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习俗礼仪(1)

合集下载

宗教礼仪

宗教礼仪
称谓 习俗对剃度出家的佛教徒称“和尚(僧)、“尼姑”(尼),对 不满20岁的僧尼称“小沙弥”、“沙弥尼”,教外人可尊称“师傅” ﹑“师太”。 对不出家而遵守戒律的佛教徒称“居士” 、“护法”或“施主 ”; 寺庙中专门掌管佛教事务的还有“方丈”、“住持”、“执事 ”、“知客”,教外人可尊称“大师”、“长老”、“高僧”或“法 师”。
伊斯兰教礼仪
• 伊斯兰教禁忌
穆斯林女子外出时要戴盖 头、遮面纱,在我国,老年妇 女要戴白色盖头、已婚妇女要 戴黑色盖头、未婚少女戴绿色 盖头; 忌在礼拜者面前走动、喊 叫、吃东西;忌评论宗教信仰 与民族习惯;忌直接向穆斯林 妇女赠送礼品;忌以人物雕像 或绘画作为礼品(偶像崇拜) ;穆斯林忌食猪、驴、狗肉以 及一切没有鳞的水生动物;忌 饮酒;
基督教礼仪
东正教
牧首(宗主教),是东正教的最高主教。 都主教,是重要城市的教会的主教。 大主教,一般指牧首所管辖的主教。 神父,也称主教,是教堂的负责人。
基督教礼仪
新教
• 牧师,是负责主持宗教仪式 和管理教务的人员。 • 传教士,是指未受神职而在 牧师指导下传道或为尚未领 洗的新入教者讲解经文教义 的人。 • 长老,由各级教堂一般教徒 中推选的参与管理工作的非 专职宗教职业者。 • 执事,由一般教徒中推选出 来协助长老和牧师管理教会 事务的人。
佛教礼仪
• 节日
节、花节(日本)。节日期间,佛教寺庙要举行斋会、放 生等活动,民间要举行泼水、赛龙舟、花车游行等活动,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成道节:佛教纪念佛祖悟道成佛的节日,民间也称腊八 节。根据牧羊女献乳糜供佛的传说,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煮粥供佛的活动; 涅磐节:佛教纪念佛祖逝世的节日,“涅磐”是佛教修 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寺庙要举办诵经法会,民间要禁 食、禁歌舞以示苦修。

接待不同国家和宗教游客的礼仪

接待不同国家和宗教游客的礼仪
礼仪之邦,见面行合掌礼。男女、僧俗之间不握手,递东西用右手,讲究坐姿。
主食大米,副食以蔬菜和鱼类为主,不爱红烧,忌吃牛肉,喜甜辣食。
五、斯拉夫语语族国家和阿拉伯及伊斯兰教国家的风俗习惯
信仰禁忌
礼仪习俗
饮食习惯
斯拉夫语代表俄罗斯
多数信仰东正教,握手递送物品不用左手,忌谈对方胖瘦、他人隐私、送刀子剪子、桥上告别,不在门槛上握手。
加拿大
基督教天主教信徒较多。
二、拉丁语族国家的风俗习惯
信仰禁忌
礼仪习俗
饮食习惯
意大利
忌送菊花、手帕
主要信仰天主教,意大,也忌一只手放口袋一只手与人握手,忌数字13、食狗肉、杀狗,3和7是吉祥数字。
见面礼仪有握手、亲吻、拥抱三种。做客习惯迟到一分钟,西班牙人有晚睡晚起习惯。
一、主要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
信仰禁忌
礼仪习俗
饮食习惯
英国
忌4人交叉握手、百合花、黑猫,不喜墨绿色、大象及图案,认为碰响水杯不吉利,认为星期三是黄道吉日、白马象征好运,喜养狗,信仰基督新教。
忌“13”、星期五、忌一根火柴或火机点三支烟、忌与同行跳舞、忌在别人面前打喷嚏或咳嗽、忌打听别人隐私。
不喜被称英国人,喜被称不列颠人,初次见面礼节为握手,女子一般施屈膝礼。
瑞典
半禁酒,做客不送酒,爱咖啡
挪威
爱红色,宴会礼品包装红色,谈话保持距离1.2米
芬兰
桑拿浴的故乡
四、日本、韩国、泰国的风俗习惯
信仰禁忌
礼仪习惯
饮食特点
日本
多信神教和佛教,忌绿色、荷花图案、夕阳风景画、数字4和42、筷子直插饭中、有动筷子、三人一起合影,喜欢红色和黄色、樱花、梅松竹、乌龟、仙鹤,也喜欢红白相间衣服,送礼忌9,数字6标记强盗。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传统的礼仪习俗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习俗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日常生活、庆祝活动、宗教仪式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魅力。

