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郑州市道路交通的看法

合集下载

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郑州市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本文旨在对郑州市的交通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背景介绍⒈城市发展背景描述郑州市的经济情况、人口增长趋势和对交通需求的影响。

⒉交通网络概述对郑州市的道路、铁路、公共交通等交通网络进行概述。

⒊研究目的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三、调查方法⒈数据收集介绍使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工具,包括问卷调查、交通监测设备等。

⒉参与者说明参与调查的目标人群,包括市民、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等。

⒊数据分析描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的分析方法和统计指标。

四、交通状况分析⒈道路拥堵情况详细分析郑州市主要道路的交通拥堵情况,包括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和拥堵原因。

⒉公共交通状况对郑州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包括公交线路的覆盖情况、运力充足性等。

⒊铁路交通状况介绍郑州市的铁路交通网络,包括高铁、普速铁路等情况。

⒋交通事故统计统计分析郑州市的交通事故情况,包括事故类型、伤亡情况等。

五、问题与建议⒈问题总结对郑州市交通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⒉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包括改善道路网络、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强化交通管理等。

六、附件[此处添加附件名称及简要说明]七、法律名词及注释⒈ [法律名词1]:[注释]⒉ [法律名词2]:[注释][更多法律名词及注释]以上为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的内容概要,详细内容请参阅附件。

附件: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⒉道路交通拥堵数据统计表⒊公交线路覆盖情况地图⒋铁路交通网络图⒌交通事故统计报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 [法律名词1]:[注释]⒉ [法律名词2]:[注释] [更多法律名词及注释]。

郑州市交通道路及存在的问题PPT课件

郑州市交通道路及存在的问题PPT课件
郑州市交通道路及存在的问题1
小组成员:刘飞·冯冰玉·任冠澄·何厚霖
2020/3/21
2
•我国交通问题现状
•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 市规模日益扩大,居民日均出行次 数和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导致 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供需矛盾 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城市交通 问题。从目前我国交通管理问题的 现状出发,对交通发展和管理提出 一些建议,以便我们及时解决问题, 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2020/3/21
3
• 一、郑州市交通管理问题现状
• 1、城市机动车增长过快,非机动车数量庞大。
以郑州为例,据郑州市汽车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郑州目前截止汽车保有量为250多万辆,而这些车 辆排起来比郑州市的全部道路还长,所以郑州市区 一直就有停车难的问题。车主们,随便乱停乱放, 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已经是普遍的现象。然而, 这样占用了非机动车车道,非机动车就行驶在机动 车道内,这样就加剧了行车难。
• 郑州是一座交通城市,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于中心城区, 使中心城区分隔成四块,可跨越铁路的通道较少,交通汇聚带来了 大量人流,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围绕火车站简历的商务圈又带 来大部分人流,造成了目前郑州城市交通现状。
2020/3/21
郑州西广场火车站
施通抱各火 的过着种车 距这孩车站 离么子辆西 。长、通广
2020/3/21
8 2020/3/21
9
• 4、继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brt快速公交、地铁的新型交通方式也已经在郑州实施和开工修建。 BRT走环线,地铁走直线。
5、重视非机动车的管理
• 郑州一大特色,大家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最常用交通工具就是 电动车,家家必备。近年来,市区内电动车数量直线上升,给交通造 成了极大压力,电动车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电动车胡乱变道,抢占了 大量的交通资源。对那些非机动车停车越线、驶入机动车道、闯信号 灯、乱停乱放等违法现象加以重视和阻止。

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2023版)

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2023版)

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⒈引言⑴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分析郑州市的交通状况,了解交通拥堵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建议。

⑵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郑州市范围内的交通状况、道路状况、公共交通状况等内容。

⒉调查方法⑴数据收集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收集了居民对郑州市交通状况的意见和建议。

⑵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了交通状况的相关数据指标和问题点。

⒊道路状况分析⑴道路拥堵情况通过交通记录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郑州市的主要道路在高峰期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尤其是交叉口和人口密集区域。

