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和一些单细胞的光合有机体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对地球的气候和氧气的产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光合作用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简化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这个方程式说明了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其中的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最终产生的氧气被释放到环境中,而有机物质C6H12O6则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营养。

2.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植物叶绿体的内膜系统中,其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ATP和NADPH,并产生氧气。

而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依赖于前一阶段生成的ATP和NADPH来合成有机物。

3. 光合色素叶绿体中的两种主要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它们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其中叶绿素a主要吸收蓝色和红橙色光线,而叶绿素b则主要吸收蓝绿色光线。

这些吸收的光线能量被传递到反应中心,从而触发光合作用的进行。

4. 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养分来源,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线的照射下能够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这种有机物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够调节植物的气孔开闭,控制植物的水分交换,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和生理功能。

5. 光合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光合作用的进行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光照强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但过强的光照反而会损害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和酶活性。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氧化碳浓度是光合作用的底物之一,过低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提高。

光合作用必背知识点

光合作用必背知识点

光合作用必背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1.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反应式为:6CO_2 + 12H_2O →(光能, 叶绿体) C_6H_12O_6+6O_2 + 6H_2O。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 - 叶绿体。

1. 结构。

- 双层膜结构。

- 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还有少量的DNA和RNA。

2. 光合色素。

- 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

- 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胡萝卜素呈橙黄色,叶黄素呈黄色。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反应阶段。

- 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 条件:光、色素、酶。

- 物质变化。

- 水的光解:2H_2O →(光能) 4[H]+O_2。

- ATP的合成:ADP + Pi+能量 →(酶) ATP(此能量来自光能)。

-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H]中)。

2. 暗反应阶段(卡尔文循环)- 场所:叶绿体基质。

- 条件:酶、[H]、ATP、CO_2。

- 物质变化。

- CO_2的固定:CO_2 + C_5 →(酶) 2C_3。

- C_3的还原:2C_3 →([H]、ATP、酶) (CH_2O)+C_5。

- 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 光照强度。

-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此时达到光饱和点。

- 光照强度较低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2. 温度。

-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是生物体通过利用光能驱动的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对维持地球上所有生命物种的生存和进化起着重要作用。

1. 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分为光化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化反应需要光能驱动,暗反应则不需要光能直接参与。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光化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1 光化反应光化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膜内,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分子吸收光能,激发电子,形成高能化学物质ATP和NADPH。

2.1.1 光能的吸收叶绿素是植物中的光合色素,它能吸收蓝色和红色光线,而反射和透过绿色光线,因此植物呈现绿色。

叶绿体膜中的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后,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态,从而开始光合作用的过程。

2.1.2 光合色素集合体叶绿体膜中的叶绿素分子会组成光合色素集合体,其中的光合单位包括两个类型的反应中心:光系统I和光系统II。

光系统I主要吸收700nm附近的红光,而光系统II主要吸收680nm附近的红光。

2.1.3 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作用光系统I和光系统II各自有特定的光敏色素,它们吸收光能后会激发电子,并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

光系统II先被激发,产生高能电子,并生成ATP。

随后,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到光系统I,激发光敏色素并产生NADPH。

2.1.4 水的光解和氧气的释放光系统II在光化反应中的最后一步是水的光解,即将水分子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这是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的重要过程。

2.2 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是一系列以光化反应生成的ATP 和NADPH为能量和还原力来源的化学反应。

暗反应主要包括碳固定、还原和再生三个阶段。

2.2.1 碳固定暗反应的第一步是碳固定,即将二氧化碳与含有5个碳的化合物——磷酸核糖(RuBP)反应,生成稳定的6碳分子。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其他一些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下面是光合作用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
归纳:
1.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光合作用: 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这个反应方程式显示了光合作用中产生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光合单位
光合单位是光合作用中最小的功能单元,由叶绿体组成。

叶绿
体内含有光合色素,可以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3. 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
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物质。