一、日常生活习俗1. 拜年在中国,每年过春节时,人们都会拜年。

拜年是中国传统的习俗,意味着表达尊敬之情和祝福之意。

在拜年时,晚辈会向长辈行拜年礼,同时互相道喜,祝福健康和幸福。

这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象征。

2. 尊重长辈中国文化非常注重尊重和孝顺长辈。

在中国,尊敬父母、尊重长辈被视为一种美德。

当年轻人遇到长辈时,通常会行鞠躬礼,以示尊敬之情。

此外,长辈的意见和建议也经常被称为信仰之源。

3. 宴客礼仪在中国,举办宴会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宴客礼仪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传统习俗,主人要亲自迎接客人,为客人服务,保证客人的满足感。

而客人则应礼貌地接受主人的款待,并表达谢意。

二、结婚习俗1. 婚礼仪式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独具特色。

新郎新娘在婚礼当天会先进行传统的迎亲仪式,随后进行敬茶仪式和交杯酒仪式。

这些仪式都有着特定的顺序和规定,代表着新人对彼此的承诺和祝福。

2. 禁忌和习俗中国传统婚礼中有一些禁忌和习俗。

比如新娘在结婚前一晚不能剪指甲,因为在中文中,剪指甲的发音与“分离”的发音相近;同时,新人离开婚礼现场的时候不可回头看,以示对未来美好的祝福。

三、节日习俗1.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用于祭扫和纪念祖先。

在此期间,人们前往坟墓,整理墓地,并祭拜自己的祖先。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龙舟比赛等传统活动,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2.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人民对收获和丰收的庆祝活动。

人们会吃月饼、赏月、赵子龙、写对联、战嬴英等等。

此外,中秋节还与中国传统的家庭团聚有着重要的关联。

四、宗教仪式中国传统礼仪习俗中也包含了一些宗教仪式,例如庙会和神像崇拜。

在中国,庙会是传统的集市,充满了文化、祭祀、娱乐等各种元素。

世界各国宗教的的礼仪习俗

世界各国宗教的的礼仪习俗

世界各国宗教的的礼仪习俗一、基督教以耶稣言行为指导的宗教(一)经典:《圣经》-上帝如何创造世界和派遣耶稣作为救世主来拯救世界。

旧约全书:法书、历史、先知、杂集新约全书: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启示录。

全世界现在有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亿人口,不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地,这此夫由于地理环境,宗教历史文化的不同,礼仪方面也呈现很大差异。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犹太教、印度教。

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

大该有13亿之多,相当于中国人口的总数。

(二)基本信条1、十戒信奉上帝为万物之主,不信其它神灵。

不为自己雕刻或者敬拜偶像。

不以上帝之名妄名虚誓。

恪守礼拜日孝敬父母不杀人不行奸淫不偷盗不妄证不贪念他人妻子和财物。

2、三位一体:相信圣父、圣子、圣灵3、信原罪:一切罪恶根源是始祖亚当和夏娃偸吃禁果引起的。

4、信救赎:上帝把耶稣派到人间偿还人类偷吃禁果之罪,因此虔诚的信仰耶稣必得到救赎。

5、末世论:相信有世界末日上帝对人类进行最后的审判,无罪入天堂,有罪入地狱。

(三)门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摩门教。

(四)礼俗:1、十字架;国际礼仪中忌交叉握手形成十字,代表不详象征。

2、数字13的忌讳耶稣受难前夜,最后的晚餐被第13人的犹大出卖。

如果哪天周五和13重全就成为“黑色星期五”楼层、房间没有13层,被隐晦掉了。

电脑黑客也喜欢在这天发病毒。

3、饼和酒。

基督教在进行弥散活动时,使用饼代表主的身体、酒代表主的血,吃喝主的肉和血,表示已经领受了耶稣的意愿。

可以获得免罪。

饼和酒成为教徒常用的食品。

二、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创建经典《古兰经》。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成为穆斯林,意思为顺从真主安拉的人。