⑵道路质量评估对郑州市的道路质量进行了评估,发现部分道路存在路面破损、道路标志不清等问题,需要及时维修和改善。

⒋公共交通状况分析⑴公交线路覆盖情况调查显示郑州市的公交线路覆盖面广,但在某些区域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⑵公交车辆运行状况对公交车辆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公交车辆存在老化、设备损坏等问题,影响了运行效率和乘客体验。

⒌交通管理情况分析⑴交通信号灯控制分析了郑州市的交通信号灯控制情况,发现信号灯配时不合理、操作不便等问题,需要优化管理。

⑵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检查了郑州市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发现部分路段存在缺失和损坏的情况,需要加强维护和更新。

⒍改进建议⑴道路改善提出加强道路维护、修复破损路面、改善道路标志等建议,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

⑵公共交通优化建议增加公交线路覆盖范围、提升公交车辆运行效率、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⑶交通管理完善提出改善交通信号灯配时、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维护等建议,以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附件:⒈调查问卷样本⒉交通状况数据统计表⒊道路状况评估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道路保留绿地: 指城市道路两侧保留的绿化带,用于吸收噪音、净化空气等环境保护功能。

●交通信号灯: 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信号灯进行交替闪烁,用以控制交通流量和指示行车方向。

郑州交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郑州交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河南**大学课程实验(实习)报告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学实验(实习)题目:郑州交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专业名称:交通运输学生姓名:学号:班级:郑州交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郑州位于全国经济地理腹地,是沟通、促进全国各经济区交流、联合的中枢之地,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战略作用。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

然而看似繁荣有序的交通状况却被网友总结出十大经典语录:1.如果没有“四桥一路”,郑州早堵得一塌糊涂。

——某位城市规划设计专家(15年前建的四桥一路让郑州市民受益至今。

)2.快了一辆车,堵了一座城。

——某位网友的经典概括(BRT 是“四桥一路”的反面典型。

)3.当年在花园路上跑觉得像开飞机,现在万不得已我从不走那儿。

——某位郑州老出租车司机4.金水路未来路由东向西方向严重拥堵。

——每天傍晚所有电台路况信息必然重复一句话(郑东新区的生活配套设施严重滞后,让在那里工作的人不得不每天疲于奔命;而到夜晚,东区就是座死城。

)5.如果不坐飞机,我永远不会再来郑州!——一位外地客商在郑州火车站出站口站了两个半小时,然后又坐火车离开。

(外地客商不是站在出站口看风景,而是郑州火车站堵得水泄不通。

)6.我真的找不到路啊!你就不能来接接我?!——一位外地司机在金水路立交桥上对郑州朋友绝望地打电话道(金水路中州大道立交桥共有17个进出匝口,刚建成时很多郑州出租车在那里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转,更何况外地人?)7.孩啊,俺可是头回来东区,农业路咋会和金水路有交叉口嘞?你可别蒙大爷!——一位在郑州生活了近70年的老人对公交车司机抱怨道(还是东区,这里的路网设计已经颠覆了郑州人的方位感。

)8.爸爸,这里的叔叔阿姨怎么天天站在路中间堵着我们啊?——一个住在普罗旺世的孩子在上学路上对爸爸说。

(文化路、丰庆路在陈寨、庙李附近的公交站,两边候车的人们能将马路中间都站满。

)9.我的U盘只值60块钱?不!它值260块钱,还有200罚款呢。

郑州交通秩序整治建议,疏堵结合,公共交通取代电动自行车交通

郑州交通秩序整治建议,疏堵结合,公共交通取代电动自行车交通

郑州交通秩序整治升级建议疏堵结合------地铁公交取代电动自行车交通形成“地铁公交+小汽车”为主的交通出行结构开车走在郑州的高架桥上,感觉郑州颇有一线城市的味道,宽阔的道路,现代化的建筑;但走在郑州的地面道路,感觉郑州就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大县城,乱停乱放的汽车,一窝蜂的电动自行车,秩序相当乱。