其中最重要的光
合色素是叶绿素。

叶绿素能够吸收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4. 光合作用的光合过程
光合作用分为光能捕获和碳合成两个阶段。

光能捕获阶段主要包括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能和电子传递过程。

碳合成阶段主要包括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过程。

5.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供应等。

合理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6.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

它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能量和氧气,并且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调节地球上的碳循环。

以上是对光合作用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进行的简要归纳。

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运行。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1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1

光合作用相关考点总结知识点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1, 提取和分别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方法步骤:①提取绿叶中色素: 称取菠菜叶2g→剪碎置于研钵→放入少许_______和_______→加入5mL______→快速研磨→过滤→收集滤液(试管口用______塞严)②制备滤纸条:③画滤液细线:④分别色素:滤纸条轻轻插入盛有层析液的小烧杯中, 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到, 用培育皿盖住小烧杯。

(3)结果分析:●无水乙醇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析液的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纸条上的细线要求画得细而直, 目的是保证层析后分别的色素带;便于视察分析;●分别色素时,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析装置要加盖的缘由是_;●是否可以用滤纸代替尼龙布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绿素主要汲取和利用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汲取。

1. 结构及功能的关系(1)基粒和类囊体增大了受光面积。

(2)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酶和色素, 利于光反应的顺当进行。

(3)基质中含有及暗反应有关的酶。

2. 色素的分布及作用(1)分布: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2)作用: 色素可汲取, 传递光能3.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1)光照: 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 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 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及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 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时, 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 而使叶子变黄。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光合作用是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它使绿色植物、蓝藻、叶绿体等能够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为生命提供能量。

以下是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1.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概念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是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且产生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公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光合作用所需的反应物、产物和光能的作用。

2.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能转化和化学反应。

其中,光能转化是指光能被吸收,通过叶绿体内的色素分子传递,最终转化为 ATP 和 NADPH;化学反应则是指利用 ATP 和NADPH,将二氧化碳和水通过碳同化作用和光合综合作用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具体地说,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色素吸收光能:光合作用能够进行的前提是光能能够被吸收。

这一过程是通过叶绿体内存在的光合色素实现的,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茄红素等。

(2)光能转化为 ATP 和 NADPH:吸收到光能的光合色素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过程,将光能转化为能量相对较高的ATP 和 NADPH。

这一过程被称作光能转化阶段,也被称为光反应。

(3)二氧化碳固定和糖合成:这一过程又称碳同化作用,是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碳同化作用通过酶催化,将二氧化碳和 NADPH 转化为糖类,其中最重要的酶就是叶绿素。

(4)产生氧气:光合作用最终的产物包括了糖类和氧气。

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在维持生命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同时,能量不足时也可以利用糖类进行呼吸作用,将其转化为 ATP。

3. 光合作用与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光合作用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例如,空气污染会导致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呼吸系统健康。

同时,地球磁层失衡、太阳风暴等因素也会影响光合作用。

最新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光合作用相关考点总结知识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_(2)方法步骤:——①提取绿叶中色素:称取菠菜叶2g~剪碎置于研钵T放入少许 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T加入5mL _______ 迅速研磨T过滤T收集滤液(试管口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严)②制备滤纸条:③画滤液细线:④分离色素:滤纸条轻轻插入盛有层析液的小烧杯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到_________________ ,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3)结果分析:胡萝卜耒叶黄索叶绿妻a 叶绿素b无水乙醇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纸条上的细线要求画得细而直,目的是保证层析后分离的色素带____________ ;便于观察分析;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析装置要加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可以用滤纸代替尼龙布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素主要吸收和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___________________ 。

1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基粒和类囊体增大了受光面积。

(2)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酶和色素,利于光反应的顺利进行。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光合作用是指植物、藻类及一些细菌利用太阳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生化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础,对维持生物圈的平衡、维护大气层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公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和水分别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最终形成葡萄糖和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反应光反应是指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光合色素或色素体吸收、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反应在色素体(光合色素包裹的复合物)中发生,包括光化作用和光解水的反应。

