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件-产品市场理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1〕静态分析法: 只分析某 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状况
〔2〕比较静态分析法:只分析 始点和终点的经济变量的 状 况
〔3〕动态分析法 引入时间因 素,分析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 的过程状况 .
三、经济模型
1、 经 济 模 型 〔economic
model>:用来表述经济
P price
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 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 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3、萨伊<Say>〔法〕 〔1767-1832〕
让·巴蒂斯特·萨伊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他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 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 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 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 产.
2、按研究经济问题判断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用事 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 〔What is>如: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为 8%,失业率是6%.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 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 什么〔What ought to be>.如:要实现8%的 年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国的收入分配是不 是公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在《国富论》的序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 提出两个目标: 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2〕比较静态分析法:只分析 始点和终点的经济变量的 状 况
〔3〕动态分析法 引入时间因 素,分析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 的过程状况 .
三、经济模型
1、 经 济 模 型 〔economic
model>:用来表述经济
P price
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 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 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3、萨伊<Say>〔法〕 〔1767-1832〕
让·巴蒂斯特·萨伊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他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 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 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 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 产.
2、按研究经济问题判断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用事 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 〔What is>如: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为 8%,失业率是6%.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 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 什么〔What ought to be>.如:要实现8%的 年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国的收入分配是不 是公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在《国富论》的序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 提出两个目标: 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九章 生产要素市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及要素市场均衡;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供给及均衡; 3、了解劳动、资本和土地市场均衡
关键概念: 关键概念:
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概述
生产要素,引致需求,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要素成本,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买方垄断,卖方垄断
二、垄断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1.买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 .
MRP = MFC
W MFC S=W(L) W2 W1 D L1 L2 L
图9-13 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2.卖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
W
W1 W2
S=W(L)
MR L1 L2
D
L
图9-14 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3.生产要素的双边垄断
W MFC WU F SL=W(L)
2.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 . 际收益
MP , VMP MR
MP O
MRP
L 图9-3 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垄断厂商)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生产要素需求
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
dC ( L) =W dL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
VMP = W0
W
W
0
A
S
VMP
r SS0 r0 r1 D SS1
O
M0
M1
M
图9-22 资本市场均衡
三、土地市场
1.土地的供给和需求 .
P S
O
Q0
Q
图9-23 土地的供给
2.土地市场的均衡和地租的决定
P S
P D
O
Q0
Q
图9-24 土地市场均衡
1、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及要素市场均衡;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供给及均衡; 3、了解劳动、资本和土地市场均衡
关键概念: 关键概念:
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概述
生产要素,引致需求,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要素成本,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买方垄断,卖方垄断
二、垄断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1.买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 .
MRP = MFC
W MFC S=W(L) W2 W1 D L1 L2 L
图9-13 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2.卖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
W
W1 W2
S=W(L)
MR L1 L2
D
L
图9-14 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3.生产要素的双边垄断
W MFC WU F SL=W(L)
2.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 . 际收益
MP , VMP MR
MP O
MRP
L 图9-3 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垄断厂商)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生产要素需求
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
dC ( L) =W dL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
VMP = W0
W
W
0
A
S
VMP
r SS0 r0 r1 D SS1
O
M0
M1
M
图9-22 资本市场均衡
三、土地市场
1.土地的供给和需求 .
