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风俗与礼仪
埃及风俗

1、风俗习惯每星期五是“主麻日聚礼”,当清真寺内传出悠扬的唤礼声,伊斯兰教徒便纷纷涌向附近的清真寺,做集体礼拜。
为数众多的教徒仍然虔诚地信守每日5次礼拜的教规:即晨礼、响礼、哺礼、昏礼、宵礼。
每逢宗教节日,电视还播放总统及政府首脑去清真寺礼拜的镜头。
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会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上甜食。
著名甜食有“库纳法”和“盖塔伊夫”。
“锦葵汤”、“基食颗”是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
“盖麦尔丁”是埃及人在斋月里的必备食品。
“蚕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
其制造方法多种多样,制成的食品也花样百出。
例如,切烂蚕豆、油炸蚕豆饼、炖蚕豆、干炒蚕豆和生吃青蚕豆等。
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龄,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或者在母系亲属及邻居中择偶。
提亲后,男女双方开始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项的2/3作为聘礼送给女方。
然后,在村长的主持下订立婚约。
埃及农村的婚礼场面热闹奢侈。
迎亲前,男方大摆宴席,并有歌舞相伴,有时宴庆数日。
迎亲时,新郎的母亲带领多辆装点漂亮的马车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辆用昂贵克什米尔毛绸、玫瑰花等装饰的花车上。
晚餐后,新郎要由乐队引路去清真寺行跪拜礼,最后回到新房,与新娘共饮一杯清泉水,以示同享甘甜幸福。
这样的婚礼大约要持续30天左右,耗资约千余埃镑。
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锡瓦绿洲,有独特的婚俗。
姑娘8岁定亲,14岁完婚。
其间,小伙子要不断地向女方家赠送礼物。
新娘头上要编结很多发辫。
其一半由娘家梳编,另一半需婆家人来完成。
姑娘的嫁妆是100件袍裙。
所以,锡瓦人家一有女儿出生,母亲就要开始忙着为其缝制陪嫁的袍裙。
在开罗市的东南部,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墓地。
它本是安葬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生及显赫人物的地方。
后来,渐渐成为周围地区的公共墓地。
人们生前来这里为自己建造死后的住所,于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房纷纷筑起,俨然一座“死者之城”。
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死者的亲友都来此聚集,怀念死者,形成了埃及自己的独特葬俗。
埃及习俗礼仪

埃及习俗礼仪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埃及埃及地跨非、亚两洲。
埃及伊斯兰教是国教。
埃及人正直、爽朗、宽容、好客。
他们往往以幽默的心情来应付严酷的现实生活。
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有约会是失礼的。
埃及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克布奈”、“摩酪赫亚”一并食用。
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
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
串烤全羊、烤全羊是他们的佳肴。
他们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是谢绝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失敬于人。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
埃及人一般都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忌讳喝酒,喜欢喝红茶。
他们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
忌吃猪、狗肉,也忌谈猪、狗。
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鳝鱼、甲鱼等怪状的鱼。
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
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至5点之后,人们大都忌讳针。
商人决不卖针,人们也不买针,即使有人愿出10倍的价钱买针,店主也会婉言谢绝,绝不出售。
在埃及,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脱鞋。
