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运动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
八段锦导引法对疾病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八段锦导引法对疾病治疗作用研究进展八段锦是中医导引法代表,至今800余年历史,目前主要以立式八段锦及坐式八段锦形式广为流传。
本文对两种八段锦形式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着重阐述八段锦对脑血管病、高血压、呼吸系统、内分泌、骨伤科、焦虑抑郁情绪、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作用最新研究进展。
标签:导引法;八段锦;疾病八段锦导引法历史悠久,动作独立完整,是我国导引术的杰出代表。
因其无需器械,对场地无特殊要求,简单易学而广泛流传。
八段锦共八组动作,古人的“锦”是一种精美的丝织品,优美华贵,可见八段锦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
1 八段锦发展历程1.1 立式八段锦后世流行的八段锦功法包括立式和坐式两大系统。
北宋蒲虔贯的《保生要录》最早对立式八段锦(又称武八段)动作进行文字记录,书中记载的导引术动作与立式八段锦功法有相似之处[1]。
此时八段锦还未从其他导引术中独立出来。
八段锦歌诀最早见于宋元时《灵剑子导引子午诀》,书中对八段锦的功法要领也有所记录。
清末《新出保身图说·八段锦图》,首次出现“八段锦”之名,是目前定型立式八段锦动作歌诀的最早文献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有过短暂的发展;随后发展缓慢,直至20世纪末八段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始进入我国大专院校课程[2],2003年健身气功·八段锦(亦为立势八段锦)推出。
随着大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八段锦导引术越来越深受练功群众的喜欢。
1.2 坐式八段锦坐式八段锦(又称文八段),功法练习全程坐势。
明代《道枢·众妙篇》中记载了坐式八段锦的动作雏形。
坐式八段锦的最早文字记录见于南宋《修真十书》,书中记录“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载有“八段锦导引法图”,不仅有图示还附有动作要领的说明。
坐式八段锦在明清时期流传广泛,同时出现十二段锦、十六段锦等功法;进入近现代,坐式八段锦发展缓慢;近十年国家政策推进了坐式八段锦发展,坐式八段锦因其动作特点,在老年人及行动不便人群中尤其受到欢迎。
八段锦结合常规治疗法对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影响

八段锦结合常规治疗法对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影响作者:王成元张瀚元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第22期[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结合常规治疗法对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八段锦结合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而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增加。
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八段锦;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影响[中图分类号]R587.1;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2-49-04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以高血糖为典型特征,机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可诱发多种相关的并发症,病程较长且不易治愈,也容易造成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为饮食控制、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
为了探讨八段锦结合常规治疗法对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影响,此次研究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或0GTF试验≥11.1mmol/L。
社区八段锦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对照组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原有锻炼方式。要求患者继续原有的血糖控制方案。课题组不干预他们的日常活动,每周随访1次,3个月后收集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
1.3观察指标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 该量表按照WHOQOL协作组提出的核心咨询的工作方法选择条目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治疗四维度的初始量表设计了59个条目、指标进行筛查,最终选定24条目。每个条目从无到最严重分为5级评定。内部一致性信度0.95,分半信度0.91,量表跨时间的稳定性系数0.84,简短、易懂、可操作性好。适合糖尿病患者八段锦康复锻炼日常性生存质量监测,实用性强。是专门为糖尿病人设计的特异性量表。研究显示[4]该良表与WHOQOL、SF36普适性量表相比,更能真实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化。
参考文献
[1] 章 稳, 郭 琪. 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 292:195198.
[2] 黄 方, 高 莹. 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8:146147.
