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鉴赏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课件33张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课件33张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壮气势。 (第二步)。表达了
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第三步)
(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
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
壮观。)
32
课堂小结
鉴赏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
一、意象与意境 意象——融合情思的景(物)象 意境——意象+氛围
二、怎样鉴赏意象、意境? 1.抓意象,揣摩诗人感情。 2.析意境,探知诗人感情。 3.透过意象表面,挖掘深层含义。
13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 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 赵嘏《长安秋望》)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 戴复古《月夜舟中》)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11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 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 《忆秦娥》)——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 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 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19
★明确意象的作用:
①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意境、暗示背景或社会环境。
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
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②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PPT课件

CHENLI
16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 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 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 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题: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 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 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 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 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即意境),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语(孤寂冷清、恬静 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冷、清新明丽等) 概括,准确的体现景色的特点情调。
3.分析作者借助景色抒发的情感。切忌空洞, 要具体。答出“为什么”或“如何表现的” (即情与景的关系)
CHENLI
19
课堂练习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 现其情感?(2分)
▪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肖像,包括神态;语 言,行动,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情节,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思 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CHENLI
7
试题特点
▪ 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 (请简要分析)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课件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景象)
❖ 分析意境型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 提问变体: ❖ 1、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 ❖ 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怀?
示例 :
❖ 下面这首诗描画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 简要分析。
诗歌中一些固定内涵的意象
❖ 松: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 ❖ 杨柳:惜别怀远,送别,离愁别绪 ❖ 竹:有节或虚心。 ❖ 梅:忠贞爱情或高洁坚贞品行 ❖ 花:暗喻女子、大好年华、美好时光等。
❖ 鸿雁、鱼、青鸟:信使,借以表达思念、思 归之情
❖ 鹃啼、猿啼、鹧鸪叫:悲苦,营造凄凉悲苦 氛围,表达难言之悲切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 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 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小楼
风雨
深巷
杏花
意象:小楼深巷 意象:春雨杏花
氛围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氛围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 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 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问: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
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描(2画分)画面
②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
种寂静凄清的意境。(2分) 概括意境
❖ 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 要答出具体的情感,切忌空泛。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 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课件
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
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 边州。”
2. 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 昌龄《参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
4. 羌笛。(胡笳、琵琶)凄切之音,常让征 夫怆然泪下。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2、古诗常见意象集释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 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1、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 长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 铃》)
3. 南浦。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 《南浦别》)
2008高考【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 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
诗歌鉴赏
之 意象与意境
一、知识准备
1、基本概念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 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境——群体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 营造出某种氛围,传达出诗歌的情 感。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 意境: 这些意象组成了凄清苍凉的画面,

古代诗歌鉴赏的规律(意象、意境,风格流派、艺术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的规律(意象、意境,风格流派、艺术手法)

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 双关 反复 反语 互文等 记叙Fra bibliotek描写、议论、抒情
表达方式
记叙 议论
描写 抒情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 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 铁马秋风大散关。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 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观点、看法。
--王之涣《凉州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
孤独冷寂
二、把握诗歌的不同分类
按诗歌的题材可分为:写景抒情 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 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赠友 送别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 诗等等; 按诗歌的思想情感可分为:忧国 忧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 活杂感等。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慷慨悲壮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雄浑苍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恬淡自然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雄浑壮观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悲壮苍凉
四、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诗词鉴赏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古 诗 描写类 词 表 达 修辞方法 技 巧 表达
方式
表 现 手 法
抒情类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烘托、渲染、对比、衬托、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 (动作)描写、明暗结合、正侧结 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铺陈 描写、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 工笔、以小见大等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资料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补充)“分析形象意境”复习建议1、重视积累,博闻、强识。

对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寓意、常见意境类型尽可能了然于心。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

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意境(氛围)特点方面的“术语”积累;补充意象:植物类:1、芳草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2、牡丹:富贵、美好3、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低微的卑微4、兰: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

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5、竹: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6、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专题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专题PPT课件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 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 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对历史的慨叹和追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
第五,从空间意识去联想。
月的藐远宏阔 情感的苍凉
环境的空旷苍茫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如何抓住意象体 味情感?
二、抓住画面,联系背 景,进行想象和感受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 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 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白居易《琵琶行》
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 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 境氛围和诗人的情绪。
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 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 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可由一个意象来表现,但更 多是由多个意象共同来表现的。
意境:
意象+意象=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情意 和客物象互相交融 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2024版年度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鉴赏PPT课件