郑州的交通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不堵车时,电动车骑进快车道,骑得快;堵车时,机动车纷纷挤进非机动车道。

2018年7月,郑州市启动了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将进行一场交通联合大整治,为此,召开了郑州市公安局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会议。

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书军表态,这项工作没有退路,背水一战、绝壁断崖、装置扼腕,如果我们郑州市还是乱起八糟,那是我们的耻辱。

官方用“乱七八糟”这样的词语,来描述郑州的交通秩序,可见整治的决心之强。

郑州机动车总量已突破300万辆,居中部六省首位,全国前十;郑州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更是居全国前几名,说明了郑州市民出行方式是以使用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个人交通为主,公共交通分担率比较低。

大家都知道公交可以解堵,因为公交车载客多,人均占用道路面积最少。

没听说电动车可以解堵的,电动车是个人交通,人均占用道路面积是公交车的数倍。

另外电动自行车的秩序太乱,直接拉低城市好几个档次,所以必须被以地铁公交为主的公共交通取代,让郑州形成小汽车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的两种市民主流出行方式。

就运行效率而言,公交车在半饱和状态下每小时可运载6万人,相当于小汽车的17倍。

对于静态交通(停车),公交车占用停车面积更小。

电动自行车人均所占行车和停车面积,也数倍于公交车,电动自行车被运送效率更高的公共交通取代是符合城市交通战略的。

在城市交通机动化的进程中,电动自行车不是必需的。

国内很多城市,如青岛、大连、武汉、乌鲁木齐等,几乎没有电动自行车,交通也更有秩序,人家也非常习惯不使用电动车出行。

大都市交通的机动化并不等于小汽车化,香港、东京、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市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其中东京、香港几乎90%的市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在纽约、特别是在曼哈顿等中央商业区工作的人,有80%会选择公共交通。

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研究

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研究

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人口众多,交通压力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1. 公共交通网络不够完善郑州市的公共交通网络相对滞后,地铁、公交等交通设施覆盖面不广,线路不够密集,导致市民出行不便。

特别是郑州市郊区和新建区域,公共交通设施尤为匮乏。

2. 公共交通出行环境不佳由于机动车辆过多,郑州市交通拥堵严重,公共交通出行环境恶劣。

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难以按时到达目的地,导致市民出行时间长、成本高。

3.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公交车辆老化,乘坐环境脏乱不堪,服务态度差,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公共交通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实时车辆监控、线路查询等服务,影响了出行体验。

4. 公共交通与城市规划不协调郑州市的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规划不协调,导致公共交通线路偏僻、不便利,与市民出行需求不匹配。

1. 城市发展速度与公共交通建设速度不匹配由于郑州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而公共交通建设速度相对缓慢,导致供求关系失衡。

2. 公共交通设施老化严重部分公交车辆老化,线路设施陈旧,信息化程度低,无法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

4. 公共交通规划不合理目前的公共交通规划并未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长远需求,导致公共交通线路布局不合理、服务范围狭窄。

2.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加大对公交车辆的更新换代力度,提高车辆质量和车内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市民出行的舒适度。

4. 加强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公共交通信息化系统的投入,实现公交车辆实时监控、线路查询、乘车指南等服务,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程度。