五个信条;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

教徒要行五功念功-念颂真经礼功-做礼拜,每天做五次礼拜。

斋功-斋戒课功-把收入的一部分奉献给安拉。

第十二章:宗教礼仪

第十二章:宗教礼仪
1.开斋节
2.宰牲节 3.圣纪节
思考与练习
佛教与伊斯兰教对信徒的称呼各是什么? 基督教教义是什么?基督教分为哪三大派? 佛教的礼节是什么? 三大教派的饮食禁忌分别是什么?
(五)主要节日
1.圣诞节 2.复活节 3.圣灵降临节
(六) 禁忌 1.交往禁忌 2.作为禁忌 3.饮食禁忌 4.特殊禁忌
三、伊斯兰教礼仪
(一)伊斯兰教的起源 (二)教义 (三)礼仪 1.称谓 2.“五功”: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 3.饮食习惯 4.服饰礼仪 5.葬礼 6.禁用左手
(四)主要节日

一、佛教礼仪
(一)佛教的起源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支配者人们日常生活 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反映,产生于史前 社会的后期。
(二)佛教的礼仪
1.称谓 2.戒规 :四威仪;十重戒 3.饮食 :过午不食;不吃荤腥;不喝酒 4.礼节 :合十;顶礼;南无;功课;过堂; 忏悔;朝山 5.葬仪 6.非佛教徒进入寺庙应注意什么
(三)佛教的主要节日
1.世界佛陀日 2.佛诞节
3.成道节 4.涅磐节
二、基督教礼仪
(一)基督教的起源 (二三)教义
1.信仰上帝 2.信始祖原罪 3.信基督救牍 4.信灵魂不灭,末日审判
(四) 礼节
1.称谓 2.洗礼 3.礼拜 4.祈祷 5.唱诗 6.告解 7.终教 8.守斋 9.婚配
第八章
宗教礼仪
一、佛教礼仪 二、基督教礼仪 三、伊斯兰教礼仪

教学目标:
1.了解宗教的起源及其基本教义 2.理解宗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必然性及其特殊作用 3.熟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本礼仪 4.掌握各种宗教的有关习俗和禁忌
教学重点:宗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必然性及其特 殊作用 教学难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本礼仪和 习俗禁忌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图片展示、案例分析 教学学时:1学时

登礼规矩(1)

登礼规矩(1)

登礼规矩是指进入宗教场所时的礼仪规范,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登礼规矩。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登礼规矩:
1.佛教:进入佛寺时,应自认为身处圣地,避免大声喧哗、吸烟、
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在进入佛堂时,应摘下帽子,脱去鞋子,并将脚尖对准佛堂,然后合掌礼拜。

2.基督教:进入教堂时,应摘下帽子,脱去鞋子,并合掌礼拜。


唱诗班、圣歌队、敬拜时,应静坐,专心聆听。

3.印度教:进入印度教寺庙时,应脱去鞋子,并在进入寺庙前浇水
洗脚。

在进入寺庙时,应向神像礼拜三次,每次合掌礼拜,然后在神像前点燃蜡烛或花。

4.犹太教:进入犹太教寺庙时,应脱去鞋子,并合掌礼拜。

在进入
寺庙内时,应避免触摸神像或圣书。

5.伊斯兰教:进入清真寺时,应脱去鞋子,并向圣殿礼拜五次,每
次合掌礼拜。

在进入清真寺内时,应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此外,在清真寺内,男性应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女性应穿长袍或全身盖住的服装。