埃及人爱绿色、红色、橙色,忌蓝色和黄色,认为蓝色是恶魔,黄色是不幸的象征,遇丧事都穿黄衣服。
也忌熊猫,因它的形体近似肥猪。
喜欢金字塔型莲花图案。
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图案的包装纸也不受欢迎,禁忌猪、狗、猫、熊。
3、5、7、9是人们喜爱的数字,忌讳13,认为它是消极的。
吃饭时要用右手抓食,不能用左手。
不论送给别人礼物,或是接受别人礼物时,要用双手或者右手,千万别用左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埃及的风俗礼仪

埃及的风俗礼仪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主要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教为国教。
那么埃及的风俗礼仪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和大家一起,学习埃及的风俗礼仪。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
埃及提倡“一对夫妇两个孩子”埃及的风俗礼仪一:社交礼仪握手礼---禁忌是不要用左手拥抱礼---力度适中亲吻礼---根据交往对象不同分为:吻面礼,一般用于亲友之间,尤其是女性之间。
吻手礼,向尊长表示谢意或是向恩人致谢时使用。
飞吻礼,多见于情侣之间。
埃及人亲吻的方式埃及人称亲吻为“布斯”。
嘴对嘴的接吻局限于情人和夫妇之间,而且在公开场合是禁止的。
据报道,曾有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公园中情到浓时禁不住拥抱亲吻,恰好被警察看见,被带到警察局,在交付罚款后释放。
夫妻一方出远门,在车站或机场送别和迎接时,丈夫只能吻妻子的脸颊。
有一种吻可译为"吹吻",方法是将右手掌张开,用嘴向手掌吹一口气,把"吻"吹给远处的人。
此外,有表示喜悦感情的吻,如儿女考试成绩优异或获奖,父母搂抱儿女,边说:"谢谢,谢谢",边亲吻他们的脸颊。
表示尊敬的吻,则是吻手背,儿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年轻人对长者、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或有权势威望的人实行吻手背。
埃及的风俗礼仪二:服饰礼仪在大中城市埃及人的打扮已于国际接规,但是,老年人着装较为保守,奇装异服埃及人通常不问津。
注意如果送礼品给埃及朋友一定记住,图案千万不要是星星、猪、狗、猫及熊猫的图案,因为有悖民族习俗。
埃及的风俗礼仪三:餐饮礼仪埃及人爱吃羊肉、鸡肉、鸭肉、土豆、豌豆、南瓜、洋葱、茄子和胡萝卜。
他们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若是谢绝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失敬于人。
埃及的风俗礼仪四:习俗禁忌喜欢的颜色:绿色和白色讨厌的颜色:黑色、蓝色喜欢的数字:5、7其他:喜欢葱认为它代表真理;忌讳针,是骂人的话;要会给小费,否则寸步难行;与人交谈注意:男士不要主动与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中的物品,人家会以为你是索要此物;不要与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
埃及习俗与礼仪范文

埃及习俗与礼仪范文埃及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习俗与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关于埃及习俗与礼仪的一些介绍,以展示这个国家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1.社交礼仪在埃及,社交礼仪非常重要。
当人们相互见面时,通常会握手并互相问候。
男性之间一般会互相拥抱,而女性则避免与男性有过多的肢体接触。
当与老年人交谈时,应表示尊敬,并为他们让坐。
在谈话中,人们通常会面带微笑,保持友好的态度。
2.宴会礼仪在埃及,举办宴会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
主人通常会邀请亲朋好友,与他们分享美食和谈笑风生。
在进入宴会场地前,客人会被主人迎接并问候,通常会给予适当的礼物表示诚意。
在宴会期间,人们通常坐在地毯上或垫子上,用右手吃饭。
通常主人会不断地补充食物,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好客。
3.宗教礼仪埃及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在清真寺内,参观者需要脱鞋并保持安静。
女性通常会戴上头巾,以显示对宗教的尊重。
参加宗教节日和庆祝活动时,人们通常会穿上节日盛装,参加宗教仪式。
在这些场合,人们会相互问候并互赠礼物。
4.葬礼礼仪在埃及,葬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
当有人去世时,亲朋好友会聚集在一起,为逝者祈祷。
