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学课件(2)
合集下载
《房地产经济学》PPT课件

金融业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关系
房地产业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提供业务拓展空间等直接促进作用及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等间接促进作用
3
可整理ppt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出售产 品,收 回价款
货币资金
购入物质资料 及土地使用权
储备资金
商品资金
生产资金
在建筑 地块上 投入物 质资料
产品完工
4
❖ 房地产金融的主要业务包括吸收房地产业存款, 开办住房储蓄,进行房地产贷款,尤其是房地产 抵押贷款,从事房地产投资、信托保险、典当和 货币结算以及房地产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
10
可整理ppt
国际房地产金融制度模式分析
1
德国的住房 储蓄金融制
度模式
2
美国的抵押 贷款制度模
式.
3
新加坡的住 房公积金制
9
可整理ppt
房地产金融的概念、基本任务及主要业务
❖ 房地产金融是在房地产开发、流通和消费过程中, 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进行的筹资、融资及 相关金融服务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称。
❖ 房地产金融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多种金融方式和金 融工具筹集和融通资金,支持房地产开发、流通 和消费,促进房地产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良性循 环,保障房地产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可整理ppt
房地产企业产品特点
资金运作过程特点
房地产资金运动、积 累及来源的矛盾
1规模庞大 2生产周期长 3位置固定 4销售价格高 5使用寿命长
1资金投入量大 2整体资金周转慢
3资金运动受 地域影响大
1资金运动集中性
与来源分散性 2资金投入巨额性与 积累的长期性小额性 3资金回流缓慢与 资金投入的连续性
房地产业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提供业务拓展空间等直接促进作用及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等间接促进作用
3
可整理ppt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出售产 品,收 回价款
货币资金
购入物质资料 及土地使用权
储备资金
商品资金
生产资金
在建筑 地块上 投入物 质资料
产品完工
4
❖ 房地产金融的主要业务包括吸收房地产业存款, 开办住房储蓄,进行房地产贷款,尤其是房地产 抵押贷款,从事房地产投资、信托保险、典当和 货币结算以及房地产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
10
可整理ppt
国际房地产金融制度模式分析
1
德国的住房 储蓄金融制
度模式
2
美国的抵押 贷款制度模
式.
3
新加坡的住 房公积金制
9
可整理ppt
房地产金融的概念、基本任务及主要业务
❖ 房地产金融是在房地产开发、流通和消费过程中, 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进行的筹资、融资及 相关金融服务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称。
❖ 房地产金融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多种金融方式和金 融工具筹集和融通资金,支持房地产开发、流通 和消费,促进房地产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良性循 环,保障房地产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可整理ppt
房地产企业产品特点
资金运作过程特点
房地产资金运动、积 累及来源的矛盾
1规模庞大 2生产周期长 3位置固定 4销售价格高 5使用寿命长
1资金投入量大 2整体资金周转慢
3资金运动受 地域影响大
1资金运动集中性
与来源分散性 2资金投入巨额性与 积累的长期性小额性 3资金回流缓慢与 资金投入的连续性
房地产经济学ch房地产与房地产业PPT课件

一宗土 地利用 会受到 内外因 素的制 约
第8页/共65页
• 土地的内涵:理查德·伊利(Richard Ely)认为:“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一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或 自然资源。它的意义不仅是指土地的表面,因为它还包含地面上下的东西。水的本身就被看做为土地,因 为它是一种自然资源。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 这里土地被等同于自然资源,这 是最广义的土地定义,但在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影响。
• 包括:
—住宅小区、住宅楼、公寓、别墅、度假村等物业管理; —综合楼、办公楼、写字楼、商场、商厦、购物中心、酒店、康乐场所
等物业管理; —工厂厂房、仓库等物业管理; —车站、机场、港口、码头、医院、学校等物业管理; —房管部门(房管局、房管所)对直管公房的管理; —单位对自有房屋的管理; —其他物业管理。
第23页/共65页
• (二)数量的有限性 • 首先是是由土地的有限性(同时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
围湖填海并没有改变土地的总量)决定的;其次,房地产建设 资源消耗巨大,也决定了在一定时间内的有限性。
• 资源供给稀缺性突出 • 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 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第24页/共65页
• ②工业厂房和仓库;
• ③砖混结构房屋;
• ③商场和商业店铺用房;
• ④砖木结构房屋;
• ④办公用房;
• ⑤其他结构房屋等
• ⑤宾馆饭店;
• ⑥文体、娱乐设施;
• ⑦政府和公用设施用房;
• ⑧多功能建筑(即综合楼)等
第17页/共65页
(三)附着物(定着物)—配套基础设施
• 其他地上定着物,是指与土地、建筑物不能分离,或者虽然能够分离,但是分离就会破坏土地、建筑物的 功能或完整性或者使其价值明显受损害的物。包括为提高土地或建筑物的价值或功能而埋设在地下的管道、 设施,种植在地上的花草树木或人工建造的庭院、假山,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给排水、卫生、照明、空调、 通讯、防灾等设备。
《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产权 ppt课件