总之,登礼规矩是为了尊重宗教和保持宗教场所的庄严,在进入宗教场所时应遵守相关的礼仪规范。

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

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还影响到宗教的观 念,如一神教和多神教的起源受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 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一)宗教仪式 (二)节日
(一)宗教仪式
▪ 1、基督教的仪式 礼拜:
基督教教徒日常主要宗教活动多在星期日 由牧师在教堂主持,内容有祈祷、读经、 唱诗、讲道等。 弥撒:基督教纪念耶稣牺牲的宗教仪式。 2、佛教仪式 :开光、 烧香拜佛等。 3、伊斯兰教仪式:朝拜。
艺术造型上,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 录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 直贯全身。
大量采用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 。
雕塑多采用圆雕和接近圆雕的高浮雕。人物形 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 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
▪ 哥特式则以蛮族的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 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 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 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造成一个 “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有人说罗马建 筑是地上的宫殿,哥特建筑则是天堂里的神宫。
▪ 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 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 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 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返回

国巴 沙黎 特圣 尔母 教院 堂
德 国 克 隆 大 教 堂
意 大 利 圣 莫 特 教 堂
法 国 圣 特 提 恩 修 道 院
巴洛克式建筑
二、伊斯兰清真寺
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主要是清真寺。 与天主教不同,清真寺不是圣所,而是为教 徒集体集会做礼拜的地方。
▪ 教徒集会作礼拜的地方 ▪ 穹顶 ▪ 上有小亭子-宣礼楼
清 真 寺
比 一

