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概述课件
合集下载
金融经济学行为金融ppt课件

从而解释了人
类在不确定条
件下如何作出
判断”
精品课件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弗农-史密斯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
“开创了一系列实验法, 为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可 靠的经济学研究确定了标 准”。
精品课件
行为金融学概述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一)有限理性 (二)有限套利 (三)前景理论
精品课件
(一)有限理性
1、“经济人假说”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每个人都力图运用他 的资本来使其生产的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的说 ,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 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 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1)人有理性
2)利己是人的本性
3)个人利益最大化
精品课件
2、“理性人假说” 1)投资者在决策时都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2)投资者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从而对最
Statman
——经济学家Meir
关于有限理性人的实证检验
• 国外:Sunadesr(1993)基于对1962至1989年间纽约证券交 易所指数的每日数据的观察,Sunadesr发现笼罩纽约城的 云的多寡程度和纽约股票价格的变动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 联系;
• 国内:仪垂林(2006)从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影响,从而
精品课件
纽约股票日投资收益率比较
精品课件
• 对于一个特定的投资者而言,他的风险厌 恶程度是确定一致的,但为什么人们通常 同时购买保险与彩票呢?他们在购买保险 时表现为风险厌恶,他们在购买彩票时却 表现为风险追求。这就是弗里德曼—萨维 奇困惑(1948)。
• 2003年,新加坡保险密度为1620美元 ,人 均彩票购买量为550美元。
《行为金融学》(第一章概论) PPT课件

......
7
中南大学商学院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与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渊源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 “经济现象的主观方面,提出主观价值论和心理预期的观点”;Tarde
(1902) …… …… “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唯一的差别 就是行为金融学利用了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情感心理 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Statman Meir(1999)
1.3 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1.3.2 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
有效市场假说:
当人们是理性时,市场是有效的;当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时, 交易的随机产生,使其对市场不会造成系统的价格偏差;而非 理性交易者以非基本价值的价格进行交易时,他们的财富将逐 渐减少,最后在市场不会有生存的空间。
行为金融学的修正:
8
中南大学商学院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
行为金融理论更多地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影响 ,是将心理学作为其研究金融问题的 一种工具,它对投资者心理和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源于对 一般经济主体心理和商品市场价格的研究。
与行为金融学关系最为密切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 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In-form a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y)。
9
中南大学商学院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2 行为金融学与行为学
乔治·阿克罗夫(George Akerlof)把行为学的假设引入经济学分 析框架,其研究为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对人类行为实验 的设计和行为解释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为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 者的行为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思路。
7
中南大学商学院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与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渊源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 “经济现象的主观方面,提出主观价值论和心理预期的观点”;Tarde
(1902) …… …… “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唯一的差别 就是行为金融学利用了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情感心理 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Statman Meir(1999)
1.3 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1.3.2 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
有效市场假说:
当人们是理性时,市场是有效的;当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时, 交易的随机产生,使其对市场不会造成系统的价格偏差;而非 理性交易者以非基本价值的价格进行交易时,他们的财富将逐 渐减少,最后在市场不会有生存的空间。
行为金融学的修正:
8
中南大学商学院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
行为金融理论更多地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影响 ,是将心理学作为其研究金融问题的 一种工具,它对投资者心理和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源于对 一般经济主体心理和商品市场价格的研究。
与行为金融学关系最为密切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 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In-form a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y)。
9
中南大学商学院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2 行为金融学与行为学
乔治·阿克罗夫(George Akerlof)把行为学的假设引入经济学分 析框架,其研究为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对人类行为实验 的设计和行为解释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为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 者的行为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思路。
《行为金融专题研究》课件

创新研究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未来可 以尝试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研究 方法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05
案例分析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案例
总结词: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中的应 用
