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社会实践报告残疾人就业现状观察

社会实践报告残疾人就业现状观察

社会实践报告残疾人就业现状观察社会实践报告:残疾人就业现状观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残疾人权益意识的逐渐增强,残疾人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深入观察了当前残疾人就业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并对残疾人就业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残疾人就业现状1. 就业机会的不足当前社会对于残疾人的就业机会仍然较为有限。

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对残疾人存在一定的歧视,普遍认为残疾人不具备与正常人相同的工作能力。

因此,残疾人求职的就业渠道较为狭窄。

2. 薪酬待遇不公平就业机会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残疾人就业薪资待遇的不公平。

在一些残疾人就业岗位上,薪酬待遇相对较低,无法和正常人相提并论。

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对残疾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3. 就业环境的不适应部分用人单位对于残疾人的就业环境并未进行有效的改善。

缺乏残疾人友好的办公设施和便利设施,严重制约了残疾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舒适度。

二、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1. 观念落后一些用人单位和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就业存在观念上的落后。

认为残疾人工作能力低下,不适合从事一些特殊岗位。

这种观念的落后加剧了残疾人就业的困难。

2. 政策支持不足尽管国家对残疾人就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目前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很多政策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导致实施难度较大。

三、改善残疾人就业现状的建议1. 加强法律保障建议国家加大立法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

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歧视残疾人就业,提供相应的工作机会,并做好残疾人合理的工作环境调整。

2. 宣传教育加强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加强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倡导平等的就业观念,提高社会对残疾人就业的关注度和认知度,促进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接纳和包容。

3. 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议政府增加对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投入,提供专业性的就业咨询和培训服务,帮助残疾人提升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残疾人就业面临六大障碍

残疾人就业面临六大障碍

一、残疾人就业面临六大障碍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一是人口众多因素。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转移了上亿劳动力,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会遇到的问题,中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国长期存在。

二是结构性因素。

我国残疾人就业与社会总体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期的社会就业之难可见一般,严重影响到残疾人的就业。

残疾人的就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2、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热心不够。

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更多的企业与单位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纷纷议论:健全人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就业则是难上加难。

所以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助残”变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号。

3、就业要求提高。

加入WTO,经济与全球化接轨。

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做大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所以健全人、多面手和高精尖者成为首选,残疾人“理所当然”成了遗忘群体。

4、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能力培育环境欠佳,良莠混杂影响了对残疾人的公正评价。

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所拥有的职业技术不够过硬,在与正常人竞争中往往败下阵来。

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

同时,还有一些残疾人不能正确的摆正自身在工作中的位置,容易与他人起冲突,易被同事排挤。

一些残疾人认为被录用是理所当然,在工作时不够尽心尽力,易被解雇。

5、残疾人就业调控力相对较弱,机制创新浮于表面。

我区就业机制尚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用工信息和渠道不畅通,市场服务范围狭窄,再加上残疾人固有的自身就业信心不足,工作网络还有待形成,所以使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减少了就业机会。

6、历史问题太多,就业改善还需时间。

尽管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关心残疾人工作,但因为工作规范性没有形成,工作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遇到一件处理一件,所以历史性问题太多,新问题又在不断出现,残疾人的就业改善还需一段时间的努力。

残疾人的就业歧视

残疾人的就业歧视
制定激励政策
出台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
强化监督检查与惩罚机制
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反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建立投诉举报机制
畅通残疾人投诉渠道,对涉及就业歧视的案件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
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要点一
提升服务水平
残疾人就业歧视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就业权 利,但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仍然存在,且在某些地区和行业 表现较为突出。
问题
残疾人就业歧视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社会认知偏见、企业 用人观念落后、残疾人自身能力不足等。此外,相关法律法 规的执行力度不够也是导致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04
残疾人就业歧视的成功 案例
企业积极吸纳残疾人员工的案例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团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设立了“云客服”岗位,为残疾人提供居 家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稳定收入。
星巴克
星巴克咖啡公司在中国推出了“伙伴支持计划”,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 和机会,帮助他们融入职场。
残疾人自强不息,成功就业的案例
类型
包括但不限于对残疾人的职位限制、 工资待遇歧视、职业晋升歧视、解雇 歧视等。
就业歧视的负面影响
01
02
03
经济收入
残疾人因就业歧视而失去 稳定的经的地位受到贬低,影响 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心理健康
长期遭受就业歧视的残疾 人容易产生自卑、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企业担心残疾员工会影响团队形象和工作氛围,从而限制或拒绝招聘残疾人。
残疾人自身素质与技能不足
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教育背 景和成长环境等因素,可能缺 乏必要的技能和素质来胜任某 些工作。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今社会,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从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存在的困难和挑战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政策性措施不足和社会观念不完善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残疾人就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可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融合的社会环境,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着实是残疾人就业问题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值得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