伊斯兰堡费萨尔清真寺

第九章世界宗教及习俗《现代商务礼仪》PPT课件

第九章世界宗教及习俗《现代商务礼仪》PPT课件
19
9.4 佛教
9.4.1 佛教概况 9.4.2 佛教的基本习俗 9.4.3 佛教的主要节日
20
9.4.1 佛教概况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相当于我国春 秋时代,诞生于古印度,因创始人佛陀而得名,是世 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广泛流传于亚洲许多 国家和地区,特别集中流传于东亚和南亚,近代才 传到欧美大陆。佛教在公元1世纪传入我国。经 藏文献。这些文献被统称为大藏经(又称一切 经、三藏等)。“藏”有“箧藏”之意。大藏 经分为经、律、论三类。基本教义主要是四圣 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虽说派系众多,但大 体为两种,即大乘和小乘。
26
9.4.3 佛教的主要节日
1)佛诞节 2)成道节 3)涅槃节
27
13
9.3.2 伊斯兰教的基本习俗
1) 教职 2) 禁食 3) 净礼 4) 问候和拿手
14
9.3.3 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
1)开斋节 2)宰牲节 3) 圣纪节
15
与穆斯林交往的礼仪
入寺 进入清真寺要注意衣冠整洁,不袒胸露 臂;不穿短裤或短裙;要保持寺内庄严清静。 不得大声喧哗,更不准唱歌跳舞。不经阿訇的 同意,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礼拜大殿,殿内一般 不准拍照。不得抽烟、口出秽语。 交友 要尊重穆斯林的生活习惯和宗教心理, 话语避免使用伊斯兰教禁忌词汇、不涉及穆斯 林反感的事件,不主动评点不同教派的观点。 不可主动与主妇或年轻女子握手,也不可对其 凝视。不用左手取物递给别人。
10
与基督教徒交往的礼仪
注意习惯 向基督教徒送礼要避免有其他宗教 的标志或神像;如旅游途中遇到寺、观等,可 征求同行基督教徒的意愿,吃、住、行各随其 便,不要强劝。在耶酥受难日期间或星期五或 13日,不要邀请基督教徒参加私人的喜庆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
英国人见面时,互相握手问好,一般不行拥抱礼。有“妇 女第一”、“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
英国人不大讲究烹饪,普遍喜欢快餐。口味清淡,菜肴量 小而精,注意营养成分,喜欢喝茶,尤其喜欢中国的祁门红茶。 喝茶时,一定要先倒一点儿冷牛奶在茶具里,然后再冲热茶, 加一点糖,假如先倒茶再放牛奶就被认为是没有教养。
民俗:回族对肉食的选择非常严格,只 吃食草类的动物和食谷物类的禽肉及带 鳞的鱼类。 礼貌礼节:回族人很讲究礼节,尊敬长 者。晚辈见了长辈,要停下来向长辈问 好,长辈也礼貌地向晚辈问好。客人到 家入座时,按辈分入座,长者在前,晚 辈在后,不得在客人面前走动。吃饭时, 先让客人吃,然后主人才动筷子。陪客 也很讲究,男客人由男主人陪同,女客 人由女主人陪同,晚辈不能陪同客用饭。 禁忌:严禁用食物开玩笑;外出必须戴 帽;人、谈话忌带“猪”字或同音字, 居室内忌放猪皮或猪鬃等制品;不吃猪、 狗、驴、骡等肉或自死的动物;不吃动 物的血;不吃非回民屠宰的牲畜,不吃 非清真店制作的点心和罐头。忌用左手 递送物品。忌讳进食时出声音、喝茶用 口吹后吸出声音。
泰国
泰国是佛教王国,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之称。在泰国, 9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男子成年后,必须削发为僧出家一次,否 则,不仅会遭到社会的蔑视,而且会受到家人的冷漠。出家人可终身 为僧,也可随时还俗。僧侣有许多特权。
泰国人以大米为主食,副食以鱼、虾和蔬菜为主。喜欢吃富有刺 激性的调味品,如辣椒、葱、蒜、姜等。不吃海参、牛肉。食物中不 习惯放糖,餐前有先喝一大杯冰水的习惯。僧人们每天早晨四五点钟 起床,参加完早课后便三五成群托钵外出化缘,家家户户将食品放在 门前,任僧侣领回庙中食用。僧侣不禁肉食。
伊斯兰教
穆斯林特别喜爱饮茶,喜吃牛羊肉,但禁食自 死之物及血液、猪肉以及未诵安拉之名而宰的 牛、羊、驼、鸡、飞禽等。虔诚的穆斯林不喝 酒、不沾酒、也不卖酒。
部分少数民族及港澳台地区的习俗
朝鲜族