绝对性,是指只有产权人才具有对房地产的充分、完整的控制、支配权,以及从 而享有的利益;
排他性,是指产权人排除他人占有、干涉的权利。这种权利包括直接的物权,也 包括由此派生的典权、抵押权等他项权利;
最完全的物权,所有权是所有人对于其所有物进行一般的、全面的支配,内容最 全面、最充分的物权,它不仅包括对于物的占有、适用、收益,还包括了对于物 的最终处分权;
PPT课件 12
抵押物权
抵押物权是指在抵押关系中,抵押权人对作为抵押物的房地
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及附属物所享有的以处分权和优先受偿为
中心的一系列权利。抵押物权是担保物权,是他物权的一种。
例如:某人用房产证向银行抵押贷款,房产局就发一个他项 权利证给银行,证明某人在还清贷款之前银行保留对抵押物 的处置权,如果一直按时还贷,那么银行就不能行使该权力。
转让、出租等。
有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和 继承。划拨土地使用权在补办出让手续、补缴或抵交土地 使用权出让金之后,才可以转让、出租、抵押。
PPT课件
21
划拨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
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
权,
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 使用权。
PPT课件
6 6
一、房地产产权概念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 , 使用 , 收益 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最重要的一种物权。
他物权是对不属于自己所有物的某些权利。是在他人所有
之物上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设定或享有的权利。包括 地役权、典权、抵押物权等。
房地产经济学课件2

第二章
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制度
第一节土地产权与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的定义
土地制度的定义,直接关系到现实生活中土地制度 的改革和创新问题,对土地制度的定义颇多争议, 比较权威和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六种: • 认为土地制度即土地所有制,认为所有制即土地关 系。 例如:在陈道主编的《经济大词典》中,土地制 度被定义为:“土地制度亦称土地所有制,人类社 会一定发展阶段中土地所有关系的总称,是生产资 料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土地的所有, 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
土地所有制
• 土地所有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 社会制度下,占有和控制土地的形式,是 土地制度的核心。迄今为止,土地所有制 经历了原始土地公有制,奴隶主,和封建 主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的,国家私有制 与私人所有制,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几种 形式。
土地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 土地所有制是关于所有权的经济制度。是对 所有权的抽象存在,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和经济上的 具体表现。是对所有制的具体存在。属于经 济基础的范畴。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 核心问题。是全部土地经济关系的基础。她 决定着土地经济关系的社会经济性质和土地 利用的效率和程度。
• 例如:如果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 土地租赁制,则土地所有权由封建土地地 主私有制界定给地主。土地使用权由土地 租赁制界定给租赁农民。因此,土地产权 的诸多权能是由土地制度中各个具体的制 度安排界定的。
• 土地制度是由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两部分组成。高 尚全认为,土地制度包括上述两个基本制度,土地所有制度 主要解决土地归属问题,他要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土地 产权制度涉及到土地如何利用和有效使用的问题,主要包括 土地使用、土地流转和转让制度。土地所有制度决定了生产 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决定了土 地使用过程中各种权益主题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 土地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冯玉华认为,“土地制度是人们 占有和使用土地的行为规范,它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 段建立的理想的土地关系”。“人们的全部土地关系可以概 括地分为人们对土地的使用关系和所有关系,……土地制度 也分为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所有制两部分,前者主要针对怎 样对土地加以利用的问题,后者主要针对怎样分配土地即地 权问题。…… 土地制度就是规定土地利用的方式和明确地权 的归属。
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制度
第一节土地产权与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的定义
土地制度的定义,直接关系到现实生活中土地制度 的改革和创新问题,对土地制度的定义颇多争议, 比较权威和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六种: • 认为土地制度即土地所有制,认为所有制即土地关 系。 例如:在陈道主编的《经济大词典》中,土地制 度被定义为:“土地制度亦称土地所有制,人类社 会一定发展阶段中土地所有关系的总称,是生产资 料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土地的所有, 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
土地所有制
• 土地所有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 社会制度下,占有和控制土地的形式,是 土地制度的核心。迄今为止,土地所有制 经历了原始土地公有制,奴隶主,和封建 主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的,国家私有制 与私人所有制,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几种 形式。
土地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 土地所有制是关于所有权的经济制度。是对 所有权的抽象存在,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和经济上的 具体表现。是对所有制的具体存在。属于经 济基础的范畴。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 核心问题。是全部土地经济关系的基础。她 决定着土地经济关系的社会经济性质和土地 利用的效率和程度。
• 例如:如果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 土地租赁制,则土地所有权由封建土地地 主私有制界定给地主。土地使用权由土地 租赁制界定给租赁农民。因此,土地产权 的诸多权能是由土地制度中各个具体的制 度安排界定的。
• 土地制度是由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两部分组成。高 尚全认为,土地制度包括上述两个基本制度,土地所有制度 主要解决土地归属问题,他要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土地 产权制度涉及到土地如何利用和有效使用的问题,主要包括 土地使用、土地流转和转让制度。土地所有制度决定了生产 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决定了土 地使用过程中各种权益主题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 土地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冯玉华认为,“土地制度是人们 占有和使用土地的行为规范,它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 段建立的理想的土地关系”。“人们的全部土地关系可以概 括地分为人们对土地的使用关系和所有关系,……土地制度 也分为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所有制两部分,前者主要针对怎 样对土地加以利用的问题,后者主要针对怎样分配土地即地 权问题。…… 土地制度就是规定土地利用的方式和明确地权 的归属。
房地产经济学课件

