3 (CH2O)+ C5+ H2O
能量转化
光能→ATP中活跃化学能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放出O2
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
C3
C5
[H]和ATP
(CH2O)
CO2浓度不变,停止光照
增加
减少
减少或没有
减少或没有
CO2浓度不变,突然光照
减少
增加
增加
增加
光照不变,增加CO2浓度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光照不变,降低CO2浓度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或没有
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1)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
第一、二、三阶段均产生,其中第三阶段产生最多,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作为能量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鲁宾-卡门实验
标记物质(H218O与C18O2)
O2的放射性
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来自水
卡尔文实验
发现了CO2的固定和还原过程
4.光合作用的过程
(1)区别与联系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叶绿体的类囊体
叶绿体基质
时间

较缓慢
条件
光合色素、光、酶
多种酶
反应物
H2O、ADP、Pi
[H]、ATP、CO2、C5
产物
O2、[H]、A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