2. 正文2.1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我国残疾人就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远低于全国就业率,大部分残疾人仍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根据《中国残疾人状况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残疾人就业率依然偏低,部分残疾人面临就业机会匮乏的问题。

残疾人就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缺乏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和提升空间。

我国残疾人就业中存在着歧视和不公平的现象。

许多雇主对残疾人心存成见,认为残疾人不能胜任工作,造成残疾人就业机会少、薪资低等问题。

这种歧视现象不仅使残疾人难以融入社会,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损失。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更多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机会的增加,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建立一个包容、平等的就业环境。

2.2 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分析1. 就业歧视: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遭受歧视,很多雇主对他们持有偏见,认为他们工作效率低、工作能力差,因此不愿意招聘他们。

这种歧视导致残疾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2. 就业技能匹配不足:许多残疾人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培训,导致他们在就业时面临技能不匹配的问题。

很多职位要求特定的技能和经验,残疾人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往往无法胜任这些工作。

我国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就不免成为一项较为紧迫的话题。

虽然现在社会的保障体系有所提升,但是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残疾人就业不仅牵涉到就业的工作,而且还涉及残疾人本身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心理;权益一、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残疾人劳动就业是残疾人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残疾人就业存在不少问题,就研究者所提到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1.残疾人就业率低残疾人就业率与国内就业总体水平存在着的较大差距,这种社会现状影响了残疾人社会参与,更谈不上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我国一直存在着残疾人就业率低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就有钱鹏江、许琳等专家学者指出了残疾人就业率较低的问题。

近10年中有十几篇研究文献中比较一致地确认了该问题。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不在业的残疾人比例较高,占到60%以上。

张建伟等在调查数据中推算出我国目前尚有858万达到就业年龄、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没有就业,而且每年还将新增残疾人劳动力30万人左右。

即使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残疾人就业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很不适应,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和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2.残疾人就业岗位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残疾人就业层次低。

我国残疾劳动者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残疾人口主要分布在一些操作简单、收入低微的行业。

赵燕平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在业残疾人在从事简单体力劳动。

用人单位在招用残疾人时,80%的岗位所开出的工资是当前最低标准工资。

不仅如此,钱鹏江研究发现,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平均工资不到社会平均水平的40%,许多地方残疾人工资甚至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

一些企业似乎忘记了残疾人也应当执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导致少数残疾人的收入与低保线接近,失去了参加社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残疾人就业岗位结构不合理。

罗秋月等研究发现,残疾人劳动就业的主要行业比较单一的,特别是对于某些类别的残疾人更是局限于一到几个行业,例如,盲人所从事的职业主要局限于盲人保健按摩,由于劳动力市场所容纳的劳动力有限,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残疾人的就业面,不利于广大残疾人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干,就业岗位结构与健全人差异大。

残疾人就业障碍的社会心理机制与突破途径

残疾人就业障碍的社会心理机制与突破途径

残疾人就业障碍的社会心理机制与突破途径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残疾人就业仍然存在很多障碍。

其中,社会心理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残疾人就业障碍的社会心理机制,并提出一些突破途径。

一、社会心理机制分析1.歧视与偏见残疾人就业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歧视与偏见。

社会对残疾人的普遍认知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认为残疾人无法胜任工作,对他们持有负面态度。

这种歧视与偏见导致了许多企业在招聘时对残疾人持观望态度或直接拒绝录用。

2.心理压力与自卑感残疾人由于身体上的不便或功能上的缺陷,往往会面临心理压力和自卑感。

他们可能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担心被同事或上司歧视,从而导致自信心不足。

这种心理压力和自卑感使得残疾人在工作中缺乏自信,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社交障碍与孤立感由于身体或功能上的限制,残疾人在社交方面常常面临困难。

他们可能无法与同事或其他人正常交流,难以融入工作环境。

这种社交障碍和孤立感不仅影响了残疾人的职业发展,也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突破途径探讨1.宣传与教育为了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与歧视,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向公众普及残疾人的真实情况和能力,促使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更加客观和理性。

同时,加强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摒弃歧视观念,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2.政策支持与倡导政府应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残疾人就业的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倡导企业和用人单位向残疾人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工作机会。

政策的支持与倡导将为残疾人的就业提供重要保障,推动社会心理机制的改变。

3.心理辅导与职业培训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自卑感,需要得到心理辅导的支持。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升自信心。