三、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平衡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状态是指房地产市场的供 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 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且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 时的经济状态。在市场完善的条件下, 时的经济状态。在市场完善的条件下,价格可以 自行调节供需的均衡,是一种静态均衡。 自行调节供需的均衡,是一种静态均衡。 均衡状态是相对的、偶尔的, 均衡状态是相对的、偶尔的,房地产市场更多的 是失衡状态。 是失衡状态。 非均衡状态是指市场不完善、 非均衡状态是指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完备和价格 无法对供需进行调解的情况下,各种经济力量将 无法对供需进行调解的情况下, 会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 会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调整到彼此适应的位置 并在这个位置上达到均衡。 上,并在这个位置上达到均衡。
三、房地产市场结构
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 房地产市场 买者和卖者的数 目 产品标准化程度 大量参与者 少数参与者, 少数参与者,在“卖方市场”上由卖 卖方市场” 者控制, 买方市场”由买者控制 者控制,在“买方市场 由买者控制 房地产产品高度差异化, 房地产产品高度差异化,不存在完全 相同的两处房地产 价格昂贵,且购买次数很少 型
一、空间市场与资产市场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区别 空间市场作为生活生产资料也成为房地产使用 (1)空间市场作为生活生产资料也成为房地产使用 市场或物业市场。 市场或物业市场。 空间市场的租金是由所有房地产使用权需求者和全 空间市场的租金是由所有房地产使用权需求者和全 体可供使用的房地产市场决定的。 体可供使用的房地产市场决定的。 房地产作为资产被买卖的市场称为资产市场。 (2)房地产作为资产被买卖的市场称为资产市场。 房地产的价格取决于希望拥有房地产资产的投资者 房地产的价格取决于希望拥有房地产资产的投资者 数量和可以拥有房地产资产的数量。 数量和可以拥有房地产资产的数量。
房地产经济学课件

