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讲义词词类活用创新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总结本文总结了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词类活用情况。

实词实词是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语,即具有具体内容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具体的实词活用情况如下:名词名词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人、事、物等具体对象。

名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单数和复数形式:名词的单数形式一般用于表示单个对象,复数形式用于表示多个对象,复数形式常在名词后加"们"表示复数概念。

2. 谓语修饰:名词可以作为主语或宾语,在句子中可以由谓语动词、形容词等修饰。

动词动词在文言文中表示动作、状态等。

动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时态变化:动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态表达不同的动作或状态,如过去、现在、未来等。

2. 语态变化:动词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态,如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3. 方式变化:动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示动作的进行方式,如直接、间接等。

形容词形容词在文言文中用于描写人、事、物的性质、特征等。

形容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级别变化:形容词可以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使用不同级别,如比较级、最高级等。

2. 修饰变化: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通过副词修饰动词。

虚词虚词是表示虚拟意义或具有辅助作用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具体的虚词活用情况如下:介词介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连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介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位置变化:介词的位置可以在句首、句中或句末,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变化。

2. 搭配变化:介词通常与特定的动词、名词搭配使用,表示特定的意义。

连词连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连接词与词、短句与短句之间的关系。

连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并列关系:连词可以表示两个词、短句之间的并列关系,连接相同语法成分。

2. 转折关系:连词可以表示两个词、短句之间的转折关系,连接相反或对比的语法成分。

助词助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辅助动词、形容词等进行语法上的变化。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讲讲文言文词类活用这神奇玩意儿,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你看啊,名词活用作动词,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比如说“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字,本来是军队的意思,嘿,在这儿就变成了驻军,是不是很奇妙?就好像一个名词突然有了动词的本事,一下子变得超级厉害!
还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呢!“素善留侯张良”里的“善”,原本是善良的意思,可在这儿呢,就变成了与……交好,哇,这变化,简直绝了!这就
好比一个温柔的人突然变得很会交际一样。

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也很有意思呀!像“追亡逐北”中的“亡”和“北”,本来就是跑和败逃,现在却成了逃亡的人、败逃的人,这不就像是一个动作变成了具体的人或事物嘛。

还有“将军身披坚执锐”,“坚”和“锐”原来是坚固和锐利,现在却成了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多神奇呀!
名词作状语呢,就像给句子披上了一件特别的外衣,让它变得与众不同!“吾得兄事之”中的“兄”,不就是像兄长一样嘛,多形象呀!“蚕食鲸吞”里的“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多生动!
哎呀,文言文词类活用真的是太有趣,太有魅力了!它就像是文字的魔法,能让简单的句子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韵味。

朋友们,好好去感受它的神奇吧,你一定会被深深吸引的!真的,相信我!我觉得文言文词类活用就像是一座宝藏,我们要不断去挖掘,去发现其中的奇妙之处,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呀!。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讲义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讲义

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一、词类活用分类练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3类。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文言文中名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动词用作名词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使动或为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或为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

1.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

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4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

(其他如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句等,《考试说明》虽未作明确要求,但也需要掌握)对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在断句题中有涉及,更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采分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以便迅速准确翻译句子。

(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文言实词讲解——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讲解——词类活用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 [zēng] 鱼腹 中。 罾:本为“渔网”,在此指“用网
捕”。 馆:居住 2、是以,令吏人完(指修缮)客所馆。
小结: 【6】(所+名词)名词用在“所”字 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
1、扣弦而歌《赤西进
小结: 【7】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 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2、遂王天下。 王:称王 面:面朝 3、面山而居。 4、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
小结:
【1】 (名词+名词)两个名词相连,既 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偏正关系,且无 谓语,一般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蹄:用蹄子踢 1、驴不胜怒,蹄之。 2、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用盒子装 器:器重、重视 3、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8、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称帝称王) 9、吾师道也 (师:学习) 10、天雨墙坏(雨:下雨) 11、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12、道芷阳间行 (取道,名作动)
13、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寓舍:居住)
14、邹忌朝服衣冠。 15、其疾病而死。 (《五人墓碑记》) 16、 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桃花源 记》)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花:开花。
小结: 【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 词作谓语中心词,而名词又处于谓语中 心词的位置,此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规律小结
• 宾语前的名词 • 状语后的名词 • 补语前的名词 • 谓语部分的名词
若无 动词 时, 则活 用为 动词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 并解释之。 1、二月草已芽 芽:发芽。前有副词“已” 。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3、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笼:用笼子装 4、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5、日将暮,取儿稿葬 暮:落山 6、凡吏于土者 ,皆往之吏于土:在地方上做官。后带补语 7、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最新文言文词类活用精讲ppt课件