四、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前景展望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拥有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实力雄厚的优势,未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浅议郑州市的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议郑州市的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2 3 做 好 次 干路 和 支路 系统 的规 划与 建设 工作 .
提高 中心城 区次 干路 和支 路 的道 路 网密度 。加 快开拓新 路 , 背街小巷 的车速 , 提高交通微循环能力 , 分流 主干道的通行 压力 。
让人们潜意识都遵守交通规则。
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的原 因是多方面 的 , 本文 是笔者有 感 于郑 提供一些值得思考 的启示 , 起到抛砖 引玉 的作 用。
关键词 : 频率响应 法, x e 模型 , Maw l l 粘滞 阻尼 器, 近似解 中图分 类号 :U 5 T 32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言
外部地震激 励 的作用下 , 结构 的位 移 、 速度 和加速度 分别 为 ,
运用 频率 响应法 ¨ 分 析结 构 的振动时 , 本质是 分析结 构 主, 。设置 的 Maw l粘滞 阻尼器 对结构 的阻尼力 为 P() 其 综 其 xe l t, 的响应特性 。将结构 的频率 响应 函数 分解 之后 可得 到 1 反 映 合 刚度 和阻尼参数分别 为 k ,。对应的位移分别为 。 : 见 图 1 个 c, ,( ~ 结构 主要 振动特性 的响应 函数 分项 和几个 具有 小 系数 的响应 函 图 3 , ) 则结构 的动力微 分方 程为 :
明, 21 至 0 0年年底 , 郑州市机动 车保有量达 到 10万辆 , 6 郑州市新
现 状 路 网长 度
k m
现 状 路 网 密度
k / m2 m k
规 范路 网 密度
kn kn r iz /
174 7 .
5 14 5 .
O6 .
1 8 .7
04一O 5 . .
0 8—1 2 . .

郑州市交通条件概况

郑州市交通条件概况

郑州市交通条件概况
郑州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

作为一个
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郑州市的交通条件非常便捷和发达。

公路交通
郑州市拥有发达的公路网络,连接各个城市和乡村。

市内有多
条主要的高速公路,例如郑开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和京港澳高
速公路,使得市内外的交通更加便利。

此外,郑州市还有一些市区
内的快速公路和环城高速公路,方便居民通勤和商业活动。

铁路交通
郑州市是中国的铁路枢纽城市,拥有众多的火车站和铁路线路。

郑州东站和郑州站是市内最重要的火车站,连接各地的高速动车、
普通列车和货运列车。

郑州市还有多条干线铁路和支线铁路,使得
市内外的铁路交通非常便捷。

航空交通
郑州市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河南省的主要机场之一。


机场连接国内外多个城市和地区,提供大量的国内和国际航班。


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一个现代化的航空枢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快捷、安全和舒适的航空交通。

公共交通
郑州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善,方便市民出行。

市内有地铁系统
和公交车系统。

地铁系统由多条地铁线路组成,覆盖了市区的主要
地区。

公交车系统覆盖了市区和近郊地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选择。

综上所述,郑州市的交通条件概况非常好。

公路、铁路、航空
和公共交通系统的发达使得市内外的交通便捷和快速,为居民和游
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便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郑州市道路交通的看法—郑州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郑州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性、交通需求和供给、路网结构、静态交通、交通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引发郑州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协调交通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构建快速公交系统、完善路网结构、增加道路有效供给、加强停车管理、加强智能信息管理、必要的交通工程和市政工程整治措施等对策建议,为畅通郑州献计献策。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引言: 数年来,随着郑州市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同时,汽车保有量也快速增长,而郑州市城市道路设施建设速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这一尖锐矛盾引发诸多的交通问题,其中以交通拥堵最突出。

“路上车挤车,车上人挤人”,这两年郑州市民每天都在感受郑州的道路交通拥堵。

从空间上看,金水路、花园路、农业路、中原路、大学路、紫荆山路以及二七商圈、火车站周边道路等主干道交通和中心商业区拥堵比较严重。

从时间上看,上下班时段、重大节假日及大型活动期间,郑州市交通拥堵最为突出。

道路交通拥堵不堪,影响的不只是安全,耗费的不只是时间,更影响了郑州市的城市形象,郑州道路拥堵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郑州市的发展定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商贸中心。

为提升郑州的城市地位,使郑州市尽快成长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和中部崛起引领者,郑州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必须要有相适应的道路容量和运送能力,为车辆和市民出行提供高效、通畅的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

1 郑州市交通拥堵主要原因分析造成郑州拥堵的原因有很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增长速度;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不合理、路网规划不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不发达;小汽车增长过快,停车场容量不足等,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城市规划和用地缺乏严格控制,郑州城区规模的发展仍以摊大饼的模式为主,组团结构模式不清晰,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发展缺乏整合,不利于交通优化。

