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诵》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

2、通过欣赏和训练,提高朗诵水平,提升人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基础看,学生对朗诵的认知比较模糊,多数学生喜欢欣赏朗诵。

2、大多数学生的没有经行过朗诵训练,缺乏锻炼,信心不足。

3、多数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朗诵没有激情,缺乏朗诵的技巧。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朗诵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难点:语速和语调

四、情境设置

由《相信未来》朗诵(朱军、杨晨)导入新课。

五、教学过程

(一)定义。朗诵,是一种将文字材料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造性的艺术活动。朗诵,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中国自古就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而这里的“读”,就是古人所倡导的“诵读”,实质上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朗诵”。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又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

(二)朗诵和朗读的区别。①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朗诵则是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②朗读的形式多平实、转述;朗诵则带有夸饰、表演的成分。③朗读照本宣科;朗诵则需要脱稿背诵。

(三)朗诵的基本要求。

1、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把握其感情基调,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

试一试:《再别康桥》(配乐)

①学生朗诵:每小组派一位代表朗诵。

②老师示范:注意朗诵的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

示例:视频《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梁逸峰朗诵)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通过典型的“港式朗诵”,让学生明白普通话朗诵的作用。

3、掌握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顿连、重音、语速、语调。

①顿连

是指朗诵语流中声音的顿歇和连接,顿到好处,连到妙处,会增加语言的表达魅力。标点符号是

顿连的重要参考,但朗诵者不能完全依靠标点,有时一句话没到标点,但需要语义上的停顿;有时有标点符号,却需要几句话一气呵成。

示例1:《春晓》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示例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让学生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停顿经行讨论,最后明确: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示例3:《相信未来》第三节的停顿之辩

第一种停顿:(濮存昕、陈原、珍惜、一舟)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第二种停顿:(朱军、杨晨)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撑(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让学生对两种停顿经行比较分析,最后明确第一种停顿更合理。

②重音

强调或突出的词或短语称为重音。重音绝不是“加重声音”的简称。

轻重;长短;快慢;高低。

诗歌示例:《春晓》:花落(重)知多少(轻)

《春晓》:晓、鸟、少(短)

《将进酒》君不见(快)

岑夫子(慢)

《海燕》: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高)

散文示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故都的秋》

③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快速: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

慢速: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

中速: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讨论:以下作品语速该选用何种语速

《海燕》《雨巷》《再别康桥》《相信未来》

《人民万岁》《乡愁》《大堰河,我的保姆》

《有的人》《有的人》《荷塘月色》《春》

④语调

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气的高低升降。语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语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2)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3)平调。(→),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句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