P S
O
Q0
Q
图9-23 土地的供给
2.土地市场的均衡和地租的决定
P S
P D
O
Q0
Q
图9-24 土地市场均衡
第十五章 公共产品 《微观经济学》 PPT课件

公共产品与产品的分类
竞争性
非 竞争性
排他性
私人产品 (食品、衣服、汽车
、住房等)
集体产品 (互联网、有线电视
、桥梁等)
非排他性
公共资源 (公海的鱼、新鲜空
气、公园等)
公共产品 (国防、灯塔、法律
等)
搭便车问题
• 某些个人虽然参与了公共产品的消 费,但却不愿意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 本,而完全依赖于他人对公共产品生产 成本的支付。
公共产品的最优产量
——林达尔方案
价格
D
20 14
6
DA
DB
04
MC 电视节目(小时)
成本分担
✓税收 ✓捐赠 ✓收费 ✓俱乐部
第三节 需求显示
➢林达尔均衡与囚犯的困境 ➢需求显示机制 ➢竞叫选择机制
林达尔均衡与囚犯的困境
• 在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中,消费者 的需求曲线成了“隐藏的信息”。
• 消费者总是希望别人付费自己搭便 车,公共产品无法提供,林达尔均衡实 际上成了一个“囚犯的困境”。
需求显示机制
方案
居民
费用
A
B
C
1
60
50
40
0
2
30
70
50
5
3
20
80
25
40
4
40
20
90
0
总数 150
220
205
45
需求显示机制
价格
DA
MC
B F
价格0 d G0 G1 G* A H
公共产品 mc
0
G0 G1 G*
公共产品
竞叫选择机制
• 在这个方案中,由N个人组成的团体 要决定生产多少单位的公共产品。X单位 的公共产品对第i个人的效用为Vi(X)。当 然,Vi(0)=0,因为不生产公共产品不会 给个人带来任何效用。
微观经济学课件

对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具 体研究称为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集中 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厂商、家 庭和个人的——行为。它研究个体单位 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
2020/11/20
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 济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 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 平衡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总量数字不 能反映任何经济个体厂商或家庭的状况, 而是告诉我们经济的总体或平均的状况。
29
消费者偏好
➢ 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 ☺ 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 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
需求。
2020/11/20
30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同一 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价格。
需求的变动:需求曲
P S
Q2 o Q1 Q2 Qs Qd
2020/11/20
41
三、均衡价格及其决定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 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 量称为均衡数量。 当产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至均衡价格; 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2020/11ຫໍສະໝຸດ 2024需求曲线:
P
D
o
2020/11/20
Q
25
需求表:某家庭对鸡蛋的需求表
价格(元/斤) 需求量(斤/月)
3.0
8
2.5
9
2.0
10
2020/11/20
26
2020/11/20
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 济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 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 平衡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总量数字不 能反映任何经济个体厂商或家庭的状况, 而是告诉我们经济的总体或平均的状况。
29
消费者偏好
➢ 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 ☺ 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 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
需求。
2020/11/20
30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同一 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价格。
需求的变动:需求曲
P S
Q2 o Q1 Q2 Qs Qd
2020/11/20
41
三、均衡价格及其决定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 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 量称为均衡数量。 当产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至均衡价格; 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2020/11ຫໍສະໝຸດ 2024需求曲线:
P
D
o
2020/11/20
Q
25
需求表:某家庭对鸡蛋的需求表
价格(元/斤) 需求量(斤/月)
3.0
8
2.5
9
2.0
10
2020/11/20
26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101页PPT

5.4 长期生产函数
5.4.1等产量曲线 5.4.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5.4.3规模报酬
5.5 长期生产的最优要素组合
5.5.1等成本线 5.5.2给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5.5.3给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5.5.4生产扩展线与生产的经济区域
5.6 利润最大化与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选择
3.3.2消费者均衡
3.4 恩格尔曲线和需求曲线
3.4.1收入变化和消费者选择: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 尔曲线
3.4.2价格变化和消费者选择: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 曲线 1.价格—消费曲线 2.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3.4.3消费者剩余
3.5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5.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3.5.2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5.3劣等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学类教材新系
第1章 导论
1.1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1.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1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 1.2.2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1.2.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2.4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2.4 弹性概念及应用: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4.3需求的收入弹性 2.4.4需求的交叉弹性 2.4.5供给的价格弹性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1 效用理论概述
3.1.1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3.1.2总效用、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1.3消费者均衡与需求曲线的推导
1.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体系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
1.4.1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1.显示偏好理论 2.时间偏好与跨时期选择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均衡的变动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变动,这种变 动可能由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引起。
03
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
01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
程度。
02
效用函数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评价的函数。
03
边际效用是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
02
需求与供给
需求分析
定义与分类
对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 服务的数量的描述。
决定因素
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和预期等。
需求曲线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绘制,反映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供给分析
01
定义与分类
