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_何建芳
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偏方有哪些

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偏方有哪些1、二期糖尿病偏方第一种桃树胶15至20克,玉米须30至60克。
两味加水共煎汁。
日服2次。
平肝清热,利尿祛湿,和血益气。
用治糖尿病。
2、二期糖尿病偏方第二种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加水煎服。
每日次,每次半杯。
清热祛湿、利水。
用治糖尿病之口渴、尿浊。
3、二期糖尿病偏方第三种糯米爆成的米花50克,桑根白皮50克。
水煎。
日分2次服。
清热,补中益气,用治糖尿病之烦渴不止。
4、二期糖尿病偏方第四种将鹅宰杀,热水煺毛,剖腹去内脏,洗净后,用盐擦鹅腹内。
葱去须洗净,加花椒末塞入鹅腹中,以满为度。
蜂蜜拌酒成稠汁状,涂遍鹅身,鹅盛于大容器中,密封使不透气。
本方补虚益气,和胃止渴,适用于糖尿病症见体虚羸瘦。
5、二期糖尿病偏方第五种兔肉性味甘凉,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毒之功效。
兔肉含蛋白质达21.2%,高于牛肉、羊肉和猪肉,为完全蛋白质食品。
蘑菇有益肠胃、化痰理气等功用,合用之,则具有补中益气等功效。
适于中气虚弱病人食用。
糖尿病及肺结核病人可做辅助饮食。
健康人食之能健脾胃。
1、有糖尿病的控制严格控制血糖可预防和延缓二期糖尿病的发生,并防止其进一步进展恶化。
控制血糖的同时也应注意注意血脂、血压等达标,还要控制吸烟等。
2、有针对二期糖尿病的治疗改善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为蛋氨酸合成酶辅酶,该酶促进髓鞘的主要成分卵磷脂的合成,与髓鞘、核糖核体膜、线粒体膜、突触及受体等的功能有关,可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改善神经元和施旺氏细胞的代谢合成,促进轴索内输送和轴索的再生,恢复神经键的传达延迟。
3、有二期糖尿病的治疗直立性低血压,首先,去除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潜在原因。
利尿剂、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和抗抑郁药是最常见的诱因。
应注意适当抬高床头,缓慢起立,穿弹力袜。
在症状较重的病例中,可能需要药物治疗,首选药物是9-α-氟氢化可的松0.1~0.3mg/d。
该药因困难引起卧位高血压而限制其应用。
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完整版)

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糖尿病类型、教育、职业、经济状况、 病程、病史、用药情况、糖尿病家族史等。 2.糖尿病相关临床指标评估:
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等。 3.并发症评估:
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 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病等评估。 4.饮食习惯:
自我管理处方是一种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工具,将 2 型糖尿病全 方位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处方形式综合为一体,且随着处方的实施和 不断改进,能将 DSME/S 延续并形成持续支持的糖尿病教育管理行为改变 闭DSME/S 的支 持形式之一。自我管理处方应由有资质的糖尿病教育者或教育护士主导制 定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患者行为改变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具有 综合性、个体化、易操作、可持续改进的特点,是协助医务人员实施糖尿 病教育管理与支持以及指导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的实操性工具。 二、自我管理处方的理论依据
中国 2 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完整版)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 2 型糖尿病患病率为 9.7%~11.6%[1,2],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作为慢性 终身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自身管理[3,4]。有效的糖尿病自 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support, DSME/S)是协助糖尿病患者管理和维持自身健康行为的基础[5]。我国的 糖尿病教育管理起步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最初是医护人员组织住院糖 尿病患者进行授课,模式单一,患者学习比较被动。随着国外的成功经验 不断引入,以专业人员小组授课、个体化自我管理技能培训及病友同伴教 育相结合的 DSME 模式开始出现[6]。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教育存在诸多问 题:如内容单调(以书本知识为主)、讲者随意性强、缺少系统评估和随 访、教育与行为改变脱节、脱离患者需求、缺乏个体化的教育和饮食、运 动计划以及制定的 DSME 计划无法很好地落实等[7,8,9,10]。
2型糖尿病逆转的例子 -回复

2型糖尿病逆转的例子-回复标题:2型糖尿病逆转的例子:一位患者的成功之路1. 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有数亿人受其影响。
然而,尽管它无法被治愈,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管理,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实现病情的逆转。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例子,描述了一位成功逆转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经历。
2. 患者背景:李先生,50岁,体重90公斤,身高170厘米,BMI为31.6(肥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8.5%(正常值<6.5%),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他每天需要服用口服降糖药,并且由于高血糖导致视力下降、脚部麻木等症状。
3. 开始逆转过程: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先生开始尝试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控制血糖。
首先,他改变了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食用含糖饮料、加工食品和高糖水果,增加了蔬菜、全谷物和低糖水果的摄入量。
其次,他开始进行规律的运动,包括每天散步半小时和每周三次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 遇到困难:虽然最初的努力带来了血糖的降低,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李先生发现很难坚持下去。
他在压力大的时候会忍不住吃甜食,而工作繁忙的时候则常常忘记运动。
此外,他也担心自己不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
5. 寻求专业帮助:面对这些挑战,李先生决定寻求专业的指导。
他参加了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课程,学习了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以及如何应对压力和疲劳。
他还加入了糖尿病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
