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类微写作教案
初中抒情作文讲解教案

初中抒情作文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抒情的概念,掌握抒情的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作文质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抒情的表达方式,能够运用到作文中。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抒情?我们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用到抒情?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抒情是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让我们感动、喜悦、悲伤的事情,这些时候我们就会用到抒情。
二、讲解抒情的表达方式(15分钟)1. 教师介绍抒情的表达方式,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2. 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各种抒情方式的运用。
三、实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抒情作文,让学生阅读并体会其中的抒情手法。
2. 学生分析作文中的抒情手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四、作文练习(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文讲评(15分钟)1. 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重点分析作文中的抒情手法。
2. 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彼此的优点。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抒情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抒情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抒情手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并在作文练习中得到了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抒情手法的讲解不够深入,学生对抒情理解的局限性等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作文质量。
抒情类微写作教案课程

抒情类微写作教案课程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书微言,传情意——抒情类微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明确“微写作”考察目的2、学习并掌握抒情类微写作“写什么”和“怎么写”等问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重点:1、解决“写什么”问题 2、什么是抒情,抒情方式有哪些导入: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写作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项链。
一个敢于思考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一、明确文体特点微写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带着材料的任务式写作。
在150——200字的区间里,它不仅考查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编织故事、描述事物、阐释观点、抒发情感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更要考察学生如何经营句子逻辑关系以及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能力,考的是学生的急才。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带着一点小情绪,比如幽默感或调侃什么的,可以是比较诙谐的,写作的个性化也可以容纳在里面。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应具备哪些写作能力(学习掌握哪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还有说明等能力。
示例:2014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一、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 150 字。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示例:《纪念自己的十八岁》明天是我十八岁生日,那个少年也将一去不复返,在此,想留作一份纪念,算是自己的一份奔二之礼。
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眼神露着稚气,举止大大咧咧。
我不想长大,长大一岁,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就多一些。
看着爸爸妈妈头上的青丝,我就不想总是任性妄为了,自己也要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因为到最后陪伴的人都可能离开自己。
我要学会照顾自己,学会生活,学会体谅。
很多我都做得不好,但我会努力的,变成那个我喜欢的自己。
题解:以抒情的文字“纪念自己的十八岁”,这样的内容选择充分地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现实,保证大家有话可说,既保留了一定的考查区分度,也能让学生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
初中抒情作文指导教案

初中抒情作文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抒情的概念,掌握抒情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抒情的概念和特点。
2. 抒情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 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抒情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抒情作文范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叙述、说明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抒情吗?抒情和描写、叙述、说明有什么不同呢?二、什么是抒情(5分钟)1. 讲解抒情的概念:抒情是指表达作者情感和感受的写作手法。
2. 讲解抒情的特点:真实、自然、富有感染力。
三、抒情的表达方式(10分钟)1. 讲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概念和区别。
2. 举例分析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运用。
四、如何运用抒情手法(10分钟)1. 讲解运用抒情手法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抒情对象、运用修辞手法、注重细节描写等。
2. 举例分析如何运用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五、创作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抒情对象,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抒情的概念、特点和运用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抒情写作有什么意义呢?你们在写作中是如何运用抒情的呢?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抒情写作,尝试创作出一篇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抒情作品。
2. 组织一次作文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抒情的概念、特点和运用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抒情的写作技巧。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抒情作文教案

抒情作文教案教案标题:抒情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抒情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其能够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白板。
2. 学生练习本和铅笔。
3. 抒情作文范文和相关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白板展示一些著名的抒情作品,如《黄河颂》、《临江仙》等,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抒情作文的定义和特点,例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个人感受等。
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白板,详细介绍抒情作文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选择、情感表达、修辞手法等。
2. 分析和解读一篇范文,重点讲解范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手法和方式对于增强抒情作文的效果的重要性。
实践(20分钟):1. 给学生分发抒情作文的写作任务,并提供一些写作题目供选择。
2. 学生根据所选题目,以抒情的方式写一篇作文,并在作文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初步的写作,老师在此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分享与反馈(10分钟):1.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并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2. 老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其优点和改进之处。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抒情作文的要素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多运用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感受和思考,以便积累素材和提高写作的灵感。
2. 布置抒情作文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互相分享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抒情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得到了写作的实践机会,并在分享与反馈环节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抒情类微写作教案