通常会举行一系列的公开葬礼仪式,以向逝者致敬并表达对他们的哀思。
在葬礼期间,人们通常会穿上黑色的服装,以示哀悼之情。
5.结婚礼仪在埃及,婚礼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和社区事件。
在婚礼前的准备工作中,女方家庭通常要负责筹备宴会和嫁妆。
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娘穿着传统的婚礼服饰,参加宗教和民俗仪式。
参加婚礼的人们会给予新人礼物,并向他们表示祝福。
在婚礼后的宴会上,人们会享受美食和音乐表演。
总的来说,埃及的习俗与礼仪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现了这个古老文明的独特风貌。
无论是在社交活动、宗教仪式、丧葬仪式还是婚礼上,人们都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交往,以保持社会和谐。
这些习俗和礼仪传统使埃及成为一个独特而值得探索的国家。
埃及有什么礼仪习俗

埃及有什么礼仪习俗埃及有什么礼仪习俗埃及的全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地跨亚、非两洲。
那么,埃及有礼仪习俗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民族性格埃及人具有阿拉伯人典型的性格特征。
他们正直、勤劳、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乐善好施,从不怨天尤人。
他们爽朗宽容,也很健谈,他们的即席演讲能力令人叹服。
埃及人的家庭观念很重,尤其是妇女。
在埃及人的社会中,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2.相见礼仪埃及人见面时一般是握手,随后亲吻对方的脸。
在上流社会中,逢喜庆节日,人们相见时常以触鼻为礼。
当地还有一种吻手礼。
埃及人还有一种独特的迎宾礼:就是用击鼓、鸣枪等方式,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埃及,双方见面时.要互赠名片。
最好用英文或阿拉伯文名片。
埃及人谈话时习惯站得靠近些,他们的目光注视对方但不盯视。
3.拜访礼仪埃及人好客,拒绝邀请是不礼貌的。
到埃及人家拜访,可带一些鲜花或巧克力或具本国特色的小礼品。
送礼物时,必须用右手。
就座之后,切勿将足底朝外,更不可朝向主人。
客人一定要喝完主人倒的茶,按照风俗,不喝主人茶就意味着主人的女儿嫁不出去。
在埃及,女性是不见不相识的客人的,也不陪客人吃饭的。
他们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若是谢绝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失敬于人。
吃饭时,主人请客人多食,只说“请”,而不给客人夹菜。
客人如酒足饭饱,就将右手掌放于左胸,说声“感谢真主”,而不要说“吃饱了,不要了”。
吃光盘子里的食品是不礼貌的。
如果客人是首次光临,主人还会点上檀香。
这样做,一方面表示对客人的深情,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请客过程的结束。
4.餐饮礼仪埃及人的主食有米饭,面包等,荤菜有牛肉、羊肉,素菜有洋葱、黄瓜等。
当地人就餐前一般都要说:以大慈大悲真主的名义。
蚕豆是埃及人的一种必备的食品。
埃及人吃羊肉、鸡肉、鸭肉、土豆、豌豆、南瓜、洋葱、茄子和胡萝卜。
埃及人喜欢清淡、香甜、不油腻的食品。
宴会或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甜食。
在用餐时交谈,被认为是对神的一种冒犯行为。
埃及礼仪

性之间,也不应该。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装是禁止的。哪怕是婴儿的身体也
不应无掩无盖,街上也不见公共澡堂。在埃及,看不见袒胸露背或穿短裙的妇女,也 遇不到穿背心和短裤的男人。 虽然埃及人对外国人是宽容的,不像某些伊斯兰国家那么严厉,但必须提醒一点, 在埃及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严禁到清真寺去的。 埃及的乡村妇女很喜欢佩戴首饰,尤其是讲究佩戴脚镯,此外,还习惯将发辫 梳成单数,在每根辫子上还要系上三根黑色丝线,并挂上薄薄的金属片。
餐饮礼仪
埃及人主食有米饭,面包等,爱吃羊肉、鸡肉、鸭肉、土豆、豌豆、 南瓜、洋葱、茄子和胡萝卜。埃及人口味较淡,不喜欢油腻,爱吃 又甜又香的东西。 不喝酒,忌食猪狗肉,忌谈猪狗事,不吃虾、蟹、鳝,动物内脏、 血液,自死之物,未诵安拉之名宰杀之物。 在饮料上埃及人酷爱酸奶、茶和咖啡,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
埃及位于中东地区,地跨亚、 非两大洲,大部分土地位于 非洲的东北部。 总面积约100.2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大约长达2700公里, 全境96%为沙漠,99%的人口 集居在国土面积4%的河谷和 三角洲地带 。 首都:开罗。 埃及的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 埃及国语是阿拉伯语。 埃及货币为埃及镑。