介绍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阐述行为金 融学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实证结果的解释
实证检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准确解释这些结果是一个挑战。此外,不同实证结果之 间可能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内在原因。
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01
模型假设的局限性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模型通常基于一系列假设,而这些假设可能与现实情
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理论模型在解释现实市场现象时可能存在局限
分析行为金融学对市场异 象的预测能力,以及其对 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阐述行为金融学如何解释 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投 资者心理偏差等现象。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公司决策案例
详细描述
阐述公司决策中存在的代表性偏 差、可得性偏差等心理现象,以 及行为金融学如何帮助公司避免 这些偏差。
总结词:行为金融学在公司决策 中的应用
代表性启发与可得性启发
代表性启发
描述人们如何根据事物的典型特征或 模式来快速做出决策。
可得性启发
研究人们如何根据记忆中容易获取的 信息来评估概率,以及这种启发式思 维可能导致的问题。
心理账户与狭隘框架
心理账户
探讨人们如何在心理上对不同资金进行分类和评估,以及这种心理如何影响他 们的投资决策。
狭隘框架
公司金融与决策行为
公司融资
公司融资过程中,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心理和 行为会影响融资决策和融资结果。行为金融 学为公司融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未来可 以尝试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研究 方法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05
案例分析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案例
总结词: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中的应 用
介绍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阐述行为金 融学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实证结果的解释
实证检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准确解释这些结果是一个挑战。此外,不同实证结果之 间可能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内在原因。
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01
模型假设的局限性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模型通常基于一系列假设,而这些假设可能与现实情
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理论模型在解释现实市场现象时可能存在局限
分析行为金融学对市场异 象的预测能力,以及其对 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阐述行为金融学如何解释 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投 资者心理偏差等现象。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公司决策案例
详细描述
阐述公司决策中存在的代表性偏 差、可得性偏差等心理现象,以 及行为金融学如何帮助公司避免 这些偏差。
总结词:行为金融学在公司决策 中的应用
代表性启发与可得性启发
代表性启发
描述人们如何根据事物的典型特征或 模式来快速做出决策。
可得性启发
研究人们如何根据记忆中容易获取的 信息来评估概率,以及这种启发式思 维可能导致的问题。
心理账户与狭隘框架
心理账户
探讨人们如何在心理上对不同资金进行分类和评估,以及这种心理如何影响他 们的投资决策。
狭隘框架
公司金融与决策行为
公司融资
公司融资过程中,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心理和 行为会影响融资决策和融资结果。行为金融 学为公司融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第九章行为金融分析ppt课件

(二)逆向投资策略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大量的“羊群行为”, 逆向投资策略就是利用证券市场参与者“羊群 行为”造成的价格偏差来进行投资的策略。
32
三、行为金融学的未来
(一)行为金融的局限性 1、解释的统一性问题; 2、实证研究的支持性问题; 3、超额收益的来源问题。
(二)行为金融学仍有待解决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
31
(一)小公司投资策略
Banz(1981)发现小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在排 除风险因素后依然要高于大公司股票的收益率。 Reinganum(1981)也发现公司规模最小的 普通股票组的收益率要比规模最大组的收益率 高19.8%。Siegl(1998)研究发现,平均 而言小公司股票比大公司股票的年收益率高出 4.7%。
2、在半强有效市场中,虽然存在信息的不完全 公开,但由于信息在传递、解读、时滞等方面不存 在问题,因此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也不会产生额外 收益。
3、但在半强有效市场中,进行资产组合管理将 产生效益,因为它能在同等收益下降低投资风险 (方差)。
8
(三)消极的和积极的组合管理
1、确定在各种资产间进行分散化投资的投资比 例,并遵循这一比例,称为消极型投资策略 (passive investment strategy)。
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需要同时具备4个条件,即 1、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即证券的全部信息都能真实、
及时地在市场上得到公开。 2、信息获得的有效性。即所有信息都能被投资者准确
获得。 3、信息判断的有效性。即所有投资者都能根据得到的
信息作出一致的价值判断。 4、投资行为的有效性。即所有投资者能够根据获得的
信息,作出准确、及时的行动。
3、反应过度
“反应过度”描述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 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 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大量的“羊群行为”, 逆向投资策略就是利用证券市场参与者“羊群 行为”造成的价格偏差来进行投资的策略。
32
三、行为金融学的未来
(一)行为金融的局限性 1、解释的统一性问题; 2、实证研究的支持性问题; 3、超额收益的来源问题。
(二)行为金融学仍有待解决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
31
(一)小公司投资策略
Banz(1981)发现小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在排 除风险因素后依然要高于大公司股票的收益率。 Reinganum(1981)也发现公司规模最小的 普通股票组的收益率要比规模最大组的收益率 高19.8%。Siegl(1998)研究发现,平均 而言小公司股票比大公司股票的年收益率高出 4.7%。
2、在半强有效市场中,虽然存在信息的不完全 公开,但由于信息在传递、解读、时滞等方面不存 在问题,因此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也不会产生额外 收益。
3、但在半强有效市场中,进行资产组合管理将 产生效益,因为它能在同等收益下降低投资风险 (方差)。
8
(三)消极的和积极的组合管理
1、确定在各种资产间进行分散化投资的投资比 例,并遵循这一比例,称为消极型投资策略 (passive investment strategy)。
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需要同时具备4个条件,即 1、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即证券的全部信息都能真实、
及时地在市场上得到公开。 2、信息获得的有效性。即所有信息都能被投资者准确
获得。 3、信息判断的有效性。即所有投资者都能根据得到的
信息作出一致的价值判断。 4、投资行为的有效性。即所有投资者能够根据获得的
信息,作出准确、及时的行动。
3、反应过度
“反应过度”描述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 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 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