主要的节日:春节、清明节、 中秋节。每逢节日都要举行盛 大的民族运动会,进行荡秋千、 跳板、摔跤以及足球、排球比 赛 礼貌礼节:朝鲜族家庭礼节比 较严格,晚辈对长辈格外尊重。 用餐时,一般老少不同席,老 人要单独设席,等待老人举匙 后,全家方能用餐。年轻人不 能在长辈面前抽烟、喝酒。对 老人说话要用尊称。老人因事 外出或远行时,全家人都要鞠 躬相送;途中遇到老人,也要 摘帽点头问安并让路。 禁忌:不喜欢吃鸭、羊、鹅、 肥猪肉、河鱼。虽喜欢吃狗肉, 但在婚丧及佳节禁止杀狗和忌 食狗肉。严禁同宗、同亲通婚。
泰国人很讲礼貌,传统礼节为合掌礼。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有时 也行握手礼,但男女间不能握手。与泰国人交谈要回避政治、王室等 话题,绝不能讲对佛教、国王不敬的话语。可以询问个人情况,接受 礼品不当面打开。泰国人认为左手不洁。不能用左手递物或接物。泰 国人认为头是最神圣的部位。不能随意摸别人的头,小孩子的头只能 让国王、高僧或父母摸,别人是不能摸的。睡觉时,忌讳头向西方。 到寺庙烧香拜佛或参观游览时,必须衣冠整齐,进佛殿要脱鞋。妇女 要避让僧人。
日本
日本人性格内向,感情细腻,注重礼节,讲究礼貌。 大多信奉道教和佛教。
鞠躬礼是日本人的传统礼节。日本人在交往谈话时, 经常使用自谦语,特别是妇女,在与人交谈时总是 语气柔和,面带微笑,躬身相待。日本人最常用的 敬语有:“拜托您了”、“请多多关照”等。
日本人日常饮食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传统的日 本饮食方式,又称“和食”。第二种是中餐。第三 种是西餐。他们常以米饭为主食,副食以海鲜和蔬 菜为主,喜吃生鱼片、生瓜果蔬菜,喜喝酱汤,泡 菜几乎每餐必备。日本人的口味多为咸鲜、清淡少 油、稍带甜酸和辣味。
壮族
民俗节日:除春节、中元节、牛魂节外,壮
族民间最传统的节日是以对歌为主的歌圩节, 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地。
礼貌礼节:客人来访,主人热情招待,让座
递烟,双手捧上香茗。若家里有客人,不得高 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边绕行。与客人共餐, 要两脚落地,与肩同宽,不得跷二郎腿。客人 告辞时,主动将另留的鸡肉和客人盘中剩余的 肉用菜叶包好,让客人兜着带回去,客人决不 能拒绝。尊重老人,办事听从老人意见,窄路 相逢,主动给老人让路,赴宴给老人让上座, 要将鸡头等上等菜留给老人。
德国菜以酸、咸口味为主,调味较为浓重。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烹调肉食的方法,有 红烧、煎、煮、清蒸,还有特制的汤等,偏油腻,他们一天的主餐是午餐,而午餐的主 食大抵为炖的或煮的肉类,其肉食品以羊肉、猪肉、鸡、鸭为主,但是,他们大多数人 是不爱吃鱼,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少数居民才吃鱼。他们还爱吃马铃薯、色拉等。德国人 吃起马铃薯来简直不厌其多。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味道之佳,有口皆碑。德国人之所 以拿马铃薯为主食,原因就在这里。 忌讳“13”和“星期五”,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有“黑色星期五”之说),人们 会特别小心谨慎。 忌讳茶色、黑色、红色和深蓝色。在德国穿黑鞋尤其别系白鞋带,因 为那是纳粹的标志。刀、剪和餐刀、餐叉等西餐餐具。因为有“断交”之嫌。向德国人 赠送礼品时,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因为这表明凶兆。而以褐色、白色、 黑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不允许的。 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 者表示求爱,后者则专用于悼亡。玫瑰表示爱,香水与内衣表示亲近,即使女性之间, 也不宜互赠这类物品。
法国
法国人开朗热情,讲话直率,讲究礼貌,在举止行动上处处 体现“女士第一”。法国人见面时常亲面颊或贴面颊。长辈对 小辈亲额头。法国人如同信奉天主教的其他欧洲人一样,对结 婚纪念日颇为重视。
法国的烹调享誉世界,法国菜是西餐中的佼佼者,其特点 是香味浓厚、鲜嫩味美,讲究色、香、味,注重营养的搭配。 法国人以肉食为主,面包是法国最普及的食品,而且特别注重 面包的味道。奶酪消费量占世界第一位。法国人吃饭时大都饮 酒且喝酒比较讲究。喜饮矿泉水,不喜欢吃辣。