目前郑州市中心区功能过度聚集,城市生产、生活设施过度集中于老城区,造成局部交通压力过大。

三环以内建筑密度过大,人口过分集中,导致部分道路承载压力过大,三环以内道路设施尤其是立体交通设施增长潜力十分有限,一些既有建设对交通设施的发展造成极大限制。

这是产生交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

大规模的商业设施和商业中心建设,更加重了三环以内的交通拥堵问题。

(2)私人小汽车发展缺乏引导,机动车过快增长超出道路承载力,城市交通结构进一步恶化。

近5年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1月11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60万辆,其中市区机动车保有量75万辆,郑州已进入了快速机动化的汽车时代,与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相比,道路资源的增长尤其是立体交通设施的增长却长期滞后,欠账较多。

最近几年,郑州市城市道路设施情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道路仍然不能满足汽车通行需求,其必然结果首先就是产生交通拥挤堵塞。

(3)公共交通系统竞争力不足,所占出行比例较低。

目前郑州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仅占24%,市民大量出行仍以个体交通为主。

郑州市现在平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仅15标台,与杭州、大连等城市22标台的水平还有差距。

公交现有的运力难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同时车辆整体档次不高,尤其是大运量车辆偏少,车厢拥挤,乘车难问题仍然严重。

(4)快速城市化引起流动人口过快增长,过境交通压力大。

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刺激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人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增加了城市交通负荷,且以农业人口为主,非机动车辆对道路的需求多于同级别城市,更加剧了道路资源供给的不平衡。

同时,人口流动引起的大流过境车流也给郑州交通带来较大负担,数据显示:正常工作日,郑州市平均每天有10万辆外地车进城,而过境交通疏导不够合理,大量过境交通穿城而过,也是交通拥堵加剧的重要原因(5)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路边停车占用大量道路资源,严重影响交通。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郑州市停车位的缺口也越发明显。

按照国家标准,百辆汽车停车位需要达到35~45个,郑州市区75万辆车的保有量推算,至少需要约25万个停车位。

但现实的情况是,目前,郑州市共有各类停车场2500个,停车位近14万个,缺口达到11万之多,车辆大都停在路上,导致道路通行能力大幅下降。

(6)路网结构不完善,道路交通资源分配不合理,混合交通与占路严重。

一方面,郑州市道路系统路网极不完善,主干道较少,支路交通微循环不畅,道路结构不够合理,同时,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分工不明确,交通标志、标线不完善,部分道路规划或信号灯设置不合理。

另一方面,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占的比重很大,而部分道路缺乏行人、非机动车通行设施,造成严重的混合交通。

特别是在二七广场、科技市场等一些大型商贸区、农副产品、建材批发市场等地,以及交通枢纽和部分已建成道路,由于缺乏人行过街设施,导致人车混杂,相互干扰严重,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7)交通信息化建设滞后,决策与管理缺乏信息技术支持,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不健全。

目前,郑州市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功能不完善,特别是区域性的交通诱导、指挥系统等应用较少。

全市灯控路口有400多处,只有200多处实现了联网控制,近一半的信号机为单点信号机,联网信号机仅达50%,形不成线控和面控,信息难以共享,决策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够。

(8)交通管理不适应交通的发展,交通参与者现代交通观念淡薄。

一方面,交通标志标线数量不足,信号控制系统尚处于发展时期,区域交通流组织优化不够,人们对道路使用权、道路通行权等观念不强,机动车乱占非机动道、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等,造成严重的混合交通互相干扰。

另一方面,部分党政机关、执法部门以及军警车闯信号、闯禁行、乱变道、乱鸣笛,扰乱正常交通秩序;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违章现象严重,部分机动车驾驶员不按规定行驶,部分公交车司机违章变道,部分非机动车、行人不遵守信号灯和道路交通规则,乱穿马路、横跑竖行,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等。