用餐时埃及多以手取食。在正式场合,他们也习惯于使用 刀、叉和勺子。用餐之后一定要洗手。
忌用左手取食 ● 忌在用餐时与别人交谈 ● 客人一定要喝完主人倒的茶 ● 用餐时客人尽量多用一些,但吃光盘子里的食物是不礼貌的
●
与埃及人交谈时,应注意下述问题: 一、男士不要主动找妇女攀谈; 二、不要称道埃及人家中的物品,在埃及 这种做法会被人理解为索要此物; 三、是不要与埃及人讨论宗教纠纷、中东 政局以及男女关系、堕胎等话题。
二、社交礼仪
埃及旅游注意事项

不要左手和别人握手,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
在埃及的公共场合女性是不允许穿得太过暴露。
在埃及去清真寺是不允许穿超短裙背心和短裤进入的。
饮食习俗方面,斋月里白天禁食,不吃一切忌物,也不吃红烩带汁和未熟透的菜。
吃饭时不与人谈话,喝热汤及饮料时禁止发出声响,食物入口后不可复出,而且忌讳用左手触摸食具和食品。
在酒店、餐厅、理发店、酒吧、出租车等消费场所接受服务应付小费,一般消费标准为消费额的5-10%。
在埃及所有的酒店一般都不提供一次性牙刷、拖鞋和饮用开水,请出团前作好准备。
在室外参观游览时应携带雨伞、太阳镜,并注意涂抹防晒霜。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也可以在其境内通用。
去埃及出差注意事项

去埃及出差注意事项一、颜色与数字埃及人爱绿色、红色、橙色,忌蓝色和黄色,认为蓝色是恶魔,黄色是不幸的象征,遇丧事都穿黄衣服。
3、5、7、9是人们喜爱的数字,忌讳13,认为它是消极的。
二、动物猫一直被穆斯林们所喜爱,他们认为猫是幸运的吉祥物;鸟类同样也受人喜爱。
猪不用多谈,穆斯林是不喜欢猪的(从根本上讲,穆斯林自己不能吃,但不能禁止别人在自己面前吃),因此,我建议最好不要在公众场合吃猪肉。
三、社交礼节埃及人见面时既有传统礼节,又有欧美礼节。
在生活中,普通居民即使是不相识也会问候“赛俩目”(音节:问—安赛俩目啊莱以空;答—啊莱以空赛俩目。
意思:—愿真主赐你和家人以和平与幸福;—也愿真主将和平与安宁赐予你的家人);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
当然了,握手礼也很常见,尤其是在上层人士中。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认为"右比左好(仅限于生活意义,与政治无关)",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原因:伊斯兰教规定,擦屁股时必须用左手拿卫生纸(左手残疾的人例外)。
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这一点尤为重要。
埃及以温和的逊尼派穆斯林为主,但不乏基督教徒、虔诚的什叶派穆斯林、自由的苏菲派穆斯林和极端且保守的瓦哈比派穆斯林,各个宗教派别之间历史上纠纷很大,政治上一样,各派分立,至于男女关系,各个教派对此态度不一,比如瓦哈比派要求十分严格(参考阿富汗塔利班)、逊尼派相对温和(例如土耳其)。
四、饮食习惯和其他内容一样,受到伊斯兰教各派别的影响,埃及人喜欢甜食;他们一般都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忌讳喝酒,喜欢喝红茶。
他们有饭前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及风俗与礼仪埃及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许多自己传统的风俗习惯。
其中包括宗教习俗、饮食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生活习俗、社交习俗.宗教习俗每逢周五是埃及人传统的“主麻日聚礼”,当清真寺内传出悠扬的唤礼声,伊斯兰教徒便纷纷涌向附近的清真寺,做集体礼拜。
为数众多的教徒仍然虔诚地信守每日5次礼拜的教规:即晨礼、响礼、哺礼、昏礼、宵礼。
每逢宗教节日,电视还播放总统及政府首脑去清真寺礼拜的镜头。
埃及伊斯兰教徒不仅仅是虔诚信仰“五行”(自白、礼拜、绝食、布施、参拜麦加圣地),还得力行,这才算完成了信徒份内的事。
也就是说,“五行”已经跟日常生活打成一片。
了解他们这种生活习俗之后,你才不至于在无意中侵害了他们的“五行”。
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编辑本段饮食习俗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会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上甜食。
农村婚礼复杂,场面奢侈,历时可持续30天左右。
西部的锡瓦绿洲有奇异的婚俗,姑娘8岁定亲,14岁完婚,嫁妆为100条袍裙。
女子自出生起,家庭就着手为其缝制袍裙。
著名甜食有“库纳法”和“盖塔伊夫”。
“锦葵汤”、“基食颗”是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
“盖麦尔丁”是埃及人在斋月里的必备食品。
“蚕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
其制造方法多种多样,制成的食品也花样百出。
例如,切烂蚕豆、油炸蚕豆饼、炖蚕豆、干炒蚕豆和生吃青蚕豆等。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