书微言,传情意——抒情类微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明确“微写作”考察目的2、学习并掌握抒情类微写作“写什么”和“怎么写”等问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重点:1、解决“写什么”问题 2、什么是抒情,抒情方式有哪些导入: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写作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项链。
一个敢于思考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一、明确文体特点微写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带着材料的任务式写作。
在150——200字的区间里,它不仅考查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编织故事、描述事物、阐释观点、抒发情感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更要考察学生如何经营句子逻辑关系以及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能力,考的是学生的急才。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带着一点小情绪,比如幽默感或调侃什么的,可以是比较诙谐的,写作的个性化也可以容纳在里面。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应具备哪些写作能力(学习掌握哪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还有说明等能力。
示例:2014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一、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 字。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示例:《纪念自己的十八岁》明天是我十八岁生日,那个少年也将一去不复返,在此,想留作一份纪念,算是自己的一份奔二之礼。
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眼神露着稚气,举止大大咧咧。
我不想长大,长大一岁,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就多一些。
看着爸爸妈妈头上的青丝,我就不想总是任性妄为了,自己也要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因为到最后陪伴的人都可能离开自己。
我要学会照顾自己,学会生活,学会体谅。
很多我都做得不好,但我会努力的,变成那个我喜欢的自己。
题解:以抒情的文字“纪念自己的十八岁”,这样的内容选择充分地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现实,保证大家有话可说,既保留了一定的考查区分度,也能让学生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
思考:是否切题?有没有你喜欢的部分?分析存在问题:(1)表达方式有误,不切题,没有抒情;(2)不讲逻辑,思路不清;(3)语言不精练,拖沓。
写作 学习抒情 优秀教案3

学习抒情一、教学目标:1、品赏哑剧,体会细致动作描写中传递的情感。
2、以练笔为依托,启发、教会学生运用“动作中传情”的技法写作。
3、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自己行动的笔触去传递真情。
二、重点难点:1.品赏哑剧,体会细致动作描写中传递的情感。
2.在练笔中,启发、教会学生运用“动作中传情”的技法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白居易曾说过一句话: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世间最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一个情字”而情的传递正如《毛诗序》里面所说的,情动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就是说人内心的情感如果用言语和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来予以表达。
是的,在我们生活中最能诠释一个人情感的方式,是这个人动作,而动作中的情意需要我们用心细细的去品味,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生活当中那举手投足间传递的真情。
2.品词语,演故事(1)看词语,演哑剧。
(2)小组内交流故事内容,安排成员表演。
3.赏美文,悟方法(1)写下看到的哑剧,体会动作中传递的情感。
(2)小组交流推荐习作,推荐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师做点评。
(3)学生总结写作方法,师引导,并播放微课,明确“动情点”这一写作方法。
4.总结方法,学以致用(1)用总结的四种方法,修润已写的故事。
(2)完善故事内容,课堂总结。
四、总结1.引导学生小结课堂内容。
(1)抓动情点把握感情(2)分解动作传递感情(3)精选动词突出感情(4)巧用修辞渲染感情2.教师点评总结。
同学们,好的作品都是要通过反复的修润,才能成为我们心中的至情之作。
生活中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而真正能触发你内心那根情弦的是这个人的举手投足间传递的那一份微妙的感情,所以,让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去细心捕捉我们生命里的每一个感人的瞬间,去体会生活中那没声的动作所传递那份真情,去采撷情感的花絮,让生活之源头活水,源源不断流入你的双眼,进入你的心灵,倾注于你的笔端!五、作业半小时作业:按照课堂上的思路,整理加工已有的文字,结合四种方法完善故事内容,字数不少于300字。
学习抒情作文指导教案