饶育蕾《行为金融学》课件(第一章概论)

行为学的基本原则: 行为学的基本原则:
回报原则 强化原则 激励原则
10
学 学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3 行为金融学与实验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experimental economics)是在可控的条件 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的 行为并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 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 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
16
学 学
1.3 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1.3.2 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
当人们是理性时,市场是有效的;当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时, 交易的随机产生,使其对市场不会造成系统的价格偏差;而非 理性交易者以非基本价值的价格进行交易时,他们的财富将逐 渐减少,最后在市场不会有生存的空间。
11
学 学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3 行为金融学与实验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作为方法论为行为金融学研 究提供了以下研究路径: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假设模型; (2)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3)采用合适的模型对异常现象做出解释。
12
学 学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4 行为金融学与行为经济学
1.2.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渊源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 “经济现象的主观方面,提出主观价值论和心理预期的观点”;Tarde (1902) …… …… “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唯一的差别 就是行为金融学利用了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情感心理 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Statman Meir(1999)
行为金融学课件

2.决策科学 决策与偏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人类一
切经济行为的起点。但传统理论与行为 金融理论在决策行为方面存在一些不同。
不确定下的决策行为
(1)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 (2)模糊规避(Ambiguity Aversion) (3)非线性概率转换 (4)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3.社会心理学 (1)认知的系统系偏差(Systematic Bias) (2)信息瀑布(Information Cascades) (3)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
三、股利之谜(Puzzle of Dividend) 四、封闭基金之谜 五、波动率之谜 六、日历效应 (一)一月效应 (二)月末效应 (三)周末效应 (四)9月份异常 (五)月内回报异常
第二节 对证券市场中异象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一、金融泡沫形成的原因 (一)套利的有限性 (二)信念与偏好 (三)代表性经验法则 (四)信息扩散与羊群行为 二、对波动性之谜的解释 (一)损失厌恶与赌场资金效应 (二)过度自信 (三)代表性偏误和钱的幻觉
3.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 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 的影响。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础和研究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一)心理学及相关学科
1.认知心理学 信息获取阶段的认知偏差、信息加工阶段的
认知偏误、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误、信 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1)信息获取阶段的认知偏误 记忆方面出现的偏误和工作环境方面产生
的偏误
(2)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误 简化信息处理过程所导致的认知偏误、情
绪和情感的影响、对信息描述方式的反 应、对新信息的态度等。
(3)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误 如意算盘或一厢情愿(wishful thinking)
切经济行为的起点。但传统理论与行为 金融理论在决策行为方面存在一些不同。
不确定下的决策行为
(1)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 (2)模糊规避(Ambiguity Aversion) (3)非线性概率转换 (4)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3.社会心理学 (1)认知的系统系偏差(Systematic Bias) (2)信息瀑布(Information Cascades) (3)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
三、股利之谜(Puzzle of Dividend) 四、封闭基金之谜 五、波动率之谜 六、日历效应 (一)一月效应 (二)月末效应 (三)周末效应 (四)9月份异常 (五)月内回报异常
第二节 对证券市场中异象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一、金融泡沫形成的原因 (一)套利的有限性 (二)信念与偏好 (三)代表性经验法则 (四)信息扩散与羊群行为 二、对波动性之谜的解释 (一)损失厌恶与赌场资金效应 (二)过度自信 (三)代表性偏误和钱的幻觉
3.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 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 的影响。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础和研究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一)心理学及相关学科
1.认知心理学 信息获取阶段的认知偏差、信息加工阶段的
认知偏误、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误、信 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1)信息获取阶段的认知偏误 记忆方面出现的偏误和工作环境方面产生
的偏误
(2)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误 简化信息处理过程所导致的认知偏误、情
绪和情感的影响、对信息描述方式的反 应、对新信息的态度等。
(3)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误 如意算盘或一厢情愿(wishful thinking)
行为金融学_PPT课件

(主体的效用函数为严格凹函数:确定性财富带来的效用小于 参与期望收益相同的一场赌博带来的期望效用,所以此类 主体总愿意参与公平赌局,甚至有时多付出一些也无所谓)
效用
效用函數
Ud Uc
0
MUa< MUb
‧D
‧B
(邊際效用遞增)
‧ A ‧C
期望財富
1
2
3
(萬元)
(三)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理性投资者会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最小化所承担的风险。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判断它们所承担的风险的水平。
Barber and Odean 的研究发现,单身男性的投资组合风险
(波动率和Beta系数)最高,其次是已婚男性、已婚女性和单
身女性。
•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可能不会很好地分散投资组合,因为他们非
常相信自己选择了正确的股票 。
• 自认为正确的投资者看不到对冲风险的必要。 •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将在其认为会盈利的投资策略上投入大笔资