对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 并能够供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的描述。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总结词:不同国家在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经验,通过比较和借 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详细描述
1. 不同国家的政策比较:不同国家在 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 经验,例如美国的反垄断法、德国的 社会市场经济等。通过对这些政策的 比较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理念和 文化传统。
决定因素
02
03
供给曲线
价格、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预 期等。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绘 制,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正 相关关系。
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
市场均衡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相应 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价格机制
通过价格的变动引导资源在市场中的分配,实现市场供求平衡的机 制。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变动,这种变 动可能由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引起。
03
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
01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
程度。
02
效用函数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评价的函数。
03
边际效用是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
02
需求与供给
需求分析
定义与分类
对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 服务的数量的描述。
决定因素
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和预期等。
需求曲线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绘制,反映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供给分析
01
定义与分类
对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 并能够供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的描述。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总结词:不同国家在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经验,通过比较和借 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详细描述
1. 不同国家的政策比较:不同国家在 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 经验,例如美国的反垄断法、德国的 社会市场经济等。通过对这些政策的 比较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理念和 文化传统。
决定因素
02
03
供给曲线
价格、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预 期等。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绘 制,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正 相关关系。
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
市场均衡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相应 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价格机制
通过价格的变动引导资源在市场中的分配,实现市场供求平衡的机 制。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亏损但须继续营业的情形
亏损单继续营业和停止营业两 可的情形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亏损且须停止营业的情形
短期内不同的市场价格 下厂商的最大利润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பைடு நூலகம்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 P=SMC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中获得超额利润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内获得正常利润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 给曲线就是SMC曲线 位于停止营业点以上的 部分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厂商出售一定数量 的产品所得实际收益的金额 与它所能接受的最低金额之 差
生产者剩余等于曲边三 角形ABC的Pre面sent积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用最优工厂生产最 优产量的这一状态称为完全竞争 厂商的长期均衡
P=AR=MR=SAC= SMC=LAC=LMC
微观经济学课件(对外经贸大学,施丹)

★分析内容的深化: 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的发展 ★分析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博弈论 ★分析范围的扩展: ▲ 研究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问题 ▲ 将不确定性和信息问题融入经济分析 之中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均衡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分析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 注重分析经济变量中增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选择与产品供给
成本及成本函数 各种成本概念 成本函数 短期中的成本关系 长期中的成本 如何由短期成本得到长期成本?
利润函数(profit function)
利润函数是一个最大值函数 ∏(P,Pi)=Max(PQ-xi*Pi) s.t f(x)≥Q 利润的大小仅仅取决于产品价格和要 素的价格 ,是生产者在给定产品价格 和要素价格时最优选择的结果. 只有当规模报酬递减时,才有利润函 数的存在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早期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W. Petty 的《赋税论》(1662) A. Smith 的《国富论》(1776) 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1817) ★主要观点: 宏微观不分 劳动价值论
◆奠定基础阶段(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期)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供求分析 成本-利益分析
问题一
怎样看待商品房价格上涨? 怎样看待猪肉和粮食价格上涨? ◆你认为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涨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国家是否应该介入?为什么? ◆价格调控的困难有哪些?
第二讲 消费者选择分析
消费者选择与产品需求 消费者选择与要素供给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C. Menger- K. Wicksell- E. Bhm-Bawerk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 《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 W.S. Jevons 《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L. Walras《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1874)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均衡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分析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 注重分析经济变量中增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选择与产品供给
成本及成本函数 各种成本概念 成本函数 短期中的成本关系 长期中的成本 如何由短期成本得到长期成本?
利润函数(profit function)
利润函数是一个最大值函数 ∏(P,Pi)=Max(PQ-xi*Pi) s.t f(x)≥Q 利润的大小仅仅取决于产品价格和要 素的价格 ,是生产者在给定产品价格 和要素价格时最优选择的结果. 只有当规模报酬递减时,才有利润函 数的存在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早期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W. Petty 的《赋税论》(1662) A. Smith 的《国富论》(1776) 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1817) ★主要观点: 宏微观不分 劳动价值论
◆奠定基础阶段(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期)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供求分析 成本-利益分析
问题一
怎样看待商品房价格上涨? 怎样看待猪肉和粮食价格上涨? ◆你认为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涨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国家是否应该介入?为什么? ◆价格调控的困难有哪些?