另外,还存在铁路线对城市的分割,造成贯穿城区的主干路少,断头路多,次干路、支路、背街小巷不畅,造成主干路交通压力过大。

道路配套设施不完善,如市政排水系统不完善,若遇大雨,某些路段积水过膝,车辆更难以行走,从而引发堵塞。

市政工程影响也很大,地铁和道路建设改造项目主要集中在市区,使原本就很紧张的道路资源显得更加稀缺,交通拥堵随之加剧,等等。

2 解决郑州市交通拥挤的对策建议针对郑州市交通拥堵症结,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协调交通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疏堵保畅通上,而应在科学规划基础上保畅通。

“畅通郑州”战略是一种实施过程的战略,也是充分体现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的过程。

从国际成功的经验看,解决城市拥堵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制订或调整城市规划,切忌像北京城建那样“摊大饼”并越摊越大。

因此,郑州市治堵需要优化城市布局结构,避免城市中心区的功能过于集中,人口过于稠密,应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发展战略为基础,对城市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制定适合于未来郑州城市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和交通建设发展的长远蓝图。

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着重于城市交通总量、交通网络的布局密度和建设水平,改造和完善路网结构,使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保持协调发展,提高道路交通承载力。

(2)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构建快速公交系统治堵关键首先在于治车,尤其是中心区的堵车问题。

因此,郑州市需要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控制公私车辆规模。

一是大力构建城市公交运输体系,加快地铁等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建设,逐步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快速公交系统为骨干补充,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

二是要合理引导使用机动车,控制公私车辆,提倡低碳出行理念。

三是完善绿色出行系统,倡导使用自行车和步行出行。

尽快落实郑州便民自行车服务系统规划,解决市民中短距离出行的问题,有效利用既有交通资源。

(3)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有效供给一方面,完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系统,明确道路系统分工和路权分配,在交通流量大的地段和混合交通严重的路段,分设机动道、非机动道和行人道。

同时采取隔离等方式,强制性发挥天桥、地下通道的作用,合理疏导交通流。

另一方面,强化交通组织管理,调整、完善交通设施,对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信号配时不合理的进行调整,合理确定交叉口信号配时,减少交叉口的交通冲突;对标志、标线不完善的进行规范;对隔离护栏开口过多的要予以封闭,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强化交通秩序整治,交警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依法严管,加大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守法率。

(4)加大停车场建设,加强停车管理按停车需求合理配置停车位,加大停车场的建设。

严格控制路内停车位的供给和使用,增加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供给,旧城区、CBD等交通拥挤地区,严格控制自备车位和配建公共车位的建设。

同时,运用经济杠杆,对不同区域和时段内人流、车流集中地区实行差别化停车供给,高峰时段内和CBD等拥挤地段严格限制占路停车泊位,调节路内和路外收费标准,鼓励车辆使用路外停车设施。

有效发挥停车在缓解交通拥堵中的作用。

(5)加快智能信息管理,稳步提高交通效率在现有交通管理系统、公交调度指挥系统、公路信息系统、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基础上,以信息化为依托,完善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和智能公共交通调度指挥系统,建立出租汽车呼叫调度系统、车辆诱导系统、物流货运智能运输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停车诱导系统等,建立全市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加强智能信息管理[5],实现对全市交通态势的综合监管。

将交通控制与引导结合起来,使出行与交通均匀地散布在道路交通系统的全部时空资源内,充分发挥效益,减少交通节点冲突,达到解决交通拥堵的目的。

(6)必要的交通工程和市政工程整治措施有条件的道路进行必要的扩充工作,在交通量大车道数少的道路上增设车道数,扩充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道。

完善快速路与主干路系统,重点是节点改造与集散系统的匹配,大力扩充次干路与支路“微循环”系统。

在市区过街行人流密集地带设立必要的过街天桥或过街隧道,在和铁路穿越地带设立互通式立交桥,打破铁路对交通的分割。

同时,完善市政排水系统。

3 结语一个便捷、高效、畅通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