套利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和存在可替代的资产。 套利行为是保证市场有效和市场均衡的条件。
套利限制一:基本面风险
大量证券没有完全的替代组合,使 得即使证券价格出现偏差,套利者 也无法进行无风险对冲交易。基本 面的风险消除不可能。
套利限制二:噪声交易者风险
绝大噪声交易者是短视的 噪声交易者心里无法预期,若噪声交易
(一)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理性人使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
成本的大小进行决策;
理性人是自私的,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理性人的决策不受道德影响; 理性人作为决策主体不仅指单个消费者或投资人,也
包括家庭、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等主体。
效用
效用函數
Ud Uc
0
MUa< MUb
‧D
‧B
(邊際效用遞增)
‧ A ‧C
期望財富
1
2
3
(萬元)
(三)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理性投资者会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最小化所承担的风险。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判断它们所承担的风险的水平。
Barber and Odean 的研究发现,单身男性的投资组合风险
(波动率和Beta系数)最高,其次是已婚男性、已婚女性和单
身女性。
•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可能不会很好地分散投资组合,因为他们非
常相信自己选择了正确的股票 。
• 自认为正确的投资者看不到对冲风险的必要。 •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将在其认为会盈利的投资策略上投入大笔资
套利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和存在可替代的资产。 套利行为是保证市场有效和市场均衡的条件。
套利限制一:基本面风险
大量证券没有完全的替代组合,使 得即使证券价格出现偏差,套利者 也无法进行无风险对冲交易。基本 面的风险消除不可能。
套利限制二:噪声交易者风险
绝大噪声交易者是短视的 噪声交易者心里无法预期,若噪声交易
(一)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理性人使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
成本的大小进行决策;
理性人是自私的,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理性人的决策不受道德影响; 理性人作为决策主体不仅指单个消费者或投资人,也
包括家庭、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等主体。
行为金融理论(ppt)

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会在头脑中为不同的资金建立不同的心理账户,并对这些 账户进行独立的评估和决策。
心理账户理论解释了人们在投资决策中为什么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对特 定资产或投资组合的过度关注或忽视。
心理账户理论还解释了人们在面对不同来源的资金时,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 偏好和投资行为。
代表性启发理论
市场波动与投资者心理的关系
4 详细描述
市场波动与投资者心理的关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方法
传统金融学主要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 法,而行为金融学则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 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注重实验、案例和实地 研究。
实践应用
传统金融学强调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而行为金融学则更注重投资者 心理和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更 加实际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建议。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
策略来获取超额收益。
02
惯性策略
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不足,导致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在未来继续表现良好,
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惯性策略。
03
成本平均策略
投资者对风险的反应过度,导致在市场下跌时大量抛售股票,而在市场
上涨时又未能及时买入。因此,成本平均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在长期内
降低风险。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风险的影响
详细描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指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常常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如过度自信、代表性启发等。这些偏差可 能导致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估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投资决策。例如,某投资者在市场上涨时过于自信,可能 过度买入,而在市场下跌时又过于恐慌,可能过度卖出。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案例分析
总结词
投资者情绪对市场的影响
早期阶段
心理账户理论解释了人们在投资决策中为什么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对特 定资产或投资组合的过度关注或忽视。
心理账户理论还解释了人们在面对不同来源的资金时,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 偏好和投资行为。
代表性启发理论
市场波动与投资者心理的关系
4 详细描述
市场波动与投资者心理的关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方法
传统金融学主要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 法,而行为金融学则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 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注重实验、案例和实地 研究。
实践应用
传统金融学强调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而行为金融学则更注重投资者 心理和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更 加实际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建议。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
策略来获取超额收益。
02
惯性策略
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不足,导致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在未来继续表现良好,
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惯性策略。
03
成本平均策略
投资者对风险的反应过度,导致在市场下跌时大量抛售股票,而在市场
上涨时又未能及时买入。因此,成本平均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在长期内
降低风险。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风险的影响
详细描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指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常常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如过度自信、代表性启发等。这些偏差可 能导致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估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投资决策。例如,某投资者在市场上涨时过于自信,可能 过度买入,而在市场下跌时又过于恐慌,可能过度卖出。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案例分析
总结词