第二讲 消费者选择分析
消费者选择与产品需求 消费者选择与要素供给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C. Menger- K. Wicksell- E. Bhm-Bawerk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 《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 W.S. Jevons 《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L. Walras《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18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产品市场理论
1、在产量和价格上抉择,使厂商利润最大 2、利润是手段、结果,而不是目标 3、企业的目的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6.1 市场结构
6.1.1、市场的概念
广义:有产品就有市场 狭义:指从事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洽点
6.1.2、行业的概念
指生产同一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
6.1 市场结构
注:
A为停止营业点,即价格下降为AVC最低点所对应的价格时,又称关门点。 在停止营业点A以上的那部分SMC曲线,即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必须是在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在SAC最低点时,TR TC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
只有一个厂商(厂商与行业合二为一) 厂商所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替代品 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 进入或退出存在着非常大的障碍
E Q1 MR
d
同理,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点
可以利润为零,也可以蒙受最
小亏损。
Q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4、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二、多个工厂情况(如自来水公司有A,B两个工厂)
1、边际成本均等法则
C
MCA
MCB
MCA=MCB=MC=MR
Q=QA+QB
MC
0
QA QB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二、收益曲线
P
当价格为P1时,
A
P1
H P a bQd
W
Edp OP1 P
P
P
P1A HW HK WK P MR
所以,Edp P P MR
O
K
E
B
Qd
所以,MR P(1 1 ) Edp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市场结构是根据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寡头垄断市场 4、垄断竞争市场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1、有无数个买者和卖者 2、单个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3、产品同质 4、信息充分 5、进入或退出容易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6.2.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
1、当市场价格P1时,总收入为OP1HQ1,总成本为ONMQ1, 利润为P1HMN,这时大量 厂商进入,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此时厂商获取超额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为P2时,总收入为OP2 AQ2,总成本为OBSQ2,厂商开始退出,价格 上升,AR AVC,收入只能弥补可变成本,不能弥补不变成本。 3、当市场价格为P3时,总收入为OQ3EP3,短期内,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的亏损 要小于停产时的亏损,所以厂商会选择继续生产。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3、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例:假设生产了9999辆汽车,如果再多生产一辆,需花 费成本10万元,即第10000辆汽车的MC=10万元,而卖 出这辆汽车,使总收入增加了11万元,即MR=11万元, (MR>MC),此时,厂商会继续扩大生产。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2、形成完全垄断市场的原因
1、对原料的控制 若完全控制了A产品的原料,就完全控制了A产品
2、专利权 3、市场本身的特点(有些地区,市场容量很小) 4、政府特许(一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出现) 5、自然垄断
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需要大量的固定投入,随着Q增加,AVC下降, 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垄断,称为自然垄断。
同理:当MR<MC时,厂商会减少生产
所以,当MR=MC时,利润最大。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
P.R.C P1 SAC
SMC H
(d1)AR1=MR1=P1
N B
AVC
S
P3
E
A
P2
M
(d3)AR3=MR3=P3 (d2)AR2=MR2=P2
O
Q2 Q3 Q1
Q
6.2 完全竞争市场
二、收益曲线
P
MR P(1 1 ) Edp
|E|>1
|E|=1
结论:
|E|<1
当Edp=1,MR=0,此时TR有最大值。
O TR
MR
D=AR
Q
当Edp>1,MR>0,此时TR曲线斜率 为正,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
量Q的增加而增加。
当Edp<1,MR<0,此时TR曲线斜率
TR
为负,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
6.1.3、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பைடு நூலகம்
厂商的数量及规模分布 厂商越多,竞争越激烈;分布越均匀,竞争越激烈
厂商之间所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产品差别程度越小,竞争越激烈
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控制程度越强,竞争越不激烈
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的难易程度 进入和退出均容易,竞争激烈
6.1 市场结构
6.1.4、市场结构的类型
量Q的增加而减少。
O
Q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4、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一、单个工厂情况
C
SMC
垄断厂商根据MR=MC的利润最
大化的均衡条件,将产量和价
SAC 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的水平。
P1
F
H
G
在短期均衡点E上,垄断厂商的 平均收益为FQ1,平均成本为 GQ1,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
垄断厂商获得利润。
一、需求曲线
1、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2、行业的需求曲线
P
P
S
过利
D
P0
P0
行业均衡
欠缺
D
O
Qd
O
Q0
Qd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二、收益曲线
R
AR=MR=P
P0 O
1、TR PQ 2、AR P TR(常数)
Q 3、MR TR(Q) P(常数)
Q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3、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证明:
(Q) TR(Q) TC(Q) 所以, (Q) MR MC, 令 (Q) 0,即MR MC,此时有极值 又, (Q) MR MC,要实现最大利润,令 (Q) 0,即MR MC 所以,当MR MC,且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小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即MR MC 这样,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如:自来水公司,煤汽公司,美国50年代的长话市场。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一、需求曲线