最新文言文词类活用精讲ppt课件
(羞耻——以……为羞耻) •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镜子——以……为镜子)
•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 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 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一般可 译为"认为"、"以为 "等。
动词的活用
• 1.动词活用为名词。 • 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 3.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
主语把宾语当 作某种事物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把
之 把他当作老师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我者 认为我美
意动用法
• 1.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 为朋友)
• 2.鱼肉百姓。 (鱼肉 ——以……为鱼肉)
• 3.越国以鄙远。 (边邑——把……当作边邑)
•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五、蜈蚣养殖投入少,收益巨大。
• 正因为看到了这一机会,我们决定以蜈蚣 养殖作为我们的创业项目。
二、武汉丰润兴农生物工程技术有
限公司
• (1)公司背景: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数词“一”用作动词:统一)
数词的活用
一、数词用作动词: 如:(1)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
二、数词用作形容词: 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二三其德 (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
三、数词活用为名词:作主语或宾语 如: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一体 )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文言文词类活用精讲
概念: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 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 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 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 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的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的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的总结对文言知识中活用现象的总结常见的文言现象有:实词的一词多义,实词的活用现象,及实词的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虚词的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其中关于词类活用现象的复习,鄙人做了如下的总结,希望同仁给予斧正。

如何复习文言知识中的活用现象呢?如果仅仅让学生反复去做,或者不停地去记,我觉得效果都不太好。

我个人认为,最好结合现代汉语的句法功能,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之后来记忆,可能更便捷,更有效果。

现在,我把我结合句法总结出的一点小规律,列叙如下:(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例如:处于主语的位置:《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处于宾语的位置: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盟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②《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

”(处于宾语位置)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处于主语位置)(四)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第一,比喻动作行为的状态。

例如:①《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例如:《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卒廷见相如。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例如: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例如:“群臣吏民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第六,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例如:予分当引决。

分:按照。

第七,方位名词,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方位。

骊山北构而西折。

北、西:向……1第八,“岁、月、日”表示时局的频率。

月削月割。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讲义)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讲义)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讲义)闽侯职专语文组程峰清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名词+宾语(名词或代词)]解说:动词后面才可带宾语,而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所以宾语前面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籍.吏民,封府库。

②驴不胜怒,蹄.之。

(驴子十分愤怒,用蹄子踢它)③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就想乘便把这次出门的事告诉你)⑵.[副词作状语+名词]解说:状语只能修饰动词,不能修饰名词,所以副词作状语后面的名词往往被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二月草已芽.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③秦师遂东.(秦国军队就向东进发)⑶.[能愿动词+名词]解说:能愿动词(能、可等)不能与名词结合,所以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夫珠玉盒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yì)。

(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饥饿的时候不可以吃,寒冷的时候不可以穿)⑷.[名词+名词]解说: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存在并列、修饰等关系,那么第一个动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左右欲刃.相如。

(秦王左右的人想杀死蔺相如)(“刃”本来是名词“刀刃”,这里用作动词“杀”)②腰.白玉之环。

(挂着白色的玉环)(“腰”本来是名词“腰部”,这里用作动词“挂着”)⑸.[介宾词组+名词]或[名词+介宾词组]解说:介宾词组不能与名词结合,作它的状语或补语,所以介宾词组前面或后面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②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鹪鹩在密林里筑巢,只不过占一根树枝)⑹.[动词+而+名词]或[名词+而+名词]解说:连词“而”常用来连接动词,很少用来连接名词。

所以如果连词“而”的一端是动词,另一端是名词,那么这个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①罍.而歌者(拿着酒杯唱歌的人)(“罍”本是名词“酒杯”,这里用作动词“拿着酒杯”)⑺.[所+名词]解说:特殊指示代词“所”不能与名词结合,而可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以“所”后面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文言实词活用现象PPT课件

文言实词活用现象PPT课件
A、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B、四方之士来者,皆庙礼之 C、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 之业也。
2021/3/12
14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后带上宾语,是主语主观上认 为这个名词后面所带的宾语是这个名 词所表示的事物,而并不一定是事实。
பைடு நூலகம்
A、侣鱼虾而友麋鹿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C、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 流俗之所轻也。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
人2皆021得/3/1以2 隶使之。
4
③名词作状语,表示产生某个动作行为所使用的 工具与方式。有的可以译:“用…… ”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E、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F、与樊哙…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G、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021/3/12
16
• 名词 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2021/3/12
17
二、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常用作定语、状语、谓语, 当它处于名词或代词所处的主语或宾 语的位置,这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有以下几种情形:
2021/3/12
18
1、形容词前面有代词、数词、名词或名词 性短语作定语,而形容词本身作为中心词时, 该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2021/3/12
1
• 概念:
• 词类活用
就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语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