耶素即为不用酵母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
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
串烤全羊是他们的待客佳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埃及人还特别爱吃中国川莱。
编辑本段婚嫁习俗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龄,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或者在母系亲属及邻居中择偶。
提亲后,男女双方开始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项的2/3作为聘礼送给女方。
然后,在村长的主持下订立婚约。
埃及农村的婚礼场面热闹奢侈。
迎亲前,男方大摆宴席,并有歌舞相伴,有时宴庆数日。
迎亲时,新郎的母亲带领多辆装点漂亮的马车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辆用昂贵克什米尔毛绸、玫瑰花等装饰的花车上。
晚餐后,新郎要由乐队引路去清真寺行跪拜礼,最后回到新房,与新娘共饮一杯清泉水,以示同享甘甜幸福。
这样的婚礼大约要持续30天左右,耗资约千余埃镑。
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锡瓦绿洲,有独特的婚俗。
姑娘8岁定亲,14岁完婚。
其间,小伙子要不断地向女方家赠送礼物。
新娘头上要编结很多发辫。
其一半由娘家梳编,另一半需婆家人来完成。
姑娘的嫁妆是100件袍裙。
所以,锡瓦人家一有女儿出生,母亲就要开始忙着为其缝制陪嫁的袍裙。
编辑本段丧葬习俗在开罗市的东南部,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墓地。
它本是安葬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生及显赫人物的地方。
后来,渐渐成为周围地区的公共墓地。
人们生前来这里为自己建造死后的住所,于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房纷纷筑起,俨然一座“死者之城”。
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死者的亲友都来此聚集,怀念死者,这就是埃及人的独特葬俗。
编辑本段生活习俗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埃及人对绿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
一般人都厚爱这两种颜色。
有把绿色喻为吉祥之色,把白色视为“快乐”之色的说法。
他们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字也有喜厌之分。
一般人都比较喜欢“5”和“7”数。
认为“5”数会给人们带来“吉祥”,认为“7”数是个受人崇敬的完整数字。
因为“安拉”创造世界用了6天的时间,在第7天休息,所以人们办一些重要的事情总习惯采用“7”数,例如:有很多咒语、祷告要说7遍;朝觐者回来后,第7天请客;婴儿出生后,第7天宴请;还有纪念婚后7日,纪念去世后7日等等。
他们有把葱视为真理标志的习惯。
他们非常喜爱仙鹤。
认为仙鹤是一种吉祥鸟。
它美丽又华贵,象征着喜庆和长寿。
埃及人宠猫、敬猫如神,并视猫为神圣的精灵。
在埃及人的心目中,猫是女神在人间的象征,是幸运的吉祥物,是受人崇敬的国兽。
针是缝衣的工具,几乎是家家必备的日常用品,但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却有几分神秘的色彩。
每天下午3-5点,埃及人决不买卖针,这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条不成文的戒律。
据传说,每天的这个时间里,有天神下凡赐给人们一些生活必需品,但天神要亲自体察人们各自的境遇。
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赏赐会越多;越穷的人,所得的赏赐则越少。
而穷人整天总是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为了使穷人得到的赏赐多一些,免于窘困终身,所以人们在这个时候绝不卖针。
在这个神话传说的影响下,埃及的一些人甚至连夜晚也不敢做针线活,否则认为会给自己的母亲带来灾祸。
农村里有些妇女把借针也看作忌讳之事,在非借不可时,出借人要把针插在面包里递给借针人,借针人也不敢当面用手把针取出来。
针有时也成为一些妇女相互对骂的口头语,如果一个妇女被人骂作针,那她便如同受了奇耻大辱,痛不欲生。
如今,针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仍有其独特的、传奇般的地位,对针的忌讳也沿袭下来。
埃及人受历史、宗教等因泰的影响,生活习惯也颇为独特。
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在这段时间内,勉强请人家来谈生意是失礼的。
按照埃及的商务礼俗,宜随时穿着保守式样西装。