同时,对残疾人进行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增强他们在职场中的自信。

影响残疾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影响残疾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残疾青年就业难总体表现
滨州市 目前有残疾人 2 6 . 5 9万 ,占总人 口的 7 . 1 3 % 。市委、市政府历 来十分重视残疾 人事业 发展 ,将残疾人 就业工 作纳入 全市就 业工作 大局统筹规划 、协调推进 。我市每年 新增劳动 人 口在十 万左 右 。由于 教育容量有 限,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 口 则在 2万 之间,其中残 疾人大约占到 1 0 % 。由于金融危 机影 响到欧洲和 日本等 庞大经济 体,外 向型 企业 的订单急剧减 少。全 国普遍 出现 的实 际 工资上涨 和原材料价格 的增长 ,导致企业用 工成本提高,加上部分企业对 《 劳动合 同法》 实施做 出的不恰 当反应 ,大量 中小企业缩减 生产或 者倒闭 。由于这 类企业雇 用的主要是 没有 当地户 口的农 民工和少量 的残疾职工 , 因此 ,在企业遭遇 经营 困难 的情 况下 ,农 民 工和残疾人首当其冲,许 多人已经 失去工作 , 或者 回到农村寻找 就业 门路 ,或 者陷入就业 不足甚 至失业状态 。企业 的困难 境况导致大 批企业减 少或延缓 了招 聘计划 ,由此也造成 了残疾 大中专学生 就业状况 的恶 化。因此 , 可 以说 , 目前较 为严峻的就业 形势与青年 问 题息息 相关 。由于残疾 青年缺乏 工作经验和 身体受 限,在劳动 力市场上竞 争力不强 ,在 劳动力 市场供大 于求的情况下 ,青年就业 问 题愈发突 出, 。
择业 定位不 正确 ,在择业 上存在观念 认 识 上的 问题 ,残 疾人存在对 岗位的期望值 过 高 。脏的 、累 的不肯干 ,赚钱 少的不肯干 , 地位 不高 的不 肯干,不愿从低 级做起 ;总想 找一个既体面 ,又稳定 ,又 没有风险 的、工 资 又高的 岗位 。而高工资 ,高技术水平 ,高 管 理 阶层 的 因 为学 历和 身 体原 因 又胜 任 不 了,以至 高不成低不就 ,一误再误。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1. 引言1.1 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性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仅涉及到残疾人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更关乎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包容精神。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平等、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残疾人通过就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不仅能够改善自身生活质量,也能够为家庭、社会做出贡献。

残疾人就业还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对残疾人的救济和补助,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

由于我国残疾人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导致残疾人就业率较低、就业质量较差的现状。

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不仅是关乎残疾人个体利益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责任和使命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减少社会歧视、提高教育水平等措施,才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全面发展。

1.2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较为严峻,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就业率较低,远低于全国就业率的平均水平。

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受到政策支持不足的影响,缺乏相应的保障和支持措施,导致他们很难融入正常的职场环境。

社会歧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许多企业和雇主对残疾人持有偏见,认为他们不能胜任工作,因此很少给予他们机会。

教育水平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就业环境也不友好,很多企业没有为残疾人提供适应性工作条件,导致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虽然政府和社会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减少社会歧视,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就业环境,才能真正提高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让他们能够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