[3] 刘美君, 刘志诚, 徐 斌,等. 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616:58.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运动前后DSQL各维度分值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以=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八段锦运动干预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比较表明,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和治疗及生存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八段锦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护理中的应用

八段锦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护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2-01T05:18:12.97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2期作者:万玲[导读] 目的:探究八段锦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万玲南昌市第三医院抚河院区七病区,330009 江西省南昌市摘要:目的:探究八段锦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方案指导,观察组给予八段锦运动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指标。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八段锦运动护理能够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护理中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
关键词:八段锦运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提升,并且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开展的控制护理工作是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借助于运动护理、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
运动护理作为一种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护理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护理中有着广泛应用。
八段锦是我国传统运动保健功法,通过形体运动实现调节心理、改善血糖的目的[1]。
本研究通过对于八段锦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护理当中的应用探究八段锦运动护理对于其血糖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所选取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WHO诊断标准,排除其他严重慢性并发症: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患者生活规律稳定,日常生活注重饮食合理搭配。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3岁,平均(56.57±7.02)岁。
病程4~8年,平均(5.96±2.18)年。
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6~71岁,平均(57.54±6.88)岁。
八段锦治疗2型糖尿病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2组患者均采 用常规 降糖 西药( 列齐特缓释 片) 0例 格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 辅 以八段锦 气 功锻 炼。观 察 2组 治疗 前后 的 空腹 血糖 ( P 、 化 血红 蛋 白 ( b l) 血 脂 [ F G) 糖 H Ac 及 总胆 固醇 ( C) 甘没三酯( G 、 T 、 T ) 高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 L— 、 密度 脂蛋 白胆 固醇( D HD C)低 L L—C ] ) 的水平 变化 。结 果 2组治疗后 F G、 b l、C、 G H L—C及 L L—C水 平 变化 与本 组 治疗 前 比较 差异 均有 统 计 学意 义 P H Ac T T 、 D D ( <00 ) 治疗组治 疗后 F G、 b l、 C、 G、 D P .5 ; P H Ac T T H L—C及 L L—C与 对照 组 比较 差异 均有 统 计 学意 义 D
【 bt c】 O jcv T s v t etfa vn t r y f aunno t e i e s Me os A s at r bet e o be e h e coaj ath a daj p d bt . t d i o r e f u e p o B i ny 2 a e h
o s r e e oe a d at rt ame t i w r u s Re u t Th r e e sg i c n i e e c s b t e n b fr n b e v d b f r n f e t n n t o g o p . e r sl s e e w r in f a tdf r n e w e e oe a d i e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作者:齐大发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32期摘要:通过相关文献查阅,简述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历史与发展,归纳八段锦的功效和在临床中的应用。
习练八段锦对人体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发展肌肉耐力,改善呼吸效率,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缓解慢性疾病,促进运动损伤部位机能恢复。
八段锦注重身体素质的恢复和发展,适用于临床和社区推广,希望对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应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八段锦临床治疗应用综述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145-02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现如今的临床治疗中,运动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或患者主动接受运动疗法治疗某些疾病。
运动疗法是通过使用器械、徒手手法操作或患者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的运动方式,使患者恢复全身或者局部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八段锦是我国自宋代今八百多年传承的运动疗法之一,可以达到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最终达到康复疾病的目的。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健身气功·八段锦在治疗运动损伤、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疾病中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总结评述。
1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历史与发展八段锦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导引养生功法,其形成可追溯到宋代《夷坚志》中,也有部分文献记载是由唐代钟离权创造。
明清时期的推广与发扬,促进了导引术的蓬勃发展,是当时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养生项目。
建国后出版了《八段锦》一书,详细介绍了八段锦的动作技术要领,并整理成八段锦歌诀,将其发扬光大。
而现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根据文献研究总结,命名为健身气功·八段锦。
2 我国运动疗法的历史运动疗法目的是为了改善并提高患者躯体运动能力,解决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疾病。
我国的运动疗法可以追溯至《黄帝内经》,主张的“不治已病,治未病”。
通过身体的运动达到舒筋活络,强筋健骨,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抑郁影响的研究进展

135当代体育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抑郁影响的研究进展宋子麒 朱云飞 赵天琪健身气功八段锦是我国古代的导引术,因其健身效果显著,且易行而简单,故近年来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治疗2型糖尿病抑郁情绪的影响也开始逐渐被挖掘。