P
需求函数一般表达式:
A
P=a-bQ
P1
E
F
C
P a bQ(a,b为常数,a 0,b 0) TR PQ aQ bQ2 MR dTR a 2bQ
dQ
O
M MR
D Q 则MR平分任一条纵轴到需求曲线的连线。
1、在产量和价格上抉择,使厂商利润最大 2、利润是手段、结果,而不是目标 3、企业的目的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6.1 市场结构
6.1.1、市场的概念
广义:有产品就有市场 狭义:指从事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洽点
6.1.2、行业的概念
指生产同一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
6.1 市场结构
注:
A为停止营业点,即价格下降为AVC最低点所对应的价格时,又称关门点。 在停止营业点A以上的那部分SMC曲线,即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必须是在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在SAC最低点时,TR TC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
只有一个厂商(厂商与行业合二为一) 厂商所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替代品 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 进入或退出存在着非常大的障碍
E Q1 MR
d
同理,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点
可以利润为零,也可以蒙受最
小亏损。
Q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4、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二、多个工厂情况(如自来水公司有A,B两个工厂)
1、边际成本均等法则
C
MCA
MCB
MCA=MCB=MC=MR
Q=QA+QB
MC
0
QA QB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二、收益曲线
P
当价格为P1时,
A
P1
H P a bQd
W
Edp OP1 P
P
P
P1A HW HK WK P MR
所以,Edp P P MR
O
K
E
B
Qd
所以,MR P(1 1 ) Edp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市场结构是根据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寡头垄断市场 4、垄断竞争市场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1、有无数个买者和卖者 2、单个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3、产品同质 4、信息充分 5、进入或退出容易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6.2.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
1、当市场价格P1时,总收入为OP1HQ1,总成本为ONMQ1, 利润为P1HMN,这时大量 厂商进入,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此时厂商获取超额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为P2时,总收入为OP2 AQ2,总成本为OBSQ2,厂商开始退出,价格 上升,AR AVC,收入只能弥补可变成本,不能弥补不变成本。 3、当市场价格为P3时,总收入为OQ3EP3,短期内,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的亏损 要小于停产时的亏损,所以厂商会选择继续生产。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3、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例:假设生产了9999辆汽车,如果再多生产一辆,需花 费成本10万元,即第10000辆汽车的MC=10万元,而卖 出这辆汽车,使总收入增加了11万元,即MR=11万元, (MR>MC),此时,厂商会继续扩大生产。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2、形成完全垄断市场的原因
1、对原料的控制 若完全控制了A产品的原料,就完全控制了A产品
2、专利权 3、市场本身的特点(有些地区,市场容量很小) 4、政府特许(一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出现) 5、自然垄断
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需要大量的固定投入,随着Q增加,AVC下降, 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垄断,称为自然垄断。
同理:当MR<MC时,厂商会减少生产
所以,当MR=MC时,利润最大。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
P.R.C P1 SAC
SMC H
(d1)AR1=MR1=P1
N B
AVC
S
P3
E
A
P2
M
(d3)AR3=MR3=P3 (d2)AR2=MR2=P2
O
Q2 Q3 Q1
Q
6.2 完全竞争市场
二、收益曲线
P
MR P(1 1 ) Edp
|E|>1
|E|=1
结论:
|E|<1
当Edp=1,MR=0,此时TR有最大值。
O TR
MR
D=AR
Q
当Edp>1,MR>0,此时TR曲线斜率 为正,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
量Q的增加而增加。
当Edp<1,MR<0,此时TR曲线斜率
TR
为负,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
6.1.3、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பைடு நூலகம்
厂商的数量及规模分布 厂商越多,竞争越激烈;分布越均匀,竞争越激烈
厂商之间所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产品差别程度越小,竞争越激烈
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控制程度越强,竞争越不激烈
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的难易程度 进入和退出均容易,竞争激烈
6.1 市场结构
6.1.4、市场结构的类型
量Q的增加而减少。
O
Q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4、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一、单个工厂情况
C
SMC
垄断厂商根据MR=MC的利润最
大化的均衡条件,将产量和价
SAC 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的水平。
P1
F
H
G
在短期均衡点E上,垄断厂商的 平均收益为FQ1,平均成本为 GQ1,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
垄断厂商获得利润。
一、需求曲线
1、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2、行业的需求曲线
P
P
S
过利
D
P0
P0
行业均衡
欠缺
D
O
Qd
O
Q0
Qd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二、收益曲线
R
AR=MR=P
P0 O
1、TR PQ 2、AR P TR(常数)
Q 3、MR TR(Q) P(常数)
Q
6.2 完全竞争市场
6.2.3、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证明:
(Q) TR(Q) TC(Q) 所以, (Q) MR MC, 令 (Q) 0,即MR MC,此时有极值 又, (Q) MR MC,要实现最大利润,令 (Q) 0,即MR MC 所以,当MR MC,且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小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即MR MC 这样,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如:自来水公司,煤汽公司,美国50年代的长话市场。
6.3 完全垄断市场
6.3.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一、需求曲线
P
需求函数一般表达式:
A
P=a-bQ
P1
E
F
C
P a bQ(a,b为常数,a 0,b 0) TR PQ aQ bQ2 MR dTR a 2bQ
dQ
O
M MR
D Q 则MR平分任一条纵轴到需求曲线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