学习抒情作文指导教案教案标题:学习抒情作文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抒情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撰写抒情作文的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教材:抒情作文范文;2. 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解释抒情作文的概念,并列举一些著名的抒情作品,如《黄河颂》、《登鹳雀楼》等;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抒情作文?它与其他文体的区别是什么?主体活动:3. 分析抒情作文的特点: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等;4. 分享一篇范文,解读其中的情感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5. 指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活动,如观看一段感人的视频、阅读一篇优美的诗歌等;6.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将其转化为文字表达;7. 讲解抒情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如开头引入、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等;8.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互相修改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9. 学生进行作文修改和完善,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总结活动:10.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集体评价和讨论;1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抒情作文的重要性和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抒情作品,如诗歌、散文等;13. 组织学生参加抒情作文比赛或创作分享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抒情作文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范文解读、情感体验活动和写作指导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修改和评价,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一、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好,学会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例文:选取了几篇优秀的抒情作文,让学生感受抒情的表达方式,并从中学习抒情的技巧。
3.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事物,用抒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 练习:提供了几个写作话题,让学生进行抒情写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好。
2. 让学生学会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事物,用抒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够做到语言优美、表达真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课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好,并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身边的事物有哪些美好之处?”2. 学习例文: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优秀抒情作文,感受抒情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抒情的技巧。
3.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事物,用抒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学生练习:提供几个写作话题,让学生进行抒情写作练习,如:“我最喜欢的季节”、“我最喜欢的动物”等。
5.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欣赏,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观察感受表达身边的事物美好抒情的语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最喜欢的……”为主题,写一篇抒情作文。
2. 作业答案:我最喜欢的季节春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它充满了生机和希望,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春天的气候宜人,不冷也不热。
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享受阳光的温暖。
在春天的周末,我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散步、放风筝。
看着风筝在蓝天白云间翱翔,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春天还是播种的季节。
我们在学校的菜园里种下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用心照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微言,传情意
——抒情类微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明确“微写作”考察目的
2、学习并掌握抒情类微写作“写什么”和“怎么写”等问题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重点:1、解决“写什么”问题 2、什么是抒情,抒情方式有哪些
导入: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写作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项链。
一个敢于思考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
一、明确文体特点
微写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带着材料的任务式写作。