6. 改变生活,逆转病情: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李先生逐渐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的体重减轻到了80公斤,BMI降到了28.7,HbA1c也降至6.0%,达到了正常的水平。
他的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不再需要服用口服降糖药,而且视力和脚部的症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7. 结论:这个例子说明,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实现病情的逆转。
这需要患者的决心和毅力,也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中药治好糖尿病的案例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案例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传统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多样,包括调理脾胃、清火泻火、滋阴降火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个中药治愈2型糖尿病的案例。
案例背景患者李先生,男性,54岁,体重80公斤,身高175厘米。
他于3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开始接受西医药物治疗。
然而,在西医药物治疗下,他的血糖控制一直不稳定,经常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情况。
治愈过程第一次就诊李先生在得知中医对于治愈2型糖尿病有一定效果后,决定咨询中医师。
他在当地中医医院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了第一次就诊。
中医师详细询问了李先生的病史、家族病史、饮食习惯等相关信息,并进行了全面的体检。
通过舌诊和脉诊,中医师发现李先生的舌苔黄腻,脉象偏数。
根据李先生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师初步判断他属于湿热内蕴型糖尿病,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根据中医师的建议,李先生开始服用由黄连、黄芩、山楂等药物组成的方剂,每日三次,每次20克。
同时,他也需要遵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治疗效果经过连续服用中药一个月后,李先生开始感觉到血糖水平有所下降。
他每天监测血糖并记录下来,在一个月内的记录显示,他的空腹血糖从最初的8.6mmol/L下降到6.2mmol/L。
随着治疗的继续进行,李先生的血糖水平进一步稳定,他不再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情况。
他的体重也有所下降,从80公斤减少到75公斤。
治愈结果经过半年的中药治疗,李先生完成了对2型糖尿病的治愈。
他再次进行了全面体检,结果显示他的空腹血糖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内(4.0-6.1mmol/L),其他相关指标也都正常。
结论这个案例表明中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通过调理脾胃、清火泻火、滋阴降火等方法,中药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治疗仅作为辅助手段,在治愈2型糖尿病方面还需要结合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西医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
中药治好糖尿病的案例

案例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血糖水平升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数据,全球有4.65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国家,估计有1.14亿人受到这一疾病的困扰。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和控制糖尿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药治理可以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改善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等方面发挥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个成功应用中药治愈2型糖尿病的案例。
案例过程病人信息姓名:张先生性别:男年龄:52岁身高:175cm 体重:85kg 既往史:无突发事件张先生在一次健康体检中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他之前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所以这个结果让他感到非常意外和担心。
在向医生咨询后,张先生了解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控制。
西医治疗方案根据医生的建议,张先生开始接受西医治疗。
他每天服用口服降糖药物,并且需要定期检查血糖水平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此外,他还需要控制饮食,并进行适量的运动。
中医治疗方案除了西医治疗,张先生还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他去了当地一家中医诊所寻求帮助。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望闻问切等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中医师给出了以下的中药处方:•黄芪(30g)•人参(20g)•白术(15g)•陈皮(10g)•桑叶(10g)•红花(10g)这个处方是根据张先生的体质、舌苔、脉象等因素定制的。
治疗过程张先生按时服用中药,并且定期到中医诊所进行随访。
中医师每次都会仔细询问病情和身体感觉,并根据需要调整中药剂量。
此外,张先生还遵循西医的治疗方案,控制饮食、增加运动。
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的中药治疗,张先生的血糖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他不再需要依赖西药来控制血糖,而是完全依靠中药维持健康状态。
此外,他还减少了体重,并感到更有精力和活力。
案例启示这个案例显示了中药在治愈2型糖尿病方面的潜力。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针对个体特点开具个性化的中药处方,可以有效地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
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法[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461161f941ea76e59fa047a.png)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莫亚平
申请号:CN201510674025.4
申请日:20151016
公开号:CN106474281A
公开日:
201703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由匙羹藤、无花果、黄芪、茯苓、紫檀木、雪莲果、苦瓜、西洋参、三色堇和欧洲越橘按一定重量份比经加工制备而成;药食同源,安全绿色,对身体无毒副作用;各组分相互协同,有效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提高患者的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灵敏度,促进糖分和脂肪的代谢,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大大优于单一成分的治疗效果;同时又对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着意想不到的疗效。
申请人:赫博美国际有限公司