绪 论
绪 论
1.2.2房地产的分类 房地产进行分类的标准很多,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 根据房屋建筑的不同,可分为具体不同的房地产,即住宅房地产、 非住宅房地产和其他房地产。是人们安居的处所,在现代城市中,住 宅一般占到房屋总量的50%左右。 非住宅房地产是指非住宅房屋建筑与建筑地块有机结合整体及其所 衍生的权利。非住宅包括商业物业(酒店、商场、娱乐场所等)、工 业物业(厂房、研发用房及仓储物业)、旅游房地产、农业房地产 (生态旅游农业展示场及其附属服务设施)等。 其他房地产是指与房屋建筑有关的基础设施建筑如“从事区域内市 政、公共基础设施、管网建设”等,与房屋建筑有类似的的经济特征, 它们与相应建筑地块的有机结合整体及其所衍生的权利,既可归入住 宅房地产和非住宅房地产的范畴,也可独立并列为其他房地产。 以房地产的运营方式为标准时,房地产可分为收益性房地产(如置业 投资性公寓、出租性写字楼等)和非收益性房地产(如各类自用住宅 及自用写字楼等)。 如果按市场交易性质来划分,房地产可以分为出售性房地产、出租性 房地产、抵押性房地产、典当性房地产等不同类型。
绪
论
1.2.3房地产的属性 (一)房地产的自然属性 位置的固定性 :作为空间的土地,是固定在地球上特定的经纬度上的。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 耐久性:房地产是一种延用期特别长久的超耐用物品, 异质性:从时间、地点、空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房地产是相同的或完全一样的 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和房地产的有限性 : (二)房地产的经济特性 1、房地产效用的多层次性和高资本价值特性 房地产效用的多层次性表现在同是具备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三个不同层次的性质。房 地产的高资本价值特性是指购、建房地产都需要大量的货币支出。涉及金融和税收。 2、房地产供给的稀缺性 首先土地的总供给量固定,其次总是开发利用区位较优的土地 短期供给缺乏弹性 3、房地产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性 房地产既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资料。美国房地产投资占全部投资总的比 重为55.3%。 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投资房地产比其他资产更具保值功能 。 4、房地产利用的外部性和适应物价变动的缓慢性 受到周围房地产利用及环境变动的影响 房地产的开发周期较长价格变得慢 5、房地产投资收益的递减性和房地产利用的合理集约性 投资收益呈现递减趋势。而且美国有关研究者就某一块土地做个一个实证分析,其结果是:建筑一座5 层大楼的投资利润率为4.63%;建筑一座10层大楼的投资利润率为6%;建筑一座15层大楼的投 资利润率为7.05%;建筑一座20层大楼的投资利润率为6.72%;建筑一座30层大楼的投资利润率 为5.65%。这表明该地块建筑物的经济高度为20层。 6、房地产权利的可分割性和权益流动性差的特性 房地产所有权是法定权利的综合体。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处置权。 房地产权益的流动性较差是比较突出的 (1)房地产价值量大 (2)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
《房地产经济学》课件

3
住房法规
包括住宅法、房屋租赁法、住房公积金条例等。
房地产税收政策与法规
房地产税收政策定义
房地产税收政策是国家为了调节房地产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和维护 社会公平而制定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房地产税收政策目标
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房地产税收法规
包括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
房地产金融工具
总结词
工具种类、特点
VS
详细描述
房地产金融工具是指用于实现房地产金融 活动的各种金融产品。常见的房地产金融 工具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房地产投资信 托基金(REITs)、房地产债券和股票等 。这些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险收益特 征,适用于不同的投资者和融资者。
房地产金融工具
总结词
工具创新、应用场景
房地产政策概述
房地产政策定义
房地产政策是国家为了规范和调节房 地产市场、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而制 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房地产政策目标
房地产政策类型
包括土地政策、住房政策、房地产税 收政策等。
保障居民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土地政策与法规
土地政策定义
土地政策是国家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和促进经济发 展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房地产经济学》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房地产经济学概述 • 房地产市场分析 • 房地产投资分析 • 房地产金融学 •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
01 房地产经济学概述
房地产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房地产经济 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 房地产与房地产业 《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版) ppt课件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3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业的复苏与发展
(五)第五阶段:持续发展的繁荣阶段(2001至今) 这一阶段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1.住房消费形成热潮,中等收入者成为购房主体 2.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市场基础牢固扎实 3.商品房销售旺盛,形成供求两旺的新格局 4.存量房交易迅速攀升,向着房地产市场主体方向发展 5.住房数量扩大与质量提高并重,整体向着质量效益型转变 6.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逐步成长为支柱产业
第一节 房地产
一、房地产的概念
所谓房地产是指房产和地产的结合体及其衍生的权利关 系的总和。这个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从实物形态上说,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相结合的统一 物。 二是从价值形态上说,房地产作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的统一体。 三是从产权关系来说,房地产作为社会财富,又是一种资 产,反映一定的经济权利关系。
(三)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1.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3.房地产开发规模迅速扩张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2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业的复苏与发展
(四)第四阶段:盘整消化和调整发展期(1996—2000年)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1.压缩商品房开发投资规模,平衡供求 2.深化住房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商品房市场需求 3.建立住房抵押贷款制度,支持居民买房 4.培育住宅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10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业的复苏与发展
(二)第二阶段:房地产业的初步发展阶段(1985—1991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1.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起步,土地供应一级市场开始形成 2.住房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住房商品化开始实施 3.房地产开发规模扩大,房地产业获得初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