八段锦对糖尿病抑郁情绪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的症状,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IDF2017年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为9.7%,其中确诊患者约有1.14亿人,加上各类高危人群共有1.5亿人,糖尿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
而基于糖尿病的病理特点,治疗过程的漫长,费用的昂贵,并发症的复杂多样难治愈等等很容易给患者带来各种心理压力。
有相关文献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的3-5倍,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过去的1年中都有过1次抑郁的发作。
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瑰宝,因为其健身效果显著,且简单易行,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青睐。
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健身气功八段锦注重身心结合,不仅能改善身体状况,还能进行心理调节,相对于昂贵的心理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接受。
1 抑郁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2型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会影响全身多个脏器的功能,必须长期用药,终身都难以治愈,以及2型糖尿病会产生多种并发症造成人体功能丧失,产生心理反应,从而产生抑郁。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学者对70例中老年进行抑郁评估,结果发现,糖尿病抑郁患病率为31.4%(22/70),而对照组为7.1%(5/70)。
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是因身体方面的负担产生了心理方面的压力,身体与心理两个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概率较高。
还有研究表明抑郁情绪与血糖的控制具有高度相关,抑郁情绪程度越严重,血糖控制越不佳。
孙士杰等,对44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的调查中发现,并发抑郁与无抑郁的 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血糖控制较差,说明抑郁对血糖控制可能存在不良影响。
糖尿病八段锦

01
学习八段锦前,需了解其八个基本动作和正确的呼吸方法,为
后续的练习打下基础。
选择适合自己的八段锦版本
02
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八段锦版本,如坐
八段锦、立八段锦等。
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练习难度
03
初学者应从简单的动作开始练习,逐渐掌握要领后,再增加难
度和复杂度。
中老年人健身方案
针对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设计适合的八段锦动作
国内糖尿病现状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据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患者人数超过1亿。
糖尿病危害及防控重要性
糖尿病危害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同时,糖尿 病还与多种并发症密切相关,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寿命。
个人感受分享
身体舒适度
描述在练习八段锦过程中身体的舒适度和任何不 适感。
精神状态改善
分享练习八段锦后精神状态的变化,如是否更放 松、更愉悦等。
睡眠质量提升
探讨八段锦练习对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动作规范与调整
根据身体状况和锻炼效果,不断调整 和优化八段锦的动作规范。
锻炼频率与时间
详细阐述了八段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理念与动作要领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点,介绍了糖尿病八段锦的创编理念,并详细讲解
了每个动作的名称、要领和注意事项。
03
八段锦对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作用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八段锦在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段锦运动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发表时间:2018-01-19T14:14:32.2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3期作者:唐月琴何珂朱立萍陆晶晶费莺莺[导读] 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八段锦,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糖作用与中强度步行运动相当.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方法 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步行运动组及对照组,运动组早餐后1h起分别行30min八段锦或步行运动,观察患者空腹、运动前、运动后、中餐前血糖,及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计算不同运动下的最大耗氧量(VO2max)。
结果八段锦组及步行组运动后及中餐前血糖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八段锦组运动后血糖尽管略高于步行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八段锦组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P<0.05)、VO2max(P<0.01)低于步行组。
结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八段锦,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糖作用与中强度步行运动相当,八段锦为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经济、简便的运动治疗方式。
关键词:2型糖尿病;八段锦;运动疗法;餐后血糖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最基础的治疗方法。
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而有效的运动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2]。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功法,其通过舒缓伸展、动静相兼的动作,有效调节全身气血运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各脏腑功能[3-5]。
相比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对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影响更大。
本研究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观察餐后30min有氧运动八段锦对患者血糖、心率及最大耗氧量的影响,寻找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的有效运动方法。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6.06-2016.12无锡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
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30-70周岁;③病程≥0.5年;④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或并发症;⑤应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或目前未用降糖药。
生活习惯规律,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饮食,目前血糖控制均相对稳定,入组前三天及入组期间无降糖药物种类或剂量调整。
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合并糖尿病急性或严重慢性并发症;严重糖尿病足或肢体残疾;严重心、肝、脑、肾、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急性感染;合并认知障碍;不能耐受运动者。
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步行运动组及空白对照组3组。