地址:美国乔治亚州约翰溪市维兹法利路9125号
国籍:US
代理机构: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王玉松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治愈二型糖尿病的标准

治愈二型糖尿病的标准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中二型糖尿病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
治愈二型糖尿病是许多病患者的期望和追求。
然而,要达到治愈的目标并非易事。
本文将探讨治愈二型糖尿病的标准以及一些相关问题。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战胜二型糖尿病的第一步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等习惯对糖尿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增加蔬菜、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
同时,适量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血糖,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
良好的睡眠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并有助于控制体重。
只有通过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二、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控制二型糖尿病,但有些患者需要依靠药物治疗来达到更理想的疗效。
目前,二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抑制剂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需要开具一种或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和监测。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可能的并发症,及时向医生汇报并接受治疗。
三、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血糖仪可以供患者使用。
患者需要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监测。
定期向医生报告血糖监测结果也是必要的,这样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指导。
四、体重管理肥胖与二型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减轻体重对于控制二型糖尿病病情至关重要。
患者应该采取科学的减重方法,如合理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等,避免过度节食和不良减重方法。
通过减轻体重,可以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水平,从而改善二型糖尿病的病情。
五、定期复诊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在复诊时,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情询问,还可能进行一些相关的检查项目,如血脂、肾功能等。
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3-28T14:38:58.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胡全光彭力科[导读] 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高尿糖,葡萄糖耐量减少。
胡全光彭力科 (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 545006)【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377-02【摘要】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中药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将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治疗)和对照组(西药治疗)各6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60例,总有效率为85%;同时,治疗组能较好的改善症状,偏高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得以较好控制。
结论选择中药治疗Ⅱ型糖尿病,副作用小,疗效高。
【关键词】中医治疗 2型糖尿病疗效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以Ⅱ型糖尿病为主[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予降糖及对症治疗。
本文探讨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WHO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 ≥11.1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1.2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52.6±4.2)岁;病程(3.5±1.6)年。
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1.8±3.9)岁;病程(3.6±1.8)年。
治疗前2组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及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生地黄20g、鬼箭羽20g、山茱萸15g、山药30g、茯苓10g、玄参30g、五竹15g、白术6g、丹参20g、葛根20g、黄芪30g、苍术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
何建芳 何建 于守阝是 浙江省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建德311604
摘 要 目的:探讨自然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加用自然疗法,定期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 A1c),以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疗效。
结果:完成FBG检测者76例,FBG从10.17±2.84mmol/L降至 6.49±0.19mm ol/L,P< 0.001;完成2h PBG检测者47例,2h PBG从15.02±0.51mmo l/L降至9.45±0.29m mol/L,P< 0.001;完成G HbA1c检测者36例,GHb A1c从9.56%降至6.93%,P<0.001。
口服降血糖药用量减少7.22%。
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自然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无副作用、方便、经济、实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然疗法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目前还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因而历来提倡综合治疗。
自然疗法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重视。
现报道口服降药加自然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76例的结果。
1 临床资料
1999年~2001年在本院门诊用口服降血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177例,开放、随机、自愿参加本疗法。