2. 正文2.1 政策支持不足导致就业困难政策支持不足是导致残疾人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1
2 反映了 k 个公共因子对 Xi 的影响。 共同度: hi2 = ∑ λij j =1 k
k
(2)
3.1.2. 实证分析 本文用 X1 表示就业求职态度[4],X2 表示性格类型,X3 表示是否掌握至少一项职业技能,X4 表示是 否接受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5],X5 表示是否有清晰的就职目标,X6 表示对就业岗位的要求[6],X7 表示 是否有就业压力,X8 表示是否了解《残疾人保障法》[7],X9 表示是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8],X10 表示期 望的月收入。下面运用 spss 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 表 1 给出了 KMO 检验和 Bartlett 球度检验结果。KMO 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此案例的数 值为 0.710 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 2 是经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提取出的 7 个公因子有如下解释:第一个公因子 与 X3、X4 及 X5 这 3 个变量的相关度较高,分别为 0.787,0.601 和 0.715,主要反映了这 3 个原始变量的 信息,可以解释为专业技能与职业规划因子。第二个公因子与 X9 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 0.891, 可以解释为社会保障因子。第三个公因子与 X1 及 X10 的相关程度较高,分别为 0.846 和−0.713,可以解释 为就业态度与价值取向因子。第四个公因子与 X8 的相关系数为 0.924,反映信息量高,可以解释为就业 认知偏差因子。第五个公因子与 X2 的相关系数为 0.9798,可以解释为个人性格因子。第六个公因子与 X7 相关度最高,为 0.987,故解释为心理因子。第七个公因子主要反映了 X6 这个原始变量的信息,可以 解释为就业观念因子。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Employment for the Disabled
Xiao Xie1, Ce Wang1, Guimei Zhao2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College of Scienc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Email: xxcrab@
Statistical and Application 统计学与应用, 2014, 3, 99-106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4 in Hans. /journal/sa /10.12677/sa.2014.33014
Table 2.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表 2.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Component 1 2 0.177 0.047 0.196 0.614 0.077 0.084 −0.035 0.026 0.891 0.390 3 0.846 −0.055 −0.043 0.127 0.202 0.136 0.005 0.058 −0.059 −0.713 4 0.242 0.039 0.067 −0.052 0.362 0.005 −0.032 0.924 0.052 0.201 5 −0.191 0.979 −0.014 −0.093 0.010 −0.003 0.047 0.041 0.092 −0.163 6 0.063 0.048 0.115 0.011 −0.140 −0.057 0.987 −0.025 −0.049 0.090 7 0.197 −0.003 0.327 0.071 0.099 0.920 −0.041 0.000 0.071 0.042
th
nd
s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actors affecting employment for disabled are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factor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t concludes that career orientation and attitud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areer planning,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re three main affecting factors, an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is in successive decreasing order. Further analysis is made using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tical method.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 10
−0.034 −0.030 0.787 0.601 0.715 0.289 0.002 0.180 0.165 −0.317
Table 3. Variables in the equation 表 3. 进入方程的变量
B Step 1a S.E. 0.133 0.156 0.147 0.146 0.168 0.153 0.153 0.172 0.193 Wald 43.166 112.945 18.602 41.972 110.841 20.907 45.306 12.000 100.538 df 1 1 1 1 1 1 1 1 1 Sig.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0 Exp(B) 0.417 5.276 0.530 0.389 5.857 0.496 0.356 1.812 6.957
Keywords
Disabled Employment, Factor Analysi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1 2
骁1,王
策1,赵桂梅2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昆明 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Email: xxcrab@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修回日期:2014年7月22日;录用日期:2014年8月1日
2.3. 数据说明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436 份,其中有效分析样本 356 份,无效样本 80 份,有效率为 81.7%。
3. 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因子分析
3.1.1. 因子分析模型 一般因子分析模型:设有 n 个样品,每个样品观测 p 个指标,这 p 个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要求 p 个指标相关性较强的理由是很明确的,只有相关性较强才能从原始变量中提取出“公共”因子)。为了 便于研究,并消除由于观测量纲的差异及数量级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将样本观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使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 0,方差为 1。为方便,把原始变量及标准化后的变量,均用向量 X 表示,用
F1 , F2 , , Fk ( k < p ) 表示标准化的公共因子,用 ε 表示特殊因子。如果: 1) X = X 1 , X 2 , , X p ′ 是可观测随机向量,且均值向量 E(X) = 0,协方差矩阵 cov(X) = ∑,且协方
(
)
差矩阵∑与相关阵 R 相等; = 2) F ( F1 , F2 , , Fk )′ ( k < p ) 是不可观测的变量,其均值向量 E(F) = 0,协方差矩阵 cov(F) = I,即 向量 F 的各分量是相互独立的; 3) ε = ( ε1 , ε 2 , , ε P )′ 与 F 相互独立,且 E(ε) = 0,ε 的协方差阵∑是对角方阵,即 ε 的各分量之间也
1. 引言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残疾人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截至 2006 年 4 月 1 日,我 国残疾人口总数已高达 8296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6.34%[1];有残疾人的家庭共 7050 万户,占全国家庭 总户数的 17.80%[2]。残疾人劳动就业,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出路,它不仅关系到这一特殊群体的生 存和发展,且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前人及个人的相关分析,给出影响残疾人就业的 七项影响因素,分别为专业技能与职业规划、社会保障、就业态度与价值取向、就业认知偏差、个人性 格、心理因素、就业观念。
3.2. Logistic 回归分析
3.2.1. 二元 logistic 回归理论基础 设因变量 Y 是一个二分类变量,其取值为 Y = 1 和 Y = 0。影响 Y 取值的 m 个自变量分别为
= P P = X 1 , X 2 , , X m 。在 m 个自变量作用下发生的条件概率为 (Y 1 X1 , X 2 ,, X m ) ,则 logistic 回归模型
101
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可表示为
p=
1 + exp ( β 0 + β1 X 1 + β 2 X 2 + + β m X m )
exp ( β 0 + β1 X 1 + β 2 X 2 + + β m X m )
(3)
其中, β 0 为常数项, β1 , β 2 , , β m 为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 β j ( j = 1, 2, , m ) 表示在其它自变量固定的 条件下,第 j 个自变量每改变一个单位时 ln()的改变量。 3.2.2. 实证分析 由因子分析得出的七个公因子,分别用 fi ( i = 1, 2, , 7 ) 表示,作为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以 就业状态为因变量,就业状态用 Y 表示,取值分别为 1 和 0,1 表示已就业状态,0 表示未就业状态,下 面运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9]。 从表 3 中还可以看到影响残疾人就业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就业态度与价值取向、 专业技能与职业规划、
2 1
Received: Jun. 20 , 2014; revised: Jul. 22 , 2014; accepted: Aug. 1 ,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