八段锦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49.65±9.00)岁,病程(5.70±0.95)年;步行运动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49.36±11.54)岁,病程(4.48±1.11)年;空白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50.09±10.41)岁,病程(6.88±1.08)年。
3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1.2.1 运动方案八段锦运动: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八段锦培训,通过考核的患者正式进入试验。
八段锦主要分为8个步骤: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顾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步行运动:先快速步行(120-150步/min)5min,然后慢速步行(80-100步/min)5min,交替进行。
1.2.2 评估指标试验期间,患者规律进食早餐,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餐后1h、餐后2h及中餐前血糖。
八段锦组及步行运动组分别于早餐后1h 起八段锦或步行运动30min。
测量患者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半小时的脉率。
并计算患者不同运动下的最大耗氧量(VO2max)。
VO2max(%)=(运动中脉率-安静时脉率)/(运动中最大脉率-安静时脉率),运动中最大脉率=210-年龄。
1.2.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八段锦及步行运动对患者血糖的影响3组患者入组时空腹血糖、运动前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八段锦及步行运动后,运动后血糖较对照组明显下降,(8.81±1.10 vs. 11.23±1.84,P<0.05;7.52±1.11 vs. 11.23±1.84,P<0.01),而八段锦组运动后血糖尽管略高于步行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八段锦及步行运动后的中餐前血糖较对照组均有下降(6.89±0.87 vs. 9.74±1.85,P<0.01;5.93±0.74 vs. 9.74±1.85,P<0.01),而八段锦与步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运动疗法作为2型糖尿病基础治疗,其降糖效果得到广泛认同[6]。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适合的有氧运动有步行、慢跑、登山、游泳等,但这些运动对老龄、糖尿病病程长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患者相对困难,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医特色运动八段锦。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运动,属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其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
八段锦重视形神兼练、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从内部疏通经脉,通过气血、脏腑综合调节,综合效果优于其他单纯的肢体锻炼,为2型糖尿病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患者提供了简单、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
运动锻炼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与运动增加了机体耗氧量,增强了胰岛素兴奋下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敏感性和反应性相关[7]。
研究显示,中小强度长期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强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结合能力,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
7天有氧运动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血糖波动明显改善。
而长期小运动量有氧运动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高峰值,并使高峰前移[8]。
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控制餐后血糖能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9]。
餐后1-2h内运动,降糖作用最强,能有效降低峰值血糖水平[10]。
本研究中,八段锦运动后,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后血糖及中餐前血糖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与步行运动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八段锦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餐后血糖效果与步行运动相当。
运动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是安全、经济、简便的糖尿病治疗方式。
但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产生严重并发症,如低血糖、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高血压病血压升高等运动并发症,因此,寻找合适强度的运动对于优化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八段锦组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较步行组下降,其最大耗氧量水平也较步行组显著下降。
结合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提示八段锦作为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与中强度有氧运动步行作用相当,而其对运动中、运动后脉率及VO2max影响相对较小,从而更适合老龄、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
八段锦运动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餐后半小时八段锦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糖作用与中等强度步行运动相当。
其安全有效,简单易学,易于坚持,适合各年龄阶层,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
参考文献:[1]黄雪兰. 饮食与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1,17(34):90-92.[2]蔡劲薇,陈青云,李励,等. 糖尿病四级量化运动处方对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探讨[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5):412-416.[3]俞婷婷,俞晓莲,曾林淼,等. 八段锦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3):341-348.[4]杨继鹏,刘璟莹,吕纹良,等. 健身气功八段锦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1307-1309.[5]杨金禄,何勇山. 八段锦锻炼对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6,22(22):60-62.[6]李素英. 运动疗法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4,35(17):3834-3835.[7]李斌,刘礼斌,刘小莺,等.中等强度运动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9):1671-5926.[8]Mikus CR,Oberlin DJ,Libla J,et al. Glycaemic control is improved by 7 days of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Diabetologia,2012,55(5):1417-1423.[9]Kawasald T,Ogata N,Akanuma H,et al. Postprandial plasma fructose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retin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Metabolism,2004,53(5):583-588.[10]元香南,陈樱络,齐智,等. 不同条件餐后运动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2):72-75. 作者简介:唐月琴(1972-),女,副主任护师,本科学历,护士长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YB2015077);无锡市卫生局科研项目(MS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