2024版年度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鉴赏PPT课件

01意象定义02意象作用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之一。

意象通过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暗示作用和情感色彩,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意象定义及作用意境概念及特点意境概念意境是诗歌通过意象组合所营造出的整体艺术境界,是诗歌情感、思想、哲理的艺术表现。

意境特点意境具有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等特点,能够给予读者深刻的审美体验。

意象与意境关系探讨意象与意境的关联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元素,意境是意象组合后的整体效果。

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意象与意境的转化在意象的基础上,通过诗人的巧妙组合和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同时,意境的营造也会影响读者对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03通过意象和意境的鉴赏,可以深入品味诗歌的韵味和美感,提升读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审美价值意象和意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鉴赏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文化价值意象和意境鉴赏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价值鉴赏价值体现月亮01代表思乡、思念亲人,如李白的《静夜思》。

流水02象征时光流逝、愁绪连绵,如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花03暗示时光易逝、美好短暂,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亭台楼阁代表离别之地、思念之所,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寺庙道观寓意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寄托,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情感寄托类意象•鸿雁书信:寓意远方的思念和期盼,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此处可能有误,因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并未提及鸿雁书信。

可能是其他包含鸿雁书信的诗句,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琴瑟琵琶:代表知音难寻、孤独寂寞,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3.透过意象表面,挖掘深层含义。
挖掘意象的深层含义,正是为了探询作者要 表达的主题。 例如: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字面是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 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主题)。
19
鉴赏诗句意境的方法:
第一步:找出诗中的意象 第二步:描述想象的画面 第三步:概括营造的意境 第四步: 体悟诗中的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 境鉴赏
考点精析
1.什么是意象和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
的客观物象。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
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 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2
2.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的组合叠加形成意境。 意象是形象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 围大而抽象。 意象=融合情思的景(物)象 意境=意象+氛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阳关—— 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11
自然类:
浮云: 1.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 2.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
势利小人。 月亮:思乡怀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
意象包括:
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Fra bibliotek人物形象 如:李白《将进酒》、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描写或抒情的对象(客体对象)

如:《琵琶行》琵琶女,《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焦仲卿
景或物
花、草、月、风、露……(自然物象类) 舟、小桥、长亭、蜡……(人造物象类) 折柳、登高、捣衣……(行为类)
4
梅花—— 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14
方法指津
1.抓意象,揣摩诗人感情。
试分析下面这首诗中颔联意象的特点,说说诗 句传达的思想情感。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
解析: 诗人选择了“明月”、“清泉”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幽、明净的图景,反映 了诗希望过一种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
20
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本诗或词。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
2、概括氛围
特点(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答题套路: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 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 的情感(心情,心境)。 ②通过( )等意象(景物描写),构造了一幅 ( )的画面,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6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此诗写于南宋被元灭亡之际。
诗中加横线的意象分别比喻什么? 百花——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 疏篱——恶劣的政治环境。
7
杜鹃——
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9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鹧鸪”这个意象在诗中传达什么样情感?
写出今日的破败荒凉,与前面(前三句极写威 武、胜利、荣华)产生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昔盛今 衰的感慨。
10
羌笛、胡笳—— 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长亭:陆上的送别场所。 西楼: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
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 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 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 人的处所。 凭栏: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 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13
诗歌意象有规律,把握技巧好记忆; 杜鹃猿鸣话凄凉,雨打梧桐离别意; 冰雪蝉鸣喻高洁,凌寒坚韧松梅喻; 挺拔翠竹亮风节,斗雪菊花傲骨义; 落日黄昏迟暮感,流水落红伤春去; 红豆寄寓相思情,送别长亭共短亭; 羁旅驿站游子意,望月听笛乡情浓; 蓑衣斗笠指隐士,渔樵垂钓闲适情; 鸳鸯连理生死恋,孤城关山戍卒行。
16
2.品意境,探析诗人感情。
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浑壮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沉郁孤愁)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和谐静谧)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开阔苍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高远辽阔)
17
常见意境特点的表达:
苍凉雄浑 苍茫辽阔 高远壮阔 空旷深远 宁静清幽 幽冷空寂 恬静幽美 皎洁明净 繁丽热烈 高亢繁华 淳朴喧闹 空灵澄澈 暗淡渺茫 萧条寥落 荒凉冷寂 萧瑟凄凉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水: 1.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2.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送别场所:
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 南浦,但由于长期 的民族文化浸染,南 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5
芳草: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 相联系。 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 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牡丹:象征高贵、富贵。 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8
乌鸦: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 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孤雁(孤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 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蟋蟀(促织):表示惆怅。 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蝉: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 品。 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