光化作用是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激发电子,经过电子传递过程,在色素体的反应中心将ADP和磷酸转化为ATP分子。

光解水是指光能促使水分子中的水氧化酶释放氧分子,同时生成电子供光化作用所需的电子传递。

2.暗反应暗反应也称为光独立反应,其过程中不需光能,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暗反应分为碳固定和碳还原两个阶段。

碳固定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将其加入到有机物分子里的过程;碳还原则使得这些有机物分子被还原为葡萄糖。

同时,暗反应中还需要ATP和NADPH的合成。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光合速率和产物的重要因素。

在光强不变的情况下,当光强增加时,光合速率也会增加;反之,光照强度减弱时,光合速率也会降低。

2.温度温度对光合速率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是温度的影响因植物而异。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温度会抑制光合作用的速率。

温度过高会引起叶绿素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阻碍光反应的进行。

而在低温环境下,光合速率也会下降。

一些植物适应较低的温度,这些植物有着更高的光合速率。

3.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以增加光合速率,而在CO2浓度缺乏的情况下则会降低光合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相关考点总结
知识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方法步骤:
①提取绿叶中色素:称取菠菜叶2g→剪碎置于研钵→放入少许和→加入5→迅速研磨→过滤→收集滤液(试管口用塞严)
②制备滤纸条:
③画滤液细线:
④分离色素:滤纸条轻轻插入盛有层析液的小烧杯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到,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3)结果分析:
●无水乙醇的用途是,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滤纸条上的细线要求画得细而直,目的是保证层析后分离的
色素带;便于观察分析;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层析装置要加盖的原因是
_;
●是否可以用滤纸代替尼龙布过滤;
叶绿素主要吸收和利用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基粒和类囊体增大了受光面积。

(2)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酶和色素,利于光反应的顺利进行。

(3)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2.色素的分布与作用
(1)分布: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2)作用:色素可吸收、传递光能
3.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等必需元素,缺乏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

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光条件光、色素、酶
3
.光照和2
浓度变化对植物细胞内
C3

C5、
[H]、和O2及(2O)含量的影响




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物质
变化
水的分解:2H2O → 4[H] + O2↑的生成: + →能量
变化
光能→中的活跃化学能





条件酶、、[H](有光、没光都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物质
变化
2的固定:2 + C5
→ 2C3
C3的还原:C3 + [H] →(2O)
能量
变化
中的活跃化学能→(2O)中的稳定化学能
光酶


考点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曲线及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合速率,只有提高光强或2浓度。

Q点后酶的活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其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

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曲线的拓展延伸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变化
曲线图中,最典型的就是夏季的一天
中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如图1
所示:
1.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
a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2释放减少;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
出现“午休”现象;
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
等于呼吸作用;
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2.有关有机物情况的分析(见图2)
(1)积累有机物时间段:段;
(2)制造有机物时间段:段;
(3)消耗有机物时间段:段;
(4)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
(5)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

3.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见图3) (1)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3)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4)2含量最高点为c点,2含量最低点为e点。

4.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见图4) (1)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
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
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4)O2含量最高点为e点,O2含量最低点为c点。

考点三: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
(1)呼吸速率的表示方法: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测定实验容器内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

(2)净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①净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释放量、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表示;
②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产生量、2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表示。

(3)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①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

②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特别提醒:本块知识为本专题重中之重,高考题型一般为搭配曲线的信息分析题,搭配数据曲线的实验分析结论题。

解答本块题
必须具有完善的知识系统、实验理念、信息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本块能力的培养依赖大家的复习总结,大量的高考和经典题型训练,老师的合理引导。

由于本块曲线较多,对曲线的分析简单总结一下:一看纵横坐标(自变量和因变量),二看起点终点,三看交点转折点(代表的特定含义)、四看曲线整体走向,五定单一变量(多因子变量时使用)。

绘制曲线也应注意这几点。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常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