投资者情绪对市场的影响
早期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经济行为是社会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以客观形式外在表现出来的对
经济刺激的主观反映。经济刺激是经济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经济行为不仅是经济刺 激的直接映射,其间还包括一系列的中介变量,如个人目标、价值观念、期望、认知方式、收集及整 合信息的能力、对经济政治问题的兴趣等。因此,行为金融不但需要讨论人们应该如何决策(最优决 策),而且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正确反应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来讨论投资 者实际上是如何决策的,金融市场价格实际上是如何确定的,这就是行为金融要解决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概述
资产评估 陈丹蕊
行为金融学概述
目录
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和发展 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的局限与不足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行为金融学概述
一、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和发展
• 行为金融学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它分析人的心理、情绪以及行为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趋势的影 响。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等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的重要基
础,市场是否有效是行为金融学和标准金融学争论的核心。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当人们是理性时造成系统的价格偏差;而
非理性交易以非基本价值的价格进行交易时,他们的财富将逐渐减少,最后市场不会存在生产的空间。
行为金融学概述
(二)行为金融学对标准金融学理论假设 的修正
• 1、行为金融学对理性人假设的修正
• “理性人”假设
标准金融学的理论基石,认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具有理性预期、
风险回避和效用最大化三个特点,结合心理学的经济学研究却不承认这种经济人理性。
• 行为金融学家认为 • (1)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资者会犯错误 • (2)绝大多数时候,市场中理性和有限理性的投资者都是起作用的,而非传统金融理论中的非理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行为金融学更加注重投资者心理对投 资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提出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行为资产定 价理论以及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等等。
行为金融学概述
二、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 (一)行为金融学的定义 • (二)行为金融学对标准金融学理论假设的修正 • (三)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概述
一、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和发展
➢ 2、凯恩斯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他基于心理预期最早提 出股市“选美竞赛”和“空中楼阁”理论。
➢ 3、布鲁尔(O.K.Burell)是现代意义上行为金融理论的最早研究者,在其《以实验方 法进行投资研究的可能性》(1951)论文中,开拓了应用实验方法将投资模型与人的心 理行为特征相结合的金融新领域。
➢ 4、1972年Slovic的《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一文,为行为金融理 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行为金融学概述
一、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和发展
➢5、心理学行为金融阶段(从1960年至80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的行为金融研究以Tversky和Kahnelman为代表。 Tversky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标准投资决策模型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风险态 度、心理会计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为“认知偏差”。 Kahneman和Tverskv(1979)共同提出了“前景理论",使之成为行为金融研究中的 代表学说。
投资者最终将被赶出市场,理性投资者最终决定价格。
• 行为金融学修正了“理性人”假设的论点,指出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情感、偏好等心 理方面的原因使投资者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
行为金融学概述
(二)行为金融学对标准金融学理论假设 的修正
• 2、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
• 有效市场假说
(一)行为金融学的定义
• 行为金融学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至今不存在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 • 1、Thaler认为,行为金融学是指研究人类理解信息并随之行动,作出投资决策的学科。通
过大量的实验模型,它发现投资者行为并不总是理性、可预测和公正的,实际上,投资者 经常会犯错。 • 2、Shiller认为,行为金融学是从对人们决策时的实际心理特征研究入手讨论投资者决策 行为的,其投资决策模型是建立在人们投资决策时的心理因素的假设基础上的。 • 综上,我们可以认为行为金融学就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来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并 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学科。
行为金融学概述
一、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和发展 ➢6、金融学行为金融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 今) • 大量的“市场异象” 表明许多现代金融理论还不完善。对理性人 假设的否定使行为金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个时期行为金融理论以芝加哥大学的Thaler和耶鲁大学的 Shiller为代表。Thaler(1987,1999)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 列、投资者心理会计等问题。Shiller(1981,1990a,1990b)主要 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 行心态的关系等。Kahneman等(1998)对反应过度、反应不足及其 切换机制的研究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 诞生和发展
➢ 1.最早研究投资市场群体行为的经典之作:十九世纪Gustave Lebon的《群体》和 Charles Mackey的《非凡的公众错觉和群体疯狂》。
心理学家Charles Mackey 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就淹没了。群体的 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行为金融学概述
金融学
传
人们的金融决策问题:不确定条件下人们如何对
行 为
统
资本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金
金
融
融
学
学
认知无偏差
认知偏差
理性预期
心理偏差与情绪
传统假设:人是完全 理性的
贴近现实的假设:人 是有限理性的
金融资产价格 (资产定价)
金融市场发展变 化趋势
行为金融学概述
(三)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 行为金融学在继承标准金融学研究方法的同时,将实验室研究导入了金融学研究,并提出 了划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方法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