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 HO专家咨询报告:糖尿病的定义、诊断、分型、与并发症[1]。
按计划完成检测者76例,男31例,女45例,年龄35~79岁,平均61岁。
病程3个月~20年,平均4.3年。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在原应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加用自然疗法,包括:①情志疗法,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思想疏导,帮助树立信心,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忧虑,舒畅精神。
②饮食疗法,协助病人测算标准体重,所需热卡及饮食中糖、蛋白质、脂肪的比例。
因人、因地、因时协助制定切实可行的食疗方案。
③运动疗法,指导病人适当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爬山、太极拳等;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
2.2 观察方法 ①血糖观察,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每隔1~2周检测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PBG)1次,第4周评价降血糖疗效。
②糖化血红蛋白观察,G HbA1c检测采用微柱层析法。
每4周检测1次,第12周评价降G HbA1c疗效。
2.3 药量调整 从第5周起,对FBG降至6.1 m mol/L以下,2小时PBG降至7.8mmo l/L以下者,适当调整口服降血糖药用量。
2.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3 治疗结果
按计划完成FBG检测者76例,FBG从10.17±2.84mm ol/L降至 6.49±0.19mmo l/L。
t值11.13,P值<0.001。
完成2小时PBG检测者47例,PBG从15.02±0.51m mol/L降至9.45±0.29 mm ol/L,t值9.49,P值<0.001。
完成GHb A1c检测者36例,GHbA1c从9.56±0.58%降至6.93±0.25%,t值4.91,P值<0.001。
口服降血糖药减量者25例,有4例脱离药物治疗。
药物总量减少7.22%。
本疗法未发现不良反应。
4 讨 论
中医学认为,情志郁结是糖尿病重要发病因素。
《灵枢·五变》篇曰:“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儒门事亲·河涧三消论》曰:“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之所成之”。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曰:“心境愁郁,内自燃,及消症大病”。
都提示五志过极,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郁热伤津,遂发本病[2]。
现代医学也认为,心理因素与糖尿病关系密切。
情志抑郁、紧张、焦虑可导致自主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失调,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因而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严重者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
情绪安定,大脑皮层得到休息和放松,自主神经分泌可恢复正常,从而使血糖下降,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的用量可相应减少。
糖尿病的饮食疗法历来为中西医学家所重视,适当控制饮食可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能使患者FBG、2小时PBG、G HbA1c下降[3]。
西医的饮食疗法
有计算法、主食固定法、食物交换法等,比较科学,但计算复杂,如无专业营养师帮助,一般难以做到。
笔者编制了一套较为简便实用的《糖尿病简便饮食指导》,结合中医传统食疗,对病人进行经常性的、个体化的指导,病人易于接受,效果良好。
我国古代,医学家们就提出适当的体力活动是治疗消渴的一种好方法。
现代医学证实,运动使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血糖下降。
运动消耗了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在糖原补充过程中,糖耐量得到改善。
运动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的负担,有利于β细胞恢复功能。
流行病学调查还表明,长期规律的运动锻炼,能降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和死亡率。
运动还有利于增强体质,改善精神状态[4~6]。
糖尿病需长期治疗甚至终生用药,长期的药物治疗必然带来众多的副作用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降糖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然疗法可使用药剂量逐渐减少。
对于轻度或初发糖尿病人,如发病初期即予自然疗法干预,可免于应用药物降糖。
自然疗法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方便、经济、实用,因而愈来愈将得到病人和医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摘译.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49
3 张效良,李溪雅,王伟琴,等.糖尿病病人短期饮食控制效果观察.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4):228
4 姜新建,林玉平,林淑琼.体力活动对糖尿病流行的影响.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5,3(4):240
5 刘国良.糖尿病人运动治疗和实施.中国糖尿病杂志, 1999,7(2):98-100
6 易 鸣,高晓远,张 峙,等.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6):357-359
收稿日期:2002-09-12
(上接第149页) 计算冠心病概率的四项指标之一。
因此动脉弹性模量愈大,冠心病概率也就愈高。
本组统计表明,冠心病概率与四种动脉弹性模量均呈正相关。
3.5 冠心病概率与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是指在单位时间(秒)内从小动脉至静脉通过每毫升血液所需的压力差数,其单位为千帕/秒/毫升。
外周阻力与动脉压力脉搏波有关。
利用每搏心输出量和脉图面积测算外周阻力,作为检测动脉功能的一种方法。
本组结果提示,冠心病概率与外周阻力呈正相关(P< 0.0001)。
冠心病时外周阻力增大的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壁结缔组织出现老化改变,使冠状动脉腔变狭,冠脉变硬,心肌供血受阻之故。
3.6 冠心病概率与脉图面积 本组研究表明,冠心病概率与收缩期脉图面积As和舒张期脉图面积Ad均呈正相关,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
其原因如下:①As为收缩期动脉腔内压力P S与静脉腔压力
P V之间的脉图面积,收缩压P S越大(P S-P V)越大, A S越大。
由于冠心病概率与P S呈正相关,故冠心病概率与AS呈正相关;②Ad为舒张期动脉腔内压力Pd与静脉腔压力P V之间的脉图面积,舒张压Pd 越大,(Pd-P V)越大,Ad越大。
由于冠心病概率与Pd呈正相关,故冠心病概率与Ad呈正相关。
这一结果与用脉象仪测录高血压患者脉图时其脉幅增大,脉图指针摆幅增大的客观现象相符合。
参考文献
1 李惜惜.非线性弹性腔理论与心血管参数的无创伤检测.
医疗器械,1981,5(3):7
2 俞国瑞,郑道声.冠心病.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242
3 张颖清.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收稿日期:200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