拜访须先订约会。
埃及人对来访的客人甚表重视(有时说可能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因此,即使依约前来面谈当中,若有不速之客到来时,他们也会简单的迎接。
一笔生意洽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相反的,他们也经常会以电话不通为借口突然造访(但是,部长、副部长之类的人物则为例外,一定要先约会才行)。
在埃及,持用印有阿拉伯文对照之名片,颇有帮助,当地2~3夭内即可印妥。
在埃及从商的人经验丰富,时间观念差,很少依照所约定的时间行事,他们口头上常常挂着“请等5分钟”这句话。
埃及人所谓的5分钟,可能就是30分钟也见不到人。
若说请等1小时,那么等于要重新约定时间了。
但埃及人很勤劳,你若到乡间田园去的话,就可以看到汗流浃背、默默耕耘的农民。
据认为,在大地上朴素地生活的那些人,才是埃及人的真正形象,令人深深觉得埃及确实是尼罗河的恩赐。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
究其原因,穆期林“方便”和做脏活时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
编辑本段社交习俗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两者皆有,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
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
一般情况下,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问候的人说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问候语—“安塞俩目尔来库姆”(直译为“和平降于你”,意为“你好”)。
我国穆斯林简称它为“色兰”。
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
而且还会连珠炮似的发出一串问候语:“你好吧?”“你怎么样?”“你近来可好?”“你身体怎样?”等等。
埃及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北非国家埃及人,大多均为穆斯林;教义教规重恪守,文明历史永长存;一般都很爱仙鹤,“5”、“7”数字喜光临;黑、蓝、黄色属忌讳,更为特殊禁说“针”;讨厌当众吐唾沫,赞女窈窕为不纯。
埃及地跨非、亚两洲。
埃及伊斯兰教是国教。
埃及人正直、爽朗、宽容、好客。
他们往往以幽默的心情来应付严酷的现实生活。
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有约会是失礼的。
埃及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就是不发酵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
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
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
串烤全羊、烤全羊是他们的佳肴。
他们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是谢绝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失敬于人。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
埃及人一般都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忌讳喝酒,喜欢喝红茶。
他们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
忌吃猪、狗肉,也忌谈猪、狗。
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除肝外)、鳝鱼、甲鱼等怪状的鱼。
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
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至5点之后,人们大都忌讳针。
商人决不卖针,人们也不买针,即使有人愿出10倍的价钱买针,店主也会婉言谢绝,绝不出售。
在埃及,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脱鞋。
埃及人爱绿色、红色、橙色,忌蓝色和黄色,认为蓝色是恶魔,黄色是不幸的象征,遇丧事都穿黄衣服。
也忌熊猫,因它的形体近似肥猪。
喜欢金字塔型莲花图案。
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图案的包装纸也不受欢迎,禁忌猪、狗、猫、熊。
3、5、7、9是人们喜爱的数字,忌讳13,认为它是消极的。
吃饭时要用右手抓食,不能用左手。
不论送给别人礼物,或是接受别人礼物时,要用双手或者右手,千万别用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