禁忌:一般不吃青蛙肉,有的地区的青年妇
女不吃牛肉和狗肉,有的地区忌吃青菜;正月 初一到初三不可出村拜年;妇女生小孩头三天 外人不得入宅。门口若挂有草帽、青竹或张贴 红纸,暗示外人不得入内,如不知贸然闯进, 主人必端上酒及狗肉等食物,来人应当吃掉, 主人才感满意。行商外出忌碗破,新婚出嫁忌 打雷。
回族
英国人墨守成规,少言寡语,不爱交际,忌打听私事,也 不喜欢将自己的事情随便告诉别人。尤其是妇女的年龄,从不 许别人过问。议论天气和新闻是英国人见面时最普遍的话题。 当英国人给你提意见或谈正经事时,要态度严肃,认真听讲, 否则会引起误会。安排英国客人的住房时,要注意他们喜欢住 大房间并愿独住的特点。在英国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 忌一根火柴点三枝烟。忌用大象图案,认为大象是愚蠢的象征。
法国人与陌生人交谈时,和欧美其他国家的人一样,一般 不询问年龄等个人私事,忌讳数字“13”。忌送香水给法国女 性(在法国送香水给女人意味着求爱)。认为核桃是不吉利的 东西。鲜花是备受法国人欢迎的礼物,但是到朋友家做客,忌 送红玫瑰(情人的礼物)和菊花(表示对死者哀悼)。
俄罗斯
俄罗斯是一个好客的民族,用面包和盐接待贵宾,以示热烈 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面包要放在铺着绣花面巾的托盘上,面 包上面放一小包盐。 亲吻、拥抱和握手是俄罗斯的重要礼节。 尊重妇女是俄罗斯的社会风尚。
各国以及各地区风俗习惯
香港
礼貌礼节。香港人在社交场合相见, 以握手为礼。亲朋好友相见时,也 有用拥抱礼和贴面颊式的亲吻;向 客人表达谢意时,往往用叩指礼。 禁忌:忌讳别人打听自己的家庭住 址;忌讳询问个人的工资收入、年 龄状况等;对“节日快乐”很不愿 意接受,因为“快乐”与“快落” 谐音。忌讳4字,因为4与死谐音, 为避讳4字常用两双或两对来代替 民俗:在接受斟酒或倒茶时,喜欢 用几个手指头在桌上轻叩来表示叩 谢之意。对吉祥话、吉利数字很感 兴趣。数字“3、8、6 ”在香港很吃香,因为粤语中“3”与 “升”谐音,“8”与“发”谐音, “6”与“禄”同音。
俄罗斯人的主食是面包和肉类,大多喜食黑面包。以吃冷 饮和凉菜而闻名,多数人喜饮烈性酒。最喜欢的热饮料是红茶, 习惯在茶中放糖。俄罗斯人口味浓重,喜咸酸味,不怕油腻。
“13日”和“星期五”被俄罗斯人认为是不祥之日。俄罗斯 人喜欢用单数,如送花要送一枝、三枝、五枝等,双数反为不 吉利。数字“7”意味着幸福或成功。他们认为红色象征吉祥与 幸福,而黑色表示肃穆和不祥。与俄罗斯人初次谈话时,不宜 问生活细节,尤其对妇女,不能当面问她们的年龄。应邀到朋 友家作客,不能坐床,坐床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宗教、习俗礼仪
制作:刘丹
宗教的习俗禁忌
佛教
僧侣不吃荤腥。这里的荤是指葱和大蒜等气 味浓烈、刺激性强的食物,腥则是指鱼肉类 食品。通常佛教徒不得结婚、不得饮酒。
基督教
基督徒有守斋和忌食的习惯。 守斋即斋戒,斋期只食素菜 和鱼类,忌一切肉食和酒类。 一般基督徒都不食动物血。 忌拜别的神、造别的偶像。 忌数字13和星期五。非基督 徒与基督徒在一起是不要以 上帝名义起誓,更不能拿上 帝或耶稣开玩笑。到教堂参 观时,要衣着整洁,谈吐文 明,不能乱窜,更不能嬉笑 打闹。
台湾
民俗:偏爱红色,以红色象 征吉祥,投亲访友习惯把礼 物用红纸包起来送人,很喜 欢6字,有六六顺之说。 礼貌礼仪:社交场合以握手 为礼,亲朋好友见面惯行拥 抱礼或吻面颊。高山族人迎 客,惯施吻鼻礼 禁忌:忌用扇子、伞、镜子、 毛巾、剪刀、粽子、甜果赠 人,禁以鸭子赠送分娩一个 月以内的妇女和贺喜之礼
澳门
民俗:对吉祥话、吉祥物、 吉祥数字有偏爱,恭喜发财、 鱼、8、6等都是吉祥的 礼貌礼节。在社交场合见面 以握手为礼。亲朋好友相见, 常以拥抱并相互拍肩膀为礼。 表达谢意时,用叩指礼。 禁忌。忌讳13和星期五,若 13日巧逢星期五更令人讨厌。 忌讳有人打听他们的经济收 入、年龄及婚姻状况,尤其 是女士。饮食上一般都不愿 吃酸味和过辣的菜肴。
日本人忌讳“4”和“9”(在日语中与“死”、“苦” 同音),上菜道数、安排客房均要避开这两个数字。 在日本,荷花常用于丧事,因此一般不要送荷花, 也不要赠送带有荷花图案的物品。菊花是日本皇室 专用花卉,一般不得随便使用。日本人喜爱仙鹤和 龟,因为这是长寿的象征。而对饰有狐狸和獾图案 的物品很反感,认为它们是贪婪、狡诈的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