在150——200字的区间里,它不仅考查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编织故事、描述事物、阐释观点、抒发情感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更要考察学生如何经营句子逻辑关系以及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能力,考的是学生的急才。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带着一点小情绪,比如幽默感或调侃什么的,可以是比较诙谐的,写作的个性化也可以容纳在里面。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应具备哪些写作能力(学习掌握哪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还有说明等能力。
示例:2014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一、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 字。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示例:《纪念自己的十八岁》明天是我十八岁生日,那个少年也将一去不复返,在此,想留作一份纪念,算是自己的一份奔二之礼。
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眼神露着稚气,举止大大咧咧。
我不想长大,长大一岁,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就多一些。
看着爸爸妈妈头上的青丝,我就不想总是任性妄为了,自己也要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因为到最后陪伴的人都可能离开自己。
我要学会照顾自己,学会生活,学会体谅。
很多我都做得不好,但我会努力的,变成那个我喜欢的自己。
题解:以抒情的文字“纪念自己的十八岁”,这样的内容选择充分地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现实,保证大家有话可说,既保留了一定的考查区分度,也能让学生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
思考:是否切题?有没有你喜欢的部分?
分析存在问题:(1)表达方式有误,不切题,没有抒情;(2)不讲逻辑,思路不清;(3)语言不精练,拖沓。
1、解决——“写什么”问题。
什么是十八岁,如何变成十八岁的,十八岁意味着什么……
2、怎么写——用什么方式写。
题目要求是“抒情文字”,什么是抒情?
什么是抒情?在文章中,自然真挚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引起读者共鸣,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也叫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在处理情感时言在此意在彼。
1、因事抒情。
杜牧的《夜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表面上批评商女不知亡国之恨的事,实际上是对那些掌权的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受的行为进行嘲讽。
2、借景抒情(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3、托物言志(称寄意于物,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
4、咏史抒怀。
二、佳作赏析
《纪念自己的十八岁》白驹过隙,我也十八岁了。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望着对街的商铺,张大爷的两条狗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洗衣店老板的姑娘上初中了,长得没小时候好看;湘菜馆来来回回开张关张好几次;画材店的老板娘生孩子了。
遇到小学时的班主任,过去轻盈的体态已不在,右手拉拽着一个又蹦又跳的小男孩,她已辩认不出我了;房前的大树突然让我觉得它是一夜间长大的,它伸展着臂膀,油亮的叶片在阳光中舞蹈。
希望我的十八岁像早晨的阳光一样明媚灿烂。
(198字)
讨论:是否符合题意?有没有你喜欢的部分?“狗”“姑娘”湘菜馆“老板娘”以及“班主任”和“纪念自己的十八岁”有什么关系?(岁月无情,时光易逝——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无情催人老,紫了葡萄,黑了木耳,蔫了黄瓜,残了菊花,软了香蕉。
与自己充满了生命力的十八所形成对比)“长得没小时候好看”换成“漂亮”可以吗?“轻盈的体态已不在”换成“身材臃肿”好吗?“拉拽”换成“牵着”好不好?黑体字放到前面好不好?“白驹过隙,我也十八岁了”放在最后一句前面行不行?
点评:几个类似蒙太奇的镜头——把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寥寥几笔,几个平平常常的看点,几件不经意的小事,就将自己的18岁折射出来,从容和缓,辣手老道,写出岁月无痕,青春易逝。
该学生必是善讲故事的写作高手,这样的文字才是我们追寻的佳作。
三、写作技法指导:
思考:你认为大作文与小作文的区别在哪里?
大作文和微作文的区别,就像田径赛场上的400米和一百米。
跑400米,要控制好节奏,原则上,上一个一百米会慢于最后的一百米,第一个一百米尽量达到体力的七成,在中间的两百米时,要借助前一百米的惯性,放大步幅节奏均匀的放松跑,能够给自己一个恢复体力的空间,最后一百米,逐渐加速,尽全力冲刺!
跑400米,可以允许自己犯点小错误,因为还可以有补救的机会。
但是,跑100米就不能允许犯任何错误。
博尔特在北京奥运9秒69破百米世界纪录,跑完百米只用了40步。
其他选手,如加特林等需要43步到44步,我国选手张培萌用了44步。
100米跑分——起跑(0.2秒左右),起跑后加速(25——30米),途中跑(50米左右),加速冲刺四个阶段(后15——20米)。
40步,如果犯错误,没有任何机会补救。
微写作也如此。
微写作比大作文更讲求布局谋篇,更需要敏捷的思维,更强的针对性,更加惜字如金,不允许废话、套话、空话与大话出现。
相对而言,比大作文更不好写,也更具有挑战性,也能更好地考出学生的作文水平。
思考:把微写作比作100米赛跑,假如需要10个句子,一个句子15字左右,你如何安排这10个句子?
分解微写作的过程:入题——(1句话),早入题,不绕弯子,做到短平快。
叙述部分(论述部分)——加速跑(5句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井然有序。
再叙部分(再论部分)——途中跑(3句话),提升境界,稍作引申联想,锦上添花。
结束部分——冲刺跑(1句话),或直白或含蓄,再次扣题。
(这只是一个分解过程,至于每一层需要多找个句子,还要根据需要决定)
四、学生练习
以抒情的方式为《纪念自己的十八岁》添加内容,二句三句都可以,注意遣词造句。
五、再欣赏
范文:《纪念自己的十八岁》
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你是最温柔的蓝色一颗。
刺绣店里挂满了刺绣,你是最鲜艳的一幅。
我翻遍字典想为你吟一首短诗,可是你只是最深沉的片语。
我走过了无数纷繁的夜晚,也终究无法为你织颜。
你给了我最飞扬的笑脸,最明快的歌喉,
却也交予我最沉重的责任,最富庶的思想。
你是我的18岁。
天空像水一般透明,
世界被温暖的雾的声响包围。
我会一路吱吱喳喳,我会像小鸟一样去热爱生命,
热爱你!(180字)
点评——才情飞扬,感情喷涌,18岁的花季,18岁的青春,花团锦簇,绚丽灿烂,活力四射,光彩逼人。
唯美抒情又描摹得体,令人称奇。
结束语:
作家巴金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
世界。
练习 1、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成长的岁月。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板书设计
写什么怎么写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因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